标题: 秦末楚怀王战略考异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14 22: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秦末楚怀王战略考异

秦末楚怀王战略考异

                               引子
    秦朝末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群雄并起,捷足者先得。短短三年间,泱泱大秦,被毁于一旦,真是其兴也勃,其败也勃。
   这段铁血风云波澜壮阔般的进程早已荒渺于历史的黄沙中,只留下后人的啧啧不已。,泱泱大秦为何倒塌如此之快?两千年后想要发掘历史的真相,何其难亦!但是仔细考证历史,还是有迹可寻的。期间有诸多群雄的努力,有秦朝统治者的失误,有本身历史的包袱,有偶然但是却推动历史进程的“小事件”等等,正是这些诸多因素而导致了秦的灭亡,但是灭秦主要战略策划人楚怀王的战略却是模糊不清,这里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权利斗争和灭秦战略夹杂在一起及楚怀王被后人忽略以至于很多问题产生了误解。我们重新来看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
                             一: 楚怀王的战略背景
      秦末,陈胜吴广揭杆而起,反抗暴秦。其后群雄并起,逐鹿天下。但是好景不长,秦朝最后一个战争天才章邯横空出世,带领骊山刑徒以及随后秦正规军的支援,迅速扑灭各路义军和诸侯。再击败楚国主力项梁军后,移兵北上令南下王离军围巨鹿,自己则军扎住其南部,边为王离军护送粮草,边虎视耽耽的守护王离军侧翼,形成夹击之势。章邯的战略计划是,以巨鹿吸引天下诸侯,诸侯救赵,则带本部攻击诸侯,一举扫荡诸侯;诸侯不救,则拿下巨鹿,尽歼赵军,打击诸侯士气!其实,章邯是打定注意,要和诸侯决战!所以对巨鹿并没有急攻,而是围困;而自己却建立粮道,打持久战!这个战略计划看来是完美的,秦军占据优势,扫灭诸侯,席卷天下将要再一次实现。摇摇欲坠,满目创痕的大秦王朝终于迎来了一线胜利的曙光。
    而此时的楚怀王利用楚军统帅项梁兵败身死,其余各路楚军退守彭城之际夺得兵权,指挥各路楚军。史记有记载“楚兵已破於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
    这里楚怀王虽然获得指挥权但是有三个问题面临,
    一是内部有项羽为代表的项氏家族的威胁。怀王为项家所立,以前是作为傀儡而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现在得到楚国大权,首先要解决实力派项羽及家族的势力。
    二是自己虽然有指挥权但是下面各个势力都有自己的兵权,根基并不牢固。据考证当时彭城独立兵团有:项羽所代表的项氏军,刘邦军、吕臣军,英布军、蒲将军军、番君吴芮军、共敖军,龙且军。
    三外部有强秦虎视耽耽,灭赵后下一个目标将是自己。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楚怀王做了一系列战略计划。但是这些计划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后人多有忽略和误解。
                           二:立宋义联合齐国
     楚怀王面对三个问题一个大的战略计划是:组织北征军救赵!
     史记记载:“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这里怀王用宋义为卿子冠军,确立自己的亲信掌握兵权控制项羽等实力派。
     宋义带着主力军行军至安阳,留在安阳46天不动,并且颁布专门针对项羽的斩令。又把儿子送往齐国,自己一直送到无盐,饮酒高会。而当时天寒大雨,士卒冻饥!从宋义的种种行为我们看出怀王的战略计划:利用救赵杀掉项羽,结盟齐国。(我另一篇文章有具体分析)
      这里可以看出,怀王对击败巨鹿秦军没有什么信心,所以拉拢当时强大的势力齐结盟,共同对抗秦兵。齐田荣曾经因项梁,赵不杀田假田角而怀恨再心,不愿意帮助诸侯。但是随时项梁的身死,秦军的咄咄逼人,自然这些都不是问题,结盟是自然的。
     但是这个计划因为低估项羽而失败,项羽杀掉宋义,夺得兵权。使好友恒楚报怀王宋义勾结齐。再当时的情况下,怀王只好命项羽为上将军,但是只有英布蒲将军归属项羽。项羽在秦二世三年十二月渡河,发动了有名的巨鹿大战击跨秦军主力,使天下形式截然一变。但是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怀王的原定计划并非如此,项羽发动巨鹿大战只是出乎怀王战略计划的变数,后世人们把这一战的归结于怀王的正确战略是显然立不住脚的。
     另有一点,项羽利用将在外的形式重新夺回兵权,但是也陷入无路可退的地步。项羽想要获得政治权利,只剩下击败秦军一条路。而后退必然被怀王诛杀,原地不动则陷入不义的境地。所以快速击败秦军是唯一的选择,如果说历史有偶然,怀王和项羽的权利之争导致了秦军的主力崩溃。如果彭城项羽指挥全局,会不会作出如此冒险的军事行动呢?
                           二:刘邦的西征战略考异
     楚怀王的除了北上另一个战略是: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政治宣言:先入关者为王。接着组织刘邦军为西征军进攻关中。这里有不少问题。当时天下之势决定于巨鹿,大家都看出成败在此一举,但是怀王此时不合兵集中打击秦在巨鹿主力,反而分兵进攻关中?如果巨鹿战败,西征军孤军一只,对大局毫无帮助;如果是作为对巨鹿秦军的牵制,刘邦这点兵力不如加入北征军一鼓作气,击败秦军。
     而用关中封王的诱惑号召各路诸侯一起反秦。这个政策虽好,但是再当时的情况下无疑是痴人说梦,面对强敌大家避之不及,何况进攻它呢?果子虽然好吃,但是太大消化不了就是个问题。所以刘邦的西征军是孤军作战得不到盟友的帮助。
     我们来考证刘邦在10月至12月的西征路线,发现别有玄机。 刘邦部自“砀”出征,首战“安阳”,又在“成武”破秦东郡尉,随后,南下击秦军于“亳”南,又北上在“成阳”“杠里”大破秦军王离偏师。然后刘邦过“昌邑”回到“栗”。
    研究这个路线,我们发现刘邦的西征根本就是扯谈!刘邦先向北安阳击败秦军,再向东破秦军。然后南下进入“亳”南(现在的商丘南一带),又北上击破王离偏师,然后回到彭城西边。刘邦的西征完全是彭城周围的运动战。联系到怀王的政治宣言,发现“先入关者为王”及派刘邦西征只是个迷惑敌人的手段,怀王任命亲信宋义为号为卿子冠军节制诸将。刘邦自然属于宋义统制。实际刘邦军亦属于北征军,作为怀王亲自提拔的军队,刘邦军的作用显然是扫荡彭城边的秦军势力,为宋义的主力部队北上扫清道路。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杀宋义渡河救赵的时候,刘邦军南下回到了起点。西征无疑是对外迷惑秦军的手段,让秦军摸不清战略目的而无法做出有效的军事行动以致被各个击破。而宋义被杀后,刘邦军不随项羽北上回到起点,说明刘邦军亦是北征军的一只。只是怀王和项羽的权利斗争,使刘邦脱离北征军回到彭城西边。这个战略无疑是高明的有效的。
   从这里我们知道怀王战略仅仅是北上结盟齐国。而西征只是一个战略迷惑,以达到消灭北边及周边残余秦军势力。
   而真正的刘邦军西征是在秦二世三年二月,巨鹿大战已经过去2月了。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冒牌 于 2008-6-4 12:41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14 22: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上次写的怀王的问题,有很多感觉没有说清楚,这里专门对其灭秦的战略及项羽刘邦的一些问题来个总结。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4-11-14 23: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怀王想要在北征之时,借宋义之手杀掉项羽,这个猜想恐令人难以信服吧。
怀王虽说对项家不满,想制衡项家,但此时还未与项家闹得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再说,项家项梁已亡,项羽还是无名之辈,未显名与诸侯,对怀王也构不成太大的威胁,怀王为什麽要处心积虑的杀项羽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15 11: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巨鹿大战后项羽战略考证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歼灭王离军,带领诸侯联军与秦的最后一只大军章邯军对峙。从而二世三年十二月章邯军与项羽对峙到二世三年七月章邯投降项羽,这半年时间是另人惊奇迷惑不解的半年。好象除了刘邦转战河南之地外,其余的诸多重要人物似乎都没有动静,他们在做什么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记载:“夏,章邯等战数卻,”从这里看,我们可以得出这半年项羽及联军一直在压制着章邯军而没有猛攻。章邯求战却屡屡被击败。在这里我认为项羽是在谋求诸侯中的地位以灭秦及抗衡怀王。联系到后来楚汉战争时,刘邦数项羽十大罪:“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从这里隐约的可以猜出,巨鹿大战后,怀王命其还报,但项羽此时借口秦军未灭,留在巨鹿。
    项羽在对付诸侯联军和章邯颇有谋略,对诸侯恩威并用,先是展现自己的神勇让诸侯敬畏,然后以灭秦后封分天下,把诸侯牢牢的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再以后攻关中,驱怀王诸侯联军都坚定的站在自己的一边。从史记载:“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可以得出封分诸侯是早在对峙的时候定下的战略而不是到关中后才心血来潮之作。不少人认为项羽带走了楚全部兵力,怀王应该没有什么对抗项羽的能力。但是实情并非如此,在彭城的诸多军团中英布军、蒲将军军属项羽。而刘邦军则没有随项羽,番君吴芮军、共敖军一个是进关才随项羽,一个是攻南郡未随项羽。龙且军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从前后的地位应该没有参与巨鹿之战。唯一有疑问的是吕臣军,是合并和被项羽全部带到巨鹿还是部分或则全部留在彭城不清楚,估计是部分被项羽带走。怀王是不是还有别的兵权史无明载,但是从这里看怀王有一定的实力。所以项羽才谋求诸侯联军的支持!
    在对章邯军这方面项羽作的也颇有匠心,项羽对章邯军并没有猛攻,只是牢牢压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关于这一点我以为是项羽一怕损失兵力二通过秦军威胁来统率诸侯军。但是这里项羽并非不战,只有把章邯军打怕才能收服其人,项羽连败章邯军。章邯心里抱有希望,假约,试图反败为胜。但是被项羽识破,项羽抓住章邯犹豫的心理,命蒲将军日夜连战紧逼章邯军,自己带领大军击破章邯大军。章邯此时明白自己没有战胜的希望,心甘情愿的投降。从章邯大军投降的时候兵力并未多大的损失可以知道,对峙半年的战争实际上并没有决战,仅是项羽的政治手段。
                           
                              五:巨鹿大战后怀王的战略及应策
    巨鹿大战后,面对项羽巨大的胜利。悬在怀王头上秦军那把剑已经解决,秦朝灭亡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悬在怀王头上另一把剑越来越锋利。怀王曾经在巨鹿战后欲招回项羽,但是项羽不听,欲联合诸侯军西灭秦。当然灭秦后怀王的政治命运就到头了。此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关键问题,由于史料对怀王的忽略我们无从知道怀王此时的行动。但是另一只军队此时行动了。
    这只军队是刘邦的西征军,很多人把刘邦的西征当成宋义救赵时,实际上当时刘邦也只是北征军的一只。在秦二世三年二月刘邦军才真正的西征。由于北上和西征是连在一起的,又有怀王惑敌的入关为王的政治宣言,很多人把其混为一谈。此时离项羽灭王离军已2个月了。由于刘邦军一直受怀王指示,又在这个大军以定的情况下冒险出击关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是怀王的战略,拿出以前的宣言命刘邦西征赶在项羽之前入关。
    怀王的战略并非如此,刘邦西征更是带着联络赵高分王关中的使命(在我另一篇文章中有分析)。所以攻关中虽然艰险,但是却有惊无险。刘邦军一路转战,可谓是只管进取,遇城不攻。看刘邦最早路线是攻陈留,到达洛阳,似乎是对北边秦军的夹攻,但是刘邦军虚慌一枪就南下进攻南阳之地。在南下之际,刘邦还狠狠打击欲渡河西下的赵别将。表明刘邦把关中当成自己之物,已经有充分把握拿下关中。这里刘邦军南下南阳除了函谷关,洛阳难攻以外,尚有南阳地有自己老乡王陵的军马在此游击。
    刘邦南下南阳时候,连重要城市都不及攻就欲攻关中。除了刘邦急于进关外,还有依仗怀王与赵高的密约,以为赵高会放他入关。后经过张良劝解才东攻南阳重镇宛。秦主将投降后,刘邦立刻西进,又派使者入秦兑现分关中的合约。这是历史第一次刘邦赵高密约记载,但是从史书看,这并非此时谈约。而是早以谈好的约定,此时来兑现。
    赵高的作为也清楚的表明这一点,装病,谋杀二世。后来被子婴所杀,但是由于赵高早先政策,秦无心守关中,关中为刘邦所破。秦朝大厦仅仅维持15年就倒塌了!
                                  后记
     怀王与赵高的密约由于赵高的身死,名不见经传,后世都忽略此影响。事实上怀王为抵制项羽的影响力,作出约赵高分关中的政策,为秦朝的迅速倒塌作出巨大贡献。
     首先,项羽灭王离军后,秦朝由优势转为劣势,但是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如果此时,秦朝招回外面大军死守关中,诸侯联军并不容易击破关中。虽然章邯与项羽对峙并不是如此容易回关中,但是秦朝或继续为章邯增援或命少部分抵挡项羽剩下回关中,情况尚不至于此。但是秦朝朝廷由赵高把持,赵高自以为有后路,而逼反章邯,杀掉二世,欲独揽大权与楚分关中。刘邦此时正在武关前,秦朝却无心作战陷入内斗。到子婴杀掉赵高后,曾经派兵抵抗刘邦,但是刘邦早以击破武关进入关中,秦再无天险可用。
    随着赵高身死,合约之事已经烟飞云去,白白便宜了刘邦,可以说刘邦创造一个战争史上的进军奇迹。但是无可否认如果没有怀王赵高合约之事,秦朝据天险尚有一战。而合约所引起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使大秦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灭亡,这段沉没于历史中的种种应该得到重新认识!

  完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15 11: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4-11-14, 23:06:45发表
说怀王想要在北征之时,借宋义之手杀掉项羽,这个猜想恐令人难以信服吧。
怀王虽说对项家不满,想制衡项家,但此时还未与项家闹得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再说,项家项梁已亡,项羽还是无名之辈,未显名与诸侯,对怀王也构不成太大的威胁,怀王为什麽要处心积虑的杀项羽呢?

我想怀王杀项羽有如下原因:项羽是项家实权派,掌握实际军权,在军队体系有很高的声望,杀掉项羽项家缺乏掌握兵权的实力派,怀王更好的接管兵权。
  还有个原因就是结盟齐国,怀王想与齐国结盟对抗,项梁由于以前不杀田假和田荣闹反,项梁因为田荣不救而一战身亡,所以项羽等项家势力反对与齐结盟。怀王为与齐结盟杀掉阻碍也是一个大原因。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刀狂剑痴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5
编号 4704
注册 2004-1-23


发表于 2004-11-15 22: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项梁死后怀王进行的人事安排名显有排挤项羽之意无可置疑,其对宋义的提拔完全不能服众,宋义无尺寸战功,唯凭一建言何以服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15 22: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最让人感觉不公的是,当时封了刘邦却没有项羽,后来给个空号鲁公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真夫瑞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13
帖子 869
编号 2320
注册 2003-11-19


发表于 2004-11-17 18: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应该说楚怀王这一所谓战略(任命宋义为卿子冠军)比较愚蠢。
楚怀王由项梁所立,本身没有兵权。楚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军队很多派系,项梁也无法统一号令。项梁死后楚怀自然想掌握军权,任命宋义为卿子冠军这个举动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从古到今就是节制诸军哪有这种称号的?这一举动摆明就是任命亲信夺取军权。并不单单针对项羽一人,各个派系将领对此自然不满,这也注定了宋义死后大家都愿意服从项羽。个人认为楚怀这个举动过于张扬,可以说有点弱智。等于激怒了实力派将领。就是当时项羽不站出来,楚军也迟早会分裂或者有其他人会杀宋义。楚怀被迁被杀也难怪无人肯站出来。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chu1129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3453
注册 2003-12-17


发表于 2004-11-18 00: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怀王当时只想保住自己,巩固实力。想和齐国结盟,自己有大国支持,地位就给稳了。当时甘鄣太强了,天下诸侯聚兵与巨鹿,只感观望,想法怀王也一样。但项羽太强了,以破釜沉舟之势,连胜7阵,天下遂诸侯从之。此时,政治上项羽已成强势,想杀项羽也只是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一样,呵呵)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chu1129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3453
注册 2003-12-17


发表于 2004-11-18 00: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可以说项羽的成功是给怀王逼出来的。西楚霸王要好好谢谢怀王呀!!!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chu1129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3453
注册 2003-12-17


发表于 2004-11-18 00: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怀王为什么用宋义为帅,我想
1.如果项羽为帅,以他的性格,还不把楚国那点老本拼光了;
2.项羽好难管,说不定还看不起老大,以前有过过节;
3.又给项家兵权,自己还做傀儡??,我傻x呀;
4.宋义还是有本事的,又听话,没背景,只能靠我这颗大树,可不,连儿子都送到齐国了;
5.不过项羽是杀不得的,他只是项家一员,何必杀他和项家决裂,还是又人管管他,只要你小子乖,别坏我大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chu1129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3453
注册 2003-12-17


发表于 2004-11-18 00: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来段宋义的资料,摘自《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的:
项梁起东阿,西,此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乃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项梁弗听。乃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论武信君军(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chu1129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1
编号 3453
注册 2003-12-17


发表于 2004-11-18 01: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项羽於元前二零六年四月實行裂土分封,尊楚懷王為義帝(後又遣人襲殺之),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此外又另分封了十八個王。劉邦被封為漢王,並把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個秦朝降將封於關中,以阻劉邦東出。項羽把虜掠來的財寶美女帶歸彭城,並下令諸侯解散軍隊,各到封地。但是項羽分封諸侯,並不能使天下人心服,就連被封的人也不滿意。劉邦對關中之地分封給秦的三個降將、而自已被徙封於漢中,感到極端不滿。齊國的田榮、趙國的陳餘及起義將領彭越等人,因未得封王十分惱火。當分封之事剛告一段落,田榮即於前二零六年五月反於齊地,逐田都,殺田市,自立為齊王。接著彭越、陳餘等也相繼起來反對項羽。一時間諸侯混戰遂起。
楚漢之爭和漢朝建立 -- 秦亡後之群雄遂鹿

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8 年

楚漢相爭係秦亡以後項羽、劉邦之間爭奪政權的一場戰爭。自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後,群雄紛紛響應、並起倒秦,其中以項羽、劉邦等所擁立的楚懷王勢力最大。

劉邦(前二五六年 -- 前一九五年),沛(今江蘇沛縣)人,出生於農民家庭中,曾任亭長(秦於郊野設亭,十里一亭,亭有亭長)。陳勝、吳廣起義的消息傳到沛縣後,劉邦在蕭何、曹參、樊噲等人的支持下,聚眾響應,佔領了沛縣,被推為沛公。手下有三千人。項羽的叔父項梁起兵後,劉邦便率眾投奔項梁,勢力逐漸強大,成為一支主要的反秦力量。

項羽(前二三二年 -- 前二零二年),名籍,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楚國大將項燕之孫,其祖世為楚國將軍,跟隨叔父項梁起事。項梁令項羽召吳中子弟八千人,渡江北伐,響應陳勝。陳勝犧牲後,項梁便立楚懷王的孫心為楚王,仍號楚懷王,作為號召。後來項梁被秦將章邯所殺,項羽又在鉅鹿打敗章邯,消滅秦軍的主力;各路起義軍便擁項羽為『諸侯上將軍』。

公元前二零八年,懷王遣項、劉分道伐秦,並共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結果項羽於鉅鹿一戰全殲秦軍二十萬,而劉邦自武關入秦,用張良的計策,採取了符合民意的策略,招攬降秦官員,迂迴前進,避免攻堅,結果卻最先順利進入關中。迫於形勢,子嬰殺趙高,投降劉邦,秦朝於公元前二零六年滅亡。劉邦入咸陽後,申明軍紀,廢除秦的嚴刑苛政,『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去秦法』,於是『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史記.高祖本紀》)。

項羽在消滅秦軍主力之後,聞劉邦已破咸陽,遂亦迅即率兵入函谷關,與劉軍相對峙,『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源門(今陝西臨潼東北)。沛公兵十萬,在霸上』(《史記.項羽本記》)。在鴻門宴上,項羽?\殺劉邦而未遂,後乃『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史記.項羽本記》)。在當時群雄並立之局勢下,項羽以為自己已得天下,遂於元前二零六年四月實行裂土分封,尊楚懷王為義帝(後又遣人襲殺之),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此外又另分封了十八個王。劉邦被封為漢王,並把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個秦朝降將封於關中,以阻劉邦東出。項羽把虜掠來的財寶美女帶歸彭城,並下令諸侯解散軍隊,各到封地。但是項羽分封諸侯,並不能使天下人心服,就連被封的人也不滿意。劉邦對關中之地分封給秦的三個降將、而自已被徙封於漢中,感到極端不滿。齊國的田榮、趙國的陳餘及起義將領彭越等人,因未得封王十分惱火。當分封之事剛告一段落,田榮即於前二零六年五月反於齊地,逐田都,殺田市,自立為齊王。接著彭越、陳餘等也相繼起來反對項羽。一時間諸侯混戰遂起。


項羽分封諸侯表

姓名   原有地位  新封王號     國都

熊心   楚王      義 帝        郴縣(今湖南郴縣)
項羽   魯公      西楚霸王     彭城(今江蘇徐州)
劉邦   沛公      漢王         南鄭(今陝西漢中)
章邯   秦降將    雍王         廢丘(今陝西興平南)
司馬欣 秦降將    塞王         櫟陽(今陝西富平東南)
董翳   秦降將    翟王         高奴(今陝西延安北)
魏豹   魏王      西魏王       平陽(今山西臨汾西)
申陽   張耳部將  河南王       雒陽(今河南洛陽東)
韓成   韓王      韓王         陽翟(今河南禹縣)
司馬卬 趙將      殷王         朝歌(今河南淇縣)
趙歇   趙王      代王         代縣(今河北蔚縣東北)
張耳   趙相      常山王       襄國(今河北邢臺)
英布   項羽部將  九江王       六縣(今安徽六安北)
吳芮   楚將      衡山王       邾縣(今湖北黃崗北)
共敖   楚柱國    臨江王       江陵(今湖北江陵)
韓廣   燕王      遼東王       無終(今河北薊縣)
臧荼   燕將      燕王         薊縣(今北京西南)
田市   齊王      膠東王       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
田都   齊將      齊王         臨淄(今山東臨淄東)
田安   項羽部將  濟北王       博陽(今山東泰安東南)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6 09:5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86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