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汉武帝及其时代的各色人等》及《汉武大帝》讨论?,炎黄春秋,轩辕史话,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标题: 【讨论】《汉武帝及其时代的各色人等》及《汉武大帝》讨论?, 从原帖中分离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7 23: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festal于2005-01-07, 23:05:21发表
呵呵,好像制作方也没有号称自己是所谓的‘正剧’吧,他们宣传的不过是这套片子花的钱多,是大制作,大场面而已。拍成现在这样,留些BUG让大家挑挑也能活跃下气氛吧

  看样子老兄是个爱较真的人,呵呵。不过老兄最好不要跟电视电影较真,好像一直以来无论国内国外,还没有一部100%还原历史的作品呢。以后我估计也不可能了

  开创汉史正剧篇章,重现汉武帝国雄风。著名导演胡玫继《雍正王朝》后推出又一部大型历史正剧。

http://dayoo.cnave.com/productdetail.php?pid=101014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7 23: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王美人对弟弟田蚡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伊稚斜对中行说言“卧薪尝胆”,狂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大树将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9
帖子 1910
编号 1823
注册 2003-11-4


发表于 2005-1-8 11: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汉武大帝》又不是文献纪录片,跟它那么较真干什么?
《汉武打帝》是给今天的老百姓看的,当然要用一点今天的语言了。真要是用2000多年前的关中话和匈奴语说的话,说不定大家都听不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8 11: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树将军于2005-01-08, 11:12:41发表
《汉武大帝》又不是文献纪录片,跟它那么较真干什么?
《汉武打帝》是给今天的老百姓看的,当然要用一点今天的语言了。真要是用2000多年前的关中话和匈奴语说的话,说不定大家都听不懂。

如果他自称戏说剧也就罢了,偏偏自认为是正剧,兄台还是好好看看我转贴的两篇文章再发言不迟。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鲁肃对吕蒙说的,编剧将他提前了几百年。

匈奴人大字不识一个,金庸在《鹿鼎记》里写俄罗斯人,用的是他们的谚语“雄鹰留下翅膀,才能飞越高山”,在《射雕英雄传》里写蒙古人,用他们的话说“义兄虽然饶了我性命,我也再没脸活在世上,只求义兄赐我不流血而死,使我灵魂不随着鲜血而离开身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最优停时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139
帖子 878
编号 167
注册 2003-8-26


发表于 2005-1-8 11: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等浅草在这贴里把文章写完了成不?

一多半还没看完突然跳出一段指摘的,不厚道。。。  

驳文不妨另开一贴——正的反的都看看,想必都是好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曹仁子孝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66
编号 3824
注册 2003-12-27


发表于 2005-1-8 12: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理,各说各的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8 13: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该说的都说了,什么叫正剧,不想磨嘴皮子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车无墅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4
编号 29847
注册 2005-1-8


发表于 2005-1-8 14: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今天看电视剧里面提到桑弘羊是财务统计方面能人,正好解决我一个疑惑,怪不得论坛里的桑弘羊资产遥遥领先他人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论坛里“桑弘羊”是做国库用的,不是私人id。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我也对电视剧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如果按照马忠朋友的说法,电视上就不可能有“正剧”的存在。

电视是给普通人看的,如果完全按照历史,说古话,除了几个精通古代语法,并熟悉古代各地口音的超级语言大师,恐怕没人能看懂。
所以不必在台词上不必苛求,只要不太出格就好。

历史事件上当然要尽量做到符合史实,但电视毕竟是一门艺术,也得讲究艺术加工,为了使情节更紧凑、人物形象更鲜明,也是允许有小小的改动的。
如果说这样误导观众,我要说,真正看历史、懂历史、研究历史的是不会受误导的;一般的人即使受了这么一点点误导,也没多大关系。

PS:《汉武大帝》我一集也没看过,没有条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8 15: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历史剧的答问》


□ 徐彻

由电视剧《康熙王朝》所引发的关于历史剧的讨论,方兴未艾。参加这一讨论的朋友还不算多。有的朋友提出了一些问题,让我作答。我真是诚惶诚恐,不知所措。提的问题很多都是大问题,很难回答。我想,这些问题只有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以期取得共识。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我上了“贼船”,脱不得身,催迫又紧,如芒在背,不答又不好。只得就眼前看到和想到的某些问题,勉强作答,以供一哂。

一, 关于什么叫历史正剧。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讨论问题,首先要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大家都谈到历史正剧,但是到底什么叫历史正剧,还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念不统一,就没法进行争论。为了搞清什么叫历史正剧,要先从什么叫历史谈起。

什么叫历史?人类昨天的活动,就叫历史。历史的定义包括三个要素,即昨天,是时间要素;人类,是人物要素;活动,是事件要素。说明一下,昨天不是赵本山老汉和宋丹丹老太在《昨天、今天和明天》小品里最初理解的昨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意指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就是历史。构成历史的三个要素,即时间要素、人物要素和事件要素,是缺一不可的。也就是说,历史应该包括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明白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下面的论述中即可体会出来。

什么叫历史剧?基本表现真实历史的戏剧,就叫历史剧。历史剧必须包括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间必须是准确的历史时间,不能随意更改,随意编造。历史人物,则要求主要的历史人物必须符合历史事实,即历史上确实存在这个历史人物。而次要的剧中人物则可以虚构。不仅可以虚构,而且应该虚构。只有大胆地虚构,才能称其为艺术。历史事件,则要求主要的历史事件必须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不能虚构。而次要的故事情节和陪衬的故事细节,则可以虚构,且应该虚构。不虚构则不精彩,不生动。因为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上有主要和次要之分,故在定义中加上了“基本”一词。即历史剧必须基本符合历史真实。这是对历史剧的起码要求。

什么叫戏说历史剧?戏说历史剧是近年来新兴起的名称,是从港台那边传过来的。没有看到谁给它下的定义。我试着下个定义。所谓戏说历史剧,就是利用历史人物的名字,借用历史场景的烘托,编造编导心目中的故事。这就叫戏说历史剧。戏说历史剧,毫无真实的历史可言。我们看到的戏说历史剧,往往是打打闹闹,砍砍杀杀,很适合小市民的口味。其实,现在真正的市民,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也不爱看这种文化垃圾了。戏说历史剧所演绎的历史,是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的青少年总看这种垃圾电视,长此下去,会污染他们洁白的灵魂,戕害他们正常的理智。问题是很严重的。

什么叫历史正剧?历史正剧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有特殊含义的名称。这是和戏说历史剧相对而言的。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不是戏说,就是正剧。为了证明自己的不是戏说,才突出强调自己的是正剧。这个理解是正确的。换言之,历史正剧就是历史剧。历史正剧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即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其主要的历史人物和主要的历史事件必须基本符合历史事实。也就是说,整个剧必须基本符合历史真实。当然,一般的故事人物、次要的故事情节和陪衬的故事细节,可以虚构。不仅可以虚构,而且鼓励虚构。在这里,才能显示出编导的才华。再强调一遍,历史正剧就是历史剧。

二, 关于历史正剧有什么作用。

在讨论中,我发现,有的论者对历史正剧的巨大作用估计不足。他们以为,不就是演了一个皇帝、一些官吏和一个王朝吗?不就是演了你们的老祖宗,你们感到不妥,你们尚氏后裔和郑氏后裔就有了意见了吗?不就是剧中有一些错误,你们就抓住不放吗?不就是一个封建的康熙皇帝,他有什么了不起,还值得你们历史学家大动干戈吗?有一些错误就有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我的感觉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这些人就成了凄凄惶惶的庸人了。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历史正剧微不足道。

历史正剧真的是微不足道吗?否。历史正剧可不得了。极言之,历史正剧可以捧人,也可以杀人。捧人的例子不胜枚举,不举也罢。杀人的例子并不太远,只30多年,我们记忆犹新,还没有忘却。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就是历史正剧,结果他因此贾祸,闹得家破人亡。他被斗得很惨,自感生不如死,最后被迫二老双双自杀。自以为掌握了真理的疯狂了的人们,还不依不饶,继续批尸,批他自绝于人民。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言犹在耳,人们不会轻易忘却。这个血的教训,人们已深入骨髓。

历史电视剧的作用更为强大。历史内容和电视手段的有机结合,产生了奇异的效果。它来势迅猛,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历史正剧的洪水般的宣传,造成对该剧剧情的真实性,人们已先入为主。因此,它的欺骗性就更大。

该剧上演之前,在2001年8月,于辽宁省海城市召开了一个“尚可喜暨明清鼎革研讨会”。与会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清史研究室主任高翔研究员、张捷夫研究员、赫治清研究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馆长徐艺圃研究馆员、原副馆长秦国经研究馆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徐凯教授,南开大学历史系冯尔康教授、杜家骥教授,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支运亭研究馆员等。会议由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关嘉禄研究员和吉林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原所长李治亭研究员召集并主持。海城市的领导莅会,并发表讲话,表示支持会议。

与会学者对平南王尚可喜的评价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尚可喜在明清鼎革之际,投降清朝,大节有亏。但后来在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他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尚可喜能认清大局,顺应潮流,既能与时同进,又能把握机会,明哲自保,急流勇退。这是一位在历史转折关头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历史人物。学者们还考察了位于海城市郊区的尚氏陵园和新落成的尚可喜纪念馆。这一陵一馆是海城市的重要历史文物。尚氏后裔仅海城市就有1000多人,海内外约有5、6万人。

其实,康熙帝对尚可喜早有定评。尚可喜在崇德元年封为智顺王,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康熙十二年三月,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海城。康熙帝同意他的请求,令其撤藩悉归辽东海城。尚可喜完全听命康熙帝的旨意,老老实实地准备撤藩。不料,十一月,吴三桂反。

康熙帝从全局考虑,下令尚可喜暂停撤藩,令其就地驻守。吴三桂“以逆书诱叛,可喜执其使,以逆书呈奏”(1)。表现了他坚决站在中央一边的坚定立场。后来,形势急转直下,福建的耿精忠反,桂林的孙延龄反,加上云南的吴三桂反。反势嚣张,南部震动。

在这种恶劣的政治形势下,尚可喜相信中央,不为所动,旗帜鲜明地反对叛乱,坚决维护中央的利益。康熙帝对他也非常信任,给他以非常之权。给他的上谕说:“王为国抒忠,厥功懋著。当兹军兴之际,督提抚镇以下,俱听王节制。文武官员,听选补奏闻。一切调遣兵马及招抚事宜,亦听王酌行。”(2)康熙帝给他的是军政全权,说明了对他的信任。十四年三月,又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但这时,尚可喜本来多病的身体,病又加剧了。尚可喜从大局出发,向康熙帝上奏,诚恳地“请遣威望大臣驻镇”。(3)换言之,他担心自己病体日甚,广州不保,要老实地交出兵权。这进一步说明他没有裂土封疆的邪念。他的这一诚恳的奏折,感动了22岁的年轻的康熙帝。康熙帝给尚可喜发了一个充满情感的上谕:“王实心为国,计虑周详。朕与王情同父子,谊若手足。览奏未竟,朕心恻然。”(4)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能把自己的臣下和自己的关系,比喻成“情同父子,谊若手足”,太不一般了。这除了说明康熙帝的广阔的胸怀之外,还说明了尚可喜的真诚真是感动了上帝。康熙帝没有同意他的申请,还是让他坐镇广州。

但在他病情加剧时,他的儿子尚之信叛变了。“可喜卧疾,弗能制,愤甚,自缢,左右解之,苏,随不起。十月,卒。”(5)目睹儿子加入叛乱的行列,他无力制止,气愤之余,竟自自尽。这说明他对大是大非问题是立场坚定,态度分明的。虽然被救起,但心力交瘁,终至病死。康熙帝上谕对他评价甚高:“其忠诚之心,始终无二。”(6)并颁给谥号,曰“敬”。

很明显,尚可喜从来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是坚决反对叛乱的。史实昭然,不辩自明。可是,“康” 剧的编导竟然置史实于不顾,随意编造尚可喜同吴三桂、耿精忠串通一气,共同谋反的离奇故事。这是泼在尚可喜身上的污水。这样随心所欲的胡编乱造,自然引起尚氏后裔的不满和气愤。他们自发地有1000余人签名,并派5名代表进京上访,进行有理有节的抗争。这是完全的正义之举。因为这个电视剧对他们已经造成了负面影响。有的人已经怀疑尚可喜是否值得纪念。此种怀疑如果泛滥开来,就有可能危及尚氏陵园和尚可喜纪念馆。还有可能危及后人。历史电视剧的传播速度惊人。舆论的力量是很大的。他们不可不防。由此看来,人家尚氏后裔给“康”剧提意见,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就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三, 关于有没有好的历史剧。

有的朋友问道,中国现在有没有好的历史剧?我可以负责地说,有。不仅有,而且很多。如按历史人物分,如关于孙中山的,关于毛泽东的,关于周恩来的,关于刘少奇的,关于朱德的,关于张学良的。甚至,关于慈禧的,等等。如按历史事件分,有关于长征的,关于三大战役的,等等。以上都是很不错的历史电视剧。就是清朝以前题材的历史电视剧也有很不错的,《雍正王朝》就不错。很糟的反而很少。现在看来,只有这一部。我们中国的编导绝大多数是严肃认真的。他们编导一部历史电视剧,其心情往往是诚惶诚恐的。惟恐出错误,惟恐出笑话,惟恐出硬伤。他们或请教历史学家,或请教历史著作。绝不自以为是,不懂装懂。而“康”剧的编导则视历史学家为仇敌,声称要“气死历史学家”。你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们事先谨慎一些,谦虚一些,多问几个为什么,哪里会出现如许多的错误啊!你们创造了一个纪录,就是历史电视剧硬伤的纪录。

四, 关于该剧该不该封杀。

有的学者提出应该封杀该剧。有的人不同意。我的意见是该剧应明令禁演。这是不是叫封杀呢?原因很简单,由于编导不顾史实,胡编乱造,已经引起尚氏后裔和郑氏后裔的愤慨。他们提出了抗议,引发了上访。这不利于稳定,不利于团结。而责任却在该剧编导一方,是该剧惹的祸。该剧编导就应该承担责任。

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出版物的差错率达到0.5/10000以上,就是废品。就是说,10万字的书,如果出现了6个错别字,就是废品。当然,这只是指一般的错别字,不是指硬伤。如果是硬伤,只要有一个字错了,就全书皆废。不知历史电视剧有什么规定没有?像这样错误百出的历史电视剧还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继续上演,蒙骗观众,实在是说不过去。

当然,我的提议只是一个普通观众的个人看法,最终还是由有关部门来决定的。

五, 关于历史剧有没有传播历史知识的义务。

有的朋友提出要想学习历史,去看历史书好了。言外之意,历史剧没有传播历史知识的义务。其实,好的历史剧编导从来是把历史剧当作传播历史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的。他们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不管你主观如何,客观上肯定是在传播历史知识。

以上暂谈五点,言不及义,也只能如此了。

注释:

(1)(2)(3)(4)(5)(6)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第20册,第6438—6442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老人七十杰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7
编号 29623
注册 2005-1-5


发表于 2005-1-8 15: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5-01-08, 13:51:21发表
呵呵,该说的都说了,什么叫正剧,不想磨嘴皮子了

请问什么叫正剧啊?总要给个概念给我吧
还有就是请你说出一部真正的正剧给我看看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8 15: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怎样看待对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批评》

□ 徐彻

电视剧《康熙王朝》播出后,收视率很高。在此之前,电视台播放过很多所谓“戏说”的历史电视剧,人们实在是看够了。于是,大家产生一个共同的想法:能不能不“戏说”,来点真实的。这就是人们对历史电视剧的普遍的收视心理。他们翘首期待着看一看真实的历史正剧。恰在此时,继《雍正王朝》之后的《康熙王朝》又要诞生了。而且,宣传声势很猛。宣传的基调又完全迎合了人们的心理,反复强调该剧是不同于“戏说”的历史正剧。人们对历史正剧的正常的朴素的理解,就是剧中说的应该是历史上的真事。我想,人们的这种对历史剧编导的期待和要求是有道理的,是不过分的。观众正是以这样一种心态来看这部历史正剧的。

可是,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观众逐渐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人们一点点地意识到,编导戏弄了观众,蒙骗了观众,耍笑了观众。把广大观众视为可以任意欺蒙的阿斗,用胡编乱造的历史假货来冒充历史事实,蒙蔽观众。有许多历史学者以负责的态度,在电视剧播出的过程中,好心地不断地指出该剧的史实错误和常识错误,以免谬种流传,贻误青年。这些文章都见诸媒体。这哪里是什么历史正剧?比“戏说”还“戏说”。因为你明确标明“戏说”,我就当闹剧看是了,不必当真,也不用相信,危害性还小一些。可是你标榜的是历史正剧,然而你葫芦里装的却是假货。这个危害性就大多了。

历史正剧和历史著作一样,都应该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也就是说,都应该具有资政育人的作用。我们平时学习历史,有多种渠道,不只是一种渠道。也就是说,不只是读历史著作。还有读历史小说,看历史正剧,听亲历者讲历史,或参观博物馆等。其中,看历史正剧是重要的一项。因此,历史正剧的编导,便有责任把真正的历史知识传达给观众。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当然,历史正剧如何写,现在的看法是乱成一团,只能另文再谈了。

观众看完整个电视剧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评价大体有三种,一种是很好,一种是很糟,一种是迷惑不解。有些人提出封杀该剧。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对电视剧《康熙王朝》的评价议论。这里有肯定的,有否定的,有不置可否的。有的是“是”议,有的是“非议”。

这些评论都感情充沛,畅所欲言,直言不讳,淋漓尽致。大家都是发表个人的见解,不代表任何别人。我个人认为,这是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么好啊!这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给我们的权利。我仍然认为,现在是建国以来学术界最好的时期,可以就学术问题发表个人的独到见解。我同意这个观点,即对任何文艺作品,任何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见解,别人不能横加干涉。有人提出封杀该剧,也是他的一种见解。我们可以不同意,但是我们也应该尊重他的权利。

总之,由历史电视剧《康熙王朝》所引发的关于历史剧的讨论,刚刚拉开序幕。应该讨论的问题很多。现在气氛很好。我想,我们要把这个讨论进行下去。这对我们的历史界、文艺界都是一件好事。我将一直关注这个讨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8 15: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佩服马忠兄

不过请教马忠兄一下,到目前为止中国有没有够资格称为历史正剧的电视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5-01-08, 15:37:35发表
什么叫历史剧?基本表现真实历史的戏剧,就叫历史剧。历史剧必须包括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间必须是准确的历史时间,不能随意更改,随意编造。历史人物,则要求主要的历史人物必须符合历史事实,即历史上确实存在这个历史人物。而次要的剧中人物则可以虚构。不仅可以虚构,而且应该虚构。只有大胆地虚构,才能称其为艺术。历史事件,则要求主要的历史事件必须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不能虚构。而次要的故事情节和陪衬的故事细节,则可以虚构,且应该虚构。不虚构则不精彩,不生动。因为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上有主要和次要之分,故在定义中加上了“基本”一词。

我赞同这种观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1-8 20: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巴西马忠要不要在看看电视剧里,人物动作符合不符合当时的情况,比如两人说话,当时是怎么样的,现在要不要也在还原一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8 23: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六韬五略于2005-01-08, 20:18:29发表
巴西马忠要不要在看看电视剧里,人物动作符合不符合当时的情况,比如两人说话,当时是怎么样的,现在要不要也在还原一下?

也好,给你上点常识课。不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他的要靠你去钻研了。

比如汉景帝、汉武帝动不动就躺在坐具上,这种踞坐的方式在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都是非常不严肃的,正确的姿势是跪坐。在这方面《三国演义》都比他们严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9 00: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匈奴人自称天之骄子(天骄典故出此,知道了吗),匈奴单于自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也就是说他们信奉的是萨满教,敬的不是昆仑神而是长生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关毛
(人间的祸害)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9903
编号 15525
注册 2004-8-14
来自 南秦州仇池郡
家族 轩辕狼党


电视剧有意贬低黄老之道,令人厌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月之魂魄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41
编号 26001
注册 2004-11-27


发表于 2005-1-9 19:2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想看真正的历史正剧??干脆这样:弄个时光机,你拿上摄像机回2000年前拍,然后回来给我们看得了,不过到时候这种孤燥无味的东西有几个人愿意看还是两说着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六韬五略

Rank: 4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1-9 21: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5-01-08, 23:10:19发表
也好,给你上点常识课。不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他的要靠你去钻研了。

比如汉景帝、汉武帝动不动就躺在坐具上,这种踞坐的方式在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都是非常不严肃的,正确的姿势是跪坐。在这方面《三国演义》都比他们严谨。

那皇帝睡觉的时候是,趴睡,卧睡,还是仰睡?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无论正剧再怎么考证一旦到描写战争场面的时候就很难做到还原历史,由于财力限制剧组不可能按照当时的汉军标准配置去装备群众演员。另外出于安全考虑在某些环节也出现了硬伤,比如说在汉武大帝里骑兵已经有马镫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城飞将军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29953
注册 2005-1-10


发表于 2005-1-10 02:5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巴西马忠同志的想法很好!我支持!我就想看较为真实的一些历史正剧,看看现在充斥在电视屏幕上的那么多垃圾剧就恶心~~看似包装精美,实为粗制滥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japanhide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3
编号 19701
注册 2004-10-27


发表于 2005-1-10 10: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要拍出nhk的大河时代剧那样的片子就还要几百年, 还自称正剧可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10 12: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六韬五略于2005-01-09, 21:30:06发表
那皇帝睡觉的时候是,趴睡,卧睡,还是仰睡?

要不要我把饭都嚼碎了再喂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浅草沉钟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39
帖子 431
编号 20100
注册 2004-10-30


发表于 2005-1-10 12: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5-01-09, 0:04:09发表
匈奴人自称天之骄子(天骄典故出此,知道了吗),匈奴单于自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也就是说他们信奉的是萨满教,敬的不是昆仑神而是长生天。

猪辫子族什么时候冒出个匈奴祖宗来了,与匈奴有直接血源关系的到是今天的汉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浅草沉钟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39
帖子 431
编号 20100
注册 2004-10-30


发表于 2005-1-10 13: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5-01-10, 12:51:46发表
愤青又出来了啊?你祖先还不是留着辫子做亡国奴,麻烦你鄙视一下他们先。

匈奴族的祖先是汉族,那么现在中国和匈牙利同源了?什么逻辑!

孙中山不是也托过猪辫朝的尾巴吗,人家不照样驱除了满清猪辫鞑掳,恢复中华了嘛!

你不是对历史很了解吗,难道还需要偶给讲讲匈奴的历史演进吗,西迁的匈奴和今天的匈牙利人有多达关系,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事情,偶说匈奴融入汉族那是历史上得到确认的共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10 13: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浅草沉钟于2005-01-10, 13:02:08发表
孙中山不是也托过猪辫朝的尾巴吗,人家不照样驱除了满清猪辫鞑掳,恢复中华了嘛!

你不是对历史很了解吗,难道还需要偶给讲讲匈奴的历史演进吗,西迁的匈奴和今天的匈牙利人有多达关系,一直是议而不决个很有争议的事情,偶说匈奴融入汉族那是历史上得到确认的共识

可惜孙中山只有一个啊,你不是,你能自比伟人?

我只想知道你所说的共识到底和多少人达成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1-10 13: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5-01-10, 12:51:46发表
愤青又出来了啊?你祖先还不是留着辫子做亡国奴,麻烦你鄙视一下他们先。

匈奴族的祖先是汉族,那么现在中国和匈牙利同源了?什么逻辑!

不准有在论坛上用言语骂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真田信凡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5
编号 6534
注册 2004-4-6


发表于 2005-1-10 13: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xjapanhide于2005-01-10, 10:17:23发表
中国要拍出nhk的大河时代剧那样的片子就还要几百年, 还自称正剧可笑

呵呵,老兄說得話,我完全不同意!
敢問老兄看過幾部大河劇?

哼~我雖不材,止看過六部,每部都有違歷史的地方!

不要光看到中國的史据做的不好!你去看看日本nhk历史的揭示板竟怎莫说!那里说得有違歷史的地方多得是,令我发笑!本来就没有所谓的正历史剧~

大陸歷史片我也看勒不少,覺得像《三國縯義》,決非日本人能及!當年著名的光榮的老總就說過,中國的《三國縯義》就是反映歷史的大教材!(如果你瞧不起他說得,我覺得你更沒有发言权!)

請不要斷言中國歷史劇不如日本仔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1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1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2 15:5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82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