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7-18 01:5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司马老头跟诸葛亮干了几场也一样是劳而无果。而五次北伐里,只有区区两次跟司马懿有关。

司马懿则有伙同曹真郭淮同志三露大军并进,劳而无功的显著功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7-18 01: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7-18, 1:55:03发表
楼上,司马老头跟诸葛亮干了几场也一样是劳而无果。而五次北伐里,只有区区两次跟司马懿有关。

司马懿则有伙同曹真郭淮同志三露大军并进,劳而无功的显著功绩

事实是什么也说明不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7-18 10:5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啥,就证明了司马某某曹某某和郭某某两个不会走路,一个不会打仗罢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7-18 11: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7-18, 10:58:19发表
没啥,就证明了司马某某曹某某和郭某某两个不会走路,一个不会打仗罢了。

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於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於城里,昭又於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

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知其必败,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

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数日,亮不动。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

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楼桑野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2
功绩 16
帖子 604
编号 38945
注册 2005-5-15


发表于 2005-7-18 12: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个贴,关于诸葛的军事才华
  
  陈寿作《诸葛亮传》,虽然对诸葛亮充满了崇敬之情,但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却有这么两句评论: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与?”
  
  于是,后世便有许多人据此提出疑问:“诸葛亮有军事才能吗?”
  
  还有人干脆作出否定的回答。理由嘛,一是陈寿的这两句话,二是诸葛亮北伐无功。
  
  其实,陈寿并没有说诸葛亮缺乏军事才能。
  
  首先,陈寿所说的“治戎为长”,即指诸葛亮善于治军。善于治军,算不算是军事才能呢?
  
  作为一个军事家,首要的一点,就是善于治军。如果不能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又凭什么去南征北战呢?
  
  其次,陈寿所说的“奇谋为短”,是相对于诸葛亮“治戎为长”而言的。诸葛亮在“奇谋”方面的才干稍逊于他在治军方面的才干,并不说明诸葛亮不善“奇谋”或没有“奇谋”。
  
  同样,“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之语也是陈寿对诸葛亮综合才能的分析对比后作出的结论。如果诸葛亮“理民之干”可打10分的话,那么其“将略”则打8分。如果以同样的标准再给别人打分,如给司马懿打分,那么,司马懿的“理民之干”也许只有3分,军事才能也不过只有6分。
  
  譬如评价苏东坡的诗、词、文章,可能其诗不如其文,其文不如其词。但无论单说哪一项,苏东坡都是大家。不能因为有人说苏轼的诗不如词,就误以为苏轼不会写诗。
  
  对于诸葛亮北伐无功一事,陈寿也没敢下断言说诸葛亮没有军事才能,而是用疑问的口气说:“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与?”
  
  而且,陈寿还为诸葛亮北伐无功作了一番辩护: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成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耶?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陈寿将诸葛亮北伐无功的原因归纳为四点:一是与诸葛亮对阵的,偏偏是“人杰”司马懿;二是寡不敌众;三是诸葛亮手下没有韩信、王子城父那样的名将;四是诸葛亮的长处在于处理政事,而不在于用兵打仗。最后,陈寿颇为遗憾地说诸葛亮北伐没有成功是“天命有归”。
  
  应当说,陈寿的总结与对诸葛亮的评价是颇为中肯的。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北伐的失败,但不能就此就说明诸葛亮没有军事才能。
  
  有人常举诸葛亮不用魏延兵出子午直捣长安之计来说明诸葛亮不善于用奇兵。其实,魏延所说的只带五千精兵“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直捣长安的计划,乃孤军深入,为兵法所忌。诸葛亮用兵谨慎,没有十分的把握,他是不愿冒险的。所以,魏延之计仅是口头一说,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能否成功尚有疑问。
  
  尽管诸葛亮北伐无功,但后人对此评价颇高,并没有“以成败论英雄”。 如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张俨《默记》云:“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张俨是三国时吴国人,在当时,吴国也算是蜀汉的敌国。敌国之人评论诸葛亮,尤如此崇敬,亦可见诸葛亮之才高德邵了。
  
  裴注又引《袁子》云:“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
  
  魏国名将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楼桑野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2
功绩 16
帖子 604
编号 38945
注册 2005-5-15


发表于 2005-7-18 12: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魏国名将张郃曾出军与诸葛亮交战,结果为诸葛亮设计射杀。魏明帝曹睿闻知张郃阵亡,大惊,在朝堂上当着群臣叹道:“蜀未平而郃死,将若之何?”张郃之死,使司马懿进一步领教了诸葛亮之军事才能,所以一直不敢与诸葛亮决战。
  
  诸葛亮去世后,蜀军安然而退。司马懿来到诸葛亮的营地,见其营垒井井有条,不由称赞说:“天下奇才也!”南宋思想家陈亮曾说司马懿此叹乃“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
  
  诸葛亮去逝后,遗命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二十九年后,魏将钟会征蜀,军至汉川,曾亲至诸葛亮庙祭奠,并对诸葛亮墓予以重点保护,命军士不得在附近放牧樵采。对敌国的已故统帅如此尊敬,此等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尚不多见。
  
  南朝时,梁将陆法和征蜀,率大军到白帝城,对部下说:“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
  
  唐太宗李世民与李靖经常在一起探讨军事理论,他们的谈话后来被编辑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一书,成为备受兵家推崇的“武经七书”之一。二李谈话中涉及到的军事家有十七人,多次被提到的军事家有八人,被问及的次数如下:孙武21问;诸葛亮13问;姜太公9问;曹操6问;司马穰苴5问;管仲3问;吴起3 问;韩信3问。由此可见,诸葛亮在军事家李世民和李靖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兵圣孙武。
  
  说诸葛亮没有军事才能的人,往往只说诸葛亮北伐,不谈诸葛亮南征。诸葛亮南征之事,《三国志》记载得非常简略,只有十余字:“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诸葛亮之南征,即《三国演义》中大肆渲染的“七擒孟获”之事。这是诸葛亮从戎之后最为辉煌的战绩。
  
  据裴松之注《三国志》引《汉晋春秋》载,诸葛亮为这使蜀汉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率军南征蛮夷,“至南中,所在战捷。”对南人部落首领孟获采取“攻心为上”的办法,将孟获“七纵七擒”,使孟获对诸葛亮心服口服,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从诸葛亮将孟获“七纵七擒”之事来看,说诸葛亮无军事才能无疑也是站不住脚的。
  
  再说,诸葛亮在军事理论方面也有极为辉煌的成就。如果说诸葛亮是我国一流的军事战略家,相信不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之策。日后历史的发展,果然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丝毫不爽地兑现了。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奇观。仅此一事,诸葛亮即足以当之无愧地名列我国古代军事战略家之榜首。
  
  诸葛亮之治军,亦不亚孙吴,连敌手司马懿也不得不叹为奇才,这里无须再说。
  
  诸葛亮的军事著作如今大多已经散佚,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当时曾有《诸葛氏集》行世,目录如下:
  
  开府作牧第一;权制第二;南征第三;北出第四;计算第五;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综核下第八;杂言上第九;杂言下第十;贵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传运第十三;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瑾书第十五;与孟达书第十六;废李平第十七;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科令上第二十;科令下第二十一;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军令下第二十四。
  
  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陈寿所记的《诸葛氏集》已佚,明人曾收集诸葛亮的文章,编为《诸葛丞相集》和《诸葛忠武书》,但所收文章真伪混杂,参考价值不大。今人所辑的《诸葛亮集》(中华书局出版)对所收文章考订较详细,其中反映诸葛亮军事思想的文字仅有《兵要》共十则,估计这只是诸葛亮军事论著中的片言只语。
  
  目前流传于世的《将苑》与《心书》各一卷,“皆言为将用兵之法”,旧题为诸葛亮所作。其实据学者考证,均系后人伪托。署为诸葛亮所作的兵书还有《六军镜》、《心诀》、《兵机法》等,盖因诸葛亮名气太大,后人假托其名以售其术而已。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盖宋以来兵家之书,多托于亮。”
  
  这个现象也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军事理论家,以致于他们宣扬自己的学说和见解,不得不借助于诸葛亮的大名。
  
  诸葛亮对军事理论的贡献,还有众所周知的“八阵图”。《三国志·诸葛亮传》说他“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八阵图”是诸葛亮对部队战斗队形和兵力部署经过悉心研究独创出的一种阵图,但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如今已无人知晓了。
  
  西晋永兴年间,镇南将军刘弘至诸葛亮曾隐居过的隆中,瞻仰诸葛亮故居,恭恭敬敬地为诸葛亮立碑,碑文中云:“夫有知己之主,则有竭命之良,固所以三分我汉鼎,跨带我边荒,抗衡我北面,驰骋我魏疆者也。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阵,不亚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认为就诸葛亮所创的“八阵图”来说,其军事才华不亚于孙武、吴起。
  
  据说诸葛亮推演“八阵图”的遗址尚存数处,杜甫在瞻仰四川奉节长江边上的“八阵图”遗址时曾写诗赞颂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的“八阵图”威震敌国,亦可见诸葛亮之军事造诣。
  
  总之,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思想和军事实践曾影响了当时的历史进程。可以说,若没有诸葛亮,就不会有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偷心猎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54
编号 300
注册 2005-1-9


发表于 2005-7-18 14: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很有军事才能,就不善于进攻只善于防守反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7-18 14: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11:10:25发表
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於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於城里,昭又於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

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知其必败,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

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数日,亮不动。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

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第一点,见诸葛亮给其兄之书中的内容。偶不多言,如果您找不到,我再给您授授课。

第二点,见汉晋春秋。

第三点,见死诸葛走生仲达。

第四点,见武功水之司马氏万骑游河记。

第五点,见张合传&汉晋春秋。
顶部
性别:女-离线 lzp111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1003
注册 2005-6-15


发表于 2005-7-18 14: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俘斩万计。纯粹是吹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7-18 14:4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7-18, 14:27:48发表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11:10:25发表
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於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於城里,昭又於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

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知其必败,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

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数日,亮不动。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

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第一点,见诸葛亮给其兄之书中的内容。偶不多言,如果您找不到,我再给您授授课。

第二点,见汉晋春秋。

第三点,见死诸葛走生仲达。

第四点,见武功水之司马氏万骑游河记。

第五点,见张合传&汉晋春秋。

事实就是如此 诸葛打不过司马 把自己搞死了 哈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7-18 15: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嘿,事实就是司马打不过诸葛,只有等诸葛死了才敢做威做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7-18 17:4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7-18, 15:17:34发表
嘿,事实就是司马打不过诸葛,只有等诸葛死了才敢做威做福。

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於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於城里,昭又於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

会有长星坠亮之垒,帝知其必败,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

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数日,亮不动。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

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rrowblu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75
编号 25044
注册 2004-11-19


发表于 2005-7-18 18: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哈哈,楼上黔驴技穷了,

引的全是晋书的内容

可惜是人都知道,晋书是对司马家马屁满天飞的垃圾,只配用来做手纸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7-18 19: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7-18, 18:56:37发表
哈哈,楼上黔驴技穷了,

引的全是晋书的内容

可惜是人都知道,晋书是对司马家马屁满天飞的垃圾,只配用来做手纸

网上诋毁晋书的内容只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没有什么专家承认过 为什么不能引?哈哈 驳不倒就一边呆着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18 19: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7-18, 18:56:37发表
哈哈,楼上黔驴技穷了,

引的全是晋书的内容

可惜是人都知道,晋书是对司马家马屁满天飞的垃圾,只配用来做手纸

晋书照样是正史,凭什么不能引?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晋书不让引,两晋历史干脆别研究好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rrowblu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75
编号 25044
注册 2004-11-19


发表于 2005-7-18 21: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19:35:00发表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7-18, 18:56:37发表
哈哈,楼上黔驴技穷了,

引的全是晋书的内容

可惜是人都知道,晋书是对司马家马屁满天飞的垃圾,只配用来做手纸

网上诋毁晋书的内容只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没有什么专家承认过 为什么不能引?哈哈 驳不倒就一边呆着去

切,批驳晋书的专家多了去了


你举的证据都是晋书上的孤证,根本不足为凭


资治通鉴上记载的可是第四次北伐,诸葛大胜司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rrowblu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75
编号 25044
注册 2004-11-19


发表于 2005-7-18 21: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19:37:48发表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7-18, 18:56:37发表
哈哈,楼上黔驴技穷了,

引的全是晋书的内容

可惜是人都知道,晋书是对司马家马屁满天飞的垃圾,只配用来做手纸

晋书照样是正史,凭什么不能引?  

晋书上记载的司马懿的事情,完全是打拍马屁,根本不足为据

没有一本历史书关于诸葛北伐的内容,和晋书相同

孤证根本不足取

连这都不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rrowblu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75
编号 25044
注册 2004-11-19


发表于 2005-7-18 21: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7-18, 19:44:44发表
晋书不让引,两晋历史干脆别研究好了。

不是晋书所有的内容都不让引


而是晋书关于诸葛和司马对阵的记载

根本不可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18 21: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7-18, 21:21:23发表

QUOTE:
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19:37:48发表
[quote]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7-18, 18:56:37发表
哈哈,楼上黔驴技穷了,

引的全是晋书的内容

可惜是人都知道,晋书是对司马家马屁满天飞的垃圾,只配用来做手纸

晋书照样是正史,凭什么不能引?  

晋书上记载的司马懿的事情,完全是打拍马屁,根本不足为据

没有一本历史书关于诸葛北伐的内容,和晋书相同

孤证根本不足取

连这都不懂?    [/quote]
孤证不能引?中国历史上那么多孤证,人们照样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偷心猎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54
编号 300
注册 2005-1-9


发表于 2005-7-18 21: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7-18, 15:17:34发表
嘿,事实就是司马打不过诸葛,只有等诸葛死了才敢做威做福。

嘿,事实就是诸葛亮打不过司马懿,只有在五丈原干对峙到呕血死。

都说了诸葛亮是防守诱敌高手,主动进攻则连个小小陈仓都打不下来。要兴复汉室,只会防守诱敌是没有用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7-18 21:3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7-18, 21:19:25发表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19:35:00发表
[quote]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7-18, 18:56:37发表
哈哈,楼上黔驴技穷了,

引的全是晋书的内容

可惜是人都知道,晋书是对司马家马屁满天飞的垃圾,只配用来做手纸

网上诋毁晋书的内容只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没有什么专家承认过 为什么不能引?哈哈 驳不倒就一边呆着去

切,批驳晋书的专家多了去了


你举的证据都是晋书上的孤证,根本不足为凭


资治通鉴上记载的可是第四次北伐,诸葛大胜司马 [/quote]
对诸葛不利的记载你们当然不让引了 心虚呗 我们从来没不让你们引对司马不利的记载 这就是差距 哈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18 21: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偷心猎人于2005-07-18, 21:30:23发表
嘿,事实就是诸葛亮打不过司马懿,只有在五丈原干对峙到呕血死。

都说了诸葛亮是防守诱敌高手,主动进攻则连个小小陈仓都打不下来。要兴复汉室,只会防守诱敌是没有用的。

本来以蜀魏国力之差,不出子午谷,就不可能兴复汉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7-18 21: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21:33:34发表

QUOTE:
原帖由偷心猎人于2005-07-18, 21:30:23发表
嘿,事实就是诸葛亮打不过司马懿,只有在五丈原干对峙到呕血死。

都说了诸葛亮是防守诱敌高手,主动进攻则连个小小陈仓都打不下来。要兴复汉室,只会防守诱敌是没有用的。

本来以蜀魏国力之差,不出子午谷,就不可能兴复汉室

又是一个意淫蜀魏国力相差无比悬殊的 哈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偷心猎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54
编号 300
注册 2005-1-9


发表于 2005-7-18 21: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诸葛“奇谋为短”应该就是指他不懂出其不意的主动进攻吧,就像邓艾的灭蜀、吕蒙的白衣渡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18 21: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21:37:12发表

QUOTE:
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21:33:34发表
[quote]原帖由偷心猎人于2005-07-18, 21:30:23发表
嘿,事实就是诸葛亮打不过司马懿,只有在五丈原干对峙到呕血死。

都说了诸葛亮是防守诱敌高手,主动进攻则连个小小陈仓都打不下来。要兴复汉室,只会防守诱敌是没有用的。

本来以蜀魏国力之差,不出子午谷,就不可能兴复汉室

又是一个意淫蜀魏国力相差无比悬殊的 哈哈 [/quote]
本来就是,蜀国人口多少?魏国人口多少?从人口这一起码的国力差常识都可以看出魏国的国力如何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7-18 21:4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21:39:11发表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21:37:12发表
[quote]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21:33:34发表
[quote]原帖由偷心猎人于2005-07-18, 21:30:23发表
嘿,事实就是诸葛亮打不过司马懿,只有在五丈原干对峙到呕血死。

都说了诸葛亮是防守诱敌高手,主动进攻则连个小小陈仓都打不下来。要兴复汉室,只会防守诱敌是没有用的。

本来以蜀魏国力之差,不出子午谷,就不可能兴复汉室

又是一个意淫蜀魏国力相差无比悬殊的 哈哈 [/quote]
本来就是,蜀国人口多少?魏国人口多少?从人口这一起码的国力差常识都可以看出魏国的国力如何了  [/quote]
你的意思是中国现在的国力全世界第一喽 哈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18 21: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21:40:17发表

QUOTE:
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21:39:11发表
[quote]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21:37:12发表
[quote]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21:33:34发表
[quote]原帖由偷心猎人于2005-07-18, 21:30:23发表
嘿,事实就是诸葛亮打不过司马懿,只有在五丈原干对峙到呕血死。

都说了诸葛亮是防守诱敌高手,主动进攻则连个小小陈仓都打不下来。要兴复汉室,只会防守诱敌是没有用的。

本来以蜀魏国力之差,不出子午谷,就不可能兴复汉室

又是一个意淫蜀魏国力相差无比悬殊的 哈哈 [/quote]
本来就是,蜀国人口多少?魏国人口多少?从人口这一起码的国力差常识都可以看出魏国的国力如何了  [/quote]
你的意思是中国现在的国力全世界第一喽 哈哈 [/quote]
昏,现在和古代本来就不同,现在是靠信息化打击,不需要很多人,古代都是真刀真枪的在拼,没有人怎么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7-18 22:0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21:43:55发表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21:40:17发表
[quote]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21:39:11发表
[quote]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21:37:12发表
[quote]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21:33:34发表
[quote]原帖由偷心猎人于2005-07-18, 21:30:23发表
嘿,事实就是诸葛亮打不过司马懿,只有在五丈原干对峙到呕血死。

都说了诸葛亮是防守诱敌高手,主动进攻则连个小小陈仓都打不下来。要兴复汉室,只会防守诱敌是没有用的。

本来以蜀魏国力之差,不出子午谷,就不可能兴复汉室

又是一个意淫蜀魏国力相差无比悬殊的 哈哈 [/quote]
本来就是,蜀国人口多少?魏国人口多少?从人口这一起码的国力差常识都可以看出魏国的国力如何了  [/quote]
你的意思是中国现在的国力全世界第一喽 哈哈 [/quote]
昏,现在和古代本来就不同,现在是靠信息化打击,不需要很多人,古代都是真刀真枪的在拼,没有人怎么行?        [/quote]
既然差距那么大 魏国怎么就统一不了呢?魏国怎么又那么怕蜀吴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7-18 22: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22:01:07发表

QUOTE:
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21:43:55发表
[quote]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21:40:17发表
[quote]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21:39:11发表
[quote]原帖由sukerwl于2005-07-18, 21:37:12发表
[quote]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7-18, 21:33:34发表
[quote]原帖由偷心猎人于2005-07-18, 21:30:23发表
嘿,事实就是诸葛亮打不过司马懿,只有在五丈原干对峙到呕血死。

都说了诸葛亮是防守诱敌高手,主动进攻则连个小小陈仓都打不下来。要兴复汉室,只会防守诱敌是没有用的。

本来以蜀魏国力之差,不出子午谷,就不可能兴复汉室

又是一个意淫蜀魏国力相差无比悬殊的 哈哈 [/quote]
本来就是,蜀国人口多少?魏国人口多少?从人口这一起码的国力差常识都可以看出魏国的国力如何了  [/quote]
你的意思是中国现在的国力全世界第一喽 哈哈 [/quote]
昏,现在和古代本来就不同,现在是靠信息化打击,不需要很多人,古代都是真刀真枪的在拼,没有人怎么行?        [/quote]
既然差距那么大 魏国怎么就统一不了呢?魏国怎么又那么怕蜀吴呢? [/quote]
魏国怕蜀吴了吗?差距大就能统一?要知道当时蜀国诸葛亮,吴国陆逊还在,哪那么容易统一?我看你还是延续上次在关羽是否杀颜良辩论中的优良传统,故意绕开话题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1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1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7 22: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876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