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幽人独往来于2005-04-01, 11:57:15发表
这个我来解释一下
上古巫史是不分的,也就是说很多搞占卜的巫师是国家的史官,而史官的地位是很高的,国家称之为“大夫”。而巫师在占卜的过程中会涉及治疗的问题,因此久而久之积累形成了一套医学的理论体系,就是中医的雏形。一方面一些史官在医疗方面的成绩盖过了其他,所以逐渐以“医”显著当时,甚至转而专攻医学,这主要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另一方面,一些民间的巫师由于地位低下,无史可著,于是也转向巫医,一些有成绩的人也被民间尊称为“大夫”。
久而久之,“大夫”成为了医生的代名词。
顺便说一下,“医”在古代有几种写法,一种是“毉”,很明显的说明“医”与“巫”的关系。还有一种是“醫”,一方面说明“医”的治疗和麻醉手法——酒,一方面也说明巫医相通,因为巫术的道具中很重要一项的就是酒。
原来如此啊,明白啦 thanks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