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韦编三绝
» 清代散文名篇集粹--塌鼻子先生撰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449
9/15
|‹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清代散文名篇集粹--塌鼻子先生撰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41
发表于 2009-9-4 08: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钱烈女墓志铭·(清)王猷定
扬州有死节而火葬于卞忠贞饲南十五步[1],为镇江钱烈女之墓。烈女死明弘光乙酉四月二十七日[2],五日乃火。以家于忠贞祠,即其地为墓。当其死,告于父:“无葬此土,以尸投火。”父如其言。南昌王猷定客扬州,与里人谈乙酉事,辄为诗文吊之[3]。岁丙申春[4],其父乞余铭,痛哭言曰:
“吾老人无儿,自吾女死,而老人不欲生也。城破,督师史公率兵趋东门[5],女决其必死,己持刀欲自刭[6],余挽其手;积薪以焚,余又夺去;结缳[7],丝绝,缳又断。余皇急不知所出[8],不得已,乃予以药曰:‘汝姑视缓急可也[9]。’”猷定为之感泣,时宾客闻者皆流涕。
又言曰:“呜呼!吾老人十年以来,头童然秃且尽[10],而视听茫然,而肝肺崩裂,如沸如屠。然每忆吾女吞药不得死,吾老人不知生之可恋而死之可悲也!兵入,以戈刺床下,数刺,数抵其隙,乃去,不知女反匿床下[11]。药发,喘不绝,余与老妻抱之恸,强饮以水,不死。女泣谓余曰:‘儿必死,无援儿为也。儿受生养十六年,父母又无男儿,不能与父母相养以生,相待以老,俾至于终身[13]。而今使父母收我骨,目不瞑矣!父老祖宗之不血食[14],家世江南[15],当与母勉图归计耳。’时注水庭中,立起,以头投水,水浅,自顶以上不及颈,余力持之起。目瞪,口泻水如注。是时雨甚,门外马蹄践血与泥,声溅溅[16]。比屋杀人焚炉[17],火四起。夜,女以纸渍水塞口鼻,强余手闭其气,令绝。余心痛,手不能举,又解在带,强母缢之,母仓卒走出。闻足击床阁阁[18],呜呼,死矣!”
猷定闻益悲,忍不铭?烈女名淑贤,父为镇江钱公应式,母卞氏。公善医,活人者众。女死后,受兵梃刃数十[19],不死,兵缚公欲杀,以手格之,皆仆地,反得免。卞时病甚,亦受刃,久之复苏,人以为女之阴助云。
铭曰:三光绝[20],一炬烈!后土争之土欲裂[21]。瘗尔于忠贞之旁[22],丽重离以照四方之缺[23]。
注释:
[1]卞忠贞祠:在扬州南门内,为纪念晋代人卞壶而建。卞壶字望之,晋永嘉年间苏峻称兵叛乱,卞与苏苦战身亡,两个儿子也被害。谥忠贞。[2]弘光:南明皇帝朱由崧,年号弘光。乙酉:弘光元年(1645)。[3]辄:每每,总是。[4]丙申:清顺治十三年(1656)。[5]史公:史可法,字道邻,崇祯末为南京兵部尚书。弘光时督师扬州,城破遇害。详见《梅花岭记》。[6]刭(jǐng):以刀割颈。[7]缳(huán):绳圈,绞索。[8]皇急:恐惧慌张。[9]姑:姑且,暂且。[10]童:山无草木。喻秃顶。[11]匿(nì):躲藏,隐蔽。[12]恸(tòng):大哭,哀痛至极。[13]俾:使。[14]血食:受祭祀。因祭祀用牲牢的血,故称。[15]家世:家庭的世业。此处犹言籍贯。江南:指镇江。镇江在长江南,扬州在长江北。[16]溅溅(jiān):水流声。[17]比:并,连。[18]阁阁:象声词。[19]梃(tǐng):棍棒。[20]三光:日、月、星辰。[21]后土:古时称地神或土神。[22]瘗(yìi):掩埋。[23]丽:附。重离:太阳和月亮。离,明。缺:欠缺,缺陷。
王猷定(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拔贡生,崇祯末年,在史可法幕中任记室参军。明亡,绝意仕进,以诗文自娱。晚寓杭州西湖僧舍,贫病而死。其文在清初很有特色,破传统写法。传奇性散文尤为突出,风格几近小说。有《四照堂集》。
南明弘光政权时,清兵南下,屠烧扬州十日,是历史上著名惨案。钱烈女是无数扬州女子之一,她不愿坐以待毙或被污,执意自尽,事迹感人,在全祖望的《梅花岭记》中也有记载。这篇传记性的墓志铭情节具体真实,笔墨生动含情,为烈女增色不少。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42
发表于 2009-9-4 08: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钱神问对(清)戴名世
有神色赤而目方[1],刺其面为文[2],立中衢[3],臭达于远;众皆拜,祈请甚笃[4],或咄咄叹息不已。戴子见之,曰:“此何神也?”众曰:“非若所知[5]。”前问神,神具以名对[6]。戴子笑日:“吾闻汝久矣,汝固若是而已者耶[7]!其何以动众如是甚也?”神曰:“吾行游天下,靡人不畏[8],罔敢不恭[9],子顾且云云[10],岂有说乎?”
戴子曰:“吾数汝之罪,则熔汝使化而毒未歇[11],锉汝使折而害无救也[12]。”神怒曰:“子固孺子[13],不足怜,今偶相遭而众辱我[14]!且夫吾之为功也,薄海内外[15],苟非余则戚戚嗟嗟[16],窘然而无以为生。一二迂妄者吾避去[17],自余诸公贵人,皆孳孳幕予[18],手摩而目属[19],以及庶民卑贱之流,无不愿为我死者。且夫吾之为质也[20],流转而不穷,历久而不坏,爱我者归之,不爱我者谢勿往。吾岂有求于世哉?世求我而巳耳。是故官吏非吾不乐,商贾非吾不通,交游非吾不厚,文章非吾不贵,亲戚非吾不和,有吾则生,无吾则死。是故盗我者县官有禁[21],谋我者锱铢不遗[22],诚明夫利害之分[23],而审夫得失之势也。子何以云尔乎[24]?请勿复敢见子矣。”
戴子曰:“固也,吾试且略言之。昔者生民之初,浑浑噩,数千百年间,耕田凿井,衣衣食食[25],天下太平,安乐无事。当是时,岂有汝哉?自汝出,而轻重其制[26],铢两其名[27],方圆其象[28],流传人间,惑乱民志,万端俱起。于是庸夫之目,为汝为重轻;奸人之手,以汝为上下[29]。或执鞭乞哀[30],流汗相属。不然,设心计,走坑险,蒙死侥幸[31],损人益己,互相攘夺。或至犯科作奸[32],椎牛发冢[33],聚为博奔[34],出为盗贼。至于官之得失,政以贿成[35],敲骨吸髓,转相吞噬[36],而天下之死于汝手者,不可胜数也!挺土刻木以为人[37],而强自冠带;羊狠狼贪之徒[38],而恣侵暴,刳穷孤[39],而汝之助虐者,不可肚数也。且又摄其缄縢[40],固其扃鐍[41],兀然匿于小人暴客之室中,酿争而藏垢,避正而趋邪,使夫义士仁人,瞿瞿然惸惸然不能出气[42],修德益穷,有文益困。而汝独纷纷然奔走天下,颠倒豪杰,败坏世俗,徒以其臭薰蒸海内[43],气之所感,积为迷惑之疾:见之者慕,闻之者思,得之者喜,失之者悲,有无不平[44],贪吝接踵,而充塞仁义[45],障蔽日月,使天下伥伥乎无所之[46],而惟汝之是从。”
神曰:“子言固然,然余之道,此乃其所以为神也,汝乌足以知之[47]?”因仰而嘻笑,俯而却走,伸目四顾,举手而别,众共拥之以去。
注释:
[1]色赤而目方:古钱多以铜铸成,故曰色赤;钱形外圆,中有方孔,故曰目方。[2]刺其面为文:古钱两面有字,一面为铸钱年代,一面为币值;有些古钱还铸有图案花纹。[3]小衢(qú瞿):大路当中。忂:大路。[4]笃(dǔ堵):忠实,诚恳,[5]若:你。[6]具以名对:无保留地以其名称相答。“具”通“俱”,完全。[7]若是:如此。[8]靡:无,没有。[9]罔:无,没有。[10]顾:反而。[11]毒未歇:毒害尚未终止。[12]害无救:祸害尚未补救。[13]孺子:幼儿。[14]遭:遇。众辱:当众辱骂。[15]薄:迫近,到达。[16]“苟非”句:如果没有我,人们就会发出悲戚哀叹的声音。苟:如果。[17]迂妄者:迂腐狂妄的人,指不重视金钱者。[18]孳孳:同“孜孜”,勤勉。[19]目属:用眼睛盯着。属(zhǔ主):专注。[20]质:性质。[21]禁:监禁,引伸为监狱。[22]锱铢(zī zhū资朱):古代重量单位。一锱四分之一两,一铢为二十四分之一两;因为都是很小的重量,故锱铢连用,用来表示用少的钱、物。[23]“诚明”句:真正明白了利害的分界。夫:语助词,无义。[24]何以云尔乎:为什么要那样说呢?[25]衣衣食食:穿衣吃饭。衣衣:前衣字为动词,读为yì(义),穿。食食:前食字为动词,读为sì(似),吃。[26]轻重其制:有了钱币重量的规定。[27]铢两其名:古代铸币有时以钱的重量为币值,如秦代铜币“半两”,西汉铜币“五铢”,即因其钱币的重最而得名。[28]方圆其象:内方外圆的样子。象,形状,样子。[29]“奸人之手”二句:言奸恶的人办事,根据人们金钱多少分贵贱高低,采取不同态度。[30]执鞭:为人驾驭车马,意为给别人服役。[31]蒙死侥幸:言冒着生命危险,以图侥幸发财。蒙:冒。[32]犯科:犯法。科,科条,法律。[33]椎牛发冢:盗墓掘坟。椎牛:“牛“当作“埋”,“椎埋”意为盗墓。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椎埋穿掘之党,阡陌成群。”发冢:掘开坟墓。[34]博弈:博和弈原来都是古代的棋戏,此处指赌博。[35]政以贿成:政事依靠贿赂而成。[36]吞噬(shì示):吞咬。噬:咬。[37]挺土刻木:指用泥土堆起或用木头雕刻神像。[38]羊狠狼贪:比喻暴戾贪残《史记项羽本纪》:“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39]刳(kū枯)穷孤:剥削迫害孤苦百姓。刳:剖开,挖空。[40]“摄其缄縢”二句:《庄子胠箧》:“摄缄縢,固扃鐍。”摄(niè聂):结;缄縢(jiān téng坚腾):绳索。“摄缄縢”意为将箱箧捆紧。[41]扃鐍(jiōng jué窘决):门或箱香箧上可加锁的地方。[42]瞿瞿(jù巨):惊恐的样子。惸惸(qióng穷):忧虑的样子。[43]薰蒸:气味升腾。[44]有无不平:有和无形成不平。[45]充塞仁义: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意为堵塞仁义之途,窒息仁义之道。[46]伥伥(cháng昌):盲目无所见的样子。[47]乌:何。
写“钱神”的文章,早在魏晋时期,即有成公绥和鲁褒的《钱神论》。(成公绥所写全文已佚,仅存残篇。)戴氏此文讥刺金钱崇拜的恶浊世俗,揭露过去时代的金钱罪恶,与《钱神论》有同工之妙。但此文又不同于《钱神论》,它把批判的锋芒指向黑暗的吏治,借数“钱神”之罪,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贪酷腐败,控诉了官府敲骨吸髓地压榨孤穷百姓的罪行,描绘了“强自冠带”的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胜,这正是戴氏所处时代黑暗吏治的真实写照。因此,其思想价值远远高出于《钱神论》。此文淋漓姿肆,犀利泼辣,从一个方面表现了戴氏杂文的风格。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43
发表于 2009-9-4 08: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强记法(清)梁章钜
张稷若[1]曰:“历城叶奕绳[2],尝言强记之法云:‘某性甚钝[3],每读一书,遇意所喜好,即札录[4]之。录讫六七段。掩卷即就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5]精熟,一字不遗。粘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6]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处随补,岁无旷日[7]。一年之中,约得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富。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8]而止。稍隔时日,便成枵腹[9],不如余之约[10]取而实得’云云。——此真可谓困学[11]要法。”
注释:
[1]张稷若:张尔歧,字稷若,号蒿庵,济南人,明季诸生,入清不仕,不求闻达,其学以笃志力行为本,著作有《蒿庵集》、《蒿庵闲话》等。[2]历城:即今山东省历城县。叶奕绳:山东历城人,有文采,善剧曲。[3]钝:迟钝,笨拙。[4]札录:抄录。[5]务期:务必做到。[6]笥(sì饲):盛饭食或衣物的竹器。[7]旷日:空缺、荒废的日子。[8]影响:指粗浅的印象。旧说“影随形,响从音”。影和响都是表象的东西,后引申为“不真实”、“表面的”等意。[9]枵(xiāo消)腹:空腹。意为“一无所有”,“一无所得”。[10]约:少。[11]困学:遇到困难然后学习。这是自谦的说法。《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困学,后指刻苦学习。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44
发表于 2009-9-4 08: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樵髯传(清)刘大櫆
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1]。性疏放[2],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涉猎,然皆不肯穷竞其学,曰:“吾以自娱而已。”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3],翁辄颦顣曰[4]:“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5]!”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翁方据棋局哓哓然[6],竟不往也。翁季父官建宁[7],翁随至建宁官廊[8],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绝可爱[8],令人遗弃世事,欲往游焉。
刘子曰:余寓居张氏勺园中[10],翁亦以医至。余久与翁处,识其性情。翁见余为文,亟求余书其名氏,以传于无穷。余悲之而作樵髯传。
注释:
[1]鄙:边远的地方。[2]疏放:疏阔放达,不受礼法或世俗之见的束缚。[3]注局凝神:注视棋局,聚精会神地思考。[4]颦顣(pín cù贫促):皱眉蹙额,不快的样子。“顣”与“蹙”通。[5]解事:懂事,这里指懂得下棋的技艺。[6]哓哓(xiāo嚣):争辩声。[7]季父:叔父。建宁:县名,在福建省西部。[8]官廨(xiè懈):官署。[9]武夷:武夷山。武夷山有广义、狭义之分。前者在江西、福建两省边界地区,后者指福建祟安县境由红色砂石构成的低山,为福建第一名山,有四十九峰、八十七岩、九曲溪、武夷宫、紫阳书院等名胜古迹。这里朗武夷即指后者。[10]张氏勺园:张闲中之园,在安徽桐城,大不过一亩。以“勺”为名,即喻其小。康熙末,张闲中曾邀刘大櫆设馆于园中教其两弟读书。张闲中名若矩,桐城人,能诗文,为刘大櫆挚友。
刘大櫆集中传记文较少,此篇写樵髯翁,着墨不多,却能抓住特点。文中表现樵髯狂逸之态,高洁之志,颇为传神。作者赞赏善医而不肯为富家效劳,与方苞之赞陈驭虚,大体同调。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45
发表于 2009-9-4 08: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清河观察刘夫人诗序(清)吴汝纶
清河观察刘公既丧其良嫔孔夫人[1],悼念之不弭[2],乃裒其遗诗为一卷刻之[3],而使其属吴汝纶为之序。汝纶读其诗,至于雕刻山川,凭吊厄塞之作,以为古所称登高能赋可为大夫者[4],殆不是过。而夫人故常自恨生不丈夫行,不能助公以奉上德扬职阜人为事[5],赋咏所寄,累累见之,其志意尤奇也。
妇人之职,以酒食中馈织纴为务[6],卑弱承事人为德[7],有能通念书册习文艺知道理者,世则以为希矣,又况德业材用器量一仿依于男子如夫人者[8],岂易得哉?
中国之法,贵丈夫,下妇人。丈夫妇人有常名无常行[9],丈夫之行也有三,妇人之行也亦有三:有职、有艺、有志。职也者,丈夫妇人分有焉;艺也者,丈夫专之而妇人兼之;志也者,丈夫妇人交致焉。职则丈夫也,艺则不能丈夫也,志则不能丈夫也,丈夫名妇人行,且得而丈夫之耶?职则妇人也,艺则不专妇人也,志则不屑屑惟妇人域也[10],妇人名丈夫行,且得而妇人之耶?
丈夫也,妇人也,是时为贵下者也。虽然,丈夫而妇人者多,妇人而丈夫者少,则其贵且下也亦宜[11]。昔者战国之时,有犀首、张仪者[12],丈夫人也,而孟轲氏宾之[13],至夷于妾妇。张子房运筹策[14],佐汉倔起有天下,成帝业,功劳为多,而太史公见其图,状貌乃如妇人好女。而妇人之中,又传有所谓缇萦、洗夫人者[15],类不规规以弱女子自慊[16],而慨然有烈丈夫之风。以彼所为,与世之大冠长裾雍容坛坫者较功比权[17],夫孰雌雄焉?
仪、衍、子房自恒人视之[18],丈夫雄也,下是而不如之者多矣。及如缇萦、洗夫人,千百贤妇人中乃一二而已。求一二人于千百人中,诚知其难也。而果有得焉,有不敬畏诚服者乎?于其亡也,有不忧悲思愁而求所以不亡之者乎?
夫人之诗之美,览者多能言之。汝纶读其词,奇其志,以为殆古之缇萦、洗夫人者比也[17]。序其诗而传之,庶夫人亡矣,犹有不亡者存。
光绪某年月,汝纶谨序。
注释:
[2]清河:县名,在河北省东南部。观察:道员,负责巡察的官吏。嫔:妻死后称“嫔”。[2]弭(mǐ):止。[3]裒(póu):集。[4]登高能赋可为大夫:此语出自《汉书艺文志》,意思是:登高能作诗赋就可以作官。[5]扬职:使官职政绩显著。阜人:安民。[6]中馈(kuì):妇女在家主持饮食等事。纴(rén):纺织。[7]承事人:承担服侍人的事情。[8]德业:道德修养。材用:才力。[9]常名:一定的名分。常行:一定的行为、品德。[10]屑屑:琐碎忙碌。域:领域,范围。[11]且:而且。[12]犀首:公孙衍,战国时魏人,号犀首。初在秦为官,后入魏为将,主张合纵抗秦,官至魏相。张仪:战国魏人,为秦相,制定联横的策略,为著名纵横家。[13]宾:同摈,排斥。夷:平,等同。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的主张行为不合于仁义 ,是为一己之私利而顺从君王,是“妾妇之道”。[14]张子房:张良,字子房,汉初大臣。[15]缇(tí)萦:淳于缇萦,西汉人,著名医学家淳于意之女,父为人告入狱,缇萦上书请为官婢以赎父刑。洗夫人:南朝陈人,助陈统一岭南,陈亡后又助隋平定岭南叛乱,封谯国夫人。[16]慊(qiè):满足。[17]长裾(jū):长袖。雍容:从容。坛坫(diàn):古代诸侯会盟之所,此处指官位。[18]恒人:普通人。[19]殆:仅。比:类。
男尊女卑,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根深蒂固,“女子无才便是德”、“唯女人与小人为难养”,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总是低下的,被压抑的。本文借为孔夫人诗作序,为“不规规以弱女子自卑慊,而慨然有烈丈夫之风”的妇女张目,对传统观念无疑是一种冲击,由此也可以看出新思想对吴汝纶的影响。在19世纪末,作者的这种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46
发表于 2009-9-4 08: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清议·(清)顾炎武
清议古之哲王所以正百辟者,既已制官刑儆于有位矣,而又为之立闾师,设乡校,存清议于州里,以佐刑罚之穷。“移之郊、遂”,载在《礼经》;“殊厥井疆”,称于《毕命》。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举里选,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君子有怀刑之惧,小人存耻格之风,教成于下而上不严,论定于乡而民不犯。降及魏晋,而九品中正之设,虽多失实,遗意未亡。凡被纠弹付清议者,即废弃终身,同之禁锢。至宋武帝篡位,乃诏:“有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洗除。与之更始。”自後凡遇非常之恩,赦文并有此语。《小雅》废而中国微,风俗衰而叛乱作矣。然乡论之污,至烦诏书为之洗刷,岂非三代之直道尚在于斯民,而畏人之多言犹见于《变风》之日乎?予闻在下有鳏,所以登庸;以比三凶,不才,所以投畀。虽二帝之举错,亦未尝不询于刍荛。然则崇月旦以佐秋官,进乡评以扶国是,傥亦四聪之所先,而王治之不可阙也。
陈寿居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坐是沈滞者累年,阮简父丧,行遇大雪,寒冻,遂诣浚仪令,令为他宾设黍?霍,简食之,以致清议,废顿几三十年。温峤为刘司空使劝进,母崔氏固留之,峤绝裾而去,迄于崇贵,乡品犹不过也,每爵皆发诏。谢惠连先爱会稽郡吏杜德灵,及居父忧,赠以五言诗十馀首,文行于世,坐废不豫荣伍。张率以父忧去职,其父侍伎数十人,善讴者有色貌,邑子仪曹郎顾玩之求聘焉,讴者不愿,遂出家为尼。尝因斋会率宅,玩之为飞书,言与率奸,南司以事奏闻,高祖惜其才,寝其奏,然犹致世论,服阕後久之不仕。官职之升沈本于乡评之与夺,其犹近古之风乎?
天下风俗最坏之地,清议尚存,犹足以维持一二。至于清议亡,而干戈至矣。洪武十五年八月乙酉,礼部议:“凡十恶、好盗诈伪,干名犯义,有伤风俗及犯赃至徒者,书其名于申明亭,以示惩戒,有私毁亭舍、涂抹姓名者,监察御史、按察司官以时按视,罪如律。”制可。十八年四月辛丑,命刑部录内外诸司官之犯法罪状明著者,书之申明亭。此前代乡议之遗意也,後之人视为文具。风纪之官但以刑名为事,而于弼教新民之意若不相关,无惑乎江河之日下已!○名教司马迁作《史记·货殖传》,谓:“自廊庙朝廷岩穴之士,无不归于富厚。等而下之,至于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而仲长敖《核性赋》谓:“倮虫三百,人最为劣。爪牙皮毛,不足自卫;唯赖诈伪,迭相嚼啮。等而下之,至于台隶僮竖,唯盗唯窃。”乃以今观之,则无官不赂遗,而人人皆吏士之为矣;无守不盗窃,而人人皆僮竖之为矣。自其束发读书之时,所以劝之者,不过所谓千钟粟、黄金屋,而一日服官,即求其所大欲。君臣上下怀利以相接,遂成风流,不可复制。後之为治者宜何术之操?曰:唯名可以胜之。名之所在,上之所庸,而忠信廉沽者显荣于世;名之所去,上之所摈,而怙侈贪得者废锢于家。即不无一二矫伪之徒,犹愈于肆然而为利者。《南史》有云:“汉世士务修身,故忠孝成俗。至于乘轩服冕,非此莫由,晋、宋以来,风衰义缺。故昔人之言日名教,曰名节,曰功名,不能使天下之人以义为利。而犹使之以名为利,虽非纯王之风,亦可以救积污之俗矣。”
《旧唐书》:薛谦光为左补阙,上疏言:“臣窃窥古之取士,实异于今,先观名行之源,考其乡邑之誉,崇礼让以厉己,显节义以标信,以敦朴为先最,以雕虫为後科,故人崇劝让之风,士去轻浮之行。希仕者必修贞确不拔之操,行难进易退之规,众议已定其高下,郡将难诬其曲直,故计贡之贤愚,即州将之荣辱,假有秽行之彰露,亦乡人之厚颜。是以李陵降而陇西惭,干木隐而西河美。故名胜于利,则小人之道消;利胜于名,则贪暴之风扇,自七国之季,虽杂纵横,而汉代求才,犹征百行,是以礼节之士敏德自修,闾里推高,然後为府寺所辟。今之举人有乖事实、乡议决小人之笔,行修无长者之沦,策第喧竞于州府,祈恩不胜于拜伏。或明制才出,试遣搜易攵,驱驰府寺之门,出人王公之第,上启陈诗,唯希咳唾之泽:摩顶至足,冀荷提携之恩。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觅者。自求之称也。夫徇己之心切,则至公之理乖,贪仕之性彰,则廉洁之风薄。是知府命虽高,异叔度勤勤之让;黄门已贵,无秦嘉耿耿之辞。纵不能挹己推贤,亦不肯待于三命。故选司补置,喧然于礼闱;州贡宾上,争讼于阶闼。谤议纷合,渐以成风。夫竞荣者必有争利之心,谦逊者亦无贪贿之累。自非上智。焉能不移?在于中人,理由习俗。若重谨厚之士,则怀禄者必崇德以修名;若开趋竞之门,则徼幸者皆戚施而附会。附会则百姓罹其弊,修名则兆庶蒙其福,风化之渐,靡不由兹。”嗟乎,此言可谓切中今时之弊矣。 汉人以名为治,故人材盛;今人以法为治,故人材衰。
宋范文正《上晏元献书》曰:“夫名教不崇,则为人君者谓尧舜不足法,祭、纣不足畏;为人臣者谓八元不足尚,四凶不足耻。天下岂复有善人乎?人不爱名,则圣人之权去矣。”
今日所以变化人心,荡涤污俗者,莫急于劝学、奖廉二事。天下之士,有能笃信好学,至老不倦,卓然可当方正有道之举者,官之以翰林、国子之秩,而听其出处,则人皆知向学,而不竞于科目矣,庶司之官,有能洁己爱民,以礼告老,而家无儋石之储者,赐之以五顷十顷之地,以为子孙世业,而除其租赋,复其丁徭,则人皆知自守而不贪于货赂矣。岂待?川再遣,方收牧豕之儒;优孟陈言,始录负薪之允。而扶风之子,特赐黄金;琢郡之贤,常颁羊酒。遂使名高处士,德表具僚,当时怀稽古之荣,没世仰遗清之泽,不愈于科名、爵禄劝人,使之干进而饕利者哉?以名为治,必自此涂始矣。
汉平帝元始中,诏曰:“汉兴以来,股肱在位,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未有若公孙弘者也,位在宰相封侯,而为布被脱粟之饭,奉禄以给故人宾客,无有所馀,可谓减于制度而率下笃俗者也,与内富厚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其赐弘後子孙之次见为适者,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魏志》:“嘉平六年,朝廷追思清节之士,诏赐故司空徐邈、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家?二千斛,帛三十束,布告天下。”後魏宣武帝延昌四年,诏曰:“故处士李谧,屡辞征辟,志守冲素。儒隐之操深可嘉美,可远傍惠、康,近准玄、晏。谥曰贞静处士,并表其门闾,以旌高节。”《唐六典》:“若蕴德丘园,声实明著,虽无官爵,亦赐谥曰先生。”以余所见,崇祯中尝用巡按御史祁彪佳言,赠举人归子慕、朱陛宣为翰林院待诏。
《唐书》:“牛僧孺,隋仆射奇章公弘之裔,幼孤,下杜樊乡有赐田数顷,依以为生。”则知隋之赐田,至唐二百年而犹其子孙守之,若金帛之颁,廪禄之惠,则早已化为尘土矣。国朝正统中。以武进田赐礼部尚书胡氵荧,其子孙亦至今守之,故窃以为奖廉之典莫善于此。
——《日知录》卷十三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47
发表于 2009-9-4 08: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清)康有为
奏为恭谢天恩(1),特许专摺奏事(2),请罢弃八股度帖楷法(3)取士,复用策论(4),冀(5)养人才,以为国用,恭摺仰祈圣鉴事(6)。
窃臣以疏(7)贱,荷蒙召对,询臣以中外之事,救国之谟(8);对逾二时(9),皆承嘉纳(10),天颜有喜(11);并问取所著各书(12),咸(13)令写进;又令承时上陈,特放专摺奏事。殊恩异数(14),非臣之贱所当被蒙;粉骨碎身,非臣之愚所能上报。臣窃惟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得才之道多端,而莫先于改科举;今学校未成,科举之法,未能骤(15)废,则莫先于废弃信股矣。夫(16)八股之夫用,臣即业八股以窃科第(17)者也,从其业之既久,知其害之尤深,面对未详,敢为我皇上先陈之。
夫自《春秋》讥世卿而选郊野(18);汉世举孝、秀而考经行(19);六朝至唐、宋、词章与帖括并用(20);元、明及国朝(21),经义(22)与试帖俱行;自周与宋,曾取士于学校;经汉迄今,多试以策论。虽立法各殊科,要(23)较之万国,比之欧土,皆用贵族,万为非才,则选秀于郊,吾为美矣,任官先试,我莫先焉(24)。美国行之,实师于我(25)。夫若汉之光禄四行(26),宋臣司马光之十科试士(27),朱子之学校贡举法(28),皆为良法,惜不见行。且凡法虽美,经久必弊(29);及其弊已著,时会大非,而不与时消息,改弦更张;则陷溺人才,不周时用,更非立法求才之初意矣(30)。
推宋王安石之以经义试士也(31),盖鉴于诗赋之浮华寡实(32),帖括之迂腐(33)无用,故欲借先圣(34)深博之经文,令学者发精微(35)之大度;以为诸经包括人天(36);兼该治教(37),经世宰物(38),利用前民(39),苟(40)能发明其大义微言,自可深信其通经致用(41);立法之始,意美法良。迨至明与国初(42),人士渐陋(43),然抉经心而明义理(44),扶人伦而阐心性(45),当闭关之世(46),虽未尽足以育才兴学,犹幸以正世道人心焉。
惟垂为科兴(47),立法过严,发为代圣立言,体裁宜正,不能旁称诸子而杂其说,不能述引后世而谬其时(48);故非三代之书(49)不得读,非诸经之说不得览。其博学方闻(50)之士,文章尔雅(51),援引今故,间征子纬(52),旁及异域(53),则以为犯功令而黜落(54)之。若章句瞀儒(55),学问止(56)于《论语》,经义未闻《汉书》(57),读《礼记》则严删国恤(58),学《春秋》则束《三传》(59)。若夫《周礼》以经国家(60),《仪礼》以范(61)人伦,以试题不及,无人读诵(62)。乃至(63)《诗》、《书》、《易》、《礼》之本经,亦复束汉注唐疏而不观(64)。甚乃《学》、《庸》、《论》、《孟》(65)之微言,亦只守兔园坊本之陋说(66)。盖(67)以功令所垂,解义只尊朱子(68);而有司苟简(69),三场只重首场(70),故令诸生荒弃群经,惟读《四书》;谢绝(71)学问,惟事八股。于是二知年这文学扫地无用,束阁读矣。渐乃忘为经义,惟以声调为高歌;岂知圣言,几类俳优之曲本(72)。东涂西抹,自童年而咿语(73)摹仿;妃青俪白(74),迄白道而按节吟哦(75)。既因陋而就简,咸闭聪而而黜明。试官妄取,谬种展转以相传(76);学子循声,没字空疏而登第(77)。虽有经文五义,皆以短篇虚衍(78);虽有问策五道,皆依题字空对(79)。但八股清通,楷法圆美,即可为巍科(80)进士、翰苑(81)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马迁、范仲淹(82)为何代人,汉祖、唐宗(83)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84)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既流为笑语,复秉文衡(85),则其展转引收(86),为若何才俊(87)乎?
然凡此所讥,尚属进士、举贡、生员(88)以上者也。若夫童试(89),恶习尤苛:断剪经文割截圣语,其小题有枯困缩脚(90)之异,其搭题(91)有截上截下之奇,其行文有钓伏渡挽(92)之法。譬如《中庸》“以其广大,草木生之”,则上去“及其广”三字,下去“木生之”三字,但以“大草”二字为题,如此之例,不可殚书(93)。无理无情,以难学者。水止上侮圣言(94),试问工之何益?而上自嘉道,下迄同光(95),举国人士,伏案揣摩(96),皆不出此“大草”之文法也。
夫人士之才否,国命之所寄托也。举贡诸生,为数无几。若童生者,士之初基(97)。吾国凡为县千五百(98),大县童生数千,小县亦复数百,但每县以七百计之,几近百人矣。夫各国试皆无额,惟通是求(99);而吾国学额寡少,率(100)百数十额,乃录一人。故录取者百之一,而新试者不止百之一。故多有总角(101)应试,耋耋犹未青其衿者(102);或十年就试,已乃易业(103)。假三十年之通,则为三百万人矣。故有人士终身,未及作一大题,以发圣经大义者(104)。夫以总角至壮至老,实为最有用之年华,最可用之精力,假从事科学,讲求政艺(105)则三百万之人才,足以当荷兰、瑞典、丹麦、瑞士之民数矣。以为国用,何求不得?何欲不成?乃以三百万可用之粳稻力、人才、月日,钩心斗角,敝精费神,举而投之枯困搭截文法之中;以言圣经之大义,皆不与之以发明也;徒令其不识不知,无才无用,盲聋(106)老死;是比白起之坑长平赵卒四十万,尚十倍之(107)。其立法之谬异,流弊之奇骇,诚古今所未闻,而外人所万怪诧(108)者矣。即以臣论,丱角(109)学文,于小题拾截,万畏苦之。其文法严苛,过于钳网(110),触处皆犯。束书不读,稍能习熟(111);若复涉群书,置而不事,即复犯文法(112)。故六应童试,见摈(113)以此。知其于学问,最相阻相反也。
且童生者,全国人之蒙师也(114)。师之愚陋盲瞽既极,,则全国人之闭塞愚盲前因甚。是投全国人于盲瞽也,何以为国?昔在一统闭关之世,前朝(115)以之愚民则可矣。若夫今者,万国交通,以文学政艺相竞,少(116)不若人,败亡随之。当此绸缪未雨(117)之时,为兴学育才之事,若追亡(118)救火之急,犹恐其不能以立国也。而儿以八股度试多士(119),以小题枯困截搭缚人才,投举国才智于盲瞽,惟恐其稍为有用之学,以为救时之才也,不亦反乎?
然则中国之割地败后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故臣生平论政,尤痛恨之。即日面奏,荷蒙圣训,以八股为学非所用(120)。仰见圣明,洞见积弊。夫皇上既深知其无用矣,何不立行废弃之乎?此在明诏一转移间耳(121),而举国数百万人士,立可扫云雾而见青天矣。从此内讲中国文学,以研经义、国闻、掌故、名物(122),则为有用之才;外求各国科学,以研工艺、物理、政教、法律,则为通方(123)之学。以中国之大,求人才之多,在反掌(124)间耳。尚虑群臣守旧,或有阻挠。皇上睿虑(125),内断于心,请勿下部议(126),特发明诏,立废八股。其今乡会童试(127),请改试策论;以其体裁,能通古证今,会文切理(128),本经原史,明中通外,犹可救空疏之宿弊,专有用之问学。然后宏开校舍,教以科学,俟学校尽开,徐废科举。其试帖风云月露(129)之词,亦皆无用;其楷法方光乌之尚(130),尤为费时。昔在闭关之世,或以粉饿夫承平(131);今当多难之秋,不必敝精(132)于无用。应请定例,并罢试帖,严戒考官,勿尚楷法。庶几人士专研有用之学,其于立国育才,所关至大。
臣愚颛颛(133),首以是请。恭摺叩谢天恩,伏维皇上圣鉴,谨奏。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48
发表于 2009-9-4 08: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注释:
(1)天恩——旧时指皇帝的恩德。(2)专摺奏事——直接上奏摺给皇帝,不必由主管的高级官员代为呈递。清制:无官职的一般士民上书,要由都罕院代为呈递;下级官员上奏摺,要由他的主管长官而有专摺奏事资格 的代为呈递;只有卿以上官员才有专摺奏事的资格。康有为曾多次上书,被拒绝代呈或途压下。戊戌四月二十八日光绪帝召见康有为,特许以专摺奏事的资格。(3)罢弃——停止,舍去。八股——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段段落有严格的规定,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而从起股到束股这四个部分,都有两股互相排比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作者要按照题目字义敷衍成文,算是“代圣贤立言”。所论内容也要根据宋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不许作者发挥自己的见解。这种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试帖——科举考试诗体名。始于唐代,为五言六韵(十二句)或八韵(十六句)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两字,并限韵脚,故亦称“赋得体”。例如“赋得既雨晴亦佳”,限“晴”字,就是以“既雨晴亦佳”为题,限押“晴”字韵。试帖诗既要切合题意,又要包含歌颂皇帝功德的意思,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严格的限制。楷法——殿试时,应考进士所用的标准书法,要求“方、光、乌”,不许有任何个性的表现。(4)策论——策是策问,论是论文。得出有关经义或夏事等问题,征求对答,对答者据题而阐发议论,陈述政事,提出自己的主张。起源于汉代,宋、金科举制度均曾用以取士。(5)冀——希望。(6)恭摺——恭敬上摺。仰祈——旧时公文向上呈奏的,即在“请”、“祈”等字前用一“仰”字,表示恭敬。祈,请求。圣——旧时用来称颂皇帝。以上为旧时公文的“事由”,即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7)窃——自谦之辞。疏——疏远,指当时康有为自己尚非接近皇帝失。(8)谟(蘑mó)——计策,谋略。(9)对逾二时——指召见答对超过了两时辰,显示了皇帝的重视和信任。(10)嘉纳——赞许并采纳。(11)天颜有喜——皇帝面露喜色。(12)所著各书——指《日本变政考》、《波兰分灭记》、《法国变政考》、《德国变政考》、《英国变政考》等。(13)咸——都。(14)殊恩异数——特殊的恩典和优异的待遇。(15)骤——一下子,顿时。(16)夫(扶fú)——发语词。(17)业八股以窃科第——意思是并非通过真过实学取得功名(资格)。业,从事。窃,犹言偷取。料第,本指评定科别和第第(等级),这里指选用官吏时的一种资格。(18)《春秋》——儒家经典之一,记载春秋时代的史事,相传为孔子所修。讥世卿——春秋时代,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内,当政的大臣(卿)都由贵族世袭。解释《春秋》的《公羊传》,在隐公三年尹氏事和宣公十年记齐崔氏事两处,都说原文有“讥世卿”之意。选郊野——到非贵族阶层中去选拔人才。(19)举孝、秀——举荐孝廉、秀才(汉代由地方举荐品行端正、有才学的人任以官职)。经行——经明行修,即经学深湛,品行端正的意思。以上均是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20)词章——指诗文。帖括——唐代科举制度,明经科以“帖经”(即掩盖所习经文的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的方式试士,测试其对经文、经义的熟习程度。考生因帖经难记,就总括经文编成歌诀,全球诵读,就叫“帖括”。以后,明清八股文有仿唐“帖括”者亦称之。(21)国朝——封建时代称本朝。这里指清朝。(22)经义——用《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命题作文,阐述经文义理,即八肌文。(23)要——总之。(24)以上几句说:较之只重用贵族的欧美各国,我国从非贵族阶层中选才取士的方法(指上面“取士于学校”与“试士以策论”)要来得完善;而作用官员必先经过考核,则没有比我国再早的了。(25)这两句说:美国以后实行的考试制度实是从我国学去的。当时的维新派常从古代经典中寻找民主政治的根据,这里,同样把我国古代选拔人才、考核官吏一套制度附会为近代资本主义某些制度的渊源。(26)光禄——官名。秦称郎中令,汉武帝时改称光禄勋,南朝梁始定名光禄卿。掌宿卫宫殿门户与皇室膳食,主管三署郎官。汉朝的光禄勋每年必依照一些科目考核所属郎官,以定其等第高下。东汉初,光禄勋每年又从三署郎官中举茂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四行各一人。四行(xíng)——指淳厚、质朴、谦逊、节俭。(27)十科试士——宋司马光于“元祐更化”后重新为相执政提出的十类举士取才方法。十科是:行义纯固可为师表科,节操方正可备献纳科,智勇过人可备帅科,公正聪明可备监司科,经术精通可备讲读科,学问渊博可备顾问科,文章典丽可备著述科,善听狱讼尽公得实科,善治财赋公私俱便科,练习法令能断请谳科。(28)朱子——宋代理学家朱熹。学校贡举法——朱熹有《学校贡举私议》,主张学校要选拔确有道德的人来主持教导;各州生员名额要合理分配;考试科目要设立德行科;以及罢去词赋,把诸经子史和时务列入课题等建议。(29)经久必弊——指一成不变地长久使用某种方法,必定会产生各种弊病。(30)消息——消长(zhǎng)。周——切合。这几句的意思说:等到它的弊病已经显著,时势与先前已大不相同,这时,若不肯随时势变化而有所调整改变,好运便是埋没人才,不合时势需要,更非“立法求才”的本意了。(31)推——推求。以经义试士——用儒家经典大义来考试士人。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执政,推行新法,罢除科举考试制度中的诗赋、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取士,要求应试者各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每试四场。(32)鉴——儆惩戒或教训。浮华寡实——形式华丽而缺少实际内容。(33)迂腐——拘泥于陈旧的办法。(34)先圣——前代圣贤。(35)精微——精妙。(36)人天——人道和天道,即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37)兼该——总括,尽备。治教——治术和教化。(38)经世——治理国家。宰物——主管万物。(39)利用前民——意谓在人们有所作为之前就给予有用的指导,使人们知道孰吉孰凶。出《易系辞上》:“是兴神物以前民用。”(40)苟——假如。(41)通经致用——精通某部经典,付诸实用。西汉经学家有以《尚书禹贡》治河,有以《尚书洪范》察变,有以《春秋》治狱,都是“通经致用”的事例。(42)迨(代dài)——等到。国初——指清朝初年。(43)陋——浅陋,见识贫乏。(44)抉(决(juè)——挑出,这里是探取的意思。经心——指经典的核心思想。义理——儒家讲求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45)人伦——封建时代的伦理关系。心性——这里泛指心情。(46)闭关——这里指清政府实行的团关自守政策。(47)垂——流传下去。这句意思说:考经义的办法流传到后来成为考八股的做法。(48)这两句意思说:不能广泛地称引诸子的学说而使议论驳杂,不能引述后代人的论著而把时代搞错。诸子,指春秋战国时代的各家学派。子,原是男子之美称,这里的诸子专指除儒家以外的各家学派及其论著,在封建时代是受到排斥的,科举考试不许旁称诸子。(49)三代——指夏、商、周。三代之书,指《诗经》、《尚书》、《周易》、《春秋》等。(50)方闻——见闻广博。(51)尔雅——近于雅正。这是针对空疏无用的八股文而言。尔,通“迩,近。雅,正。(52)间(jiàn)——时或。征——引证。子——诸子。见前注。纬——指纬书,是汉代混合神学、附会儒家经义、宣扬宿命论的书,(有《易纬》、《诗纬》、《书纬》、《礼纬》、《乐纬》等七种)原书已佚,后有辑本。康有为宣传变法,爱引用纬书的说法,把孔子尊为宗教教主。(53)异域——这里指外国的书籍、学说。(54)犯功令——违反了规章法令。这里指违反科举考试中关于八股文“代圣立言”的功令。黜(chù)落——贬斥不取。(55)章句——指经书的章节和句读(逗dòu)。瞀(冒mào)——愚昧无知。“章句瞀儒”是指只会诵说经文章句,而没有真才实学的儒生。下文就是批评揭露他们的种种无知情况。(56)止——只限于。(57)《汉书》——东汉班固撰著的记载西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儒生不知《汉书》一事见《颜氏家训勉学篇》。(58)国恤——旧时指帝、后之丧。唐代长孙无忌修订新礼,太常博士萧楚材等以为帝王准备丧事是臣下不宜言及的,就删去了礼书中有关“国恤”的内容。(59)束阁——束之高阁。《三传》——《左氏传》、《公羊传》和《穀梁传》,都是解释《春秋》的书,合称《三传》。读《春秋》而把《三传》丢开,是只为应付科举考试而不求实学的表现。(60)《周礼》——也称《周官》,儒家经典之一。旧说周公所作,近人研究定为战国时人搜集周王朝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附益儒家政治理想而成。经——经营,治理。(61)仪礼——也称《士礼》,儒家经典之一。旧说周公制作,一说孔子订定。近人研究认为成书在战国,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范——规范。(62)两句说:因为科举考试的题目出不到,《周礼》、《仪礼》两部书就没有人诵读。(63)乃至——竟然到达。(64)束汉注唐疏而不观——把汉朝人对《诗》、《书》、《易》、《礼记》等所作的注释和唐代人所作的疏文也束之高阁而不去阅读。疏,即义疏,古代盛行的一种注释体裁,和集解很接近。特点是逐字、逐句,逐章讲解古书,往往根据一家之说,从不违反,故有“疏不破注”之说。(65)《学》、《庸》、《论》、《孟》——即《大学》、《中庸》、(宋人从《礼记》中抽出来的两篇)、《论语》、《孟子》,合称“四书”。(66)兔园——即《兔园册》,古代民间流传的启蒙读物。后也指浅陋的幼学读物。坊本——书坊粗制滥造,校勘不精的刻本。这两句意思说:因囿于浅陋的传说,对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毫无所知。(67)盖——推原之词。(68)以上两句说:因为法令规定下来解释经义只尊重朱子的一家之言。按清代科举考试制度规定,以从“四书”中摘句命题试士;而对“四书”的解释只能按照朱熹的《四书集注》。(69)有司——主管的官员。苟简——草率简陋。(70)三场——清代科举制度乡试、会试分三场。首场考经义(即八股文)。二三场论文与对策(答问)。据《清史稿选举志三》载:“名为三场并试,实则首场为重。”(71)谢绝——拒绝。(72)几——几乎,差不多。俳(排pái)优——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按:八股文内容空疏,但形式上利用平仄四声的调谐和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段,追求文字形式上的匀称整齐,例如题为《殷有三仁焉》的八股文中的束股:“嗟乎,自有此三人,壮山河而重社稷,当无忝莘野之元臣;告后土而对皇天,实足愧孟津之百国。”读起来声调铿锵,有一点音乐感。(73)咿唔(依梧yī-wú)——象声词,形容读书的声音。(74)妃青俪(丽lì)白——此以调配色彩比喻组织八股文。妃,通“配”。俪,也是配对的意思。(75)迄——到。白首——老年。按节吟哦——依照节拍吟诵。(76)谬种展转以相传——语出《宋史选举志二》:“所取之士即不精,数年之后,复俾之主文,是非颠倒逾甚,时谓之缪(谬)种流传。”(77)这两句说:学生只会循声吟唱,“没字碑”那样腹中空空的人也居然会高中。没字——指没字碑,旧喻不识字而虚有其表的人。语出《新五代史任圜传》:“崔协不识文字,而虚有仪表,号为‘没字碑’。“登第——科举考试被录取。(78)虚衍——敷衍。(79)清制,科举首场考“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二场考论、判、诏、诰等;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但是三场只重首场,而首场又着重从“四书”中命题的八股文。见《清史稿选举志三》。(80)巍科——最高的科第。一般指会试、殿试。(81)翰苑——即翰林院。清代的翰林院,掌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起居,进讲经史及草拟有关曲礼文件等职务。清制,考取一甲的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二甲、三甲的进士,或入翰林院肄业,或授任较低官职。(82)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记》的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83)汉祖——指汉高祖刘邦。唐宗——指太宗李世民。康有为在这里讽刺了那些人的空疏不学,清王士祯《香祖笔记》和袁枚《随园诗话》中都有相类似的记载。(84)舆地——地。《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这里指地理情况。(85)秉(丙bǐng)——掌管。文衡——旧指以文章试士的取舍权衡。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十一载:“元和九年,韦贯之掌文衡。”秉文衡,指做主考官。(86)引收——引荐,收录。(87)才俊——才智出众的人。(88)进士——唐代曾设进士科,应考的即叫进士。明清以进士为考中者的专称。凡举人经会试考中者为贡士,贡士经殿试“赐进士出身”。举贡——举人,贡生。乡试考中者为举人。府、州县选学问品行俱优的生员,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称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有副贡、拔贡、岁贡、恩贡等多种名称。生员——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倒学的,通称生员,习惯上称秀才。(89)童试——清制,凡应县试而未入学者,不认年龄大小,均称儒童,习惯上称为童生。童生取得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就叫童试或童子试。(90)小题——八股文试题形式。小题出一句或一字,大题出全章全节,以考试级别的高低而定。枯困缩脚——意指八股文小题的题旨限死在一定范围内,不许超越违反。例如用《孟子公孙丑》“麒麟之于走兽”为题,出一“麒”字,不准犯下“麟”字;聘“麟”字,不准犯上“麒”字。(91)搭题——截搭题。科举考试时,为防考生钞袭,故意将经书语句截断牵搭,作为制艺试题。清代童子试沿此风气,考官有出如下文所述截《中庸》“以其广大,草木生之”两句,而以“大草”二字为题目的。(92)钓伏渡挽——指八股文截搭题的作法。截搭题一般分上下两截,从上截的上文,钓出下截,下截收处,仍落到上截,叫“钓”;扼住上截下截,驾驭中间,然后从上截过渡到下截,叫“渡”;从下截挽到上截,然后再落下文,叫“挽”。这三种笔法都是伏笔之变,因此有人把“伏”凑上去,称“钓伏渡挽”。(93)殚(单dān)——尽。(94)上侮圣言——指截断文经文命题以难学者,是对对贤的无礼作法。(95)嘉道——嘉庆、道光,清仁宗、宣宗年号(1796—1850)。同光——同治、光绪。清穆宗、德宗年号(1862—1908)。(96)揣(chuǎi)摩——这里是迎合的意思。(97)士之初基——士人的根基。(98)据《清史稿地理志一》载,清光绪时,全国共有府、厅、州、县一千七百多个。(99)这句意思说:各国的考试都没有定额,只要学问通达的人都可录取。(100)率——通常。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49
发表于 2009-9-4 08: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01)况角——指幼年。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故称。(102)耄耋(冒迭mào-dié)——泛指老年。耄,八、九十岁;耄,七、八十岁。未青其衿(今jīn)——青衿,古代学生服饰,因以称读书人。以后,明、清童子试合格的秀才,也用“青衿”称之。“未青其衿”,指连秀才都考不取。(103)已乃易业——(因为屡试不中)只好罢休,改做其他行业。已,指未成。(104)这三句说:氢有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作一个大题八股文,来阐发圣贤经书里的深刻意义的机会。意思是当了一辈子童生,没有考取秀才,所以也没有资格去应乡试、做那大题文章。(105)政艺——指政治才能。(106)盲聋——意即闭聪塞明。(107)“白起之坑长平赵卒”是指公元前260年,秦国名将攻打赵国时,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活埋赵国士兵四十万事。见《史记白起列传》。这里借来极言科举以八股取士之坑人既广且烈。(108)怪诧(岔chà)——奇怪,惊讶。(109)丱(贯guàn)角——同“总角”,即束发成两角向上分开的样子。后因以指儿童。(110)钳——古代的一种刑罚,用铁圈束颈。网——比喻严密的法律条例。(111)这两句意思说:只能把各类经书束之高阁,不去研读,而一心钻八股,才渐渐熟悉那种截搭题的作法。(112)这三句意思说:假如又去涉猎群书,丢开它(指八股)而不去研习,好那末一动笔就会因生疏而重犯八股文法。(113)见摈(殡bìn)——被排除。这里指考不取。摈,同“屏”、“摒”。(114)这两句说:而且童生是全国人的启蒙老师。旧时的童生,往往是私塾老师,以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为业。有些秀才也当蒙师。(115)前朝——泛指以前的朝代。(116)少——稍。(117)绸缪(谋móu)未雨——通常作“未雨绸缪”。趁着还没有下雨时,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作好防备。语出《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118)追亡——象追击败逃的敌人一样急迫。(119)多士——这里有赞美意,即“济济多士”之省称。(120)据《康南海自编年谱》载,康有为向光绪帝面陈中国之割地赔款,其主要原因在于八股时,光绪帝曾说过“西人皆为有用之学,吾中国皆为无用之学”的话。(121)这句意思说:废弃八股只要皇上下一道诏书,就可以立刻办到。诏——皇帝的文告。(122)国闻——国家的新闻。牚故——历史上的典章制度等。名物——名号和物色,这里指博物知识。(123)通方——博通道术。(124)反掌——翻转手掌。比喻极其容易。(125)睿(瑞ruì)虑——对帝王的颂扬语。睿,明智。(126)勿下部议——不要发下来交到各部大臣好运去议论(以免顽固派大臣阻挠)。(127)乡会童试——乡试,会试、童试。见注(88)和注(89)。(128)会通切理——会通文字,切合事理。(129)风云月露——指试帖诗的内容,无非是风云月露等空虚无用的词藻。语出《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130)尚——崇尚,注重。(131)承平——太平。(132)敝精——耗费精力的意思。(133)颛颛——自谦词,同“专专”,犹言“区区”。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变法理论和纲领的主要提出者。早年饱受封建主义的传统教育,治程朱兼及陆王的理学。1882年,(光绪八年),赴北京应顺天乡试不第,归途经过上海,购读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情况的书籍,认识到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接受改良思想,开始向西方寻找真理。1888年,再赴北京庆顺天乡试不第,以秀才身份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以挽救国家危亡,结果为都察院所阻,未能上达。1891年,在广州开“万木草堂”,开始讲学,进行宣传与组织活动。此后几年中,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大同书》初稿,从事变法的理论研究,把改良与传统儒学结合起来,强调“变”是“天道”,提出历史不断发展而其最高阶段为“大同极乐世界”的思想。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学说。1895年,以举人赴北京应试,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后马关议和条款的签定,康有为发动各省在京应试举人联名上书,请愿,主张拒绝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就是著名的“色车上书”。都察院又拒收,但奏稿被缮印散发,影响很大。此次中进士,授工部主事而未到职。旋即第三次上书,陈自强雪耻之策,分富国、养民、教士、练兵四项,得到光绪帝的赞许。一个月后,又第四次上书,请高议院,但为都察院和工部顽固派官僚所阻,未上达。这些上书的内容是康有为提出变法的纲领。此后,他又先后三次上书光绪帝,请求以变法为治国方针,指出列强瓜分,国运危险,还组织了保国会,进行政党性质的活动。其改良路线终于被光绪帝采纳,这便是“百日维新”。
本篇选自《戊戌奏稿》,是康有为在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夏历四月间的一份奏摺。全文主旨是:变法的当务之急在于得人才,得人才首先要改革科举制度在科举制度还不能立予废除时,首先要废弃用八股文、试帖诗等试士之法而改试策论。这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溜须拍马在“戊戌百日维新”中与反对变法的顽固派论争的主题之一。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良,考试的科目虽代有更迭,但历来是封建统治者笼络知识分子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变法须得人才,说到得人才须立废八股文,列数了八股的种种危害,建议改试策论,使应试者“本经原史,明中通外”,“救空疏之宿弊,专有用之问学”,这无疑代表了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进步要求。文中有关八股是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割地败后”的主要原因的立论,虽失之夸张,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思想理论上的很大弱点,但毕竟提出了要学习西方新学,寻找救国道路的主张,有其进步的意义。奏折于戊戌年夏历四月呈进,五月初五,光绪帝即颁上谕,废止八股,改试策论。但随着“百日维新运动”的流产,同年八月二十四日,清王朝动因派又恢复了八取士的旧制度至于后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又废八股,那是另一回事了。
作为一篇政论文,因受奏摺定规的限制,多有封建时代向皇帝上书的套语,文句也多用排偶,但全文有饱满的政治热情,论述痛快淋漓,内容也往往突破了传统古 文的束缚。这些也产康有为散文的主要特色。他的弟子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的政论文,由此发展而来。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50
发表于 2009-9-4 08: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穷鬼传(清)戴名世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庙元和中[2],始依昌黎韩愈[3]。愈久与之居,不堪也[4],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5]。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
阅九百余年,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6],其人韩愈流也,乃不介而遏先生于家[7],曰:“我故韩愈氏客也,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于门下,敢有以报先生[8]。”先生避席却行[9],大惊曰:“汝来将奈何!”麾之去[10],曰:“子往矣!昔者韩退之以于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其《送穷文》可复视也。子往矣,无累我。无已[11],请从他人。”穷鬼曰;“先生何弃我甚耶?假而他人可从[12],从之久矣。凡吾所以从先生者,以不肯从他人故也。先生何弃我甚耶?敢请其罪。”
先生曰:“子以穷为名,其势固足以穷余也。议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上下坑坎,前颠后踬[13],俯仰跼蹐[14],左支右吾[15],则穷于行;蒙尘垢,被刺讥[16],忧众口[17],则穷于辩;所为而拂乱[18],所往而刺谬[19],则穷于才;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则穷于交游。抱其无用之书,负其不羁之气[20],挟其空匮之身[21],入所厌薄之世[22],则在家而穷,在邦而穷。凡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穷鬼曰:“先生以是为余罪乎?是则然矣[23]。然余之罪顾有矜者[24],而其功亦有不可没也。吾之所在而万态皆避之[25],此先生之所以弃余也。然是区区者[26],何足以轻重先生?而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住独来而游于无穷。凡先生之所云云[27],固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也,其何伤乎固[28]?见韩愈氏迄今不朽者,则余为之也,以故愈亦始疑而终安之。自吾游行天下久矣,无可届者[29],数千年而得韩愈[30],又千余年而得先生[31];以先生之道而向往者曾无一人,独余慕而从焉,则余之与先生,岂不厚哉?”
于是先生与之处,凡数十年,穷甚不能堪,然颇得其功。一日,谓先生曰:“自余之归先生也,而先生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徒以余故也,余亦悯焉。顾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皆以为功于先生也,今已毕致之矣,先生无所用余,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32]。”则起,趋而去,不知所终。
注释:
[1]穷鬼:唐代文学家林愈曾作杂文《送穷文》以抒愤,谓穷鬼有五,曰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戴名世借题发挥为穷鬼作传,抒发了自已的不满情绪。[2]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3]昌黎:旧郡名,治所在今辽宁省义县。韩愈是河南河阳(今孟县)人,因昌黎韩氏为唐代著名大姓,故常以昌黎自称,后世遂亦称之为韩昌黎。[4]不堪:不能容忍。[5]反骂愈:据《送穷文》,韩愈以礼送穷鬼,穷鬼不去,反骂韩愈为“小黠大痴”(小聪明而大无知)。[6]被褐先生:穿租麻短衣的先生。被,穿着,褐,粗麻等制成的短衣,为古代贫贱者穿的衣服。戴名世以“褐夫”为字,“被褐先生”实为自指。[7]不介:不经介绍。谒:进见。[8]敢:自言冒昧之谦词。报:报效,效劳。[9]避席:古人席地而坐,与人相见时,为表示敬意,则直立离开原席位。“避席”也作“辟席”。却:倒退。[10]麾:通“挥”,指挥。[11]无已:不得已。[12]假而;假如。[13]前颠后踬(zhì至):跌跌撞撞的样子。[14]跼蹐(jú jí局及):小心翼翼,惴惴不安的样子。跼,弯腰屈背;蹐:小步走路。[15]左支右吾:左右支吾。“支吾”也作“枝梧”,支持,抵拒,此处引申为应付。[16]被:蒙受。[17]忧众口:以众口诽谤为忧。[18]所为而拂乱:做事被反对扰乱。拂:违背。[19]刺(là辣)谬:谬戾、乖戾,违反常理。[20]不羁(jī机):不受约束。羁:马笼头。[21]挟其空匮(kuì溃)之身,持其穷困之身。匮:匮乏。[22]厌薄:厌恶鄙薄。[23]是:此,这些。指以上所数穷鬼之罪。[24]矜(jīn今):矜悯,同情。[25]万态:言种种世俗情态。[26]区区:微小不足道。[27]云云:即指上文被褐先生所谓“穷于言”、“穷于行”等等。[28]何伤:何碍,有何妨碍。[29]属:依附。[30]数千年而得韩愈:韩愈《送穷文》自注云:“余尝见《文宗备问》云:颛顼高辛时,宫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自尔相承送之。”“数千年”指自颛顼氏至韩愈时共数千年。[31]千余年:自韩愈从事文学活动的唐贞元、元和时期到戴名世生活的消康熙时期,约九百年。[32]溷(hùn混):同“混”,搅乱。
据《南山先生年谱》,此文写于康熙十八年(1679),是时戴氏二十六岁,正以授徒为生,生活困顿,常因有志不能实现而苦闷。此文取寓于养愈《送穷文》,写曾附于韩愈之“穷鬼”附于己身,遂“穷于言”’“穷于行”’“穷于辩”,“穷于才”,“穷于交游”。有此五穷,于是坎坷起颠踬,开口触忌,动辄得咎,“不容于天下”。这显然是作者对他所处的那个黑暗、恐怖、颠倒、势利的社会的指斥。
更可贵的是,作者在韩愈《送穷文》寓意之外,别出新意,不止于抒写孤穷之叹,更借“穷鬼”之口褒“穷鬼”之功:“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住独来而游于无穷。”这是说“穷”不但无害于己,反而锻炼了自己倔傲的性格,激发了自己慷慨激烈之气,助成了自己愤世疾俗之文。由此可见戴氏对于现实的积极抗争的态度。
此文取寓言手法,用对话形式,笔墨酣畅,作者的思想性格,鲜明可见。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51
发表于 2009-9-4 08: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求阙斋记(清)曾国藩
国藩读《易》至《临》,而喟然叹曰:刚浸而长矣。至于八月有凶,消亦不久也。可畏也哉!天地之气,阳至矣,则退而生阴。阴至矣,则进而生阳。一损一益者,自然之理也[1]。
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2],是故体安车驾,则金舆骢衡,不足与乘;目辨五色,则黼黻文章[3],不足于服。由是八音繁会[4],不足于耳;遮羞珍膳[5],不足于味。穷巷瓮牗之夫[6],骤膺金紫[7],物以移其体,习以荡其志。向所谓搤捥而不得者[8],渐乃厌鄙而不屑御。旁观者以为固然,不足訾议[9]。故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10]。”“彼为象箸,必为玉杯[11]。”渐积之势然也。而好奇之士,巧取曲营,不遂众之所争,独汲汲于所谓名者。道不同,不相为谋。或贵富以饱其欲,或声誉以厌其情[12]。其于志盈一也。夫名者,先王所以驱一世于轨物也[13]。中人以下[14],蹈道不实[15],于是爵禄以显驭之,名以阴驱之。使之践其迹,不必明其意、若君子人者,深知乎道德之意,方惧名之既加,则得于内者日浮,将耻之矣。而浅者哗然骜之,不亦悲乎!
国藩不肖[16],备员东宫之末[17],世之所谓清秩[18]。家承余荫,自王父母以下[19],并康强安顺。孟子称“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抑又过之。《洪范》曰:“凡厥庶民,有猷有为守,不协于极,不罹于咎,女则锡之福[20]。”若国藩者,无为无猷而多惧于咎,而或锡之福,所谓不称其服者欤?于是名其所居曰“求阙斋”。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嗜,皆使留其缺陷。礼主减而乐主盈,乐不可极,以礼节之,庶以制吾性焉,防吾淫焉。若夫令闻广誉[21],尤造物所靳予者,实至而归之,所取已贪矣,况以无实者攘之乎[22]?行非圣人而有完名者,殆不能无所矜饰于其间也。吾亦将守吾阙者焉。
注释:
[1]“读《易》至《临》数句:《临》是《易》中卦名之一,有“至于八月有凶”句。《彖》上说:“临,刚浸而长。……‘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易》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来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孔颖达疏解说:“临,大也。以阳之浸同(渐近)长,其德壮大,可以监临于下,故曰临也。……至于八月有凶者,以物盛必衰,阴长阳退,临为建丑之月(农历十二月)。从建丑至于七月建申之时,三阴既盛,三阳方退,小人道长,君子道消,故八月有凶也。以盛不可终保,圣人作易以戒之也。”[2]阙:同缺。[3]黼黻:古代礼服上绘绣的花纹。文章:错杂的色彩或花纹。[4]八音:古代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5]庶羞:多种佳肴。[6]瓮牗:指贫穷人家。[7]膺:受。[8]搤(è)捥:握住手腕。表示激动的动作。[9]訾(zǐ)议:诋毁,议论。[10]“位不期骄”二句:见《尚书周书周官》。孔安国传:“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已,所以速亡。”[11]“彼为象箸”二句:语出《史记宋微子世家》。是箕子批评商纣王的话,象箸:象牙所制的筷子。[12]厌:满足。[13]轨物:法度与准则。[14]中人:平常人。[15]蹈:实行。[16]不肖:自谦之词。[17]东宫:太后所居之宫。[18]清秩:清贵之官。[19]王父母:祖父母。[20]“《洪范》”数句:《洪范》,《尚书》篇名。厥(jué):其。猷:谋面。罹(lí):遭遇。锡:与,赐给。[21]令闻:好名声。[22]攘:扰乱。
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二十三年(1843)以翰林院检讨典试四川。转侍读,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总兵。后因镇压太平军、捻军立功,官至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谥号“文正”。
他初学桐城派古文,推崇姚鼐,曾作《欧阳生文集序》,叙述桐城派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扩大桐城派的影响。实际上他以中兴桐城派古文为旗帜,招募弟子,自立门户,以树立自己的文坛领袖的地位。其门下有名的四大弟子为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晚清李详《论桐城派》说:“文正自为一派,可名为‘湘乡派’。”他对桐城派文论有所发展,在“义理、考据、词章”之外,补以并强调“经济”的重要性,扩大了桐城派古文的写作范围,以造就新的形势。著作有《曾文正公全集》。近年整理出版有《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出版。
本文选自《曾国藩全集》,记述了作者书斋命名的用意。文章先从读《易》生发感慨,说明阴阳相生、一损一益,是自然之理,可以说是从高处立论。继而指出“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并逐层举例说明人在体、目、耳、口等方面的“嗜欲”不足,以及在逐名方面的不知满足。最后点出“名其所居曰求阙斋”的用意,正是为了“凡外至之荣,耳目百体之嗜,皆使留其缺陷”;为了“制吾性,防吾淫”。此文反映了作者在道德修养方面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追求。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52
发表于 2009-9-4 08: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劝学篇示直隶士子 曾国藩
人才随上风为转移,信乎?曰:是不尽然,然大较莫能外也。前史称燕赵慷慨悲歌,敢于急人之难,盖有豪侠之风。余观直隶先正,若杨忠憨、赵忠毅、鹿忠节、孙征君诸贤,其后所诣各殊,其初皆于豪侠为近。即今日士林,亦多刚而不摇,质而好义,犹有豪侠之遗。才质本于士风,殆不诬与?
豪侠之质,可与入圣人之道者,约有数端。侠者薄视财利,弃万金而不眄;而圣贤则富贵不处,贫贱不去,痛恶夫播间之食、龙断之登。虽精粗不同,而轻财好义之迹则略近矣。侠者忘己济物,不惜苦志脱人于厄;而圣贤以博济为怀。邹鲁之汲汲皇皇,与夫禹之犹己溺,稷之犹己饥,伊尹之犹己推之沟中,曾无少异。彼其能力救穷交者,即其可以进援天下者也。侠者较死重气,圣贤罕言及此。然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坚确不移之操,亦未尝不与之相类。昔人讥太史公好称任侠,以余观此数者,乃不悻于圣贤之道。然则豪侠之徒,末可深贬,而直隶之士,其为学当校易于他省,乌可以不致力乎哉?
致力如何?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考据者,在孔门为文学之科,今世目为汉学者也。辞章者,在孔门为言语之科,从古艺文及今世制义诗赋皆是也。经济者,在孔门为政事之科,前代典礼、政书,及当世掌故皆是也。
人之才智,上哲少而中下多;有生又不过数十寒暑,势不能求此四术遍现而尽取之。是以君子贵慎其所择,而充其所急。择其切于吾身心不可造次离者,则莫急于义理之学。凡人身所自具者,有耳、目、口、体、心思;曰接于吾前者,有父子、兄弟、夫妇;稍远者,有君臣,有朋友。为义理之学者,盖将使耳、目、口、体、心思,各敬其职,而五伦各尽其分,又将推以及物,使凡民皆有以善其身,而无憾于伦纪。夫使举世皆无憾于伦纪,虽唐虞之盛有不能逮,苟通义理之学,而经济该乎其中矣。程朱诸子遗书具在,易尝舍末而言本、遗新民而专事明德?观其雅言,推阐反复而不厌者,大抵不外立志以植基,居敬以养德,穷理以致知,克己以力行,成物以致用。义理与经济初无两术之可分,特其施功之序,详于体而略于用耳。
今与直隶多土约:以义理之学为先,以立志为本,取乡先达杨、赵、鹿、孙数君子者为之表。彼能艰苦困饿,坚忍以成业,而吾何为不能?彼能置穷通、荣辱、祸福、死生于度外,而喜何为不能?彼能以功绩称当时,教泽牖后世,而吾何为不能?洗除旧日晻昧卑污之见,矫然直趋广大光明之域;视人世之浮荣微利,若蝇蚋之触于目而不留;不忧所如不牖,而忧节慨之少贬;不耻冻馁在室,而耻德不被子生民。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志既定矣,然后取程朱所谓居敬穷理、力行成物云者,精研而实体之。然后求先儒所谓考据者,使吾之所见,证诸古制而不谬;然后求所谓辞章者,使吾之所获,达诸笔和而不差,择一术以坚持,而他术固未敢党废也。其或多士之中,质性所近,师友所渐,有偏于考据之学,有偏于辞章之学,亦不必速易前辙,即二途皆可入圣人之道。其文经史百家,其业学问思辨,其事始于修身,终于济世。百川异派,何必同哉?同达于海而已矣。
若夫风气无常,随人事而变迁。有一二人好学,则数辈皆思力追先哲;有一二人好仁,则数辈皆思康济斯民。倡者启其绪,和者衍其波;倡者可传诸同志,和者又可植诸无穷;倡者如有本之泉放乎川读,和者如支河沟治交汇旁流。先觉后觉,互相劝诱,譬之大水小水,互相灌注。以直隶之土风,诚得有志者导夫先路,不过数年,必有体用兼备之才,彬蔚而四出,泉涌而云兴。
余页官斯主,自愧学无本原,不足仪型多土。嘉此邦有刚方质实之资,乡贤多坚苦卓绝之行,粗述旧闻,以勖群上;亦冀通才硕彦,告我昌言,上下交相劝勉,仰希古音与人为善、取人为善之轨,于化民成俗之道,或不无小补云。(己巳)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53
发表于 2009-9-4 08: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冉氏烹狗记崔述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刘位东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居数曰,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驹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闾里间,或窜名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遥避之;怒则吸其群,持械圜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土然。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1)。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
人之材,有所长则必有所短;惟君子则不然。钟毓(2)与参佐射,魏舒(3)常为画筹;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发无不中,举坐愕然。俞大猷(4)与人言,恂恂(5)若儒生;及提桴鼓立军门,勇气百倍,战无不克者。若此者固不可多得也。其次,醇谨而不足有为者。其次,跅弛(6)而可以集事者。若但能害人而不足济事,则狗而已矣!
虽然,吾又尝闻某氏有狗竟夜不吠,吠则主人知有盗至;是狗亦有过人者。然则搏噬行人而不御贼,虽在狗亦下焉者矣。
注释:
(1)“石勒欲杀虎“数句:见《晋书石季龙载记》。(2)钟毓:三国魏钟繇之子,字稚叔。机捷谈笑有父风,累官都荆州。(3)魏舒:字阳元,年四十余察孝廉,后为尚书郎。朝廷欲淘汰郎官,罢免不合格者,他说:“吾即其人也。”裹起衣被就走,同僚有愧色。钟毓辟他为长史。毓不知他善射,一次射箭比赛人数不足,就让他充数,竟发无不中。毓叹赏再三,对他说:“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后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见《晋书魏舒传》。(4)俞大猷:明晋江人,字志辅。兵部尚书毛伯温奇其才,擢广东都司。屡以舟师破倭寇,时称俞家军。(5)恂恂:谦恭谨慎貌。(6)跅(柝)驰:放荡不羁貌。
译文
本县有家姓冉的人家,养了一只很凶猛的狗。它碰到路过的人,就要追上去咬,常有过路人被它咬伤。遇到有人被它咬伤,狗主人就亲自上门去向被咬伤的人道歉,拿出钱来给人家治伤,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好多次了。那姓冉的为此而很讨厌那只狗,但是因为狗凶猛,不忍杀它,就还是养着它。
刘位东告诉我说:“有一次我夜里走回家,离家门还有一里多路,许多狗围着我汪汪地叫,冉家的狗也叫着迎上前来,我用折下的柳枝向它们横扫过去,许多狗都退回去远远立着,只有冉家那狗竟奔上来要和我搏斗。它冲了好几次,我几乎被它咬伤。我边斗边走,走过冉家门口往东,过了几寸步,那狗才停止了追咬。当时我巳很疲惫,幸而离狗已远了,我才在路旁休息,歇了好久才离开,那只狗还远远望着我汪汪叫。回家以后,我想:这只狗倒是奸狗,假如有盗贼仇人夜里去他家抢劫,狗一定守住家门咬人,就有几个人也进不了他家门一步啊!听说姓冉的很讨厌这只狗,早上如果在市集上遇到他,一定劝他不要杀掉这只狗。这样的狗,是千金也难买到的!
“过了几天,冉家的邻居到我家来,我问起那只狗。他说‘已经杀掉烧来吃了。’我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那一夜,盗贼进了冉家。主人发觉了,叫醒两个儿子,一起拿了棍棒去追赶,盗贼害怕了逃跑了。主人心里疑惑:怎么狗不叫呢?呼狗,狗不应;到处找,找不到。回房要上床,听到床下象有喘息的声音,用烛一照,见正是那只狗。它蜷屈了身子蹲伏着,一动也不敢动,低了头,闭了眼,好象唯恐有人听到它的声声的样子。主人说:咳!我过去忍住而不杀它,是因为想它有一天紧急中可以有用处,哪知它追咬过路人是勇敢的,见了盗贼却这样胆小畏缩!就为了这样,第二天把它杀掉烧来吃了。’”
唉!天下与人勇敢搏斗而对盗贼胆小害怕的,难道只是这只狗吗!现在街市上的流氓无赖,平日到处闹事,在本乡本地横行不法。有的在衙门里挂个差役的名,有的在兵营里吃一口粮,他们专欺侮文弱而善良的人,他们走在路上,人们都要远远避开;他们一恕,就叫来一大群同党,手拿凶器围拢来砍人,什么人都不敢惹他们,样子真象个壮士一样。一旦地方上有小批强盗,叫他们拿了兵器,编进宫府,防守地方,人数不下一百几十;马房里的马夜里有点惊扰叫起来,他们就以为强盗来到,两手抖抖索索,拔刀出不了刀鞘,总算跑了出来,身子还在抖,身上的东西碰击出声音来。点燃火器,一而再,再而三都点不着。听说要出发到防守的地方去,离贼军还有几百里,离家乡仅仅几十里,那就哭哭啼啼和父母妻子告别,象以后永远见不到的样子,他们的激动和惊慌到如此地步!所以我说:为私而斗很勇敢,为公而战就胆怯的人也有的是,又何必责怪那只狗而杀了它呢?咳,这不太过分吗?
话虽是这样说,可是养猫的,是要猫捕鼠;养狗的,是要狗防盗。假如它不能完成它的职守,这已经是没有用了,何况加上它还要咬人?种狗,岂可以留下来?石勒要杀掉石虎,他母亲说:“跑得快的牛小时候,总会弄破车子,你还是稍稍容忍他吧。”到后来石勒的后代,到底灭绝在石虎之手。只贪图牛能跑得快,不管车子会撞破,尚且不对;何况只撞破车子的牛实际跑不快呢?然而那种女人的仁慈心肠,古今都一样;从此说来,那姓冉的所有的才智,超过了一般人多得多了。
一个人的才能,有长处,一定也有短处,只是特出的人却并非如此。锤毓和他的僚属比赛射箭,魏舒常给他计数,后来有一次比赛人数不足,请魏舒加入补足名额,他每次射箭没有不中箭靶的,在座的人都觉得出乎意外。俞大猷平时和人说话,温和恭顺象个书生,但他一立到军营门口,手提军鼓鼓槌,马上勇气百倍,指挥战斗,战无不克。象这样的人物,当然是不可多得的。次一等的人,是忠厚谨慎而不能大有作为的;再次一等的人,是行为放浪但还可以做成事隋的。如果是只能害人又不能做什么事的,那不过是一只狗而已!虽是这么说,我也听说过某家养的一只狗,通宵不叫,它一叫,狗主人知道一定来了盗贼。这样可知,狗也有比人好的;至于那只会咬过路人而不敢抵抗盗贼的,虽在狗类中,也是最最下等的了。
崔述(1740-1816)清朝考据学者。字承武,号东壁,河北大名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知县。任职期间,兴利除弊,为人称道。30岁后,因见群经的传记、注疏多与原经文有出入,由怀疑而进行考据,辨别真伪。他考辨先秦古事,一切取信于经。对战国以下的书,都以为不可全信,因而专攻古史。对近代史学界怀疑古书古事的风气,颇有影响。所著书以《考信录》为主,包括《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等,近人汇印为《崔东壁遗书》。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54
发表于 2009-9-4 08: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壬癸之际胎观第一(清)龚自珍
天地,天所造[1],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圣人也者,与众人对立[2],与众人为无尽。众人之宰[3],非道非极[4],自名曰我。我光造日月,我力造山川,我变造毛羽肖翘[5],我理造文字言语,我气造天地[6],我天地又造人,我分别造伦纪[7]。
众人也者,骈化而群生[8],无独始者。有倮人[9],已有毛人,有羽人,有角人,有肖翘人[10]。毛人、羽人、角人、肖翘人也者,人自所造,非对造,非天地造。其匹[11]也,杂不部居[12]。倮人之不与毛、角者匹,其后政,非始政[13]。后政也者,先小而后大。五人主为政,十人主为政,十十人主为政,百十人主为政,人总[14]至,至于万,为其大政。有众人,已有日月;有日月,已有旦昼。日月旦昼,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对人所造。乃造名字,名字之始,各以其人之声[15]。声为天而天名立,声为地而地名立,声为人而人名立[16]。
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万人之大政,欲有语地人,则有传语之民;传语之人,后名为官[17]。或以龙纪官[18],隶[19]天之龙为首,不咸之水龙次焉,咸水之龙次焉,隶畜之龙次焉。或以云纪官[20],隶上天之云为首,隶天之云次焉,隶名山大川之云又次焉。或以鸟纪官[21],隶天之鸟为首,隶畜之鸟次焉。龙、鸟、云,天所部,非人所部。后政不道,使一人绝天不通民,使一人绝民不通天[22]。天不降之[23],上天不降之,上天所天,又不降之。诸龙去,诸鸟不至,诸云不见,则不能以纪。比其久也,乃有大圣人出,天敬降之[24],龙乃以部至,鸟以部于,云以部至,民昂首见之者,天之藉[25]也。众人以为天,大政之主[26]必敬天,名日月星为神,名山川为祗[27],名天之人[28]亦曰神。天神,人也;地祗,人也;人鬼,人也。非人形,则非人也[29]。
民之初,寿[30]无纪,官[31]不能纪远,寿不能如初[32]。传纪[33]之极有言寿,卑[34]矣,曰三万岁,曰万八千岁[35]。
注释:
[1]本文在自刻本又题为《壬癸之际心书第一》。壬癸之际:壬午年与癸未年之间,即道光二年至三年。胎观:孕育在心里的初步看法。[2]造:创造,也可引申为认知。[3]对立:相对而存在。[4]宰:主宰者。[5]道:天道,指程朱理学所宣扬的主宰万物的理念。极:太极,中国古代的哲学范畴,程朱理学所谓“理”的总称。[6]变:变化差异。毛羽肖翘:指以毛、羽、肖翘为标志的氏族。肖翘:飞空的虫类。[7]气造天地:《绎史》引《博雅》:“太初,气之始也。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气:这里是指一种动着的物质。[8]伦纪:人伦纲纪。这一段,作者提出了众人主宰自己和认知、创造天地万物的观点,表现了作者非圣非道的思想。这对道光皇帝所宣扬的“圣人养贤以及万民”的谬论是大胆否定对程朱所鼓吹的“万物皆是一个天理”的胡言是有力的批判。但这种观点与“奴隶们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仍有本质的区别。[9]骈(pián胼)化而群生:两人配偶而生殖繁育出众人。骈:两马并列,这里指成双。[10]倮人:指人类最初阶段的裸体人。[11]“已有毛人”四句: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许多氏族都以动物的名称命名,如此美洲易洛魁人各氏族,即其一例。我国古籍《论衡无形》载:“海外三十五国,有毛民羽民”。又《吕氏春秋求人》、《淮南子地形训》及《山海经》,也有关于中原地区和周围氏族以动物命名的类似记载。龚自珍在这里指的毛人、羽人、角人、肖翘人,都是指我国各原始氏族的人。已:时间副词,表示“不久接着”的意思,往往用在第二件事情发生在第一件事情不久之时。[12]匹:配偶。[13]杂不部居:配偶杂乱无序。[14]“倮人之不与毛、角者匹”三句:指有了氏族组织后的配偶习俗,也可以理解为人类由原始杂婚到氏族组织后对婚姻的规定。[15]总:聚集,汇合。[16]各以其人之声:意思是各自根据人们对事物发生的声音来称呼。[17]这一段阐述了人的产生、进化和远古人类社会的发展,再次强调众人认知、创造一切的观点。[18]“人之初”十三句:阐述了远古时代天、人、官三者的关系,说明天与人是相通的,官只不过是“万人之大政”的“传语之人”。实际上是说天并不是人的主宰者,官并不是众人的统治者。[19]以龙纪官:以龙的名号来称他的官属。《绎史》引《三坟》:《太昊》因龙出而纪官。合降龙氏介率万民,命水龙氏平治水土,命苦火龙氏炮制器用。天下之民,号曰“天皇太昊伏羲有庖升龙氏。”[20]隶:隶属。[21]或以云纪官:或者以云的名号称他的官属。《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22]或以鸟纪官:或者以鸟的名号称他的官属。同上书:“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以鸟,为鸟师而鸟名。”[23]“后政不道”三句:原来儒家的传统观念,认为天人是不相通的,天人相通,要经过中间人。据《国语楚语下》:“古者民神不杂……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这是常规。到了政事衰败的时候,才会出现人神混杂的现象。《国语楚语下》说:少皞氏衰弱的时候,九黎打乱了常规,以致人和神混在一起。颛顼继位,就叫南正(官名)重,专管天和神的事,又叫火正(官名)黎,专管地和人的事。因此天人隔绝,叫做“绝天地通”。这当然是儒家编造的神话。龚自珍在这里一反儒家的观点,认为天人相通是常规,天人隔绝是衰世的事,表现了他对儒家传统的批判精神。后政不疲乏:后来的政事败坏了。[24]天不降之:指天不降下龙、鸟、云。[25]天敬降之:天恭敬地把他降生。[26]藉:凭依,寄托,引申为外围的东西。[27]大政之主:指“万人大政”的统治者,即帝王、君主一类。[28]祗(qí奇):地神。[29]名天之人:即大政之主。[30]“非人形”二句:意思是说,没有人的形迹,才不是人。这一段,作者拆穿封建统治者尊敬神祗,进而自居为神的欺骗伎俩。他在上文否定了“圣人”的超人作用,这里对天降“大圣人”采取的也是讽刺手法。[31]寿:年岁,历史。这里指史籍。[32]官:指挥官。[33]寿不能如初:史官记载的远古史,不能如远古的实际状况那样,[34]传纪:传下来的历史记载。[35]卑:指短暂。[36]“曰三万岁”二句:《绎史》引《始学篇》:天地立,有天皇,十三头,号曰天灵,治万八千岁。又《路史》引《三皇经》:天皇、地皇、人皇,开治各二万八千岁。这里“三万岁”是约词。这一段暗示出远古人类社会的历史,后代史官并未记载,所以作者撰此文加以阐述。
译文:
天地的名称,是人所创造的,是众人自己所创造,并不是圣人创造出来的。所谓圣人,是和众人相对立而存在,而且和众人一样将永远存在下去的。主宰众人的,不是天道,不是太极,而是众人自称的我。我凭认知日月,我从劳力认知山河,我从各种差异认知毛人、羽人、肖翘人,我凭理智创造言语,我从气认知天地,我从天地又认知人,我分别亲疏而规定人伦纲纪。
所谓众人,是一对对大群繁殖,绝无孤独开始的。有了倮人,接着有毛人、羽人、角人和肖翘人等并存于世。毛人、羽人、角人和肖翘人,是众人自己所认知,不是圣人所创造,也不是天地所设。他们之间配偶,是杂乱而没有什么界限的。倮人和毛人、角人等不相配偶,是有了政事组织以后,而不是在有政事组织以前的事。有了政事组织以后,也是由小到大的。先有掌管五个人的政事机构,再有掌管十个人的政事机构,再有掌管百人的政事机构,再有掌管千人的政事机构,人逐渐汇合,达到万人,掌管他们的就是庞大的政事机构了。有了众人,接着定出日月时间;有了日月时间,又接着定出早晚时间。日月早晚,是人所定出来的,并非圣人所创造出来的。于是众人又创造名字,名字的原始,是由人们以自己的声音,发出天的声,天的名称便成立了;发出地的声,地的名称便确立了;发出人的声,人的名称也建立了。
人类初时,天和人是相通的,人早上天,晚上天。天和人早有谈论,晚有谈论。可是到了万人大政的时候,主政的有话要向大家说,就需要有传话的人,传话的人,后来就叫做官。或者以龙的名号来称他的官属,隶属于天的龙为首,淡水的龙次一等,咸水的龙又次一等,隶属于畜养的龙又次一等。或者以云的名号称他的官属,隶属上天的云为首,隶属天的云次一等,隶属名山大川的云又次一等。龙、鸟、云,是天所统率,不是人所统率的。后来政事败坏了,一个人阻截了天和人的交往,另一个人又断绝了人和天的往来。于是天不降下龙、鸟、云了,上天不降下,上天所顶戴的天也不降下。龙走了,所有的鸟也不来了,云也不见了,想用名号来称官属也无可引用了。经过相当长久的时间,有所谓大圣人的出来了,天恭敬地把大圣人降下来,于是龙统率部属来了。鸟统率部来了,云也统率部属来了。其实,民众仰头所见到的,不过是天的外围的东西,并不是天。众人既以为天,于是居万民之上的统治者跟着也必然敬天,他称日、月、星为神,称名山大川为地神,他自己也居然自称为神。其实,所谓天神,是人:地神,是人;人鬼,是人。没有人的形迹的才不是人。
人类原始,年代无考,史官无法记述远古,就是记述了也不能真实反映人类初期的情况。传纪谈到最远的年代,有限得很,仅仅说三万年,或者说一万八千年。
《胎观》是龚自珍九篇哲学论文的总称,写于公元1822年至1823年(道光二年至三年),是作者的重要著作。本文是其中的首篇。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55
发表于 2009-9-4 08: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日报(清)郑观应
古之时,谤有木,谏有鼓,善有旌[1],太史采风[2],行人问俗,所以求通民隐,达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自秦焚书坑儒,以愚黔首[3],欲笼天下于智取术驭、刑驱势迫之中,酷烈熏烁[4],开下并起而亡之。汉魏而还,人主喜秦法之便于一人也,明诋其非,暗袭其利。陵夷而肇中原陆沉之祸[5]。唐宋代有贤者,乃始设给谏。侍御诸言官,以防壅蔽,而清议始彰[6]。然以云民隐悉通,民情悉达,则犹未也。欲通之达之,则莫如广设日报矣。
泰西各国,上议院下议院,各省各府各县议政局、商务局,各衙门大小案件,及分驻各国通使领事,岁报新艺商务情形,凡献替之谟[7],兴革之事,其君相举动之是非,议员辩论之高下,内外工商之衰旺,悉听报馆照录登报。主笔者触类引伸,撰为论说,使之议员之优劣,政事之从违。故日报盛行,不胫而走。其名目有日报、月报、七日报、半月报之别。
其体裁有新政异闻、近事告白之分。或一季一出,一年一出,迟速不一,各类攸分[8]。如律家有律报,医家有医报,士农工商亦各有报,官绅士庶、军士工役之流,莫不家置一编,以广见闻而资考证。甚至小儿亦有报纸,文义粗浅,取其易知。近年英国报馆二千一百八十余家,法国报馆一千二百三十余家,德国报馆四百三十余家,美国报馆一万四千一百五十余家,俄国报馆四百三十余家。总各国计之,每一国有三四千种,每种一次少者数百本,多则数十万本。出报既多,阅报者亦广。
官家以其有益于民,助其成者,厥有三事:一,免纸税;二,助送报;三,出本以资之。故远近各国之事,无不周知。其销路之广,尤在闻见多而议论正,得失著而褒贬严。论政者之有所刺讥,现柄政者之有所申辩,是非众著,隐暗胥彰[9],一切不法之徒,亦不敢肆行无忌矣。
中国通商各口,如上海、天津、汉口、香港等处,开设报馆,主人者皆西人。每遇中外交涉,间有诋毁当轴[10],蛊惑民心者。近通商日久,华人主笔,议论持平。广州复有《广报》、《中西日报》之属,大抵皆西人为主,而华人之主笔者,亦几几乎摈诸四夷矣。(日本无郡不有日报馆。我各省当道,亦宜妥订章程,设法保护,札饬有体面之绅士倡办,以开风气。如英国《泰晤士日报》馆主笔者,皆归田宰相名臣,自然无勒索人财,亦名驰中外矣。)今宜于沿海各省,次第仿行,概用华人秉笔。而西人报馆,止准用西字报章。无事之时,官吏设法保护。俾于劝善惩恶,兴利除弊,以及人才之盛衰,风俗之纯疪,制作之良窳[11],泰西各国政事有何更改,兵制有何变迁,商务制造有何新法,足以有益于人者,精心考核,列之报章。
大小官员,苟有过失,必直言无讳,不准各官与报馆为难。如有无端诋毁、勒诈财贿者,只准其禀明上司,委员公断,以存三代之分。执笔者尤须毫无私曲,暗托者则婉谢之,纳贿者则峻拒之,胸中不染一尘,惟澄观天下得失是非,自抒伟论。倘有徇私受贿,颠倒是非,逞坚白异国之辨[12],乱斯民之视听者,则援例告官惩治。如谓当道挟恨,审断不公,准其登报以告天下,庶公论不稍宽假。有事之际,官吏立法稽查,于本国之兵机,不宜轻泄,于敌人之虚实,不厌详明。则常变经友,操纵在我。较今日之禁止华人而听西人开设者,其是非得失损益为何如也?
夫报馆之设,其益甚多。约而举之,厥有数事:各省水旱灾区远隔,不免置之膜视[13],无动于中。自报纸风传,而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于是施衣捐赈,源源挹注,得保孑遗[14]。此有功于救荒也。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报纸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而反侧渐平,闾阎安枕。此有功于除暴也。士君子读书立品,尤贵通达时务,卓为有用之才。自有日报,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一旦假我斧柯[15],不致毫无把握。此有功于学业也。其余有益于国计、民情、边防、商务者,更仆数之未易终也。而奈何掩聪塞明,箝口结舌,会使敌国怀觊觎之志[16],外人操笔削之权。泰然自安,庞然自大,施施然甘受他人之陵侮也[17]?!
注释:
[1]谤有木:即谤木。相传尧舜时于朝市竖立木牌,谓之谤木,人有进谏之言则书于其上。谏有鼓:即谏鼓。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的鼓。善有旌:《管子桓公问》:“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善:进善。旌:旗帜。古代用以规谏帝王的旌旗。尧时置,令进善者立于旌下。[2]太史风采:《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3]黔首:平民。[4]烁:热。[5]陵夷:衰落。陆沉:比喻国土沉沦。[6]清议:公正的评论。[7]献替:“献可替否”的略语。即诤言进谏之意。语出《左传》。谟:计生、谋划。[8]攸:是。[9]胥:都。[10]当轴:比喻官居要职的人。[11]窳(yǔ):粗劣,不坚实。[12]坚白异同:战国名家公孙龙的“离坚白”和惠施的“合同异”之说。对“坚白石”之命题,公孙龙认为“坚”与“白”的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夸大了事物间的差别;惠施则以“合同异”而否定差别的客观存在。[13]置之膜视:即置之度外的意思。[14]孑遗:残存,剩余。[15]斧柯:斧柄。比喻政柄。[16]觊觎(jì yú):非分的企图。[17]施施:喜悦自得的样子。
郑观应(1842—1922),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罗浮待鹤山人等。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1858年弃学从商,先后在英商太古公司、宝顺洋行担任买办,在洋务派经营的招商局、粤汉铁路、汉阳铁厂中担任过会办、帮办和总办。曾为《华字日报》、《循环日报》、《中西闻见录》等报刊撰稿,宣传维新改良、富强救国的思想,提出设议院、开学校、发展民族工业和外国列强实行“商战”等主张。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有《救世揭要》、《易言》、《盛世危言》等著作刊行,为历年发表于报刊的政论文集。今有《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本文选自《郑观应集》上册,原刊于《盛世危言》。文中介绍了西方各国报纸盛行的情况及原因,借以和中国历史上“通民隐,达民情”的方法,以及当时中国“禁止华人而听西人开设”报馆的现实加以对比,说明在中国“广设日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者提出了兴办中国报业的具体措施;列举了开设报馆的种种益处:如“有功于救荒”、“有功于除暴”、“有功于学业”、“有益于国计、民情、边防、商务”等等。这都反映了作者要求广通信息、控制舆论,改变“外人操笔削之权”状况的进步思想。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56
发表于 2009-9-4 08: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日读三百字(清)阮葵生
姜西溟[1]曰:读书不需务多,但严立课程,勿使作辍。则日累月积,所蓄自富。且不可致遗忘。
欧阳公[2]言:《孝经》[3]、《论语》、《孟子》、《易》、《尚书》、《诗》、《礼礼》、《周礼》、《春秋》、《左传》,准以中人之资[4],日读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稍钝者减中之半,亦九年可毕。今计九年可毕,则日百五十字也。
东方朔[5]上书自称: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6],战阵之具,钲鼓[7]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此时朔年正二十二。自十六至二十而毕,皆作三年课程。三年诵二十二万言,每年正得七万三千三百余言。以一年三百六十日成数算之,则一日所诵,才得二百零三言耳。盖中人稍下之课也。
注释:
[1]姜西溟:则姜宸英。字西溟,号湛园、清康熙时文学家。年七十中进士,授编修。曾参预修纂《明史》。工诗文、书法。有《湛园未定稿》、《苇间诗集》等。[2]欧阳公:即欧阳修。[3]《孝经》:此书与下所引诸书皆为先秦著作。[4]准以中人之资:以中常人的天资为标准。准,用作动词。[5]东方朔:字曼青,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西汉文学家,武帝时任太中大夫。著作有辞赋《答客难》等。[6]《孙吴兵法》:即孙武和吴起讲用兵之道的书。孙武和吴起,都是战国时期善于用兵的著名军事家。因此后世多以孙吴并称。[7]钲(zh ènɡ征)鼓:古代军中乐器。行军时敲钲击鼓,显示军威,鼓舞士气。
阮葵生(1727-1789),字宝成,号吾山,江苏山阳(今淮安)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侍郎,著作有《茶余客话》、《七录斋诗集》。本篇选自《茶余客话》,该书是作者平生读书论学与 闻的随笔札记,约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前。内容丰富,政治、经济、科学、艺术以及饮食起居、花木鸟兽,无所不有。写作态度严谨,文笔简炼。
学问来自积累,即所谓“日累月积,所蓄自富”。本文作者提出日读三百字,这好象是个比较低的要求,他说,有中常天资的人便可做到,是可信的。作者用算账的办法来说明:这样便可以大有收获。为了把这个道理说得更令人信服,作者还以东方朔为例,介绍他是怎样在学问上积累自富的。东方朔是汉朝著名的文学家,据作者统计,他平均每日仅读二百零三言。作者这样不厌其烦地算账的目标,在于激励后学者不要气馁。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57
发表于 2009-9-4 08: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桑维翰论(清)王夫之
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祸在一时之天下,则一时之罪人,卢杞是也[1];祸及一代,则一代之罪人,李林甫是也[2];祸及万世,则万世之罪人,自生民以来,唯桑维翰当之。
刘知远决策以劝石敬瑭之反[3],倚河山之险,恃士马之强,而知李从珂之浅輭[4],无难摧砬,其计定矣。而维翰急请屈节以事契丹[5]。敬瑭智劣胆虚,遽以其策,称臣割地,授予夺之权于夷狄,知远争之而不胜[6]。于是而生民之肝脑,五曾三王之衣冠礼乐,驱以入于狂流。契丹弱,而女直乘之[7];女直弱,而蒙古乘之;贻祸无穷,人胥为夷[8]。非敬瑭之始念也,维翰尸之也[9]。
夫维翰起家文墨,为敬瑭书记,固唐教养之士人也,何仇于李氏,而必欲灭之?何德于敬瑭,而必欲戴之为天子?敬瑭而死于从珂之手。维翰自有余地以居。敬瑭之篡已成,己抑不能为知远而相因而起。其为喜祸之奸人,姑不足责;即使必欲石氏之成乎,抑可委之刘知远辈,而徐收必得之功。乃力拒群言,决意以戴犬羊为君父也,吾不知其何心!终始重贵之廷[10],唯以曲媚契丹为一定不迁之策,使重贵糜天下以奉契丹。民财竭,民心解,帝昺厓山之祸[11],势所固然。毁夷夏之大防,为万世患;不仅重贵缧系[12],客死穹庐而已也[13]。论者乃以亡国之罪归景延广4],不亦诬乎?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即其智小谋强,可用为咎,亦仅倾臬捩鸡徼幸之宗社[15],非有损于尧封禹甸之中原也[16]。义问已昭[17],虽败犹荣。石氏之存亡,恶足论哉!
正名义于中夏者,延广也;事虽逆而名正者,安重荣也[18];存中国以授于宋者,刘知远也;于当日之俦辈而有取焉,则此三人可录也。自有生民以来,覆载不容之罪[19],维翰当之。胡文定传《春秋》而亟称其功[20],殆为秦桧之嚆矢与[21]?
注释:
[1]卢杞:字子良,唐滑州录昌(今河南滑县)人。以门荫入仕。德宗时,累官至门下侍郎、同门中书下平章事。他忌能妒贤,陷害大臣,搜括财货,任意榜棰,怨声载道。后贬死澧州。[2]李林甫:唐宗室,权臣。开元中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为人阴柔狡猾,为相十九年,厚结宦官、嫔妃,迎合玄宗意图,又排斥异己,使唐政日益败坏,酿成“安史之乱”。[3]刘知远:五代时沙陀人,世居太原,初从石敬瑭起兵。石敬瑭称帝,以功拜中书令,封太原王。后契丹灭晋,乃即帝位,国号汉,为后汉高祖。石敬瑭:即后晋高祖。后唐末,以军功封河东节度使。契丹南侵,石敬瑭为后唐末帝李从珂所疑,惧诛,乃用桑维翰谋,引契丹兵灭后唐,称臣于契丹,并割燕云十六州之地。[4]李从珂:后唐末帝,为明宗养子。初以功封潞王,后自立。为石敬瑭借契丹兵灭之。浅輭:浅薄软弱,輭,同“软”。[5]契丹:源于东胡,北魏时建国,五代初始强,改国号为辽。后被金所灭。[6]知远争之而不胜:以上史实见《资治通鉴后晋纪一》。王夫之《桑维翰论》即据之而发。[7]女直:即“女真”,古代少数民族名,五代时称女真,后属于辽,因避辽主耶律宗真讳,改称女直。后建立金朝,亡于蒙古。[8]胥:相与,皆。[9]尸:主。[10]重贵:石重贵,石敬瑭之侄。石敬瑭死,嗣位为出帝,始终媚事契丹。后为契丹所俘。[11]景昺:指南宋最末一个皇帝赵昺,迁厓山(今广东新会县南,也作崖山),元兵攻陷厓山,陆秀夫负帝昺投海死。[12]缧系:囚系。[13]穹庐:毡帐。[14]景延广:字航川。石敬瑭时官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石重贵时,加同平章事,兼侍卫马步都指挥使。主张对契丹称孙不称臣,契丹怒,景声言“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契丹愈怒,举兵入侵,延广又闭壁不出。由此结怨。被出帝贬为河南尹。后被俘自杀。[15]臬捩鸡:石敬瑭之父。[16]尧封禹甸:意指中华。尧之封域,禹之治地。甸,治。[17]义问:或作“义闻”。[18]“事虽逆”二句:安重荣,后晋大将。石敬瑭称帝,拜成德军节度使。颇[岂页]觎皇位。又不满后晋屈膝于契丹,以为万世之耻。后起兵反晋,兵败而死。因其反晋,故说“事虽逆”。[19]覆载:指天地,天覆地载。[20]胡文定:名安国,字康侯,宋绍圣进士,南宋高宗时,官至给事中,谥文定。其所著《春秋传》中,屡称桑维翰功。[21]嚆(hāo)矢:响箭。箭未至而声先至,因喻事物的发端。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别号一壶道人、夕堂、梼杌外史等,学者又称为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次年,张献忠攻下衡阳,招他作官,他不从。明亡,清军南下,他于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南走桂林。瞿式耜荐于南明永历政权,被用为行人司行人。因母病当衡阳。南明政权亡,遂浪游于浯溪、郴州、耒阳等地,最后归隐于衡山之石船山,著书四十年以终。
王夫之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历法、数学都有研究,尤精于哲学、经学、史学。他总结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启蒙思想家。他善诗文,工词曲,散文充满战斗精神,文笔纵横捭阖,气概雄肆。其著作有一百多种,后人汇集为《船山遗书》,有三种版本,共收录了367卷。今岳麓书社出版有《船山全书》。
本文选自《读通鉴论》卷二十九。桑维翰,字国侨,洛阳人。唐庄宗时进士,石敬瑭引为掌书记。清泰三年(936),石敬瑭叛唐,他主谋引契丹兵为助。石敬瑭即位,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等。执政期间,又力主臣服契丹。本文极力鞭挞维桑翰,称他“祸及万世”,自他以后,由契丹而女真,由女真而蒙古,由蒙古而清(这句当然不便说明,自在不言之中),“贻祸无穷,人胥为夷”,其罪魁祸首就是桑维翰。文中对桑的不遗余力的讨伐,表现了王夫之强烈的民族气节。其借此鞭挞明末清初桑维翰一流的人物,是不言自明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58
发表于 2009-9-4 08: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山中与鲍若洲(清)刘嗣绾
山中十日,庭树报秋,离形绝尘[2],旷如自远[3]。董子云[4],“俨然独处,唯山之意[5]”,仆始得之矣[6]。故人不见,城闉致隔[7],謦欬犹昨[8],景光迭新[9]。山木说君而不知[10],岭云我而夜班赠[11]?顾此天绘,惜无画图,足音窅然[12],使人失盼[13]。一日之感,采葛为劳[14] ,千秋之思,抚松成怆[15],以余多恨,能无眷眷[16]?山斋虽僻,亦足晏娱[17],钟声上云,檐翠下雨,冷泉咽其清梦,瘦竹摇其古魂。山鬼宜笑[18],时来牵萝;野狐工媚[19],乃复拜月。一灯荧然[20],辄堕遐想[21]:颇望足下,能来同之!昔人千里相思,犹复命驾[22],况仆与足下近在咫尺哉[23]!樵风载涂[24],朝暮可至。幸勿令山中人停琴而久思,支筇而长望也[25]。
注释:
[1]鲍若洲:事迹不详。[2]离形绝尘:离开一切形物,断绝一切尘俗。[3]旷如自远:自己要远远地离开。旷,远。[4]董子:董仲舒,西汉广川人,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 ,著有《春秋繁露》等。[5]“俨然”二句:见董促舒《春秋繁露山木颂》,意思是,自己庄重地独居于山中,思想中只有山水自然了。[6]得:体会。[7]城闉(yīn 音)城门。闉,古代瓮城的门。[8]馨欬(qǐng kài请忾 ):谈笑。[9]景光迭新:景物风光不断地更新。[10]说:同“悦”。[11]“岭云”句:化自南朝梁代陶弘景诗:“山中何所有,伶上有白云,只可自怡说,不堪特赠君。”[12]足音窅(yǎo 咬)然:怅然地失去了您的足音。[13]失盼:失望。[14]“一日”二句:《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化用此诗之意,表示想念之殷切。[15]怆(chuàng创):悲伤。[16]眷眷:怀念。[17]晏娱:晏饮娱乐。[18]山鬼宜笑:《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原指山中女神,此指山中猿猴一类动物,故下文有“时来牵萝”句。[19]工媚:工于谄媚。[20]荧然:光亮微弱的样子。[21]遐想:远想,即幻想。[22]“昔人”二句:《世说新语》载,“吕安与嵇康友善,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命驾,命御者备车乘以便登程。[23]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古代称八寸为咫。[24]樵风:樵歌。涂:同“途”。[25]支筇(qióng 穷)倚仗。筇,竹仗。
刘嗣绾(1762—1820),字醇甫,又字简之,号芙初。江苏阳湖人。嘉庆进士,曾任编修,在翰林院十余年。后来辞归主持东林书院。工诗及骈文,著有《尚堂集》。
这封短信邀请鲍若洲游山,与王维《山中与斐迪秀才》用意相似。作者虽着力描绘山中景色之佳丽,但处处包含着对鲍若洲的思念之情。“山木说君而不知,岭云怡我而夜班赠”,“一日之感,采葛为劳;千秋相思,抚松成怆”,把对山中景色的描写和对朋友的思念结合起来,使山水草木也有了深厚的感情。最后以古人“千里相思,犹复命驾”做衬托,强调和自己近在咫尺的鲍若洲,更应该应邀前来游山了。一封邀请信,写得清新秀丽,情深辞茂,使人读了无法推辞,只有命驾赴约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59
发表于 2009-9-4 08: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上海强学会序(清)康有为
天下之变岌岌哉[1]!夫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累合什百之群,不如累合千万之群,其成就尤速,转移尤巨也。今者海内多故,天子怒焉悯忧[2],特下明诏搜求才识宏达及九能之人、一艺之士[3],而应诏者寡。固搜访之未逮欤?得无专门之学风未启,有以致之耶[4]?故患贫而理财,而专精农工商矿之学者无人;患弱而训兵,而专精水陆军及制造船炮之学者无人;乃至外国政俗亦寡有深通其故者,此所关非细故也[5]。
顷士大夫创立强学会于京师,以讲中国自强之学,风雨杂沓[6],朝士鳞萃[7],尚虑未能布衍于海内。于是江海散佚,山林耆旧[8],益簪聚讲求,如汉之汝南,唐之东都,宋之洛阳,为士大夫所走集者[9]。今为上海,乃群天下之图书器物,群天下之通人学士,相与讲焉。尝考泰西所以富强之由,皆由学会讲求之力。《传》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0]”。《记》称“敬业乐群[11]”。其以开风气而成人才,以应圣天子侧席之意[12],而济中国之变,殆由此耶?其乐从诸君子游乎?吾愿观其成焉。
注释:
[1]岌岌:危险的样子。[2]悯忧:愤懑、忧虑。[3]九能:古代统治者所理想的九种才能。一艺:儒家的六艺之一。[4]得无:莫非,是不是。[5]细故:小事。[6]杂沓:众多纷杂的样子。[7]鳞萃:群集。[8]散佚:闲散隐逸。耆旧:故老。[9]簪:疾速。汝南:郡名。东汉时汝南许劭、许靖俱有高名,为当时众望所归。其每月品评人物,有“汝南月旦评”之称。东都:唐以洛阳为东都,是都城长安以外的文化中心。宋之洛阳: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都是洛阳人,其学派称为洛派。欧阳修等人曾在洛阳结成诗社,文彦博、司马光等人亦结有“洛阳耆英会”。[10]“以文会友”两句:语出《论语颜渊》。[11]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记》。[12]侧席:不正坐,比喻期待贤良。语见《后汉书章帝纪》。
本文选自《晚清文选》,是上海强学会的成立宣言,刊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十八日的《申报》。康有为在发起成立北京强学会后,又发起成立上海强学会。当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表示支持强学会,并予以资助。因此,此文虽是康有为所写,发表时却署名张之洞。1917年康有为重登此序时,曾注明“代张南皮作”。(见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上册)
此序论述了成立上海强学会的必要性和宗旨。全文言简意赅,论述周详,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可以和《京师强学会序》参照而读。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60
发表于 2009-9-4 08: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上某公书(清)梅曾亮
久未肃启[1],歉然于中,伏计盛署就道,明公高识远度[2],必能坦然。惟顺时节宣[3],加意卫摄为重[4]。
天之成就伟人,各有意度[5]。如陆敬舆[6]、李伯纪诸公[7],其困苦冤抑,百倍于闾巷之小民,而天不为悔,以为成其名而增重以天下后世之望者,与郭令公[8]、裴司空之功成名立无以异也[9]。太史公曰:“人能弘道[10],无如命何!”此犹有竞心焉[11]。若《淮南子》之言[12],则进乎是矣,“其操之也若发机[13],其纵之也若委衣[14],”此则命无知人何耳。
不能默默,进其餍饫者为馈[15],伏惟亮察[16]。不宣[17]。
注释:
[1]肃启:恭敬地陈述,指通信问候。[2]明公:对有名位者的尊称。[3]节宣:劳逸有节制,以宣散其气,不使它壅塞在心里。[4]卫摄:保养。[5]意度:打算,安排。[6]陆敬舆:陆贽,字敬舆,唐代德宗时名臣,参与机谋,平定朱泚之乱。任宰相,遭裴延龄倾轧,罢相贬忠州,居忠州十年而死。[7]李伯纪:李纲,字伯纪,南北宋之交的名臣,抗金将领。他坚决主战,屡遭投降派排斥,高宗时任宰相七十天,即受谗害,闲置多年而死。[8]郭令公:郭子仪,唐肃宗时名臣。平安史之乱有功,累官太尉、中书令,进封汾阳郡王,人称郭令公、郭汾阳。德宗时尊其为尚父,功名富贵显赫一时。[9]裴司空:裴度,字中立,唐代宪宗时名臣。力主消除藩镇,平叛有功,由御史中丞升为宰相。御史大夫汉代时称司空。[10]弘道:扩大、发扬道。《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1]竞心:竞争之心。[12]《淮南子》:书名。西汉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所著。[13]发机:拨动弩的机关。弩是用机栝发箭的弓。发机比喻极迅速。[14]纵:放任。委衣:弃置衣裳。比喻极容易。《淮南子原道》原文是:“其纵之也若委衣,其用之也若发机。”[15]餍饫(yù):饱,喻为学的深入体会。馈:赠送。[16]伏惟:俯伏思维。旧时下对上有所陈述的敬辞,多用于书信,表希望。亮察:敬辞,犹言明鉴。希望对方谅解、体察。[17]不宣:不尽。常用于书信末尾。
某公,指的是严禁鸦片输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林则徐。林因受投降派诬陷,1840年被革职,次年又流放新疆伊犁。这封信用古代名臣的困苦冤抑来进行安慰,又用“命无如人何”的旷达人生态度来加以勉励,纸短情深,含蓄而不失关切,同时也间接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感情。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61
发表于 2009-9-4 08: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上尹制府乞病启(清)袁枚
枚历官有年,奉职无状;蒙明公恩勤并至[1],荐擢交加[2],虽停年之资格难回[3],而知己之深恩未报。人虽草木,必不谢芳华于雨露之秋;水近楼台[4],益当效涓滴于高深之世[5]。不意本月三日,故里书来,慈亲卧病,枚违养之余[6],已深踧踖[7],得信之后,愈觉惊疑。
伏念枚东浙之鄙人也,世守一经,家徒四壁。对此日琴堂之官烛[8],忆当年丙舍之书灯[9]。授稚子之经,划残荻草[10];具先生之馔,撤尽环簪。余胆罢含[11],断机尚在[12];未尝不指随心痛[13],目与云飞[14]!
自蒙丹陛之恩[15],得奉板舆之乐[16]。春晖寸草[17],养志八年[18]。然而萱爱家乡[19],种河阳而不茂[20];笋生冬日[21],觉梓里之尤甘[22]。客秋之莼菜香时[23],堂上之鱼軿返矣[24]。枚欲再行迎养,则衰年有恙,难涉关河;倘远讯平安,则隅坐无人,谁调汤药?在亲闱喜少惧多之日,实人子难进易退之时。瞻望乡关,何心簪笏[25]。
夫人情于日暮颓唐之际[26],顾子孙侍侧而能益精神;儒生于方寸瞀乱之余[27],虽星夜办公而必多丛脞[28]。在朝廷无枚数百辈,未必遽少人才。在老母抚枚三十年,原为承欢今日。情虽殷于报国,志已决于辞官。第养之一言,固须臾所难缓;而终之一字,非人子所忍言。且高堂之年齿未符,或恐事违成例[29]。大府之遭逢难再,未免官爱江南。兹当五内焚如。忽尔三秋痁作[30]。思归无路,得疾为名。
伏愿明公,念枚乌鸟情深[31],允其养亲之素志;怜枚犬马力薄,准以乞病之文书。实缘依恋晨昏[32],退而求息;非敢膏肓泉石[33],借此鸣高。得蒙篆摄有人[34],当即星驰就道。或老人见子,顿减沉疴;则故吏怀恩,还思努力。此日得归膝下,皆仁人之曲体鲰生[35]。他年重谒军门,如婴儿之再投慈母。
注释:
[1]恩勤:《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朱熹注:“恩,情爱也;勤,笃厚也。”[2]荐擢交加:尹继善很欣赏袁枚的才能,曾保荐袁枚作高邮知州。[3]停年之资格:即北魏崔亮所创建的根据年资长短为任用标准的选官制度,称为“停年格”。这里指尹继善保荐袁枚作高邮知州,部驳不准。[4]水近楼台: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鳞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5]涓滴:比喻微小的贡献。[6]违养:离开供养。[7]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8]琴堂:《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因谓县令的公署为“琴堂”。[9]丙舍:指正室旁的别室。[10]划残荻草:《南史陶弘景传》:“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11]余胆:唐柳仲郢少时,母韩氏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助勤。事见《南部新书》丁及《新唐书柳仲郢传》。后因以熊丸为贤母教子的典故。[12]断机:孟子年少废学,其母以刀断织进行教育。事见刘向《列女传》。[13]指随心痛:见钱谦益《徐霞客传》。[14]目与云飞:《旧唐书狄仁杰传》:“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许久,云移乃行。”[15]丹陛:皇宫中的红色台阶,借指皇帝。[16]板舆:古代老年人乘坐的代步工具。潘岳《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板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后因指官吏在任奉养的父母。[17]春晖寸草: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8]养志:承顺父母的心意,为孝顺之首。《孟子离娄上》:“此所谓养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19]萱:萱堂,指母亲。[20]种河阳而不茂:意谓萱草不愿像桃李一样在河阳生长。《白孔六帖》:“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21]笋生冬日:《楚园先贤传》:“(孟)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见《三国志吴书孙皓传》注引)[22]梓里:家乡。[23]“客秋”句:晋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脍,便弃官归里,事见《世说新语识鉴》及《晋书张翰传》。莼(chún):一名水葵,可以作羹。[24]鱼軿(píng):佩有信符的妇女乘坐的四周有障蔽物的车辆。这句指母亲由江宁任所返回故乡。[25]簪笏(hù):古代臣僚奏事,执笏簪笔(插笔于冠),故也称做官为簪笏。[26]日暮:喻年老。[27]瞀(mào)乱:紊乱。[28]丛脞(cuǒ):烦琐,细碎。[29]“且高堂”二句:当时一般成例,父母年过七十,始可辞官养亲。而当时袁母六十二岁,故云年齿未符,恐违成例。[30]痁(shān):多日发一次的疟疾叫“痁”。[31]乌鸟情深:谓乌鸟反哺之情。李密《陈情事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32]晨昏:《礼记曲礼》上:“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后因以晨昏指对父母的侍养。[33]膏肓泉石:指隐居之病。《旧唐书田游岩传》载:田游岩隐居箕山,高宗问他情况,他说:“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34]篆摄:指代理官员。篆,指官印。[35]鲰(zhōu)生:原指浅薄无知的小人,后因作自谦之词,犹言小生。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又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天资聪颖,十二岁中秀才,被目为神童。二十一岁时金鉷推举他参加博学鸿词科试,未中。乾隆三年(1738)中式顺天乡试,次年中二甲第五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放外任,先后去江南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知县,有政声。座师两江总督尹继善荐其为高邮知州,部驳不准。适母病乞归养。乾隆十七年(1752),又曾赴陕西,未及一年,因父死守制,并上书求终养。十九年,三十九岁的袁枚,就退居在江宁的随园,日以诗文会友,并遍游江南佳山水。卒于嘉庆二年(1797)十一月十七日,以公历计,则是1798年1月3日。袁枚以诗歌著称,创性灵说,领袖诗坛,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袁枚亦工散文、骈文,特别是他的碑志传记文最为精彩。他的著作等身,除了他自编的诗文集外,还有《随园诗话》、《随园琐记》、《随园尺牍》和《子不语》等。其诗文集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版周本淳标校本《小仓山房诗文集》。
本文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外集》卷五。尹制府,指尹继善,字元长,满州镶黄旗人。袁枚座师,当时任两江总督。总督亦称制军、制台,故称其官署为制府。袁枚于乾隆十二年(1747)任江宁知县时,母亲病重,就写了这封信给尹继善,请求准予辞职归养。这是袁枚首次辞官。信是用流行的骈文写的,感情真挚,叙事宛转,用典妥切。虽用四六,而句式颇多变化,读来音调铿锵,语言流转。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62
发表于 2009-9-4 08: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少年中国说(清)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1]!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2];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3],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4]。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5]。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覆杂遝之盛事[6]。拿破仑之流于厄蔑[7],阿刺飞之幽于锡兰[8],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9],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于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拿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10]?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11]: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12];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13]。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14],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15]。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16]?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17]!楚囚相对[18],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19]。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梁启超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20],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21]。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22],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不胚胎时代,殷商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23]。或且疑其死期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国畴昔,岂尝有中国哉!不过有朝廷耳。我皇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24];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25]。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26];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27]。自余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 ,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28]。以国事被罪,沈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欧洲第一老大国也。自罗马亡后,土地隶于教皇,政权归于奥国,殆所谓老而濒于死者矣。而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况我中国之实为少年时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
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29]。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中国,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老大者何也?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30],非写几十年白折[31],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32],非唱几十年喏[33],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外任监司以上者[34],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言语,尚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在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之治天下也!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亚、欧罗巴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未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畀于其手[35]。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喏、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36],中堂大人之名号[37],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既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38],奉申贺敬[39],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难办?呜呼!今之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者,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41]!
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42],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43],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棰鞭之惨酷[44],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45],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46];奇花初胎,矞矞皇皇[47];干将发硎[48],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49];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50]。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不衰。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51],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作者附识[52]。
注释:
[1]恶(wū):感叹词,表示惊讶与否定。[2]惟:由于。[3]死海:西南亚著名的咸湖,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潴(zhū):积水之处。[4]“浔阳江头”六句:概括白居易《琵琶行》诗意。[5]“西宫南内”六句:概括白居易《长恨歌》诗意,兼用元稹《行宫》中“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诗意。[6]“青门”四句:用汉初召平事。召平本为秦东陵侯,秦亡后为布衣,在长安城东南门(亦称青门)外种瓜,瓜味甜美,人称东陵瓜或青门瓜。珠履杂遝:形容贵客众多。[7]拿破仑:法兰西帝国国王拿破仑第一。1804年在法国即帝位并兼为意大利王,雄霸欧洲。1841年反法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第一被流放于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厄蔑:即厄尔巴岛。[8]阿刺飞:当作阿拉比(约1839—1911),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1881年发动政变,1882年领导起义军抗击英军。战败后被流放到锡兰(今斯里兰卡)。[9]抚髀(bì):抚髀而悲。典出《三国志蜀书先生纪》引《九洲春秋》。髀:大腿。[10]拿云:比喻志向高远。李贺《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拿云”。回天:比喻能挽回事势。挟山超海:《孟子梁惠王上》:“挟泰山以超北海”。[11]畴昔:往日。[12]郅治:即至治。盛世的意思。[13]康乾:清康熙、乾隆。烜赫:声威盛大。[14]“昨日”两句:苏洵《六国》:“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15]兆:百万。注籍之奴:古代奴隶随主人改姓,列入主人户籍。[16]“老大”句: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17]“凭君”两句:前句点化唐末曹松诗“凭君莫话封侯事”句;后句点化李璟《山花子》词“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句。[18]楚囚相对:见《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相视流泪。王导厉声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19]“人命危浅”两句:见李密《陈情表》。[20]澌灭:灭掉。[21]完全成立之国:指近代资产阶级国家。[22]官支:器官与肢体。[23]转类:反而象。[24]文、武、成、康:周代兴盛时几个明君。[25]幽、厉、桓、赧(nǎn):周代衰亡时几个暴君庸主。[26]高、文、景、武:汉代兴盛时的四个君主。[27]元、平、桓、灵:元帝、平帝是西汉末代之君。桓帝、灵帝是东汉末代之君。[28]玛志尼(1805—18825):近代意大利独立运动的倡导者、活动家。当时意大利受法、奥的宰割,玛志尼创“少年意大利同盟”,失败后流亡国外,又组织新党,终于完成意大利统一事业。他与加里波地、喀富尔并称“意大利三杰”。[29]《能令公少年行》:龚自珍写于1821年。诗中说人们不要因年老而愁,要“与少年争光风”。[30]八股:八股文,明清考试的文体。[31]白折:清时试卷的一种。应朝考时用白折。[32]手本:清代门生见座师、下级见上级时所呈的名帖。[33]喏(rě):古人见面相揖时口头致敬的颂词。[34]卿:清代中央各部级的长官。贰:副长官。监司:清代通称各省的布政使、按察使及各道的大员。[35]畀(bì):给予。[36]红顶花翎:清代官员帽顶饰以红绢,在礼帽后面缀上孔雀翎,作为装饰。此为五品以上官员所戴。[37]中堂:宰相。[38]三头两省:闽粤方言,即三两省。[39]奉申敬贺:敬献上去作为贺礼。[40]走无常:迷信的说法,指阎王手下专门勾取人的灵魂的鬼差。[41]未及岁而殇(shāng):没有一岁而夭折。[42]僦(jiù):租赁。[43]庭庑(wǔ):庭院走廊。[44]烹脔棰鞭:泛指烹煎、宰割、鞭打、棍杖等酷刑。[45]河出伏流:《水经注河水》说:黄河发源之前,伏流地中。[46]吸张:收缩张开。[47]矞矞皇皇:形容光彩盛大。[48]干将:传说古代宝剑名。发硎:刀刃新磨。[49]“天戴其苍”两句:即天苍地黄。[50]岳武穆:岳飞,谥号武穆。[51]哀时客:作者笔名之一。[52]识(zhì):记。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63
发表于 2009-9-4 08: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译文:
日本人称呼我们中国,一称作老大帝国,再称还是老大帝国。这个称呼,大概是承袭照译了欧洲西方人的话。真是实在可叹啊!我们中国果真是老大帝国吗?梁任公说:不!这是什么话!这算什么话!在我心中有一个少年中国存在。
要想说国家的老与少,请让我先来说一说人的老与少。老年人常常喜欢回忆过去,少年人则常常喜欢考虑将来。由于回忆过去,所以产生留恋之心;由于考虑将来,所以产生希望之心。由于留恋,所以保守;由于希望,所以进取。由于保守,所以永远陈旧;由于进取,所以日日更新。由于回忆过去,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已经经历的,所以只知道照惯例办事;由于思考未来,各种事情都是他所未经历的,因此常常敢于破格。老年人常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常喜欢行乐。因为多忧愁,所以容易灰心;因为要行乐,所以产生旺盛的生气。因为灰心,所以怯懦;因为气盛,所以豪壮。因为怯懦,所以只能苟且;因为豪壮,所以敢于冒险。因为苟且因循,所以必定使社会走向死亡;因为敢于冒险,所以能够创造世界。老年人常常厌事,少年人常常喜欢任事。因为厌于事,所以常常觉得天下一切事情都无可作为;因为好任事,所以常常觉得天下一切事情都无不可为。老年人如夕阳残照,少年人如朝旭初阳。老年人如瘦瘠的老牛,少年人如初生的虎犊。老年人如坐僧,少年人如飞侠。老年人如释义的字典,少年人如活泼的戏文。老年人如抽了鸦片洋烟,少年人如喝了白兰地烈酒。老年人如告别行星向黑暗坠落的陨石,少年人如海洋中不断增生的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中矗立的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不断延伸的大铁路。老年人如秋后的柳树,少年人如春前的青草。老年人如死海已聚水成大泽,少年人如长江涓涓初发源。这些是老年人与少年人性格不同的大致情况。梁任公说:人固然有这种不同,国家也应当如此。
梁任公说:令人悲伤的老大啊!浔阳江头琵琶女,正当明月萦绕着空船,枫树叶在秋风中瑟瑟作响,衾被冷得象铁,在似梦非梦的朦胧之时,回想当年在长安繁华的红尘中对春花赏秋月的美好意趣。清冷的长安太极、兴庆宫内,满头白发的宫娥,在结花如穗的灯下,三三五五相对而坐,谈论开元、天宝年间的往事,谱当年盛行宫内的《霓裳羽衣曲》。在长安东门外种瓜的召平,对着身边的妻子,戏逗自己的孩子,回忆禁卫森严的侯门之内歌舞杂沓、明珠撒地的盛况。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阿拉比被幽禁在斯里兰卡,与三两个看守的狱吏,或者前来拜访的好事的人,谈当年佩着短刀独自骑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大地,浴血奋战在海港、大楼,一声怒喝,令万国震惊恐惧的丰功伟业,起初高兴得拍桌子,继而拍大腿感叹,最后持镜自照。真可叹啊,满脸皱纹、牙齿落尽,白发正堪一把,已颓然衰老了!象这些人,除了忧郁以外没有别的思绪,除了悲惨以外没有其他天地;除了萎靡不振以外没有其他精神寄托,除了叹息以外没有别的声息,除了等死以外没有其他事情。美人和英雄豪杰尚且如此,何况平平常常、碌碌无为之辈呢?生平的亲戚朋友,都已入于坟墓;日常起居饮食,依赖于别人。今日得过且过,匆匆哪知他日如何?今年得过且过,哪里有闲暇去考虑明年?普天之下令人灰心丧气的事,没有更甚于老大的了。对于这样的人,而要希望他有上天揽云的手段,扭转乾坤的本领,挟山跨海的意志气概,能还是不能?
真是可悲啊,我们中国果真已经是老大帝国了吗?站在今天以纵览往昔,尧、舜和夏商周三代,是何等美好的政治;秦始皇汉武帝,是何等的英雄豪杰;汉代唐代以来的文学,是何等的兴隆繁盛;康熙、乾隆年间的武功,是何等的盛大显赫。历史家所铺叙记载的,文学家所尽情讴歌的,哪一样不是我们国民少年时代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陈迹呢!而今颓然衰老了!昨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又割去十座城,处处穷得鼠雀不见踪影,夜夜扰得鸡犬不得安宁。全国的土地财产,已成为别人怀中的肥肉;四万万父兄同胞,已成注名于他人户册上的奴隶,这难道不就象“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人一样吗?可悲啊,请君莫说当年事,衰老憔悴的光阴不忍目睹!象束手待毙的楚囚相对,孤单地自顾垂危的身影,性命险危,可谓朝不保夕,国家成为等死的国家,国民成为等死的国民。万事已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一切都听凭他人作弄,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梁任公说:我们中国果真是老大帝国吗?这是今天地球上的一大问题。如果是老大帝国,那么中国就是过去的国家,即地球上原来就有这个国家,而今渐渐消灭了,以后的命运大概也差不多快完结了。如果不是老大帝国,那么中国就是未来的国家,即地球上过去从未出现这个国家,而今渐渐发达起来,以后的前程正来日方长。要想判断今日的中国是老大?还是少年?则不可不先弄清“国”字的涵义。所谓国家,到底是什么呢?那是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住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治理他们这块土地上的事情,自己制定法律而自己遵守它;有主权,有服从,人人是有主权的人,人人又是遵守法律的人,如果做到这样,这就可以称之为名符其实的国家。地球上开始有名符其实的国家,只是近百年以来的事。完全名符其实的,是壮年的事情。未能完全合格而渐渐演进成名符其实的,是少年的事情。所以我可以用一句话判断他们说:欧洲列国今天是壮年国,而我们中国今天是少年国。
大凡古代中国,虽然有国家的名义,然而并未具备国家的形式。或是作为家族的国家,或是作为酋长的国家,或是作为封建诸侯的国家,或是作为一王专制的国家。虽种类不一样,总而言之,他们对于国家应具备的体制来说,都是有其中一部分而缺少另一部分。正如婴儿从胚胎变成儿童,他身体上一两种肢体器官,先开始发育形成,此外的部分虽已基本具备,但尚未能得到它的用处。所以唐虞尧舜以前为我国的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我国的乳哺时代,从孔子而来直至现在是儿童时代。逐渐发达,至今才开始将进入儿童以上的少年时代。他的发育成长之所以如此迟缓的原因,是历代的民贼阻碍遏止他生机的结果。犹如童年多病,反而象衰老的样子,有的甚至怀疑他死期就要到了,而不知道他全是因为没有完全成长没有名符其实的原故。这不是针对过去说的,而是放眼未来说的。
况且我们中国的过去,哪里曾出现过所谓的国家呢?不过仅仅有过朝廷罢了!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自立于这个地球上既有数千年,然而问一问这个国家叫什么名称,则竟没有名称。前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的,都是朝廷的名称罢了。所谓朝廷,乃是一家的私有财产。所谓国家,乃是人民公有的财产。朝代有朝代的老与少,国家也有国家的老与少。朝廷与国家既是不同的事物,那么不能以朝廷的老少指代国家老少的道理就很明白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时代,是周朝的少年时代。至幽王、厉王、桓王、赧王时代,就是周朝的老年时代了。高祖、文帝、景帝、武帝时代,是汉朝的少年时代。至元帝、平帝、桓帝、灵帝时代,就是汉朝的老年时代了。自汉以后各代,没有一个朝代不具有少年时代和老年时代的。凡此种种称为一个朝廷老化是可以的,称为一个国家老化就不可以。一个朝廷衰老将死,犹如一个人衰老将死一样,与我所说的中国有什么相干呢。那么,我们中国,只不过以前尚未出现在世界上,而今才刚刚开始萌芽罢了。天地是多么广大啊,前途是多么辽阔啊,多么美啊我的少年中国!
玛志尼,是意大利三杰中的魁首。因为国家的事被判罪,逃窜到其他国家。于是创立一个会,叫做“少年意大利”。全国有志之士,象云涌雾集一般响应他。最后终于统一复兴旧邦,使意大利成为欧洲一大强国。意大利,乃是欧洲的第一老大帝国。自从罗马帝国灭亡后,全国土地隶属于教皇,政权却归之于奥地利,这大概是所谓衰老而濒临于死期的国家了。但产生一个玛志尼,就能使全国变成少年意大利,何况我们中国确实处在少年时代呢!堂堂四百多个州的国土,凛凛然有四万万国民,难道就不能产生一个象玛志尼这样的人物吗!
龚自珍诗集中有一首诗,题目叫《能令公少年行》。我曾经十分爱读它,喜欢体味它用意的所在。我们国民自己说自己的国家是老大的话,那便果真成老大了;我们国民自己了解自己的国家是少年,那便真是少年了。西方有句民间谚语说:“有三岁的老翁,有百岁的儿童。”那么,国家的老与少,又无确定的形态,而实在是随着国民人心的力量变化而增减的。我既看到玛志尼能使他的国家变成少年国,我又目睹我国的官吏士民能使国家变成老大帝国。我为这一点感到恐惧!象这样壮丽浓郁、风度优美举世无双的少年中国,竟让欧洲和日本人称我们为老大帝国,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掌握国家大权的都是老朽之人。非得吟诵几十年八股文,非得写几十年的考卷,非得当几十年的差使,非得熬几十年的俸给,非得递几十年的名帖,非得唱几十年的喏,非得磕几十年的头,非得请几十年的安,否则必定不能得到一官,提升一职。那些在朝中任正副部长以上,外出担任监司以上官职的,一百人当中,其中五官不全的,大概有九十六七人。不是眼瞎就是耳聋,不是手打颤就是脚瘸跛,再不就是半身风瘫,他自己自身的饮食走路、看东西、听声音、说话,尚且不能自己处理,必须由三四个人在左右扶着他挟着他,才能过日子,象这样而要叫他担负起国家大事,这与竖起无数木偶而让他们治理天下有什么两样呢!况且那些家伙,自从他少年壮年的时候就本已不知道亚细亚、欧罗巴是什么地方,汉高祖唐太宗是哪一朝皇帝,还嫌他愚笨僵化腐败没有到达极点,又必定要去搓磨他,陶冶他,等他脑髓已经干涸,血管已经堵塞,气息奄奄,与死鬼作邻居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交付在他手中。真可悲啊!老大帝国,确实是老大啊!而他们那些人,积聚了自己几十年的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喏、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才刚刚得到这个红顶花翎的官服,中堂大人的名号,于是使出他全副的精神,用尽他毕生的力量,以保持它。就象那乞丐拾到金子一锭,虽然轰隆隆的响雷盘旋在他的头顶上,而双手仍紧抱着他装钱的囊袋,其他的事情就不是他想顾及,不是他想知道,不是他想听到的了。在这个时候你告诉他要亡国了,要瓜分了,他怎么会跟从你听这些消息,怎么会跟从你相信这些消息!即使果真亡了,果真被瓜分了,而我今年已七十岁了,八十岁了,但只求这一两年之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地过了一世了!如果不得已,就割让两三个省的土地双手献上以示恭贺敬礼,以换取我几个衙门;卖几百万人民作为仆人奴隶,以赎取我一条老命,有什么不可?有什么难办?真是可悲啊!今天所谓的老后、老臣、老将、老吏,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手段,全都在这里了。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让走无常来当医生,携着催命符以祝寿,唉,令人悲痛啊!以用这样的办法来统治国家,这哪能不老而将死呢,甚至我怕他未到年岁就夭折了。
梁任公说:造成今天衰老腐朽中国的,是中国衰老腐朽人的罪孽。创建未来的少年中国的,是中国少年一代的责任。那些衰老腐朽的人有什么可说的,他们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日子不远了,而我们少年才是新来并将与世界结缘。如租赁房屋的人一样,他们明天就将迁到别的地方去住,而我们今天才搬进这间屋子居住。将要迁居别处的人,不爱护这间屋子的窗户,不清扫治理这间房舍的庭院走廊,这是俗人常情,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至于象我们少年人,前程浩浩远大,回顾辽阔深远。中国如果成为牛马奴隶,那么烹烧、宰割、鞭打的惨酷遭遇,只有我们少年承受。中国如果称霸世界,主宰地球,那么发号施令左顾右盼的尊贵光荣,也只有我们少年享受;这对于那些气息奄奄将与死鬼做邻居的老朽有什么关系?他们如果漠然对待这一问题还可以说得过去。我们如果漠然地对待这一问题,就说不过去了。假如使全国的少年果真成为充满朝气的少年,那么我们中国作为未来的国家,它的进步是不可限量的;假如全国的少年也变成衰老腐朽的人,那么我们中国就会成为从前那样的国家,它的灭亡不久就要到来。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象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有饮冰子、饮冰室主人等。广东新会人。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次年拜康有为为师,开始学习今文经学、史学、西学及佛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随同康有为联合各省举人一千多人上书清廷请求变法;七月发起并领导京师强学会,主办《中外纪闻》。次年,与黄遵宪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任总撰述,写有六十多篇文章,感情强烈,条理明晰,“务为平易畅达。时杂经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清代学术概论》)光绪二十四年(1898),参予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先后奔走夏威夷、南洋、澳洲、美洲各地,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期刊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被称为“舆论之骄子”。其文章对文体改革起了推进作用,“新文体的(或名报章体)体制、风格,乃完全确立”(吴其昌《梁启超》)。1918年游历英、法等国二十多个名城,写成《欧游心影录》。晚年致力于学术研究。一生著述颇多。有《饮冰室合集》,1989年中华书局出版。近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梁启超诗文选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有《新大陆游记》。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作于1900年、梁启超二十八岁时,是梁启超有代表性的“新文体”散文之一。梁启超在《清议报祝辞》中自述:“内容之重要者则……有《少年中国说》、《呵旁观者文》、《过渡时代论》等,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可见作者把此文视为开新体的代表作。
全文以少年为喻,论述了作者以上中的“少年中国”的理想,即由中国少年所制出的“未来之国”,表达了作者改革现实,建立富强进步国家的改良主义思想。
全文是少有的长篇大论,气势奔放、滔滔不绝,具体可分为五段。第一针对日本及欧西人称中国为“老大帝国”的谬论,提出全文的论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第二段“先言人之老少”,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二者的区别,归结到“国亦宜然”。
第三段具体描述了老大堪伤之处。
第四段从近代国家的概念,论中国在今日为“少年之中国”,“此前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
第五段论少年中国被日本及欧西人称为“老大帝国”的原因,在于“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而“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希望经过少年努力,使中国富强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全文立论精辟,条理明晰,善用比喻、对比、排比句式等修辞手法,激情奔涌,形象真切,层层递进,极富感染力和鼓动性。这种文章在当时发表于报纸,是“别有一种魔力”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64
发表于 2009-9-4 08: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生员论(中)·(清)顾炎武
废天下之生员而官府之政清,废天下之生员而百姓之困苏,废天下之生员而门户之习除,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
今天下之出入公门以挠官府之政者,生员也;倚势以武断于乡里者[1],生员也;与胥史为缘[2],甚有身自为胥史者,生员也;官府一拂其意,则群起而哄者,生员也;把持官府之阴事,而与之为市者,生员也。前者噪,后者和;前者奔,后者随;上之人欲治之而不可治也,欲锄之而不可锄也。小有所知,则曰是杀士也,坑儒也。百年以来,以此为大患,而一二识体能言之士,又皆身出于生员,而不敢显言其弊,故不能旷然一举而除之也。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官府之政清也。
天下之病民者有三:曰乡宦,曰生员,曰吏胥。是三者,法皆得以复其户[3],而无杂泛之差,于是杂泛之差,乃尽归于小民。今之大县至有生员千人以上者,比比也。且如一县之地有十万顷,而生员之地五万,则民以五万而当十万之差矣;一县之地的十万顷,而生员之地九万,则民以一万而当十万之差矣。民地愈少,则诡寄愈多[4],诡寄愈多,则民地愈少,而生员愈重。富者行关节以求为生员,而贫者相率而逃且死,故生员之于其邑人无秋毫之益,而有丘山之累。然而一切考试科举之费,犹皆派取之民,故病民之尤者,生员也。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百姓之困苏也。
天下之患,莫大乎聚五方不相识之人,而教之使为朋党。生员之在天下,近或数百千里,远或万里,语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则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师;同榜之士,谓之同年;同年之子,谓之年侄;座师、房师之子,谓之世兄;座师、房师之谓我,谓之门生;而门生之所取中者,谓之门孙;门孙之谓其师之师,谓之太老师。朋比胶固,牢不可解。书牍交于道路,请托遍于官曹,其小者足以蠹政害民,而其大者,至于立党倾轧,取人主太阿之柄而颠倒之[5],皆此之繇也[6]。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门户之习除也。
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也。今以书坊所刻之义,谓之时文[7],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时文之出,每科一变,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销磨之场屋之中[8];而少年捷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材,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夫然后寇贼奸宄得而乘之[9],敌国外侮得而胜之。苟以时文之功,用之于经史及当世之务,则必有聪明俊杰通达治体之士,起于其间矣。故曰: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也。
注释:
[1]武断于乡里:谓依仗权势在乡里横行霸道。《史记·平准书》:“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2]胥史:犹“胥吏”。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3]复其户:免除其一家的徭役赋税。[4]诡寄: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免税人的名下,以逃避田赋、差役,称为“诡寄”。[5]太阿:古代宝剑名。相传春秋时,楚王命欧治子、干将所铸。太阿之柄喻权柄。[6]繇:同“由”。[7]时文:明清时指科举考试的八股文。[8]场屋:即“科场”。考试士子的地方。[9]奸宄(guǐ):指为非作歹的人。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忠清,自署蒋山佣,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出身江南大族,少落落有大志,不与人苟同,耿介绝俗,与同里归庄相善,共同参加复社活动,有“归奇顾怪”之称。清兵南下,从昆山令杨永言等举兵抵抗,失败后,友人吴其沆死之,炎武与归庄得脱。其嗣母王氏不食死,遗言后人莫事二姓。炎武遂遍游南北诸省,结纳各地爱国志士,考察山川形势,图谋匡复明室。多次险遭陷害,并曾被捕入狱,得友人营救,才得出狱。他也多次拒绝与清廷合作,愿以身殉。晚年卜居陕西华阴,死于曲沃。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启蒙思想家,爱国学者。他在经学、音韵、史地、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被推为乾嘉学派的开山祖师。他认为:“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与人书》三)他的散文,也像他的诗一样,具有“风霜之气,松柏之质”。其著作极丰,著名的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其诗文经华忱之点校,题作《顾亭林诗文集》,由中华书局出版。
本文选自《顾亭林诗文集·亭林文集》卷一。《生员论》凡三篇。这是中篇。生员,因唐代国学及州县学都规定学生的员额,故称生员。明、清时,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都称为“生员”。本文尖锐地揭发了生员的弊害,提出废天下之生员而官府之政清、百姓之困苏、门户之习除、用世之材出,其矛头对准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科举制度。其指责时弊,切实有力。废除生员后怎么取士?作者在下篇中作了回答。他主张废除的是以时文取士所产生的生员,则矛头也对准了八股文。他主张兼用辟举之法,其法虽也弊害百出,但由于时代局限,作者也不可能有根本上改变这种弊端的好办法。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65
发表于 2009-9-4 08: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圣哲画像记(清)曾国藩
国藩志学不早,中岁侧身朝列,窃窥陈编,稍涉先圣普贤魁儒长者之绪。驽缓多病,百无一成;军旅驰驱,益以芜废。丧乱来平,而吾年将五十矣。往者,吾读班固《艺文志》及马氏《经籍考》,见其所列书目,丛杂猥多,作者姓氏,至于不可胜数,或昭昭于日月,或湮没而无闻。及为文渊阁直阁校理,每岁二月,侍从宣宗皇帝入阁,得观《四库全书》。其富过于前代所藏远甚,而存目之书数十万卷,尚不在此列。呜呼!何其多也!虽有生知之资,累世不能竞其业,况其下焉者乎!故书籍之浩浩,著述者之众,若江海然,非一人之腹所能尽欤也。要在慎择焉而已。余既自度其不逮,乃择古今圣哲三十馀人,命儿子纪泽图其遗像,都为一卷,藏之家塾。后嗣有志读书取足于此,不必广心博骛,而斯文之传,莫大乎是矣。昔在汉世,若武梁祠、鲁灵光殿,皆图画伟人事迹,而《列女传》亦有画像,感发兴起,由来已旧。习其器矣,进而索其神,通其微,合其莫,心诚求之;仁远乎哉?国藩记。
尧舜禹场,史巨记言而已。至文王拘幽,始立文字,演《周易》。周孔代兴,六经炳著,师道备矣。秦汉以来,孟子盖与庄、苟并称。至唐,韩氏独尊异之。而来之贤者,以为可跻之尼山之次,崇其书以配《论语》。后之论者,莫之能易也。兹以亚于三圣人后云。
左氏传经,多述二周典礼,而好称引奇诞;文辞烂然,浮于质矣。太史公称庄子之书皆寓言。吾观子长所为《史记》,寓言亦居十之六七。班氏闳识孤怀,不逮子长远甚。然经世之典,六艺之旨,文字之源,幽明之情状,粲然大备。岂与夫斗筲者争得失于一先生之前,姝姝而自悦者能哉!
诸葛公当扰壤之世,被服儒者,从容中道。陆敬舆事多疑之主,驭难驯之将,烛之以至明,将之以至诚,譬若御驽马登峻坂,纵横险阻,而不失其驰,何其神也!范希文、司马君实遭时差隆,然坚卓诚信,各有孤诣。其以道自持,蔚成风俗,意量亦远矣。昔刘向称董仲舒王佐之才,伊、吕无以加;管、晏之属,殆不能及。而刘歆以为董子师友所渐,曾不能几乎游、夏。以予现四贤者虽未逮乎伊、吕,固将贤于董子。惜乎不得如刘向父子而论定耳。
自朱子表章周子、二程子、张子,以为上接孔孟之传。后世君相师儒,笃守其说,莫之或易。乾隆中,闳儒辈起,训诂博辨,度越昔贤;别立徽志,号曰汉学。换有来五子之术,以谓不得独尊。而笃信五号者,亦屏弃汉学,以为破碎害道,(齿斤)(齿斤)焉而未有已。吾现五子立言,其大者多合于洙泗,何可议也?其训释请经,小有不当,固当取近世经说以辅翼之,又可屏弃群言以自隘乎?斯二者亦俱讥焉。
西汉文章,如子云、相如之雄伟,此天地遒劲之气,得于阳与刚之美者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刘向、匡衡之渊懿,此天地温厚之气,得于明与柔之美者也。此天地之仁气也。东汉以还,淹雅无惭于古,而风骨少聩矣。韩、柳有作,尽取扬、马之雄奇万变,而内之于薄物小篇之中,岂不诡哉!欧阳氏、曾氏皆法韩公,而体质于匡、刘为近。文章之变,莫可穷诘。要之,不出此二途,虽百世可知也。
余钞古今诗,自魏晋至国朝,得十九家,盖诗之为道广矣。嗜好趋向,各视其性之所近,犹庶羞百味,罗列鼎俎,但取适吾口者,济之得饱而已。必穷尽天下之佳肴辩尝而后供一摆,是大惑也;必强天下之舌,尽效吾之所嗜,是大愚也。庄子有言:“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余于十九家中,又笃守夫四人者焉。唐之李、杜,宋之苏、黄,好之者十而七八,非之者亦且二三。余惧蹈庄子不解不灵之讥,则取足于是终身焉已耳。
司马子长,网罗旧闻,贯串三古而八书,颇病其略;班氏《志》较详矣,而断代为书,无以现其会通;欲周览经世之大法,必自杜氏《通典》始矣。马瑞临《通考》,杜氏伯仲之间,郑《志》非其伦也。百年以来,学者讲求形声、故训,专治《说文》,多宗许、郑,少谈社、马。吾以许、郑考先王制作之源,杜、马辨后世因革之要,其于实事求是一也。
先王之道,所谓修已治人、经纬万汇者,何归乎?亦曰礼而已矣。秦灭书籍,汉代诸儒之所掇抬,郑康成之所以卓绝,皆以礼也。杜君卿《通典》,言礼者十居其六,其议已跨越八代矣!有宋张子、朱子之所讨论,马贵与、王伯厚之所纂辑,莫水以礼为兢兢。我朝学者,以顾亭林为宗。国史《儒林传》□然冠首。吾读其书,言及礼俗教化,则毅然有守先待后,舍我其谁之志,何其壮也!厥后张蒿庵作《中庸论》,及江镇修、戴东原辈,尤以礼为先务。而秦尚书意曰,遂纂《五礼通考》,举天下古今幽明万事,而一经之以礼,可谓体大而思精矣。吾图画国朝先正遗像,首顾先生,次秦文恭公,亦岂无微旨哉!桐城姚鼐姬传,高邮王念孙怀祖,其学皆不纯于礼。然姚先生持论阁通,国藩之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也。王氏父子,集小学训信之大成,重乎不可见已。故以殿焉。
姚姬传氏,言学问之途有三:曰义理,曰词章,曰考据。戴东原氏亦以为言。如文、周、孔、孟之圣,左、庄、马、班之才,诚不可以一方体论矣。至若葛、陆、范、马,在圣门则以德行而兼政事也。周、程、张、朱,在圣门则德行之科也,皆义理也。韩、柳、欧、曾、李、杜、苏、黄,在圣门则言语之科也,所谓词章者也。许、郑、杜、马、顾、秦、姚、王,在圣门则文学之科也。顾、秦于杜、马为近,姚、王于许、郑为近、皆考据也。此三十二子者,师其一人,读其一书,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若又有陋于此,而求益于外,譬若掘井九份而不及泉,则以一井为隘,而必广掘数十百井,身老力疲,而卒无见泉之一日。其庸有当乎?
自浮屠氏言因果祸福,而为善获报之说,深中于人心,牢固而不可破。土方其占毕咿唔,则期报于科第禄仕;或少读古书,窥著作之林,则责报于遐迩之誉,后世之名;纂述未及终编,辄冀得一二有力之口,腾播人人之耳,以偿吾劳也。朝耕而暮获,一施而十报,譬若泊酒市脯,暄聒以责之贷者,又取培称之息焉。禄利之不遂,则激幸于没世不可知之名。甚者至谓孔子生不得位,没而俎豆之报,隆于尧舜。郁郁者以相证慰,何其陋欤!今夫三家之市,利析辎铁,或百钱逋负,怨及孙子;若通(外门内上四下袁)贸易,瑰货山积,动逾千金;则百钱之有无,有不暇计较者矣。商富大贾,黄金百万,公私流衍,则数十百结之费,有不暇计较者矣。均是人也,所操者大,犹有不暇计其小者;况天之所操尤大,而于世人毫末之善,日耳分寸之学,而一一谋所以报之,不亦劳哉!商之货殖同、时同,而或赢或细;射策者之所业同,而或中或罢;为学著书之深浅同,而或传或否,或名或不名,亦皆有命焉,非可强而几也。古之君子,盖无日不忧,无日不乐。道之不明,己之不免为乡人,一息之或懈,忧也;居易以俟命,下学而上达,仰不愧而偏不怍,乐也。自文王、周、孔三圣人以下,至于王氏,莫不忧以终身,乐以终身,无所于祈,何所为报?己则自晦,何有干名?惟庄周、司马迁、柳宗元三人者,伤悼不遇,怨排形于简册,其于圣贤自得之乐,稍违异矣。然被自借不世之才,非夫无实而汲汲时名者比也。苟汲汲于名,则去三十二子也远矣。将适燕晋而南其辕,其于术不益疏哉?
文周孔孟,班马左庄,葛陆范马,周程朱张,韩柳欧曾,李社苏黄,许郑杜马,顾秦姚王。三十二人,阻豆馨香。临之在上,质之在旁。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66
发表于 2009-9-4 08: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师制服议(清)杭世骏
自《檀弓》心丧之制定[2],于是门人之于夫子[3],若丧父而无服。然犹群居则绖[4]。汉夏侯胜死[5],窦大后为制服[6],以答师傅之恩。而东汉风俗,遂为制杖[7],同之于父。甚且有表师丧而去官,延笃[8]、孔昱[9]、李膺[10]、宣度[11]、刘焉[12]、王朗[13],其较著者也。而应劭尝讥之[14]。至晋定新礼,从挚虞之议[15],谓:“浅教之师,暂学之徒,不可皆为之服,或有废兴[16],悔吝生焉[17]。”于是无服之制,相沿至今,未之有易。
杭子曰:甚乎,虞之教人以薄也!师者,匠成我以进德修业者也[18],于其死而等诸途之人,在人情为寡恩,在礼制为厥典[19]。钱教之师,暂学之徒,以之几圣学[20],较儒术,固不可同日语;然向者既有北面之义[21],民生于三而事如一[22],教不同而伦则同,为制服以厚俗也。若谓其浅教暂学,而预申废兴悔吝之说,浇季末俗[23],将遂有逆师畔教[24],藉口实于挚虞之议;而传道授业解惑之儒[25],竟至甘受菲薄而莫能以师道自立者[26]。故吾之议,谓师死不可以不制服。
其制奈何?吊服加麻,三月除之,此魏玉肃[27]、郑称之礼也[28]。吊服加麻,既葬除之,此宋庾蔚之之礼也[29]。《礼》,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而葬。《春秋疏》云:逾月亦三月也。此五服之缌也[30]。其服奈何?朱子之丧[31],门人用缌麻,深衣而布缘[32]。何北山之丧[33],王鲁斋定议[34],玄冠端武加帛[35],深衣布带,加葛绖履[36]。金仁山易之为玄冠加帛[37],绖带方履。今可仿其意而变通之,玄冠绖带可也,三月不宴不听乐,三年心丧。
注释:
[1]制服:丧服。[2]檀弓:《礼》的篇名。心丧:在心里悼念。《檀弓》中规定老师死后,弟子“心丧三年”。[3]夫子:老师的尊称。《檀弓》载,孔子死,门人不知是否该穿丧服,弟子子贡说:“过去颜渊死,夫子就像悼念儿子,但不穿丧服。如今夫子死,我们要像悼念父亲,只是不穿丧服。”[4]绖(dié):丧期时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带。《檀弓》:“孔子之丧,二三子皆绖以出。群居则绖,出则否。”[5]夏侯胜:字长公,是今文尚书学“大夏侯学”的创始者,曾为汉昭帝皇后讲授《尚书》。他死后,昭帝后素服,以报师傅之恩。[6]窦太后:应为上官太后,即昭帝后。[7]制杖:丧杖,丧棒。服丧制礼中,有的规定居丧时手持丧棒,有的规定不持丧棒。为庶母、诸父丧,则制杖。[8]延笃:字叔坚,东汉人。因师丧而弃官,同时有五个侯府聘征他,皆不就。[9]孔昱:字元世,东汉灵帝时补洛阳令,以师丧弃官。[10]李膺:字元礼,东汉时人,以同郡荀淑为师。荀淑死,李膺时为尚书,上表请服师丧。[11]宣度:东汉时人,为老师张文明制杖。[12]刘焉:字君郎,东汉时人,以师丧辞官。[13]王郎:字景兴,三国时魏人,其师杨赐死,弃官服丧,不应征辟。[14]应劭:字仲远,东汉时人。著《风俗通义》三十卷,中有《愆礼篇》,大意指责当时人为师制杖,其师皆属权势声望之人,结果有的人亲属死了不服丧,却为师服丧,由此世风不正。[15]挚虞:字仲洽,西晋文学家。晋朝重新制定礼志,采纳了他不为师服丧的建议。[16]废兴:此指尊师与不尊师,犹言反复、变化。[17]悔吝:悔恨,悔不该。[18]匠成:造就,培养。[19]阙典:缺少制度、法制。阙,通“缺”。[20]几:近,引申为比较。[21]北面:学生敬师之礼。《汉书于定国传》:“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22]这句出自《国语•晋语》:“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23]浇季:风俗浇薄的朝代末。浇,薄。[24]畔:通“判”。[25]这句指当老师的。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6]菲薄:轻视。[27]王肃:三国时魏经学家。王朗的儿子。[28]郑称:三国时魏国人。他与王肃关于师制服的观点大致相同,见唐杜佑《通典》。[29]庾蔚之:南朝宋人。著《礼论钞》。《通典》记载了他有关师制服的论述。[30]五服:丧服以亲疏为差等,共分为五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缌(sī):缌麻,五服中最轻的一种。其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三月。[31]朱子:即南宋理学家朱熹。[32]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所穿的一种衣服,上衣和下裳相连。布缘:用布镶边。[33]何北山:何基,字子恭,南宋理学家,人称北山先生。[34]王鲁斋:字会之,何基的学生。[35]玄:黑色。端:一种服装,又称玄端,黑布衣。武(hū):通“幠”,冠上的结带。帛:丝织物。[36]葛:葛布,俗称夏布。[37]金仁山:金履祥,字吉父,南宋理学家,人称仁山先生,是王鲁斋的弟子。
杭世骏(1695—1772),字大宗,号堇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因主张“朝廷用人,宜泯满、汉之见”而罢官。晚年主讲粤东、扬州书院。学识渊博,长于史学及小学。有《道古堂文集》等。
师制服,即为老师服丧的服饰,这在封建时代是很讲究的,属于礼教的一部分。文章对此作了历史性的回溯与考证,论点是“师死不可以不制服”,并提出了制服的具体形式。对今天的读者来说,这可作为一篇增长历史知识的古代风俗考来读。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67
发表于 2009-9-4 08: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石君砚铭(清)吴敏树
石君,余砚也。昔在辛卯之岁[1],与亡弟半圃读书岳麓[2],以钱三万,取之友人家。砚体甚巨,形制古异,无他文饰,惟池旁有“停云馆”三字[3]。验其刻未工,盖谬为文待诏家物[4],以炫售者[5]。然砚故良石也。半圃喜学书,余以砚属之,颇贵之,未肯轻用。及亡,余痛此砚遂废无事,命工稍镌治之[6],摩去旧刻[7],常供之案间。一日久雨始晴,日光照书室,砚在盖下,喷沸有声。怪而启之,清水盈溢,以此益知其尤[8],愈宝爱之,以姓号之石君。余既无能遭遇发扬于世[9],而文字日颇有名,恐遂抱砚为庸人役,故作为是铭,将求善工而刻之其背。铭曰:
年可寿若老彭[10],吾不以墨之汁而佐彼之觥[11];行可赠若班生[12],吾不以毫之颖而赆彼之程[13]。匪墨之私[14],匪毫之爱,恐污吾石君之生平。呜呼石君兮,吾与君铭。
注释:
[1]辛卯:指道光十一年(1831),作者乡试中举的前一年。[2]岳麓:山名。在湖南长沙市湘江西岸。[3]池:砚池,砚凹处。[4]文待诏: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江苏吴县人,曾任翰林院待诏。是“吴中四才子”之一,其画风形成“吴门派”。停云馆是他的室号。[5]售:卖。[6]镌(juā):刻,凿。[7]摩:通“磨”。[8]尤:特异。[9]遭遇:遭逢时机、机遇,指仕途的腾达。[10]老彭:即彭祖,传说中的人物。姓篯名铿,生于夏代,据说活了八百多岁,因以彭祖为长寿的象征。[11]觥(gāng):古代酒器。此代指祝寿的宴席。[12]班生:班景倩,唐代人。他从扬州采访使的位置提拔到朝廷任大理少卿,倪若水给他饯行,说:“班公是行若登仙,吾恨不得为驺仆!”后用班生事比喻声名直上,升迁要位。[13]毫:毛笔。颖:指毛笔尖。赆(jìn):用财物给人送行。[14]匪:通“非”。私:舍不得,吝惜。下文“爱”亦同义。
这篇器物铭借砚在盖下喷沸不平,喻自己的奇才不能发扬于世,同时以不用砚作庸俗文字的铭戒,表达自己不阿媚时俗的节操。处处以砚写人,石君风骨即是作者人品的写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68
发表于 2009-9-4 08: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矢津昌永《世界地理》序(清)吴汝纶
矢津君去年游吾国,出所著《世界地理》书赠余,余倩学徒晓东文者译之[2],久而未出。今来日本,则矢津君已諈诿儿子启孙译竟[3],而属余为序。西学日新,后出者胜,矢津君地理学名家,所著书甚多,此编其后出者也。盖今世界能分土立名字者,六十有一国,矢津君皆能言其地域风俗物产。
若国强弱,大率强者进取,弱者无如何,强者虽小必兴,弱者虽大必削;强者长驾远抚,弱者捧土地权利以赠送人;其尤冤苦,则弱者不自保,强者遥领之,谓之“领土”[4]。
伟哉!飞列滨、特兰斯洼尔[5],弹刃之地耳,不甘为人领,奋起以犯强大国之锋[6],虽势不敌,要尽国雄也。特人喋血三载[7],竭强国智力所极,仅乃伏从之。呜乎,烈哉!惜其起撮土,不足自副其志,使特之君长若将率得席可为之势[8],有所凭藉,其所就可量也哉?印度、埃及故大国[9],后皆为他国领土,摇手转足不得。悲夫!悲夫!当其势之未变,彼故安坐拱默,自谓无患也,夫庸知刀俎之日伺其侧乎[10]!然使其时得如特之君相者持之,吾又知其必有异也。强弱之势,夫岂不以人乎哉?痛乎!悲夫!
壬寅秋七月。
注释:
[1]矢津昌永:日本地理学家,当时日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世界地理》:原名《世界地理学》,1902年由吴启孙(吴汝纶之子,当时正在日本留学)译成中文在东京出版。现在北京图书馆有藏。[2]倩:请。[3]諈诿(chuí wěi):以事相嘱托。[4]领土:领地,属地,即殖民地。[5]飞列滨:即菲律宾,1565年被西班牙侵占,1896年曾爆发革命,1898年6月12日宣告独立,但不久又被美国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沦于日本之手,战后重新独立。特兰斯洼尔:亦作脱兰斯哇尔、脱兰士洼,现译作德兰士瓦。1889年,当地人民进行了反占领的斗争,失败后,1902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现为南非东北部的一个省。[6]锋:刀锋,此处指武力。[7]特人:指特兰斯洼尔人民。喋血:血流遍地,形容死伤之多。[8]若:以及。席:依靠。[9]印度:十六世纪起,葡、法、英等相继侵入,1600年起英国逐步建立殖民据点,1849年占领全境。埃及:1882年被英国侵占。[10]刀俎:刀和砧板,宰割工具。
本文写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作者去日本考察教育时。文章借谈世界地理,谴责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政策,并以极大的热情赞扬了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精神。行文中流露了作者对民族衰亡的悲痛,希望激起民众的自强精神,表现了作者鲜明的反帝爱国的思想感情。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69
发表于 2009-9-4 08:5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仕训·(清)傅山
仕不惟非其时不得轻出,即其时亦不得轻出[1]。君臣僚友,那得皆其人也[2]。仕本凭一“志”字[3]。志不得行,身随以苟,苟岂可暂处哉[4]?不得已而用气,到用气之时,于国事未必有济,而身死矣。死但云酬君之当然者[5];于仕之义却不过临了一件耳[6]。此中轻重经权岂一轻生能了[7]?
吾尝笑僧家动言佛为众生似矣[8]。却不知佛为众生,众生全不为佛,教佛独自一个忙乱个整死,临了不知骂佛者尚有多多少也。我此语近于沮溺一流,背孔孟之教矣[9]。当此时,奔逐于进泊天地[10],下皆不屑为沮溺矣,岂如此即皆孔孟耶?但囫囵略道之[11],尔辈顾素闻大义明矣[12],何必我口一一诛求[13]。运气当尔[14],若不达观,真正憋杀几个读书求志之人。须知志即在读书中寻之,不失为门庭萧瑟之风流也[15]。
仕之一字,绝不可轻言。但看古来君臣之际,明良喜起[16],唐虞以后可再有几个[17]?无论不得君[18],即得君者,中间忌嫉谗间,能得终始乎?若裴晋公之遇唐宪宗[19],亦万一耳。
注释:
[1]“仕不惟”二句:做官不但在不应做的时候,不轻易出来做;即使在应该做的时候,亦不轻易出来做。仕:旧称做官为仕。[2]这句说:君臣僚友,哪能都是恰当的呀![3]这句说:作官为仕,本来凭的是一个“志向”。[4]“志不得”三句:志向不得实行,自己又随着人家苟且度日,这样岂能相处,哪怕暂时也不行。[5]这句说:通常认为为报答君王而死是理所当然的事。[6]这句说:但是对作官为仕而言,“死”只不过是临结束前的一件事罢了。[7]经权:经,规范,原则;权,权衡。轻重经权,权衡原则上的轻重。这二句说:为国家做事,每个行动都要在原则上衡量轻重,岂可一死了事?[8]这句说:我曾好笑僧人动不动就说佛为众生,能够轻生舍身,与作官用气一死相似,结果都是“于国事未必有济,而身死矣”。[9]沮溺:长沮和桀溺,古代两个劳动者。《论语·微子》记载:长沮,桀溺两个人在一起耕地,孔子和子路经过那里,他们对子路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子路转告孔子后,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易也。”作者这里说,我的上述主张,接近于长沮、桀溺的意见,而违背了孔孟的教义。[10]奔逐于进,指奔忙。逐,营求官位。干进,营谋官职地位。泊:通“薄”,茂密,迫近。[11]这句说:只笼统大略地说说。但:只。[12]顾:反顾,回顾。素:平素,平时。这句说:回顾一下平时所听说过的道理就明白了。[13]诛求——诛,责也。诛求,责求。[14]运气当尔——你碰到某种运气。[15]萧瑟——寂寞凄凉。风流——遗风。这句说:不失为清贫之家的遗风。[16]明良喜起:君王英明,忠良喜被起用。[17]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君。[18]这句说:且不谈不遇明君。[19]裴晋公:名裴度,唐朝闻喜人,字中立。在唐宪宗时先后任司封员外郎知制诰、门下侍郎平章事等职,很受唐宪宗重用。曾在平定淮蔡之乱中督诸军力战,擒吴无济,抚定共人。后策勋封晋国公,入知政事(相当于丞相)。万:万中求一,少见。
本文论述了出仕之道:仕须有志,并要“得其时”,“得其人”,于“国事有济”,方可出仕,否则不可轻出。文章尖锐地抨击了封建官僚,不凭志,而纯“用气”、“以死酬君”的愚忠;并以佛为众生设喻,揶揄了封建皇帝和官僚“恤众拯民”的谎言;同时还辛辣地讽刺了以孔孟之道治天下,天下却尽是竞进贪婪之辈的丑恶现实;最后吏进一步揭露了官场的险恶、黑暗和腐败,忌嫉谗间,难以善始善终。当然作者由此得出的结论——只在读书中寻志,以保持“萧瑟门庭”的“风流”——是消极的,但这种沽身自好的主张,总比同流合污要高出一筹。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塌爷门下行走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7
编号
323360
注册
2009-5-21
#270
发表于 2009-9-7 09: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市声说(清)沙张白
鸟之声聚于林,兽之声聚于山,人之声聚于市。是声也,盖无在无之。而当其所聚,则尤为庞杂沸腾,令听者难为聪焉。今人入山林者,闻鸟兽之声,以为是天籁适然,鸣其自乐之致而已。由市声推之,乌知彼羽毛之族,非多求多冀,哓哓焉炫其所有,急其所无,以求济夫旦夕之欲者乎?
京师土燥水涩,其声噌以吰(1)。鬻百货于市者,类为曼声高呼,夸所挟以求售。肩任担负,络绎孔道,至于穷墟僻巷,无所不到。传呼之声相闻,盖不知几千万人也!祁寒暑雨,莫不自晨迄暮,不肯少休,抗喉而疾呼,以求济其旦夕之欲耳!
苟谓鸟之呼于林,兽之呼于山者,皆怡然自得,一无所求,而人者独否,是天之恩勤(2)群类,予以自然之乐者,反丰于物而勒于人,此亦理之不可信者也。然使此千百万人者,厌其勤苦,且自悔不鸟兽若,尽弃其业而他业焉,将京师之大,阒然寂然,不特若曹无以赡其生,生民之所需,畴为给之?此又势之必不可着矣。顾使其中有数人焉,耻其所为,而从吾所好,则为圣贤,为仙佛,为贵人,为高士,何不可者。吾惜其自少至老,日夕为抗喉疾呼,而皇皇于道路以死者。甚矣,市声之可哀也。
虽然,市者,声之所聚;京师者,又市之所聚也。揽权者市权,挟势者市势,以至市文章,市技艺,市恩,市诌,市诈,市面首(3),市颦笑:无非市者。炫其所有,急其所无,汲汲然求济其旦夕之欲,虽不若市声之哓哓然,而无声之声,震于钟鼓矣。甚且暮夜之乞怜无声,中庭之相泣有声,反不若抗声疾呼者之为其事而不讳其名也。君子之所哀,岂仅在市声也哉!
嗟乎!有凤凰焉,而后可以和百鸟之声;有麒麟焉,而后可以谐百兽之声;有圣人焉,而后能使天下之人之声皆得其中,终和且平,而无噍杀嚣陵之患。四灵(4)不至,君子之所为致慨也。若曰厌苦人声,而欲逃之山林,以听夫无所求而自然之鸣焉,是鸟兽同群,而薄斯人之吾与也。
注释:
(1)噌吰(chēng hóng撑洪):象声词。喻音量宏大,如钟声。(2)恩勤:《诗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以“恩勤”称父母抚育子女的恩情和辛劳。此作“厚爱”解。(3)面首:男宠,男妾,男妓。明清二代均有“好男风”陋习,不只女的蓄面首。此处与下面“市颦笑”相对则不可引申。市颦笑指女性出卖色笑。(4)四灵:古以龙、凤、龟、麟称“四灵”。四灵出,兆示吉祥清明之世。
沙张白(1626-1691),原名一卿 ,字介臣,号定峰,江阴(今江苏江阴)人。生前与魏裔介等交往。著有《定峰乐府》十卷, 另有《定峰文选》、《读史大略》等并传于世。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449
9/15
|‹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9 18: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5664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