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武评目标与严密性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4 19: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4 17:01 发表
那为什么不先停下关于系统的搭建,将暂时还比较模糊的系统胚胎先直接往演义做进一步的靠拢呢?

1、笑笑兄过奖了,同为武评爱好者罢了,我愿意尽我所能的将自己的思路阐述的更清楚,以方便讨论和别人的批驳。

2、不能理解“向演义靠拢”的含义,可能一部分理解力强的人能够理解。

3、我的武力定义是从演义中来的,评比方法是结合演义细节制定的,为了完成目前的武评目标,我制定了更多的主观认定的标准,但也是在分析了演义中全部相关战例的基础上来的,我不知道还要如何“向演义靠拢”。

4、如果向演义靠拢是指更接近作者的真实意图的话,那还是算了,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作者的真实意图。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的将各个战例解释的合情合理。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4 19:3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12-4 22: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1、兄的回答我很赞同,只是我比兄少了均势的可能性,只剩下下风。均势有什么必要恐有失,观战者若确实是关心过度到连均势也恐有失到采取行动,作者一定会有所交代的。

那我也要问了,下风又怎么啦,有哪个武将是输不起的吗?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不过就撤退嘛,下风有什么好恐的。
甲兄看看出现恐有失的场景,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就会发现,恐有失的必要条件其实是长时间单挑,而不是下风。

QUOTE:
2、现在在探讨兄的武评理论,兄就不要老是提到我的武评结论,因为标准不同,依据不同,即使我和兄的结论一致那也是蒙的。

我判断任何一名武将都会分析他所有的战例,最终位列何处是综合的结果。我不会根据一个或少数几个战例就直接定论的。

QUOTE:
3、不清晰。恐有失到采取行动,都不能作为判断强弱的依据,有没有信心又凭什么作为判断强弱的依据。
吕布战张飞,被刘备恐有失到采取行动,张飞未必弱;
张飞战马超,张飞有信心也未必强;
何来吕布强于马超?何来比较清晰?

我所说的依据也和甲兄不同,甲兄是根据某个依据就直接定论了,我不是,我仅仅是作为一个依据,还要看其他依据。依据有说服力强弱的问题,我不会因为某个依据说服力一般就不予考虑。就象法院审判时,不在现场的证据并不足以说明嫌疑人可以摆脱嫌疑,但却是嫌疑人辩护的有利证据。有铁证时,法院可以直接判案,比如颜良击败了徐晃,颜良大于徐晃,这可以算铁证,其他证据可以不用看了,引入也没用,不能推翻铁证。但铁证不是都有的,很多时候只能综合多个证据判案,法院还可以以证据不足延期判案,让警察继续收集证据,但我们没法等待,等待也没有用,作者已经不在了,我们只能根据已知条件判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12-4 23: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1 甲乙丙jyb 的帖子



QUOTE:
2、不能理解“向演义靠拢”的含义……

哈哈,我举一个例子甲兄就理解了。

一开始甲兄的理论中武力更强的那个武将必然会在单挑中击败武力较弱的那个,哪怕连续交战至三五百合甚至上千回合。后来修正为在由于演义限制,演义中一次单挑的回合数必须小于等于百余合,所以交战三五百合甚至上千回合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武力更强的那个武将不一定会在单挑中必然击败武力较弱的那个。

原本是万用的理想化模型,修正成了适用于三国演义的专有模型,这不就是甲兄的武评系统向演义的实际内容靠拢了一大步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12-4 23: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4 19:08 发表

兄的这种思路是毫无前途的。可能性如何量化为百分比?如何确定各个可能性的百分比?
我还是直接承认自己是“主观认定”好了。

我这是为了更好的让甲兄理解我的原意而硬写出来的百分比,不然甲兄不但不明白我的顺序与优先的意思,还把“通常”的帽子扣上来,这可不妙。其实我的理解方式中是不需要具体的百分比的,我只要知道某一种原因或几种原因不足以称为“通常”就可以了。所以甲兄不必担心如何量化的问题呢,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5 09: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4 23:45 发表
哈哈,我举一个例子甲兄就理解了。

一开始甲兄的理论中武力更强的那个武将必然会在单挑中击败武力较弱的那个,哪怕连续交战至三五百合甚至上千回合。后来修正为在由于演义限制,演义中一次单挑的回合数必 ...

1、我所有的主观认定都隐含了“通常”二字,只是以前未像现在认识的如此清楚,我回去将所有的主观认定前都加上“通常”二字。呵呵。

兄所举的情况我都作为特例,不排除“有武将强于对方,但是不能在百余合内击败对方而造成赢不得”,只要有相关提示即可。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12-4 23:50 发表
我这是为了更好的让甲兄理解我的原意而硬写出来的百分比,不然甲兄不但不明白我的顺序与优先的意思,还把“通常”的帽子扣上来,这可不妙。其实我的理解方式中是不需要具体的百分比的,我只要知道某一种原因 ...

2、能不能作为通常不是你我能说了算的;你说不能我说能,那肯定是没有结果的争论,让时间来检验吧。

3、我为了用我的武评思路完成我的武评目标,将一些较大的可能性认定为通常,是不够严密的,这一点我知道,如果兄只是一再想告诉我这一点,就不必了;
因为我觉得就完成我这种层次的武评目标而言,未见有明显更严密的武评思路,放弃了这边的稍显勉强的主观认定,却在其他地方作出勉强的主观认定,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5 09:4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5 10: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4 22:21 发表
甲兄看看出现恐有失的场景,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就会发现,恐有失的必要条件其实是长时间单挑,而不是下风。

不是充要条件就行。呵呵。
许、马之战充分说明,长时间的单挑并不会导致观战者恐有失。

QUOTE:
我判断任何一名武将都会分析他所有的战例,最终位列何处是综合的结果。我不会根据一个或少数几个战例就直接定论的。

兄这话我反驳了不止一次了,张飞的战例很多吧,兄从吕布推张飞,就只要推导这一个武将,综合一回试试看,看看是不是循环论证。

QUOTE:
我所说的依据也和甲兄不同,甲兄是根据某个依据就直接定论了,我不是,我仅仅是作为一个依据,还要看其他依据。依据有说服力强弱的问题,我不会因为某个依据说服力一般就不予考虑。就象法院审判时,不在现场的证据并不足以说明嫌疑人可以摆脱嫌疑,但却是嫌疑人辩护的有利证据。有铁证时,法院可以直接判案,比如颜良击败了徐晃,颜良大于徐晃,这可以算铁证,其他证据可以不用看了,引入也没用,不能推翻铁证。但铁证不是都有的,很多时候只能综合多个证据判案,法院还可以以证据不足延期判案,让警察继续收集证据,但我们没法等待,等待也没有用,作者已经不在了,我们只能根据已知条件判案。

这个问题是兄没有看懂我的武评思路中的“武力推导途径”,当然兄有循环论证在手,自然觉得自己可以根据多个战例来综合确定武力,例如张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12-5 11: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不是充要条件就行。呵呵。
许、马之战充分说明,长时间的单挑并不会导致观战者恐有失。

这和我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观战者是不是恐有失与观战者本身有关。比如张飞对马超之战,如果主帅是诸葛亮,诸葛亮就稳如泰山,不会有什么恐有失。

QUOTE:
兄这话我反驳了不止一次了,张飞的战例很多吧,兄从吕布推张飞,就只要推导这一个武将,综合一回试试看,看看是不是循环论证。

我从吕布推张飞仅仅指数值而言,吕布第一、张飞第二,所以第一个确定吕布的数值,第二个确定张飞的数值,并不是说张飞的武力由张飞对吕布之战推导过来。第三个是关羽,第四个是赵云,赵云可是跟前面四人都没有战例的。

QUOTE:
这个问题是兄没有看懂我的武评思路中的“武力推导途径”,当然兄有循环论证在手,自然觉得自己可以根据多个战例来综合确定武力,例如张飞。

我看懂了,只不过我有自己的方法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5 11: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67楼:
1、这和我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观战者是不是恐有失与观战者本身有关。比如张飞对马超之战,如果主帅是诸葛亮,诸葛亮就稳如泰山,不会有什么恐有失。
==========================================
兄在用自己的主观认定“如果主帅是诸葛亮就稳如泰山”做依据,显然说服力不够,我完全可以说“如果主帅是诸葛亮,他看了张马之战,也会和刘备的表现一样”。

2、我从吕布推张飞仅仅指数值而言,吕布第一、张飞第二,所以第一个确定吕布的数值,第二个确定张飞的数值,并不是说张飞的武力由张飞对吕布之战推导过来。第三个是关羽,第四个是赵云,赵云可是跟前面四人都没有战例的。
==========================================
所有武将的武力值都是未知的,所以,至少要先规定一位武将的武力值,兄说过,我们都是以吕布100为出发点。
在推第二位武将的武力值时,他必须由吕布来推,因为其他武将的武力值全部未知,根本不可能综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帝孟获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6
编号 22126
注册 2004-11-4


发表于 2009-12-5 12: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由吕布来推不甚科学,因为吕布比较有参考性的战例就是两战张飞和一次20回合的许褚。
不如以张马许典四人为基准推。这四人之间有干过200回合以上的战例,彼此之间误差小,且此四人与周边武将的单挑战例丰富,以此为基准推可望效果更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5 12: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5 12:00 发表
由吕布来推不甚科学,因为吕布比较有参考性的战例就是两战张飞和一次20回合的许褚。
不如以张马许典四人为基准推。这四人之间有干过200回合以上的战例,彼此之间误差小,且此四人与周边武将的单挑战例丰富,以 ...

1、由吕布推张飞跟由张飞推吕布无本质区别;

2、推出了张飞,自然可以再由张飞推出马超,再马超推许褚,再许褚推典韦,没有必要规定四个起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帝孟获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6
编号 22126
注册 2004-11-4


发表于 2009-12-5 12: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5 12:19 发表


1、由吕布推张飞跟由张飞推吕布无本质区别;

2、推出了张飞,自然可以再由张飞推出马超,再马超推许褚,再许褚推典韦,没有必要规定四个起点。

用吕布为起点,误差累计会大于以四人为起点,因为你的第一步吕布100合平张飞的误差就只有100合这么多,显然不如那四人之间200回合以上的平局误差小。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误差大了,越推到后来下梁误差越大。
其实吕布的武力基本没有争议,大于张马许典,这基本公认了,只要知道他比这四人强就解决了绝大部分问题。其实武评的绝大多数争议就在于超流中微弱的排位而不在于吕布比下面强多少。故而我建议以张马许典三大平局做上梁。吕布就算是梁上的鸟儿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腾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774
编号 60002
注册 2006-2-15


发表于 2009-12-5 12: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5 12:00 发表
由吕布来推不甚科学,因为吕布比较有参考性的战例就是两战张飞和一次20回合的许褚。
不如以张马许典四人为基准推。这四人之间有干过200回合以上的战例,彼此之间误差小,且此四人与周边武将的单挑战例丰富,以 ...

马超典韦出场机会少,许褚多数是败绩,所以这4人中只有张飞合适作为基准,而关赵二人出场机会多,而且没有和张飞交过手,因此他们必须和张飞一样作为基准,关张赵是演义中出场最多的武将,也是作者力挺的对象,以他们为基准最合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5 12: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5 12:27 发表

用吕布为起点,误差累计会大于以四人为起点,因为你的第一步吕布100合平张飞的误差就只有100合这么多,显然不如那四人之间200回合以上的平局误差小。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误差大了,越推到后来下梁误差 ...

1、假设吕布100,吕张差距a,张马差距、马许差距、许典差距都为0;

2、以吕布(武力值100)为起点的推导跟以张马许典(武力值都是100-a)为起点的推导结论不是完全一样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腾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8
帖子 2774
编号 60002
注册 2006-2-15


发表于 2009-12-5 12: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5 12:27 发表

用吕布为起点,误差累计会大于以四人为起点,因为你的第一步吕布100合平张飞的误差就只有100合这么多,显然不如那四人之间200回合以上的平局误差小。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误差大了,越推到后来下梁误差 ...

大错特错,典许是平局,张马是平局,马许可不是平局,许褚和关张赵都交过手,不能用与马超一战定位他的武力,要看综合表现。

吕布的武力是否大于关张赵马有很大争议,不要因关张联手战吕布就说吕布武力强于关张,吕布也和高顺联手战过张飞,是不是也可以说张飞武力强于吕布高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帝孟获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6
编号 22126
注册 2004-11-4


发表于 2009-12-5 13: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5 12:50 发表


1、假设吕布100,吕张差距a,张马差距、马许差距、许典差距都为0;

2、以吕布(武力值100)为起点的推导跟以张马许典(武力值都是100-a)为起点的推导结论不是完全一样吗。

如果按你的1来说,那么a是不确定值,张马许典差距为0,0是定值,显然定值更加精确,事实上你是依据了张马许典为基准。只是把基准参量给了吕布。我的建议是把基准参量也给张马许典假设都算100,那么吕布到底是103还是104并不是一个多大的问题。这样在你以后量化的计算中会省去很多步骤。
-----------------------------------------------------
结合你的2来说,假设吕布100,张飞为100-a,张马差距为b,由于张马的平局回合数更多,易知b的绝对值小于a,那么马超的武力值为100-a-b(a,b不一定是正数),同理许褚的武力为100-a-b-c,那么赵云的武力可以视为100-a-b-c-d,其中|d|>|a|,也就是说这样推出来的赵云的武力量化值有4个不确定因素。其中a这个因素较大。
那么我们假设张飞为基准点97,吕布视为97+a,由上图可以推出赵云的武力为97-b-c-d,少了一个不确定因素a,也就说说量化赵云的武力,直接找张飞比找吕布更加精确。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平局链条上每一环都存在误差,至于分出胜负的战例,误差更大(分出胜负很能有力地说明谁强谁弱,但是对于量化武力数值来说误差更大),在定基准点的过程中,因为吕布只有和张飞的一场百余回合以上的单挑(和许褚的20回合说服力较小,暂且不计),那么找吕布的过程中必须先找张飞,那还不如直接找张飞,把吕布看成是从张飞这个节点上分支出去的一个末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帝孟获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6
编号 22126
注册 2004-11-4


发表于 2009-12-5 13: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腾 于 2009-12-5 12:52 发表



大错特错,典许是平局,张马是平局,马许可不是平局,许褚和关张赵都交过手,不能用与马超一战定位他的武力,要看综合表现。

吕布的武力是否大于关张赵马有很大争议,不要因关张联手战吕布就说吕布武力 ...

这些争议都是可以存在的,我只是想说找基准点不一定要找吕布,要找周边战例丰富的,尤其是大回合的平局战例误差更小。百回合以上的平局张飞有过吕布马超,关羽有过黄忠,赵云没有,马超有过张飞和许褚(近似平局),我也同意张飞为基准较为合适。至于关羽和赵云也要并列成基准,那我只能觉得这样更加复杂了。或者是否可以参考一下体育比赛中的打分规则,每人去掉一个最出彩战例再去掉一个污点战例以后再考虑其他?比如张飞平吕布、张飞平张郃就被先不考虑,关羽平纪灵这个也不考虑了等等。或许这样会更精确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5 13: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5 13:49 发表
如果按你的1来说,那么a是不确定值,张马许典差距为0,0是定值,显然定值更加精确,事实上你是依据了张马许典为基准。只是把基准参量给了吕布。我的建议是把基准参量也给张马许典假设都算100,那么吕布到底是103还是104并不是一个多大的问题。这样在你以后量化的计算中会省去很多步骤。
-----------------------------------------------------
结合你的2来说,假设吕布100,张飞为100-a,张马差距为b,由于张马的平局回合数更多,易知b的绝对值小于a,那么马超的武力值为100-a-b(a,b不一定是正数),同理许褚的武力为100-a-b-c,那么赵云的武力可以视为100-a-b-c-d,其中|d|>|a|,也就是说这样推出来的赵云的武力量化值有4个不确定因素。其中a这个因素较大。
那么我们假设张飞为基准点97,吕布视为97+a,由上图可以推出赵云的武力为97-b-c-d,少了一个不确定因素a,也就说说量化赵云的武力,直接找张飞比找吕布更加精确。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平局链条上每一环都存在误差,至于分出胜负的战例,误差更大(分出胜负很能有力地说明谁强谁弱,但是对于量化武力数值来说误差更大),在定基准点的过程中,因为吕布只有和张飞的一场百余回合以上的单挑(和许褚的20回合说服力较小,暂且不计),那么找吕布的过程中必须先找张飞,那还不如直接找张飞,把吕布看成是从张飞这个节点上分支出去的一个末端。

那么在推方悦的武力值时,以张飞为起点显然更远了。在一个固定武将数的武评结论中,无论以谁为起点,不确定因素(实则是确定的差距)总数是个定植。所以关键还是在这些差距本身的准确度和认可度,而不是以谁为起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帝孟获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6
编号 22126
注册 2004-11-4


发表于 2009-12-5 14: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5 13:59 发表


那么在推方悦的武力值时,以张飞为起点显然更远了。在一个固定武将数的武评结论中,无论以谁为起点,不确定因素(实则是确定的差距)总数是个定植。所以关键还是在这些差距本身的准确度和认可度,而不是以谁 ...

试问在你的武评体系中,假设方悦这样的人武力值总误差为a,马超这样的人的武力值总误差为b,请问你是否觉得a应该和b一样精确?我想大多数人都认为应当优先照顾b的精确度,而a的精确度稍微粗一些也可以接受。
选张飞为基点,张飞至少和吕布、马超、张郃三人之间存在一维误差,且误差较小(总计都在百合以上),而张飞周围的三个节点中,吕布有和许褚的一个参考价值较小(误差较大)的平局,马超有和许褚的一个参考价值较大的平局,并且有战胜张郃的案例可以进一步缩小张飞与张郃之间一维误差的误差度,可以说个个有用。如果说你把吕布作为基点了,那么他周边的几个节点中方悦等人在参考系中几乎就是废物,这样的人为何要占用宝贵的一维误差?只有张飞和许褚有用,且平许褚也只有20回合,多数情况还是要找张飞。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帝孟获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6
编号 22126
注册 2004-11-4


发表于 2009-12-5 14: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5 13:59 发表


那么在推方悦的武力值时,以张飞为起点显然更远了。在一个固定武将数的武评结论中,无论以谁为起点,不确定因素(实则是确定的差距)总数是个定植。所以关键还是在这些差距本身的准确度和认可度,而不是以谁 ...

如果以谁为起点都没有关系的话,请你以方悦为起点推一下试试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5 14: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5 14:14 发表

如果以谁为起点都没有关系的话,请你以方悦为起点推一下试试看

太简单了。假设方悦100,方悦和吕布差距a,推出吕布100+a,再由吕布推张飞……

只要能够以吕布为起点推出方悦,那么就一定能以方悦为起点推出吕布;
只要能够以吕布为起点推出张飞,就一定能够以张飞为起点推出吕布;
只要能够以张飞为起点推出马超,就一定能够以马超为起点推出张飞;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帝孟获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6
编号 22126
注册 2004-11-4


发表于 2009-12-5 14: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5 14:28 发表


太简单了。假设方悦100,方悦和吕布差距a,推出吕布100+a,再由吕布推张飞……

只要能够以吕布为起点推出方悦,那么就一定能以方悦为起点推出吕布;
只要能够以吕布为起点推出张飞,就一定能够以张飞为 ...

好的,你赢了,我不再说什么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5 14: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5 14:13 发表
试问在你的武评体系中,假设方悦这样的人武力值总误差为a,马超这样的人的武力值总误差为b,请问你是否觉得a应该和b一样精确?我想大多数人都认为应当优先照顾b的精确度,而a的精确度稍微粗一些也可以接受。
选张飞为基点,张飞至少和吕布、马超、张郃三人之间存在一维误差,且误差较小(总计都在百合以上),而张飞周围的三个节点中,吕布有和许褚的一个参考价值较小(误差较大)的平局,马超有和许褚的一个参考价值较大的平局,并且有战胜张郃的案例可以进一步缩小张飞与张郃之间一维误差的误差度,可以说个个有用。如果说你把吕布作为基点了,那么他周边的几个节点中方悦等人在参考系中几乎就是废物,这样的人为何要占用宝贵的一维误差?只有张飞和许褚有用,且平许褚也只有20回合,多数情况还是要找张飞。

1、我觉得a没有必要和b一样精确。
受限于原文描写详细程度的不同,不一样精确实在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他们各自尽可能的精确就可以了。

2、张合也有100余合?那么兄讨论的显然是罗本,我的武评理论能否照搬至罗本我尚未思考,目前只用于毛本,至于罗本中出现我解释不了的战例完全有可能,我的武评依据早就确定了是毛本,这一点,马岱兄、笑笑兄等人都知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12-5 14: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8 甲乙丙jyb 的帖子

回67楼:
1、这和我的观点是一致的,因为观战者是不是恐有失与观战者本身有关。比如张飞对马超之战,如果主帅是诸葛亮,诸葛亮就稳如泰山,不会有什么恐有失。
==========================================
兄在用自己的主观认定“如果主帅是诸葛亮就稳如泰山”做依据,显然说服力不够,我完全可以说“如果主帅是诸葛亮,他看了张马之战,也会和刘备的表现一样”。
--------------------
甲兄,我的说法可是有实例支持的,在张飞、黄忠分别与张合交锋时,刘备都“恐有失”而派武将增援,诸葛亮可是信心十足的。

2、我从吕布推张飞仅仅指数值而言,吕布第一、张飞第二,所以第一个确定吕布的数值,第二个确定张飞的数值,并不是说张飞的武力由张飞对吕布之战推导过来。第三个是关羽,第四个是赵云,赵云可是跟前面四人都没有战例的。
==========================================
所有武将的武力值都是未知的,所以,至少要先规定一位武将的武力值,兄说过,我们都是以吕布100为出发点。
在推第二位武将的武力值时,他必须由吕布来推,因为其他武将的武力值全部未知,根本不可能综合。
------------------
甲兄,我在推数值的时候,可不是完全未知,武将分档及排名都已经确定了,比如推赵云的时候,关羽是多少,赵云就是多少,因为之前已经有了赵云=关羽的结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帝孟获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6
编号 22126
注册 2004-11-4


发表于 2009-12-5 14: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5 14:38 发表


1、我觉得a没有必要和b一样精确。
受限于原文描写详细程度的不同,不一样精确实在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他们各自尽可能的精确就可以了。

2、张合也有100余合?那么兄讨论的显然是罗本,我的武评理论能否照 ...

我的依据也是毛本,张郃的100合是我记忆有误,但是张飞的这个三五十合平张郃可以通过马超对张郃的战例来缩小误差,吕布许褚的20回合的误差想要缩小则困难的多。
我于武评就是一无名之辈,记不清楚的地方烦请海涵,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核心意思,不要纠结于这些小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12-5 14: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5 12:00 发表
由吕布来推不甚科学,因为吕布比较有参考性的战例就是两战张飞和一次20回合的许褚。
不如以张马许典四人为基准推。这四人之间有干过200回合以上的战例,彼此之间误差小,且此四人与周边武将的单挑战例丰富,以 ...

我提出的系统是以关张赵马为基准。

张马许典之间的差距其实挺大的,至少许褚在张飞面前有明显的劣势。但关张赵马的接近程度是最小的,因为他们四个已经达到了互有优势战例的程度,其次关张赵马的交战记录相当丰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帝孟获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6
编号 22126
注册 2004-11-4


发表于 2009-12-5 15: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12-5 14:53 发表

我提出的系统是以关张赵马为基准。

张马许典之间的差距其实挺大的,至少许褚在张飞面前有明显的劣势。但关张赵马的接近程度是最小的,因为他们四个已经达到了互有优势战例的程度,其次关张赵马的交战记录相 ...

关张赵马亦可,但是由于赵云无百合以上平局战例,是否可以精简为关张马或张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5 15: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83楼:
1、甲兄,我的说法可是有实例支持的,在张飞、黄忠分别与张合交锋时,刘备都“恐有失”而派武将增援,诸葛亮可是信心十足的。
=====================================
那个恐有失不是我们讨论的观战者的恐有失。

2、甲兄,我在推数值的时候,可不是完全未知,武将分档及排名都已经确定了,比如推赵云的时候,关羽是多少,赵云就是多少,因为之前已经有了赵云=关羽的结论。
=====================================
兄就结合自己已知的分档和排名推个张飞的武力值,好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12-5 15: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5 14:51 发表

我的依据也是毛本,张郃的100合是我记忆有误,但是张飞的这个三五十合平张郃可以通过马超对张郃的战例来缩小误差,吕布许褚的20回合的误差想要缩小则困难的多。
我于武评就是一无名之辈,记不清楚的地方烦请 ...

1、兄过于自谦了,兄的大作至今还在新三论坛。

2、我一讨论到罗本就经常记忆有误,与兄一样。

3、在我的武评中,不分胜负与武力相当是两个概念。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5 15:1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12-5 15: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12-5 15:16 发表
回83楼:
1、甲兄,我的说法可是有实例支持的,在张飞、黄忠分别与张合交锋时,刘备都“恐有失”而派武将增援,诸葛亮可是信心十足的。
=====================================
那个恐有失不是我们讨论的观战 ...

1、甲兄只要承认面对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就行了。
2、那个仅有初稿,还不成熟,事实上就是自己都认为有矛盾而找不到破解办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12-5 15: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帝孟获 于 2009-12-5 15:02 发表

关张赵马亦可,但是由于赵云无百合以上平局战例,是否可以精简为关张马或张马?

我认为这四个是同一档次,没有其他武将可以插到他们的中间。

我认为百回合平局的门槛其实并不高,所以也不看重百回合平局。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1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1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9 06: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35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