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历史统一趋势为什么是北到南,西到东, 内容全部编辑更新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9-8-19 12: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太平天国北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09-8-19 13: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高句丽的主体在中国东北,匈奴主体在中国内蒙及西北地带,况其民族主体除西迁的外已中华民族一部分(且多数应该为汉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再一次轮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7
编号 335392
注册 2009-8-19


发表于 2009-8-19 13: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09-8-19 12:38 发表
太平天国北伐

长毛算匪军不算政府,北伐也是被全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再一次轮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7
编号 335392
注册 2009-8-19


发表于 2009-8-19 13: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ongwanshui 于 2009-8-19 12:09 发表
呵呵,轮回的观点似乎有问题,北宋算北地政权,北宋灭北汉不算的话,金灭北宋也不应当算,但是金打南宋确实是输了!

金是灭了契丹之后的侵略军,可以不算。北宋的核心地区是洛阳,开封,汴梁,大名,都在黄河附近,大名都已经是黄河以北N远了,乾祐三年(950)十一月,枢密使郭威于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起兵,郭威就代表了北宋势力的崛起,再怎么说也不能算南方势力吧,北汉是鞑子政权残留,当然更靠北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再一次轮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7
编号 335392
注册 2009-8-19


发表于 2009-8-19 13: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ongwanshui 于 2009-8-19 12:11 发表
古高句丽,匈奴都算的上是中国政权。

古匈奴算的上本地人,只是被赶跑了。高句丽的形成是各种东胡势力比较复杂,有本地的有外来入侵者又被打跑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郎月秋霜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1
编号 6737
注册 2004-4-13


发表于 2009-8-19 14:5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毛北伐  真是可惜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9-8-19 15: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再一次轮回 于 2009-8-19 10:43 发表

金南征是失败的,但金把北宋打成了南宋,在这次南北对决中如果说是南方政权胜了就无语了,胜的被打跑那么远?

金打北宋不算。
为啥?是因为金没达到比较大的成果。
金先后两次打北宋。
第一次,金基本没有得到土地,只是把燕山府给控制啦。在宋妥协之后,金返回了出发地。严格地算,这只是一场一般的战争。
第二次,金仅获得河东土地。河南地交张邦昌建立伪楚,金并未对楚进行严密控制。而伪楚立即取消,归附康王建立的南宋政权。
也就是说,南宋建立时,其实际控制的土地与北宋相比,仅仅缺少河东一块,其余全在自己手里。
就这点战果,只能算战争胜利,怎能算“南征成功”(我前面说了这个“南征成功”的三个含义)?

多一句:可见高宗全无心肝......

当然,另一个原因是所谓南北,是指秦淮为边界分开的。那时的金根本没能控制这个地区的主要部分。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8-19 15:3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09-8-19 15: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的意思是既然金灭北宋算的话,那北宋灭北汉肯定要算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jm0915

Rank: 1
组别 等待验证用户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7
编号 87238
注册 2006-10-14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8-19 18: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ongwanshui 于 2009-8-19 12:09 发表
呵呵,轮回的观点似乎有问题,北宋算北地政权,北宋灭北汉不算的话,金灭北宋也不应当算,但是金打南宋确实是输了!

我说的是北伐没成功过,没说南征必胜,南征有许多次,被南方以少胜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09-8-19 19: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前面坛友的回帖你都没看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jm0915

Rank: 1
组别 等待验证用户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7
编号 87238
注册 2006-10-14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8-19 19: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看三国演义就知道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还有姜维的九伐中原已经基本上集结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北伐失败战例了。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当然也集结了岳飞祖逖桓温谢玄等北伐名将于一身。失败不是粮草不接济,就是皇上猜忌,宠信奸佞,命令撤兵。版主英明,1840年后不算,1840后人都读过三国演义了,读过三国演义就不会重蹈覆辙了,当然不算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jm0915

Rank: 1
组别 等待验证用户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7
编号 87238
注册 2006-10-14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8-19 19: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南北对抗时有:
三国时期——北方晋灭南方蜀吴
南北朝——北方隋灭南方陈
五代——北宋灭南唐
南宋——北方元灭南宋
全都是北方胜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火狐天下
(狐狸)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3973
编号 22694
注册 2004-11-7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9-8-19 09:37 发表


说成是蒋介石北伐,颇为不当。。。蒋介石是利用北伐上位的。北伐的功劳还是该算在孙中山头上。

北伐还没正式开始,孙大炮就挂了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三种不同的红色 2009-8-19 20:00 -100 请不要讨论1840年后历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09-8-19 20: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朱元璋北伐不算了?! 什么叫全部?! 楼主你不用看帖的吗?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吴越春秋

会稽郡主

Rank: 5Rank: 5
组别 仕女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2
编号 4496
注册 2004-1-15


发表于 2009-8-19 20:3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应该说是定都北方的政权才能一统天下。
朱元璋是半个例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jm0915

Rank: 1
组别 等待验证用户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7
编号 87238
注册 2006-10-14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8-19 20: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朱元璋真实令我非常意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三国赤壁周郎
(魏君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9
帖子 1865
编号 273194
注册 2008-3-31
来自 蓬莱仙境


发表于 2009-8-19 21: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想知道西征有多少成功例子,武王伐纣、秦灭六国、刘邦东征、北周灭北齐、李世民灭王世充等都是由西打到东,进而统一天下,不知有没有由东打到西统一天下的例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9-8-19 21: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我曾在天涯见过一个最为独特的见解,下面摘引过来:

QUOTE:
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日期:2008-4-30 13:57:27    
  四、 为什么中国南征比北伐容易得多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南征取得的胜利比较多,北伐取得成功的例子很有限,一般大家都以偶然来看待这个问题,也有部分人是宿命的看待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这其中有必然的道理。
  我们学政治经济学,总讲经济的决定因素,但是一发展到了具体的事件,就往往以主观来决定了,具体的战术,往往决定的是暂时的成败,经济的基础才是最关键的,诸葛亮可以招招领先,但是也在经济上奈何不了司马懿,而且诸葛亮进行的也是北伐。
  决定这个成败的关键在于古代的作战半径问题,我们设想一下,在古代一头牛拉着自己吃的草和赶车人的粮食,能够走多远,这个距离除以二就是一般情况下的作战半径,超过这个半径粮草就供应不上了。
  没有粮草的供应,是难以作战的,诸葛亮对于司马懿也是屡屡输在这个粮草的供应上。而中国实际的情况是南方粮草丰富,人口密集,粮草的很大一部分可以在作战地就地解决,但是北伐就不同,北方寒冷的冬天是很容易进行坚壁清野的,这样一来南征与北伐在经济上的压力绝对是不对等的。
  为了增加作战的半径,古代也有一定的解决方法,首先是建立逐级的传送体系,比如是一人作战,一人从一级的粮库送粮草,然后再二人把粮草从二级的粮库送到一级粮库,再四人把粮草从三级粮库送到二级粮库,依次类推。这种方法在汉武帝的时代使用,结果是一个作战人员需要十四个运送粮草的人员,取得对于匈奴的胜利付出了三代人的积蓄和全国一半的人口,这样的战争是否该打在今天把这个背景说出来是要探讨是否该应当的。
  还有就是提高自己控制区域的粮食运输能力,古时一般的做法是修建运河,但是这样的过程耗费巨大,时间太长,也容易在徭役上激发民变。
  再者提高作战半径的方法就是送粮的人把粮食送到后变成作战人员不返回,同时杀牛也作为军粮。这样的做法的问题是造成作战人员雪崩式的增加,同时一旦不能快速取胜后果就不堪设想。采取这样的方案的就是隋炀帝,他多次征伐高丽就是采取这样的方法,以至于作战人员迅速增加到根本不必要的百万大军,一旦不能速胜,结果就是饿死于道,基本没有生还。隋朝的灭亡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至于隋炀帝的荒淫无耻是后来唐朝人写的隋史,夸张地成分极大。
  最后的做法为文明社会所不接受,却是行之有效,那就是吃人肉。以前的霍去病干过,后来的成吉思汗还有以此为乐的四犬,朱元璋能够北伐取胜也干过,元人陶宗仪所著的《南村辍耕录》里说,“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或使坐两缸间,外逼以火。或于铁架上生炙。或缚其手足,先用沸汤浇泼,却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男子止断其双腿,妇女则特剜其两乳,酷毒万状,不可具言”。人肉曰‘想肉’,食之而使人想也。“淮右之军”即朱元璋之军,所以朱元璋的北伐胜利也是有不为人道的事情,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这样吃人肉是很难被伦理所接受的,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是比其他方式要容易,所以他产生了很多成功者,但是他们成功后是不会提及这个成功原因的。
  所以要提高这样的作战半径,在古代所能够采取的办法都是代价巨大的,基本上很困难,所以受作战半径的限制,北伐也使很困难的。
  最后提到北伐的供应,实际上在国际上也是如此,俄罗斯在这方面就占尽便宜,多个国家征伐俄罗斯也是失败在经济供应上,只有蒙古取得了胜利,那个胜利也使建筑在吃人肉的基础上的。
  所以综上所述南征容易北伐难是有深刻的经济原因的,绝对不是巧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8-19 21: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09-8-19 21:27 发表
我想知道西征有多少成功例子,武王伐纣、秦灭六国、刘邦东征、北周灭北齐、李世民灭王世充等都是由西打到东,进而统一天下,不知有没有由东打到西统一天下的例子。

东打西,光武可算一例,五胡中刘曜也算吧。

中国地势,西高而东低,由东向西进攻是仰攻,天然地就不利于进攻方。

光武崛起河北,然后底定关中,再扫清陇右,然后平定四川。这个顺序,貌似是独一份,很少有人能够复制。

对于光武来说,偶一直觉得“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莽汉之际,那些割据者一个比一个差劲,基本上都是土财主级别的,只有隗嚣和公孙述两人,算是有点才具。

光武拿下关中,那是因为赤眉先把关中祸害了。拿下陇右,那是窦融、梁统归顺,东西夹击。拿下四川,实在是公孙述太过无能。

其实隗嚣和公孙述真不算是什么人物,可就一个隗嚣结连把所谓28将一个个打飞。真是令人惨不忍睹啊。

至于刘曜拿下长安,实在不足论。西晋时期的长安,本身就已经极其破败,再加上西晋当时已经马上就要烟消云散,这种仗没什么可说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8-19 21: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观点根本站不住脚,中国经济中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应该是南宋以后了,在这之前北方人口更多,经济更发达。

前面已经有朋友做了不完全统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南征比北伐容易得多”,南下成功次数更多,只不过是因为南下的总次数多而已。

之所以南下次数更多,一方面是北方的人口更多,自然实力更强大,另一方面,南方的政权那么是南渡的落魄户,那么就是落魄户的延续,没有多少一统天下的志向,偶尔就算有,也会被一两次失败消磨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8-19 21: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9-8-19 21:48 发表
之所以南下次数更多,一方面是北方的人口更多,自然实力更强大,另一方面,南方的政权那么是南渡的落魄户,那么就是落魄户的延续,没有多少一统天下的志向,偶尔就算有,也会被一两次失败消磨掉。

这句话说得对,偶前面也说过,北伐难以成功,政治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正所谓“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9-8-19 22: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09-8-19 21:27 发表
我想知道西征有多少成功例子,武王伐纣、秦灭六国、刘邦东征、北周灭北齐、李世民灭王世充等都是由西打到东,进而统一天下,不知有没有由东打到西统一天下的例子。

我国的河流基本都是自西向东流,所以由西打到东那是顺流而下,显然有利得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aguar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90088
注册 2006-11-5


发表于 2009-8-19 22: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09-8-19 21:27 发表
我想知道西征有多少成功例子,武王伐纣、秦灭六国、刘邦东征、北周灭北齐、李世民灭王世充等都是由西打到东,进而统一天下,不知有没有由东打到西统一天下的例子。

楚怀王心建政后,刘、项在淮河流域起兵,分别北上和西进,结束了秦政权,义帝政权也随之成为秦亡汉兴之间短暂的统一中央政权(天下共戴义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8-19 22: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东打西”是专指攻占关中的话,那显然是有特殊原因的。

关中四塞之国,东面的出口只有两个,一个是潼关(函谷关),一个是蒲津,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

战国时,六国大军只能望函谷关而兴叹,岂是无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aguar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90088
注册 2006-11-5


发表于 2009-8-19 22: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所谓金“灭”北宋是个伪命题。南北宋自是一个宋,实际控制区域的减少,首都的沦陷和被动迁移,不能认为南北宋就是两个政权。

比方说,日本侵略军攻占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以及武汉以东的广大区域,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但我们不能说,日本灭了东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建立了西民国(重庆国民政府)。

所谓北宋、南宋,是后人对宋朝(汴京)和宋朝(临安)两个时期的称呼,而不是两个朝代的划分。如果说北宋“被灭亡”,那么南宋就是“新建”的,南宋的开国皇帝是赵构。拜托,这么说会贻笑大方的。

[ 本帖最后由 Jaguar 于 2009-8-19 22:1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9-8-19 22: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9-8-19 21:48 发表
这个观点根本站不住脚,中国经济中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应该是南宋以后了,在这之前北方人口更多,经济更发达。
...

事实上,我并不看中作者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他的论证也并不严密,我欣赏的是他独特的思维角度与方式,并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例如,从明北伐的路线看,大部分都与河流平行(见下图)。沿着河道进军,可以保障军资供应通道的畅通,避免被蒙古人的骑兵切断——明军在水上的相对优势,那是毋庸置疑的。从这个角度看,兴修运河的忽必烈实在是帮了朱元璋一个大忙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吴越春秋

会稽郡主

Rank: 5Rank: 5
组别 仕女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2
编号 4496
注册 2004-1-15


发表于 2009-8-19 23: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Jaguar 于 2009-8-19 22:08 发表
所谓金“灭”北宋是个伪命题。南北宋自是一个宋,实际控制区域的减少,首都的沦陷和被动迁移,不能认为南北宋就是两个政权。

比方说,日本侵略军攻占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以及武汉以东的广大区域,国民政府迁 ...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和国民政府被人连锅端了还是不同的吧?
南宋和东晋比较像。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三种不同的红色 2009-8-19 23:26 -100 请不要讨论1840年以后内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09-8-19 23: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朱元璋灭元花了多少年,真正能称为明是赶走顺帝以后了吧,以前应该是吴王,他的军队只能称吴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藏陋网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21
编号 7926
注册 2004-5-27


东打西:孟德起兵于中原,而后得北方大定,也算一特例。(四战之地能得北方天下,难有复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9-8-20 00: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8-19 23:22 发表
朱元璋灭元花了多少年,真正能称为明是赶走顺帝以后了吧,以前应该是吴王,他的军队只能称吴军

(吴元年冬十月)甲子,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五万,由淮入河,北取中原。……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洪武元年二月)癸丑,常遇春克东昌,山东平。……(四月)戊申,徐达、常遇春大破元兵于洛水北,遂围河南。梁王阿鲁温降,河南平。……丙寅,冯胜克潼关,李思齐、张思道遁。……(七月)丙寅,克通州,元帝趋上都。……(八月)庚午,徐达入元都。……(洪武二年正月)庚申,常遇春取大同。……(八月)癸未,徐达克庆阳,斩张良臣,陕西平。是月,命儒臣纂礼书。九月辛丑,召徐达、汤和还,冯胜留总军事。(《明史·太祖本纪》)

一句话,北伐起兵虽在称帝之前,但主要战斗均发生在后两年即洪武年间,因此严格称之明北伐是没有问题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1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1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15: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00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