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解读嘉靖本三国演义系列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9 21: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9 廖化将军 的帖子

呵呵,南飞代答~
选项2可以直接排除,因为老罗的赤壁之战分工写的很明白。刘备集团除了预报天气就是捡现成。
选项3也可以排除,演义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孙刘合兵,各是各的营寨。
这不就只剩下选项1了吗?
呵呵,是不是可以说廖斑斑也没有仔细分析就随口发挥了呢?

ps:不知道是针对啥的,飘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9 22: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0 廖化将军 的帖子

快断网了~先答一个。占一楼明天来编辑。
1、QUOTE:
附嘉靖本三国演义和通行本的差异,并品评优劣。

嘉靖本三国演义:
    却说周公瑾当闻徐、丁二将,言孔明神机妙算如此,
  瑜遂有和曹害刘之心。鲁肃闻而谏曰:“都督岂可以小失
  而废大事?曹操甚于刘备十倍,若不破曹,丧无日矣。曹
  破之后,攻刘未迟。”
毛本改为:
    鲁肃曰:“且待破曹之后,却再图之。”
罗本中,这是承接上本回结尾时,圆回了说书人卖的关子,不能认真。据学者考证,罗贯中原文不分章回。
  如果上回结尾和本回开头的文字是罗贯中原文,那么这就是诸葛亮故意卖弄的效果,差一点引起联盟内讧。

“曹破之后,攻刘未迟” 表示鲁肃同意攻刘了只是时间要押后。“且待破曹之后,却再图之。”是没表态同意攻刘,只是押后再说。
这里明显毛本好。鸯兄对嘉靖本偏爱太甚,以致于障目了。其实我根本怀疑嘉靖本更接近老罗原作的说法(这说法本未定论,本该客观持平两可的态度)。这一处,显得嘉靖本拙劣,根本没风度可言。

鸯兄在这里评的居然是”这就是诸葛亮故意卖弄的效果,差一点引起联盟内讧“,我晕死,内讧了怪卖弄方,而不怪动手方,天下宁有是理?哪家法院的逻辑呀。鸯兄在此处,实在已显得是陈见太深不能清醒公平看事情了。
风度?廖斑斑说出这个让南飞颇有点惊讶。乱世生存岂可沽名学霸王?史可法的风度倒是不错……咳咳。
这种内讧自然该各打二十大板,肇事方加罚。虽然这层意思阿鸯哥哥虽明说,不过也不难看出来吧。有什么不清醒不公正的地方呢?

2、QUOTE:
“罗本中,庞统是周瑜的下属。”此话后文中有提及,显然又是嘉靖本的错误之处了。这个理由我想不用我说。谁相信庞统是周手下,那才是滑稽了呢。鸯兄对此无话。这里又习惯性的称罗本,前面说了,这不好,还是称嘉靖本吧。多数地方鸯兄还是按嘉靖本来论的。

这一点前面76话就打了伏笔,庞统在东吴的干事这点无疑,廖斑飘过了吧。呵呵,南飞就相信这一点。诸葛亮死之前,姜维在他手下又有什么了不起的贡献可言吗?阿鸯哥哥说过,周瑜诸葛一路人,这一点类比一下结论还是很明显的。

如今大家习惯上都把嘉靖本称为罗本,一个叫法而已,有必要细细计较么?迄今为止,鸯版演义写出来的不过一半,很多观点都是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以前也有不少需要修改的,难道都停下来改不成?阿鸯哥哥的初衷只是逐次对比两种版本,本无评论;这个大工程要一步一步走,不能一开始就要求尽善尽美,对吧?呵呵,廖斑没看过前面的鸯评版吧。

3、QUOTE:
毛本这个区别可有可无,主人给属下鞠躬,汉末有这个礼仪吗?我们搞不清。如果毛搞的清而改,那改的很对。如毛也搞不清,也改,也算得体。免读者纷纷疑问吧。按那个鞠躬版本,不疑问才怪呢。

西汉的时候皇帝是要给三公行礼的,主公给属下行鞠躬里绝对是恭敬的表现。嘿嘿,我们不知道,老罗未必也不知道吧?让读者存疑不是小说家管用的手法吗?只有愚蠢的作者才什么都交待的一清二楚而把读者当成傻瓜。

4、QUOTE:
怎么没有?我说就有。鸯兄所谓一套固定仪式倒是可以没有。但分配诸将任务的工作须得清楚严肃,可不能站在河岸草丛中就下令出兵吧。鸯兄评论中屡次骂毛不懂军事。虽然多有骂对,但咄咄逼人太过强横终有返及自身之忧,这里就是例子,这里是鸯兄和嘉靖本错了。毛本这个布置才是合乎军事道理的。

嘿嘿,如果老诸不去卖弄那一番,肯定是有时间的;再说,无关紧要的程序这样省略,不是很好吗?一箭双雕之笔。再说,阿鸯哥哥此处说的可是“可能没有”;廖斑抓住就打,是不是也有“咄咄逼人太过强横”之嫌呢?以暴易暴来着?

5、QUOTE:
这个评论不能说全没道理,但思之半响,忍耐不住颇有小儿女忸怩态,不合关公身份,毛本好。

呵呵,老关虽然气傲,却不是莽撞蠢猪。毛本把三国第一大偷袭改成老关莫名其妙阵斩了颜良,痛快是痛快了,就是不像关公像奉先。

6、QUOTE:
没看出来诸葛亮哪里无意中流露出了自己的担心了???是鸯兄自己沉迷吧。

^_^可能是有点~

7、QUOTE:
这个就是鸯兄的严重错误了,国学底子不够啊,要知道中国人说话讲究触霉头的,胜负并未定,事情并未落实,先说不祥,学刘馥找死啊?最多说甚是可虑。这里又恰是嘉靖本伪本的证据,老罗断不至于有此错误。

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第一,传抄的时候又有酸秀才自做主张改乘这样的(这样就成了伪本?……)第二,95话原文是这样写的:馥曰:“丞相何故出此不利之言乎?”操曰:“何为不利?”馥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此大不利之言也。”操大怒曰:“汝安敢败吾兴也!”老曹大醉之际,也是先问“何为不利”的;刘馥的直接死因是误解了老曹的意思,“汝安敢败吾兴也”!程昱此刻只能旁敲侧击,不能明说、逆老曹的意思。毛本毫无谨慎之态,刘馥真是白死了。

乱世不是讲究触不触霉头的时候,国学底子厚的没活下来几个。文若、文和就不说了,田丰沮授也不知道触了老袁多少次霉头了,老袁忍了那么多次才下黑手,是不是也该算作宽宏大度了?

8、QUOTE:
这个毛本是改的有点草率了,战争有点儿戏浪漫了。但“所撞之处,尽皆钉住”没上下文辅助,不知如何钉法,也不是好文。鸯兄所评打乱曹军的指挥系统云云更是天马乱跑,完全不要根据的想象了哈。总之都不对。毛本改的虽不好,但改掉没来由的奇怪钉住,也应该改的。

98话这段廖斑莫非又飘过了:“操回观岸上营寨,几处烟火。黄盖跳在小舡上,背后人驾舟,冒烟突火,来捉曹操。操见势急,欲待跳岸口,张辽驾一小脚舡,扶操下得船时,那只大船已自着了。”黄盖前来投降显然是直奔曹操所在主船,主船被烧曹操非死即遁,还能继续统筹指挥?

嘿嘿,南飞身为气概文鸯fans团先锋不得不战,得罪之处还望廖斑海涵~!下次继续驳中驳。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06-11-11 13:2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10 11: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61楼
2和3没那么容易排除的。

QUOTE:
选项2可以直接排除,因为老罗的赤壁之战分工写的很明白。刘备集团除了预报天气就是捡现成。

除了预报天气和捡现成之外,还有陆战。肯定有陆战。只是不好确定其大小。让我借用鸯兄动辄斥人不懂军事的口气:水寨一烧,曹军就全变了兔子赛跑往家里逃,以至于没兵的刘关张也能去捞一把?拜托有点军事常识好吧,曹操治兵的能力众所周知,他即使败走华容,能没有个前军后队的?而刘备到底有多少陆战能力这正是历史版要讨论的话题,我们没必要在本版讨论太多历史话题。我一直认为,老罗对历史很熟,而且老罗是个很认真的人,他不肯乱写。所以没写刘军有2W来参与陆战。如果你对历史区辩论这个陆战有没有兵力规模有多大的争论话题比较熟悉的话,你也许就能理解。老罗他故意写成两可。不排除有的可能也不排除没的可能。这个才是我所理解的老罗的构思。“刘备集团除了预报天气就是捡现成。”这个结论是草率的。因而也就是靠不住的。你可以坚持这样看,毕竟是在讨论小说嘛。但请注意,这只是众说中的一说而已。请勿做定论。更勿要在此定论基础上做下一步的更多推理了。给你看了地图(细看了吗)华容离江陵很近,刘军追到了华容,甚至还不是追到,是前期就深入去埋伏了。历史以及演义中有吴军追这么远的吗?此后周瑜沿长江去攻江陵,刘备去取南四郡。再然后,从竟陵到江汉汇合处的广大地方(当年刘琦的地盘,赤壁如果孙权不出手,那么这块地盘就将是刘备最后力战身亡的坟墓了)这地方就都成了东吴江夏太守程普的地盘了。

我其实也认为孙刘没有合兵的,从指挥调度的角度合兵行不通(只是出于谨慎看问题,不敢轻易否掉这可能性而已),如果各有营寨,那吴兵是江南水寨。刘军在哪里?在北岸吧?那可是直接面临曹操陆军的前线哦。还是要看地图。

不管是演义还是历史,你所倾向的那个 1 的可能性反而才是最小的。

QUOTE:
选项3也可以排除,演义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孙刘合兵,各是各的营寨。

演义中看老罗的安排,刘军就是在北岸,甚至在火烧前就开始向华容去埋伏了。这个阵势和地势,兵少了危险。大大的不合军事常理。所以我说老罗对历史很熟而且很认真的在写演义,并非为了拥刘而任意歪曲历史。此处他应该是对刘家兵力不清楚,因此才写的含混。真给刘家抹粉的话,就不是这样写的了。

你的逻辑一点也不清楚。所以我没办法驳你。只把通常观点拿来驳一驳了。通常反刘分子持这个论调:1、认定老罗拥刘。2、演义中没描写刘家有多少兵----拥刘的老罗都不写出刘家军队的数量所以刘家军队是没有数量的,就是混混来检便宜的。

这个逻辑要不得。

PS:说廖斑斑也没有仔细分析就随口发挥了呢?这个可能性是没有的说。俺迷三国非一日两日了,这里每个细节再细节的话题俺都跟人扯皮辩论辩的烂熟的说。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10 12: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10 11: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62楼,似乎是理解能力的问题?我给你打个再粗浅点的比方吧。

两个人结义兄弟,甲卖弄聪明,乙把他杀了。这么个官司你裁定各打20大板?

I FU LE U 。除了这句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了。

卖弄只是涵养问题,不犯任何法的。容得下的自然是有量,容不下的你也来卖弄卖弄比赛比赛啊。

突然翻脸下毒手杀人和破坏联盟是重罪巨恶。

这样简单的是非黑白也能颠倒?还可以说自然该各打二十大板,肇事方加罚。算了吧。我前面说“陈见太深不能清醒公平看事情了”越看越没说错。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10 12:3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10 21: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3 廖化将军 的帖子

1、QUOTE:
除了预报天气和捡现成之外,还有陆战。肯定有陆战。只是不好确定其大小。让我借用鸯兄动辄斥人不懂军事的口气:水寨一烧,曹军就全变了兔子赛跑往家里逃,以至于没兵的刘关张也能去捞一把?拜托有点军事常识好吧,曹操治兵的能力众所周知,他即使败走华容,能没有个前军后队的?而刘备到底有多少陆战能力这正是历史版要讨论的话题,我们没必要在本版讨论太多历史话题。我一直认为,老罗对历史很熟,而且老罗是个很认真的人,他不肯乱写。所以没写刘军有2W来参与陆战。如果你对历史区辩论这个陆战有没有兵力规模有多大的争论话题比较熟悉的话,你也许就能理解。老罗他故意写成两可。不排除有的可能也不排除没的可能。这个才是我所理解的老罗的构思。“刘备集团除了预报天气就是捡现成。”这个结论是草率的。因而也就是靠不住的。你可以坚持这样看,毕竟是在讨论小说嘛。但请注意,这只是众说中的一说而已。请勿做定论。更勿要在此定论基础上做下一步的更多推理了。给你看了地图(细看了吗)华容离江陵很近,刘军追到了华容,甚至还不是追到,是前期就深入去埋伏了。历史以及演义中有吴军追这么远的吗?此后周瑜沿长江去攻江陵,刘备去取南四郡。再然后,从竟陵到江汉汇合处的广大地方(当年刘琦的地盘,赤壁如果孙权不出手,那么这块地盘就将是刘备最后力战身亡的坟墓了)这地方就都成了东吴江夏太守程普的地盘了。

我其实也认为孙刘没有合兵的,从指挥调度的角度合兵行不通(只是出于谨慎看问题,不敢轻易否掉这可能性而已),如果各有营寨,那吴兵是江南水寨。刘军在哪里?在北岸吧?那可是直接面临曹操陆军的前线哦。还是要看地图。

不管是演义还是历史,你所倾向的那个 1 的可能性反而才是最小的。
===========
嘿嘿,廖斑有点拿历史来糊弄南飞的嫌疑哈~演义写的很清楚,刘备主力在夏口、只能算东吴的侧翼。孙刘的分工很简单:周瑜正面抗敌,刘备负责防备曹操侧翼迂回。整个赤壁之战既孙刘没有在合军一处,刘备没有协同配合是东吴肯定的——周瑜要是知道诸葛亮部署了一个定会放走曹操的局当如何?不管刘备有多少兵,肯定没有和周瑜合计过作战部署——当然周瑜也没有。

历史上,刘备放火却是晚于曹操逃脱,难道还是设伏?廖斑斑说合兵不合理,但取南郡的时候,刘备却献计取夷陵,足证两军协同行动。南飞在58楼阐述过“借荆州”,种种迹象都揭示一点,赤壁时孙刘合军一处——这样陈寿写先主大破曹公才说得过去。演义则把这一切都简化了,曹操骄傲到连刘备的侧翼威胁都不考虑就直接大举进攻东吴了——若这个时候攻打刘备正好可以调动东吴围点打援,逼其上岸决战或者眼看刘备被歼逃遁。

历史这一段确实是一笔糊涂帐,但老罗可没做糊涂人。

2、QUOTE:
演义中看老罗的安排,刘军就是在北岸,甚至在火烧前就开始向华容去埋伏了。这个阵势和地势,兵少了危险。大大的不合军事常理。所以我说老罗对历史很熟而且很认真的在写演义,并非为了拥刘而任意歪曲历史。此处他应该是对刘家兵力不清楚,因此才写的含混。真给刘家抹粉的话,就不是这样写的了。

你的逻辑一点也不清楚。所以我没办法驳你。只把通常观点拿来驳一驳了。通常反刘分子持这个论调:1、认定老罗拥刘。2、演义中没描写刘家有多少兵----拥刘的老罗都不写出刘家军队的数量所以刘家军队是没有数量的,就是混混来检便宜的。

这个逻辑要不得。
=========
嘿嘿,廖斑斑是给南飞扣了个反刘的帽子啦~只不过南飞不是通常的反刘分子。演义中诸葛亮已经算到曹操必败,连逃跑的路线都摸的一清二楚,曹军以成惊弓之鸟四散逃奔,廖斑所担心的前中后军都被东吴给料理、杀散了。所以刘备军的埋伏部队虽少无忧。

至于老罗是不是故意模糊兵力,南飞不敢随便臆测大师,不妄加评论。以阿鸯哥哥向来强调的总结兴衰教训来看,个人以为没必要模糊兵力——又不是长坂坡。

ps:呵呵,南飞专喜历史、混三国论坛也不是一年两年了,随口说也是很少的。顺便问一下~是不是有很多功能南飞还不没有开通呀?郁闷……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06-11-11 13:2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10 21: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10 11:54 发表
62楼,似乎是理解能力的问题?我给你打个再粗浅点的比方吧。

两个人结义兄弟,甲卖弄聪明,乙把他杀了。这么个官司你裁定各打20大板?

I FU LE U 。除了这句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了。

卖弄只是涵养问题 ...

呵呵,理解能力问题?乱世两国同盟可比义兄弟?呵呵呵,在南飞记忆中,中国历史上的乱世里可没有这种同盟关系,倒是日本战国有那么一例。春秋时秦国偷偷越过晋国地盘去偷袭郑国,返回时被晋国伏击大败于崤山,可遭到哪一国强烈谴责、动摇了晋国的中原霸主地位么?今天的盟友就是明天的潜在对手,隗嚣不明白这个道理,被刘秀搞定山东之后回过头来收拾才反应过来、落得个郁郁而终的下场,可有人谴责刘秀耍手段?道德天平总是偏向强者的,找个理由破盟还不容易,只要笑到最后。

维系同盟难,难在不让对方有毁盟的动机。荆州地处东吴上游,一旦有机可乘顺流而下便可席卷江东;春秋时以楚怀王之能也可乘越国内讧一举并越,诸葛亮成天炫耀才智,不把盟友放在眼里,东吴君臣岂能不终日如坐针毡?事关国家大计可不是什么气度、涵养问题。历史上孙权尚不信任屡次耍赖皮的刘备集团坐镇国之上游,演义中的孙权更不可能容忍——是以东吴一有机会就偷袭荆州。诸葛亮所谓“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八字方针,自己就没把基础大扎实。

ps:呵呵,南飞虽年少却有大战三百回合的豪气,不要藐视的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11 00: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有意思。开头侃的有劲的话后面才好继续。

“是不是又很多功能南飞还不没有开通呀?”这个是指什么?有什么可以帮到飞兄的吗?

是指那个引用功能吗?

在上面,有个插入引用的小图标,点一下就有了。

或者手工敲入代码也可以

[ quote ]   [ / quote]

这个样子。

前面已经写好的帖子,也可以回头编辑的时候重新排版加入这个东西,以区别回帖和引用部分,以便于阅读。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11 00:5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6-11-11 03: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60楼廖斑

回60楼廖斑

顺带说一句,南飞把时间都花在这上了,等考试不及格时就哭吧.

QUOTE:
“罗本中,庞统是周瑜的下属。”此话后文中有提及,显然又是嘉靖本的错误之处了。这个理由我想不用我说。谁相信庞统是周手下,那才是滑稽了呢。鸯兄对此无话。这里又习惯性的称罗本,前面说了,这不好,还是称嘉靖本吧。多数地方鸯兄还是按嘉靖本来论的。

历史书上明确记载,庞统作过周瑜属下的功曹.罗本中,庞统一直是周瑜的幕僚.

QUOTE:
毛本这个区别可有可无,主人给属下鞠躬,汉末有这个礼仪吗?我们搞不清。如果毛搞的清而改,那改的很对。如毛也搞不清,也改,也算得体。免读者纷纷疑问吧。按那个鞠躬版本,不疑问才怪呢。

按老大对"鞠躬"的理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就该翻译为"使劲弯腰,到死方止".

QUOTE:
怎么没有?我说就有。鸯兄所谓一套固定仪式倒是可以没有。但分配诸将任务的工作须得清楚严肃,可不能站在河岸草丛中就下令出兵吧。鸯兄评论中屡次骂毛不懂军事。虽然多有骂对,但咄咄逼人太过强横终有返及自身之忧,这里就是例子,这里是鸯兄和嘉靖本错了。毛本这个布置才是合乎军事道理的。

毛纶父子是两个足不出户的书呆子,到能比参加过战争的罗贯中更懂军事.

QUOTE:
没看出来诸葛亮哪里无意中流露出了自己的担心了???是鸯兄自己沉迷吧。

"来日大雨之后,曹操必走华容道。"诸葛亮刚刚对关羽说过这句话,马上又对刘备重复了一遍,廖斑以为是何意?

QUOTE:
这个就是鸯兄的严重错误了,国学底子不够啊,要知道中国人说话讲究触霉头的,胜负并未定,事情并未落实,先说不祥,学刘馥找死啊?最多说甚是可虑。这里又恰是嘉靖本伪本的证据,老罗断不至于有此错误。

不祥的主语是东南风."宜预提防"是对领导指手画脚,在教领导该怎么做.

QUOTE:
这个毛本是改的有点草率了,战争有点儿戏浪漫了。但“所撞之处,尽皆钉住”没上下文辅助,不知如何钉法,也不是好文。鸯兄所评打乱曹军的指挥系统云云更是天马乱跑,完全不要根据的想象了哈。总之都不对。毛本改的虽不好,但改掉没来由的奇怪钉住,也应该改的。

看来廖斑读书不细."此时黄盖已自准备下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罗本,毛本均有此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11 12: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 廖化将军 的帖子

原来是手动操作的~南飞傻了廖斑。呵呵,就叫南飞好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11 12: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8 气概文鸯 的帖子

阿鸯哥哥不用担心南飞,考试还早呢~好战派就这个样

阿鸯哥哥如今做注也是惜墨如金啊倒数第三和倒数第一南飞看的时候也没注意到,惭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6-11-11 16: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嘉靖本与毛本的区别暂且不谈,说说我的一点其他看法~

QUOTE:
历史书上明确记载,庞统作过周瑜属下的功曹.罗本中,庞统一直是周瑜的幕僚.

嘉靖本中,庞统是东吴的文官,与“周瑜的幕僚”这个说法还是有区别的

QUOTE:
按老大对"鞠躬"的理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就该翻译为"使劲弯腰,到死方止".

“玄德笑容鞠躬,问候毕”与“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竟然也能说到一起?

QUOTE:
毛纶父子是两个足不出户的书呆子,到能比参加过战争的罗贯中更懂军事.

毛氏父子生平的考据阁下有了新突破吗?不然这前半句怎么来的啊?
所有参加过战争的人就一定懂军事,就一定比没参加过战争的人更懂军事,原来这是一种逻辑吗

QUOTE:
"来日大雨之后,曹操必走华容道。"诸葛亮刚刚对关羽说过这句话,马上又对刘备重复了一遍,廖斑以为是何意?

诸葛亮在与刘备谈话,之前刘备口中分明有两个忧虑“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只恐端的放了”,诸葛亮先解了刘备第二个疑惑;随后呼应一下,定了刘备第一惑的心。写的蛮好啊!
关羽都走了,隔那么久诸葛亮对不同的对象又讲了一句话,也被说成“重复”?

QUOTE:
不祥的主语是东南风."宜预提防"是对领导指手画脚,在教领导该怎么做.

一个“宜”字,与“指手画脚”“教领导该怎么做”还是有蛮大区别的吧

QUOTE:
看来廖斑读书不细."此时黄盖已自准备下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罗本,毛本均有此句.

不是流行说“只有愚蠢的作者才什么都交待的一清二楚而把读者当成傻瓜”吗?

ps:表明立场,我喜欢毛本

[ 本帖最后由 dddzz 于 2006-11-11 16:1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11 18: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1 dddzz 的帖子

看完发现和南飞也有直接关系~不可不驳

1、

QUOTE:
QUOTE:
历史书上明确记载,庞统作过周瑜属下的功曹.罗本中,庞统一直是周瑜的幕僚.

嘉靖本中,庞统是东吴的文官,与“周瑜的幕僚”这个说法还是有区别的
……

支持~说老实话南飞也想知道为什么阿鸯哥哥这样肯定。

2、

QUOTE:
QUOTE:
按老大对"鞠躬"的理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就该翻译为"使劲弯腰,到死方止".

“玄德笑容鞠躬,问候毕”与“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竟然也能说到一起?
……

翻一下前面即可,一个类比。

3、

QUOTE:
QUOTE:
毛纶父子是两个足不出户的书呆子,到能比参加过战争的罗贯中更懂军事.

毛氏父子生平的考据阁下有了新突破吗?不然这前半句怎么来的啊?
所有参加过战争的人就一定懂军事,就一定比没参加过战争的人更懂军事,原来这是一种逻辑吗
……

绝大多数时候参加过战争的人都比没参加过战争的人更懂军事,至于毛氏父子生平如何并不重要,很遗憾的是演义里可以找出N处毛氏父子不懂军事瞎改的地方。毛本这一处的细节处理也不好。

4、

QUOTE:
QUOTE:
"来日大雨之后,曹操必走华容道。"诸葛亮刚刚对关羽说过这句话,马上又对刘备重复了一遍,廖斑以为是何意?

诸葛亮在与刘备谈话,之前刘备口中分明有两个忧虑“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只恐端的放了”,诸葛亮先解了刘备第二个疑惑;随后呼应一下,定了刘备第一惑的心。写的蛮好啊!
关羽都走了,隔那么久诸葛亮对不同的对象又讲了一句话,也被说成“重复”?
……

这也能分出两个忧虑?南飞又看了一遍罗本原文,诸葛亮部署之时用不少必然必然——虽然确实都说中了——这个时候再重复一次,是用狂傲回复刘备的担忧。

5、

QUOTE:
QUOTE:
不祥的主语是东南风."宜预提防"是对领导指手画脚,在教领导该怎么做.

一个“宜”字,与“指手画脚”“教领导该怎么做”还是有蛮大区别的吧
……

”宜预堤防“的意思和”宜“也有蛮大区别的吧。

6、

QUOTE:
QUOTE:
看来廖斑读书不细."此时黄盖已自准备下火船二十只,船头密布大钉;"罗本,毛本均有此句.

不是流行说“只有愚蠢的作者才什么都交待的一清二楚而把读者当成傻瓜”吗?
……

说南飞是傻瓜事小,廖斑也成傻瓜?这个地方交待了尚且不容易引起注意,更何况不交待?广大演义读者不像d兄一样都精熟火攻法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11 18: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论的有趣,容我慢慢来。好事不在忙上。

庞统是作过功曹,但好象不是周瑜的哈。

志载:后郡命为功曹。。。。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

这个郡命为功曹,显然是他所在的襄阳,也即是说,曾是表叔的手下。误解成周的功曹可能是下面那句没理顺产生的误会吧。

又:船头大钉是前一回交代的,我错了,汗颜,感谢指点。其实小人书一直画的方头船,画的就是船头好多钉。周于的4队水兵,都有20只火船,共80,加黄盖的20共100。所以黄盖的20一烧就全着,这里是毛本不对。不过,不要说我强辩哈,这里还真有可疑。如嘉靖本为嫡派罗本,毛自以为是妄加乱改(通常拥嘉者如是说),,,如果是这样,这个80+20=100 的帐难道毛不会算?要乱改也该一并把前面部署4队水军的各20火船改掉才是。所以此处非常可疑。我怀疑毛并不是看着嘉靖本来改的。

但:嘉靖本称20火船在前面压阵,显然有点奇怪,又是放在前面,又称压阵,没道理啊,毛本没压阵2字。这样的对比我看又是毛本好,为何不见鸯兄列出?是不是不公正待遇啊?

南飞兄不要老拿廖斑出来说事好吗?廖化为人梗直,有什么说什么。学问呢,真是比较浅薄经常犯错的,但也不是一点没有,恰好是个中游,取这个名字做ID本来就是这个意思。俺觉得中游好,不会摆谱来压人,也不会很容易被人蒙到或者吓倒。老是犯错其实也挺好,比永远正确永远辩胜的好玩,那种高人太高了惹不起,遇到了一般就只能灌个水:“好,顶!”多没意思呢。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11 18:5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11 19: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再说"鞠躬"

"鞠躬"就是弯腰,没什么特别的玄机在里面。

人对人鞠躬,那就是行礼。

独自鞠躬,那是躬耕,埋头弯腰专心干活的比喻。

所以,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事情,不能拿来反证刘备可以见到诸葛亮就鞠躬。

再说了,我的原意我自己觉得满客观的,我以为:如果确定刘备不该对诸葛亮鞠躬,断然删改此处是绝对正确的;如果不能确定刘备是否可以对诸葛亮鞠躬,按通俗对礼法的理解,予以删改也是合于情理、适应大众的。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11 19:0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11 19: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62楼南飞兄:

引文越来越长,太累了。所以不再引。按62楼的1、2、3、4来说:

1、我以义兄弟来比喻结盟,是费过神想过的,并非不伦不类的瞎比喻。汉时人最重礼义。当然,正好也就是这个三国时代开始颠覆这些礼义。周瑜并不是这个颠覆急先锋,他也有儒雅名声,难道儒雅只是戴了纶巾拿了羽扇扮相好看乜?难道穿羊头装,干狗肉勾当?所以我有此比。南飞兄所驳,立足于近代厚黑毒辣的处世理念,不大有说服力。

2、把庞统弄进江东阵营,于情理于历史都不怎么好:于历史,此事需再求证;于情理,庞统背孙投刘的故事不好编圆,庞统有凤雏之名(水平也真有)都到周瑜手下了不为所用,骗蒋干的台词仿佛成了真的(指周不能用人,故此庞统在野读书),这对周郎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吧?

3、见74楼

4、俺没有以暴易暴,俺前面所说,已经有所保留了,不保留的全说可以这样子:刘备本来就在等诸葛亮,一应仪式早该齐全的。升帐没什么麻烦,只是走几步路而已,付出的时间代价很小,换来的秩序和规范则很价值大。本来这里对毛的批评就有吹毛之嫌,鸯兄的批评口吻也很软弱没中气。呵呵,这样的话,自行略过这段也就罢了,但鸯兄仍然坚持在此处提出毛不懂军事的批判。我作为旁观的,自然不免生出不愤,有点为毛助拳的意思,呵呵,任性胡闹了,SAY SORRY先。

5、关羽斩颜良绝对不是三国第一大偷袭。改成莫名其妙阵斩了颜良更加说不过去。正史是望见麾盖,和望见颜良白马金盔有所不同。可见颜前面是有东西存在的不是只隔着空气,距离也不近。关是硬冲进去的。演义描写反倒是在帮颜良找个合理被斩的理由。至于这个理由是不是越找越糟糕,呵呵,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6、不提了。

7、这个话题大了,要参考看看所有文官劝谏时的措辞。

8、这个我错了。改。感谢指正。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11 19:4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11 21: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3 廖化将军 的帖子

庞统做周瑜功曹这事儿是有记载的,不过嘛,有些不全的裴注没有收录:
江表传曰:先主与统从容宴语,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无隐。”统对曰:“有之。”备叹息曰:“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此诚出於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还有一个直接描述周瑜怎样将庞统收为功曹的记载(过程和周郎招鲁肃颇有些相似,都是先硬后软),南飞记忆中大概是《襄阳宿耄传》里的,裴注里面都没有。

毛本确实有可能不是嘉靖本的子本,不过反正都是从老罗那里改过来的,没改回来也怪不了他们。

最后这句段话严重同意~!打成独孤求败也是一种悲哀,又不靠这个吃饭有啥意思呢?呵呵,南飞本来想拉廖斑做挡箭牌的~罪过罪过,以后不敢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11 22: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5 廖化将军 的帖子

呵呵,南飞一贯喜欢1、2、3展开,这样比较方面,看起来也一目了然。

1、呵呵,国与国之间怎么谈得上兄弟道义?——除非老大哥与小兄弟。周瑜再怎么儒雅——更不要说演义里他就没有儒雅的样子,也不能擅自决定国家大事吧。廖斑此说多少有点一厢情愿。

2、见76楼

3、呵呵,这个等阿鸯哥哥回答,南飞不来瞎搅合。

4、呵呵,个人觉得阿鸯哥哥之所以强调这点主要是针对诸葛亮之前的不分轻重的卖弄。鸯版原评并没有毛氏懂不懂军事的评述,只是淡淡地一句就带过了事:“升帐”是有一套固定仪式的,此时可能已经没有“升帐”的时间了。毛氏父子无视前面刘备等待的焦急而写出一套无关紧要的程序来,对原著的理解度确实不够。

5、南飞说的就是演义中的”三国第一大偷袭“。正史里面虽然也是偷袭,却是在老曹声东击西造成颜良部仓促应战的时候,和老曹远征乌桓时张辽阵斩蹋顿一样。虽然视觉效果好,但难度并不是很大,廖斑说的大概是这个。

6、略过

7、这个问题确实不好搞。乱世一般来说大家都踊跃发言,没有多少顾忌;和平时文官上谏又要看人看君主,遇上海瑞这种人直斥嘉靖是昏君的也有。要找一个情况类似的还真的不容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6-11-11 23: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他的就不说了,再说下这个“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只恐端的放了”吧~

我觉得这完全是读书时的个人体会啊。

我在读这段的时候,感觉刘备这样说是有着两个忧虑,其一是忧只怕关羽真的会放了曹操,其二是虑曹操会不会不走这条路啊。

我感觉刘备这些忧虑,并不是担心会让抓不住曹操让他跑掉,而是再为自己的手与水担心。

刘备一忧关羽,若真的放了曹操,回来要吃军令状;二虑若曹操不走这条路,关羽回来后,诸葛亮就要吃军令状了。两位部下的安危,这才是刘备的忧虑。

所以
诸葛亮会先让刘备放心,手足情深的关羽是没事的。这是天意,还能成全一段关羽义释曹操的美谈~
随后诸葛亮又化解了刘备对自己的担心,我也不会有事的,主公放心吧。

刘备担忧的是两位部下,而孔明要让主公放心。

正因为我是这样理解这一段文字的,所以才会对“心虚”说有不同意见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11 23: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DDDZZ兄,这段讨论的焦点在两个大喜上。

一个是关羽大喜,显得关羽有点差劲。

一个是刘备大喜。这个相当之奇怪。大有歹毒含义。所谓老不看三国,就是说会看出很多阴险看到冷汗大出的。这里就是一例。不过我个人是反对这一例的,觉得太过匪夷所思。

如果有第3个版本,谁都没大喜的,会比较温和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6-11-12 00: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廖先生好

前帖说的是关于诸葛亮重复一遍是否心虚的问题啊,关于两个大喜,老实说不管我读哪个版本,之前基本上都没有打隔愣,既然这里说到,回头再细读了几遍,感想如下~

【毛本】云长曰:“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孔明曰:“我亦与你军令状。”云长大喜

我自读演义以来,这段也看过多遍了,从来没觉得关羽喜的是等着回来砍诸葛亮的头(汗这个说法)

其实我觉得关羽已经接受诸葛亮一开始没给他任务的解释了,并用军令状表明了心迹,又怎么会高兴找到机会杀诸葛亮了呢?
关羽一开始自然会担心曹操不走这条路,完全是战术上正常的担心。由于诸葛亮之前确实有点咄咄逼人,所以马上主动说也立军令状,很自然。
诸葛亮这么干脆,所以关羽这里的喜,显然是因为关羽听诸葛亮肯说军令状,那曹操的败逃路线一定就真是这样了,自己也就能够在战斗中出力了。所以才会面露喜色。

我相信关羽此时此刻,全在想‘怎么把曹操押回来’,即诸葛亮料敌之处是正确的,那其实两人的军令状都没有用处了。

.
【嘉靖本】玄德大喜

嘉靖本是这段是近日才看到的。这样的话刘备确实就可能是为事情解决而高兴,不过他回身一想,二个忧虑仍在,所以立刻向诸葛亮求问。而诸葛亮也就干脆的说出了其中的缘故,并让刘备放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12 09: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8 dddzz 的帖子

呵呵,确实是个人体会,这里南飞和d兄以及阿鸯哥哥的解读都不一样,不深究了。

不过说老实话。诸葛亮让刘备放心这个话,说得确实非常生硬——年轻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12 10: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0 dddzz 的帖子

按毛本来看,老关总是有些冲动没大脑,但这样对后面水淹七军的妙计一点铺垫都没有。南飞觉得不好。

刘备这个大喜确实喜的有点让人毛骨悚然——帝王御将术呀。不管谁输了都是他老人家出来打圆场,手下都对他感恩戴德而互不买帐——最好驾御的情况。老人家看多了不得了,阴险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坚硬的稀粥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336
编号 77101
注册 2006-7-28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06-11-24 15: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这版本的区别,是否有因为明清时期口语习惯不同造成的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原氏公子
(北方边城的刀声)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89
编号 37177
注册 2005-4-20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06-11-24 17:2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庞统是骗子,曹操知道,可全世界不知道啊!

好象那个程,荀提醒过曹操啊---怎么会是全世界不知道呀?只不过是曹操接连上了几次当,这一回想的更深考虑的也更全面周到了---


如果诸葛亮能呼风唤雨,就不用叮嘱“切勿有误”了。
这个好象是怕周杀他吧,前面几次,诸葛知道这一阵成功,周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刘备脑子进水了吗?袁绍都打不过曹操,他凑了几万乌合之众,竟敢来捋虎须?
这个有点可笑,袁绍打不过,那么吕布,张绣,马超呢,怎么能肯定刘备也打不过呢?

但是,有了刘馥的前车之鉴,程昱和荀攸断然不敢重蹈覆辙。---他们刚刚提了个开头,曹操就开始高谈阔论,表现出无比英明的样子。如果程昱、荀攸此时还要提东南风的事,会让曹操很没面子的,刘馥的前车之鉴刚刚就发生在前面,程昱、荀攸那敢重蹈覆辙,只能把后面的话生生地憋回去。众人也很识相,赶紧大拍曹操的马屁。曹操因得意忘形而变得自以为是,由此而使众人的智慧受到压抑,最后导致赤壁之战的失败。
这一段和前面一篇中都说,是曹操杀了刘,导致其他谋士噤若寒蝉,恐怕不是吧。我想,这时应该不是谋士们怕死,而是觉得曹操的分析有道理,冬天哪来的东南风啊----即使有,恐怕概率为千万分之一,而且我认为,三国中的谋士大部分都颇晓天地阴阳(不准确),反正就是对天气的判断推测分析是有一定造诣的。

罗贯中的用意在于点示读者,徐庶都看得穿的把戏,曹操就更能看得穿,曹操的用兵经验和对人情世故的熟谙远非徐庶可比
徐庶都看得穿的把戏,曹操未必看得穿,徐和庞什么关系,知根知底,估计是知道庞是假降曹操,才能识破;前面也说“操遂不疑,诚心相待”,只能说曹操是真实情况下有些许怀疑,作的表面文章,还有就是对自己认为冬天甚少发生东风的认识相当自信,所以就未必看得穿。

对于二人江边见面的情节,罗贯中多处使用暗示性的笔法提示读者。“(庞)统闻是故人,心下稍定,回顾左右无人。”曹操已经明白庞统是骗子,肯定要暗中派人监视庞统;既使曹操真的相信了庞统,以曹操的多疑性格,也一定会派人监视庞统。曹操自己尚派蔡中、蔡和到江东卧底,自己怎么可能不做防范。“(徐)庶大笑而拜曰:‘吾命全矣!……’”徐庶的小命难保了。
对于二人江边见面的情节,“(庞)统闻是故人,心下稍定,回顾左右无人。”只能说是庞开始以为是计谋被识破是来抓自己的,一听说是故人,肯定心下稍定;回顾左右只是确定这个故人是不是也带着兵士来抓自己的;再看曹操肯定派人监视,即使无监视的情况下,庞也早防到这一点,毕竟自己是来害曹操的,所以一听是故人,心下稍定,到这里,那么回顾左右就可以理解为是庞小心谨慎的表现,估计还有担心这个故人是来刺探自己的。
这个曹操肯定派人监视,下的太过于武断;没有根据。在曹操深信冬天不会有东南风的前提下,才有曹操“遂不疑”,是说一开始是怀疑的,在对天气常识认识的前提下,肯定是相信庞的。

后来曹操征讨马超和汉中时,所带的众多将领中,独独没有臧霸。如果臧霸真的去镇守散关了,就不会没有臧霸。事实上,臧霸一直镇守青、徐沿海地面,根本就没有踏足过关中。所以臧霸可能根本就没去什么散关,而是直接回了青、徐。徐庶从此销声匿迹,阿鸯猜测,是被臧霸奉曹操之命给干掉了。“臧霸”是罗贯中别有用心的安排。
很多人(我理解为名人),徐到曹营后,作者最后在这里还交代一下去向,比如许多人死时,作者都会相应提上几句;如果是被藏霸杀了,徐庶这么(重要)的一个人,试想,作者会不会提上一笔----所以,你的推测根本豪无根据。



还未看完,前面几篇也没仔细看,就略说一二,待续中-----

[ 本帖最后由 原氏公子 于 2006-11-25 23:3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6-11-27 02: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傍略四郡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03
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诸葛亮傍略四郡


  却说周瑜听知孔明借东吴力而取荆州,如何不气?气伤箭疮,半晌方苏。众将皆在面前劝解。周瑜大怒曰:“若不杀诸葛亮村夫,怎息吾心中怨气!程德谋可助吾之力,即目起兵打南郡,定要归还东吴,是我之愿。”正商议之间,人报鲁子敬至。接入帐中,瑜曰:“吾欲起军与刘备、诸葛亮共决胜负,复夺城池。”鲁肃曰:“不可。方今与曹操共决雌雄,尚未分成败;主人吴侯见攻打合淝未下。不争自家互相吞并,曹兵乘虚而来,其国危矣。况刘玄德旧曾与曹操至厚,倘逼得紧急,献了城池,一同攻东吴,如之奈何?”瑜曰:“吾等用计决策,损兵马、费钱粮,他图见成。吾乃思之,深可恨也!”肃曰:“公瑾且耐。容某亲见玄德,将理去说他;若说不通,那时动兵未迟。”诸将曰:“子敬之言甚善。”
  周瑜便令鲁肃往南郡去,来到城下叫门。赵云出问,肃曰:“我要见刘玄德有话说。”云答曰:“主人与军师在荆州城中。”肃径奔荆州。见旌旗整列,肃自忖度:“孔明非常人也!”军士报复,孔明令大开城门,接肃入衙。共讲礼毕,申谢罢,玄德与肃分宾主而坐。孔明斜佥相陪。茶罢,肃曰:“主人吴侯,都督公瑾,教某再三申意于皇叔:前者操引百万之众,名下江南,实是来擒皇叔;今江东废了钱粮,折了人马,带伤者不可胜数,幸得杀退曹兵,救了皇叔。所有荆州九郡,合当归于东吴。今皇叔用诡计,夺占荆、襄,此何理也?望明白一言,以决去就。”孔明曰:“子敬乃高名之士,何为出此言也?昔日荆、襄九郡,非是东吴之地,
·498·
乃荆王刘景升之基业。吾主人乃刘景升之弟也。景升虽亡,其子尚在;以叔辅侄,而取荆州,有何不可?岂不闻‘物见主’之言乎?”肃曰:“若公子刘琦占住,尚自可矣;今公子在江夏,须不在这里!”孔明曰:“子敬要见,有何难哉!唤左右请公子出相见便了。”刘琦从屏风后两从者扶出。琦与肃曰:“病躯不能施礼,子敬勿罪也。”鲁肃吃了一惊。(原来孔明比及得了城时,防东吴来争,却先取公子在城中,至此以为解手。)肃默然无语,良久言曰:“公子若在,如何?不在,如何?”孔明曰:“公子在一日,守一日;若不在,别有商议。”肃曰:“若公子不在,须还与东吴。”孔明曰:“子敬之言是也。”遂设大宴,相待鲁肃。
  肃当日出城,连夜回寨,见周瑜言公子之事。瑜曰:“刘琦正青春年少,如何便得他死?这荆州何日图之?”肃曰:“都督放心。只在鲁肃身上,务要教荆、襄还东吴。”瑜曰:“子敬有何所见?”肃曰:“吾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四肢,见今面色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那时征讨荆州,刘备须没得推故。”周瑜犹自忿气未消,忽报吴侯遣使至。瑜令请入,使曰:“主人围合淝,累战未胜,急令都督尽收军回。”周瑜只得休兵罢战,拘集众多军马,且回柴桑郡养病,令程普部领战船士卒,却来合淝军前听调。
  却说刘玄德自得南郡、荆、襄,心中大喜,与孔明商议久远之计。忽然阶下一人,上厅献策。此人乃山阳人也,姓伊,名籍,字机伯。玄德感旧日之恩,十分相敬,坐而问之。籍曰:“要知荆州久安之计,何不求贤士以问之?”玄德曰:“愿公一言,以荐贤者。”籍曰:“荆、襄世家,兄弟五人,惟一人大贤者,眉间有白毛,襄阳宜城人也,姓马,名良,字季常。其四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其弟马谡,字幼常。(后随孔明六出祁山。街亭败
·499·
绩,斩之。亦异人也。)”玄德遂命请之。马良至,入见玄德,礼毕高坐。玄德求久远之策,良曰:“襄阳受敌之地,恐不可久守。好令公子刘琦于此养病,招谕旧士以守之,就表奏琦为荆州刺史,以安民心。然后南征四郡,积收钱粮,以为根本。此是能保荆、襄久远之计也。”玄德问曰:“四郡,即目何人为守?”良曰:“武陵郡太守金旋(今属鼎州),长沙郡太守韩玄(今属谭州),桂阳郡太守赵范,(今属郴州,尚有桂林路之名。)零陵郡太守刘度(今属永州)。若取得这四郡,乃鱼米之乡,汉上可保长久矣。”玄德大喜,遂问四郡先取何郡,后取何郡。良曰:“湘江之西,零陵最近,可先取之;次取武陵。然后湘江之东,取桂阳;长沙为后。”玄德甚喜,遂用马良为从事官,伊籍副之。请孔明商议送刘琦回襄阳,替云长回荆州。便议调兵起发取零陵郡,差张飞为先锋,赵云合后,孔明、玄德为中军,人马一万五千。留云长守荆州,糜竺、刘封守江陵。时建安十四年春正月也,孔明调兵起行。
  却说刘度在零陵城中,听知孔明军马到来,唤其子刘延商议。延曰:“父亲放心,他虽有张飞、赵云之勇,何足惧哉!儿观本州上将邢道荣,有万夫不当之勇,使开山大斧,重六十斤,可以迎敌。”刘度唤至邢道荣,自夸胸中武艺不让古之廉颇、李牧,度重赏。刘延与邢道荣引兵万余,离城三十里,依山靠水下寨。探马报说:“孔明自引一军到来。”两边阵圆相对。邢道荣出马,横大斧厉声高叫:“反国之贼,安敢侵吾境界!”对阵中一簇黄旗出。旗帜分开,中间一辆四轮车,车中端坐一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用扇招邢道荣曰:“吾乃南阳诸葛孔明也。曹操引百万之众,被吾聊施小计,片甲不回。今来招安汝等,何不早降?”道荣大笑曰:“赤壁鏖兵,乃周郎之谋也,干汝何事?敢来诳语!”抡大斧径杀过来。孔明教回车,望阵中走,阵门复闭。被道
·500·
荣径冲杀过来,阵势急分两下而走。道荣遥望中央一簇黄旗,料是孔明,只望黄旗而赶。抹过山脚,黄旗扎住,忽地中央分开,不见四轮车。一将挺矛跃马,大喝一声,直取道荣,乃是燕人张益德也。道荣轮大斧来迎,战不数合,气力不加,拨马便走。益德随后赶来,喊声大震,两下伏兵齐出。道荣舍死冲过,前面一员大将拦住去路,乃常山赵于龙也。道荣措手不及,滚马受降。子龙缚来寨中,见玄德、孔明。拥至帐下,玄德大怒,喝令教斩。孔明急止之曰:“且留人。”乃问道荣曰:“汝若与吾捉了刘延,便准你投降。”道荣连声愿往。孔明曰:“如何得捉?”道荣曰:“军师若肯放某回去,某自有巧说。今晚军师调兵劫寨,某为内应,活捉刘延,献与军师,城中刘度自然降矣。”玄德不肯。孔明曰:“邢将军非谬言也,可放之。”道荣得放回寨,尽实告诉刘延。延曰:“如之奈何?”道荣曰:“将计就计。今夜将兵伏于寨外,寨中虚立旗旛,待孔明来劫寨时,就而擒之。”刘延依计。
  当夜二更,果然有一军到寨口,每人各有草把,一齐点着,火焰烧空。刘延、道荣两下杀来,火军便退。两军乘势赶来,赶了十余里,军皆不见。刘延叫道荣急回,火光未灭,寨中突出一将,乃燕人张益德也。刘延叫道荣不可入寨,却去劫孔明寨便了。回军走不十里,赵云引一军出。云一枪刺道荣于马下。刘延急拨马便走,被张飞活捉过来,绑缚回见孔明。延曰:“邢道荣教某如此,实非本心也。”押过刘延,孔明令释其缚,与衣穿了,赐酒压惊,教人送入城劝父投降;如其不降,打破城池,满门尽诛。把马送刘延回零陵城见父,说孔明之德。子、父即时赍印绶离城,径到大寨纳降。孔明教刘度复为郡守,以供钱粮;其子刘延于荆州随军办事。零陵一郡居民,尽皆喜悦。玄德入城,安抚已毕,遂乃勒兵来取桂阳。未知胜负如何,下回便见分晓。

·501·


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周瑜大怒曰:“若不杀诸葛亮村夫,怎息吾心中怨气!
  程德谋可助吾之力,即目起兵打南郡,定要归还东吴,是
  我之愿。”
毛本改为:
    瑜曰:“若不杀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气!程德谋
  可助我攻打南郡,定要夺还东吴。”
罗本中,周瑜的“大怒”,在表现周瑜愤怒的同时,也在告诉读者,周瑜说的话也是不理智的:周瑜要立即攻打刘备。东吴军自赤壁开始到现在,将士久战劳困,主将周瑜又伤病正重,所以众将不赞成立即同刘备开战。

    正商议之间,人报鲁子敬至。接入帐中,瑜曰:“吾
  欲起军与刘备、诸葛亮共决胜负,复夺城池。”
毛本改为:
    正议间,鲁肃至。瑜谓之曰:“吾欲起兵与刘备、诸
  葛亮共决雌雄,复夺城池。子敬幸助我。”
罗本中,周瑜仅是征求鲁肃的意见,还没有决定下来,结合前面周瑜大怒要打南郡,正商议间时周瑜如此口气,还有后文的诸将曰:“子敬之言甚善。”可以推测,大家都不赞成和刘备开战。“人报鲁子敬至。接入帐中”得知鲁肃到来,到鲁肃进入帐中,有一段时间间隔,周瑜有时间缓和一下激动的情绪。
  毛本中,“子敬幸助我”有周瑜已经决定下来的意思,似乎在商议的过程中,诸将已经赞同了同刘备开战,与后面的诸将曰:“子敬之言甚善。”所表达出诸将的意思相矛盾。

    周瑜便令鲁肃往南郡去,
毛本改为:
    于是鲁肃引从者径投南郡来,
罗本中,明确了周瑜同意了鲁肃的建议。

    肃径奔荆州。
毛本改为:
    肃遂不入南郡,径奔荆州。

    共讲礼毕,申谢罢,玄德与肃分宾主而坐。孔明斜佥
  相陪。茶罢,肃曰:“主人吴侯,都督公瑾,教某再三申
  意于皇叔:前者操引百万之众,名下江南,实是来擒皇叔;
  今江东废了钱粮,折了人马,带伤者不可胜数,幸得杀退
  曹兵,救了皇叔。所有荆州九郡,合当归于东吴。今皇叔
  用诡计,夺占荆、襄,此何理也?望明白一言,以决去就。”
毛本改为:
    讲礼毕,分宾主而坐。茶罢,肃曰:“吾主吴侯,与
  都督公瑾,教某再三申意皇叔,前者,操引百万之众,名
  下江南,实欲来图皇叔;幸得东吴杀退曹兵,救了皇叔。
  所有荆州九郡,合当归于东吴。今皇叔用诡计,夺占荆襄,
  使江东空费钱粮军马,而皇叔安受其利,恐于理未顺。”
罗本中,鲁肃强调的是东吴对刘备的恩,语气强硬,带有威胁。毛本中,鲁肃强调的是东吴吃亏了,语气软弱,犹如乞怜。

    孔明曰:“子敬乃高名之士,何为出此言也?昔日荆、
  襄九郡,非是东吴之地,乃荆王刘景升之基业。吾主人乃
  刘景升之弟也。景升虽亡,其子尚在;以叔辅侄,而取荆
  州,有何不可?岂不闻‘物见主’之言乎?”
毛本改为:
    孔明曰:“子敬乃高明之士,何故亦出此言?常言道:
  物必归主。荆襄九郡,非东吴之地,乃刘景升之基业。吾
  主固景升之弟也。景升虽亡,其子尚在;以叔辅侄,而取
  荆州,有何不可?”
罗本中,诸葛亮最后才说“岂不闻‘物见主’之言乎”,这时有意给鲁肃下的套,好让鲁肃顺着提起刘琦。

    言曰:“公子若在,如何?不在,如何?”
毛本改为:
    言曰:“公子若不在,便如何?”

    瑜曰:“子敬有何所见?”
毛本改为:
    瑜曰:“子敬有何高见?”
一字之差,周瑜孤傲的性格就不见了。

    周瑜只得休兵罢战,拘集众多军马,且回柴桑郡养病,
毛本改为:
    周瑜只得班师回柴桑养病,
毛本貌似简洁,其实不得要领。罗本表达的是,东吴费了很大气力,结果是白忙一场。

    却说刘玄德自得南郡、荆、襄,心中大喜,与孔明商
  议久远之计。
毛本改为:
    却说刘玄德自得荆州、南郡、襄阳,心中大喜,商议
  久远之计。
罗本中,特意点出“孔明”的名字,是有特别用意的,结合下面刘备向马良打听荆南四郡的太守,说明诸葛亮没有给刘备出过收取荆南四郡的主意。

    籍曰:“荆、襄世家,兄弟五人,惟一人大贤者,眉
  间有白毛,襄阳宜城人也,姓马,名良,字季常。其四人
  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其
  弟马谡,字幼常。”
毛本改为:
    籍曰:“荆襄马氏,兄弟五人并有才名:幼者名谡,
  字幼常;其最贤者,眉间有白毛,名良,字季常。乡里为
  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公何不求此人而与之
  谋?”
罗本中,伊籍重点突出马良,马谡仅在最后一带。

     良曰:“襄阳受敌之地,恐不可久守。好令公子刘
  琦于此养病,招谕旧士以守之,就表奏琦为荆州刺史,以
  安民心。然后南征四郡,积收钱粮,以为根本。此是能保
  荆、襄久远之计也。”
毛本改为:
    良曰:“荆襄四面受敌之地,恐不可久守;可令公子
  刘琦于此养病,招谕旧人以守之,就表奏公子为荆州刺史,
  以安民心。然后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积收
  钱粮,以为根本。此久远之计也。”
毛本要删除下面一段,所以才补进四郡的名字。

    玄德问曰:“四郡,即目何人为守?”良曰:“武陵
  郡太守金旋,长沙郡太守韩玄,桂阳郡太守赵范,零陵郡
  太守刘度。若取得这四郡,乃鱼米之乡,汉上可保长久矣。”
毛本删除。正是这段,透露出刘备和诸葛亮此前根本没打过荆南四郡的主意。

    时建安十四年春正月也,孔明调兵起行。
毛本删除。建安十四年(公元二零九年)。

    却说刘度在零陵城中,听知孔明军马到来,唤其子刘
  延商议。延曰:“父亲放心,他虽有张飞、赵云之勇,何
  足惧哉!儿观本州上将邢道荣,有万夫不当之勇,使开山
  大斧,重六十斤,可以迎敌。”刘度唤至邢道荣,自夸胸
  中武艺不让古之廉颇、李牧,度重赏。
毛本改为:
    却说零陵太守刘度,闻玄德军马到来,乃与其子刘贤
  商议。贤曰:“父亲放心。他虽有张飞、赵云之勇,我本
  州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可以抵对。”
罗本中,邢道荣是一个徒有其表,虚张声势,不自量力的人。

    道荣舍死冲过,前面一员大将拦住去路,乃常山赵于
  龙也。道荣措手不及,滚马受降。
毛本改为:
    道荣舍死冲过,前面一员大将,拦住去路,大叫:
  “认得常山赵子龙否!”道荣料敌不过,又无处奔走,只
  得下马请降。
毛纶父子没上过战场,也没结交过靠拚杀吃饭的汉子,所以对罗本中的“道荣措手不及,滚马受降。”理解不了。
  邢道荣使“六十斤”大斧是逞能,他的力量不适合使这么重的兵器。这么重的兵器由静止到运动起来,非常吃力。赵云久经沙场,一眼就能看出邢道荣的短处,所以赵云以快制慢,邢道荣来不及举斧招架,被赵云的枪从马上逼了下来。前文还有“道荣轮大斧来迎,战不数合,气力不加,拨马便走。”罗贯中描写邢道荣逞能是有特别用意的,后文一并解释。

    拥至帐下,玄德大怒,喝令教斩。
毛本改为:
    玄德喝教斩首。
刘备喜欢有本事的人,见邢道荣的德行很反感,侧面说明邢道荣的外强中干。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周瑜因怒欲战,显然有悖孙子兵法。周瑜虽然最后打败了曹仁,但两次失败,周瑜所部的吴军也是伤亡惨重,且从赤壁之战到与曹仁争夺南郡,吴军连续作战,将士疲惫,加之主帅周瑜伤病未愈,吴军此时与刘备立即开战,不是一个理智的人应该作的决定。程普和诸将,以及后来赶到的鲁肃,均不赞成与刘备立即开战,只有周瑜因愤怒而丧失了理智。
  鲁肃欲与刘备讲理,实际上具有很强的自欺欺人的味道。(后来,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派人去与吕蒙讲理,也是典型的自欺欺人。)这也是形势发展到这一步的无奈之举。正是这次东吴对刘备的无奈,使得刘备的命运出现了根本性转机,刘备集团从此坐大,最终威胁到东吴的自身安全。
  形势之所以发展到这一步,根本原因在于赤壁之战后,东吴的策略没有根据变化的形势及时进行调整。赤壁之战前,曹操接收了荆州水军,加之曹军本身的强大实力,对东吴的生存构成了最紧迫的威胁。赤壁之战后,曹操水军全军覆灭,没有水军,曹操对东吴就一点办法都没有,曹军暂时已不构成对东吴的威胁。曹操虽有赤壁之败,但陆战实力依然强大,不是朝夕可图。所以,东吴应该按照鲁肃和甘宁以前的建议,先尽全力完成全据长江之险,而不应在争夺南郡的同时,又分军攻打合淝。刘备英雄,且又反覆不定,这是人所共知的,孙权、周瑜等事先不做任何预防,以至于让刘备终于取得了他梦寐以求的“根本”,这不能不说是孙权、周瑜、鲁肃的重大失策。刘备和曹操势同水火,曹操无论能容得下谁,都不可能再容得下刘备,刘备对此也是十分清醒的。鲁肃在劝周瑜时说:“不可。方今与曹操共决雌雄,尚未分成败;主人吴侯见攻打合淝未下。不争自家互相吞并,曹兵乘虚而来,其国危矣。况刘玄德旧曾与曹操至厚,倘逼得紧急,献了城池,一同攻东吴,如之奈何?”罗贯中用鲁肃的谬论提示,东吴本是可以对付刘备的,可惜东吴对形势的认识是错的。

  上回分析过,演义中,诸葛亮取得南郡的方法,从战术上看,很成功;从战略上看,很拙劣。现在,刘备已取得南郡,无论刘备用什么样的借口搪塞鲁肃,都无关紧要。如果周瑜此时有能力拿回南郡,无论诸葛亮的借口找得多么好,周瑜都不会理睬;反之,周瑜没有能力动武,无论借口多么拙劣,周瑜也只有干瞪眼的份。所以,无论诸葛亮在耍弄鲁肃时,表现得多么高明,都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在表现完诸葛亮的小聪明后,罗贯中立即又表现了诸葛亮在谋略上的低能。取得南郡后,刘备立即“与孔明商议久远之计”。演义中,刘备向马良询问,荆南四郡的太守都是何人,罗贯中设计这个情节,想说的就是,诸葛亮跟刘备就没提起过收取荆南四郡。而正是荆南四郡的收取,奠定了刘备在荆州的规模。

  
  收取零陵,诸葛亮的计谋似乎很高妙;然而,仔细分析,这种“高妙”其实是多余的。
  首先,罗贯中明确交待了双方的军队数量。刘备起兵一万五千;刘延、邢道荣引兵万余。质量上刘备军更是远远高于零陵军,将领上差的更是悬殊。刘备方面久经战阵,零陵方面坐井观天,怎么打,刘备赢都是一定的。
  对邢道荣的描写最有意味。刘延曰:“父亲放心,他虽有张飞、赵云之勇,何足惧哉!儿观本州上将邢道荣,有万夫不当之勇,使开山大斧,重六十斤,可以迎敌。”通常,使这么重的大斧,应该能有两下子。虎牢关下的武安国,“使铁锤,重五十斤。”尚能与吕布战到十余合,吕布也仅是一戟砍断武安国手腕,还不能直接要了武安国的命。纪灵,“使一口三尖刀,重五十斤。”也能与关羽大战二十合。再看邢道荣战张飞,“道荣轮大斧来迎,战不数合,气力不加,拨马便走。”在赵云面前就更是不堪了。怎么回事?原来罗贯中有意要把邢道荣塑造成一个大话王和纸老虎。看刘延对邢道荣的评价,还有邢道荣的“自夸胸中武艺不让古之廉颇、李牧”,可知,邢道荣是刘度父子敢于抵抗刘备的最大精神支柱,一旦邢道荣被杀,刘度父子的抵抗意志也就崩溃了。而且,邢道荣被阵斩的越轻松,刘度父子就越恐惧。诸葛亮的计策纯属卖弄。对于这一点,刘备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在下回书的开头,刘备乃问众将曰:“零陵已取了,桂阳郡何人敢取?”从取零陵的过程中,刘备知道了,取这样的地方,部下一将足矣,根本没有必要自己亲自出马,玩那些花样更是多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27 19: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坚硬的稀粥 于 2006-11-24 15:04 发表
这版本的区别,是否有因为明清时期口语习惯不同造成的呢?

《金瓶梅》和《红楼梦》里面的对话才是明清口语,三国演义那个叫半文不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27 20: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4 原氏公子 的帖子

继续踩~!

QUOTE:
刘备脑子进水了吗?袁绍都打不过曹操,他凑了几万乌合之众,竟敢来捋虎须?
这个有点可笑,袁绍打不过,那么吕布,张绣,马超呢,怎么能肯定刘备也打不过呢?

没看见“几万乌合之众”吗?刘备仅凭乌合之众败给曹操又不是一次两次,还能不长记性?

QUOTE:
这一段和前面一篇中都说,是曹操杀了刘,导致其他谋士噤若寒蝉,恐怕不是吧。我想,这时应该不是谋士们怕死,而是觉得曹操的分析有道理,冬天哪来的东南风啊----即使有,恐怕概率为千万分之一,而且我认为,三国中的谋士大部分都颇晓天地阴阳(不准确),反正就是对天气的判断推测分析是有一定造诣的。

“冬至一阳回”这话可是刮东风的时候老曹自己说的,这些“颇晓天地阴阳”的谋臣们就没有一个想到?这个概率也不高哦。要是真的每个人都相信老曹那些话,程昱哪来那个警惕性看出黄盖有诈?

后面的持保留意见。罗本也是动过手术的,有些东西添添补补说不清楚。
ps:原兄弟这次的要好得多,不像以前那么武断。咳咳……这次南飞是气概文鸯饭丝团先锋,对于大势进攻比较敏感,再加上生平酷爱抬杠。得罪之处与阿鸯哥哥无关,一切由乌鹊南飞3个人承担。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06-11-27 20:1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ipadsl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3
编号 70345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06-11-27 21: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版本似乎被认为是正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发表于 2006-11-28 21:4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ipadsl 于 2006-11-27 21:59 发表
这个版本似乎被认为是正版

你说个没头的话,俺也接个没尾的话:其他版本似乎没被认为是盗版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6-12-2 00: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赵子龙智取桂阳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04
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赵子龙智取桂阳


  却说玄德取了零陵郡,诸县皆属调遣,安抚居民,赏劳三军。乃问众将曰:“零陵已取了,桂阳郡何人敢取?”赵云应曰:“某愿往。”张飞奋然出曰:“飞亦愿往。”二人争取桂阳。孔明曰:“终是子龙先应,只教子龙去。”张飞不服,定要去取,孔明教拈阄,拈着的便去。又是子龙拈着。张飞怒而言曰:“我并不要相帮,只要三千军,独自领去,便要得城池!”赵云曰:“某也只领三千军去,如不得城,愿受军令!”孔明大喜,责了军状,选三千精兵随赵云去。张飞又争,玄德喝退。赵云欢天喜地领了三千人马,径望桂阳进发。
  却说桂阳太守赵范升厅,人报赵子龙引军来取城池。赵范急唤军官商议。两个管军校尉来见赵范:一个姓陈,名应;一个姓鲍,名隆,都是桂阳岭山乡猎户出身。陈应会使飞叉,鲍隆曾射杀双虎,都在桂阳管军。二人对赵范曰:“刘备乃反汉之臣,更兼恶了曹丞相。若来时,合与他相持,某二人愿为前部将。”范曰:“我闻刘玄德乃大汉皇叔。更兼孔明多谋,关、张极勇。如今领兵来的赵子龙,在当阳长阪百万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我桂阳能有多少人马?不可迎敌,只可投降。”应曰:“若某不擒赵云回,那时任太守投降不迟。”赵范拗不过,只得教陈应领三千人马,出城迎敌。子龙将近桂阳,前面哨探军回报:“敌军来到。”赵云把三千人马摆开,以待军来。陈应兵至,也列成阵势。陈应上马,棹飞叉而出。赵云挺枪而出,责骂陈应曰:“吾主刘玄德,乃荆王
·502·
之弟。今辅公子刘琦,同领荆州,特来抚民。汝敢迎敌,即反国之贼也!”陈应回骂曰:“我等只服曹丞相,岂知有刘备乎!”赵云大怒,挺枪骤马,直取陈应。应拈飞叉,纵马来迎。两马相交,战到四五合,陈应料敌不过,拨马败走。赵云追赶。陈应回顾赵云马来相近,用飞叉掷来。云一手绰住,回掷陈应。应急躲过。云马到,探手活挟陈应而回,掷于马下。余军皆走。云缚陈应入寨,叱之曰:“量汝安敢敌吾!吾不杀汝,汝可说与赵范早来投降。”陈应谢罪,抱头鼠窜,回到城中,对赵范尽言其事,范曰:“吾本心要降,汝强要战,以致如此。”叱退陈应,赵范将带印绶,引十数骑径投大寨纳降。
  云出寨迎接,待以上宾,置酒相饮,纳了印绶。酒至数巡,范曰:“今说起将军姓赵,某亦姓赵,五百年前是一家。将军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乡。倘若不弃,结为兄弟。”子龙与赵范同年,子龙长四个月日,范因此拜子龙为兄。二人同乡同年又同姓,十分大喜。至晚,子龙送范出寨。次日,赵范请子龙安民。子龙教军马休动,只带五十骑随入城中。居民香花迎门而接。子龙教四门挂榜,安民已毕,赵范邀请入衙筵席。酒至半酣,请入后堂相待。子龙见范殷勤,强饮微醉。范入后堂,请出一妇人与子龙把酒。子龙见其妇人,身穿缟素之衣,有倾国倾城之色。子龙问曰:“此何人也?”范曰:“家嫂樊氏也。”子龙改容敬之。樊氏把盏毕,范令就坐。子龙不肯,樊氏辞归后堂。子龙曰:“贤弟何必烦令嫂举杯耶?”范笑曰:“中间有个缘故,贤兄勿阻。故兄弃世,已及三载;家嫂守寡,终不为了。弟常劝改嫁之,嫂曰:‘若三件事兼全,我方嫁之:第一要名誉动荡,人才出众;第二要与家兄同姓;第三要文武双全。’旧曾有识,普天之下,那得这般巧的?今将军堂堂仪表,名震四海,与家兄同姓,先在乡中未必与家兄不
·503·
相识。况兄文武兼全,智勇足备。若不嫌家嫂貌陋,愿陪数十万嫁资,与将军为妻,结累世之亲戚,可乎?”子龙大怒而起,厉声而言曰:“汝嫂即吾之嫂也,岂可作乱人伦之事乎!”赵范羞惭满面,答曰:“我好意相待,何无礼也!”遂乃目视左右,有捉子龙之意。子龙已觉,一拳打倒赵范,忿怒上马,出城去了。
  范急唤陈应、鲍隆商议。陈应曰:“这人发怒去了,只索与他厮杀。”范曰:“但恐赢他不得。”鲍隆曰:“我两个诈降在他军中,太守却来引兵搦战,我二人就阵上擒之。”陈应曰:“必须带些人马。”隆曰:“五百骑军足矣。”当夜二人引五百军径奔子龙寨来投降。子龙听得这话,心中已知其诈,遂教唤入。二人到帐下,说:“赵范待用美人计赚将军欢喜,醉中扶入后堂谋杀,将头去曹丞相处献功,如此不仁。某二人见将军怒出,必连累于某,因此投降。”赵云大喜,用酒灌醉,缚于帐下,却擒手下人问之,果是诈降。子龙唤五百军入,各赐酒食,传令曰:“要害吾者,陈应、鲍隆也,不干众军之事。汝等听吾行计,皆有重赏。”众军拜谢。将诈降陈、鲍二人当时斩了;却教五百军引路,子龙领一千军在后,连夜到桂阳城下叫门。城上听时,说陈、鲍二将军杀了赵云,回军请太守商议事务。城上明火照之,果是自家军马,赵范急忙出城。子龙喝左右捉下。遂入城,安抚百姓已定,飞报玄德。
  玄德与孔明前赴桂阳。子龙迎接入城;推赵范于阶下。孔明问之,范言:“以嫂嫁子龙,本是好意,不想恼乱,以致如此。”孔明与子龙曰:“美色,天下人爱之,公何独如此?”子龙曰:“赵范之兄,曾在乡中有一面之交,今娶其妻,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其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不可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政,四也。”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子龙曰:“天下女子不少,
·504·
但恐名誉不立,何思无妻子乎?”玄德曰:“子龙乃真丈夫也!”遂放赵范,仍令为桂阳太守。范拜谢而去。重赏子龙。
  张飞大叫曰:“偏子龙干得功!偏我是无用之人!只拨三千军与我去取武陵郡,直捉太守金旋,献来帐下,是我之愿!”孔明大喜而言曰:“益德要去不妨,但要依一件事。”飞问曰:“何事?”未知孔明有何计策,怎取武陵,且听下回分解。

·505·


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张飞又争,玄德喝退。赵云欢天喜地领了三千人马,
  径望桂阳进发。
毛本改为:
    张飞不服,玄德喝退。赵云领了三千人马,径往桂阳
  进发。
发牢骚也是“不服”的一种表现形式,张飞的性格和地位不会发牢骚的,“不服”用词不准确。
  “欢天喜地”表现出赵云的单纯。赵云的这份差事是和张飞相争得来的,以张飞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赵云相争不妥。最不正常的是,本来刘备正在调兵遣将,诸葛亮竟当面越过刘备做主,使赵云得以挤掉张飞,而刘备竟一言未发,待事情完后,才把张飞“喝退”。诸葛亮揽权擅越,前番利用“华容道”打压关羽,此次借用赵云打压张飞,使赵云处在了很尴尬的位置上,而赵云对此却全然不觉。后面,由于赵云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致使赵范降而复叛。这些表现,决定了刘备一直不能把赵云作为方面大将使用。

    二人对赵范曰:“刘备乃反汉之臣,更兼恶了曹丞相。
  若来时,合与他相持,某二人愿为前部将。”
毛本改为:
    二人自恃勇力,乃对赵范曰:“刘备若来,某二人愿
  为前部。”
毛纶父子看不得诬蔑刘备的词句。

    应曰:“若某不擒赵云回,那时任太守投降不迟。”
毛本改为:
    应曰:“某请出战。若擒不得赵云,那时任太守投降
  不迟。”

    子龙将近桂阳,前面哨探军回报:“敌军来到。”赵
  云把三千人马摆开,以待军来。陈应兵至,也列成阵势。
毛本改为:
    早望见赵云领军来到。陈应列成阵势,飞马绰叉而出。
罗本中,表现的是赵云谨慎的特性。

    云马到,探手活挟陈应而回,掷于马下。余军皆走。
毛本改为:
    云马早到,将陈应活捉过马,掷于地下,喝军士绑缚
  回寨。败军四散奔走。
毛本中,毛纶父子不懂军事,不顾逻辑。
  荆南四郡互不统属,又无曹军外援,赵云只带三千军马,目的不是依靠士兵厮杀,主要是展示战斗力慑服对方。在罗本中,赵云生擒陈应,已经达到了震慑目的,所以,赵云没有下令追杀。况且,赵云后来连陈应都放掉了,还会下令追杀士兵吗。赵云的士兵原地未动,赵云自然要回到本军阵内,才能把陈应“掷于马下”。既没追杀,陈应带来的军士也没有必要“四散奔走”,直接撤回就是了。

    子龙与赵范同年,子龙长四个月日,范因此拜子龙为
  兄。二人同乡同年又同姓,十分大喜。
毛本改为:
    云大喜,各叙年庚。云与范同年。云长范四个月,范
  遂拜云为兄。二人同乡,同年,又同姓,十分相得。
赵云若不为兄,未必“大喜”。

    至晚,子龙送范出寨。
毛本改为:
    至晚席散,范辞回城。
在毛纶父子眼里,除了吃,便无事可做。

    居民香花迎门而接。子龙教四门挂榜,安民已毕,
毛本改为:
    居民执香伏道而接。云安民已毕,
迎接赵云,不能用“伏道”的礼仪,赵云的级别不够。

    酒至半酣,请入后堂相待。子龙见范殷勤,强饮微醉。
毛本改为:
    酒至半酣,范复邀云入后堂深处,洗盏更酌。云饮微醉。
赵云谨慎,若非无奈,不会无故喝高了。“洗盏更酌”,用在平民百姓家可以,用在大户家里就不合适了。毛纶父子一生穷困,用此词句也是“情有可原”。

    嫂曰:‘若三件事兼全,我方嫁之:第一要名誉动荡,
  人才出众;第二要与家兄同姓;第三要文武双全。’
毛本改为:
    嫂曰:‘若得三件事兼全之人,我方嫁之:第一要文
  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
  与家兄同姓。’
“文武双全”未必就能“名闻天下”;反之,“名闻天下”也未必就非得“文武双全”。所以,“文武双全”和“名闻天下”不能列在一条中。赵云武虽“名闻天下”;文与“名闻天下”毫不搭界。

    先在乡中未必与家兄不相识。况兄文武兼全,智勇足
  备。
毛本删除。

    厉声而言曰:“汝嫂即吾之嫂也,岂可作乱人伦之事
  乎!”
毛本改为:
    厉声曰:“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岂可
  作此乱人伦之事乎!”

    赵云大喜,用酒灌醉,缚于帐下,
毛本改为:
    赵云佯喜,置酒与二人痛饮。二人大醉,云乃缚于帐
  中,

    孔明问之,范言:“以嫂嫁子龙,本是好意,不想恼
  乱,以致如此。”孔明与子龙曰:“美色,天下人爱之,
  公何独如此?”子龙曰:“赵范之兄,曾在乡中有一面之
  交,今娶其妻,惹人唾骂,一也。……”
毛本改为:
    孔明问之,范备言以嫂许嫁之事。孔明谓云曰:“此
  亦美事,公何如此?”云曰:“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
  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
罗本中,赵范明确了自己本是想巴结和靠近刘备集团。赵云“飞报玄德”和“子龙迎接入城”,肯定要汇报赵范嫁嫂和反覆的过程,孔明是在问赵范的动机。
  所谓结义,昭示的是今后将利害共趋,不计个人得失,与血缘无涉。社会舆论之所以谴责亲兄弟之间的续娶兄嫂、弟媳之事,主要是亲兄弟长期生活在一起,恐有苟且之事。赵云若是从前不识得赵范的兄嫂,娶赵范之兄妻,就没有什么可受人非议的。毛纶父子迂腐,不懂道理。



  许多读者,对刘、关、张三人为什么不和赵云结义,心有郁结;对赵云不受重用,心有不平。在本回中,罗贯中都一一作了解释。
  整部三国演义,只出现了两回结义。第一回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桃园结义,第二回就是这里的赵云和赵范的结义。刘、关、张三人结义,生死相许、终身无悔,义薄云天、千古流传。再看赵云,今日结义、明日反目,结的轻率、反的痛快。一句话,结义对赵云没有任何约束力,刘、关、张与赵云结义还有什么意义。可能是赵云的性格和人生目标使然。赵云后来在谏阻刘备征吴时,是这样说的:“天下者,重也;冤仇者,轻也。乞陛下详之。”赵云的目标是为天下利益,追随刘备只是赵云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刘、关、张的目标仅是小团体的利益,为天下苍生、恢复汉室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后世效法刘、关、张结义者,也多是把它当作维护小团体利益的手段。在结义者的眼中,常常是:“天下者,轻也;冤仇者,重也。”
  刘、关、张的桃园结义之所以牢固,是因为他们的基础坚实。结义前,三人首先互相欣赏对方的作为和志向。(如果是在水浒传里,恐怕还会有互相“久闻大名”的描述;演义中虽不曾有此描述,但凭三人的本事,以常理推之,也都不会是无名之辈。)在演义的第一回中还有,“三人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论天下之事。”关、张之所以愿拜刘备为大哥,并能听命于刘备,根源就在这“共论天下之事”。是刘备的见识折服了关、张二人。再看赵云和赵范的结义,只是因为他们同年、同乡又同姓,而不是互相欣赏对方的作为和志向。

  这一回主要是表现赵云,在描述赵云取得桂阳郡辉煌功绩的同时,也暴露了赵云缺乏方面之任的才能。赵范原本就倾向于投降,与赵云攀近乎,套感情,无非也是想尽快取得刘备的信任。如果赵范欲要结拜,赵云应该推掉:“太守既已投顺,主公到来,自有封赏。你我同为主公麾下,不可自外于他人,公若有疑,云当折箭为誓。”看看吕蒙接受甘宁投降的作法,吕蒙能成为东吴大将,赵云一直只能作战将,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当赵范想嫁嫂时,赵云意气用事,逼反了赵范,几乎坏了大事,说明赵云缺乏通盘考虑问题的能力。如果赵范因此丢掉性命,还会给今后想要投降刘备的人,树立一个极坏的榜样。赵范因投降刘备而丢掉了性命,今后谁还敢向刘备投降。作为方面主官,仅仅自己有忠心是不够的,还要有使各方面人都能信任自己,人人尽忠职守的能力。赵范本是愿意投降刘备的,却由于赵云处理不当,使赵范反覆,幸亏事件简单,有机会善后;如果在大敌当头的危急时刻,内部突然出现这种反覆,事情就没这么容易善后了。

  导致赵云处理赵范事件失当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赵云太重名誉,爱惜自己的羽毛胜过事业。
  赵云在拒绝赵范嫁嫂时说:“汝嫂即吾之嫂也,岂可作乱人伦之事乎!”但是赵云和赵范不是亲兄弟,只是义兄弟。所谓结义,昭示的是今后将利害共趋,不计个人得失,与血缘无涉。社会舆论之所以谴责亲兄弟之间的续娶兄嫂、弟媳之事,主要是亲兄弟长期生活在一起,恐有苟且之事。赵云后来也觉得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当诸葛亮再问时,又改说:“赵范之兄,曾在乡中有一面之交,今娶其妻,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其大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不可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政,四也。”赵云离家近二十年,赵范兄妻此时尚有“倾国倾城之色”,显然赵云无缘曾经相识,别人也就无从怀疑赵云与赵范妻曾有苟且之事。玄德曰:“今日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刘备这话等于否定了赵云的四条理由。赵云无奈,只得说了真话:“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思无妻子乎?”也许赵云不只是重名誉,还有处女情结。既然赵云这么看重名誉,刘备又何吝几句美言:“子龙乃真丈夫也!”刘备御人自有一套。



  新浪网友乌鹊南飞3 说:“南飞发现老罗特别喜欢用后面的情节来补充诠释前面的内容。”确实如此。上一回,诸葛亮假意放回邢道荣,逼迫邢道荣诈降,并利用之,似乎很神妙。这一回,换回的是赵范的真降,随后又轻易识破陈应的诈降,并简单破之。罗贯中的意思无非是说,这点雕虫小技,人人会玩,不是什么人莫能及的东西。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7 17:2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877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