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酒魔剑仙 于 2007-12-4 10:14 发表
曹操的例子举的不当。
一、三国是中原内战,投袁的撑死了是叛徒,算不上是汉奸。
二、虽然诸将有投袁意愿,但是并没有造成事实,更没有带着袁家君打曹操。
三、官渡之后,袁绍已不再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且曹操在官渡展现出了优于袁绍的才干。如果再用烧书信这一招笼络人心,曹操相信凭他自己的才干能够控制住这些人。
四、相反,曹操如果立即作大清洗,那么他就要做光杆司令去打仓亭了。当时天下形势尚不明朗,曹操在各方各面都急需这些人才。
五、烧了书信只是不追究其罪而已。曹操之后难道真的对这些人一点戒心都没有么?
张弘范只是投元就算了,当时元占区的百姓海了去了,没谁说他们是汉奸,那是有人拿刀子逼着他们。可是张弘范投元以后,又带着鞑子残杀手足同胞。难道这也是有人拿刀子逼着他的么?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汉奸。
至于他和伯颜之间更恨谁。。。一个强盗杀你妻儿和你的兄弟杀你妻儿,你更恨谁?
本来就没有 100% 恰当的例子,不过意思反正已经表达过了。两个群体 A,B 争斗,在 B 强 A 弱的时候,A 有人做了对不住群体的事情。这其实再正常也不过了,所以群体 A 的领袖就说这事我以后再不问了。当然,群体 A 也可以选择一一查问,那样的结果就是更多不必要的窝里斗而已。B 强 A 弱时,A 内部的叛徒在 A 强 B 弱的情况下,仍然支持 B 的能有多少?和一批对自我群体没有危害的人斗,不是内耗又是什么?
最后,强盗和兄弟之间我永远更恨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