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略说清朝兴衰(部分转文)
性别:未知-离线 叫我东郭先生吧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498121
注册 2014-2-12


发表于 2014-2-24 17: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000年的中国帝制历史,就是一个皇权日渐专 制,政治日渐腐朽的不可逆过程。
明清是其顶峰。

明清对比:
清代确实有满洲八旗贵族利益集团,
明代也有分封藩王凤子龙孙和官僚利益集团。

清代大兴文字狱。
明代朱元璋篡改孟子,明末阉党摧毁全国书院讲学。

明代知识分子自认掌握天理良知,去绳纠社会。
清代儒学反理学,求经世致用。

明代的引进西学,其实就是洋务运动,希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来抵御满清的军事威胁。你让他搞搞宪政改革试试?

明代直到彻底亡国,知识分子和学术界才得以对理学害处进行反思。
清代知识分子则先行一步,进行变法维新和新政预备立宪。

清代确实有顽固派反对变法维新。
而明代却多得是守着自家银库,不肯捐献军饷,最终被李闯攻进北京,家破人亡的大臣。

在我看来,用极端民族主义评价历史必然会产生很多荒谬和误解。
清代确实比明代更专 制,这是因为一个人口不多,文化落后的民族统治广土众民的大帝国,几乎全满接收了本已腐朽的政治体系,只能更加专 制腐朽。
但不应因为满清是少数民族政权,就无视前朝汉族政权的腐朽专 制,一味贬低满清,凭空拔高朱明。这是要不得的。

毕竟对于小民百姓来说,清代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限制了官僚既得利益集团的权利,减轻了小民负担,比起明代,还算进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叫我东郭先生吧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498121
注册 2014-2-12


发表于 2014-2-24 17: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4-2-24 17:46 发表


你第一段话我是同意的。

但第二段话则不同意。黄、顾、王三大家是明朝遗民,能不能算到清朝还不一定。至于戴震,他的成就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训诂,二是对理学的反思。——说实话,在“经世致用”四个字上,他未必有多大成就。至于梁启超,那是清末之人,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时候的思想似乎不能和清前期做比较。

至于文字狱,其起源当然不在清朝,但清朝文字狱数量最多,为祸最烈,也是公论。清朝政府对思想的压制,其实都不用看今人论述,但看龚自珍著述就知道了。

这就是个人看法了,我看他们大多是明清之间就如同民国那几位大家也是清朝遗民。究竟算在何处就不好说了。

文字狱多的理由无非是专制主义达到顶峰,但是我之前也说了,明到清与其说是天堂到地狱,不如说是由十七层地狱到十八层地狱更为妥当。

先去吃饭,顺便说下,那个死马光很是烦人,照这个趋势我可能和他起矛盾,要不你制止一下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14-2-24 18: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6 叫我东郭先生吧 的帖子

好一句個人看法。難道你的看法不是個人看法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叫我东郭先生吧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498121
注册 2014-2-12


发表于 2014-2-24 18: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7 墨叶 的帖子

我有说我的不是个人看法吗?那句意思是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意思,三种红说黄等人应该算是明朝移民,但他们也有的生活在清朝初期。所以是清朝人还算明朝人就看个人看法了。请不要无理性攻击他人。谢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14-2-24 18: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4-2-24 11:14 发表
仁宣之治原来是从洪武到弘治啊,又出了个历史发明家

我的结论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和盛世没什么狗屁关系,你罗列了清朝一百多年的灾害,我当然要列明朝一百多年的灾害。这叫对等,不跟某些下作人似的,举例子没有,光会口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18: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徐光启在崇祯二年(1629年)七月二十六日,给崇祯皇帝上奏折《条议历法修正岁差疏》,论述了“数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数学在生产实践中作用”,他是把数学作为其他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础来看待(转引自《徐光启研究论文集》第40页)
     第一,数学是天文学,气象学的基础。“利用数学可以计算日月无星的运行,从而推测晴雨水旱”
     第二,数学是机械工程学的基础,“精于度数,能造作机器,力小任重”,制作各种机械,“以供民用,以利民生”
     第三,数学是测绘学的基础,“天下舆地,其南北东西,纵横相距,纡直广袤,山海原野,高深广远”,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测绘,“道里尺寸,悉无谬误”
     第四,军事学:数学可以用于“兵家营阵器械及筑治城台等”,“精于其法,有裨边计”
     第五,建筑学:“营建屋宇桥梁等,明于度数者力省功倍,且经度坚固,千万年不圮不坏”
     第六,财政、会计学:数学对“官司计会”,颇有用处,“理财之臣,尤所急需”
     第七,水利学:用数学,“度数既明,可以测量水地。一切疏浚河渠,筑治堤岸,灌溉田亩,动无失策,有益民事。”
     第八,医药学:使用数学,“因而药石针砭,不至误差,大为生民利益”
     第九,音律学:“明于度数,即能考正音律,制造器具(乐器)。”
     第十,计时:掌握了数学力学原理,可以“造作钟漏,以知时刻分秒”,“使人人能更分更漏,以率作兴事,屡省考成”
     
     《明末清初的格物穷理之学》一书说“此‘十事’涉及自然现象的研究、社会现象的研究和工程技术,就当时,无论中西方都未形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学科的分化。徐光启能陈此十事相当不易。有学者认为,这是比培根在《新大西岛》中所作理想研究更现实、弘通的知识体系的划分”
     徐光启的这个奏折,得到了崇祯皇帝的积极反应和支持,他下旨批示“度数旁通,有关庶绩,一并分曹料理”。但是不幸的是当时明朝只过了十几年就灭亡了,这么短的时间内,徐光启的设想是无法在全国上下全面展开的。
     尚智丛说:“徐光启提出的“格物穷理之学”核心就是以数学的演绎推理和数量计算来探求客观事物的规律,具有近现代科学的特征,酝酿着近现代科学的倾向,他把数学做为科学发展的基础地位,在这里他比伽里略等近代科学先驱更高明。
     他希望借助演绎推理,寻求事物的数学规律,形成“有理,有义,有法,有数”,使中国的科学思想在质上迈进了一大步”
     
     徐光启开创的“格物穷理之学”在当时有李之藻,李天经,孙元化,王徵,其后又有方以智,王锡阐等发扬,但结果却没有在中国产生近现代科学,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满清的统治所造成的文明的毁灭割裂。满清的黑暗统治下,这样以数学为基础,全面发展科学的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4-2-24 18: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4-2-24 18:40 发表


我的结论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和盛世没什么狗屁关系,你罗列了清朝一百多年的灾害,我当然要列明朝一百多年的灾害。这叫对等,不跟某些下作人似的,举例子没有,光会口号。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4-2-24 10:47 发表
仁宣盛世

洪武二年,湖广、陕西饥。四年,陕西洊饥。五年,济南、东昌、莱州大饥,草实树皮,食为之尽。六年,苏州、扬州、真定、延安饥。七年,北平所属州县三十三饥。十五年,河南饥。十九年春,河南饥。夏,青州饥。二十年,山东三府饥。二十三年,湖广三府、二州饥。二十四年,山东及太原饥,徐、沛民食草实。二十五年,山东洊饥。

永乐元年,北畿、山东、河南及凤阳、淮安、徐州、上海饥。二年,苏、松、嘉、湖四府饥。四年,南畿、浙江、陕西、湖广府州县卫十四饥。五年,顺天、保定、河 间饥。十年,山东饥。十二年,直省州县二十四饥。十三年,顺天、青州、开封三府饥。十四年,平阳、大同二府饥。十八年,青、莱二府大饥。时皇太子赴北京, 过邹县,命亟发官粟以赈。

洪熙元年,北畿饥。山东、河南、湖广及南畿州县三十四饥。

宣德元年,直省州县二十九饥。二年,直省县十四饥。三年,直省州县十五饥。六年直省县十饥。八年,以水旱告饥者,府州县七十有六。九年,南畿、山东、浙江、陕西、山西、江西、四川多告饥,湖广尤甚。十年,扬、徐、滁、南昌大饥。

正统三年春,平凉、凤翔、西安、巩昌、汉中、庆阳、兖州七府及南畿三州、二县,江西、浙江六县饥。四年,直省州县卫十八及山西隰州、大同、宣府、偏头诸关 饥。五年,直省十府、一州、二县饥。陕西大饥。六年,直省州县二十六饥。八年夏,湖南饥。秋,应天、镇江、常州三府饥。九年春,苏州府饥。是岁,云南、陕 西乏食。十年,陕西、山西饥。十二年夏,淮安、岳州、襄阳、荆州、郴州俱洊饥。十三年,宁、绍二府及州县七饥。

景泰元年,大名、顺德、广平、保 定、处州、太原、大同七府饥。二年,大名、广平又饥。顺天、保定、西安、临洮、太原、大同、解州饥。三年,淮、徐大饥,死者相枕藉。四年,徐州洊饥。河 南、山东及凤阳饥。五年,两畿十府饥。六年春,两畿、山东、山西、浙江、江西、湖广、云南、贵州饥,苏、松尤甚。七年,北畿、山东、江西、云南又饥。河南 亦饥。

天顺元年,北畿、山东并饥,发茔墓,斫道树殆尽。父子或相食。二年,长沙、辰州、永州、常德、岳州五府及铜鼓、五开诸卫饥。四年,湖广及镇远府,都匀、平越诸卫饥。六年,陕西饥。

成化元年,两畿、浙江、河南饥。二年,南畿饥。四年,两畿、湖广、山东、河南无麦。凤阳及陕西、宁夏、甘、凉饥。五年,陕西洊饥。六年,顺天、河间、真定、保定四府饥,食草木殆尽。山西、两广、云南并饥。八年,山东饥。
九年,山东又大饥,骼无余胔。十三年,南畿、山东饥。十四年,北畿、湖广、河南、山东、陕西、山西饥。十五年,江西饥。十六年,北畿、山东、云南饥。
十八年,南畿、辽东饥。十九年,凤阳、淮安、扬州三府饥。二十年,陕西饥,道殣相望。畿南及山西平阳饥。二十一年,北畿、山东、河南饥。二十三年,陕西大饥。武功民有杀食宿客者。淮北、山东亦饥。

弘治元年,应天及浙江饥。六年,山东饥。七年,保定、真定、河间三府饥。八年,苏、松、嘉、湖四府饥。十四年,顺天、永平、河间、河南四府饥。辽东大饥。十 五年,辽东洊饥。兖州饥。十六年,浙江、山东及南畿四府、三州饥。十七年,淮、扬、庐、凤洊饥,人相食,且发瘗胔以继之。十八年,延安诸府饥。

纯粹是找打脸,一个国家这么大,有些地方闹饥荒是很平常的是,你的仁宣之治呢。康乾大部分还都是小饥荒,几个县,这儿仁宣好几个还是大饥荒,不是几个县,几十个县,还有好几个府级别了。

接着使劲抽,历史发明家。

PS,鸡与政客总是会忘记三分钟前所讲的话,果真不假。

[ 本帖最后由 司马光 于 2014-2-24 18:4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18: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文字狱是指封建社会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严重者会因此引来杀身之祸,甚至所有家人和亲戚都受到牵连,遭满门抄斩乃至株连九族的重罪。文字狱历朝皆有,但以清朝最多,据记载,仅庄廷鑨《明史》一案,“所诛不下千余人”。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就有10多起较大的文字狱,被杀人数之多可想而知。
楼主是中国人吗?汉语确实有问题,朱元璋篡改孟子叫文字狱?明末阉党摧毁全国书院讲学叫文字狱?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至乾隆时期,以是无以附加的强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按照鲁迅的说法,“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顺治帝兴文字狱7次,康熙帝兴文字狱12次,雍正帝兴文字狱17次,乾隆帝兴文字狱130多次。以下是清代历朝重要的文字狱案件。
兴起原因
清代前期文字狱大致有3种情况:
①清先世曾臣服于明朝,受官袭爵,闻命即从。入主中原之后,清廷对此段史事讳莫如深,因此,不仅将旧有史籍刊削、禁毁,而且对凡继续编写乃至收藏者,则以“大逆”之罪滥加诛戮。
②清初反清思想久久不能消弭,尤其是汉族士大夫眷恋故明,宣扬“夷夏之防”一类思想,对巩固清廷统治极为不利。为了强化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对反清思想就势必要用暴力加以打击。
③康雍之际,清皇族中权力斗争空前激化,史称夺嫡之争。雍正帝即位之后,为了巩固已得的胜利,除杀戮夺嫡诸王外,不惜借助文字狱来打击“党附诸王”的势力。此外,尚有皇帝滥施专制淫威而出现的文字狱。文字狱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措施。清代前期文字狱的冤滥,遏制言论,禁锢思想,造成了“万马齐喑”的严重历史后果;它极大地桎梏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助长了阿谀奉承、诬告陷害之风,是历史发展中的浊流。到乾隆末年,一方面清廷已经通过文字狱达到了预期目的,另一方面,隐伏着的社会危机日益加剧,清代统治者面临着比反清思想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文字狱遂趋于平息。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4 18:5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14-2-24 18: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4-2-24 18:43 发表




接着使劲抽,历史发明家。

PS,鸡与政客总是会忘记三分钟前所讲的话,果真不假。

你难道认为我不知道洪武永乐是谁的年号?能到这里说话的,没这明太祖明太宗都分不清楚的人吧。

灾害给打脸了,就挑字的毛病,果然是好转进,你的仁宣盛世呢,给出实质东西来呀。

还可比文景之治,自己意淫吧。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4-2-24 18:5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14-2-24 18: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4 15:58 发表
在马戛尔尼眼中的康乾盛世是这样的——“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像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经“康乾盛世 ”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最终使中国落后贫穷到什么程度,引用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副使 ...

马戛尔尼的随员安德逊说:“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

你认为马戛尔尼能看到什么,还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请问他怎么看到的? 外国人的传记类,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18: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史案开了以“逆书”索赂的恶劣先河。一些恶棍效法吴之荣,去挑别人书文中的纰漏,牵强附会,指为“逆书”,漫天敲诈。如孙奇逢所编的《甲申大难录》被人控告是纪念亡明,孙奇逢因此被押进京入狱,经人营救方才出狱。后来竟发展到歹徒们索性自制逆书,想敲诈谁就把谁的名字列上。这要数沈天甫、夏麟奇、吕中等人胆最大、心最黑。他们刻印一本诗集,假托为陈济生所编,书中作者为大江南北名士巨室七百余名。康熙六年(1667年)沈天甫到内阁中书吴元莱家索银两千两被拒,遂将此书检举报官,经刑部审理大白真相,沈天甫四人被斩于西市。

徐转案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民间有说唱艺人徐转,用说唱的方法写历史。这本是一代创举,但是康熙帝认为他亵渎历史,就将徐转问斩了。
裘琏戏笔之祸
然后又有裘琏戏笔之祸。裘琏是浙江慈溪人,少时曾戏作《拟张良招四皓书》,内有“欲定太子,莫若翼太子;欲翼太子,莫若贤太子”、“先生一出而太子可安,天下可定”等语句,当时颇为传诵。康熙末年,七十岁的裘琏中进士,后来致仕归乡。雍正七年(1729年),八十五岁的裘琏突然被捕,原来有人告发他那篇代张良写的招贤信是替废太子胤礽出谋划策。次年六月,裘琏卒于京师狱中。少年戏笔,老年得祸,真所谓“人生识字忧患始”。
“清风不识字”案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是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儿子,也是顾炎武的甥孙。雍正八年(1730年),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于是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词科,谁知响应廖廖,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一至于此,文字狱的消极影响于此可峥。
“维民所止”案
雍正年间,查慎行的弟弟查嗣庭去江西做考试官,他出了一道作文题 “维民所止”,源出《诗经·商颂·玄鸟》。原文是“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大意是说,国家广阔土地,都是百姓所栖息、居住的,有爱民之意。这个题目完全合乎儒家的规范,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当时盛行文字狱,雍正听说后,觉得“ 维止”两字是“雍正”两字去了头,这岂不是要杀自己的头吗?
这一下不得了,雍正下令将查嗣庭全家逮捕严办。查嗣庭受到残酷折磨,含冤死于狱中,这还不算,连尸身都不得安宁,受到戮尸之辱。嗣庭的儿子也惨死狱中,族人遭到流放,浙江全省士人六年不准参加举人与进士的考试。查慎行也受到牵连,奉旨带领全家进京投狱。他在途中写下这样的句子:“如此冰霜如此路,七旬以外两同年。”后来得以放归故乡,不久即谢世。当年的考生排名靠前的也遭到了迫害

到了所谓的“圣主”、“十全老人”乾隆帝时,文字狱则达到顶峰,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这意味着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而由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文字狱,如脱缰野马不可控制。甚至一些疯子胡乱涂抹也被定为“逆案”,凌迟处死,荒唐到极点。

乾隆四十二年,也就是《字贯》出版后的第三年,王锡候的仇家王泷南仅据《字贯》自序中说《康熙》字典,"然而穿贯之难也"一句,上书江西巡抚海成,指控王锡候诋毁册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贯》实为狂妄不法,要求革去举人,以便审拟。海成接到王泷南的状纸后,立即奏朝廷。乾隆皇帝看了海成的奏折,首先认为是妄行著书立说,便批交大学士去处理。后来乾隆翻阅了《字贯》发现在凡例中将孔子、康熙、乾隆的名讳开列,认为"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即应照大逆问拟,以申国法而快人心"。其实王锡候是告诉读者对君王或尊长的名字,如何避免直接写出或说出来,也就是如何避讳以防犯上,而作一说明的。结果在《字贯》凡例中反而自己忘记避讳。当他一发现,马上改刻了凡例,不再开列庙讳御名。
当乾隆皇帝开口要重惩王锡候时,海成立即率官员兵丁驰奔棠浦沐溪将王家数十口一并拘捕,装进槛车,解押上就,对王家藏书,逐一翻阅,指出书中"悖逆狂妄之处"连并奏折,上呈乾隆。十二月,王锡候一门在京尽皆斩首,"被诛时情状甚惨"(《盐乘》),凡为王锡候产诗文写过序、唱过赞歌的一律予以制裁。对在办理《字贯》案件时,"漫不经心"或"不能检出悖逆重情"的官员都给予处分。乾隆认为,江西巡抚海成只将王锡候"仅革去举人审似,实大错谬",判以斩刑。事后,将缴到王锡候七十九本著作,十七件手稿,已印好的二百六十一部《字贯》,各种书版二千一百七十四版,以及《明诗别裁》、《古学指南》九种五十二本藏书全部销毁,造成中国历史上一桩特大的文字冤案,王锡候也成了封建专制的牺牲品。
徐述夔《一柱楼诗集》案
江苏东台的举人徐述夔去世后,其子为纪念亡父而刊印《一柱楼诗集》。集中有诗句“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被指用“壶儿”喻“胡儿”,被暗指清朝。还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后来乾隆帝称“用朝夕之朝为朝代之朝,不用上清都、到清都,而用去清都”,因此是“显有兴明灭清之意”。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仇家蔡嘉树检举诗中辱骂清廷,于是酿成大案,牵连的人很多,只要是涉及到一柱楼诗者,均一个不漏地查过去。乾隆帝指示:“徐述夔身系举人,却丧心病狂,所作《一柱楼诗》内系怀胜国,暗肆底讥,谬妄悖逆,实为罪大恶极!虽其人已死,仍当剖棺戮尸,以伸国法。”故徐述夔及其子已死也开棺枭首示众,两个孙子虽携书自首,仍以收藏逆诗罪处斩。他的两个族人徐首发和徐成濯,名字连起来是“首发成濯”,根据《孟子》“牛山之木,若波濯濯,草木凋零也”,因此认为这两人的名字连起来是首“发”成濯,是嘲笑清剃发之制,以大逆罪处死。连乾隆帝的宠臣沈德潜因为给徐述夔写过传记,又兼写过《咏黑牡丹》诗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尽管沈德潜已死去多年,也被“革其职,夺其名,扑其碑,毁其祠,碎其尸”。徐家惨遭灭门不说,当地其他徐姓族人也被翻箱倒柜抄家,有些徐姓人逼迫无奈隐姓改名,把自己的祖宗牌位藏在马桶里以躲追究。就这样,迷惑人们十五年的乾隆时期“言论宽松”的烟雾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代之而来的是乾隆朝长达三十一年的两次 “文字狱高峰”(即“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一年的”第一次“文字狱高峰”和“乾隆四十二年至四十八年的”第二次“文 字狱高峰”),“高己卑人,雄才易事”的乾隆,不仅有了在位六十三年的奇迹,更有创造有清一代乃至中国封建专制 史上文禁最严,文网最密的“文字狱高峰”之辉煌政绩,远远胜过了顺治、康熙和雍正;其将“文字狱”对象由上层官 绅扩展到粗通文墨的下层平民(连精神病患者也不放过)的招术,其开创“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礼臣校阅,方许刊 行”的“言论检查”制度。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4 19: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14-2-24 19: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4 18:58 发表
明史案开了以“逆书”索赂的恶劣先河。一些恶棍效法吴之荣,去挑别人书文中的纰漏,牵强附会,指为“逆书”,漫天敲诈。如孙奇逢所编的《甲申大难录》被人控告是纪念亡明,孙奇逢因此被押进京入狱,经人营救方才 ...

明史案放现代开国也要给打成反革命,“虚构”了大量清朝的恶迹,为南明美化,换了你是清朝集团的,你能放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19: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4-2-24 19:01 发表



明史案放现代开国也要给打成反革命,“虚构”了大量清朝的恶迹,为南明美化,换了你是清朝集团的,你能放过?

明史案开了以“逆书”索赂的恶劣先河。一些恶棍效法吴之荣,去挑别人书文中的纰漏,牵强附会,指为“逆书”,漫天敲诈。如孙奇逢所编的《甲申大难录》被人控告是纪念亡明,孙奇逢因此被押进京入狱,经人营救方才出狱。后来竟发展到歹徒们索性自制逆书,想敲诈谁就把谁的名字列上。这要数沈天甫、夏麟奇、吕中等人胆最大、心最黑。他们刻印一本诗集,假托为陈济生所编,书中作者为大江南北名士巨室七百余名。康熙六年(1667年)沈天甫到内阁中书吴元莱家索银两千两被拒,遂将此书检举报官,经刑部审理大白真相,沈天甫四人被斩于西市。

请你每个字都看完再回帖,还是你不懂得中文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19: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发生了贺世盛笃国策案。湖南未阳的老秀才贺世盛,多次参加科举都没及第。他平时常替别人代写词状,又把道听途说的传闻和故事之类,拉杂地拼凑出一部《笃国策》,准备写成以后上京城投献,以求贷得一官半职。因为这本书上写了批评捐官制度的意见,这就成了“妄议胡政”,贺世盛被判斩立决。
其他涉及“华夷”、“明”、“清”字句的文字狱俯拾皆是。
江西德兴的祝庭诤,为教儿孙读书,自编一本《续三字经》,被人告发。官府查抄发现书中对“于帝王兴废,尤且大加诽谤”,如写元朝有“发披左,衣冠更,难华夏,遍地僧”句,“衣冠更”是指改穿着,“难华夏”是华夏遭难,“遍地僧”是全部光头,虽说是说元朝,认为是影射当朝“明系隐寓诋清”。于是判祝庭诤开棺戮尸,十六岁以上子孙辈斩立决。
江苏兴化人李驎《虬蜂集》中有“杞人忧转切,翘首待重明”;“日有明兮,自东方兮,照八荒兮,我思孔长兮,夜未央兮”句,被认为故意影射,定为叛逆大罪。
张缙严在给刘正宗诗稿作序中有一句“将明之才”等,皆被定为逆案。
杭州卓长龄著《忆鸣诗集》,“鸣”与“明”谐音,被指为忆念明朝,图谋不轨。乾隆帝对卓氏一家深恶痛绝,称他们“丧尽天良,灭绝天理,真为复载所不容”。判决如下:“仁和县监生卓长龄著有《高樟阁诗集》,伊子卓敏、卓慎等人亦著有《学箕集》等项诗稿,伊族人卓轶群写有《西湖杂录》等书均有狂妄悖逆之语,该五犯俱先后病故,侥逃显戮,应仍照大逆凌迟律剁谁其尸,枭首示众。卓天柱系卓长龄之孙,卓天馥系卓慎之子,均依大逆缘坐律,拟斩立决。卓连之收藏逆书不行首缴,依大逆知情隐藏律,拟斩立决。陈氏、高氏,王氏并卓天馥二岁幼子均解部给发功臣之家为奴。”
安徽歙县生员方国泰收藏的其祖方芬《涛浣亭诗集》内有“征衣泪积燕云恨,林泉不共马蹄新”、“乱剩有身随俗隐,问谁壮志足澄清”、“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乾隆帝认为有反清复明之心,罗织成罪。
有个刘三元,本就疯癫,某日失口对人说:我乃汉室后裔,要众官扶持;这个疯子因此得罪被杀。
有些字句是专制帝王的专用品,如果不慎误用了这些字句,就是僭越犯上。
山西王尔扬为别人父亲作墓志铭,用“皇考”两字,这是习语,屈原《离骚》和欧阳修《泷冈阡表》内都称父为“皇考”,却被斥为“于考字上擅用皇字,实属僭逆”。
江苏韦玉振为父刊刻行述,中有“于佃户之贫者,赦不加息”,不料“赦”字只能由皇帝使用,韦玉振被指责“乃敢竟用赦字,殊属狂妄”。
湖南监生黎大本为母亲做寿,祝寿文内有“女中尧舜”等字句,被斥为“拟不于伦,谬妄干分”,黎大本充军乌鲁木齐。
湖北秀才程明諲为人作祝寿文,内有“绍芳声于湖北,创大业于河南”,“创大业”被曲解为做皇帝,程明諲“语言悖逆”,斩立决。
其他触犯庙讳、御名以及提到皇帝应该换行抬写而没有换行抬写,因此获罪的,不可胜数。有一个河南人刘峨,编印《圣讳实录》一书出售,本来是为了告诉人们应当怎样避讳,所以把应避讳的清代诸帝的名字“各依本字正体写刻”,却被控大不敬,惨遭斩首。
直隶容城一个走江湖的医生智天豹,编了一部《万年历》,祝颂清朝国运久长,其中说“周朝止有八百年天下,如今大清国运,比周朝更久”,可是这万年历中把乾隆的年数只编到五十七年为止,犯了大忌,被认为是诅咒乾隆帝短命,“罪大恶极,人人发指,非碎磔不足以蔽辜”,结果,将智天豹处死。
还有个冀州秀才安能敬,写了一首颂扬清朝的诗,其中有“恩荣已千日,驱驰只一时,知主多宿忧,能排难者谁”,这四句诗被曲解为咒骂皇帝有忧有难,无人辅佐,其实,就象安能敬自己在审讯时所说,“原要竭力称颂,无奈说不上来”,顶多是颂诗写得不好,哪里是什么讥讪诽谤呢?
再如著名学者全祖望著有《皇雅篇》,叙清世祖得天下之正。但全祖望的仇家却向乾隆帝控告说,全祖望文内有“为我讨贼清乾坤”之句,居然冠“贼”字于“清”字之上,大逆不道!全祖望几遭陷害,因朝廷官员为之辩解,才得以幸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19: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清的文字狱和其他朝代不一样,就是你无意中写了一句话,被人附会就会被砍头,除非你不写文章,否则无法避免。像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维止录,写的时候怎么知道会被砍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19: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4 17:38 发表

我是说清代儒家学术是在对宋明理学导致明代亡国,对于务虚的理学进行深刻的反思,从去古未远的汉学寻求孔孟先哲的本源思想和主张(个人认为理学并非孔孟本源思想而是朱熹等人融合宗教教义的“新产品”),进而 ...

要是你这么说,那李白杜甫这些人就不要写诗了啊,那干脆中国人都别有文字,别有文化了,所有中国人都当文盲算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19: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4 16:23 发表

满人对黑龙江北部荒芜之地重视?再慢人看来龙兴之地是黑龙江中部以南,再往北基本上人口稀少,和中原如何比?其次,清军怎么就本土作战了,在边疆打几个流寇能有多大危害?俄罗斯的危害是在鸦片战争时期才有的 ...

那么你的意思是雅克萨那边不是清朝的领土?否则怎么会不叫本土作战?打几个流寇需要调福建的精锐部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19: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乾隆时被销毁的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与四库现收书相埒”。吴晗说过“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也因为有碍于愚民而禁毁.文字狱如此之彻底,一篇吴三桂的“反满檄文”
清朝在洋务运动之前科技的倒退,就是为了维护统治啊。明末的科技至少会一直学习外国的,而清直到洋务运动才开始恢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19: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727年8月31日,双方在布尔河畔签订《布连斯奇界约》,随后签订《恰克图条约》。虽然中国官方确定此条约为平等条约,但也有人认为,此时的清朝处于“康乾盛世”时期,而同时沙俄穷兵黩武,国力已有所下降,入侵奥斯曼帝国遭到惨败。然而清朝政府居然不经过抵抗,就直接把领土割让给沙俄,沙俄除将17世纪中叶以后侵占的中国蒙古地区划入俄国版图外,还通过划界侵占了贝加尔湖以西和唐努乌梁海以北伊聂谢河上游地区大片中国领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19: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人王徵,万历二十二年中举人,天启二年中进士,根据台湾方豪先生着《中西交通史。王徵自制自行车、自转磨、虹吸、鹤饮、刻漏、水铳、连弩、代耕、轮壶,同乡人把他当作诸葛孔明复出。
     王徵和金尼阁合作翻译《西儒耳目资》,是中国第一部罗马字注音专着。
     王徵和西方传教士邓玉函合作翻译编写创作《远西奇器图说》,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引进西方机械工程学与物理学的着作
     王徵在自序中说明了自己的取舍原则:“不甚关切民生日用……又非国家工作之所急需,则不录,特录其最切要者”
孙元化本身在科学上有相当造诣,着有《几何体论》《几何用法》《太西算要》。
方以智提出“质测”的概念,并下了一个定义
    “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螽蠕,类其性情,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
     显然这里“质测”的概念就是现在自然科学的概念
     然后方以智提出“通几”的概念,并下了定义
     “器固物也;心一物也;深而言性命,性命亦物也;通观天地,天地亦物也。推而至于不可知,转以可知者摄之。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是物物神神之几也。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
     这里的通几就是现在所说的哲学
     然后方以智论述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质测即藏通几者也,有意扫质测,而冒举通几,以显其*密之神者,其流遗物”
     “通几护质测之穷”
     “不可以质测废通几,不可以通几废质测。或质测,或通几,不相坏也”
     方以智通过自己深厚的自然科学修养和哲学修养,对当时的西方传教士传过来的知识进行了批判性的吸收,他说“远西学人,详于质测而拙于通几;然而志士推之,彼之质测,犹未备也”
     方以智通过对《崇祯历书》中第谷宇宙体系的分析得出结论“绝对静止的天是不存在的,所谓‘大造之主’不过是运转不已的自然之天体。传教士所谓的上帝不过是臆说。他用理论用逻辑批判了传教士的创世说,讽刺他们‘详于质测而不善言通几,往往意以语阂’”
明代医学家都力求在医学领域走一条古人没有走过的路。这种探索最积极的成果,就是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吴有性的《瘟疫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实事求是,不迷信古人,其正确性超过了以往所有本草学着作。……吴有性的《瘟疫论》透露着中华新医学的曙光。
     “吴有性认真考察了瘟疫的起因、症状,写出了他的《瘟疫论》
     “现代医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细菌病因说。虽然许多病因并非细菌,现代医学也有赖于生理学甚至生物、化学的成就,……
     “吴有性的成就,主要就是冲破传统的病因说”
     吴有性根据自己对瘟疫的观察,把致病的病因抽象出厉气的概念(就象现代医学起初得出病毒的概念,抽象出病菌的概念,以及生物学最初得出基因的概念一样)他描绘出厉气致病的17个特点:
     “吴有性的叙述,就是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也难有更多的挑剔。”
     “在六气之后,致病的真正原因是杂气。所以一定要找到致病的杂气,并且要寻找新的治病方法。这一切都是新医学的曙光
然而曙光初露,吴有性即遭亡国之痛,他的事业已经无人继承下来”
     所有上面这些列举出来的方面都可以看出明代中国与近现代中国的接轨,但遗憾的是由于满清的统治,导致文明的发展被拦腰截断,中国的文明倒退停滞了三百年的时间!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4 19:5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叫我东郭先生吧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498121
注册 2014-2-12


发表于 2014-2-24 19: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4 19:37 发表


要是你这么说,那李白杜甫这些人就不要写诗了啊,那干脆中国人都别有文字,别有文化了,所有中国人都当文盲算了

诗分两种,一为用诗表达内心情感,二为无病呻吟。

反诗的概念是属于两者之间,第一种则是真的不爽清朝,那么他写诗文讥讽被杀不冤枉。
第二种属于无病呻吟的,就想写诗玩,那此类作品我只能扑之一笑。
要在秦朝时期就有“避讳”一说。遇到清朝这类异族统治神经敏感的时期我也只能说专制达到了最高峰。但这也是继承之前专制平台的结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叫我东郭先生吧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498121
注册 2014-2-12


发表于 2014-2-24 20: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4 19:43 发表

那么你的意思是雅克萨那边不是清朝的领土?否则怎么会不叫本土作战?打几个流寇需要调福建的精锐部队?

那地方基本属于无人区,没有人口扎根根本无力阻止沙俄渗透,清朝大部分军队取自黑龙江刚才没看到我说的吗?我真不知道你想说什么,就算清朝真不要那些土地与原明朝疆域有何损害?何况清朝当时重心还在中国关内,巩固了现代版图。还赚会来了蒙古新疆。还不够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20: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4 19:58 发表

诗分两种,一为用诗表达内心情感,二为无病呻吟。

反诗的概念是属于两者之间,第一种则是真的不爽清朝,那么他写诗文讥讽被杀不冤枉。
第二种属于无病呻吟的,就想写诗玩,那此类作品我只能扑之一笑。
要 ...

照你这么说,那么所有唐诗都是无病呻吟的?还有避讳是有限定某些字的,只要你避开这些字就可以了,可是文字狱你是避免不了的,维止录,你说和避讳有什么关系?说实话,你的中文水平还是太差了点。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比如秦朝,你只要避免嬴政这两个字就可以啦,可是清朝呢?维止录这三个字和避讳有什么关系?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4 20:1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叫我东郭先生吧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498121
注册 2014-2-12


发表于 2014-2-24 20: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4 19:49 发表
1727年8月31日,双方在布尔河畔签订《布连斯奇界约》,随后签订《恰克图条约》。虽然中国官方确定此条约为平等条约,但也有人认为,此时的清朝处于“康乾盛世”时期,而同时沙俄穷兵黩武,国力已有所下降,入侵 ...

雍正皇帝以拒绝贸易要挟沙俄了,并且得到了有效阻止,那时候西北还有战乱,雍正这么做真不知道有什么不对,好像就因为清末签订了一系列屈辱条约,就把清中期的所有条约都看做屈辱条约似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20: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4 20:04 发表

那地方基本属于无人区,没有人口扎根根本无力阻止沙俄渗透,清朝大部分军队取自黑龙江刚才没看到我说的吗?我真不知道你想说什么,就算清朝真不要那些土地与原明朝疆域有何损害?何况清朝当时重心还在中国关内 ...

尼布楚位于俄罗斯的赤塔州境内,被俄罗斯称为涅尔琴斯克,在涅尔恰(Nercha)河畔。在清朝初期属于中国蒙古族的游猎地

拜托,那是很好的草原,不是无人区,照你这么说,整个蒙古国和中亚都是无人区了。在很多史学家看来,比如闻一多,吴晗,清中期的这些条约也是不平等的条约。在比较强的时期签订不平等条约,确实比较屈辱。后期弱的时候被人欺负那是比较正常的事情。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4 20:2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叫我东郭先生吧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498121
注册 2014-2-12


发表于 2014-2-24 20: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4 20:06 发表

照你这么说,那么所有唐诗都是无病呻吟的?还有避讳是有限定某些字的,只要你避开这些字就可以了,可是文字狱你是避免不了的,维止录,你说和避讳有什么关系?说实话,你的中文水平还是太差了点。
避讳的对象 ...

1.我没说唐诗都是无病呻吟
2.避讳,腹谤等都是汉人发明的,有这个起端就有发展,清朝文字狱不是突然就有这么强烈的,是基于前朝的积累发展
3.中文有待提高,见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叫我东郭先生吧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498121
注册 2014-2-12


发表于 2014-2-24 20: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4 20:13 发表

尼布楚位于俄罗斯的赤塔州境内,被俄罗斯称为涅尔琴斯克,在涅尔恰(Nercha)河畔。在清朝初期属于中国蒙古族的游猎地

拜托,那是很好的草原,不是无人区,照你这么说,整个蒙古国和中亚都是无人区了

那我请问蒙古哪个部落在哪里放羊?作为老大的清朝不给小弟蒙古出气蒙古还忠心了这么多年,我道好奇了,蒙古在明朝时总惹事,怎么到清朝真成羊了?
蒙古一向都是爱挨着中国方便贸易或者劫掠,起码清朝时是越往北人越稀少,不知道那片肥美的草原有多少部落。

[ 本帖最后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4 20:2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20: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尼布楚清初属中国蒙古族游猎地区内。位于贝加尔湖以东,石勒喀河支流尼布楚河口附近,今俄罗斯境内涅尔琴斯克。尼布楚,由尼布楚河得名。亦作“尼布潮”、“尼布抽”等。《盛京通志》记载,此城“在江城西北二千余里”,原为我国蒙古族茂明安等部游牧区。
蒙古族在朱元璋和明成祖的时候,很多部落也听明朝的指挥,朵颜三卫知道不?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4 20:3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my77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发表于 2014-2-24 20: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4 20:15 发表

1.我没说唐诗都是无病呻吟
2.避讳,腹谤等都是汉人发明的,有这个起端就有发展,清朝文字狱不是突然就有这么强烈的,是基于前朝的积累发展
3.中文有待提高,见谅。

避讳和文字狱无关,那是明着的规则,大家可以避免。文字狱是没有规则的,除非你是文盲,否则无法避免,无论是言之有物还是无物都可能被砍头。腹谤是汉人发明的吗?世界上的其他民族没有吗?避讳是因为汉字的特点决定了只有汉族才有这东东。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4 21:1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叫我东郭先生吧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79
编号 498121
注册 2014-2-12


发表于 2014-2-24 21: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4 20:28 发表
尼布楚清初属中国蒙古族游猎地区内。位于贝加尔湖以东,石勒喀河支流尼布楚河口附近,今俄罗斯境内涅尔琴斯克。尼布楚,由尼布楚河得名。亦作“尼布潮”、“尼布抽”等。《盛京通志》记载,此城“在江城西北二千 ...

咱不问你大明朝时期那里是谁,我就问你沙俄侵犯时,是否有部落受到了侵略,而清朝没有出头。
其次,明朝对于台湾被荷兰等外来殖民者占据是否也算是屈辱史?

QUOTE:
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4 20:33 发表

避讳和文字狱无关,那是明着的规则,大家可以避免。文字狱是没有规则的,除非你是文盲,否则无法避免,无论是言之有物还是无物都可能被砍头。腹谤是汉人发明的吗?世界上的其他民族没有吗?避讳是因为汉字的特 ...

避讳是文字狱的最初形式,从对统治者不敬的理由开始避讳,到清朝为了统治而开始文字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至于腹诽,可以参见霍光。就如同朱元璋因为“光天圣人”杀人一样,不是说在明朝文字就不会被杀头。



楼主是中国人吗?汉语确实有问题,朱元璋篡改孟子叫文字狱?明末阉党摧毁全国书院讲学叫文字狱?

文字狱在你的看来无非是文化毁灭,但朱元璋改孟子不算对文化的损害?楼主不是中国人你是?还是你不人身攻击一下我浑身不舒服。

[ 本帖最后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4 21:43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9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4 06: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60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