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2 13:54 发表
1 ,冒牌兄,你说陈矫的例子是不多还是少?恐怕不多吧.所以你用少数的例子来反证多数是否不妥.
2,过继的原则不是我编的,你可以去问问你的父辈是不是这样的.一般是兄弟优先的,当然兄弟反目不算.反正我的家族在修家谱的时候是这样的.
3,阿瞒传,一看这个书名就知道作者对曹操不满,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他所举的例子是否属实值得商榷.世语,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他列为志人小说.,那么小说又有多少真实呢?
1、同姓不婚确实很少见,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而这个问题也不在于例子多少。
假如没有任何记载说曹嵩出自夏侯,那就是以少数的例子来推及多数,这当然是不妥的。
但曹嵩出自夏侯,跟陈矫本为刘姓一样,都是有明确记载的。那就说明两者都是特例。
既然兄台不会引用“同姓不婚”的原则,来否定陈矫出自刘姓的可能性。
为什么对曹嵩就要用另一种标准呢?
2、跟第一条类似。
过继确实原则上以族子优先,外人极其少见。而像唐代以后对收养异姓养子甚至都要处刑。
但收养异姓养子还是存在的。
异姓养子不存在,这个能够推出曹嵩一定是曹家人。
但异姓养子很少见,这个是推不出曹嵩一定是曹家人的。
异姓养子虽少,但还是有特例存在。
既然有明确记载曹嵩出自夏侯,而特例又是存在的,正常的推理应该就是曹嵩也属于特例。
如果要仅以异姓养子来否定曹嵩出自夏侯,那岂不是同样把所有异姓养子都能否定掉?
3、曹瞒传带有主观意识也好,世语列入小说类也好。假如没有能够否认他们记载的证据,就应该采信他们的说法。
况且有两本书同时记载,已经可以互相印证。
ps.志人小说并非现在意义上说的小说。
现在的小说一般是凭空编造故事。而古时的小说一般是记载逸闻趣事之类的,或者可以看成类似现在的娱乐新闻。
虽然可能有夸大的,但未必就是不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