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cmy77 于 2014-3-15 23:27 发表
这本书不是日本人的记载,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写的,只是因为不是在中国,所以才保存了下来。
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有心人士将此书从日本印了带回中国,“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复活,助革命成功”(鲁迅《杂记》)
1940年,林语堂先生主持的上海西风社出版了扬州人毛如升先生英译的《扬州十日记》。美国学者贝德博士在该英译本《序言》中,对本书的文学价值,给予高度评价。
我都把鲁迅,林语堂给搬出来了,你也搬几个出来
我就是好奇,为啥说作者是王秀楚?依据为何? 其次,如何流传到日本的?扬州十日记在清一朝两百多年不见痕迹,到了民国革命党就有了,你确定不是政治意义大过历史意义?
其次,林语堂的评价只是文学家、语言学家。从来不是历史学家,他出版英译的扬州十日记是革命党搬出来后的英文版,这也算证据?他不过担当了翻译工作,他是否深究过此物真伪?
还有,别说鲁迅,此公我真看不出对历史造诣如何,写小说还不错。你引荐的可都是圈外人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