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姜邓斗智, 兼略谈演义对他们的艺术描写
性别:女-离线 赵庄姬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
帖子 315
编号 510722
注册 2015-2-11


发表于 2015-9-21 09: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9-20 13:39 发表
谁说,姜维没有想到魏军会走阴平啊?他想到了,但后主不管,他也没辙啊。


却说魏兵既发,早有细作入沓中报知姜维。维即具表申奏后主:“请降诏遣左车骑将军张翼领兵守护阳安关,右车骑将军廖化领兵守阴平桥:这二处最为要紧,若失二处,汉中不保矣。一面当遣使入吴求救。臣一面自起沓中之兵拒敌。”



邓艾走阴平,跟汉中有半毛钱关系没?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 本帖最后由 赵庄姬 于 2015-9-22 17:3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5-10-21 12: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的引文都已绿色标示,真这么难看吗?

孔明又曰:“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要仔细。虽然险峻,久必有失。”……维曰:“公勿忧虑。若有维在,必不容魏来吞蜀也。且守剑阁,养成锐气,并力一战,敌人可退矣。”厥曰:“此关虽然可守,争奈成都无人;倘彼一袭,成都瓦解矣。”维曰:“成都山危峻险,非易取之地,不必忧耳。” (卷之二十一 孔明秋风五丈原)及(卷之二十四 凿山岭邓艾袭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杏花疏影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功绩 28
帖子 3242
编号 510135
注册 2015-1-27


发表于 2015-10-21 12: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标绿的那些,能否认我标红的部分吗?

按照姜维的布署,邓艾是偷袭不了阴平的。

姜邓斗智,姜是先败后胜,按这种趋势,明显是姜维对邓艾有了相当的了解,而邓艾已经不敌。

[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5-10-21 12:4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杏花疏影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东将军
功绩 28
帖子 3242
编号 510135
注册 2015-1-27


发表于 2015-10-21 12: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赵庄姬 于 2015-9-21 09:13 发表




邓艾走阴平,跟汉中有半毛钱关系没?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果然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姜维说的阴平,与邓艾说的,原来是两回事,服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15-10-22 00: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按照姜维的部署?姜维退守剑阁后,自恃剑阁可守,董厥提问后,可有派兵往堵阴平小径?別又扯后主出来。

其次,演义是照抄正史原文,邓、姜二人的进军路线也和正史沒有多大区別,先贴一张《中国军事通史》第七卷的图来解释一下(图见附件):
阴平桥头也就是姜维退守剑阁的蓝线;红线即邓艾军,确实是从下辩郡治进军不假,但人家有经过桥头吗?阴平桥头可不是阴平郡治哦。

退一万步,桥头就是阴平郡治又如何?桥头乃姜维退回后方的必经之地,这点沒有人会否认,所以姜维欲固守乃理所当然之事。但这就代表他同时想防魏军从阴平小道偷袭成都吗?这才是你需要证明的事,比方引文证明姜维在开战前已有这想法,而不仅仅是欲保这能到达汉中的必经之路。证明不了的话,大家都可以打住了。
相反,姜维倒是其后用事实反证他根本沒料过魏军有此一著:退守剑阁后他根本沒意识遣军西救,堵死这往成都之路!何况,邓艾走阴平乃姜维退守剑阁之时,他自己都否定了你所谓的守阴平之策,这就得出邓艾不敌?


[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15-10-24 23:09 编辑 ]


图片附件: 0dd7912397dda144316f890bb2b7d0a20cf48621.jpg (2015-10-24 23:09, 55.15 K)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4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7-11-11 16: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罗本对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刻画远胜毛本,楼主没看出来。诸葛亮就是自负过头,何况姜维。极端自信一旦被现实打破,慌乱起伏是正常的。姜维的性格特点恰恰就是无知人之明,不知己亦不知敌。诸葛亮极端自信但数十年未遇敌手,所以看官对他计谋的短板感觉还不明显,姜维失手太多,千虑一疏之处就很明显。

另外,廖化等人不反驳姜维,不是因为他说的在理或者认同他那一套,而是慑于他的官威。《三国志》描述姜维“外宽内忌”,就是袁绍那种类型,跟袁绍强谏的有什么好下场。郭图之流都是顺着说。不要说廖化,就是关张面对刘备高唱口号,也不敢去反驳他,即便他们确信吕布有野心吞徐州。

写英雄不是要写他什么都好,什么都好就没有立体感。英雄高大的形象固然重要,缺点也要打了马赛克写,这样才容易引起共鸣。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7-11-11 17:05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3 22: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67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