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两河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与三种不同的颜色的讨论
性别:未知-离线 chuhun989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274171
注册 2008-4-8


发表于 2008-4-23 21: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过我不得不谈一个概率论上的问题,即:宇宙中一切事物,从理论上来说重复两次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就好比当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有共同的祖先,只因为对于生命起源这样的极度不可几的事物来说,它在地球上出现一次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不用说在相同的时段内起源两次,在亿万年后再起源一次的可能性也几乎就是零。
       同样,对于人类社会那些重大发明来说,特别是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几乎都是在一种极端盲目的情况下、凭机遇把它们制作出来的,这种发明创造出现一次的可能性就已经非常低,再要让它完全独立地出现两次,即使时间相隔千年,这种可能性也是很小很小的。但当然,很小不等于完全不可能。在科学史上,牛顿和笛卡尔同时发现微积分、达尔文和布莱尔几乎同时发现进化论是两个最著名的例子。
       因此,在史学研究上,首先有一个假设:人类文明那些重大发明创造只有一个起源点,所有其它文明的同类发明创造都是从从这一个起源点扩散开的。然后再通过考古来证明到底有哪些特殊情况是这个基本假设外的特例。自然,符合这个假设的发明创造所占比例是绝大多数。在人类历史上,同时有多个起源点、或者在不同的时间内起源多次的情形是很少见的。
       这就是概率思维在历史学中的应用,我觉得这个思路是科学的,即:对于任何发明创造,在假设它只有一个起源点的基础上再寻找特例。而这个特例的寻找是非常麻烦的,因为人类文明之间的交流,即使在史前时期就一直存在,并且这种交流是不受控制的、大量频繁的自觉行为,是无确切资料可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hun989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274171
注册 2008-4-8


发表于 2008-4-23 21: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当今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某一个发明创造的确是在两个地方独立起源的,那么,当我在两个地方都发现同一种发明创造时,大致就可断定时间晚的就是从时间早的地方传过去的。如果你要推翻这个研究思维,首先你得解决概率论上的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妖刀村正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1
编号 44092
注册 2005-7-2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4-24 00: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下火气大,语气不当地方对不住,还望多包涵。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hun989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274171
注册 2008-4-8


发表于 2008-4-25 00: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有什么,有争论才有进步,铁板一块,只意味着思想僵化,这是国家衰亡的先兆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伶州鸠
(心聋目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8-4-25 12: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来拍砖....下手比较重....



QUOTE:
原帖由 chuhun989 于 2008-4-23 21:43 发表
不过我不得不谈一个概率论上的问题,即:宇宙中一切事物,从理论上来说重复两次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想当然的倒果为因。。。
而且只看到自然界的多样性,忽略了同一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苹果从树枝上脱落,无论任何一个苹果都会落向地面而不是飞向太空,而且每次加速度都一样,这是奇迹么?

QUOTE:
       就好比当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有共同的祖先,只因为对于生命起源这样的极度不可几的事物来说,它在地球上出现一次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不用说在相同的时段内起源两次,在亿万年后再起源一次的可能性也几乎就是零。

生命只有一次起源是因为原始汤中出现了最初的生命形式之后,就不再有其他形式的生命起源的空间了。不但生命本身已经永久改变了起源的环境条件,而且即使侥幸有,也会因为无法与已经存在的生命形式竞争而灭绝在萌芽之中。
自然界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器官会在完全不同的动物身上独立演化出来。比如眼睛(定义为感光器官的话)至少有40次以上的独立演化过程,脊椎动物和头足类动物的眼睛就是完全不同的起源。另外比较直观的有昆虫、翼龙、鸟类和蝙蝠的翅膀,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QUOTE:
       同样,对于人类社会那些重大发明来说,特别是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几乎都是在一种极端盲目的情况下、凭机遇把它们制作出来的,这种发明创造出现一次的可能性就已经非常低,再要让它完全独立地出现两次,即使时间相隔千年,这种可能性也是很小很小的。但当然,很小不等于完全不可能。在科学史上,牛顿和笛卡尔同时发现微积分、达尔文和布莱尔几乎同时发现进化论是两个最著名的例子。

生命起源这样的事件和人类世界的某一项技术和发明在概率上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另外一点不同就是人类世界的发明创造是有目的有规律的活动,不能仅用偶然性来解释,通俗地讲,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不是打字机上的猴子。
笛卡尔创立的是解析几何,牛顿的竞争对手是莱布尼兹,和达尔文同时研究自然选择的博物学家是华莱士……不客气地说,如果连最基本的事实都搞错,可见对科学史根本一无所知。
至于这种同时各自独立发现的情况,用阿西莫夫的话来说,“这是因为科学家并不是在真空中工作的。这也就是说,他们全都深深地卷入到当时的科学结构和科学进步之中,并同时面对着同样一些问题。”科学史上这种例子不是很少,而是很多,比如双曲几何,孟德尔遗传学,海王星的轨道推算,早期炼铝技术的发展等等。

QUOTE:
       因此,在史学研究上,首先有一个假设:人类文明那些重大发明创造只有一个起源点,所有其它文明的同类发明创造都是从从这一个起源点扩散开的。然后再通过考古来证明到底有哪些特殊情况是这个基本假设外的特例。自然,符合这个假设的发明创造所占比例是绝大多数。在人类历史上,同时有多个起源点、或者在不同的时间内起源多次的情形是很少见的。

对于史前人类,虽然彼此的联系和交流没有那么紧密,但是他们所面对的生存环境和压力是相似的,只是手边的自然资源不同,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不同种类的禾本科植物被分别驯化为粮食作物,说明不同地区的人类都在尝试寻求集约化的食物来源,而选择的范围和解决方式却是相似的。
当然史前时代的技术演进是非常缓慢的,“同时”这个概念可能会有数千年的区别,关键在于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限制,而不是掷色子的运气。小麦的驯化从一开始就非常容易,而玉米从开始人工栽培到我们今天看到的类似的性状,用去了数千年的时间。
不要把史前人类想得那么愚昧,他们至少和我们一样聪明——如果不是比我们更聪明的话,因为15万年来人类并没有什么生理上的变化。他们也会观察、分析、实验和思考,而且熟悉生活环境中的每一种动植物,寻求任何可能有用的物品和技能。

QUOTE:
       这就是概率思维在历史学中的应用,我觉得这个思路是科学的,即:对于任何发明创造,在假设它只有一个起源点的基础上再寻找特例。而这个特例的寻找是非常麻烦的,因为人类文明之间的交流,即使在史前时期就一直存在,并且这种交流是不受控制的、大量频繁的自觉行为,是无确切资料可查的。

许多技术发明只出现一次的原因,从性质上讲倒确实和生命起源有些类似,当一项新技术发明之后,接触到这项发明的其他族群,在可以借鉴或者直接采用的情况下,当然不需要自己再重复发明,就像今天人们仍然在说的没必要“重复发明轮子”,而不是除了那几个人其他人就发明不出轮子来。事实上中美洲的人们也独立发明了轮子,但是没有可供拉车的牲畜,也就没有发展下去,只用于儿童的玩具。

所以人类许多发明只有一个起源的思路,根本不是什么概率论的应用结果,而是重建历史过程中的事实发现。换句话说,不存在这样一个不需要实证的指导性“假设”。要研究技术和文化的传播,同样需要实证。

[ 本帖最后由 伶州鸠 于 2008-4-25 23: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妖刀村正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1
编号 44092
注册 2005-7-2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4-26 00: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类自身天赋并没有太大差距,不同地域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和创造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需求。

     如果外部环境的影响和需求相似,只要客观自然资源允许,相同的科学技术发明就会在不同的地域和文明诞生。而作为同是人类这个物种,各民族在相似环境下的发展本来也是趋同的,所以原始,奴隶,封建制度完全不需要先知进行全球性的传播,就能自动在各大文明间出现并发展起来。当然,外部条件毕竟或多或少会有差异,各种发明创造虽然可以独立诞生,但是出现时间必然会有不同。因此,在非资本主义时代,科学技术独立起源的概率不会非常低,这是以人类作为同一个物种在比较封闭的相似环境下的相似需求为前提的。

    当然,技术交流的作用也不能否定。我认为在人类发展的早期,技术交流受制于自然环境和科技发展,且原始人类的需求单一而相似,科学技术的出现以独立起源占主导地位。

    全人类越是发展,相互间交流的需要和程度就会越大,技术交流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而由于生产力提高,物质享受的不断丰富,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也在不断加深,不同地域人类的需求差异也就不断变大。因此,反倒是随着人类进步(人类的不断进步,也使得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所谓人类对自然的摒弃~),科学技术在不同文明间的独立起源越来越少了。或者A民族有这个需求,B民族没有,或者B觉得A现有的某物很不错,直接引进。
    所以,历史上能够独立诞生原始,奴隶,封建制度的亚欧两大文明大陆,却需要暴力交流来传播资本主义制度。大致是由重商的英国将资本主义制度和西方先进技术强行带到当时重农的亚洲各国。
     
     因此,科技的独立起源和技术交流共同推动人类进步。

     再举个例子,为什么非洲中南部黑人和美洲印第安人从科学技术到政治经济制度能长期保持原始形态呢?因为这两个大陆资源过于丰富,在欧洲人出现之前也没有强悍的外敌,特别是与大陆外界的交流也比较少,多少有些世外桃源的性质。所以这两个民族从生活资料到生产资料再到暴力机构都没有革新的需要,直接导致了这两个大陆各方面发展的滞后。
    因此,外部环境太过优越,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也不见得完全是好事。

    在交流程度还很浅,科学技术主要依靠独立发明创造的时代,比较有影响力的古文明都出现在大致接近的纬度。引用马克思的观点:应该是温带地区最适合一个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我的理解是温带地区资源适宜,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民族繁多,竞争激烈。

[ 本帖最后由 妖刀村正 于 2008-4-26 01:0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4-26 00: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〇这一概念就是巴比伦,中国,印加三个文明单独发明出来的
微积分也是莱布尼茨、牛顿各自发明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伶州鸠
(心聋目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8-4-26 20: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妖刀村正 于 2008-4-26 00:19 发表
     再举个例子,为什么非洲中南部黑人和美洲印第安人从科学技术到政治经济制度能长期保持原始形态呢?因为这两个大陆资源过于丰富,在欧洲人出现之前也没有强悍的外敌,特别是与大陆外界的交流也比较少,多少有些世外桃源的性质。所以这两个民族从生活资料到生产资料再到暴力机构都没有革新的需要,直接导致了这两个大陆各方面发展的滞后。
    因此,外部环境太过优越,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也不见得完全是好事。

    在交流程度还很浅,科学技术主要依靠独立发明创造的时代,比较有影响力的古文明都出现在大致接近的纬度。引用马克思的观点:应该是温带地区最适合一个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我的理解是温带地区资源适宜,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民族繁多,竞争激烈。

以农业生产和传播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而论,非洲和美洲这两个地方可以说相当的恶劣,可不是什么世外桃源。。。
因为气候带的因素,同纬度的地区植物生长期相同,农作物得以传播,而南北方向就比较困难,因为要跨域不同的气候带,这才是技术传播的主要障碍。
有关的论述,98年获奖的那本《枪炮、病菌与钢铁》讲解得非常清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伶州鸠
(心聋目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8-4-26 20: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4-26 00:24 发表
〇这一概念就是巴比伦,中国,印加三个文明单独发明出来的
微积分也是莱布尼茨、牛顿各自发明的

厄。。。纠正个小错误,美洲发明0的概念是出自玛雅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hun989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274171
注册 2008-4-8


发表于 2008-4-29 00: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然而,不管你们能举出多少例子来,我也相信:在人类文明的整个发展史上,一直是不同的文明在进行着不同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的差异性远远大于相同性。亚欧大陆的文明进程之所以如此迅速,就是因为,在亚欧大陆的边缘地带陆续分散着几个独立发展的文明——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阿拉伯、东正教,等等。每个文明都贡献出了自己独特的发明创造,除了发明创造之外,每个文明还贡献了只属于自己的制度、思想、宗教、文学艺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恰好在亚欧大陆的内陆居住着富于侵略性的游牧民族,正是他们的频繁活动,才在漫长的岁月里让不同的文明互相交流自己独特的发明创造、思想艺术,各文明互相促进,从而让亚欧大陆能在短短六千年的时间里步入现代文明。
      与此相对应的,是美洲的玛雅文明。玛雅文明是纯粹的单一文明,他周围几乎没有任何其它文明与它进行有益的交流,所以,玛雅文明前后近3000年,直到灭亡,也不知道如何使用青铜器。可以预想的是,即使时间再过30000,玛雅文明也不可能步入现代文明。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说,如果只有一个单一的、无法与外界交流的文明,不是说只要时间足够这个文明就一定能步入现代文明的。文明的发展过程犹如一场接力棒赛跑,它需要许多起源不同、发展历程不同、时间上有着巨大差异的文明承上启下地往前传递,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升。如果只有一个单一文明,这个文明迟早会消耗掉它所有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然后腐朽衰落,时间再长,它也不可能单凭一己的力量不断往前进步。这个东西不是时间能够解决的。
      我觉得各位始终没搞清一个问题,即使同一个发明创造独立起源多次的例子再多,也不能掩盖一个基本的事实:不同的文明为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提供了不同的发明创造、制度架构、思想宗教、文学艺术,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说,更需要的是差异性,而不是同一性。
      你把同一发明创造独立起源多次的例子举得再多,你也还是不能够掩盖在人类发展的任何阶段,单一起源始终是主流。反正就一句话: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社会制度、文学艺术,也创造了不同的技术发明。文明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相互间有着巨大差异,技术发明的差异也是这种差异的一个部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hun989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274171
注册 2008-4-8


发表于 2008-4-29 00: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伶州鸠 于 2008-4-25 12:56 发表

笛卡尔创立的是解析几何,牛顿的竞争对手是莱布尼兹,和达尔文同时研究自然选择的博物学家是华莱士……不客气地说,如果连最基本的事实都搞错,可见对科学史根本一无所知。 ...

至于这个,并不能说明什么任何问题。
      对于科学史,了解即可,了解的目的是为了从以往的科学研究史中吸取教训,让我们能更好地把科学研究往前推进。我们并不需要像背圣经一样把科学史记得烂熟,你把它记得烂熟跟你了解一下达成的效果是一样,但熟记却得额外花费太多的精力。如果哪位记忆力的确好,自然而然的全部记下了,那我表示赞赏。如果记忆力不好,却要花无数时间去牢记,史海无涯,我只能对此表示悲哀。
      中国的文人们有个传统,看一个人学问好不好,首先看他能不能把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包括无数作者的生平典故记个滚瓜烂熟,信口拈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哪怕引用之中只有一丁点的错误,那你的学问也是大大有问题的,别人是会一遍又一遍地嘲笑你的。
      与此相反,同时代的西方学术走的却是另一条路:凡是查书可以解决的,那么就绝不应当浪费时间和脑细胞去熟记,理解即可。等到真用到这些知识时查书所获得效果跟背下来是一样的——上帝给了我们大脑,他主要是要我们用它来思考的,至于那数不清的文献资料如何保存,则是书本跟硬盘的工作。
      所以,在引用这两个例子之时,我犯了一个错误,我没有上网搜一搜历史真像。但仅仅是错误而已,并不能说明我的学术水平。

[ 本帖最后由 chuhun989 于 2008-4-29 00:3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伶州鸠
(心聋目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8-4-30 00: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uhun989 于 2008-4-29 00:11 发表
然而,不管你们能举出多少例子来,我也相信:在人类文明的整个发展史上,一直是不同的文明在进行着不同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的差异性远远大于相同性。亚欧大陆的文明进程之所以如此迅速,就是因为,在亚欧大陆的边缘地带陆续分散着几个独立发展的文明——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阿拉伯、东正教,等等。每个文明都贡献出了自己独特的发明创造,除了发明创造之外,每个文明还贡献了只属于自己的制度、思想、宗教、文学艺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恰好在亚欧大陆的内陆居住着富于侵略性的游牧民族,正是他们的频繁活动,才在漫长的岁月里让不同的文明互相交流自己独特的发明创造、思想艺术,各文明互相促进,从而让亚欧大陆能在短短六千年的时间里步入现代文明。

不知道你是怎么定义“独立发展”和“文明”的,怎么样界定各个文明之间的“界限”的,你认为巴比伦和苏美尔应该是不同的文明呢,还是统一的?如果是不同的,那么赫梯、米底这些大大小小的国家,以及更早期的耶利哥这样的城邦,算不算“独立”的文明?如果两河流域算作统一的文明,那么埃及和印度这样深受其影响的是不是应该也算在文明圈里面?后继的影响更深的希腊就不用说了。

我记得前面谈人类的发明创造只局限在技术领域吧?你把文化艺术扯进来想说明什么呢?发明创造的差异性如何大于相同性的?举个例子说来看看?旧大陆和新大陆发明的轮子有什么重大的差异么?新大陆的轮子不是圆的?
人类培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无一例外都是一年生的种子较大的禾本植物,都只食用种子部分,这是偶然么?当然不是,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条件,自然食物的选择范围是相同的。
不同地方的人驯化了牛、马、山羊等牲畜和鸡、鸭等家禽,这些牲畜都有共同的特性,即适合人类的圈养条件,比如有集群习性和等级制度、食物来源容易、生长期相对较短、可以在圈养条件下繁殖等等,缺少了任何一条都会无法人工驯养。
就算是艺术,形式无非就是视觉的和听觉的两种基本类别,有文化上的区别,却从来没有物理上的区别,原色补色、十二平均律到哪里都适用。

另外,你这意思是只有游牧民族才能传播技术成果?证据呢?哪些游牧民族通过什么途径传播了哪些技术成果?农耕民族之间就没有传播过技术成果?
你不知道是先有农耕,然后才出现的游牧么。。。在人类驯化马匹并发展骑乘之前,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的“游牧民族”的。而且在动植物驯化的早期时代,狩猎采集/农耕/放牧三种生活方式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

QUOTE:
与此相对应的,是美洲的玛雅文明。玛雅文明是纯粹的单一文明,他周围几乎没有任何其它文明与它进行有益的交流,所以,玛雅文明前后近3000年,直到灭亡,也不知道如何使用青铜器。可以预想的是,即使时间再过30000,玛雅文明也不可能步入现代文明。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说,如果只有一个单一的、无法与外界交流的文明,不是说只要时间足够这个文明就一定能步入现代文明的。文明的发展过程犹如一场接力棒赛跑,它需要许多起源不同、发展历程不同、时间上有着巨大差异的文明承上启下地往前传递,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升。如果只有一个单一文明,这个文明迟早会消耗掉它所有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然后腐朽衰落,时间再长,它也不可能单凭一己的力量不断往前进步。这个东西不是时间能够解决的。

举了唯一的一个例子也是空洞无物的抒情,你不知道玛雅社会的人口数量和自然资源与整个旧大陆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么?玛雅虽然没有青铜器,但是安第斯山脉在公元1000年左右也出现了青铜器,而且美洲各地之间也存在着缓慢的交流,可以从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得到证实。决定文明发展前景的是人口、资源和环境,不是文化的独立性。既然美洲可以独立出现粮食、牲畜、青铜、轮子和船只,有什么理由说他们继续发展下去不会出现铁和钢呢?
所谓的“文明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在什么地方具体体现出来?是基于不同民族的生物学属性呢,还是基于文化的因素?如果是前者,抱歉现有的人类学生理学知识都不支持,如果是后者,那么由于文化是后天发展的并不基于人类的固有属性,仍然决定于外界的固有因素。那么既然你认为这种东西可以随时间消耗,那么可有量化的描述么?
假设从外星人的眼光看待地球,那么整个人类也不过是一个“单一文明”而已,从来没有和地球之外的智慧生物进行过交流,那么人类就不能发展了么?或者说全球化之后人类就要灭亡了么?

QUOTE:
我觉得各位始终没搞清一个问题,即使同一个发明创造独立起源多次的例子再多,也不能掩盖一个基本的事实:不同的文明为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提供了不同的发明创造、制度架构、思想宗教、文学艺术,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来说,更需要的是差异性,而不是同一性。
      你把同一发明创造独立起源多次的例子举得再多,你也还是不能够掩盖在人类发展的任何阶段,单一起源始终是主流。反正就一句话: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社会制度、文学艺术,也创造了不同的技术发明。文明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相互间有着巨大差异,技术发明的差异也是这种差异的一个部分

是你自己没有搞清楚,我前面一再说明的,同一个发明只有一个起源不是一个原因而是一个结果。是在可以交流的情况下,有了一个发明就不再需要重复发明,而不是发明只能出现一次,要反驳后者,任何一个反例就够了。

[ 本帖最后由 伶州鸠 于 2008-4-30 01:2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伶州鸠
(心聋目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8-4-30 01: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uhun989 于 2008-4-29 00:24 发表

      至于这个,并不能说明什么任何问题。
      对于科学史,了解即可,了解的目的是为了从以往的科学研究史中吸取教训,让我们能更好地把科学研究往前推进。我们并不需要像背圣经一样把科学史记得烂熟,你 ...

嗯,是不需要背字典,不过如果一个号称了解唐诗宋词的人谈到李白或者苏轼的代表作是《西厢记》,大家会对其发言的可靠性心中有数。。。
如果不了解的事情,就请不要拿来做论据,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对自己引用的论据的可靠性完全不负责,那么不过是信口开河,还要对指出来的错误愤愤不平,如果连态度都没有,哪有什么水平可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hun989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274171
注册 2008-4-8


发表于 2008-5-8 21: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个问题,不想再作深入探究,因为目前学习重点转向了逻辑学。各位的反驳让我明白了许多以前从来不知道的专业历史知识,也让我得以正视自己的历史思维偏好,非常感谢。不过窃以为思维偏好的问题应该每个人身上都有,只不过程度不同。
      “同一个发明只有一个起源不是一个原因而是一个结果”这个结论感觉非常重大,适当的时候我会仔细思考。我依然坚持下列观点:
      1、我信奉从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的发展历史,而不是用马克思那种统一的阶段论模式来研究这个问题。
      2、不同的文明贡献不同的技术和其它。
      3、欧亚大陆正是因为不同文明间的互通有无才使发展进程大大提速,美洲大陆的文明则是一个反例。
      4、文明说到底是一种生命现象,它是有寿命和精力限制的。(这个结论是一个争议极大的问题,最初由斯宾格勒提出,后来汤因比也有这样的思想,我则有意在这一点上更进一步,目前没有非常成熟的理论框架。)
      5、对于许多未知事物,即使在人类主观意志的强力参与下,出现概率也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不过这或许是因为我受概率论的影响太过根深蒂固。
      6、有许多问题,正反都有充足的理由,又都没有十足的理由,尤其在人文领域。这又牵涉到了康德的二律背反。不过我们目前讨论的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逻辑问题,所以二律背反不能严格应用。
      7、不知道是世界普遍现象还是中国人的特有现象,反正我感觉即使是讨论学术问题,总是一开始就搞成了辩论而不是讨论——在辩论中,不论何种观点,总可以找到理由来反驳,而讨论则期望求同存异。
      至于“外星人看来地球文明是一个单一文明”可以与“外星生物看来地球生物是一种单一生物”相类比,没什么可谈的。
      再至于硬是要用引用历史的错误来证明我在学问上的可靠性,我也承认,对于历史知识,有我这种水平的一百人中至少也有好几个,我并非什么很高深的人物。
      但我明白一点,上帝给了我灵魂,主要是要我用它来思考,而不是去记忆;我的灵魂之所以是独一无二的,只因为我的思维创新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尽管不是最优秀的,而不是对以往知识掌握的牢靠程度。于此相同,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创新能力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的记忆大概都是差不多的。
      对我这篇回复的前边部分的反驳,我愿意认真学习,但对于最后一段的反驳,涉及到我对于灵魂的理解与信仰,就请不要再开口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hun989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4
编号 274171
注册 2008-4-8


发表于 2008-5-8 21: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个问题,不想再作深入探究,因为目前学习重点转向了逻辑学。各位的反驳让我明白了许多以前从来不知道的专业历史知识,也让我得以正视自己的历史思维偏好,非常感谢。不过窃以为思维偏好的问题应该每个人身上都有,只不过程度不同。
      “同一个发明只有一个起源不是一个原因而是一个结果”这个结论感觉非常重大,适当的时候我会仔细思考。我依然坚持下列观点:
      1、我信奉从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人类的发展历史,而不是用马克思那种统一的阶段论模式来研究这个问题。
      2、不同的文明贡献不同的技术和其它。
      3、欧亚大陆正是因为不同文明间的互通有无才使发展进程大大提速,美洲大陆的文明则是一个反例。
      4、文明说到底是一种生命现象,它是有寿命和精力限制的。(这个结论是一个争议极大的问题,最初由斯宾格勒提出,后来汤因比也有这样的思想,我则有意在这一点上更进一步,目前没有非常成熟的理论框架。)
      5、对于许多未知事物,即使在人类主观意志的强力参与下,出现概率也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不过这或许是因为我受概率论的影响太过根深蒂固。
      6、有许多问题,正反都有充足的理由,又都没有十足的理由,尤其在人文领域。这又牵涉到了康德的二律背反。不过我们目前讨论的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逻辑问题,所以二律背反不能严格应用。
      7、不知道是世界普遍现象还是中国人的特有现象,反正我感觉即使是讨论学术问题,总是一开始就搞成了辩论而不是讨论——在辩论中,不论何种观点,总可以找到理由来反驳,而讨论则期望求同存异。
      至于“外星人看来地球文明是一个单一文明”可以与“外星生物看来地球生物是一种单一生物”相类比,没什么可谈的。
      再至于硬是要用引用历史的错误来证明我在学问上的可靠性,我也承认,对于历史知识,有我这种水平的一百人中至少也有好几个,我并非什么很高深的人物。
      但我明白一点,上帝给了我灵魂,主要是要我用它来思考,而不是去记忆;我的灵魂之所以是独一无二的,只因为我的思维创新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尽管不是最优秀的,而不是对以往知识掌握的牢靠程度。于此相同,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创新能力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的记忆大概都是差不多的。
      对我这篇回复的前边部分的反驳,我愿意认真学习,但对于最后一段的反驳,涉及到我对于灵魂的理解与信仰,就请不要再开口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伶州鸠
(心聋目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8-5-8 23: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 chuhun989 的帖子

王顾左右而言他~

提两个建议:
1,不以事实为基础的思辨对认识世界没什么帮助,表面上的相关性更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2,读一下《枪炮、病菌与钢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5-8 23: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逻辑学?AEIO?二律背反?真值蕴含?严格蕴含?还是因明?还是墨辩?我也有兴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orrolewis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6
编号 77283
注册 2006-7-29


发表于 2008-5-9 19: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对于概率论的理解有值得探讨之处。把“一个文明做出某项技术发明”当作一个事件A,诚然,两个文明做出同一发明的概率是P(A)的平方。如果P(A)是一个不太大的数,它的平方当然变很小,但如果P(A)本身接近1呢?
现在的问题是,P(A)有多大?
如果A事件是指“驯化家畜”“种植农作物”或者“学会制作锐器”,对于单个早期文明人类个体而言,P(A)非常小,说是10的负6次方也不过分。但是人类文明有无数个体啊,如果楼主还记得什么是伯努利概型,那么你就发现当文明中的人数上升时,A不发生的概率会逐渐变小。对于绵延千百年的古人类文明,A不发生的概率才很接近0。也就是说,两个文明做出同个发明的概率并不是楼主说的那么低。
在文明间交流比较好的情况下,如果别人先做出发明,我们拿来主义,这是个结果,不是原因,楼上诸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同的情况不要混淆。
楼主很你能掰,也很能撑,不过大家是在探讨问题,不是人身攻击,为什么就要这么固执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1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1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7 12:1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81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