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曹操一生中的妙笔----曹操207年的南征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7-12-20 08:3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我还是不明白,各位怎么知道曹操是否有统一天下的能力?

如果仅仅是看势力多寡就定论的话,我就不说什么了。

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鲁肃。。。这些人是那么好对付的么?.

况且,曹操南征本来就是为打荆州,他可能自己也没想到刘备的逃跑把他拉进一场对东吴的战争中。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20 08:4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华剑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2
编号 67578
注册 2006-5-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20 10: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那能力,实力和能力很多时候不成正比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0 10: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打算南下时,刘表还在。
孙权刘表仍然为敌,这个孙刘联盟的可能性就很低。
曹操南下,孙权搞不好还会在刘表背后趁火打劫。
南下应该是正确的军事行动。

刘表亡故,曹操坚持取荆州也是迫不得已的行动。
刘表去后荆州将为刘备所有,以刘备占据荆州,壮大以后必为曹操之患,这点从后来也可以看出来。
所以曹操要迅速击败刘备,这是急所。
从战略上来说曹操也基本正确。

问题出在执行上。
曹操击败刘备后,刘备尚有余力,这才是能够成立孙刘联盟的关键。
赤壁一战,孙刘取胜虽有侥幸成分,但主动权基本都在孙刘手中。

整体来说,曹操南下的选择没错,但预期的战略目标都没达成,称为妙笔就扯淡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asali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5
编号 237062
注册 2007-11-9


发表于 2007-12-20 10: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都不是妙笔~~~~ 没必要挣~~~·CC以赤壁败而憾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0 10: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20 08:31 发表
况且,曹操南征本来就是为打荆州,他可能自己也没想到刘备的逃跑把他拉进一场对东吴的战争中。

刘备的逃跑把他拉进一场对东吴的战争——这点他应该是能想到的,但想到也得做。
他没想到的应该是刘表突然挂了,刘琮突然降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消失D马甲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51
编号 77529
注册 2006-7-31


发表于 2007-12-20 10: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貌似程某人就提到时孙刘合作..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7-12-20 11:0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12-20 10:41 发表
曹操打算南下时,刘表还在。
孙权刘表仍然为敌,这个孙刘联盟的可能性就很低。
曹操南下,孙权搞不好还会在刘表背后趁火打劫。
南下应该是正确的军事行动。

刘表亡故,曹操坚持取荆州也是迫不得已的行动。 ...

称为妙笔确实不妥,我只是不认为它是败笔而已。

袁绍发动的官渡之战,那才是真正的大败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0 11: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20 11:00 发表

称为妙笔确实不妥,我只是不认为它是败笔而已。

袁绍发动的官渡之战,那才是真正的大败笔。

刘表如果早死一段时间,刘备就该高兴了,曹操就没机会了。
刘表如果晚死一段时间,曹操就该高兴了,刘备没机会了。
忽然发现刘表在这个时间段上挂了,最赚的居然是孙权

官渡跟赤壁其实差不多,从战略上袁绍也是基本正确。
但在具体执行上,曹操要比袁绍部下的将领高明,所以曹操还有能力相争。
但关键还是许攸这个二五仔的出现,否则曹操还是没机会。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7-12-20 11: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我只是说从结果上,官渡属于完败,但曹操南征从整体上讲不算完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20 11: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20 11:24 发表
我只是说从结果上,官渡属于完败,但曹操南征从整体上讲不算完败。

结果上,官渡也不是完败,官渡败后,袁绍实力犹存,仍据北方数州。
总不能把袁绍死后出现的问题,也推给官渡之败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2-20 12: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20 08:31 发表
我还是不明白,各位怎么知道曹操是否有统一天下的能力?

如果仅仅是看势力多寡就定论的话,我就不说什么了。

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鲁肃。。。这些人是那么好对付的么?.

况且,曹操南征 ...

有实力,没有完成,只能是个人能力问题---阿瞒是也;
有能力,没有完成,只能是国家实力问题--诸葛亮是也。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2-20 12:1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因苏阿
(热那亚来人)

★★★★

Rank: 9Rank: 9Rank: 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2180
编号 117698
注册 2007-3-7
来自 博卡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7-12-20 14: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妙笔?老曹赤壁的最大遗害就是使刘备做大,刘备这种人一旦做大,后患无穷啊。诸葛亮的北伐可没使谁做大,倒是打的曹魏经济崩溃
顶部
性别:男-离线 DQ77916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41
编号 143956
注册 2007-4-21


发表于 2007-12-21 16: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有赤壁大战,曹操就一定能统一天下?
这只是一个估计说法吧!
我倒觉得曹操并无统一天下的雄心.况且,其年龄已近垂末,应该不具备统一天下的能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ela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4
编号 2466
注册 2003-11-23


发表于 2007-12-22 21: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12-20 01:43 发表

不做过, 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对内办实事就足够了. 当年中国人都象你"安客观规律办事", 也许你现在是日本籍吧.

对于白丁来说,“不做过, 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是可以的,但是对于掌握国家命运,掌握苍生命运的当政者来说,就不可以了。尤其是某些人津津乐道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果当政者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老百姓无疑是悲哀的。

又扯小日本干吗,情况一样吗?说起小日本,我倒觉得诸葛有些相象。都是不自量力,都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结果都没有好果子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7-12-22 22: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按照客观规律,曹孟德应该早点投降袁本初.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7-12-22 22: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因苏阿 于 2007-12-20 14:43 发表
妙笔?老曹赤壁的最大遗害就是使刘备做大,刘备这种人一旦做大,后患无穷啊。诸葛亮的北伐可没使谁做大,倒是打的曹魏经济崩溃

这个错误犯在公元 199/200 年,而不是公元 207/208 年。

况且,曹操的敌人又不仅仅是刘备,江东孙权就那么好对付么?至少我没从曹操身上看到任何证明。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22 22:1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骁骑兵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7
编号 74988
注册 2006-7-10


发表于 2007-12-22 22: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某些人津津乐道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二战中的德国、日本是典型。

有能力,没有完成,只能是国家实力问题-------希特勒、东条英机是也,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发动战争,不仅给世界人民也给德、日两国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majun65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5
编号 172294
注册 2007-6-6


发表于 2007-12-23 02: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elan 于 2007-12-19 21:43 发表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按老话说是“逆天而行”,按现在的话就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不值得敬佩。那些真正脚踏实地办实事的人才值得敬佩。

有道理!老诸就是太自以为是了,才空耗了蜀国本来就不强大的国力。至于曹操,人家家大业大,输得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arsethwind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6
编号 252919
注册 2007-12-20


发表于 2007-12-23 03: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冒牌 的帖子

比賽變數本來就很大 誰能說保證拿第一 拿到銅牌也就等於他至少有了銅牌的實力

難道就不可能連牌都沒拿到嗎

事前的假定都是臆測 是無意義的 只有結果 才是重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7-12-23 10: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孙权和孙家政权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当时孙权威信未著,一班大族与他不同心都要投降.
而赤壁战后,即使曹操班底未损多少,但是孙权已经震住了内部,有了信心,可以统合全部力量对抗.
表面上孙权还是那个孙权,江东在一年半载之间也没太大发展,兵力地盘比北方曹操还是大大的劣势.但是最大的不同是,在孙权眼里,那个不可战胜的曹操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回顾历史,自然是觉得孙权也是一代人杰,曹操没那么容易拿下他.可这个结论是靠孙权自己通过战斗得出来的.孙权在第一次交锋之前可是担心的很,没什么把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士别三日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340
编号 69088
注册 2006-5-19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07-12-23 10: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骁骑兵 于 2007-12-22 22:47 发表
某些人津津乐道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二战中的德国、日本是典型。

有能力,没有完成,只能是国家实力问题-------希特勒、东条英机是也,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发动战争,不仅给世界人民也给德、日两 ...

德国和日本实力很弱吗?
.希特勒和东条英机可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是他们都是自以为能统一世界或占领中国,才发动战争.
所以他们应该属于"没有能力"的类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骁骑兵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7
编号 74988
注册 2006-7-10


发表于 2007-12-23 11: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战是

德国+日本+意大利+匈牙利等几个国家VS美国+苏联+英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

双方实力的差距大于三国魏蜀的差距(还不算魏国的大部分力量被东吴牵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斩杀大将
(坐底以望天)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03
编号 34444
注册 2005-3-12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23 16:0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2-19 18:29 发表
这不是三国史区幻想派鼻祖精锐骑兵吗?

啥时变曹黑了?

这阿瞒在天下三分有二,不思一统天下,反到考量如何守住江山,啥时堕落到这个水准?为了贬低诸葛亮,用这种手法本无所谓,但用得这么差,在下还真是 ...

哈,此人我有印象,当年还闹得风风雨雨的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elan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4
编号 2466
注册 2003-11-23


发表于 2007-12-24 00: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07-12-22 22:01 发表
按照客观规律,曹孟德应该早点投降袁本初.

投降袁本初?为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卡卡猪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5
编号 41177
注册 2005-6-17


发表于 2007-12-24 00: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骁骑兵 于 2007-12-23 11:37 发表
二战是

德国+日本+意大利+匈牙利等几个国家VS美国+苏联+英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

双方实力的差距大于三国魏蜀的差距(还不算魏国的大部分力量被东吴牵制)

扯的真远啊

德国,日本,意大利一开始可是在欺负弱小

尿到美国佬,苏联佬的头上人家才舍得动手

..能比么?

[ 本帖最后由 卡卡猪 于 2007-12-24 01:4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士别三日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340
编号 69088
注册 2006-5-19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07-12-24 08: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骁骑兵 于 2007-12-23 11:37 发表
二战是

德国+日本+意大利+匈牙利等几个国家VS美国+苏联+英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

双方实力的差距大于三国魏蜀的差距(还不算魏国的大部分力量被东吴牵制)

这就是他们没能力的表现,过早地惹苏联和美国佬
其实真要比较,董卓比较适合他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华剑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2
编号 67578
注册 2006-5-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24 11: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寒一个,德日那叫明知不可为而为.强,水准真是高到没处说.他们不发动战争别人就回来消灭他们?再寒一个,好象现在还存在两个国家一个叫德国一个叫日本吧.贬低纳粹和鬼子也不用如此贬低其智商吧.这和中国的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可以等同吗?比到这个程度也算无所不用其极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哭竹
(哭竹)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0
编号 254296
注册 2007-12-23


发表于 2007-12-24 11: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公南征的前半部分战果是妙笔。赤壁虽然没多大损失,但是不打就没损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7-12-24 13: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骁骑兵 于 2007-12-22 22:47 发表
某些人津津乐道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二战中的德国、日本是典型。

有能力,没有完成,只能是国家实力问题-------希特勒、东条英机是也,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发动战争,不仅给世界人民也给德、日两 ...

照你的意思,你老子当年就应该顺应时势,去投靠小日本,当那无耻的汉奸,这样就更可以理直气壮的骂我们这些不识时务的人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7-12-24 18: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elan 于 2007-12-24 00:44 发表


投降袁本初?为什么?

官渡之前的袁曹实力对比如何?
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魏氏春秋曰:公云:“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
当时的老曹都认为不能自保,为什么不投降老袁,来顺应下客观规律,也省得河北打七年的仗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9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14: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22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