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5-01-01, 23:13:49发表
[QUOTE=yaolei,2005-01-01, 22:33:08] 王佐之才兄
yaolei兄:
我记得有关这个问题我曾经与fs兄讨论过:(在重发一遍)
长平之战,秦强赵弱是显而易见的。但秦赵双方的兵力对比是秦军50余万对赵军45万。双方的实力并不悬殊,赵国完全有能力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以攻促守。赵军应深沟高垒坚守大营,另选精兵不断的反击来挫败秦军的攻势准备。试想,在廉颇坚守避战的消极防御之下,秦军完全获得了战场主动权与行动自由,可以随意选择进攻的强度、时间与频率。在秦军不分昼夜潮水般的进攻之下,赵军被动挨打,要想守住阵地这可能吗?实际上,由于廉颇错误的战术,赵军虽顽强死守仍然敌不住秦军的进攻。有许多阵地都是战斗到最后一名官兵。至八月份,赵军损失了六名尉官所部,丢失了两处重要阵地,连赵军的西营也被秦军攻陷了。秦军对赵军已构成了侧翼包围之势。赵军面临了危急的形势,廉颇给后继者赵括留下的完全是一副烂摊子。这显然是廉颇指挥失误所造成的。
这个是廉颇的指挥失误,不过我认为这是廉颇能力不及,不是战略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