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青蓝于2005-07-04, 8:19:42发表
好笑, 某人在那大刷旗帜的"俘斩万计"都能叫破亮了. 祈山到不能为贼所破? 是你燕某人标准二重判断还是别的意思呢?
按燕老所言, 你所假设的魏延被破说成诸葛亮被破是啥意思? 既然您只是假设第四次北伐魏延前部先胜后被破, 而诸葛亮总体未被破. 那您那假设诸葛亮被破这语句摆你这逻辑里成立否?
结果--------祈山被破是整体被破. 代表陇右战场失败. 而某燕自己假设的第四次北伐魏延前部被破而诸葛亮安坐大营总体没被破也是破.
咋看咋牛!
看完这段逻辑后, 俺根本不需要理会你那什么祈山是陇右大营的指导思想.
赵云诸营戒备不严, 被偷袭. 结果被自己少的曹真偷袭部队多的军队被破, 幸好后来殓众聚守, 不至大失, 导致不得不退.
-------老燕又发挥他那无敌逻辑. 这是少量部队被破?
很明显嘛~ 具体地方兵力多, 但是改变不了总体失败.
太可笑了!
魏延乃诸葛亮帐下大将,祁山跟诸葛亮什么关系?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比较?
祁山在这里代表整个陇右战场,是因为诸葛亮传有:亮身率诸军攻祁山的记载,总不会有人理解为诸葛亮率领大军只是要攻打祁山吧?
至于赵云那一说更是可笑。曹真来偷袭的就是小股部队,被偷袭的就是赵云的全军?什么逻辑?既然来的是小股部队偷袭,被打的也应当是赵云的前军部分人马?
我们不知道曹真的偷袭部队有多少,但是能够在总指挥诸葛亮战后评判中提到,自然不会是连排一级的作战,而是较大规模的袭击。否则也不用如此吹嘘、表扬赵云的临危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