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FoxDi于2005-05-25, 17:51:58发表
《水经注》原文是沒有“樊”的,只是复制了网上文,但我也觉得原文是指樊城。由于你认为“攻...于”不代表到步的意思,所以引用一些有“围...于”的。《华阳国志》《水经注》都是认为关羽到樊在先,虽然《水经注》有城池上的错误,但对于到樊与否还是值得参考的,等于你拿老龙堤作为参考一样。
在这里我也想问问各位,“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是不是说“关羽率兵在樊城攻打曹仁”?有没有关羽到了樊城的意思?
关羽由南向北攻当然要经过襄阳,《满宠传》与他在樊城并没有冲突。
于禁等屯樊北十里即在樊城正后方,此時樊城和七军旁边均是大陆,根本没有你说的半包围结构存在,关羽绝对可以扎营。加上南边的襄阳被围,于禁还屯樊城后方干吗?无论出于渡河救襄阳或是阻挡敌军前进都应该屯兵河边才对的。若不是关羽以上了北岸,于禁是无可能屯樊城后方的。
而引用《王昶传》就是想说明荆北也是有条件、有必要准备水军。于禁并非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希望能够分析地看问题,引用一段: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于禁传)
是否有人会根据这段记载认为是曹仁在樊城进攻关羽?
基于基本的军事常识:如果有敌人的强大援军正在开来或就在城外布防(犄角之势),进攻一方是不能围城攻打的,只有打破敌人的援军之后才能围城。
关羽又不是偷袭樊城,因此其大军从江陵浩浩荡荡开赴樊城时,对方的援军也就大体同时开来了。
请注意,关羽七月开始行动,8月就已经水淹七军了。
你大概没有注意到:襄阳那里汉水有一个U型的弯?如果关羽渡汉水到樊城以南,只有在这个地方,也就是襄阳西面,正好在这个U型弯的底部。
军事常识:在河边驻扎乃兵家大忌!!!于禁驻扎在樊城北10里,于樊城互为犄角之势才是防御的正确形式。大概你实在没有大兵团驻扎的面积概念:才会想象让关羽的大军渡河驻扎在几里宽的狭小河边(注意不可能挨着于禁的军营)。
这其实不是在夸赞关羽,而是在骂关羽不知兵法。
几十年后此地有水军,绝不代表当时于禁有水军,这样的道理不会不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