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燕京晓林 于 2006-12-4 22:40 发表
学士对地理确实很有热情呀,赞一个先!!!
三国时期有夏水连接汉水和长江,是已经被确认的。但是要想证明夏水的水量比汉水大,是有困难的,证据不足。
——《水经注》引应劭《十三州记》曰:江别入沔为夏水,原夫夏之为名,始于分江,冬竭夏流,
——《三国志张郃传》:“司马宣王治水军於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至荆州,会冬水浅,
由上面证据看,到冬季,夏水是“冬竭”,而汉水仅是“水浅”,可见,从水量看依然是汉水水量远大于夏水。
关于《宋书•州郡志 卷三十七》记载的襄阳到京城水路里程,我们应这样理解:这里记载的仅是官方水驿路线的里程,也就是说从襄阳去京城的官方水驿路线是必须先经过江陵的。因此路程才这样计算。而并不是说汉水不是重要航道了。
关羽水军攻襄阳时可能经过夏水水路从长江进入汉水,否则绕道夏口经过孙权防区不大可能。
而刘备逃跑时关羽水军从襄阳自然是沿汉水南下的,否则刘备不会在沔津正好遇见关羽船只。最不解的是:刘备和关羽在襄阳分手,刘备率百姓走的很慢,而关羽的水军为何速度与刘备一样慢,难道不知道先到江陵去?.
三国时期有夏水连接汉水和长江,是已经被确认的。但是要想证明夏水的水量比汉水大,是有困难的,证据不足。
——《水经注》引应劭《十三州记》曰:江别入沔为夏水,原夫夏之为名,始于分江,冬竭夏流,
——《三国志张郃传》:“司马宣王治水军於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至荆州,会冬水浅,
由上面证据看,到冬季,夏水是“冬竭”,而汉水仅是“水浅”,可见,从水量看依然是汉水水量远大于夏水。
《汉书 地理志》江夏郡注引应劭曰:“沔水自江別至南郡華容為夏水,過郡入江,故曰江夏。”
《通典 卷一百八十三 州郡十三》、《太平寰宇記》所引同。
《水經注 夏水注》引東漢應邵《十三州記》曰:“江別入沔為夏水。”
这段引文,来源是相同的,而《汉书 地理志》注的显然比较准确、详细。《水经注》所引《十三州記》“江別入沔為夏水”之后所接内容是“過郡入江,故曰江夏”。而并非“源夫夏之為名,始于分江,冬竭夏流,故納厥稱,既有中夏之目,亦苞大夏之名矣。當其決入之所,謂之堵口焉。”这段文字其实是郦道元对“夏水”名称由来的推测,並非應邵《十三州記》之文,也并非东汉时期夏水的情况。
《漢書 地理志下》武都縣下自注曰:
東含水受氐道水,一名沔,過江夏,謂之夏水,入江。
《說文解字》沔字條:
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東南入江。或曰入夏水。
從引文可以看出,漢水從與夏水的匯合處以下更多的被稱為“夏水”,漢水甚至被認為是匯入夏水的,“夏口”(今武汉)之得名也是为此。所以當時夏水的水量與漢水起碼是相當的。而從地質學方面分析,漢魏時期夏水華容以下雲夢澤水體較北魏時期更為廣大,為荊江漫流階段向荊江三角洲分流階段發展的泛濫平原形態,各分流河道兩岸自然堤尚沒有形成或較低矮(參《云梦泽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张修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 02期;《跨江南北的古雲夢澤說是不能成立的》,石泉、蔡述明,《古云梦泽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夏秋季節,夏水因水量大而泛濫,河道不清,冬季水量小則河道較為明顯。所以,夏水的“冬缩夏泛”(并非“冬竭夏流”)可能是夏水秦漢時得名的真正原因,也是上述汉水堵口(夏水入漢水的水口)至夏口段冬季水量减小,通航受限的原因之一。
关于《宋书•州郡志 卷三十七》记载的襄阳到京城水路里程,我们应这样理解:这里记载的仅是官方水驿路线的里程,也就是说从襄阳去京城的官方水驿路线是必须先经过江陵的。因此路程才这样计算。而并不是说汉水不是重要航道了。
如果汉水没有水量季节性特点,那么你所谓从襄阳去南京的“官方水驿路线”自然应该是不应该舍近求远、绕道千里而先通过江陵。
相反,正因为当时汉水水量有季节性不稳定的特点,“官方水驿路线”必须通过江陵,所以《宋书》才如此记载。
而刘备逃跑时关羽水军从襄阳自然是沿汉水南下的,否则刘备不会在沔津正好遇见关羽船只。最不解的是:刘备和关羽在襄阳分手,刘备率百姓走的很慢,而关羽的水军为何速度与刘备一样慢,难道不知道先到江陵去?
你还没看明白,我并没有说汉水全线水量不足,说的是汉水潴口至夏口这一段水量会因为夏水流量的季节性变化而有水量的变化。不要浅尝辄止!
[ 本帖最后由 历山学士 于 2007-12-6 10:5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