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2-2 14:03 发表
这个有点赖皮了吧,因为于禁投降了,所以于禁和他的3万人要算成进攻曹仁的兵力?好笑吗?强辩也不能太过火啊。
呵呵,如果真的是阁下断章取义的这样,确实是赖皮。当然,说这句话确实也有一定的针对性。老兄断章取义是有意的?我这里后面立即有一句话,认为这样算不合理。
喜欢把曹魏算少的,最下限3郡郡兵也有5000+,郡的编制:守+尉,尉兵多少中央并不遥控,由尉按例自募。边境和大城有两尉。自己去算吧。此外,西北历来有护羌校尉等额外军事编制。
问题是,我们计算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斗的魏蜀两国的兵力“,而不是”魏蜀两国的总兵力“,或”魏国某些地方的总兵力“。这三郡是不战而降,当然不能算作魏国对蜀国的作战兵力。
屯田的是民兵不会打仗?张辽在巢湖原来带的是民兵,好厉害的民兵。
这就无聊了吧,没有说他们不会打仗,只说他们战斗力不强。张辽带的兵有主力骑兵,显然不是什么屯田兵。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 没说在祁山、箕谷、街亭皆多於贼。
所以这个贼,没加张合五万,那是蜀军当然多了。基本上明眼人看就知道,诸葛错误错在3郡滞留太久(此事委马谡就好,他不是擅长攻心?)诸葛该一开始就亲帅大众向街亭险要。这里犯了2个严重错误:用人错,动作慢。尤其是动作慢,这个基本是他的老毛病了。
哈哈,这句话就回去了:是不是太赖皮了?你这点理解能力是要笑死人的。孔明说的话泛指第一次北伐的两个方向,祁山和箕谷。街亭蜀军,是从诸葛亮的出祁山部队分出去的,显然不算单独一个方向,不能并论。如果不算张郃的兵,怎么后文会有“为贼所破”?这个“贼”显然是指祁山方向的张郃与斜谷方向的曹真,怎么没加张郃?
10万大众是加了农民,10万带甲一般可配上30万大众的。
我文也说了,人们普遍都认为这里说的是十万军人。诸葛亮斩马谡时必通喻自己部队,所以一般都理解这是指十万蜀军(如汉中官方网的那篇文章),这是对诸葛亮十万兵力北伐的有力支持之一。至于你硬要理解为包括了啥事也不知道的农民(马谡死了,农民都垂泪,这马谡是影视歌三栖明星吧?),也可以为一家之说另行发表,但不能视为驳斥了我所引述的一般的、有多种资料认同的说法。
正确看法我以为:关羽刘备未死前,蜀10万余总兵力,不可能过15万,最大理论上限巴蜀加荆州,可养的起20万兵,但荆州一失少了大量户口四川最多能征兵10余万在人口恢复的后期理论可达15万(如果诸葛活到80岁的话)但在第一次北伐时,出10万兵上前线,加地方以及永安守军,合14-15万,从时间上看可能性太小了。
荆州关羽5万全军覆没,姨陵5万又全军覆没,当时蜀中兵力只剩数万,短短几年,招出5万新训,合10万之数,各地分布3-4,前线去个7万,是合理的。短短几年,招出10万新训,合13-5万之数,各地分布3-4,前线去个10万,是搞笑的,史上也只有胡志明爷爷能这么干。
说来说去,全无史料直接或间接支持,你可以这样猜,我可以这样猜。武国卿及大量文章都认为仅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兵力就有10万。我还是相信自己的计算和武国卿等人的军事著作。
说到估算的话,本人也有个计算:夷陵大败后蜀国剩有五六万(再少的话恐怕魏国不一定不出兵),经七八年的准备,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招新兵五六万及收集溃兵,使总兵力达到12~13万左右,是完全可能的。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 于 2006-12-3 16:3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