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运动是绝对的吗?, 和勿随流水讨论下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1-19 22:2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扯远了看来,实在是……除非别牵扯哲学
哲学被认为是种科学是太可怕的事情,科学是知识积累哲学是么?
所谓哲学其核心其实是观念,讨论余地和科学讨论这种以经验为依据的情况完全不同。哲学也依据经验,但它对经验的看法决不像科学那么统一,虽然科学对经验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要讨论哲学或者从所谓哲学角度,请先做好徒劳无功惘然的准备
就限定在科学范围内说说有什么不好的?

对于时间上的可逆,目前对时间我们的经验是单维单向,空间可以以多维双向,且不考虑时间是连续还是量子态甚至也是玻粒二向
如果时间可逆,因果性也就是彻底相对的了

帖子本来就是在东拉西扯中交流的,只要不陷入无意义的泥潭就可以了

最后对某些用科学式的规则看哲学的内容无语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11-20 00: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06-11-14 18:28 发表

2。有些时候,存在一些随即变量 X,它的期望值 E(X ) 不存在(也许 E|X| = 无穷),但它的概率分布的傅立叶变换则会永远存在。因此,理论上来说也许会出现一些没有位置的发散性粒子,但即便这些粒子出现它们的惯性/运动总会是存在的。

换句话说,就是用动量来定义运动。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06-11-14 18:28 发表
3。关于瞬间转移问题:这个是量子论里经常出现的现象,而且它并不是违背相对论中的超光速现象。因为在量子论中的速度和“距离/时间”没什么关系,运动本身属于泛函分析的领域(拿波函数,取傅立叶转换,等等。。。)。

至少在波动力学中,速度还是有意义的。物质能量的运动,通常被描述为群速度或相速度。相速度大于光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因为它和实质意义上的运动没有关系。但是群速度是必须满足相对论的。

在一般的物理意义中,时间和角频率,空间位置和波数互为富士变换对。这样可以把动量的定义理解为物质波的波数,进一步定义出群速度和相速度。这些都是经典物理里可以定义出来的,并且满足经典物理的一般关系。

你所说的瞬间转移,我不知道是不是指空间位置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与时间无关,因此不应该看作运动,所以也不是什么瞬间转移,仅仅是存在状态的模糊性而已。如果我们考虑运动的话,如果运动的位置变化小于这种位置的不确定性所覆盖的范围,那么运动本身也便成为无法确定的了,在这个范围内讨论运动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也不可能谈的上瞬间转移。不知你是这个意思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11-20 00: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6-11-19 12:41 发表
"测不准原理"中文翻译不好,刚巧他又提出了一个有名的"测不准"例子。Uncertainty Principle最大胆的理解是真相并不存在,而不仅是"存在不存在都不重要"。这是爱氏对之最痛恨的地方。

确切地说,是事实真相存在一个细节的下限。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6-11-19 12:41 发表
在物理学有能力研究宇宙学之前,宇宙学属哲学。但当科学对宇宙提出以事实观察为根据的分析时,哲学作出了什么回应?

你需要哲学作出什么样的应对呢?反击?退却?或者彻底臣服?

哲学从来不曾剥夺过科学的自由,科学更不可能剥夺哲学的自由。哲学曾试图指导科学,反过来,科学也常常反证哲学——证肯或证否。事实结果可以证明科学,也可以促进哲学,这并不妨碍哲学的思考。即便在科学充分覆盖的范畴内,哲学依然可以进行自己的怀疑、推测、分析、思考。甚至科学本身也时常会被纳入到哲学的领域里,不是么?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6-11-19 12:41 发表
在量子论中,"测不准"不仅是测量不可能准确,而是物质本有的特性,量子观察是collapse,现况会消失,且不可逆,这有点奇怪。物理学中绝大部份定律皆理论上可逆,唯一不可逆的仅在热动力学中,物理学家一直不明白何以物理理论在时间上可逆,但实际上却不可逆。量子观察是微观世界中第一次找到不可逆,也是热动力学以外第一次找到不可逆,对研究"时间方向"非常重要。

:)

[ 本帖最后由 whws 于 2006-11-20 00:18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06-11-20 01: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古漢魂: 引力观测的确属于萌芽阶段,也许这方面你比我清楚,但好像我们至今还没有拿引力看到光子看不到的东西吧?而且,引力子本身也没有观测到过。所谓不可逆事件我一直觉得最好的例子就是金融市场(从数学上,它具备一个过滤性测度空间),可惜我见过所有物理界的人都对 financial mathematics 恨之入骨。。。呵呵。

whws:嗯,基本上是这个意思。相速度和群速度这两个名词第一次听说,但感觉的确是我需要用的。我很多概念是从英文硬翻的,所以中文写起来可能词不达意。

末日朝阳:弦理论目前严格的说也属于哲学,估计哲学家听了会大汗不已的。我觉得所谓哲学就是研究一些科学不能严格论证的东西。如果什么东西已经能够被科学严格论证了,那么继续在这个方面搞一些不严格的哲学探讨就没有意义了。例如,现在哲学家如果还说地球是平的,我们也许会觉得好笑。可是不少哲学家却还认为宇宙是平的(和 R^3 或者 R^4 没什么区别),这个其实和说地球是平的人一样可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古漢魂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59081
注册 2006-2-4


发表于 2006-11-20 06: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确切地说,是事实真相存在一个细节的下限。

这是另一个不大胆的理解,这不是古某所指最大胆的理解。

QUOTE:
你需要哲学作出什么样的应对呢?反击?退却?或者彻底臣服?

为何总以对抗来想?

别人进步了!要"反击?退却?或者彻底臣服?"

"进步"当然应该以"进步"来回应!

哲学谈宇宙学引用的是哪个世纪的东西?

QUOTE:
所谓不可逆事件我一直觉得最好的例子就是金融市场

不是赔了钱吧!赚钱的很少去想"逆"金融市场。

物质世界皆不可逆,宏观不可逆可以热动力学的熵来解释。但宏观活动基于在微观活动,微观可逆而宏观不可逆很难理解。Chaos Theory有用,但也是宏观的。数学物理学皆喜欢对称,要解释不对称的事往往很有挑战性的。"不可逆"是时间上往前走与往后走不对称。但最根本的不对称原因在哪?但最基本的不对称活动在哪?

QUOTE:
可惜我见过所有物理界的人都对 financial mathematics 恨之入骨

不会吧!找个投资成功的物理人吧!总不成都是赔钱...

QUOTE:
弦理论目前严格的说也属于哲学,估计哲学家听了会大汗不已的。

弦学家(String Theorists)都是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的嫡系传人,这一点都不奇怪。仅学哲之士未曾听闻耳。

[ 本帖最后由 古漢魂 于 2006-11-20 07:40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06-11-20 15: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倒不是赔钱,只是在金融数学中,由于实际需求已经做出了很多对于不可逆过程的研究。对于敏感信息处理的模型(例如  inside trader models),感觉上和物理学中的黑洞/大爆炸有很多相似之处(奇点方面)。但做这方面并且和我比较熟德人,要么再也不想考虑物理问题了,要么研究纯数学/理论物理的都说想金融数学问题 = switching to the dark side.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1-20 22: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凡是哲学能证明的,科学都可以证明,科学无法证明的,哲学也证明不了
哲学多做的事情就是说了很多科学无法证伪的话
哲学这个词本身也限制了哲学想象力
可胡思乱想的东西即便无法说她错又有什么现实的功力意义呢?
说科学属于哲学这种观点主要是由于,科学的世界观仅仅是哲学观念中的一个分支,宗教也是
历代大哲学家都力图建立一个够绝对的体系,可是——建构即解构,解构即建构
一个只关心公理及公理背面的东西——我说的是纯粹思辨哲学——有什么好推广的呢?

不仅弦理论,霍金的宇宙学也有很多哲学成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能解释问题,但是没有严格证据证明这些理论,也就是说极有可能还有别的可能的理论可以解释得更好

如果学会了快速的转变观念,就算是哲学的益处了吧,至于哲学的目的——那个第一推动也是——还是别抱希望的好,或者和小爱一样,明知做不到,还是无畏的向前……

对称,不对称的东西我们都会想方设法把它拓展成对称的,然后继续发现这个新的系统相对于某些轴还是不对称(这个就是所谓观念,无法证明证伪,也不知道究竟能适用到什么范围适用多久)

研究自然界的和研究社科的总是有点鸿沟,也许不喜欢把人的行为也规律化——外国人普遍对这个很敏感似乎——后果大家心里也明白,但是我觉得那是把人看得比其他物质高出一等了
还有就是:认为功利肮脏,认知世界才是纯真;或者形而上学毫无意义,为人类谋福利才是真的……

鄙视那些学院里的某些人文哲学之流——浆糊成分多,对哲学不负责……也许他们一直认为哲学就是高级文化?

三位透了点风,在下幸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11-21 10: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颖
whws:嗯,基本上是这个意思。相速度和群速度这两个名词第一次听说,但感觉的确是我需要用的。我很多概念是从英文硬翻的,所以中文写起来可能词不达意。

相速度:phase velocity
群速度:group velocity
你或许见过,只是不知道中文怎么讲而已。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6-11-20 06:48 发表
你需要哲学作出什么样的应对呢?反击?退却?或者彻底臣服?

为何总以对抗来想?

别人进步了!要"反击?退却?或者彻底臣服?"

"进步"当然应该以"进步"来回应!

哲学谈宇宙学引用的是哪个世纪的东西?

你在看哪个世纪的哲学书呢?如果至今还抱着康德不放,哲学中的宇宙学自然看起来毫无进益。但是不要忘记,康德的时代,物理学还没有真正独立成学呢。

哲学本身就包括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早期的自然哲学家,大多同时是数学家和博物学家。理解自然哲学,不可避免地要从理解物质和自然作起。在今天,物理学趋于独立的同时,哲学与物理学的伴生使得今天的物理学家比哲学家更像哲学家。把哲学和物理学割裂来看,我觉得是行不通的。

在真正进行物理学研究的时候,常常依靠哲学的试探和科学的证实。例如,最近市面上流行一本英国学者关于光速理论的书,他议论说光速这个极限速度随着宇宙的变化应当是曾经并且正在变化着的。不论他在理论中运用了多少科学工具,他在最初的思考时,使用的是“应该”或者“不应该”这样的语言,这是典型的哲学语言。当物理学家争论物质是否无限可分时,他们所依赖的思想工具,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对物质世界的哲学理解所产生的信念,而常常不止是他们的科学观察计算所得的经验。

同样,在任何一个科学现象被介绍给大众时,你所讲述的,其实都不是一个科学原理,而是一个哲学原理。大众对于科学的精密和严谨不感兴趣,他们只在乎:为什么应该是这样,不应该是那样?应该怎样理解,怎样拿现实中他们所理解和熟悉的逻辑去弄明白那些用数学和实验阐述的事实?任何一个科普的过程,都是把科学进行哲学的再阐述的过程。

例如你在议论对称性时,事实上你所进行的,从某正意义上讲,更是哲学思考。

反过来讲,今天的自然哲学家,如果完全与物理学相割裂,他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今天人们所能理解的物质世界,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哲学探讨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的国内哲学教学,或许更注重于社会哲学的教育。不过随着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等等一大批学科的逐渐完善、细化,留给独立哲学的范畴恐怕也就越来越模糊和狭隘了。哲学家与哲学之间似乎产生了更多的距离,这或许是二十世纪以来很难再出现伟大的哲学家的缘故吧。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6-11-20 06:48 发表
弦学家(String Theorists)都是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的嫡系传人,这一点都不奇怪。仅学哲之士未曾听闻耳。

其实你在这句议论中也在表达同样的含义,为什么在宇宙学领域里要产生那样割裂对立的哲学观和科学观呢?

QUOTE: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6-11-20 06:48 发表所谓不可逆事件我一直觉得最好的例子就是金融市场

物质世界皆不可逆,宏观不可逆可以热动力学的熵来解释。但宏观活动基于在微观活动,微观可逆而宏观不可逆很难理解。Chaos Theory有用,但也是宏观的。数学物理学皆喜欢对称,要解释不对称的事往往很有挑战性的。"不可逆"是时间上往前走与往后走不对称。但最根本的不对称原因在哪?但最基本的不对称活动在哪?

从某种意义上讲,物理学家对于时间纬度上的不对称耿耿于怀,是源于他们对空间纬度对称观的熟悉和依赖。在早期物理学中,很少见到物理学家有类似的困惑,因为时间作为物质运动过程的度量单位,与空间没有任何联系,也就很少有人作这样的联想。时间的可逆与不可逆,与空间中的对称关系毫无关联,因而也不会被寄予特别的困惑。自从爱因斯坦把时间纬度纳入到时空一体的时空观之中,时间和空间成了并行并且平等的度量单位,空间中的对称性被引入到时间纬度的思考中来,于是时间轴的不可逆性成了它与其它三个纬度迥然不同的独特现象,时间的不可逆与空间中对称关系的普遍存在显得格格不入,因而也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和思索。

这或许是相对论时代以来,时间箭头被广泛研究和论述的主要原因吧。

微观可逆下的宏观不可逆,热力学曾经做过一番解释。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对“不可逆”的另类定义:所谓的宏观不可逆,其实是宏观在微小概率下的可逆。随着样本的增大,可逆的概率也急遽减小,从而呈现出大样本条件下的宏观不可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体现了与“微观的模糊性”相对称的“宏观的模糊性”。都是概率条件下的不可测量。

从另一个角度看,宏观不可逆所体现出的,是微观可逆的相对性。微观的可逆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它体现出的是一种可能性,是时间累积上或空间累积上的不可逆。它提出了一个疑问:对称性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连续运用?如果我们把某种具有对称性的过程看作一种滤波器的话,那么它在级联或并联之后,仍然是对称的么?在经过多少次级联或并联之后,它的对称性将会丧失呢?在信息学领域,信息论对于信息传输率的数学解释正是对于信息传输通道内这种多次级联后对称性丧失的直观描述。它不仅体现在信息传播中,也体现在其它的运动形式里。这也是对对称性思考的一种挑战吧。



或许是因为这种不可测量特性,使得人们放弃了细节性的观察和精确测定的期望,转而从宏观上讨论可能性和趋势,我想这是混沌理论或者一切无序性研究的思想基础。或者说“细节的不可知导致了宏观的混沌和无序”。

[ 本帖最后由 whws 于 2006-11-21 11: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11-21 10: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末日朝阳 于 2006-11-20 22:51 发表
凡是哲学能证明的,科学都可以证明,科学无法证明的,哲学也证明不了
哲学多做的事情就是说了很多科学无法证伪的话
哲学这个词本身也限制了哲学想象力
可胡思乱想的东西即便无法说她错又有什么现实的功力意义 ...

人文哲学同样在被各种科学侵蚀困扰着。哲学蕴育了许多孩子,但是这些孩子却在倒过来抢自己的饭碗。这大概是当代哲学的主要尴尬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11-21 10: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06-11-20 15:07 发表
倒不是赔钱,只是在金融数学中,由于实际需求已经做出了很多对于不可逆过程的研究。对于敏感信息处理的模型(例如  inside trader models),感觉上和物理学中的黑洞/大爆炸有很多相似之处(奇点方面)。但做这方 ...

许多事物的不完美,也许就在于它们对于完美的过分追求。当一切都被看成是可测度的时候,大量的不可测度就成为数学的盲点。不肯正视,导致了否认和无视,进而称之为dark side。好在数学不会因为数学家的不喜欢而止步不前。

数学对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模拟,首要应当解决的问题,正是人类社会的无序和不可测度的性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1-21 20: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那个关于世界是圆的说法补充一下:我们已经两次认为世界是平的,分别在2、3维,那么是否上帝会第三次甚至更多的在不同的维度玩我们?可能我们现在觉得世界平的地方又是圆的,但那个圆又处在平上——如果我要玩一个人,我就会让他知道我在玩他但决不让他知道怎么玩,虚虚实实才有趣 = =
历史是循环的还是直线的?

如果我们不把世界看成物质的世界,而是看成信息的世界(黑客帝国不是第一个这么想的)那么……?说我主观唯心主义的同学可以正儿八经跳出来了

无序有序,问题的提法犹如楼主:无序是绝对的吗?……= =!!

社会经济不可测度在那个??(忘了)帖子里和天宫讨论过:某些状况还无法量化,数据难以统计,也不能乱作人的实验,所以……
不觉得人类社会无序,人类社会是目前所能观测到的最有序的组织系统,把个人看成终端,交易交流就是网络……说实话,热力学很让我兴奋,但熵对有序的解释我还是想继续推敲……


摒弃掉那些学科分类名词,孩子没有那么多语言知识,可却在最有效率的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成人却被语言这种为表达思想而创造的东西束缚了思想,古人为什么能那么天真呢?古人没有那么多参考资料没有那么多教科书没有为了为国家和社会系统谋福利而制造的具有某种思维偏向性的教育系统……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06-11-22 00: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社会经济不可测度在那个??(忘了)帖子里和天宫讨论过:某些状况还无法量化,数据难以统计,也不能乱作人的实验,所以……
----------------------------------------------------
汗,我说过这样的话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1-22 06: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02 颖颖 的帖子

貌……貌似是我说的……在讨论过程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ongguo21xy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92470
注册 2006-11-21


发表于 2006-11-24 15: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哈,讨论相对绝对
我问一句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这句话是绝对的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80
编号 56367
注册 2005-12-30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1-25 11: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ongguo21xy 于 2006-11-24 15:14 发表
哈,讨论相对绝对
我问一句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这句话是绝对的吗?

这句话存在悖论,是语言学的缺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11-26 14: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疯猫 于 2006-11-25 11:09 发表

这句话存在悖论,是语言学的缺陷.

嗯,前面讨论过的。楼上的楼上大概没有注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hostdance
(天性决不屈服于世俗)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066
编号 86082
注册 2006-10-5


发表于 2006-11-26 18: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 无知无畏 的帖子

静止和运动无非因为有了时间这个抽象的存在,抛却时间,怎么来讨论运动和静止呢?而时间的存在却又是因为一种广泛的约定,如果每个人对时间的定义都不同,比如甲地到乙地有20千米,按格林威治时间(以下简称标准时间)
一个物体以20千米/小时从甲地出发,到达乙地需要1小时,但有个人的时间比标准时间慢,在他的时间里从甲到乙需要2小时,依次类推,总有一个时间,当这个物体以20千米/小时运动的时候,那么标准时间一小时后,这个物体还是在原点,根本没动,所以静止和运动与否取决于我们用的什么时间,难道宇宙中只有像地球这样的时间概念么?

最后说一句,如果有人用速度来反驳,我只好BS了,虽然我并不愿意!

[ 本帖最后由 ghostdance 于 2006-11-26 18:3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猫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80
编号 56367
注册 2005-12-30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1-26 20: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ghostdance 于 2006-11-26 18:36 发表
静止和运动无非因为有了时间这个抽象的存在,抛却时间,怎么来讨论运动和静止呢?而时间的存在却又是因为一种广泛的约定,如果每个人对时间的定义都不同,比如甲地到乙地有20千米,按格林威治时间(以下简称标准 ...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物质运动的一部分.
有的物体没"动",但时间在不停的流逝,这个物体也在运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ipadsl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3
编号 70345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06-11-27 10: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运动一定是相对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古漢魂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59081
注册 2006-2-4


发表于 2006-12-3 07: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倒不是赔钱

谁会承认赔了钱。没面子!

不可测、不可逆的幽默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解不了时仍会开心点。

QUOTE:
但做这方面并且和我比较熟德人,要么再也不想考虑物理问题了,要么研究纯数学/理论物理的都说想金融数学问题 = switching to the dark side.

是古某看书时的看故事。Dirac是有名的数学物理学家,某次他在研究拓扑学时,拿了夫人的毛线来玩,一星期后,他兴高彩烈地跟夫人说以拓扑学发现了一套精妙的编织方法,就在夫人面前表演,夫人看后一声不响拿了毛线用了几套更复杂的编织方法。看得Dirac目定口呆,夫人说这些编织法都并不新奇,她也是学回来的。Dirac再没研究毛线的拓扑学了。故事不知真假,说的是跑进一个不熟识的范围内要弄出新东西来极其困难。有本领也得看运气。

数学家研究金融数学还可说得通,但学术地位是一个问题,Dark side指的是学术地位。John Nash拿了经济学奖,但若他本来的数学地位不稳,非公认天才,数学家去拿经济学奖怕要被笑,经济学家也不会服气。

物理学家研究金融数学?怕连饭碗都不保。要说服的对象不是物理学家本人,而是他们的老板,老板能在dark side亮灯。

刚巧古某也曾花了点畤间研究金融经济,虽非研究金融数学,但也触及金融市场的研究。古某原来的问题是"金钱"!

问题如:金钱的出现是必然吗?金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金钱守恒吗?金钱是否相等?有关金钱的问题。

经济学课本极少深入探讨金钱本质性的问题。

在研究市场买卖时,古某头痛的是"现象不对称",但背后很多东西却是对称的。

金融市场价格是买卖决定,或升或降。但买卖金额却是永远相等(对称)。

股票价格要看多少金钱在市场"玩股票",但除去Stamp duty及commission等后,投入股票市场的净金额却永远是零(守恒)。但这是零和游戏吗?

供求?供求数字永远相等,没满足的数字看不到。市场上有多少钱买不到股票?天晓得!但人...晓不得!

钱真的消失了!但金钱是什么?仅仅是个数字吗?

很有趣,也很头痛。古某没应用多少物理知识来看经济。但借用了数理概念来看问题。

QUOTE:
凡是哲学能证明的,科学都可以证明,科学无法证明的,哲学也证明不了

不同学科的出现有两个主要原因。题目太大及研究方法不同。

哲学证明方法与科学证明方法不同。General Relativity的证明是在爱恩斯坦的工作房间?不!是在日蚀观察中看到时空扭曲。"数学论证"在物理学中是推论部份,推论出预测来,但并不是证明本身,真正的证明在实验与观察时看看预测是否相符。

科学证明必须实验观察数据,但哲学证明却可完全以纸笔论证。

古某在看到"以数学论证推翻相对论"时笑了。要推翻相对论,要做的是找出实验或观察与之不符。推翻"数学的相对论"或"哲学的相对论"另当别论,但那不是爱恩斯坦的。爱氏相对论属是物理学,科学。它是按科学方式证明,要推翻也必须按科学的方式来进行。

学数的朋友在处理物理题目时常不明白数学与物理间的差异。哲学与科学的差异也极大。哲学与科学是两个以不同论证方式进行的学科。物理与化学分开是因题目太大,但论证方式却是相同,都属科学。

QUOTE:
对称,不对称的东西我们都会想方设法把它拓展成对称的

我们找对称,也找不对称。不对称不守恒极其重要。对称能简化事情,我们常用。但不对称才能指出方向,作出判断。

给现在地球位置与速度,能算出一千年前地球位置与速度,从因推论出果的角度来看,从现在推论出一千年前,按理说现在是"因",一千年前是"果"。但反过来推也可以。现在是"因"还是一千年前是"因"?无论牛氏力学还是爱氏相对论皆说不出来,是对称的。必须打破了对称才能有结论。我们要不对称。因果不对称,对称时"因果""果因"并无分别,说不出谁是因,谁是果。

再举例,真假对称吗?真值表中把真假全倒过来仍有同一套逻辑。是对称的!

但我们能容恒真句,仅说无用,却容不下恒假句,说是悖论。

对称在哪给打破了?

质量或正或零,这是一种不对称,若找到负质量,成了对称,问题会出现。但找不到时,我们又会想为何是不对称。

先找对称,在对称中寻找不对称,再找出不对称的根源。这是最常见以对称性进行思考的方法。别永远想着对称。我们不是球形的。

QUOTE:
在真正进行物理学研究的时候,常常依靠哲学的试探和科学的证实。例如,最近市面上流行一本英国学者关于光速理论的书,他议论说光速这个极限速度随着宇宙的变化应当是曾经并且正在变化着的。不论他在理论中运用了多少科学工具,他在最初的思考时,使用的是“应该”或者“不应该”这样的语言,这是典型的哲学语言。

"议论说光速随着宇宙的变化而变化",这非科学。科学要去进行推论,设实验,找观察。看看符合不符合?这已说过。

假若真要进行科学推论,进行科学研究,用逻辑工具,也用数学工具。以别的学科成果为工具,为何便把两科混为一谈?

顺带一问!他用formal logic还是informal logic?

QUOTE:
其实你在这句议论中也在表达同样的含义,为什么在宇宙学领域里要产生那样割裂对立的哲学观和科学观呢?

表达什么含意?

哲学有宇宙学的研究,物理学近年亦有宇宙学的研究。是事实吗?谁割裂了?没谁!各自以本学科的方法去进行研究。

古某看Life Science,看生态学时看到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时呆了好一会:若两类生物耗用完全相同资源时,有效使用资源者会完全淘汰效益不佳者,它们不会并存。古某"呆了",是把原理应用到非生态范围,在产品之间、公司之间、行业之间、国家之间,...

哲学,物理学同研究宇宙学,若范围无分别,它们耗用的资源又极其相近。明白古某的猜测吗?问进展属善意提醒!

古某对老子最喜欢的一句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也是古某原来最讨厌的一句。但作为提醒,不得不喜欢,这是古某座右铭之一。

无用则被弃之。早点问,还有时间去努力。

至于String Theory,古某仅陈述情况。对立确实存在,但这是哲学内本存的对立,并非科学哲学间的对立。

QUOTE:
从某种意义上讲,物理学家对于时间纬度上的不对称耿耿于怀,是源于他们对空间纬度对称观的熟悉和依赖。在早期物理学中,很少见到物理学家有类似的困惑,因为时间作为物质运动过程的度量单位,与空间没有任何联系,也就很少有人作这样的联想。时间的可逆与不可逆,与空间中的对称关系毫无关联,因而也不会被寄予特别的困惑。自从爱因斯坦把时间纬度纳入到时空一体的时空观之中,时间和空间成了并行并且平等的度量单位,空间中的对称性被引入到时间纬度的思考中来,于是时间轴的不可逆性成了它与其它三个纬度迥然不同的独特现象,时间的不可逆与空间中对称关系的普遍存在显得格格不入,因而也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和思索。

猜测?

不是的,对时间对称性研究是在爱氏之前,发展亦与爱氏无关。时间独立一维可谈对称,这是以实数线为代表的对称。时空一体,这种对称较难想像理解。现一般研究时间对称性仍常以独立一维时间方式进行。

时间对称性研究始于十九世纪下半页。耿耿于怀的是数学家,统计力学亦诞于此时。十九世纪末物理学未有能力研究时间。二十世纪初,两大理论让物理学家忙得透不过气来,亦无时间去耿耿于怀。到近年,物理学家才有能力与时间。

对称是数学概念,物理学借用过来。无论是牛顿/伽利略相对论还是爱恩斯坦相对论,谈的全是对称。问题是:对时间而言,它是太对称了!与现实不符。

古某曾说:相对论就是谈对称。实际上,"相对"、"对称"、"守恒"、"平等"等皆同一概念。

"与PLMM一起一小时过得像一分钟",这是爱氏的俏皮话。按物理学或数学吓人的说法:这是时间平移的不对称性,那是不相对的现象,换句话说是绝对的情况!懂数学的可以明白。爱氏一句说话开了两个,或者是三个玩笑。

"绝对"就是"不对称"!"不守恒"也是"不对称"。

为什么叫"绝对温度"?不对称!它并无负数温度。

QUOTE:
微观可逆下的宏观不可逆,热力学曾经做过一番解释。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对“不可逆”的另类定义:所谓的宏观不可逆,其实是宏观在微小概率下的可逆。随着样本的增大,可逆的概率也急遽减小,从而呈现出大样本条件下的宏观不可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体现了与“微观的模糊性”相对称的“宏观的模糊性”。都是概率条件下的不可测量。

微观宏观,用的是同一时间,微观可逆,微观时间岂非两边随意流?观察到吗?物理学期望一套理论说明一切,微观可逆,同一套理论应用在宏观时能不可逆吗?古某又要问:对称在哪给打破了?

首先,谈概率的是统计力学而非热动力学。

在封闭系统中,若微观可逆,宏观上它其实是完全可逆的,Poincaré论了出来。Chaos Theory对不可逆有点帮助,但仍不能排除可逆性。

在统计力学中,概率出于不全知,并非真随机。真随机在量子论中才出现,这是古某说最大胆的理解是:"真相并不存在"。若仅属"测不准",概率仍属不全知/不能全知,仍非真随机,"上帝并不真玩骰子",仅是"上帝不让我们看清楚"。

在统计力学中"上帝并不玩骰子",玩骰子的是人。在量子力学中才可说是"上帝玩骰子"。爱恩斯坦自己也玩骰子,论布朗运动玩得精彩之极。到人家说上帝也来玩时,他却摇头了!

QUOTE:
那个关于世界是圆的说法补充一下:我们已经两次认为世界是平的,分别在2、3维

古希腊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

实数线上二千多年来并未有真正的"新发现",古希腊人不接受部份的数字,亦未论证其完全性,但他们早已"知道"实数线上所有的。

世界是圆的,是球形,他们亦早已"知道"。他们甚至不止一次量过地球的大小。

谁两次认为世界是平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hws

白衣伯爵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6
功绩 166
帖子 1325
编号 82141
注册 2006-9-7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12-3 12: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疯猫 于 2006-11-26 20:38 发表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物质运动的一部分.
有的物体没"动",但时间在不停的流逝,这个物体也在运动.

这个我不同意。时间不是物质,也不是绝对存在的,它只是一个测度量。就如同空间(长度)因物质存在体积才有意义一样,时间因为运动的存在才有意义,而不是反之。因为物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存在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长短的测度就是时间。

单一的物体不动,而时间的测度仍然存在,原因是与单一物体相联系的整个空间在动,因而时间的测度依然有意义。当我们忽略单一物质与空间的联系时,一个绝对不动的物体,它的时间也就可以看作静止的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06-12-3 17: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时间和运动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一个坐标,它的 metric 和别的坐标都不一样?最简单的 Minkowski metric 是 ds^2 = dt^2 - dx^2 - dy^2 - dz^2.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2-3 19:1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 古漢魂 :
1、金钱:
“能量是考察金字塔结构的准绳,食物网链再怎么复杂也会构成一个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壮大的系统。”
“但必须要注意一点:在能量的博弈中,每一个因子都是平等的。”
“是什么平等?”
“每一个因子都有互相影响的权限,这便是系统的整体统一,即使在塔式结构中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仍可能有一些隐性的次要关系。象不吃小动物,但却会有意无意破坏它们的住所,细菌变异产生爆发性影响,各因素间接的连锁反应。”
“应该说这就是混沌效应吧,无法得出一个真正有效的系统模型去预测系统的未来状态,因为只能考虑有限的主导因素。”
“但是随事态发展往往潜在的微小因素会变得越发重要。这个时候系统往往就要变形了。”
“旧系统产生新物种,新物种改变旧系统。”
“那么来看看社会经济中的新量标——货币。”
“竞争核心由能量转变为货币,因为能量的载体形式太多,需要单一形式的货币来统合价值,便于交易,然后就能更顺利的分工协作。”
“生物的本性和目的各有不同,但通过能量把它们的目的统一起来形成生态。人的本性和目的基本一致,要他们化为不同的社会构成并仍然保持紧密联系,只好再设定一个通用的中介价值形式。优势种类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货币,并以此获得各种发展自身的资源。说得更一般些,就是系统因子在系统发展中竞争生存权限,胜利者往往是更有利于系统发展的因子。”
“新技术、新行业、新阶级、新政治,从各种角度不同手段来控制货币。这样整个系统统合起来了。能量货币双流动,能量无法作为派生优劣的媒介,货币代替,货币的流动指明了发展方向。社会进程的根本仍然归结于物质界的能量运动,变形升级但本质未变,社会构造由经济来推动,政治来执行,货币作为衡量优劣的新量标。啊,这个系统更加复杂优美。”
“别急,还没完,能量虽然已经不能衡量社会因子的优劣,但仍然是基础原则。货币并非可以说明全部问题的量标,它其实是一种模糊的价值媒介,却往往被人们习惯的当作价值本身。由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价值转换的主要工具是货币,不仅仅经济产品要用货币衡量价值,精神文化也必须通过货币在社会中流传以至于成为另一种经济。发明知识艺术表演竞技如果要达到其价值目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便是成为商品,因此复杂和简单的社会产物似乎都可以商品化货币化从而统一于社会这么一个大市场里。”
“金钱不是价值,却成为世俗价值的代言人,任何东西要使其具有世俗价值,就必然成为商品拿到社会上出售。”
“这些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即便有人怀疑货币的世俗性对价值本身所带来的损害,也无法抹销它的巨大作用,因为作为整体样本中的绝大多数个人认识价值的首要方式便是这件东西值多少钱。通过认识事物的社会价值性——事物货币化——来为事物分级。”
“值钱。这便是世俗价值的一般说法。”
“问题在于:生态价值的最终考量是看其能量富余是否足够,哪怕是几率性的获得能量,只要总体上成功的获得能量并有所富余,这个生物便是可以继续生存发展的。”
“你想说,货币的获得、富余货币的获得也与能量是同理的。”
“那么不同之处呢?前者是自然选择,符合自然法则者胜出。人能更直接有效的认识自然,所以可以在赌桌上思考计算,而比其它物种尤其是纯粹押牌赌宝的物种优秀。”
“后者是人为选择了,经典理论只牵涉对人类养殖的生物的人为选择,如此一来岂不是人类本身也在遭受这种选择?”
“又忘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了?或者换一种说法,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都是一种进化选择。之间的界限究竟有多明确?自然环境不是还在影响人的生存么?野生生物不是也直接间接的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么?”
“整体性,你时时刻刻在强调啊!”
“因为你们的时代太忽视这一性质了。”
“那么回到货币来,货币对个体的效应之后是什么?整体么?”
“现在才是真正分析货币与能量相比之下自身特性的时候。”
“刚开始?”
“能量在生态结构中是绝对的交换量,可货币相比之下却有很大的模糊性和灵活性。”
“因为货币会贬值增值?”
“不仅仅如此,先看看为什么货币会价值浮动?”
“因为人类组织发行货币是为了交换衡量储存财富,财富由于生产活动而变化,货币因此作调整,自然会产生时差上的价值浮动。而且,通货膨胀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一直存在着,消费者手中的货币趋于贬值刺激消费,生产者的产品趋于增值刺激生产。还有贫困地区与富余地区货币价值的差异,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要说得太多了。”
“其实可以一言以蔽之,货币是设计出来的,并且还在设计之中。”
“设计……的确,还在设计之中怎么说?”
“货币的形式且不用说,原料货币到纸质货币,再到电子货币。但是货币的本质在于经济组织的货币政策,这才代表了货币的真实属性。这里必须说到货币与商品的等同性。”
“怎么货币又等同商品了?”
“生态领域的物质和能量其实是一致的,一个物种代表了一种能量阶层,一个个体代表了一定的能量,这是单纯的等价与能量的属性,而物质结构本身所形成的生物形态又在整体系统中占有不同的位置,这是直观的高维属性。”
“你想说同理,社会结构中的财富形式与货币之间有类似的关系?”
“但这样一比较问题就显而易见了,货币根本不配像能量掌控生态结构那样掌控社会经济。”
“能量就是生态价值本身了,货币却不是社会价值本身。”
“能量可以说是绝对的价值,不脱离物质形态而含于其中。货币只是一种相对的价值形式,是社会全体价值的一部分,具备商品的市场属性,在市场中如同商品一样有价值浮动。”
“等等,那么起初产生货币时,不是凭空虚构了一种商品么?”
“这就是蹊跷的地方,凭空虚构,让我们想到什么?不劳而获,股票期货债券各类金融产品都曾遭受这样的质疑。从发行者的角度说,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用虚构的价值形式套换了实在价值。但是别忘了这些证券的本质属性在于经济组织的法规政策,经济组织的实在性支持了这种虚构价值形式的有效性,一旦经济组织消失,货币证券的真实属性就没有了来源,这个时候货币证券才真正意义上失去了价值。”
“可为什么要虚构价值?仅仅是为了价值流通?似乎还说明不了问题。”
“虚构价值带来了价值的浮夸化,但是每一次价值浮夸都有充分的理由。每一种新产业的兴起都带有这种浮夸性质,新的商品冲击市场必然带来泡沫效应,一方面导致新生者升值,一方面传统商品因此贬值,如果这种泡沫效应过分了,就会对新生者本身形成弹性反噬,也就是泡沫之后的破灭,这就如同弹簧一样,必然有个收缩的过程,市场也就借此机会测试新生产品的进步性究竟有多大,失败者即被淘汰。就货币而言,随着一份实物的价值变成一份实物和一块钱的价值,价值虚长了,但是这种泡沫化所换来的是什么呢?价值流动加速,经济实质性增长并可以通过统一途径控制,价值流动体系进一步架构。货币本身是虚构的价值,但是却促使了经济在虚构货币之后的有效增长,这便是实效的价值形式,同理,各类金融证券和所谓泡沫性经济行业也是如此,而且这些所谓非直接生产的经济形式和经济组织的存在目的都是一致的——优化资源配置,改造价值流动体系。”
“那么现在货币化这个词显然不如商品化好了。”
“商品不再只是市场中的产品,而是市场中的任意单位,因为所有单位都在市场中有价值定位。”
“商品成为统一的考察目标,如果把整个社会看成是一体化的市场,那么就是不同的价值单位——不同的商品——如同不同的生物单位一样在进行博弈的系统,这就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类生态社会理论!”
“所有的价值最终都是利益驱动的表现,所以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就是人的欲望膨胀,欲望的集合形成了市场的需求,为了消费而去生产,为了完成这个循环而逐步补足分解的环节。”

“但是博弈和竞争不太一样,博弈不一定以成为唯一为目的,应该说博弈最主要的目的是使自己生存,这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如果违反这个最低限度的目的,玩家就要出局。”
“所以,有时候消灭对手是不利于自己生存的,竞争很可能伤害到自己。”
“如果有必要,博弈玩家就会考虑互相合作,竞争与合作,这就是博弈的基本手段。”
“合作成组织进行更有效的竞争,就像细胞。”
“不错,从全局来看,竞争的目的也是为了形成更高等的形态,为了生存有合作有竞争。老好人肯定饿死,大坏蛋肯定被打死,生存就是有出有进,利益的共同与差异。”
“全看是否有利自身生存来决定竞争还是合作,利害关系的分析成了关键。”
“就是这种竞争与合作的相容性导致了社会形态的多样,不论经济政治还是别的什么,都可以用博弈模型来阐释。具体的不谈了,只看两种极端情况——垄断,混乱。”
“好像是比赛结束和比赛开始。”
“垄断统一了市场样本,从头到尾都是有序过程。”
“这不很好么?”
“但是所有利益都趋向于垄断组织,组织外的利益被忽视。混乱导致竞争,因为系统过于无序,为了生存每一个个体都产生资源的巨大耗费,缺乏组织合作,利益流动紊乱而迅速。前者是一个迟钝的系统,守序且便于积累能量,但外环境的变异会导致垄断系统不再适应而趋向于崩溃,更多的时候是垄断本身打破了与外环境的平衡,导致外环境能量枯竭无法支持垄断结构的运行,至于很多垄断组织根本无法顺畅的引导生产消费形成利益流动在建立过程中就失败就更不用说了。后者是个过敏的系统,混乱且极度耗能,外环境因为这个系统运作快且利益流失多而得益,但混乱本身容易枯竭,这个时候系统会产生很大的淘汰率降低混乱度,然后精简的系统会重新调配资源组织起来形成稳定的淘汰率低的系统。”
“看来,亚垄断是最好的,中庸。”
“这就要看全局了,各个层面都存在博弈,就和生态系统一样,每一个系统之间都形成环节关系,究竟什么程度算是适应环境的系统,需要磨合。”
“啊,庞大,难以考察,具体的情况说不清了。”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系统都会在合作组织化的垄断模式和竞争淘汰式的混乱模式之间来回弹性振动,以寻找确定适合的位置。”
“听起来像谐振动,不过我清楚了你所说的垄断其实就是内部合作,混乱就是外部竞争。”
“这就是循环嵌套,地上蚂蚁天上星辰,虽不同物却皆同道。”
“专制、民主?也是同理?”
“不错,这就说明不同类型系统之间的博弈,系统内部更类似垄断协同或更类似分立竞争的多个系统又可以组成一个大系统,偏民主的国家和偏专制的国家本身也作为子系统在更大的市场上争夺权利,这个大市场是否民主呢?民主国家压制专制国家的话,那也谈不上大市场层面上的民主了,因为专制国家的权重被减小了。”
“我还想到长期的地域民族之间的竞争,不同文化的对话,合和的文化对分立的文化,它们之间有时合和占优势,有时分立险些消灭了合和。”
“这就是市场样本多元态的重要性了,某一时期的胜出不能说明长久的问题,统一与多元是共同发展的,决不会因为全样本化而变得标准统一,统一的市场反而会激发更加多元化的形态产生。就像做实验,上帝还在观察谁更有希望。只要一切还没有结束,就一切都只是开始。”
“于是竞争仍然处处存在,思想文化见解也在互相竞争。”
“热闹的地方人多嘴杂,产生的见解如此纷繁,每一种意见都如同一个精子要占据卵子一样拼命挣扎。可冷淡闲逸也能产生众多的见解,而且是从内心产生,因为是自己的想法,就没必要考虑世俗礼节观念,自我辩论得出的道理才是真正有效的,如果各种意见都考虑进去的话。”
“人的内心也有这种竞争了?所以把群体看成个体是完全可行的。”
“对于绝大多数存在而言,智慧是取得知识的工具,知识是谋生的手段,所以脑才会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来。”
“那少数人呢?思考也会如性交脱离了生殖意义般,摆脱了功利而成为了终极目的?”
“不对,任何东西存在本身都是价值的体现,没有意义的东西是因为我们没发现其中的价值。”
“价值却是因我们的选择而产生。”
“这些也许已经不是社会范畴了。”
“可是我思考社会,这种欲求也在推动社会前进不是么?这真是奇妙的事情,明明是永远到不了的远方,却要一直眺望。”
“早已做好了虚妄的准备,因为真正的理想天平会一直摇摆下去,直至末日。”
“脚步未到山前,思想已在海边。”

2、对称与否:
相对性与否?……等等等等如果看成一体:三段论(脱离时间也成立?)

3、圆&平
还是三段论,我们 肯定不是古希腊咯。古中国张衡也说过大地好似鸡蛋(球形)[顺便,鸡生蛋蛋生鸡,同时进化出来的,也就是第三者原因产生之]
问题真正在于:到底是圆还是平?还是说不清,永远有多远?

另:觉得 有序应当有一个矢量来描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j1971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42
编号 53645
注册 2005-11-21


发表于 2006-12-4 11: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oolishfish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94560
注册 2006-12-7


发表于 2006-12-7 22: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人发表意见,但是似乎没有人理性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最起码的,你们考虑过什么是绝对,什么是相对吗?也就是你们有没有仔细的思考过对绝对和相对的定义呢?所谓绝对就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成立,所谓相对就是在某些条件下才成立。物质是运动的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成立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物质是静止的,你至少要指出一个参照系,因此是在某些条件(参照系)下才成立,因此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不论是在哲学还是在物理学中,都是成立的。
至于时间,它是物质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是客观存在,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看不到时间就认为它不存在,牛顿的错误之处就在于此,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将时间看成是和空间同样的东西,而事实是时间同空间一样,都是客观存在,都是物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古漢魂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6
编号 59081
注册 2006-2-4


发表于 2006-12-23 08: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回 古漢魂 :
1、金钱:
.
.
.

从金钱谈到生态,突然谈货币,又转至进化,博奕,市场。太长了,有点乱,有点牢骚,看不下去,纵使看完也无时间一一回应。

简单说,金钱的操作定义是很明确,一般西方银行公会的公开考试都会触及,没这长。简单看文中也并未提及。问题在于金钱操作的定义,未触及金钱本质。

我们能创做金钱,亦能毁灭金钱,但在背后支持金钱价值的是什么?我们能否创做它或毁灭它。我要找的是变化背后的不变,不守恒背后的守恒。

研究认为,美国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原因便是"金钱不够",意思是若银行当时不是收紧而是放松银根,大萧条并不会发生。当时美国的生产力和需求原来都很健康,大萧条是来得莫名其妙。这绝不是以马克思理论能理解的。中央银行行长绝不易为。

金钱绝不是简单的课题。Milton Friedman的理论并非万能,但应该花点时间去暸解。

QUOTE:
相对性与否?……等等等等如果看成一体:三段论(脱离时间也成立?)

不明!……等等等等都不明!

QUOTE:
3、圆&平

古希腊知道地球是圆(球)的原因:

1. 他们航海,船是如何出现及消失于水平线上?

2. 古希腊人散居地域极广,他们观星,在北方与南方看到的星座不一样?

3. 他们看见日月及行星,皆为圆(球)形,若地球是宇宙一份子,地球也该是圆的。

他们在不同纬度测量正午日影长度,以几何方式算出地球直径。纬度可从星座位置测出。

张衡猜地球为圆可能是从观星而来。

严格来说,地球并非正球形,人们创作了"地球形"来形容地球。

QUOTE:
顺便,鸡生蛋蛋生鸡,同时进化出来的,也就是第三者原因产生之

是质量生下鸡与蛋。

有物质才有时空与运动。

QUOTE:
另:觉得 有序应当有一个矢量来描述

又不明了!

QUOTE:
时间和运动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一个坐标,它的 metric 和别的坐标都不一样?最简单的 Minkowski metric 是 ds^2 = dt^2 - dx^2 - dy^2 - dz^2.

不仅是时间,爱氏指空间也并非客观存在。

这是Time dilation及Lorentz contraction的根本原因。

在牛氏理论中时空才是客观存在。学哲者或许该痛恨爱氏!

QUOTE:
你们考虑过什么是绝对,什么是相对吗?

古某早已指出过,后来再说的是把绝对、相对普遍化(Generalize)。


再说一遍,当某一观点比其它观点优胜时,这叫绝对观点。当不同观点之间并无优劣时这叫相对观点。

例子:中国以北京时间为中国时间。

从物理角度看是无道理的,北京时间与中国任一城市的时间在物理上是同等的,这是相对的。

但从政冶角度看,因北京是中国首都,这是优胜及不对等的原因,以北京时间为中国时间有了绝对理由,这是中国的绝对时间。

若仍不明白绝对相对,古某也不能再解释了。


古某亦曾说明了物理学对物质的定义。这是物理学中的共识。


讨论有点失控,若仍如此,古某不能谈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末日朝阳
(猫尾巴被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92
编号 78966
注册 2006-8-13


发表于 2006-12-23 08: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抱歉我有点懒所以直接摘了两段贴上去

我们能创做金钱,亦能毁灭金钱,但在背后支持金钱价值的是什么?我们能否创做它或毁灭它。我要找的是变化背后的不变,不守恒背后的守恒。
======================================
“货币的形式且不用说,原料货币到纸质货币,再到电子货币。但是货币的本质在于经济组织的货币政策,这才代表了货币的真实属性。这里必须说到货币与商品的等同性。”
“这就是蹊跷的地方,凭空虚构,让我们想到什么?不劳而获,股票期货债券各类金融产品都曾遭受这样的质疑。从发行者的角度说,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用虚构的价值形式套换了实在价值。但是别忘了这些证券的本质属性在于经济组织的法规政策,经济组织的实在性支持了这种虚构价值形式的有效性,一旦经济组织消失,货币证券的真实属性就没有了来源,这个时候货币证券才真正意义上失去了价值。”

我其中说道货币价值浮动,这是不守恒,但是整个社会系统并没逃脱能量守恒,这一点和生态系统是一样的。把货币证券看成商品,这样市场中所有元素都可以作为商品来代算,但是要找到绝对的衡量指标显然不容易,因为所有商品都是相对浮动的价值
大萧条,金融风暴已经不同于马克思所研究的经济危机,但是如果把金融问题能简化成商品供需就能有一定解释了,非消费品供需矛盾下产生的金融性萧条,恰恰导致了现代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健全
美国30年代大萧条具体我不清楚,但我知道盲目货币紧缩会导致市场萎靡,因为货币升值,商品就相对贬值,生产出来的产品表面上不值钱了,贷款个方面也受影响,会使生产方也跟着收缩生产规模甚至破产

货币本身是虚构的价值,但是却促使了经济在虚构货币之后的有效增长,这便是实效的价值形式,同理,各类金融证券和所谓泡沫性经济行业也是如此,而且这些所谓非直接生产的经济形式和经济组织的存在目的都是一致的——优化资源配置,改造价值流动体系。”


不明!……等等等等都不明!
=================
就是黑格尔那个,正——〉反——〉合——循环

又不明了!
============
我自己也有怀疑,但是想到两个有序系统会互相破坏就觉得应该是矢量,可能太天真了

表达欠佳太个人化,见谅

[ 本帖最后由 末日朝阳 于 2006-12-23 09:1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navis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0
帖子 477
编号 37435
注册 2005-4-23


发表于 2006-12-23 14: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看上面很多人的讨论还是局限在经典物理范围,一直在用了绝对静止参照系,而同时又在否定绝对静止。这合逻辑吗?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07-1-2 08: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仅是时间,爱氏指空间也并非客观存在。

这是Time dilation及Lorentz contraction的根本原因。

在牛氏理论中时空才是客观存在。学哲者或许该痛恨爱氏!
---------------------------------------------------------

爱氏虽然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未必客观存在,但这个宇宙中还是客观存在着一个 rank = (1, 3) 的东东(从 metric tensor 里不难看出)。这个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它只是一个数学模型,还是有确切的物理意义,爱因斯坦也没有真的解释过。所以学哲者未必应该痛恨爱氏,反而是爱氏之后的那些现代物理,几乎完全否定了经典哲学的 intuition。比如弦理论的解释,(1, 3, 6) 维空间的原因完全是源于 anomaly cancelation。但如果我们冷静的想一下,anomaly cancelation 是数学模型内部的结构。也就是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金庾信
(轩辕茶博士·无地者老金)

灵寿侯武胜军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1173
帖子 17592
编号 19705
注册 2004-10-28
家族 圣剑兄弟会




QUOTE:
原帖由 whws 于 2006-11-21 10:53 发表


人文哲学同样在被各种科学侵蚀困扰着。哲学蕴育了许多孩子,但是这些孩子却在倒过来抢自己的饭碗。这大概是当代哲学的主要尴尬吧。

你们的回帖都太长了,就不看了,就回下这句话吧。实际上当代哲学早就承认了科学已经接过哲学探索形而上问题的接力棒这一事实,尼采以后现在的哲学关注的基本上不是世界本源这样高度形而上的问题了(貌似马克思是最后一棒),这也是现代哲学显得主体很琐碎的缘故。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1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1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7 02: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97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