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解读嘉靖本三国演义系列
性别:未知-离线 北地公谨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97971
注册 2007-1-1


发表于 2007-1-1 02: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人说毛本通俗易读,不敢苟同.说说我自己的感受,我读三国演义只不过两三遍而已,好书是不怕多读的.而且也有兴趣多读.但是毛本每次我每次都是勉力读完.因为感觉读来很是费力,索然无味.书中行文平淡,语言模糊不清.经常要翻阅前面查证.要不是因为恁大的名头恐怕我读一次就将它束之高阁了.
     说来汗颜,今日方知有嘉靖本一说.看罢楼主的长文,一是感慨,一是愤怒...文中援引了嘉靖本的一些原文,逻辑清晰,而且也饱含趣味,深得古代文学作品的妙处.因为两者对比,我感觉出了区别,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修辞.所谓文字华美,不就是修辞巧妙让人兴致昂然吗?反观毛本,将原文多处简略,有些甚至篡改的面目全非.那些精彩的华美的赋文,以及对行文有重要补充和提示作用的诗词竟然删除不用!而且其用意让人明显看出是抑曹褒刘,不,是褒诸葛.经毛纶父子臭墨一淋,酸腐之气冲鼻.简直变成了流水帐!今日得窥嘉靖本片段,感慨良多,天下第一才子书之名果然不是幸致,前后呼应,用意深远.深得微言大义之妙!
     对毛本现在简直是愤怒已极了,真不知这父子两个本意为何,好好一部锦绣文章被他们篡改的一塌糊涂,真真暴殄天物!也不掂量下自己的斤两,你们的笔也配伸到这部书上吗?真不知在地下羞也不羞.这种行为放到现在简直是无耻!罗某是满腹经纶的才子,你们,不过是浸透腐墨的浣笔池中臭石而已!
     虽然,并不确定嘉靖本是原本,但我想能流传几百年可不是毛本这样的书可以做到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1 02: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周瑜定计取荆州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07
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周瑜定计取荆州


  孔明听知鲁肃到,教远远迎接。接到公廨,各来相见。玄德待以上宾。肃曰:“江左听知令侄弃世,吴侯特具薄礼,遣某前来致祭。公瑾再三申敬于玄德公、孔明先生。”玄德、孔明起身称谢,收了礼物,置酒相待。肃曰:“前者皇叔有言:‘公子刘琦若在,荆州暂时居住。’今公子去世,必然见还。肃亦为此事而来。几时可以交割?”玄德曰:“公且饮酒,有一个商量。”肃强饮数杯,连逼数次。玄德未及开言,孔明变色言曰:“子敬公好不通礼!我主人相待,直须要说到根前?自三皇五帝开天立极以来,‘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且休说远。昔我高皇帝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兵,成四百余年之基业,传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宇宙瓜分,各处一方,自收赋税;有日天道好还,复归正统。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今皇上之叔,封疆之内,合分茅列土而居。加之刘景升乃我主之兄也,弟承兄业,有何不可?汝主乃铁塘小吏之子,素无功德于朝廷;今倚强恶,占据六郡八十一州,尚自贪心不足,而欲吞汉上也?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到无分,汝主姓孙合情佃也?况赤壁破曹兵,我主多负勤劳,众将并皆用命,岂独是汝东吴之力耶?若非我借东南风信,汝周郎安能展半筹耳?江南一破,休说二桥(桥,姓。古从木傍。)掳于铜雀宫,则汝等妻子皆不能保矣。适来我主人不即答应者,以子敬乃高明之士,必能察焉。子敬深通古今,善辩是非,何故出此言耶?”一席话,问得鲁子敬缄口无言,半晌乃曰:“孔明之言,
·514·
怕不有理。争奈于鲁肃身上,甚是不便。汝等做个损人安己么?”孔明曰:“有何不便处?”肃曰:“昔日皇叔当阳受难时,是肃引孔明渡江见吴侯;后来周公瑾要兴兵攻荆州,又是鲁肃当回;后来说待公子去世还荆州,又是鲁肃回话。今又不应前言,失其大信,鲁肃无葬身之地矣!肃死无恨,使荆州之民立见涂炭,玄德公亦受万代之耻笑也!愿思忖焉。”孔明曰:“曹操统百万虎狼之众,动以天子为名,吾亦只以为疥癣之疾,岂惧周郎一小儿乎!若只说恐先生面上不好看,我教主人立纸文书,暂借荆州为本;待我主别图得城池之时,便交付还东吴。此理如何?”肃曰:“孔明还夺得何处,还我荆州?”孔明曰:“中原急未可图,西川刘璋暗弱,我主待图之。若图得西川,那时便还。”肃教立文书。玄德亲笔写成,押了字,代保人诸葛孔明也押了字。孔明曰:“玄德公是我主人,难道自家作保?烦子敬先生也押个字,回见吴侯,也好看。”肃曰:“某知皇叔乃仁义之人,必不相负。”遂押了字,收了文书。宴罢便辞。玄德、孔明送到船边,与鲁肃曰:“子敬见吴侯,善言伸意,休生妄想。若不容准,我翻了面皮,连八十一州都夺了。只要两家和气,皆赖于敬一语之劳。休教曹贼笑话!”
  肃作别下船而回,先到柴桑郡见周瑜。瑜问曰:“子敬讨荆州如何?”肃曰:“有文书在此。”呈与周瑜。瑜顿足曰:“子敬中诸葛亮之谋也!允与借地,实是混赖。说道取了西川便还,知他是几时?假如十年不得西川,十年不还,知他谁后谁先?这等文书,如何中用,你却与他做保!他若不还城池,必须连累足下。吴侯一怒,九族难保也!”鲁肃闻言,痴呆了半晌,将文书掷地下,泣曰:“恐玄德不负于我。”瑜曰:“子敬乃诚实笃厚人也。刘备是枭雄之辈,(枭雄者,勇健也。)诸葛亮乃奸猾之徒,恐不似先生之心也。”肃曰:“若此,如之奈何?”瑜曰:“但念子敬是吾恩人,想借三千斛
·515·
之事,吾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探细的回,别有区画。”鲁肃跼蹐(二音:局即。)不安,捻指数日。
  细作回报:“荆州城中扬起布旛做好事,城外别建新坟,军士各挂孝服。”瑜惊问曰:“没了甚人?”细作曰:“刘玄德没了甘夫人,即日安排殡葬。”瑜与鲁肃曰:“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受缚,荆州反掌可得!”肃曰:“计将安在?”瑜曰:“刘备丧妻。吴侯有一妹,极甚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也。我修封申呈,敬达吴候,便教人去荆州为媒,说刘备来入赘,赚到南徐,妻室不能勾得,幽囚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了刘备。一角交割了荆州城池,我别有个主意。于子敬身上,须无事也。”鲁肃拜谢。写了申呈,选快船送鲁肃投南徐,径见吴侯,先说借荆州一事,呈上文书。孙权曰:“若如此,何时取得?”肃曰:“有周都督申呈在此,用此计可得荆州。”权看毕,点头暗喜,寻思谁人可去,猛然省曰:“非此人不可!”遂唤一人而至,姓吕,名范,字子衡,乃汝南细阳人也。权曰:“近闻刘玄德丧妻。吾有一妹,欲招此人为婿,永结亲姻,共力破曹,以扶汉室。非子衡不可为媒,望作急往荆州一行。”范曰:“主公之命,安敢有违!”即日收拾船只,带数个从人,望荆州来。
  却说玄德自没了甘夫人,昼夜烦恼。一日,正与孔明闲叙,人报东吴差吕范到来。孔明笑曰:“此乃周瑜之计,必是荆州之故。亮只在屏风后潜听,但有甚话,主公都应承了。留本人在驿中安歇,别作商议。”玄德教请吕范入。礼毕坐定,茶罢,玄德问曰:“子衡此降,必有见谕?”范曰:“某近闻公丧偶,有一门好亲,故不避嫌,特来作媒。未知尊意若何?”玄德曰:“中年丧妻,大不幸也。肉尚未冷,安敢望此?”范曰:“人若无妻,如屋无梁,岂可中道而废人伦也?吾主人吴侯有一妹,美而大贤,堪可以奉
·516·
箕帚。若两家共结秦、晋之欢,则曹贼不敢正视东南也。于国于家,并皆全美。望皇叔裁之,便可一行。”玄德曰:“此事吴侯知否?”范曰:“不先禀得吴侯允准,如何敢造次来说。”玄德曰:“吾已半百之年,鬓发斑白;吴侯之妹,正当妙龄,恐非配偶。”范曰:“吴侯之妹,身虽女子,志胜男儿。常言:‘若非天下英雄,吾不事之。’今皇叔名闻四海,德播华夷,正所谓淑女以配君子,岂可以年齿上下相嫌乎?”玄德曰:“公且少留,容某思之。”是日,设宴相待,留于馆舍。至晚,与孔明商议。孔明曰:“来意亮已知道了。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主公便可应允。先教孙乾和吕范去同见吴侯,面许已定,择日便去就亲。”玄德曰:“周瑜定计,欲害刘备,岂可以身轻入危险之地乎!”孔明大笑曰:“虽是周瑜之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孔明定三条妙计,气死周瑜。其计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517·


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原文:铁塘。可能是“钱塘”之误。

    孔明听知鲁肃到,教远远迎接。接到公廨,各来相见。
  玄德待以上宾。
毛本改为:
    却说孔明闻鲁肃到,与玄德出城迎接,接到公廨,相
  见毕。
毛本中,“与玄德出城迎接”,不合礼仪,若是孙权亲来,刘备应该出城迎接。

    肃曰:“前者皇叔有言:‘公子刘琦若在,荆州暂时
  居住。’今公子去世,必然见还。肃亦为此事而来。几时
  可以交割?”
毛本改为:
    肃曰:“前者皇叔有言:公子不在,即还荆州。今公
  子已去世,必然见还。不识几时可以交割?”

    孔明变色言曰:“子敬公好不通礼!我主人相待,直
  须要说到根前?自三皇五帝开天立极以来,‘天下者,非
  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且休说远。昔我高皇
  帝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兵,成四百余年之基业,传至
  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宇宙瓜分,各处一方,自收赋税;
  有日天道好还,复归正统。……适来我主人不即答应者,
  以子敬乃高明之士,必能察焉。子敬深通古今,善辩是非,
  何故出此言耶?”
毛本改为:
    孔明变色曰:“子敬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自我
  高皇帝斩蛇起义,开基立业,传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
  各据一方;少不得天道好还,复归正统。……适来我主人
  不即答应者,以子敬乃高明之士,不待细说。何公不察之
  甚也!”

    半晌乃曰:“孔明之言,怕不有理。争奈于鲁肃身上,
  甚是不便。汝等做个损人安己么?”
毛本改为:
    半晌乃曰:“孔明之言,怕不有理;争奈鲁肃身上甚
  是不便。”
罗本中,鲁肃重点从道德上谴责刘备。

    肃曰:“……今又不应前言,失其大信,鲁肃无葬身
  之地矣!肃死无恨,使荆州之民立见涂炭,玄德公亦受万
  代之耻笑也!愿思忖焉。”
毛本改为:
    肃曰:“……今却不应前言,教鲁肃如何回覆?我主
  与周公瑾必然见罪。肃死不恨,只恐惹恼东吴,兴动干戈,
  皇叔亦不能安坐荆州,空为天下耻笑耳。”
罗本中,鲁肃把自己的死,荆州百姓的灾难都归罪于刘备,明确刘备非但小德有亏,大德也有亏,针对的是刘备素以仁义自诩。
  毛本中,鲁肃仅是为此要承担罪责,显得轻描淡写;鲁肃对刘备的威胁也不符合鲁肃对刘备的策略。

    曰:“……只要两家和气,皆赖于敬一语之劳。休教
  曹贼笑话!”
毛本改为:
    曰:“……今只要两家和气,休教曹贼笑话。”
罗本中,诸葛亮提醒鲁肃回去后不要实话实说。鲁肃回去后确实也没有如实向周瑜全面汇报。

    瑜顿足曰:“……他若不还城池,必须连累足下。吴
  侯一怒,九族难保也!”鲁肃闻言,痴呆了半晌,将文书
  掷地下,泣曰:“恐玄德不负于我。”
毛本改为:
    瑜顿足曰:“……他若不还时,必须连累足下,主公
  见罪奈何?”肃闻言,呆了半晌,曰:“恐玄德不负我。”
罗本中,鲁肃面临的危难远比毛本中的要严重,表现的是刘备的没有道德和仁义。

    鲁肃跼蹐不安,捻指数日。
毛本改为:
    鲁肃跼蹐不安。
罗本中,“捻指数日”,说明鲁肃不是一般的难过,简直就是度日如年。

    细作回报:“……”
毛本改为:
    过了数日,细作回报:“……”
罗本中,没有明确时间,意在弥补时间裂隙。演义中明确交待,建安十四年(公元二零九年)春正月,刘备开始征收荆南四郡。此前,周瑜已从江陵撤回东吴,程普率军赴合淝增援孙权。旋即,孙权从合淝败退。历史上,时间为建安十四年(公元二零九年)春,三月。演义中,虽然没有明确孙权从合淝败退的时间,但依推算,也超不过这个时间。在演义上回结尾处,明确交待,当刘备刚刚听说孙权兵败,刘琦也恰好死了。不过半月,鲁肃即来讨荆州。鲁肃返回东吴,时间不会超过五月。
  建安十四年(公元二零九年)冬十月初,刘备启程赴东吴娶亲。如按毛本,鲁肃、吕范、孙乾等人,往返运作的时间,不足以填补五个月的时间空隙。

    孙权曰:“若如此,何时取得?”
毛本改为:
    权曰:“你却如此糊涂!这样文书,要他何用!”
毛本中,孙权的话显得很浮躁。孙权一直很信任鲁肃的能力,当然不会认为鲁肃“如此糊涂”。

    范曰:“主公之命,安敢有违!”
毛本改为:
    范领命,
罗本中,吕范这样说的弦外之音是:“我知道这是骗人的勾当。”罗贯中的弦外之音是:周瑜的计策很拙劣,诸葛亮识破此计也没什么玄妙的。

    范曰:“……于国于家,并皆全美。望皇叔裁之,便
  可一行。”
毛本改为:
    范曰:“……此事家国两便,请皇叔勿疑。但我国太
  吴夫人甚爱幼女,不肯远嫁,必求皇叔到东吴就婚。”
毛本中,“请皇叔勿疑”,岂非“此地无银三百两”。“不肯远嫁”,刘备还能“倒插门”,永远留在东吴?这不是明白告诉刘备只能拒绝吗。见过蠢的,就没见过毛纶父子这样蠢的。

    玄德曰:“公且少留,容某思之。”
毛本改为:
    玄德曰:“公且少留,来日回报。”
毛本中,“来日回报”不合刘备的身份,只有下级对上级才能用“回报”。



  当鲁肃催还荆州时,诸葛亮的回答是典型的流氓无赖。让鲁肃在文书上押字,用的是标准的骗子手段。最后,还威胁鲁肃回去后不得告状。这是罗贯中把荆州问题从道德上归罪于诸葛亮。


  在这里,鲁肃的表现很愚蠢,和历史上的鲁肃相比,似乎有被罗贯中贬低的嫌疑,其实不然。历史上的鲁肃本就是善于讲大道理,却不善于作具体事情。孙权后来与陆逊评论鲁肃时说:“……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图取关羽,(吕蒙)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矣。”古人常讲:“用人如器。”人有所长,也有所短。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了一千人上了井冈山,到和朱德会师时,依然还是那一千多人,几乎没有任何发展。而同时和毛泽东起义的朱德,却是带了两万多人上的井冈山。能耐有如毛泽东这样的人,同样是理论在行,自己却不会具体实施。做不好具体事情的人,不等于就没有大才。百战百胜的韩信,如果没有战争,其连求得一餐温饱的能耐都没有,最终难逃饿毙路边的命运。


  刘备赖着荆州不还,东吴肯定恨之入骨,这点事情人人都一清二楚。此时,周瑜却让刘备去东吴娶亲,傻子都知道不会有什么好事。孙权虽然没有对吕范讲真话,但吕范的那句:“主公之命,安敢有违!”已经明白无误地表示,吕范清楚地知道此次联姻是一场骗局。刘备自己也非常清楚:“周瑜定计,欲害刘备。”所以,周瑜的计策太小儿科了,诸葛亮能识破此计也谈不上高明。


  在本回结尾处,诸葛亮劝刘备接受东吴的求亲,并让刘备冒险去东吴迎亲。在随后的章回中,诸葛亮“神机妙算”,三个“锦囊妙计”,让无数后人五体投地。只可惜,诸葛亮作的是无用功,智慧再次没有用到正经地儿上。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比一下历史,看一看历史上刘备联姻和孤身“冒险”到东吴的目的。(“冒险”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表面上看有危险,其实没有危险。在第102回“诸葛亮一气周瑜”的评注中,已有所论述。)

  历史上,在建安十四年(公元二零九年)十二月,也就是赤壁之战一年后,周瑜经过一年多的苦战,终于打败曹仁,占领江陵。此时刘备早已占领了长江以南的荆南四郡。
  “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权以妹妻备。”
  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零年)十二月。“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周瑜上疏劝孙权扣留刘备,孙权没有同意。周瑜病死于巴丘,孙权令鲁肃代替周瑜领兵。“鲁肃劝权以荆州借刘备,与共拒曹操,权从之。”
  所以,历史上孙权与刘备的联姻,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巩固双方的关系。没有演义中的“美人计”。刘备“冒险”到东吴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借到荆州(江陵)。

  演义中,刘备已经得到了荆州,不存在再为“借荆州”而冒险到东吴的理由了。演义中,刘备娶孙权的妹妹,显然也没有达到讨好孙权的效果,当然,诸葛亮原本也没有这样的目的。(此处冒险没加引号,是因为在演义中,若非刘备命大,“锦囊妙计”也无法让刘备逃出生天。)
  按演义中的过程推测,诸葛亮是为了气死周瑜。其结果是首先埋下了东吴对刘备仇恨的种子;其次是为吕蒙掌军,“白衣渡江”铺平了道路;最后,导致了刘备的夷陵大败。罗贯中的用心真是太“险恶”了。
  如果不是为了气死周瑜,那诸葛亮让刘备去东吴娶亲,就实在没有任何意义了,难道是刘备找不到老婆了?
  刘备能够同意去东吴,可能原本有和东吴搞好关系的想法,但经过诸葛亮的三个“锦囊妙计”,刘备的这点想法也彻底的破灭了。后来关羽失荆州时,许多人认为是关羽没有做到东和孙权。在演义中,罗贯中把这个破坏“东和孙权”的罪魁祸首,牢牢地安到了诸葛亮的身上,也就等于把失荆州的责任,从根本上推给了诸葛亮。


  后面的三条“锦囊妙计”,虽然有很大的漏洞,差点没要了刘备的老命;但具体上还是很有些神奇之处。三条“锦囊妙计”虽然在救刘备时起到了作用,可是却没有摆脱从小处着眼的低层次,依然属于“术”的范畴。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故弄玄虚,搞什么“锦囊妙计”。
  东吴若是杀死刘备,荆州说了算的人不是诸葛亮,而是实际掌控军队的关羽和张飞。刘备一死,关、张必定会为刘备报仇,以关羽和曹操的关系,关、张极有可能投靠曹操。曹操虽然再也容不下刘备,但却肯定能容得下关、张等人。到那时,孙权非但得不到荆州,荆州还会立即重新落入曹操手中,赤壁之战前的形势就会重现,而赤壁之战的结果却不会再现了。历史上,孙权没有听周瑜的建议而放回刘备,就是基于上面的考虑。演义中,孙权被诸葛亮的计策气昏了,所以才要置刘备于死地。只要刘备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点拨一下孙权,既使刘备把脑袋送给孙权,恐怕孙权都没胆量要。
  后面貌似神奇的三条“锦囊妙计”,表现的还是诸葛亮“精于术而疏于略”的本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坚硬的稀粥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336
编号 77101
注册 2006-7-28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07-1-3 11: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终于等到文鸯兄的更新了。
对兄台分析孙权北伐失败的那一段论证佩服之至。

不比不知道,虽然毛本简洁了很多,但像表现心态的(比如周瑜战曹仁)一些修饰用词句,一旦被删,意味就变了。

文兄点评还需如此字斟句酌,当初罗灌水作书时所受的艰辛就可见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7-1-3 14: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气概文鸯 于 2007-1-1 02:28 发表
  历史上,在建安十四年(公元二零九年)十二月,也就是赤壁之战一年后,周瑜经过一年多的苦战,终于打败曹仁,占领江陵。此时刘备早已占领了长江以南的荆南四郡。
  “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权以妹妻备。”
  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零年)十二月。“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周瑜上疏劝孙权扣留刘备,孙权没有同意。周瑜病死于巴丘,孙权令鲁肃代替周瑜领兵。“鲁肃劝权以荆州借刘备,与共拒曹操,权从之。”
  所以,历史上孙权与刘备的联姻,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巩固双方的关系。没有演义中的“美人计”。刘备“冒险”到东吴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借到荆州(江陵)。

如此看来,周瑜在赤壁之战后攻击江陵的战略就无可非议了。不乘胜攻击江陵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江陵、合肥二者选一的化,肯定是要先攻江陵。

周瑜攻江陵完胜,孙权攻合肥完败,这样一来周、孙的关系就非常微妙了。周瑜既如日中天,有是众矢之的,曹操、孙权、刘备都对他有所忌惮。孙权拉拢刘备,就变得有必要了。这种情况下刘备是孙权的座上宾,绝对没有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周瑜能“上疏劝孙权扣留刘备”,是否说明周瑜自己对同孙权的关系还是很乐观的?也就是这点上周瑜有点缺乏洞察?毕竟这不是一般的建议。但“孙权没有同意”总应该使周瑜明白了些什么吧。

周瑜死后,刘备人多地少,孙权人少地多,把荆州借给刘备,是有远见和魄力的举措。

只是到刘备占领了益州之后,孙、刘的矛盾才上升到了摩擦的地步,但这时也不应该破裂。还是关二哥没处理好统一战线的关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5 02: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稀粥兄

回稀粥兄:
  罗贯中参加过元末张士诚部的起义,做过张士诚的幕僚,张士诚部灭亡后,隐身江湖。像罗贯中这样,有过高级从政经历,参加过战争,有过上层军旅经验,又有丰富江湖阅历的人,在小说的作者当中,古今中外,仅罗贯中一人。所以,在涉及历史、军事、政治、人情世故等题材方面的小说中,罗贯中所能达到的境界,古今中外,也是无人能够企及的,更不是阅历苍白、思想僵化的白面书生,所能望其项背的。正因为如此,在罗贯中看来是很自然、很简单的事情,而后人却很难意会和理解。像毛纶父子这样的穷儒,恐怕一生连远门都没出过,又怎能理解罗贯中的三国。如果毛纶父子哪怕能够理解一星半点,也绝不敢来修改罗贯中的三国。腐儒的不自量力,在毛纶父子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5 02: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ptcn兄

回ptcn兄:
  以下全部以历史说事。
  赤壁之战后,东吴的正确战略应该是,按照鲁肃和甘宁原先的建议,全力占领荆州,完成全据长江之险的战略方针。如何占领荆州,就好比下围棋一样,同样完成一个目标,但先落那个子,效果往往截然不同。
  赤壁之战后的荆州,最重要的无疑是江陵。江陵不但人口稠密,(三国时期,由于人口大幅度减少,只有黄巾起义前的十分之一,所以,人口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资源。)钱粮富庶;而且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占领了江陵,就可以组建起强大的水军,这就是张昭所说的: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江陵位处东吴的上游,顺江而下,朝发夕至,东吴防不胜防。这叫东扼吴越。另外,还可南控四郡、北窥中原、西图巴蜀。所以,江陵是东吴必争之地。
  但是,必争之地不等于就要先争。赤壁之战后,曹操水军损失殆尽,已无力支援江南荆州四郡。如果周瑜先取荆南四郡,荆南四郡可席卷而定,事实上,刘备取得荆南四郡也只是武装游行一圈,四郡皆不战而降。此时,以刘备之军力,又无法独取江陵,也不敢同东吴公然翻脸,同周瑜争抢荆南四郡。周瑜收荆南四郡之军实与士卒,实力大增,然后再攻江陵,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最后,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只能乖乖地被东吴驱使。
  不幸的是,赤壁之战后,东吴上下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过低地估计了曹军,忽视了刘备。赤壁大战刚刚结束,东吴就全线出击,孙权攻合肥,张昭攻九江之当涂,周瑜攻江陵。战事一开,不分出个结果,东吴的军队是无法撤下来的。而此时的荆南四郡,名义上是归属曹操的,刘备进取荆南四郡名正言顺。有人说,刘备进取荆南四郡需要东吴同意,否则就是刘备与东吴公然翻脸,东吴就会剿灭刘备。但此时的实际是,东吴的军队正全部陷在与曹军的战事中,根本就没有能力制止刘备的任何行动,以刘备的枭雄,怎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无论东吴持何态度,刘备都要完成占领荆南四郡的目标。刘备一旦完成对荆南四郡的占领,实力就会大增,补给也不需要再仰仗东吴了。刘备在荆州的声望本来就很好,现在又有了自己的地盘,势力也了规模,周瑜与曹军在江陵又陷于久战之中,刘表旧部自然纷纷来投。待周瑜拿下江陵后,刘备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大军屯兵公安。公安与江陵只有一江之隔,刘备这般集结兵力,东吴对刘备已无可奈何。如果东吴硬要与刘备翻脸开战,东吴就有可能陷于两面作战,那可就真是亡国指日可待了。所以,面对既成事实,东吴只能予以承认。“(孙)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刘)备。”而且是孙权首先表示了认可,“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刘)备”只不过是周瑜的一种说法,“南岸地”是刘备自己占领的。至于刘备以“地少人多”的借口要求江陵,只是给东吴面子的一种说法。三国时期,由于人口大幅度减少,只有黄巾起义前的十分之一,全国人口不过七百万。至于荆南四郡的赋税不足以开支,自己裁军好了。所以,刘备的说法只不过是给孙权找一个冠冕堂皇台阶下。


  许多人说,赤壁之战后,孙权有猜忌周瑜的倾向,原因是周瑜功高盖主。阿鸯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如韩信,因其功大而被刘邦猜忌。韩信分封楚地,楚国内的一切都是韩信说了算,加之地域广大,韩信又善战,所以,韩信的势力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更主要的是,刘邦在世时,韩信也许不会造反,刘邦也不怕韩信造反。但是,刘邦的年龄远比韩信大,刘邦更担心自己死后的韩信。周瑜则不同于韩信。东吴的兵制是部曲制,大小将领都有自己固定的军队,大将拥有的兵多,小将拥有的兵少。后期,大将兵多者万人;但此时,兵多者不过数千而已。这些大小将领的命运都是孙权说了算,都督只是行使指挥权,所以这些将领只效忠于孙权,能够效忠周瑜的只是周瑜的数千本部兵而已。像程普、吕蒙、凌统、甘宁等这些大将,他们都是孙家父子提拔起来的,不会效忠周瑜的。三国后期,君主无能,渐渐失去权力,将领的命运落到了权臣手中,君主的地位才受到威胁。一句话,你掌握了别人的命运,别人才会效忠你。
  再如吴三桂在云南造反。吴三桂的部下,从明末山海关开始,就长期跟随吴三桂,他们的命运与吴三桂息息相关,所以他们能跟吴三桂一起造反。
  赤壁之战虽然是在周瑜的指挥下打赢的,但是更主要的是曹操自身错误造成的,而且火攻是黄盖提出和实施的。所有这些,亲身参战的将士们都非常清楚,赤壁之战不是离开周瑜就一定会输掉的,东吴的建立和继续生存更不是非周瑜不可。所以,赤壁之战虽然能给周瑜带来威信上的提升,但远不能达到让人迷信的程度。至于争夺江陵,在东吴各方面都具有优势的情况下,历时一年多才逼迫曹军主动放弃,已经是乏善可陈了;而且,在拿下江陵之后,战略局面还十分尴尬。所以,荆州问题上,周瑜的威望得的是负分。这些问题孙权看得清楚,周瑜自己也不会不明白。一年后,周瑜就病死了,不能排除荆州问题使周瑜很难堪、很郁闷的因素。
  “但“孙权没有同意”总应该使周瑜明白了些什么吧。”阿鸯以为,应该是周瑜明白了:他给东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荆州一旦出让给刘备,他将颜面尽失。这对一向自视甚高的周瑜,其打击程度无疑是毁灭性的。

  “把荆州借给刘备,是有远见和魄力的举措。”当时孙权是为形势所迫。
  后来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吕蒙时说:“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寡俦。子敬因公瑾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张子布、秦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矣。”
  孙权对周瑜的评价过于简略,明显没有说尽,可能是不方便说。“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虽然是在评论吕蒙,实际也是侧面批评周瑜言过其实。这番话,孙权既是评论周瑜、鲁肃及吕蒙,也是在教陆逊该怎样做。其中很明确,孙权认为“借荆州”是错误的,这是事情过去很长时间后,孙权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成熟反思后得出的结论,其正确的可能性更大。


  “只是到刘备占领了益州之后,孙、刘的矛盾才上升到了摩擦的地步,但这时也不应该破裂。还是关二哥没处理好统一战线的关系。 ”本质上说,孙权不能容忍强势集团占据荆州。当刘备还没有取得西川时,刘备的力量还不能构成对东吴的威胁;但当刘备兼有益州后,就有了吞并东吴的能力。
  具体在本坛《纵论诸葛亮系列》中,《纵论诸葛亮系列之蜀汉的衰落》中,阿鸯有更详细一些的评论,现将相关部分复制如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五月,曹操退出汉中;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立即开始进攻曹仁。史书没有明确,关羽大举进攻的行动,是关羽自作主张还是刘备的命令。按惯例,有重大行动时,方授予将领大权,所以,关羽进攻曹仁应该是刘备的命令。刘备为何要此时令关羽进攻曹仁?又是谁给刘备出的这个主意?由于诸葛亮罢撤史官,又严禁议论朝政得失,该事遂不可考。(演义中,罗贯中把这个天大错误的始作俑者给了诸葛亮。阿鸯对此表示认同,并且认为这是诸葛亮不设史官的起因。)

  八月,水淹七军,关羽威震华夏。由于江陵对东吴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关羽越是强大,对东吴安全的威胁越大,孙权做梦都想夺回荆州,吴、魏两大势力悄然联手,荆州已危在旦夕。关羽取得的胜利越大,荆州的危机越重,没有任何记载,曾有人就此提醒过刘备,包括诸葛亮。

  十月,已与吴联盟的魏,顿时有了大量的机动兵力,正向樊城蜂拥而来。曹操的各路大军尚在路上,徐晃就已大败关羽,说明关羽孤军北进必定是要失败的。空虚的荆州,孙权必定是要袭取的。十二月,到关羽被禽时,未获得过一兵一卒的增援。这样的局面,莫说关羽,即使孙、吴再世,也无济于事。荆州失陷的命运,在关羽大举北进之时,就已经注定了。

  如果关羽不大举北进,荆州就不会失陷。由于江陵南近长江,北带汉水,便于水军运作,不利于魏军防守,所以曹操无意进攻江陵。前有曹仁弃守江陵;后世直到三国归晋,北军也未占江陵。关羽主力不离开江陵,孙权自知无力独取江陵,也不会贸然攻击。此时(公元二一九年),汉中争夺战刚刚结束,自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刘备入蜀,连年大规模征战,蜀中刘备军钱粮枯竭,无力出兵。关羽此时北进,无法得到益州方面的任何支援。孙权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偷袭荆州得手,刘备到章武二年(公元二二二年)才大举出兵报仇,根本原因就是刘备没有钱粮。所以,关羽大举北进的时机不对。对此,没见到诸葛亮任何有预见性的谏阻。对赤壁之战,贾诩有谏阻。对官渡之战,田丰、沮授有谏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5 02: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玄德娶孙夫人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08
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刘玄德娶孙夫人


  却说玄德怀疑未决,孔明教孙乾往江南说合亲事。孙乾领了言语,与吕范同到江南,来见吴侯孙权。权曰:“吾愿将舍妹招玄德,并无异心也。”孙乾拜谢,回荆州见玄德,言吴侯相待之意,专候主公去结亲事。玄德疑惑而不敢往。孔明曰:“吾定了三条计,非子龙而不可行也。”遂唤子龙近前,附耳言曰:“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袋内有三条计策,依次而行,吾当应之。汝若不依我计,是背主也。”子龙曰:“愿听军师密旨,并不敢违。”孔明将出三个锦囊,与子龙贴肉收藏。孔明先使人纳上礼物,一切完备。
  时建安十四年冬十月初也。玄德选快船十只,随行五百余人保护,大将军赵子龙,并离荆州,前往南徐进发。荆州之事,皆听孔明裁处。玄德心中怏怏不安。早到南徐州,船已傍岸,子龙曰:“临来时,孔明分付三条妙计,依次而行。今已到此,必预先开了第一个锦囊观之,依次而行。”子龙看了,唤五百随行军士,一一分付,如此如此。众军应诺而去。原来国老乃二桥之父,平生最直,居南徐。子龙请玄德先往见之。玄德牵羊担酒,置币剸金,(剸,音专。)先来拜见桥国老,说吕范为媒,娶孙夫人之事。更兼五百军士,上岸入南郡,尽说玄德入舍一事,城中人尽知。(此是孔明第一妙计。)吴侯听知玄德已到,遂教吕范相陪,且就馆舍安歇。
  却说桥国老早来见吴太夫人,称说“且喜”。太夫人曰:“老身寡居,何喜之有?”国老曰:“令爱已许刘玄德为夫人,玄德已到,
·518·
何故相瞒?”太夫人曰:“老身不知此事。”使人请吴侯问其虚实。先使几人于城中探听,人皆回报:“果有此事。即日女婿在江边馆驿里安歇,五百随身军士都在城中买猪羊果品,皆言做亲之事。做媒的女家是吕范,男家是孙乾,俱在馆舍中相待。”国太吃了一惊。少刻,孙权入后堂见母亲。国太捶胸大哭。权曰:“母亲何故烦恼?”国太曰:“你直如此将我看承得如无物!我姐姐临危之时,分付你甚么话来?”孙权失惊曰:“母亲有话明说,何苦如此?”国太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礼。我为母之道,也须使我知道。你招刘玄德为婿,瞒我怎的?女儿须是我的骨血!”权吃了一惊,问曰:“那里得这话来?”国太曰:“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满城百姓,那一个不知?你还瞒我!”桥国老曰:“老夫已知多日了。吾因敬来贺喜。”权曰:“非也。此是周郎之计,因要取荆州,若动刀兵,恐生灵涂炭,故将此为名,赚刘备来囚之,将荆州付还;如其不从,先斩刘备。此是计策,非实也。”国太大怒而骂周瑜曰:“周瑜匹夫!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直恁无条计策去取荆州,却将我女儿为名,使美人计!杀了刘备,便是望门寡,明日再怎的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你每好做作!”桥国老曰:“若用此计,便得荆州,也被天下人之耻笑!此事如何行得!”说的孙权默然无语。
  国太不住口大骂周瑜。桥国老劝曰:“事已如此,刘皇叔乃汉室宗亲,不如招了为婿,免得出丑。”权曰:“年纪恐不相当。”国老曰:“刘皇叔乃当世豪杰,若招得这个女婿,也不辱了令妹。”国太曰:“我但不曾见此人。明日约在甘露寺相见,如不中我意,任从你们行事;若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儿嫁他。”孙权是大孝之人,见母亲如此言语,随即应承,出外唤吕范分付:“来日甘露寺方丈设宴,国太要见刘备。”吕范曰:“何不令贾华部领三百刀斧手伏
·519·
于两廊,若国太不喜时,一声号举,两边齐出,剁为肉酱。”权遂唤贾华分付:“预先准备,只听我号令便出。”
  却说桥国老辞吴夫人归,使人去报玄德,言说来日吴侯、国太亲自要见,好生在意。玄德与赵云、孙乾商议,云曰:“来日此会,多凶少吉。云自引五百部从保之。”隔夜吕范先来约定,来日甘露寺内相会。
  次日,吴国太、桥国老先在甘露寺方丈。孙权并一般谋士都到,吕范又来馆驿中请玄德。是日玄德内披细铠,外穿锦袍,从人背剑紧随,上马投甘露寺而来。赵云全装惯带,引五百军随行。来到寺前下马,先法堂上见了孙权。权观玄德,仪表非俗,心中有畏惧之意。二人各叙礼毕,遂入方丈拜国太。国太见了玄德大喜,乃与桥国老曰:“真吾婿也!”国老曰:“玄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国太得此佳婿,真可庆也!”玄德拜谢,共宴于方丈之中。少刻,子龙带剑而入,立于玄德之侧。国太问曰:“此何人也?”玄德答曰:“常山赵子龙也。”国太曰:“莫非当阳长阪抱阿斗者乎?”玄德曰:“然。”国太曰:“真将军也!”遂赐酒。赵云与玄德曰:“却才某于廊下巡视,见房内有刀斧手埋伏,必无好意。可告与国太。”玄德跪于国太席前,泣而告曰:“若杀刘备,就此请诛。”国太曰:“何故出此言也?”玄德曰:“廊下暗伏刀手,非杀备而何?”国太大怒,责骂孙权:“今日玄德与我作婿,即我之儿女也。何故伏刀斧手于廊下!”权推不知。唤吕范问之,范推贾华。国太唤问之,华默默无言,国太喝令斩之。玄德哀告曰:“若为备斩大将,备心何忍也?于亲不利,备难久居膝下矣。”国老也劝。国太喝放贾华,刀斧手皆抱头鼠窜而去。国太先回。
  玄德更衣出殿前,见庭下有一块石。玄德拔从者所佩之剑,
·520·
仰天祷告曰:“若刘备能够回荆州,成王霸之业,剑挥石为两段;如死于此地,剑剁不开。”言讫,手起剑落,火光迸溅,砍石为两段。忽然孙权后面而言曰:“玄德如何而恨此石?”玄德曰:“备年近五旬,不能与国家剿除贼党,心尝恨焉。今蒙国太招为女婿,此平生之际遇也。却才问天买卦,如破曹兴汉,砍断此石。今果然如此。”权暗思:“刘备莫非用此言瞒我?”亦掣剑与玄德曰:“吾亦问天买卦,若破得曹贼,亦断此石。”却暗暗祝告曰:“如再取得荆州,兴旺东吴,石亦为两半。”手起剑落,巨石亦开。至今有十字纹“恨石”尚存。后宋贤观此胜迹,作诗赞曰:
    紫髯桑盖两沉沉,“恨石”由来仰告深。
    汉鼎未分聊把手,楚醪虽美肯同心?
    英雄已往时难问,苔藓多生岁愈侵。
    还有市廛沽酒客,雀喧鸠话众啼吟。
又诗曰:
    定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
    两朝王气皆天数,从此乾坤鼎足成。
  二人弃剑,相扶入席。又饮数巡,孙乾目视玄德,玄德辞曰:“刘备不胜酒力,告退。”孙权送出寺前,二人并立,观江山之景。玄德曰:“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至今甘露寺牌上云:“天下策一江山。”后人有诗赞曰:
    江山两霁拥青螺,境界无忧乐最多。
    昔日英雄凝目处,岩崖依旧抵风波。
又《水调歌头》一篇曰:
    江左占形势,先数古徐州。连山峰峦如画,缥缈步危楼。
  鼓角临风悲怆,烽火接天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挥戈甲,
  万灶宿貔貅。草凝霜,风落木,岁方休,使君豪放,谈笑洗尽
·521·
  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默然收。叔子
  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二人共观之次,江风浩荡,洪波滚雪,白浪掀天。忽见波上一乘小船,于江面上如登平地。玄德叹曰:“南人驾船,北人乘马,信有之乎!”孙权闻知,自思曰:“刘备此言语,嘲吾不惯乘马耶?”左右牵马过来,飞身上马,驰骤下山,复加鞭上岭,与玄德曰:“南人而能乘马乎?”玄德闻之,裸衣一跃,跃上马背,飞走下山,复上。二人立马于山坡之上,扬鞭大笑。至今此处名为“驻马坡”。有诗曰:
    驰骤龙驹气概多,二人并辔立山河。
    东吴、西蜀兴王霸,千古犹存驻马坡。
当日,二人并辔而回,南徐之民无不称赏。
  玄德自回馆驿,与孙乾商议。乾曰:“主公只是哀告桥国老,早早毕亲,免生别事。”玄德次日前来桥国老宅前下马。国老接入,礼毕茶罢,玄德告曰:“江左之人多有要害刘备者,恐不能久居。”国老曰:“玄德宽心,吾当去告国太,令作护持。”玄德拜谢自回。桥国老入见国太,尽言玄德恐人谋害,急急要回。国太怒曰:“我的女婿,谁敢害他!”即时便教搬入书院暂住,择日便教毕亲。玄德自入,告国太曰:“只恐赵云在外不便,军士争闹,累及不安。”国太教尽搬入府中安歇,休留在馆驿中,免得生事。玄德暗喜,为有护臂在近,不惧伤害。
  数日之内,大排筵会,孙夫人与玄德结亲。至晚客散,两行红炬,接引玄德入房。灯光之下,但见枪刀簇满,侍婢皆佩剑悬刀立于两旁,吓的玄德魂不附体。毕竟如何?

·522·


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附耳言曰:“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袋内
  有三条计策,依次而行,吾当应之。汝若不依我计,是背
  主也。”子龙曰:“愿听军师密旨,并不敢违。”
毛本改为:
    附耳言曰:“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
  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这是诸葛亮第一次使用“锦囊妙计”,在此前,曹操曾留“锦囊妙计”给曹仁,使周瑜身中毒箭。所以,“锦囊妙计”的发明权属于曹操。当时曹操刚刚赤壁战败,曹操输的很不服气,为了证明自己的智力不比周瑜差,才耍了这么一回小花样。但曹操却从此弃而不用,因为才智是用来干事业的,不是用来证明自己高明的,更不是用来压抑集体智慧的。诸葛亮拾人牙慧,并且还乐此不疲,实在是等而下之。罗贯中如此安排“锦囊妙计”的出场,其用意就在于此。
  其次,曹操留给曹仁“锦囊妙计”,是属于上级给下级的指示。诸葛亮给赵云的“锦囊妙计”,是让赵云欺瞒刘备,属于下级愚弄上级。
  曹操给曹仁留“锦囊妙计”时,局势平稳,江陵尚无危机,所以,曹仁等没有急于知道“锦囊妙计”内容的愿望。刘备入吴,危机重重,身陷危机中的人,当然想尽早知道如何破解危机。如果是关羽、张飞,绝不会蠢到赵云那般,老老实实地按照诸葛亮的吩咐打开“锦囊”。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说:“非子龙而不可行也。”既使是赵云,若没有“汝若不依我计,是背主也。”的威胁,赵云也未必能够老老实实地按吩咐打开“锦囊”。
  子龙曰:“愿听军师密旨,并不敢违。”进一步奠定了刘备不敢重用赵云。像赵云这样,连“大小王”都拎不清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不会得到领导重用的。

    原来国老乃二桥之父,平生最直,居南徐。
毛本改为:
    那乔国老乃二乔之父,居于南徐。
“平生最直”换句话就是很傻。

    玄德牵羊担酒,置币剸金,先来拜见桥国老,
毛本改为:
    玄德牵羊担酒,先往拜见,
“置币剸金”就是贿赂。所以才有桥老屌不分里外地一心帮刘备。

    更兼五百军士,上岸入南郡,尽说玄德入舍一事,城
  中人尽知。
毛本改为:
    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徐买办物件,传说
  玄德入赘东吴,城中人尽知其事。
毛本中,“俱披红挂彩,入南徐买办物件,”后文有交待,此处略显啰嗦。

    太夫人曰:“老身寡居,何喜之有?”
毛本改为:
    国太曰:“有何喜事?”
孙权的二妈对桥老屌言听计从。

    权曰:“非也。此是周郎之计,因要取荆州,若动刀
  兵,恐生灵涂炭,故将此为名,……”
毛本改为:
    权曰:“非也。此是周瑜之计,因要取荆州,故将此
  为名,……”
罗本中,“若动刀兵,恐生灵涂炭,”是孙权想把事情说的动听一些,以打动孙权的二妈,没想到老太太昏聩糊涂。

    吕范曰:“……两边齐出,剁为肉酱。”权遂唤贾华
  分付:“预先准备,只听我号令便出。”
毛本改为:
    吕范曰:“……两边齐出,将他拿下。”权遂唤贾华,
  分付预先准备,只看国太举动。
“剁为肉酱”,表现出东吴人普遍对刘备巧取豪夺荆州恨之入骨。

    隔夜吕范先来约定,来日甘露寺内相会。
毛本删除。前面桥国老“使人去报玄德”,属于私透消息。此处吕范才是正式通知。

    玄德哀告曰:“若为备斩大将,备心何忍也?于亲不利,备难久居膝下矣。”
毛本改为:
    玄德告曰:“若斩大将,于亲不利,备难久居膝下矣。”
罗本中,刘备的话显得更仁义。

    国太先回。
毛本删除。

    忽然孙权后面而言曰:“玄德如何而恨此石?”
毛本改为:
    孙权在后面看见,问曰:“玄德公如何恨此石?”
“忽然”是说孙权的出现出乎刘备的意料。

    后宋贤观此胜迹,作诗赞曰:
      紫髯桑盖两沉沉,“恨石”由来仰告深。
      汉鼎未分聊把手,楚醪虽美肯同心?
      英雄已往时难问,苔藓多生岁愈侵。
      还有市廛沽酒客,雀喧鸠话众啼吟。
毛本删除。

    又《水调歌头》一篇曰:
        江左占形势,先数古徐州。连山峰峦如画,缥缈步危楼。
      鼓角临风悲怆,烽火接天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挥戈甲,
      万灶宿貔貅。草凝霜,风落木,岁方休,使君豪放,谈笑洗尽
      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默然收。叔子
      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毛本删除。

    玄德暗喜,为有护臂在近,不惧伤害。
毛本改为:
    玄德暗喜。



  在连环画中,桥老屌和孙权的二妈都被画成了白发苍苍老头和老太太,这是错误。若非不得已的原因,古人结婚都早,尤其是女人。孙策是孙家老大,若活着,此时也只三十五岁(虚岁)。孙权的二妈是孙策和孙权母亲的妹妹,此时年龄应不超过五十岁。桥老屌的年龄应该和孙权的二妈相仿,所以,孙权的二妈对桥老屌言听计从。
  “国太捶胸大哭”,全不知自重,用耍赖放泼的手段要挟子女;孙权的亲生母亲,绝不会如此不通道理,同是姐妹,差别怎么就这么大捏?也许是孙权的二妈到了更年期。
  桥老屌更不是个东西,为了贪图刘备的那点钱财,竟然帮助外人破坏国家大计,甚至连自己的女婿周瑜都出卖。桥老屌曰:“老夫已知多日了。吾因敬来贺喜。”这老屌,明明是刚刚从刘备嘴里知道的,却在这里张嘴就撒谎,真该拔光他的屌毛。
  “国太不住口大骂周瑜”,不知桥老屌是何感想?罗贯中也够“阴损”的了,不但揶揄了桥老屌,顺带着也表现了孙权的二妈确实够“二”,当着桥老屌的面,大骂桥老屌的女婿,整个没大脑。
  “却说桥国老辞吴夫人归,使人去报玄德,言说来日吴侯、国太亲自要见,好生在意。”桥老屌吃里爬外,竟敢私通消息,卖放国家机密,真该揪下他的脑袋当球踢。像赵云这样不通世故的呆子,都听明白了,“好生在意”就是孙权不怀好意。

    国太问曰:“此何人也?”玄德答曰:“常山赵子龙
  也。”国太曰:“莫非当阳长阪抱阿斗者乎?”玄德曰:
  “然。”国太曰:“真将军也!”遂赐酒。
如果我们将上面一段从演义中删除,似乎对全文没有任何影响。单看这一段内容,似乎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很奇怪不是,罗贯中为什么编一段废话放在这里?翻开史书,任何朝代,没有一个壮年守寡的母后,能够安分守己的,孙权的二妈三十岁前后就守寡,当然也不会例外,更何况这位二妈还是个没大脑、不懂道理的泼妇。我想,孙权的亲生母亲是个完美自律的女性,正因为如此,守寡之后的她才无法长寿。像赵云这样重视形象的衰哥,(赵云喜穿白袍银铠,和今天有些男人喜穿白色衣服是一个意思。)时至今日,尚迷得少男少女们颠三倒四,何况在现场的一个长期守寡的半老徐娘。

  甘露寺外,刘备和孙权都郁闷难泄。刘备郁闷,好没来由,自己跑到这里来寻死。孙权郁闷,砧板上的肉,愣是不能下刀。甘露寺殿前的石头,分明不是摆在庭中,而是压在二人的心头。
  二人有气,借气发力,力可惊人,但若是寻常佩剑,也剁不开石头。“是日玄德内披细铠,外穿锦袍,从人背剑紧随。”刘备剁石用的剑,不是从者的普通佩剑,而是刘备的专用宝剑。阿鸯胡乱猜测,这柄宝剑就是赵云抢来的“青釭剑”,可惜了,石头是剁开了,宝剑也毁了。

  石头剁开了,二人的气也顺多了。甘露寺外,刘备感慨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你孙权怎么还不满足,守着这么好的地方,还要惦记我的荆州。见孙权没有反应,玄德又叹曰:“南人驾船,北人乘马,信有之乎!”你孙权是水耗子,离不开长江的;陆上还得看我刘备。你守江东,我守江陵才是正道。


  诸葛亮的第一个“锦囊妙计”是建立在江东二老够“二”的基础上,也许诸葛亮很了解这二老的为人,但似乎诸葛亮又没有渠道能够了解到这些信息。


“二”:东北地区骂人的话,意思是骂别人很傻。原话是“二屄”,但因“屄”字不雅,通常被习惯性地省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7-1-6 01: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羽攻击荆北的动机、起因,的确很让人费解,可以说是“在错误的事件错误的地点打了场错误的战役”。

其他方面,文兄分析得都有道理。我不过是觉得在有些方面还有想象的空间而已。

比如,孙权和周瑜的关系,按说孙权当时也就是个车骑将军(?),也不是正经的“君”。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是刘表和黄祖的关系,好像黄祖就有点“准诸侯”的意思。占了江陵的周瑜比黄祖应该牛多了,难道连个“准诸侯”也混不上。

[ 本帖最后由 ptcn 于 2007-1-6 01:3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6 13: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ptcn兄

回ptcn兄:
  关于关羽攻击为什么要攻击襄、樊,史书上找不到记载,所以大家只能猜测了。
  刘表和黄祖的关系比较特殊,好像是朋友关系。黄祖在江夏拥有一切权力。周瑜在江陵只拥有管理权,其部下大将都要服从孙权的调遣,权力比黄祖小多了。就像现在的军区司令或军长,其根本就没有调动军队和任命高级军官的权力,一切都要上报总部和军委批准,他们只有建议权,当这种建议需要总部和军委的批准逐渐流于形式时,这些司令就演变成了诸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6 20: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贴,供参考

2楼   主题:从小说看,赵云确实有点呆
老子骑牛
发表时间: 2007-01-05 15:13:38 <点数:21>  
不过,正是这股呆气才使他有了长坂坡的那场壮举!这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好处是永远不须怀疑他的忠诚,坏处是永远也别想他懂政治。
从阿鸯所录的“罗本”来看,诸葛那句“汝若不依我计,是背主也。”实是可恶之极!孔明何人?帐下一将耳,与关张赵等同列为臣,不依其计便是背主,张狂之甚也!其言实为犯上,此时刘备北畏曹公东惮孙权,帐下智计之士尚缺,不得已隐忍而已。赵云从龙旧将,当此时正该辞严义正斥其非礼!但赵云没能想到那么多,只能说他是个纯粹的军人,实不足以成为重臣,而刘备对他是曾有过很高期望的,即使如此,刘也没怀疑过他的忠诚,在小说中刘备临终时对他也是托了后的,虽无顾命之权,但表明了是把阿斗的性命托于其手了……
孔明与曹操不同,曹的地盘都是他打下的,帐下众文武都是他的人,玩点看去新鲜实可不必的花活尚可,而孔明帐下之将理当把他所推断的各种可能一一向上汇报,却搞这些无意义的行为,表面上是卖弄聪明,实际上是目无主上,大有将刘备玩弄于掌股的味道。无论是情理还是大义,诸葛亮都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日后的刘备开始对其颇多裁抑,诸葛亮也渐渐地不大敢说话了。
诸葛不太可能想夺权架空主上,有关张在他连这个梦都做不成!他是想急于表现、证明自己高于他人的才干,实际上弄巧成拙,让刘备开始对他防范在日后又逐步开始对他制约。
这些也是小说作者的高明处,诸葛亮出山还年轻,随着情节的展开,孔明也就日渐成熟了。中国的四大名著高就高在有“看头”,许多东西是藏在故事里的,这也是与评书的一大区别。


回骑牛兄:
  阿鸯一向很佩服骑牛兄的见解,无论是主贴,还是跟贴,只要是有老子骑牛的大名,阿鸯都要进去拜读。只是可惜,骑牛兄惜墨如金,不常发贴,令我辈不能常受教益。在阿鸯的印象中,骑牛兄常守中庸,这篇贴子有些例外。∶)
  就演义中的刘备和诸葛亮,我的理解是:
  刚出山时的诸葛亮,由于年纪轻,阅历少,于人情世故上还很幼稚;可自己偏偏又狂的没边,目空一切。这使诸葛亮看不到人之所长,己之所短。相反地,刘备原本就喜怒不形于色,加之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其城府深不可测,而又不露痕迹,连曹操都被他骗过了,可见其隐忍之能。为了使自己表现得求贤若渴,刘备一开始把诸葛亮抬的非常高,结果给诸葛亮一种错觉,刘备离不开他,刘备是一个可以随意摆弄的主子,甚至是一个无能的主子。火烧博望时,本来诸葛亮只需出谋划策即可,没有必要向刘备讨要剑、印,由自己亲自指挥。诸葛亮如此急于抓权,很有“夺权架空主上”的嫌疑。正是因为“有关张在他连这个梦都做不成”,才有利用“华容道”打压关羽,取桂阳利用赵云打压张飞。(赵云为诸葛亮利用而不自知,可见赵云不够世故。)当然,诸葛亮所作的这些,包括后来的一再卖弄的行为,除了表现出他的心术不正外,还表现出他在政治和人情世故上的幼稚。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刘备对其权力的裁抑,以及一些明显的防范措施,在刘备在世之日,诸葛亮的过分举动逐渐收敛。


  刘备对诸葛亮权力的裁抑。如果说“华容道”诸葛亮知道杀不了关羽,长沙城诸葛亮则是真想杀魏延。如果刘备不加制止,让诸葛亮如愿杀掉魏延,那么从此之后,刘备的部下就会只怕诸葛亮,而不怕刘备了,所有的人都会唯诸葛亮之命是从,诸葛亮的“夺权架空主上”,就从梦想向现实大步迈进了。
  刘备对诸葛亮明显的防范措施。刘备入川,留下诸葛亮、关、张、赵守荆州,关、张、赵是对刘备最忠诚的三员大将,更主要的是关、张、赵是诸葛亮处置不了、也无权擅自处置的、刘备部下仅有的三人,除此三人外,刘备部下的任何将领和官吏,都有可能被诸葛亮擅自处置。由于荆州的所有军队都在关、张、赵三人的直接统领下,诸葛亮的任何军事行动,也只有通过关、张、赵三人的配合才能完成。一句话,在荆州,诸葛亮想做任何不利于刘备的事,“他连这个梦都做不成!”




3楼   主题:顶上顶上~!老牛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乌鹊南飞3  
发表时间: 2007-01-05 15:36:48 <点数:23>  
诸葛亮哥哥不就在东吴吗?这些岂能不知。另外,背剑的是从者,赵云是后来进来的,肯定不是一个人。赵云要是寸步不离刘备,手下那些兵谁管着?刘备孙权砍石头,那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老诸确实是赤胆忠心,不过他很像袁崇焕,连手段都很像。袁蛮子上马,第一件事情就是杀毛文龙。与演义中的诸葛亮何其相似。


回乌鸦老弟:
  南飞有理,阿鸯对剑的胡乱猜测确实错了,应删除。
  “老诸确实是赤胆忠心,不过他很像袁崇焕,连手段都很像。”这个阿鸯不同意。
  诸葛亮后来没有取刘禅而代之,主要是其功绩不足以服众,若强行取代刘禅,只会自取灭亡。如果其北伐能有进展,王莽之事能否重现,还真不好说。
  袁崇焕是有争议的。对当时努尔哈赤的后金来说,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如果明军撤光关外的百姓,努尔哈赤既使占领关宁,对后金也没任何意义。对明朝的崇祯来说,缺的是军费,和整饬朝政的时间。而庞大的辽饷加速了大明经济的崩溃,四面漏雨的大厦,又使崇祯疲于应付。如果明军固守山海关一线,则会轻松得多。袁崇焕应该知道这些道理,却鼓动崇祯经营关外,很难说不是别有用心。



10楼   主题:文鸯不小心捏到别人的睾丸了:(
今宵酒醒何处_ty
发表时间: 2007-01-06 01:15:28 <点数:4>  
  对文鸯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逐章评偶是篇篇都看的,但是现在基本上都不发表评论的!因为我以前曾评论过一句----过尤不及!看来以此篇尤甚!不及之处不仅仅是观点上,同时也涉及到了文字修养上,这是应该引起文鸯注意的地方,弄不好就成败笔而毁了长期的努力!
  但是今天部分人对文鸯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逐章评反映如此激烈,令我不得不为文鸯说几句:今天的现象证明了一件事情---赵云是某些人的睾丸,是碰不得的。文鸯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逐章评对诸葛亮的攻击和阴暗面的揣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从没见某些人为此恼羞成怒过,反而是一片叫好声,今天文鸯的点评,一如既往地是在攻击诸葛亮,但是很不巧连带上了赵云,于是乎,冷清的坛子哗然了,有人甚至开始问候作者的母亲了!而且奇怪的是,如此严重违规的帖居然还堂而煌之地放在那没人处理!这不能不令人遗憾!我想说的是文鸯一开始就已经提醒大家了:他的观点只代表他自己的看法,不喜欢的请不要观看。因此文鸯并不想招惹谁,仅仅就是想把自己对三国演义的认识写出来。我想这应该是每个新三朋友的权利,就如同赵迷可以把赵云说成三国无双一样,文鸯也应该可以说出自己对赵云的看法。如果不同意,愿意争论可以争几句,不愿争论,一笑了之也就可以了,实在没有必要大动肝火地把别人家的“女性”拿出来说!这也太不象话了,也符合新三以三国会友的宗旨。
  当然也再次提醒文鸯---过尤不及。希望不要因为文字组合方面的问题毁了你长期的努力!!  

11楼   主题:不知阿鸯能否回答这个问题:)
今宵酒醒何处_ty
发表时间: 2007-01-06 01:24:21 <点数:2>  
诸葛亮的“夺权架空主上”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我已经可以预见,在阿鸯的点评中,白帝城刘备的托孤,一定是刘备为防范诸葛亮的“夺权架空主上”的最后一次动作和努力。



回今宵兄:
  阿鸯想把自己对演义能理解到的,和对事物认识的观点,原封不动地表达出来,不想使用中庸的手法。其中对诸葛和小赵的解释,肯定会令许多人不爽,这点阿鸯早有准备。
  其实,就对诸葛的攻击来讲,阿鸯的贴子可能是最严重的。(有人的贴子对诸葛的谩骂可能很厉害,但多缺乏实质内容。)受到的攻击却很少(起码比我预想少得多),阿鸯还真佩服网友们的忍耐力。
  阿鸯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对事情多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也没想这贴子会怎样,只想能表达清楚就行了,这也是网络世界的好处。其实,只要有否定诸葛亮的内容,就不会得到主流的认可,这贴子就是我想怎样,也根本就作不到。
  至于本篇贴子用词比较不雅,主要是太憎恨吃里扒外的人了(桥老屌)。动物尚知保护自己的后代,孙权的二妈为了满足自己的老不正经,竟然牺牲自己的子女,(演义中如此,历史上没有根据。)真是禽兽不如。

  “夺权架空”是要有行动来支撑的,所以它是有迹可循的。“动机和目的”是人脑中无形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只能是猜测。我猜测,诸葛亮酷嗜权力,最终要取而代之,自立为王。白帝城的刘备,应该明白,诸葛亮架空刘禅是不可避免的,他所要做的就是防止最后的一步发生--诸葛亮的篡位,那样,刘禅的性命有可能不保。刘备的托孤,加大了诸葛亮篡位的成本:只有当诸葛亮立下不世之功后,才能具备篡位的资本。但是,刘备很清楚,诸葛亮没有那个能力去立不世之功。
  在演义中,诸葛亮酷嗜权力特性是非常明显的,而酷嗜权力的人,其最终目标没有不是那个最高位置的,只不过许多人到死也没有达到登上那个最高位置的条件。许多人说,诸葛亮并没有像曹操、司马那样把自己的权势传给自己的儿子,以此证明诸葛亮没有不臣之心。他们忘了,诸葛亮死时,诸葛瞻不过是十岁左右的小屁孩,哪里接得过来权力。



作者:黑天使?元让(puredigit)[高级站友]2007-01-05 20:00:49
哈哈哈。。这回的评语太恶毒了。。
京剧里还有这么一段小事:刘备带着一些值钱的好东西去见桥国老,桥国老还颇有主观能动性地替人着想,回赠了一盒染发膏,这一场刘备的扮相是花白的须发,下一场出来就是乌黑亮丽的须发了。

回黑兄:
  至于本篇贴子用词比较不雅,主要是太憎恨吃里扒外的人了(桥老屌)。动物尚知保护自己的后代,孙权的二妈为了满足自己的老不正经,竟然牺牲自己的子女,(演义中如此,历史上没有根据。)真是禽兽不如。
  哈哈哈。。现在那些老官僚都染发……∶)

作者:愿做个恬淡游魂(feishm)[两袖清风]2007-01-05 20:52:20
- -从演义上看,诸葛亮简直是以刘备的命运为赌注,为自己赌一个神机妙算的名声啊
“周瑜匹夫!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直恁无条计策去取荆州,却将我女儿为名,使美人计!”
因为一直跟着文鸯的思路走,所以这句话,倒让我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诸葛亮了
诸葛村夫,我三顾茅庐请你出来,言听计从,直恁无条计策保住荆州,却撒泼耍赖,又将我娶妻为名,使丑男计……

回游魂兄:
  联想的特妙了。∶)  ∶)   ∶)

  


日月轮斩 [riyuelunzhan@sohu] 发表于2007-01-05 10:40:33
真是人无完人,帅哥赵云原来有着不可饶恕的缺点。
鸯兄对吴国太的推测有意思,估计她的姘头就是那个桥老屌。不过她对情人好像不太专一,看到小赵同志就心痒痒。唉。。。。。。
青釭剑好像在后面夺阿斗时提到过,应该没有毁掉。
刘备孙权的赌咒中看出,刘备匡扶汉室的口号是骗人的,自己称霸才是真实目的。记不清在哪本书里看到过,有人品评过两人的赌咒,两人的目光都不够长远,两人的赌咒都应验了。若是刘备祈祷离开东吴,统一天下。不只到该怎么样。


回明兄:
  有理,阿鸯对剑的胡乱猜测确实错了,应删除。
  “有人品评过两人的赌咒,两人的目光都不够长远,两人的赌咒都应验了。”阿鸯认为没理。二人赌咒砍石只是一种郁闷的发泄。如果把国家和集团的命运寄托在赌咒上,才是真正的不明智。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绯甄茗
(素慧居士)

妃颜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20
帖子 2716
编号 55738
注册 2005-12-21
来自 邀月同宿青山深处
家族 慕容世家


而且国太的一番话居然能联想那么多渐渐的有些崇拜起来

少刻,子龙带剑而入,立于玄德之侧。国太问曰:“此何人也?”玄德答曰:“常山赵子龙也。”国太曰:“莫非当阳长阪抱阿斗者乎?”玄德曰:“然。”国太曰:“真将军也!”遂赐酒。赵云与玄德曰:“却才某于廊下巡视,见房内有刀斧手埋伏,必无好意。可告与国太。”

国太的身份如果见到有一个"外人"闯来连问都不问不合理吧,而问了,自然听到对方英雄,自然夸赞,更何况国太已对玄德有些好感,自然要说些好话,更何况那些好话也是实话,居然把问题归为云在耍帅还引诱了国太这些话是一个三国演义迷能说得出的么.
PS:喜穿白袍银铠就是喜欢重视形象的衰哥怎么这些话真的很莫名其妙的.三国评论加上这些难道不是很多余么
有个人观点是好,但这么损古人

[ 本帖最后由 绯甄茗 于 2007-1-7 22:24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绯甄茗
(素慧居士)

妃颜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20
帖子 2716
编号 55738
注册 2005-12-21
来自 邀月同宿青山深处
家族 慕容世家


另外,就是军师的问题了.常说评论一个人要有两面性,军师是不是完人不好说,但一面倒的否定只怕连罗先生也会吐血叫道:"吾文不精!呕心欲造贤相功,笔下却成轻薄名."现代人看古人,也许诸葛亮初期某些地方的纵横谈只是动嘴,却忽略了那需要的是掌握通晓古往的知识.后期的独揽大权,却是心血虚燃.曾几何时,批判军师风气盛,尤以此文为最,读罢虽有所得,却为那忠心幼主的军师一哭.
感动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8 01: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贴,供参考。

转贴,供参考。

ryanace
# 231楼发表于 2007-01-07 17:31
看了很长时间阿鸳的评论,R也发表一点看法

《三国演义》这部书,作者好就好在没有塑造出一个高大全的人物,所谓后世的偶像,都是评话和koei的游戏堆积出来的,古典名著中作者将他的深刻含义蕴藏在事件成败、集团兴衰和功业走向中,不会单纯为塑造一个面面俱到的人物而浪费文笔或破坏结构。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是、赵云和周瑜就更加不是高大全的人物。而作者对关羽的“义绝”天下、诸葛亮的“智绝”人伦、刘备的“仁义”欺世、曹操的“奸雄”本色的描写,更加多的用各自性格的缺点和命运中悲剧的必然来反复说明。在中国古典军事文艺作品中,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丰满和写实,远远超过任何一部同类型作品。
阿鸳对于两部书的比较和评论,对罗贯中原著和毛本修改后的异同多有触及,当然也不免从今人的角度进行理解,对各个人物的评析,多有颠覆意义的理解,其主流是对”专智欺人”、“弄谋压人”、“戏事误人”的智能之士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最典型的是阿鸳笔下的诸葛亮、周瑜、庞统、徐庶、许攸(还有可以想像的姜维、诸葛恪)等所谓智者,基本上以体无完肤的形象出现。而阿鸳对于传统意义上“一勇匹夫”则更多发掘他们的战争智慧和个性闪光点,如对、曹魏的张辽、张颌、东吴的甘宁、吕蒙及东吴将领的整体素质的再描写等。最值得肯定的是阿鸳对作者塑造的小人物戈定、宁随等的重视,从中得出的传统名著作者对虚构小人物塑造的典型意义,在以往的三国评论中并不多见,可以说在这个意义上,阿鸳到达了接近“红学”研究意义上的视野。


对于阿鸳评论赵云的问题

赵云的文学形象,更多意义上原作是把他作为一员优秀的战将来描写的,和东吴的甘宁、太史慈;曹魏的张辽、张颌、徐晃的事迹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本意上的确没有将赵云拔高到难以企及的高度的创作目的,原作甚至没有将上述战将提高到方面军战略指挥意义上的大将,这也比较符合历史人物原型。
后世所以将赵云提升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的,主要还是评话和游戏,和关羽崇拜的道理有一定的同质性,只不过关羽是借助统治者对忠义等主流社会价值营造一个寄托,而赵云则是在人们对文艺偶像的需要和游戏中帅哥优势的发挥,如果罗贯中如实把赵云塑造成一个中年忠仆的形象,无论其事迹如何,赵云都会泯如周仓、严颜一般。
赵云的战术技巧和朴实作风,是原作着力突出的,而政治上的忠诚和不甚明智则不妨将他归入成就事业所需要的老黄牛的行列,这样的人可能在单位是一个技术能手、劳动模范,但进不了高级管理层班子,所以网上对赵云的惜才之声也大可消弭下去,其人定位本该如此。


对于阿鸳评论中的不足

当然任何文学评论都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阿鸳在整个评论过程中尚有一些不足:
1、未能对三国作品中的女性进行足够深入的理解,三国尽管是一部男人戏,但仅有的女性角色也不无研究的道理,阿鸳对甘夫人、麋夫人、孙翊妻、徐庶母、吴国太等均有分析,但仅限于就情节需要而已,但在名著中,女性角色和小人物一样,也不是随意塑造的,其中更有颇多值得研究分析的地方。如对吴国太对孙权的牵制的心理如果仅仅理解在更年期上,就无法对孙权尚受制于孙氏家族传统势力不能为所欲为的层面进行理解。
要知道孙权终身的一个心理暗疾就是他的事业得自大哥孙策,孙策尽管早逝,但对后事的安排不可谓不深刻,周瑜、张昭、陆逊以及动不动就是搬出“追随孙坚将军起兵”的老资格的一大片人。孙权称帝以后,孙策并没有被追封为皇帝,仅为长沙桓王(这是一个很有味道的封位,桓是说明孙策的冲动暴戾的个性,不是一个好的谥),其后人位不过侯爵,在孙权权力丰满后,对张昭的相位、对陆逊的猜疑心理就是一个很好的解释。这种猜疑心理和得位的痼疾,也是他日后传位心理扭曲的基础,而吴国太的放肆和桥国老的干涉,都可以看出孙权权力受制的郁闷。何况从孙翊妻等智勇兼备上看,孙家尤其是孙策、孙翊等勇武一代的遗妇和后代对孙权始终是一种威胁,三国中守成之主未必没有心结,在吴国太的行为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对此阿鸳有所忽略。


2、对军事政治集团的整体评价尚不成熟,《三国演义》对军事政治刻画的深刻,尽在对于集团的兴衰和成败的描写,如集团的军事、人才、外交战略等,阿鸳通过对曹魏、东吴等成功集团的描写,以及在涉及吕布、二袁等失败集团的原因中对集团群像的描写和揭示意义有所涉及,但限于对章回小说的逐节评论,阿鸳尚未对涉及集团整体的评价进行更高层次的提炼,对此影响了阿鸳评论的整体说服力。希望阿鸳可以在逐节评论同时,多对一些退出演义的集团和人事,进行一些有跨度的评论,毛本也有好的地方就是善于前后攀连,尽管有的时候十分牵强,但文艺评论的手法是可以借鉴的。阿鸳在攻击毛本的同时,也可以吸收和借鉴,对此希望阿鸳可以用一些外篇评论的方式来加以升华,势必令阿鸳评论的整体更加的丰满。


3、阿鸳对文字的理解能力颇强,但对于部分细节的评析,尤有粗疏和脱漏之处,尽管作为长篇评论作品中,出现瑕不掩瑜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但过多个人情绪的流露和遣词造句上的随意,将造成通俗文艺评论流俗化的倾向,这应当是阿鸳努力去避免的。例如对“桥老屌”的遣词和吴国太追捧赵云心理的描写;桥国老在政治上明显是孙策一族的大佬,要知道能够举家支持尚在势力发展的原始积累阶段的孙策和周瑜,桥某人又怎么会是昏聩的人物,桥某人对女婿的偏狭性格和取巧的战术不支持,其战略眼光颇为高明,走通吴国太的门路也正好是孙策遗留势力发挥的最佳渠道,要知道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统治者的家事都是国事,而桥某人尚且可以家国两全,还可以收礼而让刘备保留一点欠个人情的余地,该人无论如何都不能用粗俗的称呼来概括了。
整个评论过程中,阿鸳的个人情感流露是一种鲜明的特点,但在目前为止,到这个情节的评论上就有点过了,无谓引发争议是网络中吸引眼球的手法,但不是高明的文艺评论。请阿鸳重视控制自己的评论思路,毕竟整个过程还很长,无谓积累个人的情绪,不利于发挥文学理性去深入分析,是评论文的大忌讳。



回R兄:
  阿鸯认为,R兄的评说无疑是正确而深刻的。R兄很少长篇大论地回贴,而独对阿鸯如此,足见对阿鸯的期望,阿鸯不胜惶愧。

  像罗贯中这样,有过高级从政经历,参加过战争,有过上层军旅经验,又有丰富江湖阅历的人,在小说的作者当中,古今中外,仅罗贯中一人。所以,在涉及历史、军事、政治、人情世故等题材方面的小说中,罗贯中所能达到的境界,古今中外,也是无人能够企及的,更不是阅历苍白、思想僵化的白面书生,所能望其项背的。正因为如此,在罗贯中看来是很自然、很简单的事情,而后人却很难意会和理解。像毛纶父子这样的穷儒,恐怕一生连远门都没出过,又怎能理解罗贯中的三国。如果毛纶父子哪怕能够理解一星半点,也绝不敢来修改罗贯中的三国。腐儒的不自量力,在毛纶父子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是阿鸯攻击毛本的情绪根源。

  同样,以阿鸯的阅历,要想完全理解罗贯中的三国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其实不只是阿鸯不能完全理解,阿鸯认为,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完全理解罗贯中的三国。根本原因就在于,现在没有一个人能同时具备高级从政经历、战争中的军旅生涯、丰富的江湖阅历,同时还必须熟知中国历史。阿鸯看过许多评论三国演义的书籍,以阿鸯的观点看,没有一本能窥到演义门径的,倒是许多网友的评论深得演义的真意。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人不能以敬畏的心理去探究演义的内涵,而是以一种超越在上姿态去评论,这种姿态不但使他们无法理解演义的内涵,同时也说明他们连演义的门槛都还没进去呢。这种文人最典型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毛纶父子。现在正走红的易中天,动辄就指出演义某某处是败笔,说明他也是此类文人之一。(阿鸯这样说,没有否定易中天的意思,易中天能让那么多人喜欢三国,仅此一点,就已经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阿鸯非议的只是他对演义的态度和理解,而易中天的品三国主要是讲历史,且阿鸯认为很严谨。)阿鸯与这些文人根本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阿鸯能以敬畏的心理去理解罗贯中的三国。
  所以,阿鸯只想能够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来以敬畏的心理共同解读罗贯中的三国。R兄别对阿鸯的理性期望太高。从大学到研究生毕业,每次班级评议,阿鸯都会获得一条评价:“疾恶如仇。”意思就是说我不能掩饰情绪,好得罪人。当然,现在现实中的阿鸯,早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了。不过,网络中的阿鸯,还是作回本性更舒坦。何况,阿鸯很少攻击网友,攻击的不过是古人,因为阿鸯最讨厌虚伪和自私的人。

  “未能对三国作品中的女性进行足够深入的理解”。前期的评论总体上就比较粗,更主要的还是本人没理解到那个层次上。以后会注意的,如果能有机会重新修改,阿鸯再补充一下。

  “对军事政治集团的整体评价尚不成熟”。这个源于阿鸯本身的认识就不到位,以后多下些功夫。另外,如果能完成逐回评论,再回头整理提高一下。

  “孙权权力受制”。这是阿鸯没有想到的角度。许多问题换个角度就会豁然开朗。

  阿鸯认为,R兄从历史的角度上,对乔国老和吴国太的解读很到位。但我认为,在演义中,罗贯中给二人的定位已经脱离了历史,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对主要人物的刻画。诸葛亮的第一个“锦囊妙计”,目的是造成人人皆知的既成事实,令孙权骑虎难下。但在具体过程中,吴国太的态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吴国太的话又都是顺着乔国老的话。那么吴国太为什么会对乔国老言听计从呢?演义必须要做出解释。吴国太见乔国老的第一句话:“老身寡居,何喜之有?”对二人的关系具有极强的暗示性。乔国老处处替刘备出力,其非政治人物,显然不可能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只能解释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两个集团间的角逐,显然不能因为对方仁德,就放对方一马。所以,因为刘备仁德,乔国老才帮刘备,这种解释也是不通的。桥国老曰:“玄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国太得此佳婿,真可庆也!”这句话表明,乔国老既混蛋又愚蠢。“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是当皇帝的料,刘备当皇帝,孙权往哪儿放?所以,在演义中,罗贯中是把江东二老当蠢货描写的,目的是说,诸葛亮的第一个“锦囊妙计”的成功实属侥幸。因为诸葛亮没有渠道能够了解到江东二老的详细情报。有人说,诸葛瑾会告诉诸葛亮。演义中,诸葛瑾是三国中第一君子,根本不会传递这样的消息。

  另外,阿鸯这样颠覆主流认识的解读演义,绝大多数读者是不会喜欢的,也不会为主流所容,贴子火不起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坚硬的稀粥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336
编号 77101
注册 2006-7-28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07-1-8 09: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鸯兄:
咱们这坛子上只有连环计之后的,我记得春秋战国上有马跃檀溪那一章的点评。
其他章节的鸯兄点评是否在别处可以找到?

小弟现在现在已经是鸯粉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苍天之翼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7
编号 39798
注册 2005-5-29


发表于 2007-1-8 12: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所见到最方便阅读的帖子在sohu
链接http://club.book.sohu.com/r-history-245688-0-579-0.html
另外尚不知鸯兄的大作还发在哪里,小弟还想到各处去看看大家的高论。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绯甄茗
(素慧居士)

妃颜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20
帖子 2716
编号 55738
注册 2005-12-21
来自 邀月同宿青山深处
家族 慕容世家


似乎新浪三国论坛的文兄专集是从一章开始都有的?
不过似乎前几章不是很详细就是了,估计开始文兄还没确定自己的笔调

再砸下:
赵云则是在人们对文艺偶像的需要和游戏中帅哥优势的发挥__以上:
说反了呢.在三国里赵的描写很帅么?怎么也无法和某些人出场描写比呢.大家都是喜欢上赵的能力才会说赵那里都好,进而觉得他越来越帅起来的才对
__连女孩子也没这么肤浅,因为他帅就迷上他
当然,长阪的帅气,这点的确让人着迷,但这恐怕无论是哪一员将都会让人心潮如沸呢,而与所谓的白袍没关系

[ 本帖最后由 绯甄茗 于 2007-1-9 13:4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7-1-8 14: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2 绯甄茗 的帖子

把偶得第二次回帖转过来给绯绯你看:
其实,南飞昨天忍住一句话没说~南飞觉得阿鸯哥哥对孙老太的猜测也走偏了~~

阿鸯哥哥觉不觉得孙老太称赞子龙的口气很像西楚霸王呢~~嘿嘿,南飞觉得,这个场面很有点像东吴版鸿门宴。老罗写这么一笔,自然是想把镜头转给刘备。呵呵,阿鸯哥哥,有所欲必有所蔽哦~怒气、分心都会影响理解的哦~~

ps:南飞最近在构思一个超长篇——也许应该称为一个系列,呵呵,那可绝对是一块板砖哦。

呵呵呵,南飞记得刘邦评价陈平那句话:“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以前一直不明白为啥陈平“智有余”却“难以独任”?后来看诸葛亮,若有所悟。后来再读李密、袁崇焕事,终于明白了汉高说的是啥意思。呵呵,袁督师夸下海口五年平辽东还敢把战线往山海关收?明朝那些以弹劾为能事的御史们知道了还不要求剁了他九族,到时候崇祯就是想保他也没辙啊。袁崇焕是悲剧人物,崇祯更是;他们都至死不悟。相比之下,诸葛亮的悲剧就越发深沉了。

呵呵,南飞依然一如既往的支持阿鸯哥哥全面否定诸葛亮的才智~~不过,嘿嘿,还是一如既往的保留剩下的意见。

ps:南飞有系列板砖要砸,先砸史话区。估计寒假可以推出南飞对演义的第三期认识。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07-1-8 15:1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15 01: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鄙视气概文鸳

主题:越来越鄙视气概文鸳

作者:新浪zhjg_77  

发表时间: 2007-01-05 15:42:33

转自:原创


本来以前看到文鸳的很多评论,虽然意见不同,但不愿因此而进行口舌之争,但看了最近一篇稿子,我觉得有些话不得不说。


1,翻开史书,任何朝代,没有一个壮年守寡的母后,能够安分守己的,孙权的二妈三十岁前后就守寡,当然也不会例外,更何况这位二妈还是个没大脑、不懂道理的泼妇。
-------------------------------------------------------------------------------
ZHJG回复:楼主典型的小人心襟。按照这样的逻辑,假如楼主的父亲是个百万富翁而中年病势,楼主年轻的母亲也一定会不安分守己,一遇到帅哥便春心荡漾了?

2,我想,孙权的亲生母亲是个完美自律的女性,正因为如此,守寡之后的她才无法长寿。像赵云这样重视形象的衰哥,(赵云喜穿白袍银铠,和今天有些男人喜穿白色衣服是一个意思。)时至今日,尚迷得少男少女们颠三倒四,何况在现场的一个长期守寡的半老徐娘。
-------------------------------------------------------------------------------
ZHJG回复:请问楼主,演义中哪里写着赵云是个帅哥?哪里写着赵云喜欢穿白袍银铠了?以阁下的观点,你的母亲如果守了寡,一定会迷上一个穿白衣服的小白脸?

不知楼主的祖先是否死于赵云之手,让楼主对赵云的评价如此偏激。不知楼主有过什么亲身体验,使只出现几次的吴国太也遭到如此恶毒的诅咒。

楼主口口声声说关张不象赵云那么蠢,可是,赵云在宏观政治方面,比起关张不知强了多少。
想起楼主以前的帖子:
1,(曹操兴兵击张绣)死据寨门的典韦,其勇是无人能及的;有人说,要是赵云就不会死。其实,如果是赵云的话,在那种情形下,只会死的更快。
------------------------------------------------------------------------
呵呵,换成赵云死的更快吗?我只知道,赵云是不会象典韦那样,身负保护主公的重任,还要喝的烂醉如泥。
2,(赵子龙智取桂阳)赵云无奈,只得说了真话:“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思无妻子乎?”也许赵云不只是重名誉,还有处女情结。
-------------------------------------------------------------------------------
连处女情节也拿出来说事了!气概文鸳,三国那个年代除了曹操父子,你见过谁还对一个寡妇垂涎三尺?
弱弱的问一句,文鸳兄不会是因为自己的女友不是处女,因此才如此刻薄地贬低赵云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15 01: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上面转的贴子,就算替一些网友出气吧。

  上面转的贴子,就算替一些网友出气吧。   



  下面的贴子阿鸯以前贴过,再贴一遍。

  网友们如果读了阿鸯的贴子,心里有火,大可以板砖横飞。
  阿鸯可以在这里大放厥词,网友们就可以板砖横飞,平等吗。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畅所欲言,阿鸯既然能攻击诸葛和赵云(其实也算不得是阿鸯攻击诸葛和小赵,阿鸯只是在解释书中的意思。当然,阿鸯的解释未必就对,只是把阿鸯目前的理解表达出来。),就得允许诸葛和赵云的粉丝攻击阿鸯。
  表达自己的看法,没有必要为自己的言辞道歉。只要是有说理的内容,既使有攻击甚至谩骂,阿鸯认为,对讨论和理解演义都是有帮助的。
  对有些网友的贴子,阿鸯没有回贴,主要是阿鸯认为,阿鸯的观点已经表明了,继续辩论也不会有新东西了,也没法说服这些网友。

  最后,再次重申,发这样的贴子是楼主的权力。网上有篇文章《历史深处的忧虑》,也叫《近距离看美国》。(阿鸯推荐大家都读一读,必有益处,虽然很长。)其中有个故事:有个美国人公众人物,被媒体恶搞,该人大怒,告到法院,被法院驳回。表面上的理由是,这种恶搞没人会信以为真,不构成名誉损害。实质上是,你既然要当公众人物,就必须承受社会的议论。深层次原因是,保护言论自由是第一位的;没有言论自由,民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主就是一句空话;没有民主,法制必然会走向专制,法律就会沦为权势者为所欲为的工具。(民主是法律公正性的保证,法律又是保证民主落实的工具,二者缺一不可。)阿鸯虽然不是什么公众人物,但既然在网上发贴,就不能不让网友们评论,能听好话,自然也必须能闻恶语。如果限制一方,那怕只是限制其语言上的用词,也会影响网络整体评论的真实面貌,反映不出网友们的真实看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15 01: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锦囊计赵云救主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09
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锦囊计赵云救主


  却说玄德见孙夫人房中,两边枪刀森列如麻,玄德失色。管家婆进曰:“贵人休得惊惧也。夫人自幼好观武事,居常令侍婢击剑为乐,故房中有之。”玄德曰:“非夫人所观之事,吾甚心寒,可命暂去。”管家婆禀复孙夫人曰:“房中摆列兵器,娇客不安,须且去之。”孙夫人笑曰:“相杀半生,尚惧兵器乎!”尽命去之,令侍婢解剑扶侍。当夜玄德与孙夫人成亲。玄德以甜言美语啜诱孙夫人,夫人欢喜。玄德乃以金帛散与侍婢以买其心,先教孙乾回荆州报喜。自此,连日饮酒。国太十分爱敬。
  却说孙权差人来柴桑郡报周瑜,瑜拆书视之。书曰:
    我母亲力主,已将吾妹招了刘备。不想弄假成真,此
  事还复如何?
瑜看毕大惊,行坐不安,乃思一计,遂修密书,就令去人带回见孙权。权拆书视之。书曰:
    周瑜百拜顿首,书上主君明公座下:昨常为谋大事,
  不想反复如此。既已弄假成真,必须以凶为吉。刘备以枭
  雄之姿,而有关、张熊虎之将,更兼诸葛亮用谋,必非久
  屈在人之下者。愚谓大计,软困备于吴中:而盛为筑宫室,
  以丧其心志;多其美色玩好,以娱其耳目;使分开关、张
  之情,隔远诸将之契,各置一方,然后以兵攻之,大事可
  定矣。今若纵之,使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
  中之物也。愿明公熟思之。书不尽言,幸垂照鉴。
·523·
孙权看毕,以书示张昭。昭曰:“公瑾之谋,正合愚意。刘备起身微末,奔走天下,未尝受其富贵。今若以画堂大厦、子女玉帛,令彼享用,疏远孔明、关、张,各生怨望而自散去,荆、襄可不战而自得也。若纵刘备得归,终久是东吴大患。主公可从公瑾之计而速行之。”
  孙权大喜,即日修整东府,广栽花木,器用什物极其富丽,请妹居之;又增女乐数十余人,并金玉锦绮玩好之物,教玄德享用。国太只道孙权好意,喜不自胜。玄德果然被声色所迷,全不想回荆州,亦不思孔明之语,中了周瑜之计也。
  却说赵云与五百军在东府前住,终日无事,只去城外射箭走马。看看年终,子龙猛省:“孔明原付三个锦囊与我,教我一到南徐,开第一个;住到年终,开第二个;临到危急无路之时,开第三个。于内有神出鬼没之计,可保主公回归。此时岁已将终,主公贪恋美色,并不见面,何不拆开第二个锦囊,看计而行?”拆开视之,原来如此神策。即日径到府堂,要见玄德。侍婢报曰:“赵将军有紧急事来报贵人。”玄德唤入,便问其故。子龙做失惊意曰:“主公深居画堂,不想荆州耶?”玄德曰:“有甚事,如此惊怪?”子龙曰:“今早孔明使人报说,曹操要报赤壁鏖兵之恨,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甚是危急,请主公便回。”玄德曰:“必须与夫人商议。”子龙曰:“若和夫人商议,必不肯教主公回。不如休说,今晚便可起程,迟则误事!”玄德曰:“你且暂退,我自有道理。”子龙故意催逼数番而出。玄德入见孙夫人,暗暗垂泪。孙夫人问曰:“丈夫何烦恼?”玄德曰:“念备一身飘荡异乡,生不能奉侍二亲,死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今岁旦在迩,即日使备悒怏不已。”孙夫人曰:“你休瞒我,我已听知了也!方才赵子龙报说荆州危急,你欲还乡,故推此意。”玄德跪而告曰:“夫人既知,备安敢瞒
·524·
过。备欲不去,使荆州有失,被天下人骂备也;欲去,又舍不得夫人,因此烦恼。”夫人曰:“我已嫁事于君,君所去处,我愿随之。”玄德曰:“夫人之心,可道如此,争奈国太与吴侯,安肯容夫人去也?夫人若可怜刘备,暂时辞别。若刘备战死荆州沙场,夫人再不更事豪杰,备虽在九泉,蒙恩不浅也。”孙夫人曰:“丈夫何故出此不利之言耶?”玄德曰:“岂不闻俗语云:‘公子登筵,不醉则饱;壮士临阵,不死即伤。’赴敌之人,岂敢保耶?”言讫,泪下如雨。孙夫人劝曰:“丈夫休得烦恼,我苦苦哀告母亲,必须放我与君同去。”玄德曰:“纵然国太肯时,吴侯必然阻当。”孙夫人曰:“我有一计,汝能从否?”玄德请问,夫人答曰:“我与你正旦拜贺时,推称江边祭祖,不告而去,若何?”玄德曰:“若如此,生死难忘!切勿泄漏了。”两个商议已定。玄德密唤子龙分付:“正旦日,你先引军士出城,于官道等候。吾报祭祖,与夫人同走。”子龙曰:“宜想旧事,勿失军师之计。”
  时建安十五年春正月初一日也。吴侯大会文武于堂上,玄德与孙夫人前来拜国太并嫂嫂。孙夫人曰:“夫主想父母祖宗坟墓俱在涿郡,昼夜伤感不已。今日欲往江边,望北遥祭,须母亲前告知。”国太曰:“此孝道之事,岂有不从?汝虽不识舅姑,可同汝夫前去一祭,足见为妇之礼也。”孙夫人同玄德拜谢而出。
  此时更不令孙权知之。夫人乘车,将带随身一应细软。玄德上马,引数十骑跟随出城,与子龙相会。五百军士前遮后拥,离了南徐,趱程而行。当日孙权大醉,左右近侍扶入后堂,文武皆散。比及众官知得玄德、夫人逃去之时,天色已晚,要报孙权,权醉不醒;及至睡觉,已是五更。孙权听知走了玄德,急聚文武商议。张昭曰:“今日走了此人,早晚必生祸乱,可急追之。”孙权令陈武、潘璋选五百精兵,无分星夜,务要赶上拿回。二将领
·525·
命去了。孙权深恨玄德,忿怒转加,将案上玉石砚摔为粉碎。程普曰:“主公空有冲天之怒,某料陈武、潘璋必擒此人不得。”权曰:“焉敢违吾令耶?”普曰:“郡主自幼好观武事,严毅刚正,诸将皆惧。既然肯顺刘备,必同心而去。所追之将,若见郡主,岂敢下手?”权大怒,掣所佩之剑,唤蒋钦、周泰听令,曰:“汝二人将这口剑去,取吾妹并刘备头来!违令者立斩之!”蒋钦、周泰随后引一千军马赶来。
  却说玄德加鞭纵辔,趱程而行,当夜于路暂歇两个更次,慌忙起行。看看来到柴桑界首,望见后面尘头大起,人报追兵至矣。玄德慌问子龙曰:“追兵既至,如之奈何?”子龙曰:“主公先行,某愿当后。”转过前面山脚,一彪军马拦住去路。当先两员大将,厉声高叫曰:“刘备早早下马受缚!吾奉周都督将令,守候多时!”吓得玄德举止失措,忙勒回马来问子龙曰:“前面又有拦截之兵,后有追兵,前后无路,如之奈何?”子龙曰:“主公勿忧。孔明军师原有三条妙计,皆在锦囊之中。已拆了两个,并皆应验。还有第三个在此,军师道遇危难之时可用。今日何不观之?”玄德教取锦囊,拆封视之。其计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526·


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玄德以甜言美语啜诱孙夫人,夫人欢喜。
毛本改为:
    两情欢洽。
刘备已年近半百,如何能“两情欢洽”,以毛纶父子的生活状态,不解风情是很自然的事情。

    既已弄假成真,必须以凶为吉。
毛本改为:
    既已弄假成真,又当就此用计。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张熊虎之将,
毛本改为:
    刘备以枭雄之姿,有关、张、赵云之将,
罗本中的说法是史籍原文。历史上,赵云的地位和战绩比关、张差距很大。

    今若纵之,使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
毛本改为:
    今若纵之,恐蛟龙得云雨,
刘备与关、张合在一起才可怕。

    疏远孔明、关、张,各生怨望而自散去,荆、襄可不
  战而自得也。若纵刘备得归,终久是东吴大患。
毛本改为:
    自然疏远孔明、关、张等,使彼各生怨望,然后荆州
  可图也。
罗本中,“自散去”是说没有刘备,孔明、关、张就弄不到一块去,互相间会有矛盾。放掉刘备虽然能获得暂时的联盟,长远上还是祸害。

    亦不思孔明之语,中了周瑜之计也。
毛本删除。阿鸯认为这句话不是罗贯中的原文,直接评论不符合古典小说的文风。

    玄德曰:“夫人之心,可道如此,争奈国太与吴侯,
  安肯容夫人去也?夫人若可怜刘备,暂时辞别。若刘备战
  死荆州沙场,夫人再不更事豪杰,备虽在九泉,蒙恩不浅
  也。”孙夫人曰:“丈夫何故出此不利之言耶?”玄德曰:
  “岂不闻俗语云:‘公子登筵,不醉则饱;壮士临阵,不
  死即伤。’赴敌之人,岂敢保耶?”言讫,泪下如雨。
毛本改为:
    玄德曰:“夫人之心,虽则如此,争奈国太与吴侯安
  肯容夫人去?夫人若可怜刘备,暂时辞别。”言毕,泪如
  雨下。
毛本中,不过是“暂时辞别”,刘备没有道理要“泪如雨下”,而且也不足以说动孙夫人同回荆州。

    玄德曰:“纵然国太肯时,吴侯必然阻当。”孙夫人
  曰:“我有一计,汝能从否?”玄德请问,夫人答曰:
  “我与你正旦拜贺时,推称江边祭祖,不告而去,若何?”
  玄德曰:“若如此,生死难忘!切勿泄漏了。”
毛本改为:
    玄德曰:“纵然国太肯时,吴侯必然阻挡。”孙夫人
  沉吟良久,乃曰:“妾与君正旦拜贺时,推称江边祭祖,
  不告而去,若何?”玄德又跪而谢曰:“若如此,生死难
  忘!切勿漏泄。”
罗本中,孙夫人表现得很坚决,说明新婚期间,刘备是很有手段的。另外,初恋的女人,常常恋人就是她的一切。在古代,女人的新婚同时就是女人的初恋。当然,现代社会早已不是这样了。
  毛本中,孙夫人表现得很犹豫,毛纶父子可能出于这样的考虑:孙夫人需要时间想办法,想到办法后又觉得这办法不太好。其实,对心里只有刘备的孙夫人来讲,这办法是现成的,也根本就不会犹豫。“玄德又跪而谢”,此时再这样就显得别有用心了。

    子龙曰:“宜想旧事,勿失军师之计。”
毛本改为:
    云领诺。
罗本中,赵云表现出对刘备的不信任,原因是不相信刘备能摆平孙夫人,侧面说明刘备的手段高超。

    玄德上马,引数十骑跟随出城,与子龙相会。
毛本改为:
    玄德上马,引数骑跟随出城,与赵云相会。
毛本中,孙夫人和刘备祭祖只带“数骑”,不符合他们的身份,这是小土财主的架势。

    孙权深恨玄德,忿怒转加,将案上玉石砚摔为粉碎。
毛本改为:
    孙权深恨玄德,将案上玉砚摔为粉碎。
罗本中,“忿怒转加”就是越想越恨,意思是刘备的行为激怒了孙权,使孙权动了杀机。




  “玄德乃以金帛散与侍婢以买其心”,这句话同样也印证了刘备在桥老鸟那里“置币剸金”的用心。


  周瑜给孙权的书信,让孙权软禁刘备,历史上确有其事。虽然演义中的战略形势与历史上的略有差别,(历史上,此时南郡尚在周瑜手中。)但总体格局是一样的。既使孙权扣留刘备,关、张也不可能听命于周瑜;如果周瑜进攻关、张,关、张势必倒向曹操。所以,周瑜和张昭的主张实为下策;历史上,孙权没有采用周瑜的计策,而是放回了刘备。
  在历史上,很久以后,周瑜、鲁肃、吕蒙都已过世,孙权在对陆逊论及三人时,认为借荆州给刘备是错误的。这是孙权事后长期思考后的结论,许多事情回过头来看往往更清晰。所以,孙权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可能性更大。史书上没有记载孙权对此事的分析,但从吴蜀的夷陵之战的全局运作过程来看,吴可以先和曹魏讲和,然后集中全力收拾刘备。当时,赤壁之战刚刚结束,曹操水军损失殆尽,不具有再次进攻东吴的条件。曹操对刘备深为忌殚,曹操可以包容天下所有的人,但绝不可能再容得下刘备;刘备也是深知此情的,他再也没有重新投靠曹操,或同曹操联合的可能性了。不过,刘备若是死了,他所遗留下来的残留势力,反倒有重新投靠曹操,或同曹操联合的可能性了;曹操也能容得下他们了,曹操所忌殚的只是刘备一人而已。
  有人会说,刘备一死,接掌权力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是不会投靠曹操的。夷陵之战后是这样的,接掌权力的是诸葛亮,因为那时关、张也都死了。此时,关、张都在,而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的时日尚短。刘备军中的将领都是刘备的旧部,他们更可能听命于关、张;而没有可能听命于诸葛亮。

  诸葛亮的第二个“锦囊妙计”,就是赵云配合刘备,诓骗孙夫人一同潜逃回荆州。这个计策的第一个效果就是惹得孙权大怒,进而顿起杀机,与刘备彻底翻脸。历史上,孙、刘联姻,双方的目的就是联络感情,巩固联盟。而在演义中,诸葛亮这第二个“锦囊妙计”,所达到的效果恰好与历史相反。我们不仅要问,诸葛亮要刘备冒这么大的风险到东吴,难道就是为刘备骗回去一个老婆?这样的计策既使再神妙,于大业上其实没有半点益处;更何况这计策还差点没要了刘备的老命,只是刘备命大,机缘巧合,才使刘备侥幸躲过一劫。
  “比及众官知得玄德、夫人逃去之时,天色已晚,要报孙权,权醉不醒;及至睡觉,已是五更。”若非孙权醉酒,追杀刘备的人马当晚即可出发,而不用等到第二天,追杀刘备的东吴军马将会提前半日赶上刘备。诸葛亮的第三个“锦囊妙计”,是用孙夫人作挡箭牌,使东吴将士不敢下手;但是,面对奉命连孙夫人都要一块杀的第二拨东吴军马,诸葛亮的第三个“锦囊妙计”,显然再也救不了刘备的命了。演义中,蒋钦、周泰的第二拨人马赶到时,刘备也恰好逃到了诸葛亮的接应地点,才使得刘备终于逃出生天。如果不是孙权醉酒,蒋钦、周泰的第二拨人马将会提前半日赶上刘备,也正是徐盛、丁奉拦截刘备的当口,东吴六将齐上,刘备插翅难飞。
  另外,如果程普在第一拨追赶刘备的人马出发前,就提醒孙权:“某料陈武、潘璋必擒此人不得。”刘备的人头同样再也回不到荆州了。有的读者可能奇怪,程普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提醒孙权?因为程普不知道孙权是否肯牺牲他的亲妹妹,如果孙权不肯牺牲他的亲妹妹,那程普和孙夫人就彻底成了仇家,程普老奸巨猾,不愿意为自己种下这么大的祸根。但是,孙权的一个动作,使程普看到了孙权宁为玉碎(杀掉孙夫人),也绝不愿意放掉刘备的决心。“孙权深恨玄德,忿怒转加,将案上玉石砚摔为粉碎。”

  诸葛亮的第一个“锦囊妙计”能够成功,是因为桥老鸟和孙权的二妈足够傻冒。诸葛亮的第二个“锦囊妙计”能够成功,是因为孙权喝醉了酒。诸葛亮的第三个“锦囊妙计”,根本就没想到孙权连自己的妹妹都要一块杀。只是由于孙权酒醉和程普的那么一点私心,刘备才最后侥幸躲过了一劫。然而,这些“锦囊妙计”在刘备眼里,还是很神妙的,因为刘备并不知道“神妙”背后的侥幸。

  最后,阿鸯就是不明白,刘备冒生命危险,到荆州来,到底所为何事?诸葛亮一手策划刘备受此一番惊吓,刘备集团从中又获得了什么益处?那位高人能指点一二,不过,您千万不要说刘备是讨不到老婆才来荆州的,那样我会笑话你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15 23: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改错

  最后,阿鸯就是不明白,刘备冒生命危险,到东吴来,到底所为何事?诸葛亮一手策划刘备受此一番惊吓,刘备集团从中又获得了什么益处?那位高人能指点一二,不过,您千万不要说刘备是讨不到老婆才来东吴的,那样我会笑话你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1-15 23: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贴

2楼 Re:[原创]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09  
作者:黑天使?元让(puredigit)[高级站友]2007-01-15 05:56:06
仅就小说内容来讲,这一场招亲,刘备和诸葛亮肯定都不是没有目的的,如果罗贯中单为贬斥诸葛亮而写这么一段不合逻辑的剧情,那老罗就太掉价了。

对刘备来说,此行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讨个有身份的年轻老婆,而是为了与东吴联络感情,增进友好关系。讨老婆自然也是美事,但见到孙夫人及享受孙权提供的美好生活之前,刘备还是把讨老婆当作耧草打兔子的事。

而对诸葛亮来讲,恐怕还有别的用心。
首先,我不认为诸葛亮蓄意破坏双方关系,因为那不符合他自己规划的隆中对策。他的三个锦囊计对双方关系的不良影响,应是他炫耀聪明的副作用,可能诸葛亮对这些副作用估计不足,或者他认为即使产生了这些副作用也可以日后再弥补(炫耀的目的是让别人佩服,从而提升权力、地位,与此相比,副作用是次要的、可以容忍的)。
我也不认为诸葛亮蓄意危害刘备的人身安全,否则他也不会设计力图帮助刘备返回荆州,而且他应该清楚,一旦刘备回不来,接掌权力的是关、张而不是他自己。
刘备在东吴耽于享乐,这是诸葛亮事先估计到的,但他严令赵云到年底才拆看对策,这一来就拖延了很久,我想他拖延这么久的目的有三:1.给刘备时间让他与孙夫人培养感情,以便能让孙夫人帮助刘备逃脱;2.让时间证明刘备的确是会中周瑜的计,这样才更显得他神机妙算,显得他的智慧对刘备来说十分宝贵;3.最重要的,让刘备这位董事长兼总经理出差的时间更久一些。刘备不在,军政要略虽然不由诸葛亮掌管,但关、张及其他文官武将若有难决之事,恐怕还是要向作为军师的诸葛亮请教,这时诸葛亮的发挥空间就比刘备在时要大得多,正是借着这个空间,诸葛亮可以搞更多把戏、争取更多的人心、提升自己在势力内的地位(即使搞不定关、张,也可以搞一搞其他人)。也就是说,诸葛亮所预期的,是当刘备回来的时候,关、张以下的将领和文官对诸葛亮更尊重了,更听他的话了,这样一来,无形中刘备就会更加倚重他。这第3个目的,是诸葛亮拖延的主要目的,也是他力主刘备入吴的主要目的。


回黑兄:
  阿鸯对黑兄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  ∶)   ∶)
  话虽是玩笑,佩服确是发自真心的。阿鸯在发这回前,也反复在想,诸葛亮鼓动刘备去东吴到底目的何在?如果说诸葛亮没有目的,肯定是不通的,可阿鸯就是不得要领。黑兄的分析,令阿鸯有如拨云见日。其实,道理往往不难懂,关键是要有人能够想到它。
  现在明白了,罗贯中在设计诸葛亮火烧博望的情节时,就让其表现出了明显的权力欲,此处依然是围绕着权力,只不过是手法更隐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靛沧海
(居然还能登录)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8634
注册 2004-12-23
来自 广东广州


楼主好文章啊!!!
虽然有一些观点不是很赞同,但你的分析却是很独到。
在下没有看过罗本的,所以也没什么评论好说的,希望楼主继续发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坚硬的稀粥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336
编号 77101
注册 2006-7-28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07-1-16 10: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在下有一点不解,请鸯兄指点
博望坡、新野城,两把大火都是诸葛亮的杰作。但在历史上,博望坡是刘备干的,而新野的那场大火更是子虚乌有。如鸯兄所说,罗灌水实际上是贬损诸葛的,那为何要让诸葛如此“闪亮”的登场呢?还让一代名将曹仁作了垫脚石。(曹仁真够郁闷的,先是徐庶,后是诸葛,光给人垫背了,而且都是正史上没影的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6 10:5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鼓动刘备去东吴到底目的何在?
孙权联盟,是双方抗曹成功的关键,诚然,刘备看出过江没好事,事实上,刘备过江的确也碰上许多危险,但诸葛亮让刘备过江的目的也不可能是楼主的这种解释。
刘备娶孙尚香,可以很好地巩固双方联盟,这也是诸葛亮让刘备过江的原因,不然双方关系将越来越差,如若刘备不还荆州,联盟有破裂的危险,这显然不符合大局。楼主的解释,恰好是从小事出发,而无视大局,用楼主自个的话形容一下,就是精于术而疏于略。
至于为何让刘备那么晚回来,一是楼主所说,巩固双方感情,但更主要的是,时间久了,孙权防范就会松懈,才有可乘之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7-1-17 16: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南飞的回复阿鸯哥哥就直接无视了~!!也不转过来~

ps:回明月兄,南飞在新三的分析了你的质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7-2-9 02: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二气周瑜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10
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诸葛亮二气周瑜


  原来周瑜恐玄德走脱,先发人教吴侯江边关防:“如无兵符,不许擅开船只。”先断了这条长江水路。又差徐盛、丁奉引三千军马,于冲要之处等候扎营在此,时常令人登高远望,料得玄德若投旱路,必经此道而过。当日徐盛、丁奉将军马摆成阵势,忽然了高军报说:“前面尘起,必是玄德。”二将马上抚掌大笑曰:“周都督神机妙算,果然应口!”各掉兵器,立于阵前。玄德慌问子龙求计。子龙将锦囊拆开,献计与玄德。玄德看了,急来车前,泣告孙夫人曰:“备有心腹之言,至此尽当实诉。”夫人曰:“丈夫有何言语?勿得隐讳。”玄德曰:“昔日吴侯与周瑜同谋,将夫人招嫁刘备,实非为夫人前程;乃欲幽困刘备而夺荆州也。夺了荆州,必至杀害。备若身死,夫人安能归乎?是以夫人为香饵而下钓也。备不惧万死而来,盖知夫人有男子之胸襟,必能怜悯于备也。今汝兄又欲杀害,故托荆州有难,此是求归之计。实难舍夫人,故同至此。汝兄又令人在后追赶,周瑜使人于前截住,非夫人莫能解此祸。如夫人不允,备请死于车前,以报夫人半载相与之德也!”夫人怒曰:“吾兄既不以我为亲骨肉,我有何面目重相见乎!今日之危,我当自解。”于是叱从人推车直出,卷起车帘,亲喝徐盛、丁奉曰:“你二人欲造反耶?”徐、丁二将慌忙下马,弃了军器,声喏于车前曰:“安敢造反。为奉周都督将令,屯兵在此,专候刘备。”孙夫人大怒曰:“周瑜贼匹夫欲造反耶?我东吴不曾亏负你!玄德乃大汉皇叔,是我丈夫,是汝主人之妹
·527·
丈,千百年之至亲,非是反国之臣。我已对母亲、哥哥说知回荆州去,并不是私奔至此。今你两个于山僻去处,引着军马拦截道路,意欲掠掳俺夫妻财物耶?”徐盛、丁奉诺诺连声,口称:“不敢。主姑息怒,这的不干我小将之事,乃是周都督的号令。”孙夫人叱之曰:“你只怕周瑜,何不怕我也?周瑜杀得你,我岂杀不得周瑜?你快回去,说与周瑜匹夫,我夫妻自回荆州去,干你甚事?我兄吴侯尚自让我几分,何况周瑜村匹夫哉!”把周瑜千匹夫、万匹夫,大骂一场,喝令推车前进。徐盛、丁奉自思:“我等是臣下之臣,安敢十分难为他?”又见赵子龙十分怒气,只得把军喝住,放条大路教过去。却才行不得五六里,陈武、潘璋赶到。徐、丁二将备言其事,陈武、潘璋曰:“你放他过去,差了也。我二人奉吴侯尊旨,特来追捉他回转。”四将合兵一处,趱程赶来。
  却说玄德脱了此难,傍车而走。正行之间,背后喊声又起,大军赶来。玄德告夫人曰:“后面追兵又至,却如之何?”夫人曰:“丈夫先行,我与子龙当后。”玄德引五百军望江岸去了。子龙勒马于车傍,将士卒摆开,专候来将。四员将见了孙夫人,只得下马,叉手而立。夫人曰:“陈武、潘璋,来此何干?”二将答曰:“奉主君之命,请夫人同玄德回。”夫人正色叱曰:“都是你这伙匹夫,同谋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事他人,今日归去,须不是与人私奔,玷辱上祖。我母亲慈旨,全我夫妇去回荆州,谁敢阻当?便是我哥哥来,也须将大礼而行。你四人倚仗兵威,欲待杀害我耶?”骂得四人面面相觑,各各寻思:“他一万年也只是兄妹,更兼亲娘作主。况吴侯是个大孝之人,怎敢违了母言?明日翻过脸来,只是我等不是,不如做个人情。”军中况又不见玄德;又见子龙怒目睁眉,只待厮杀,因此四将喏喏连声而退。孙夫人令推车便行。徐盛曰:“我四人同去见周都督,告禀此事。”四人犹犹豫豫,
·528·
主张不定。但见一军,如旋风而来,视之,乃蒋钦、周泰。二将问曰:“列位赶的刘备,曾赶上否?”四将答曰:“早晨过去,多半日矣。”蒋钦曰:“如何不拿下?”四人因说孙夫人发话一节。蒋钦曰:“便是吴侯怕道如此,封一口剑在此,教先杀他妹,后斩刘备。违者立斩!”四将曰:“去之已远,怎生奈何?”蒋钦曰:“他终是有步军,急行不上。徐、丁二位可飞报都督,教水路棹快船追之。我四人在岸上赶之。无问水旱之路,赶上杀了,休听他言语!”徐盛、丁奉飞报周瑜。蒋钦、周泰、陈武、潘璋四个,领兵沿江赶来。
  却说玄德一行人马离柴桑较远,心才稍宽。沿着江岸正行之间,后军遥指尘土冲天而起。登高一望,但见军马盖地而来。玄德叹曰:“连日奔走,人困马乏,追兵又到,死无地矣!”看看喊声渐近,众人皆欲四散,忽见江内傍岸,一字儿抛着拖篷船二十余只。(此舡极快,两浙人呼“刳子舡”,淮南呼“艇船”。《易》曰:刳木为舟。)子龙曰:“天幸有船在此!何不速下,棹过对岸,急切追赶不得!”玄德与孙夫人便奔上船。子龙引五百军一齐上船而去。只见船舱中一人,纶巾道服,大笑而出曰:“主公且喜!诸葛亮等候多时。”船中扮作客人的,皆是荆州水军。不移时,四将赶到,孔明笑指岸上人而言曰:“吾已算定多时矣。汝等回去,传示周瑜,教再休使美人局手段。”岸上乱箭射,船已开的远了。正值顺风,拽起风帆,望上水尽力使去。岸上军马迤逦不舍。
  正行之间,忽然江声大震,回头视之,只见战船无数。“帅”字旗下,周瑜自领惯战水军,左有黄盖,右有韩当,势如飞马,疾似流星。看看赶上,孔明教棹船投北岸,弃了船,尽皆上岸而走,车马登程。周瑜赶到江边,尽教上岸追袭。大小水军尽是步行,止有为首官军骑马。周瑜上马,并黄盖、韩当、徐盛、丁奉紧随。瑜曰:“此处是那里?”军士答曰:“前面是黄州界口。”望见玄德车马
·529·
不远,瑜令并力追袭。正赶之间,一声鼓响,山崦内一彪刀手拥出,为首一员大将,蒲州解良人也,姓关,名某,字云长。周瑜举止失措,急拨马便走。云长提刀骤马赶来,周瑜纵马逃命。正奔走之间,左边黄忠,右边魏延,两军杀出。吴兵大败。周瑜身中数箭,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高策,陪了夫人,又折许多人马!”周瑜回顾岸上,乃是败走吴军,尽都赶来。瑜怒曰:“可再登岸,决一死战!”黄盖、韩当力阻。瑜自思曰:“有何面目去见吴侯!”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于船上。众将救之,却早不省人事。未知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530·


:o 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先发人教吴侯江边关防:“如无兵符,不许擅开船
  只。”先断了这条长江水路。

毛本删除。

    当日徐盛、丁奉将军马摆成阵势,忽然了高军报说:
  “前面尘起,必是玄德。”二将马上抚掌大笑曰:“周都
  督神机妙算,果然应口!”各掉兵器,立于阵前。

毛本改为:
    当日徐盛、丁奉了望得玄德一行人到,各绰兵器截住
  去路。

罗本中,表现了周瑜在部下心中的形象,正因为如此,周瑜才更丢不起脸面,周瑜背上了虚荣的包袱,所以在遭到诸葛亮的戏弄后才更气愤。

    玄德曰:“……夺了荆州,必至杀害。备若身死,夫
  人安能归乎
?……今汝兄又欲杀害,……实难舍夫人,故
  同至此。汝兄
又令人在后追赶,……以报夫人半载相与之
  德也
!”
毛本改为:
    玄德曰:“……夺了荆州,必将杀备。……昨闻吴侯
  将欲加害,……幸得夫人不弃,同至于此。吴侯又令人
  在后追赶,……以报夫人之德。”
罗本中,“备若身死,夫人安能归乎?”刘备前面的言语,都是为这句话服务的,这才是孙夫人自身的利益所在。“实难舍夫人,故同至此。”“以报夫人半载相与之德也!”用“情”字掩盖欺骗的事实,千古之后的今天,这招同样百试不爽,看来毛纶父子没泡过妞。“汝兄”,刻意强调孙权和孙小妹的关系,使孙小妹对孙权的行为更加愤怒。

    孙夫人大怒曰:“周瑜贼匹夫欲造反耶?我东吴不曾
  亏负你!玄德乃大汉皇叔,是我丈夫,是汝主人之妹丈,
  千百年之至亲,非是反国之臣。
我已对母亲、哥哥说知回
  荆州去,并不是私奔至此。今你两个于山僻去处,引着军
  马拦截道路,意欲掠掳俺夫妻财物耶?”
毛本改为:
    孙夫人大怒曰:“周瑜逆贼!我东吴不曾亏负你!玄
  德乃大汉皇叔,是我丈夫。我已对母亲、哥哥说知回荆州
  去。今你两个于山脚去处,引着军马拦截道路,意欲劫掠
  我夫妻财物耶?”
罗本中,要刻意表现孙夫人的无理和刁蛮。

    孙夫人叱之曰:“你只怕周瑜,何不怕我也?周瑜杀
  得你,我岂杀不得周瑜?你快回去,说与周瑜匹夫,我夫
  妻自回荆州去,干你甚事?我兄吴侯尚自让我几分,何况
  周瑜村匹夫哉
!”把周瑜千匹夫、万匹夫,大骂一场,
毛本改为:
    孙夫人叱曰:“你只怕周瑜,独不怕我?周瑜杀得你,
  我岂杀不得周瑜?”把周瑜大骂一场,
罗本中,要刻意表现孙夫人的无理和刁蛮。

    徐盛、丁奉自思:“我等是臣下之臣,安敢十分难为
  他?”
毛本改为:
    徐盛、丁奉自思:“我等是下人。安敢与夫人违拗?”
有官职的人不属于“下人”。

    却说玄德脱了此难,傍车而走。正行之间,背后喊声
  又起,大军赶来。

毛本改为:
    玄德正行间,忽听得背后喊声大起
喊声又起”和“喊声大起”,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差别极大。“喊声大起”通常是战斗命令下达后,全体将士进入亢奋状态的表现,此时便已没有改变命令和行动的余地了,因为新的命令已经没法传达了。毛纶父子没有临场经验,又特别喜欢想当然。

    玄德引五百军望江岸去了。
毛本改为:
    玄德先引三百军,望江岸去了。
在第一零八回中,有明确交待:“随行五百余人保护”,“子龙看了,唤五百随行军士,一一分付,如此如此。众军应诺而去。”应该这样理解,刘备到东吴,带了五百步军和数十名骑兵。现在地方上的书记、省长、市长等公干进京,都要带车,自己的交通工具用起来才方便。罗本中,刘备带着没有车马的人先走了,赵云带着骑兵和孙夫人一起阻挡追兵,这样便于赵云事后迅速赶上刘备。
  毛本中,毛纶父子对原文没有认真阅读,以为刘备到东吴仅带了五百步军。所以,才有在这里自以为合理的篡改。毛纶父子既无见识又没有认真态度,典型的无自知之明。

    四人犹犹豫豫,主张不定。
毛本改为:
    四人犹豫未定
罗本中的用词,有时间拖得很久的意思。

    蒋钦曰:“他终是有步军,……”
毛本改为:
    蒋钦曰:“他终是些步军,……”
罗本中,刘备的军中有部分骑兵。

    却说玄德一行人马离柴桑较远,心才稍宽。
毛本改为:
    却说玄德一行人马,离柴桑较远,来到刘郎浦,心才
  稍宽。
刘郎浦”是后人根据传说附会出来的地名。

    沿着江岸正行之间,后军遥指尘土冲天而起。
毛本改为:
    沿着江岸寻渡,一望江水弥漫,并无船只。玄德俯首
  沉吟。赵云曰:“主公在虎口中逃出,今已近本界,吾料
  军师必有调度,何用犹疑?”玄德听罢,蓦然想起在吴繁
  华之事,不觉凄然泪下。后人有诗叹曰:“吴蜀成婚此水
  浔,明珠步障屋黄金。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
  玄德令赵云望前哨探船只,
忽报后面尘土冲天而起。
毛本中,毛纶父子以普通百姓的行为,来攀描军队长途赶路者的心理。普通百姓欲寻船过渡,只会在附近往来寻觅,因为百姓的活动区域范围有限。而军队的活动范围是天下,刘备一行,刚刚离开柴桑地界,离荆州还非常远。刘备沿江赶路,有船则乘,无船则急行,没有什么可“犹疑”的,更不会“令赵云望前哨探船只”,好像刘备的人马非在此处过渡不可。
  “凄然泪下”也有悖刘备枭雄者的性格。以刘备的政治觉悟和阅历,不可能不明白孙权软禁自己的目的,当然更知道孙权布置的温柔乡,后面等待他的结果会是什么。刘备是很善于伪装自己的人,在许昌就曾骗过了曹操,此时,只会比那时更老辣和狡猾。刘备假装很享受在东吴的“美好生活”,目的无非是麻痹东吴上下,以便寻机脱身。孙权、张昭、周瑜等人,以为用“糖衣炮弹”可以打倒刘备,说明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刘备。事实上,东吴和中原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刘备;刘备在新野蛰伏六、七年,也使人们对刘备枭雄本性的认识大大淡化了。

    船中扮作客人的,皆是荆州水军。
毛本改为:
    船中扮作客人的,皆是荆州水军。玄德大喜
刘备此次东吴之行,可以说白白受了一番惊吓,一无所获。以刘备的政治觉悟,恼怒万分还差不多。“玄德大喜”,刘备又不是白痴,对这样的结果还能“大喜”。毛纶父子真实白痴到家了。

    正值顺风,拽起风帆,望上水尽力使去。岸上军马迤
  逦不舍。

毛本改为:
    蒋钦等四将,只好呆看。
罗本中,读者可能不理解,刘备已经上船了,“岸上军马”为什么还“迤逦不舍”?因为刘备不是渡江上岸,而是逆水上行,继续向荆州行进。“岸上军马”在“迤逦不舍”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船只,进而登舟。还有,“岸上军马”已经与徐盛约好,水陆共同追击刘备,“岸上军马”不能先行放弃追击。

    周瑜身中数箭,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
  “周郎妙计高策,陪了夫人,又折许多人马!”周瑜回顾
  岸上,乃是败走吴军,尽都赶来。

毛本改为:
    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
  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罗本中,罗贯中对周瑜一直很不感冒。这里,周瑜骑马率先奔逃,把都是步军的士兵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周瑜身中数箭”,说明诸葛亮本意有就此杀掉周瑜的想法,只是由于射程远,又有铠甲保护,没有对周瑜造成伤害。



  近日看到一则新闻。某公,原银行高官,现身陷囹圄。乃公读大学时,虽家境贫寒,却风度扁扁,才华粪溢,泡牛无数。同辈论之,乃公娶妻,必定是菜籽瞎人。孰料,娶一妻竟是野蛮女友,常对乃公大打出手,乃公竟也一贯逆来顺受。那位看官说,能挨美女揍,再痛也享受。乃公真是不幸,妻乃河东狮吼。那位看官说对了,乃公妻之父乃一方权贵也。乃公还一改沾花惹草之旧习,遵古训之三从四德,上孝公婆,下敬姑嫂,堂前低眉顺目,堂下任劳任怨。(那位看官说了,你用词不当。没办法,阿鸯学浅,差七差八,意思不差,您别计较。)公之妻父大喜,遂大力提拔乃公。乃公虽济身领导阶层,仍不忘谦虚谨慎之作风。天有不测风云,妻父不慎亡故。人有旦夕祸福,乃公从此作威作福。乃公之妻由高贵公主一落而奴仆不如,眼见乃公大堂上小蜜如云,大堂外情妇如雨,旧日公主唯有忍气吞声、以泪洗面而已。当然,党能将其公之于众,乃公自是已经乐极生悲了。
  在这个故事里,阿鸯要关心的不是乃公的命运,而是乃公之妻的地位变化。其妻在家庭和社会中之所以地位尊崇,皆源于其父权势赫赫。人们尊崇的不是公主,而是公主背后的权势。随着其父的逝去,妻背后的靠山不复存在,其妻对乃公已无利用价值,这场功利性的婚姻便完成了它的使命,过去的公主,理所当然就和破抹布是一回事了。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汉景帝的祖母薄太后想让薄家世代尊贵,遂指定尚为太子的汉景帝娶其薄家孙女为妻,就是后来的薄皇后。随着薄太后的离世,不久,薄皇后被废。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出于同样的目的,将自己的女儿阿娇指嫁给了尚为皇子的汉武帝,史称孝武陈皇后。随着汉景帝的离世,汉武帝继位,又后,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离世,长公主失去了最后一个靠山窦太后,长公主对汉武帝丧失了全部制约力,长公主的女儿、汉武帝的皇后阿娇随即失宠,数年后被废打入冷宫。

  这些“公主”们由风光无限,到最后沦落成被人扔掉的“破抹布”,其命运和她们背后家族的兴衰呈现着严格的正相关性。这是她们的婚姻与普通百姓婚姻的重要区别。孙夫人的婚姻显然不属于普通百姓的婚姻,是标准的“公主”式的政治婚姻,孙夫人未来的荣辱完全取决于孙权的兴衰,既使刘备死了,孙夫人也还是“皇帝的女儿”。(至于“好女不嫁二夫”的混蛋论调,是后世“程朱理学”的狗屎,汉、唐以前的妇女没有这样的桎梏。演义中,后来孙夫人投江而死,是毛纶父子狗戴嚼子,罗本中没有这个情节。)孙夫人不明白这层简单的道理,才会沦为刘备手中的枪,诸葛亮的第三个“锦囊妙计”才能管用,刘备才能逃出魔爪。孙夫人受刘备挑拨,怒斥徐盛,大骂周瑜;可是,孙夫人却忘了,她凭什么能有这份威势?不是因为她是刘备的夫人,而是因为她是孙权的妹妹。不过,这也不能全都归罪于孙夫人的愚蠢,孙夫人毕竟太年轻,又被风月老手刘备哄得五迷三道。

  孙夫人在徐盛面前,“把周瑜千匹夫、万匹夫,大骂一场。”此前,吴国太当着乔国老的面“不住口大骂周瑜。”周瑜是东吴除孙权外地位最高的人,她们能够如此放肆,还不是仗着孙权的势吗!她们一边仗着孙权的势得以为所欲为,一边却干着吃里爬外,破坏孙权事业的勾当,世上还有比她们更愚蠢、更可恶的人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7-2-17 13: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居然这么长时间没人出来顶?!

……看来还是子龙的饭丝比较坚定,难道大家都过年去了,只好祝大家早年愉快了~

南飞以为老罗并没有故意丑化周瑜,他想杀诸葛亮的时候眼里只有孔明,想杀刘备时眼里又只有刘备,完全看不见其他。冲上北岸的之后,“止有为首官军骑马”、而周瑜追心似箭,必然是如孙坚一样独身孤进才会身中数箭,先上船也是很正常的。(老罗好狠啊,批判到底~~)南飞以为老罗这样写,正是为了突现周瑜视野狭窄:只知道防备刘备渡江,不知道防备诸葛亮接应,于是有诸葛亮假扮渔夫。接应成功他还没醒悟过来,依然一头追刘备,于是中伏;最后不顾身带数箭,战马尚在南岸,居然还想要“决一死战”(他急需治疗)……公瑾真的很执着,这种“愚不可及”已经足够让人为他下泪了。

周瑜为人并不好面子,鲁肃、吕蒙、黄盖、韩当都可以面折其过,也不见他记仇生气;因为周朗心中装的是“东吴”,所以他的死才会让东吴诸将如此悲愤。他的威信是自然树立的,几乎不带任何私心。(偶非常怀疑“美人计报鲁肃借米之恩”那一段话的真实性)正是因为想到:“有何面目去见吴侯!”公谨才箭疮复发吐血昏倒。如果说林黛玉是“泪还相恋情”,那周瑜就是“血还知遇恩”了。

老罗固然对文人的种种毛病极度憎恶,但他必然也有身为读书人的亲故好友;甚至,他本人就是一个文人。批判之余,难道会没有同情吗?老罗的感情是很丰富的。南飞始终认为,演义中孙权自始自终没有对周瑜有一丝猜忌,是对周瑜在天之灵最大的同情。他至少死得其所。

另外,南飞以为,毛本这一段“沿着江岸寻渡,一望江水弥漫,并无船只。玄德俯首沉吟。赵云曰:“主公在虎口中逃出,今已近本界,吾料军师必有调度,何用犹疑?”玄德听罢,蓦然想起在吴繁华之事,”是罗贯中原文。以毛纶父子一味围护刘备“忠厚”形象的方针,不太可能大花笔墨写这些的细枝末节。周瑜、张昭不是傻瓜,刘备更不是没有弱点。老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一方面突出三国人物的优秀,并一方面放大他们的弱点。《三国演义》不是只为了总结教训,三国人物更不会尽是失败者。

PS:言及于此,南飞宣布正式退出“气概文鸯饭丝团”,自立门户为:新演义派南飞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轮回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2
功绩 385
帖子 9205
编号 941
注册 2003-9-21


发表于 2007-2-20 10: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到鸯兄对《三国演义》的点评,很是佩服,不止是耳目一新,于心戚戚,更让人颇有所得。
对足下有几个建议:一是你的观点很好,切入点也很好,如果能够突出从对事理的分析和对人物刻划来分析就更好了,毕竟,文章需要有一定的主题,一定的目的性;二是不必在具体的史实,甚至公里数之类的叫真,材料的取舍要为主题服务;三是是否可以考虑把大段的引文和诸如“庞统献连环计”之类的思想火花更大程度地分开,个人认为后者更有意义,我说的分开,是让说理的部分(也就是对事理的分析)独立成篇,其它对比(对人物刻划之类文学笔法的分析)作为补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ptcn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发表于 2007-2-20 12: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易中天是谁???

[ 本帖最后由 ptcn 于 2007-2-23 15:28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9-29 23:3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704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