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4-6-3 22: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锐金旗人众慷慨赴义、小昭“东西永隔如参商”,
------------------
前一点nono感慨是因为和你当时的心境有关。
小昭离去是让人有几分伤感,也绝不至于到哭的地步。
如果我是小昭,也会选择这条路,话说回来也是唯一的选择。
至于锐金旗的选择也很自然,男儿本当如是。


顶部
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4-6-3 22: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6-03, 22:15:41发表
那怎么同啊?林平之一家刚出场就死,没有感情啊。张翠山夫妇可是跟了他们一部书啊,看着他们相识相爱、结婚生子,怎么能没有感情啊?

可能和看书顺序有关,我是从无忌小时侯开始看起的。
最后才把第一本书翻了翻,自然把张翠山的故事作为一个背景,一段传说。

可能还有一点,我不喜欢自杀的人,分明是懦弱逃避的行为。
至于素素的徇情,看起来有美感,其实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我是素素,再怎么悲痛,也要活下去,无忌没了爹,怎么能让他又没了娘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03, 22:16:17发表
小昭离去是让人有几分伤感,也绝不至于到哭的地步。
如果我是小昭,也会选择这条路,话说回来也是唯一的选择。

那是唯一一处生离非死别而仍能令我落泪的地方,因此特别可贵。

选择是那样的选择,正是不得不如此的选择,才令人伤感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之七:隐士张无忌
??
??(8月12日)
??
??郭靖是儒家理想人格的代表,“侠客行”中的石中坚是佛家理想人格的代表。张无忌是道家理想人格的代表,但同时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却是一个自由主义者。
??
??金庸自己说,令狐冲是一个天生的隐士,我不能认同。其实令狐冲并不是隐士,而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张无忌才是隐士,也正因此他才能成为道家理想人格的代表。
??
??隐士的重要特征是心中怀有出世的欲求,渴望的是终老林泉,远离安邦治国、救济扶困这些“大世界”的理想。
??
??令狐冲的人格核心是“自由与尊严”,只要能保持住这一核心,出世与入世都不重要。事实上,从他刚从西湖梅庄逃出时那一段心境描写可知,他是个很爱热闹,很怕孤独的人。如果能保持自由与尊严,在出世与入世之中选择,他肯定还是更喜欢入世。由此可见,他并不是隐士。只不过在书中那个特定的政治环境下,要入世救济天下,就不能不牺牲一部分自由与尊严。所以在这环境所逼之下,令狐冲只好出世独善其身了。
??
??我们看到,他本是对加入日月神教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无所谓态度的,只不过是看不惯任我行对教众的欺辱,无法忍受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在强权之下遭到践踏,他才愤而拒绝加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8月13日)
??
??与张无忌之最初不愿加入明教相比,更能看出张无忌才是隐士。若换了张无忌,他一定不愿加入日月神教,但并非为自由与尊严,而是不愿过问世事。若换了令狐冲,他决不会像张无忌那样推三阻四,必是想想入也无所谓,不入也无所谓,既然大家都叫我入,我就入好了,而不会是因形势所逼才入教。
??
??令狐冲不想做恒山掌门,只是为男女之别的成见所困。而张无忌不想做明教教主,却是因为不愿为世俗的责任所困。事实上,张无忌确实怕负责任。正因他是隐士,只想快快乐乐地享受生命与爱情,而不想为什么自由、什么尊严去奋斗、去创业。这是一个凡人的性格,并不涉及什么道德问题。
??
??但是,当历史分派他任务时,他尽管百般不愿,还是勉为其难地去承担。但一旦明教分裂的危机消失,义父谢逊一接回来,也就是说,历史所赋予他的任务一完成,他马上就弃位出世,溜之乎也了。
??
??若说张无忌有什么英雄气概,有什么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地方,那就在于他能委屈自己内心对承担责任的抗拒,而终于完成了历史的任务。而在迁就环境的同时,却又能保持内心的纯洁,未为权力所腐化,在应当退出的时候毅然退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8月15日)
??
??张无忌一生中真正快活逍遥的只有三段时光。一段是在冰火岛的童年,一段是在蝴蝶谷中学医,一段是在西域绝谷中修习九阳真经。而恰巧这三段时光中,他都处身于人迹罕至或甚至是人迹不至的地方,他的生活都形同隐居。然而,正是在这些隐居的日子里,他才能真正的舒心放怀,不愁上当受骗。这就更说明他实在是一个标准的隐士。
??
??我说他是一个道家理想人格的代表,又说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那是因为他的人格核心有两大支柱,其一是退隐,是道家的,也是中国的;其二是“爱人”,是人文主义的,却是西方的。所以,他是一个中西文化混合的性格。
??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主要的核心是“忠孝仁义”。“忠”与“孝”都是下级对上级的,“仁”是上级对下级的,“义”是平辈之间的,但范围只指同性——尤其是男性朋友之间。夫妇之间最高标准是“相敬如宾”,即“敬”是主要的。虽然不能说无“爱”,但比重相当少。
??
??与此相对,西方思想的两大支柱是古希腊精神与基督教精神。前者宣扬“理性”,后者则以“爱”为首。所以,“理性与爱”是西方思想的核心。
??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张无忌这种人物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现代作家才有可能塑造出这种中西文化混合的人物形象。但现代作家写古代类型的作品,其意义不正在于以现代的眼光观照古代的思想,从而写出现代的精神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8月16日)
??
??在“倚天”中,金庸不正是借张无忌“爱人”的眼光来批判那种正邪之分的成见之荒谬和可笑么?还有,“敬”是中国古代爱情观的最高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张无忌应该爱周芷若,因为他对她“好生敬重”。但金庸有意地安排张无忌爱赵敏,不正反映了作者对这一中国古代爱情观的扬弃,而对以“爱”为核心的西方爱情观的肯定吗?
??
??所以,张无忌这一人物形象,已渗透了现代化的观念,而新派武侠小说之“新”亦正在于此。而古代类型的小说,如历史小说、武侠小说、演义小说等在现代仍然有存在的价值与魅力,其原因亦正在于此:人物的言行固然是古代的,但其思想核心应该是现代的。只有这样,现代的思想才得到张扬,这些作品与它们古代的同类作品相比,才有区别,才具有时代性。
??
??若说张无忌这一形象还是中西混杂,那么令狐冲这一形象已是相当纯粹的现代化产物了。
??
??事实上,自杨过开始,金庸笔下的人物越来越具有现代化精神。他像是将一个个具有现代思想的主角,置身于古代的环境,使他们的思想与环境格格不入,形成矛盾。在这些主角为了保卫自己的思想,而与周遭环境作战之时,悲剧就产生了。而我们正因此而看到那些古代环境的荒谬性,认识到现代思想的可贵。现代观念就是这样渗透进字里行间,使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古代背景的作品仍然能弘扬出现代精神,就是这个道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4-6-3 22: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6-03, 22:39:22发表
那是唯一一处生离非死别而仍能令我落泪的地方,因此特别可贵。

选择是那样的选择,正是不得不如此的选择,才令人伤感啊。

如果小昭和无忌两人爱得难舍难离,却要遭受永久分离之苦,我想我会哭的。

忽然想起金庸自述听到爱儿自杀的心情,他说到以前自认为倚天中张三丰忽遇爱徒惨死的伤痛场面描述地不错,后来才知道远不是那么回事。

真正的伤痛之情,可能是胸中的悲苦难以表达,有泪难哭,伤逝之情时时刻刻啃噬着心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god_wolf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21
编号 6045
注册 2004-3-16


发表于 2004-6-4 03:3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6-03, 22:47:54发表
??之七:隐士张无忌
??
??(8月12日)
??
??郭靖是儒家理想人格的代表,“侠客行”中的石中坚是佛家理想人格的代表。张无忌是道家理想人格的代表,但同时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却是一个自由主义者。
??
??金庸自己说,令狐冲是一个天生的隐士,我不能认同。其实令狐冲并不是隐士,而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张无忌才是隐士,也正因此他才能成为道家理想人格的代表。
??
??隐士的重要特征是心中怀有出世的欲求,渴望的是终老林泉,远离安邦治国、救济扶困这些“大世界”的理想。
??
??

令狐冲的确是隐士,我非常赞同.中国有句古话:"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令狐冲是"大隐",所以不拘泥于形式.
他符合所有隐士的特征:隐士的重要特征是心中怀有出世的欲求,渴望的是终老林泉,远离安邦治国、救济扶困这些“大世界”的理想。
而张无忌不是,他受儒家影响深重,所表现出的不是"隐",而是受到太多的羁绊,以至于让人觉得他没主见,处处受制与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之八:从裘千仞(慈恩)到谢逊

(10月18日)

如今该来说说谢逊了。我上面提到谢逊的形象是由裘千仞而来。在“射雕”中,裘千仞在华山绝顶被洪七公当头棒喝,竟致大彻大悟,妙则妙矣,却未免不合常理。一个作恶多端的人,怎么会因一次感动就能完全痛改前非,良知发现?善恶之间的交战岂有这么简单的?

或许正是基于这一个原因,金庸在“神雕”中又重新拾起裘千仞的悔悟,从更合乎人情的角度上再写他的艰难转变。事实上,“神雕”中慈恩(裘千仞)的彻悟是一段十分曲折而又感人的过程,经历了两个重大的转折关头。

第一次,是在雪屋里遇到杨过夫妇,慈恩误杀丐帮中人后,只觉从前一切忏悟努力都付诸流水,绝望之下又故态复萌,又想拾起已抛下的屠刀。这一次杨过以死亡的威胁让他领悟到自己杀人时所加诸于他人身上的痛苦。如果说,华山绝顶上是顿悟,这一次是感悟,较之顿悟更符合人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10月19日)

第二次,是在绝情谷中,在他妹妹裘千丈的挑拔之下,善恶的交战更为激烈。而黄蓉扮成瑛姑哭叫,正是扣准了他一生的死结。他一生最大的作恶,便是害死了瑛姑的婴儿。他本意要借此耗尽南帝功力,并无心要杀人,竟使婴儿致死,所以他内心悔疚甚深,始终不能摆脱恶的引诱,亦正因这件悔事令他内心自卑,认为自己不是好人,如何向善总不能洗清这件罪孽。而绝情谷中这一场做戏,却终于解开这一心头死结,痛悔之心终于压倒自卑之念。这一“解死结”最终引导他彻底摆脱向恶之心,成为一代大师。

最后看他不听见瑛姑原谅他的话,他就死不瞑目的情景,实在令人又感动,又欣慰。

谢逊的转变过程也是经过顿悟、感悟、解死结三个阶段的渐进,但顺序又所变动,先是感悟、再顿悟,最后解死结,这比之裘千仞的过程更为合理。

空见神僧以死来点化他,那是“感悟”。代价固然很大,但若以为这样就能马上感化一个杀人狂魔,那就太看小了人心中的魔性了。所以,作者并未像在“射雕”中写裘千仞那样,只是听了一席话便悔改,并没有马上写谢逊从此不染血腥,仅仅是写到他内心闪过一丝感动。但正是这一丝感动,维系了他魔性之下隐藏着的人性,使他之后的转变成为可能,也更合乎情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10月20日)

“顿悟”是发生在他第二次狂性大发,要杀死张翠山夫妇之际,适逢张无忌的诞生,一声啼哭唤回了他对人的爱,成为他整场转变中最重大,也最动人的一环。而且,这声啼哭有其特定意义。因为他内心的死结是成昆奸杀他全家,他的儿子亦正因此而死。张无忌的啼哭正是触动他对儿子的爱与骄傲。这一场顿悟的感人与合乎情理,较之慈恩的顿悟与感悟都要胜过百倍。

上面说过,这部小说其中一个主题,是展现人性力量的伟大。在这一幕中,人性的力量真正表现它的惊人伟力。爱终于战胜了恨。我从前好像在评论金庸的小说时曾说过,他的小说中有不少走入歧路的魔头,都是出于同一个原因——爱的缺失。要挽救他们,唯一的办法只有用加倍的爱来填补,而决不是用恨来弥补。

谢逊因一声啼哭,终于完全改变了性子。但若无空见的感化在前,是不会有这一次的顿悟于这一行径显然已趋同于张无忌的“不忍”的心肠。而这一场“解死结”之前,谢逊在石牢中长日听到吟诵佛经、晨钟暮鼓,有潜移默化之效,也使谢逊的转变的最终完成有较强的可信性,于是也就特别的感人至深。

平心而论,裘千仞与谢逊的由邪入善,其过程都一般的艰难曲折,令人感动。而谢逊的顺序略作调整,则更为真实可信。
顶部
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4-6-4 11: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迷恋了杨逍这么久,对杨逍的为人却不是很明白,我认为以下这篇文章分析最恰当,所以转贴过来。


杨逍
  
  
   杨逍对纪晓芙用情很深,当然是真的,否则也不会在大敌当前的时候,一听说纪晓芙的死讯就昏了过去,差点送了性命。但是深情不深情是一回事,花不花心是另外一回事:
  
   说不得道:“……当然,本教教众之中,也不免偶有不自检点、为非作歹之徒,仗着武功了得,滥杀无辜者有之,奸淫掳掠者有之,于是本教声誉便如江河之日下了……”杨逍突然冷冷插口道:“说不得,你是说我么?”说不得道:“我的名字叫做‘说不得’,凡是说不得之事,我是不说的。各人做事,各人自己明白,这叫做哑子吃馄饨,肚里有数。”杨逍哼了一声,不再言语。(第十九回 《祸起萧墙破金汤》)
  
   杨逍强逼纪晓芙,后来毕竟是得到了她的认可,所以这件事并不构成太大的道德污点。然则杨逍对说不得的这番话反应如此强烈,显然说明其他不检点的事件恐怕还有不少。男人可不可能一边深情一边花心,这个问题当然不妨见仁见智。但杨逍不是杨过式的“万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人物,则无疑问。倒是把他和段正淳放在一起立案研究,会显得比较合适。
   我本来的印象,阳顶天死后,争夺明教教主之位的人里,杨逍不在其列。但最近重读《倚天屠龙记》,却感到难以断定起来。从书里摘几段:
  
   纪晓芙道:“是。他说,他们魔教的总坛,本来是在光明顶,但近年来他教中内部不和,他不便再住在光明顶,以免给人说他想当教主,因此改在昆仑山的‘坐忘峰’中隐居,不过只跟弟子一人说知,江湖上谁也不知。(第十三回 《不悔仲子逾我墙》)
  
   灭绝师太说道:“咱们六大门派这次进剿光明顶,志在必胜,众妖邪便齐心合力,咱们又有何惧?……青翼蝠王既然能来,白眉魔王和金毛狮王自然亦能来,紫衫龙王、五散人和五大掌旗使更加能来。咱们原定倾六派之力先取光明左使杨逍,然后逐一扫荡妖魔余孽,岂知华山派的神机先生鲜于掌门这一次料事不中,嘿嘿,全盘错了。”(第十七回 《青翼出没一笑扬》)
  
   彭和尚道:“六派分进合击,渐渐合围。五行旗接了数仗,情势很不利,眼前之计,咱们只有先上光明顶去。”周颠怒道:“放你妈的狗臭屁!杨逍那小子不来求咱们,五散人便挨上门去吗?”彭和尚道:“周颠,倘若六派攻破光明顶,灭了圣火,咱们还能做人吗?杨逍得罪五散人当然不对,但咱们助守光明顶,却非为了杨道,而是为了明教。”(第十九回 祸起萧墙破金汤)
  
   杨逍对纪晓芙所说的意思,是自己不想当教主,因此隐居到了坐忘峰。但是好像谁都知道光明顶还是杨逍的势力范围:六大派围剿光明顶是要“先取光明左使杨逍”,五散人对救援光明顶的问题,则有是为了杨逍还是为了明教的争议。这么看来他这个回避就很有作秀的嫌疑,简直和1949年初蒋委员长的“引退”有得一比。他对五散人说:“圣火令归谁所有,我便拥谁为教主。这是本教的祖规,你又问我作甚?”这话也近乎无赖。圣火令失落已近百年,它作为权威象征的意味早已颇为淡薄。从后文看,明教中的杰出人物在此问题上也都较为通脱,不论是韦一笑还是谢逊,或者其他人物,都并无这等强烈的拜物情结。固然灭绝师太说:“第三十二代、第三十三代两代教主有权无令,这教主便做得颇为勉强。”但这不过是外人臆测之言。书中处处暗示出阳顶天在世时明教的好生兴旺,以及众人对这位阳教主的景仰之情,哪里有半点“颇为勉强”的味道。
   当然,揪住以上内容不放,未免有罗织材料的嫌疑,光凭这些描述也不能断定杨逍一定就是在想争教主。但周颠所说的:“杨逍,你不愿推选教主,这用心难道我周颠不知道么?明教没有教主,便以你光明左使为尊。”确实也未必就是小人之心。何况即使杨逍并无这样的权力欲,有一条也可以肯定:以杨逍的孤傲性格,对当时的其他几个教主竞争人选那是谁也不服。这同样会导致新教主更难产生。——至于没有教主和明教中衰之间的关系,书中说得极是明白,恕我不再赘述。
   杨逍是文武全才:学了乾坤大挪移之后,在明教他的武功很可能是除张无忌阳顶天之外的第一;说到足智多谋,他更是无人能比,而且他的智谋可不光是武林人士身上常见的机警敏捷而已,从他为张无忌出谋划策的表现来看,他也颇不乏政治远见。那么,何以在张无忌出现之前,他不能控制住明教的大局,而张无忌传位给他之后,他也坐不安稳?这不是因为才能上的欠缺(可参考金庸在小说后记中所说的政治家的几条标准),大约只能从杨逍的气质上找原因。杨逍气质里有极富魅力的因素,有那么多女孩子是他的拥趸就是明证(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电视剧的功劳)。但这些因素放在一个男权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很可能就成了致命伤。至于为什么历来关于杨逍总是有魅力的那一面谈得多,这大约是说明,在文艺欣赏领域,女性化的审美趣味天然较有优势。
   金庸对杨逍的评语是,“年老德薄”。我相信多数读者看《倚天》时猛看见这四个字,恐怕都会一愣。因为根据此前书中的描写,我们对杨逍都无此印象。但再联系金庸对其他人物的刻画,大家又会觉得这四个字不是凭空而来。因为好象所有明教人物对杨逍印象都说不上太好。原因何在,不妨再从书中摘取一个小细节分析一下:
  
   周颠与杨逍素有嫌隙,曾数次和他争斗,此刻越看越是惭愧:“杨逍这龟儿子原来一直让着我。先前我只道他武功只比我稍高,每次动手,总是碰巧运气好,这才胜我一招半式。岂知我周颠跟他龟儿子差着这么老大一橛。”
  
   谦让而不欲人知,据说这也是美德的一种,但在政治生活中,这种作风却最要不得。杨逍要消弭与周颠的嫌隙,可用方法无非有二:要么大展神功狠下辣手一举使对方慑服,后来朱元璋统御臣下就是这么干的;要么打败对方而故作大度周全对方的面子,即所谓以德服人,——仔细观察一下张无忌力斗六大派时的作风,就会发现这个手法他运用得极好。惟独像杨逍这样谦让得不着痕迹,对解决问题是一点好处也没有。你既不能使人恐惧,也不能叫人心服,那还怎么把别人团结到你的身边来?虽然周颠毕竟明白了杨逍是在让着自己,但一来这已经是多年以后,二来这只是个偶然事件。周颠在这件事上明白了,其他人在其他很多类似的事上,就未必能有明白的机会。
   作为政治人物,事实上的刻薄寡恩未必是多大毛病,——把杨逍从教主位子上赶下台的朱元璋才是刻薄寡恩的典型。关键问题是,你要让别人有沾受到你的恩泽的感觉。像杨逍这样事实上未必刻薄但却让人觉得刻薄,真是冤大头已极。他很可能认为,让了对方而使人知道,叫做“市恩”,“最坏的家伙才是如此”(借用袁紫衣语),这是他内心放不下的道德标尺。杨逍作文士打扮,文士的疏狂放诞和陈腐迂阔其实往往密不可分,这一点在杨逍身上,表现得远远要比在黄药师身上来得显然。
   某种意义上说,杨逍和杨过黄药师确实可算一类,都是行为邪气而富于魅力的形象。但黄药师是狂逸之士的极品,杨过是反叛少年的偶像,这两个人物都是提纯过的。和他们相比,杨逍要不彻底得多,因而也要真实得多。他深爱纪晓芙而又“奸淫掳掠”,有心回避争当教主的嫌疑而有不能真的退出漩涡,都是人性复杂性的证明。
   杨逍既追求落拓不羁的风度,又无法真的放弃对明教的责任感,其结果当是对两方面都有损害。他打败孤鸿子却对倚天剑弃置不顾,这漫不在乎的气派确实有让人折服的地方。但也正是因为倚天剑还在峨嵋派手里,才使得围攻光明顶的时候灭绝师太勇不可挡(否则灭绝可能连一个五行旗掌旗使都未必收拾得下)。得知明教兄弟因此而惨遭大肆屠杀,杨逍是否对当年没有夺走倚天剑有所后悔,不得而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这篇东东我看过,是有点道理的。杨逍的个性和才能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他的性情孤傲出世;但另一方面,他又有政治才干。这两点是有矛盾的,所以导致他很多行为有进退失据之处。我倒觉得他比较像向问天(黄药师看不出有什么政治才干),这种人最适合最副手,就是不适合坐正。(于是开始有点担心向问天治下的日月神教,恐怕在他任内并不真能长治久安。)
顶部
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4-6-4 11: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黄药师,不知道为什么,怎么看怎么都象个老年愤青。

杨逍做书生打扮,有几分书生意气。向问天的豪气更甚杨逍吧,再说他面临的江湖格局比杨逍当时所面对的情况要好得多吧。

就不知道如果盈盈当教主,令狐冲当副教主会成什么样子?想想都好笑,令狐冲这种爱热闹又爱胡闹的人,估计要天天请各派人士来聚会,三天一大宴,五天一小宴,日月神教可能很快要面临财政危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04, 11:29:18发表
黄药师,不知道为什么,怎么看怎么都象个老年愤青。

可不是!他是老愤青,杨过是小愤青。小愤青容易引MM折腰,老愤青嘛,可就不行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04, 11:29:18发表
就不知道如果盈盈当教主,令狐冲当副教主会成什么样子?想想都好笑,令狐冲这种爱热闹又爱胡闹的人,估计要天天请各派人士来聚会,三天一大宴,五天一小宴,日月神教可能很快要面临财政危机。

哈哈,金庸笔下的男主角,除了韦小宝,都没有理财理事之能的。令狐冲也不算最差的一个。
顶部
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4-6-4 12: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6-04, 11:42:23发表
可不是!他是老愤青,杨过是小愤青。小愤青容易引MM折腰,老愤青嘛,可就不行啦。

nono猜测错了,黄药师在网上可是很多mm的偶像,fans可能超过杨过。
至于杨过嘛,不是有人说,20岁不当左派(愤青大本营哟)  ,是心灵有毛病,30岁还当左派,是头脑有毛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04, 12:09:10发表
至于杨过嘛,不是有人说,20岁不当左派(愤青大本营哟)  ,是心灵有毛病,30岁还当左派,是头脑有毛病。

这句话,好像是爱恩斯坦说的。但我觉得这只是陈述现象方面正确,却不是陈述“应然”的正确。这只说明20岁之前的人大多有热血无头脑,不等于说就应该如此。
顶部
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4-6-4 12: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6-04, 12:10:54发表
这句话,好像是爱恩斯坦说的。但我觉得这只是陈述现象方面正确,却不是陈述“应然”的正确。这只说明20岁之前的人大多有热血无头脑,不等于说就应该如此。

同意nono,有智慧的人20岁时也不必做愤青,不过20岁成为愤青是情有可原的嘛,一大把年纪还做愤青就很没意思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04, 12:15:15发表
同意nono,有智慧的人20岁时也不必做愤青,不过20岁成为愤青是情有可原的嘛,一大把年纪还做愤青就很没意思啦。

所以我说小愤青容易引MM折腰,老愤青就不行嘛。可你说网上黄药师的FANS比杨过的还多,那可就真是国之不幸哦。
顶部
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4-6-4 12: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可你说网上黄药师的FANS比杨过的还多,那可就真是国之不幸哦。
-------------------
道理也很简单,网上的mm都识杨过小愤青的真面目,而不识黄药师老愤青的真面目。如果我在网上发一个“黄药师有什么了不起的,就不是一个老愤青嘛”的贴子,估计要被砖头砸死。
顶部
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4-6-4 18: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几段关于纪晓芙与杨逍之恋的评价(其中涉及到马版倚天,杨佩佩是其制作人)

一:
现在我想杨佩佩式的纪晓芙传奇倒是一个女性武侠的典范,而金庸的武侠,绝大多数是男性视角的。多半是才貌双全的极品女子爱上平凡的男主角,而造就一种男性的奇遇和成功。绝少出类拔萃的江湖高位男士爱上平凡的女子并且矢志不移,乔峰算一个(所以乔峰在女读者里人缘不错)但阿朱却是主动进攻,温柔活泼,没什么自我的,不失为典型的男性梦中情人。碧血剑里的金蛇郎君或许算又一个,不过我不太记得这本书了,血腥气太重。
  纪晓芙有许多自我,固执和矛盾之处,才貌和出身也不非常出众,肯定不是男性梦中情人的典型,然而杨纪之恋的这条支线,却可以视为女性梦想中的江湖之恋。金庸寥寥几笔,已经惹人相思,何况杨佩佩之细细道来。
  一句题外话,逍遥二仙这个外号就够引女孩子遐思,范遥也是个有趣的人,他毒死了韩千叶这个情敌吧。


二:

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金庸很男性中心,纪晓芙前半生在峨嵋派好好地当她的得意门生,书里是说老灭绝挺钟意她的吧,又有一个门当户对的婚约,未婚夫也算人才整齐一往情深,偏偏在奇遇中和魔教中人有了瓜葛,这个开始倒和令狐冲类似,但身为女子,却不得象令狐冲那样天地广阔,虽然她人品之正直淡泊并不逊于令狐。但这个世界就不太许可女性能有从容的作为,也不太容易得到世界的原谅,更重要的是,就如锦瑟无端端所说,女性不太容易克服自我的障碍,得到自己的原谅。
  纪晓芙被魔教高手杨逍看中,起头就象汉乐府所歌:“相逢狭路间,不知何年少”,也是命运里出了小错,造化开个玩笑,水流花开,天地一新,却怎么也流不到海阔天空的那一步。她也只是个两不相欠的好女子,艳遇给予了令狐冲郭靖崭新的人生,给予纪晓芙的却是做为母亲的更大责任--女性得承担欢爱或越轨的后果,她到死都是沉重的,我不大相信她领着女儿隐居会很喜乐。令狐冲被魔教的任大小姐看中,开始也是战战兢兢,但毕竟男人好办多了。纪晓芙没有令狐冲那么旷达,但这种区别也相当一部分来自传统教育对男女德行的不同标准。
  我虽然不太保证纪晓芙追随杨逍(这里我指是书里那个语焉不详莫名其妙的中年杨逍,若是孙兴演的那个“以身相许”血气方刚的英年杨逍,那顾忌可以更少一些)会得到完美的爱情,但肯定能实现杨逍对她的诺言,保你见一番武学的新天地,人生会改变的。可惜纪晓芙只肯为同门之情冒险,为诚实而丧命,而且金庸那么和她过不去,没怎么地呢就给她一个私生子,并且她又那么坚强能干,必然会做个含辛茹苦的单身妈妈。念及于此,深恨金庸的男子沙文主义。似乎他写的正派男子爱上邪教妖女都能大团圆,正派女性碰见邪派男士多半下场都很孤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04, 17:52:34发表
真的好希望当初金庸也塑造了一个如此复杂的主角(让人心里五味呈杂,难以简单以好坏或喜欢不喜欢来评论),金庸的主角就太理想化,太美好了。(不过能体谅金庸的处境,毕竟要考虑销量)

这一句可说到点子上去了。其实金庸是个巨狡猾的人,一方面要写出胸中块垒,但另一方面又很注重商业效果,很小心地照顾广大普通读者的需要。所以他的小说是有大量的YY成分的,但胜就胜在不仅仅是YY而已。“大唐风云录”的作者根本就不管普通读者怎么想,只管满足自己写出胸中块垒的心愿,因此这部小说中没有什么YY成份。当然,这作者显然也没想过要有什么商业效果,所以我在评论中也说她这是“求仁得仁”,没什么可怨的。我想同情什么的,不是她所需要的,赞赏与共鸣才是她所希望得到的吧。

李碧华说过一句话:“商业上不成功的作品,不等于就是艺术上成功的。”这话逻辑上是不错的,但在现实之中,确实是很多艺术上成功的作品,往往在商业上难以成功。像我在“偷换概念的黑客帝国III”的一个番外篇中提到过的“蝇王”这部极其成功地表达了“沉沦”主题的小说,刚刚出来时受到了难以想象的冷遇,N多次被出版社拒绝。但这部小说的作家后来却是凭此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

其实,恰恰是李碧华、王家卫之类的商业上成功的所谓先锋作家,他们的作品其实是“伪先锋”,骨子里透着“媚俗”。这跟金庸的“雅俗共赏”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的。所谓“真膺之别甚大,识者宜可辩之”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之九:梁朝伟版“倚天”

(12月15日)

前天晚上珠江台重播梁朝伟版的“倚天”播到了大结局。因为是用录象录下的,所以昨天中午才有时间看。一看之下,我不禁但愿自己从来没看这套片子。为什么?因为太伤心,太难过了。我感到从所未有的苦痛,弄得我昨天一下午到晚上,都怏怏不乐,提不起精神来。

大结局对周芷若的改动真是出人意表。当周芷若从张无忌口中逼问出他心中最爱时,心灰意冷到了极点。

在群雄发现赵敏是蒙古人,并在元军攻山时指斥她是奸细,将她绑到山顶上,准备若元军真的攻打时便杀了她。赵敏的哥哥王保保不仅不把赵敏的生死看作是威胁,反而为了免除投鼠忌器之患而亲手拈弓搭箭,要将她射死。张无忌拼命接去了三支箭,王保保趁他身在半空,又嗖嗖两箭射向赵敏。眼见张无忌终于救不了赵敏,周芷若这时竟突然出手,接去了一支,另一支便插进她自己的胸口。

这一幕看得我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刹那间,一切怨恨顿化为乌有。
顶部
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4-6-5 10: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6-05, 10:11:15发表
在群雄发现赵敏是蒙古人,并在元军攻山时指斥她是奸细,将她绑到山顶上,准备若元军真的攻打时便杀了她。赵敏的哥哥王保保不仅不把赵敏的生死看作是威胁,反而为了免除投鼠忌器之患而亲手拈弓搭箭,要将她射死。张无忌拼命接去了三支箭,王保保趁他身在半空,又嗖嗖两箭射向赵敏。眼见张无忌终于救不了赵敏,周芷若这时竟突然出手,接去了一支,另一支便插进她自己的胸口。

这一幕看得我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刹那间,一切怨恨顿化为乌有。

少了一个让nono痛恨的女人,nono很不爽吗?
哈哈,我发现大多数编剧对芷若都持同情态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12月16日)

到后来,各事大致了结后,群雄纷纷下山。周芷若不顾重伤犹未痊可,也要下山去。张无忌劝她养好了伤再走不迟,周芷若凄然的道:“我这伤,是永远都好不了的啦。”呜呼!这句真是摧肝断肠,令人有欲哭无泪之感。这显然不是说她的箭伤,因为紧接着张无忌问她以后有什么打算时,她说只有回峨嵋勤练武功,以光大峨嵋一派,可见箭伤是不会好不了的。她这么说,分明是暗示她心中的创伤是一辈子都痊愈不了的。

想象以后的周芷若,青灯孤影,夜夜回思往事,辗转难眠的情状,刹时间只觉得这样的结局实在对她太残酷,太不公平了。

然而,这又能如何呢?张无忌所能给她的,只能是无尽的感激,而她却并不在乎这些。命运是多么的无奈啊。这几天,我一直思绪万千,绕着这一句话,心痛神伤,长吁短叹,不能自已。

最后,编剧删去了有关朱元璋的段落,改成张无忌为了要与赵敏厮守终身,又不坏了抗元大业,终于舍却明教教主之位,追赵敏去也。

最后一幕,用了浪漫的电影手法,配着插曲,映出二人泛舟湖上,对酒当歌,画眉终老,背景配以二人相识时的一些片段,如绿柳庄铁牢内的情景、赵敏与父兄决裂的情状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05, 10:17:45发表
少了一个让nono痛恨的女人,nono很不爽吗?
哈哈,我发现大多数编剧对芷若都持同情态度。

不是不爽啊,就是这电视剧里的周芷若让我恨不起来,因此她那样的结局让我很伤心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12月17日)

这一段拍得相当浪漫,足见编剧下了一番苦心。事实上,最后一集都大量运用电影技巧,如淡入淡出等,可谓电影味十足。最后那一段浪漫主义的抒情自不待说,便是张赵二人在山上游玩那一段的景色便漂亮得不得了,当真是漫山红遍,夕照金黄,只觉耀眼生花,满目尽是鲜亮的色彩。

这一版的“倚天”,整体来说是越到后来越好。梁朝伟的演技明显地逐渐进步,饰演周芷若的女演员的演技最佳。其余各人倒只是平平,演赵敏的女演员一开始颇显生疏,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但至“四女同舟何所望”一段始,便越演越投入,令人有“渐入佳境”之感。

在改编原著方面,电视剧对原著进行删改是不可避免的,但此版的改动算是甚微,对各人性格也控制在原著精神允许之范围内。有一点很有趣,或许编剧也是痛恨周芷若之流,原著中张、周调情的片段,除了张无忌答应她马上成亲那一段之外,全部删得干干净净。张无忌与赵敏之间的谈情说爱的段落,却是变本加厉,真是教人又好气又好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12月18日)

此版的“倚天”还有一处更令人赞不绝口的,是前期小演员的表现绝佳。此版的“倚天”动用了大量小演员,分别饰演小张无忌、小周芷若、小殷离,小杨不悔。其中尤以殷离与杨不悔两角扮演得格外出色。

小殷离只有一场戏,就是写她对父亲帮同继母欺压亲母忍无可忍,将二娘杀死那一场。这一场是高潮戏,就算是成年演员,要将那种忍耐而至爆发,而爆发之后又转为惊惶的复杂细腻的内心感情变化表现出来,也是相当困难的。但饰演小殷离的演员却十分成功,令人叹为观止。

小杨不悔的戏份却相当重。从蝴蝶谷到昆仑山,整整有两三集之长,但那小演员却演得从容不迫。更难得的是,一般童星演员,总不免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少年老成,演戏越逼真的,却往往越不像个小孩子。像马景涛版的“倚天”中饰演小张无忌的那个演员,年纪本就稍嫌太大,说起话来却又侃侃而谈,一副少年老成之象,没有半点小孩子应有的天真烂漫。

小杨不悔却不然。尤其是张无忌被何太冲拷问谢逊下落那一段,杨不悔站在一旁又是心疼,却又无能为力,只有奶声奶气地问:“无忌哥哥,你痛不痛啊?”真是惹人怜爱。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1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1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2 07: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92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