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天公将军于2005-06-12, 3:02:23发表
原帖由杨威利于2005-06-12, 1:57:37发表
呵呵,"谁名字放前面不重要"和"主将肯定是赵云没错了",这两者之间没有能相互推理成立的逻辑关系.
三国志里名字的前后顺序并不能说明谁是主将.颜良为主将是因为"袁绍传"中已经明确了就是颜良.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推断出"增援刘备占领西川的诸葛亮,张飞,赵云,主将肯定是赵云没错了"如此的结论.
对史料的判断本就是综合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
《三国志.张飞传》:"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
《三国志.赵云传》:"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蜀鉴》:"建安十九年,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遂与张飞、赵云泾流克巴东。至江州,破巴郡太守严颜,生获之。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德阳。 "
"赵云自外水至泸州,分定资中、嘉眉等地。"
如果你对上面的资料单纯的只是从名字前后顺序来判断谁是主帅,很明显是有失偏颇和混乱.而且也无法知道是谁.
但事实上综合上面几段史料对增援入川谁是主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并不需要你所说的"谁名字放前面".
犯逻辑错误的是你啊. 注意: 我从始至终的底线一直是, "颜良未必是主将"....
至于袁绍传, 无非就写了"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 这只能说明颜良被派去攻打白马, 又不能说明他一定担任主将. 比如说: 于禁传里记载了: 冀州平。昌豨复叛,遣禁征之。而此战从夏侯渊传中, 明显夏侯渊也参加此战, 而且和于禁至少是同级, 夏侯渊的名字在于禁传却只子未提. 因此, 即使用到了"遣"字, 也不能完全都理解为绝对主将的.
诸葛亮入川之战, 主次顺序也不是很明显啊. 诸葛亮和张飞分两路并进, 你说谁主谁次?
呵呵,可是文中并不是单单只是说"遣",而且"遣"字针对的是袁绍的命令.
《三国志.袁绍传》:"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太祖救延,与良战,破斩良。"
这一段实际上已经很明显的说明谁是主将了.
至于"入川"问题.上面我已经列出来了,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
这一段里,诸葛亮的名字在张飞前面..
《三国志.张飞传》:"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
这一段里,张飞的名字在诸葛亮的前面.
如果按照你的逻辑"谁的名字在前面谁是主将",张飞和诸葛亮明显就混在一起了,陈寿则前后矛盾了.
但事实上:
《三国志.赵云传》:"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能够"率"其它人的人明显是主将.
《蜀鉴》:"建安十九年,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遂与张飞、赵云泾流克巴东。至江州,破巴郡太守严颜,生获之。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德阳。 "
诸葛亮能"分遣"赵云,张飞.也说明诸葛亮是主将.
正如前面"绍进军黎阳,遣颜良..."."冀州平。昌豨复叛,遣禁征之。".能遣颜良,于禁的也只有袁绍和曹操.
谁是主将已经很清楚了,如果按照你的单纯的"排名定主将"的逻辑肯定是无法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