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赤壁崛起到关羽失败, 刘备军队的成长十年及其社会背景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3-26 05: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赤壁崛起到关羽失败

赤壁时期刘备的起家本钱,大家都知道是最多两万:关羽水军万人,刘琦江夏战士万人。有观点认为即使这个数字也是虚的,那就更少了。

当时天下人口最富的蜀郡和荆州南郡,襄阳作为刘表时期的治所,人口总量可观,在赤壁前夕跟随刘备南奔的百姓有十万众,这不过是襄阳人口的一部分,整个襄阳到江陵的人口数应该极为可观。

陶元珍三国食货志整理的资料:

全三国文卷五十六载刘镇南碑碑文谓刘表「即迁州牧,又迁安南将军,领州如故,于时诸州,或失土流播,或水潦没害,人民死丧,百遣二三,而君保完万里,至於沧海。」碑文又日:「劝穑务农,以田以渔,稌粟红腐,年谷丰夥,江湖之中,无劫掠之寇,沅湘之间,无壤窃之民。」

三国志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

这条记载如果可信的话,那么就可以肯定曹操赤壁虽败但抓紧时间迁走了多数人口。

剩下的数量,加上荆南四郡的人口总数也还是不少。

建安十三年冬十四年春的赤壁大战之后,到建安十六年十二月,刘备入益州抵涪。“并军三万余人”,此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继续增兵进入巴蜀,多少兵呢?当不止一万。具体是两万还是三万?我们不去猜想。

模仿一下燕老的算法:张飞有资格带1W,孔明5-8K,子龙3-5K,合计两万上下,呵呵。

这时关羽的荆州防御是比较真空的,但是,万人总得有吧。不能再少了。

合计下来刘备总兵力当在六万以上。除去赤壁时期的关羽水军万人,刘琦江夏战士万人,应该有四万余的新训部队。

当时周瑜和曹仁围着江陵城蘑菇了一年。给刘备的募兵训练时间真的很是仓促。刘备这方面的才干是很强的。这种工作的经验,刘备以前在徐州就有过摸索,这次是真的到了英雄用武之地啦。

建安十六年(211)冬天刘备入川时兵力,绵阳通鉴说:“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备。备自江州北由垫江水诣涪。璋率步骑三万余人往会之。”

“十七年(212)十二月备求益万兵及资粮,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

刘备在涪平静的耗了一年。看来他当时很放心荆州的防务问题。

十八年初(213)二刘翻脸,李严等投降,刘备在雒城跟刘循又耗了一年。

这里不说张任,单提刘循。绵阳通鉴说:“任勒兵出战于金雁桥,军败,任死。”张任他很可能上半场就OVER了,剩下的都是刘循守的。

“十九年(214)闰四月,诸葛亮、张飞、赵云将兵入蜀。五月,刘备入成都。”

陶元珍三国食货志整理的资料:

蜀志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统说备曰,……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

晋书地理志:「蜀郡……户五万。」

续汉书郡国志:「蜀郡……户三十万。」

笔者注一个:蜀郡……户三十万。这个不是蜀汉哦,巴蜀是重庆四川,蜀郡仅为蜀郡、广汉、犍为三大郡之一。

成都周围受建安二十二年(217)那场大疫的伤害看来并不大,而战乱、饥饿也不曾有效杀伤成都周围地区人口;这些户口数后来被迁去关中。廖化大约就是在这些迁徙中的的一次,途中忧病死去的。所以晋书地理志:「蜀郡……户五万。」的记载可以不用理睬。

在刘备入川前,庞统说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这个百万也许是类似曹操治水军八十万的同类吹嘘之辞,不过呢,户三十万,口百万就太少。合巴蜀之地,总户口应当不止此数。对应阿斗投降交出的户口本,三国志后主传:“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倒也基本吻合。我们姑且认为阿斗这个是豪强地主隐匿户口的结果吧。但是呢,因为四川所遭疾病、饥饿、杀戮最少,数据的对照最能说明问题。

刘璋曾率步骑三万余人往成都北面的涪去会刘备,而两次跟刘备在军力合作上打交道的数量都是四千,看来他是在成都屯了三万中央军,在周边地区各驻了几支4-5千人的小部队。全国总兵力五万上下的样子。

刘璋在这么一个可以维持十五万左右军队的巴蜀天府之国只维持了大约五万左右的军队,难怪说他软弱。

二刘的交战基本以刘璋属下望风而降为主,庞统和张任之死似乎都不是浴血奋战、遍地死尸、血腥杀戮的结果。五万左右的部队应该没有被杀死多少。

此后刘备的军力当升到十万以上,十一万左右。

如果要问为什么降卒可以算进兵力中来。原因一是那个年头有兵户制度,兵户就是兵户,换了政权也不会让他们下岗回家的。二是同是汉朝刘姓重臣之间的权利交替,对当兵的没多大影响,因为刘备的政治水平高过刘璋很多,降卒也许反而会焕发出原来所没有过的更高士气都不算奇怪。

平定成都到汉中战役其间有三年时间,成心要招兵的话也能招一些兵。但是,这个需要先稳定民心,平息反叛,核对户籍,派出征兵干部与训练教官。要到很多年以后诸葛亮才把这个工作做到家。

如果刘备能提前预见到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灾,以及随后陆续发生的汉中、襄樊战事以及关羽败亡后的复仇战征兵行动... ...刘备也许会抓紧这宝贵的三年时间,在抚恤百姓和穷兵黩武中间勇敢的选择后者... ...可惜,没有提前预知这些,不急于征兵当时还是正确的。

当时,刘备也许有募兵,但是不多,事实上关羽死后他才开始迟迟的全力补做这个征兵工作。

当时的蜀国加上荆州兵力,穷兵黩武可以弄到十五万以上,甚至十八、九万,但是真实数量该在十一万上下,考虑刘备取成都后或有的募兵行动,也许能多一万人吧。就是十一万到十二万间。

建安二十年,曹操定汉中。

三国志先主传:二十年(215),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遣黄权将兵迎张鲁,张鲁已降曹公。曹公使夏侯渊、张郃屯汉中,数数犯暴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於瓦口,破郃等,〔郃〕收兵还南郑。先主亦还成都。
 
这里下公安的五万兵马,事后也许全留给关羽了,也许留了部分给关羽,也许没留。

这时,关羽还会是万余人守江陵么?呵呵,怎么可能呢。给关羽的,必不会是四川兵,一定就是荆州兵。荆州兵的总数量我们前面对照加减得出的判断是5-6万人。

下公安这次的五万兵马,就是这批人马最为合理,完全就留在荆州了也有合理处,留部分则更合情理,但最终会陆续都把他们发回到原籍。毕竟古代战争的士兵没有成为真正的职业化雇佣兵团,不是以拿钱为参军的目的。兵役和徭役一样,是百姓义务和社会分工的结果。

建安二十一年(216)冬,十月,魏王操治兵击孙权;十一月,至谯。二十二年春,正月,魏王操军居巢,孙权保濡须,二月,操进攻之。初,右护军蒋钦屯宣城,芜湖令徐盛收钦屯吏,表斩之。及权在濡须,钦与吕蒙持诸军节度,钦每称徐盛之善。权问之,钦曰:“盛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今大事未定,臣当助国求才,岂敢挟私恨以蔽贤乎!”权善之。三月,操引军还,留伏波将军夏侯惇都督曹仁、张辽等二十六军屯居巢。权令都尉徐详诣操请降,操报使修好,誓重结婚。权留平虏将军周泰督濡须。

就是这次战役,遇到了天下第一大疫。其严重程度使司马朗、徐陈应刘等身处社会上层的名流大宦都病死,曹丕的信中则说他们曹家亲故也多离其灾。百姓和士兵的情况会如何呢?刘备知道了该怎么做呢?

通常认为这次大疫是汉末到三国时期人口暴减诸因素中最厉害的一个因素。

陶元珍三国食货志整理的资料:

魏志司马朗传:「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惇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土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牢,时年四十七。遗命布衣幅巾,敛以时服。」

魏志王粲传:「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翻志王粲传:「(阮)瑀以(建安)十七年卒,(徐)干(陈)琳(刘)桢二十二年卒,文帝书与元城令吴质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建安二十二年(217)染疫死者必甚众,魏志管宁传注引魏略调建安十六年关中乱,焦先窜居河渚间,大阳长注其籍,给廪日五升,彼有疫病,人多死者,县常使埋藏。魏略所谓後有疫病,当即记建安二十二年之大疫。

加之此前曹军屠城斩俘等暴行,以及饥饿人民相食等因素,早期,夏侯渊也曾为了挽救亲戚朋友的孤女毅然抛弃自己的饿儿子,可想见其残酷性。

最后的结果,还是参考陶元珍三国食货志整理的资料:

魏志荀彧传注引曹瞒传:「自京师遭董卓之乱,人民流移东出,多依彭城间,遇太祖至,坑杀男女数万口於泗水,水为不流。陶谦帅其众军武原,太祖不得进,引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魏志武帝纪建安五年注引献帝起居注:「公上言……:辄勒兵马与战官渡,乘圣朝之威,得斩级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遂大破溃,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馀级,辎重财物巨亿。」

魏元帝时,魏蜀之户数合计,尚仅九十馀万,口数合计,尚不过五百数十万。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世纪:「景元四年,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口五百三十七万。」

通典食货典:「除平蜀所得,当时魏氏唯有户六十六万,口有四百四十三万。」

在这么个哀鸿遍野,建安七子数子病死,曹操自家亲戚也不妙的惨淡时期,建安二十二年(217)十月,刘备开始出兵汉中。先后分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曹操遣都护将军曹洪拒之。

二十三年(218),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亲自面对夏侯渊、张合、徐晃。分遣的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先主次于阳平关,与渊、郃等相拒。(三国志先主传)
  
这时,后方出了个小插曲:绵阳通鉴说,妻阝县人马秦、高胜等起事于妻阝,聚部伍数万人,进至资中县。时先主刘备在汉中,犍为太守李严不更发兵,率郡将士卒五千人讨之,斩马秦、高胜等首。

妻阝这个地方是成都东面,李严带的是乐山犍为的五千地方军。从地图上看李严跑了不少路去剿匪,很有主动作为的精神。

这里说一下蜀三郡:蜀郡、广汉、犍为。

取成都时,霍峻数百人守葭萌,立奇功,刘备特意从原广汉郡中拆出个梓潼来。

犍为这个地方在乐山,与成都、重庆(江州)成三角形的内地,居然也有五千守备队。

看起来刘备集团东西线各五万人,各地驻军几个五千,这样也算比较合理。

三国志先主传:二十四(219)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

刘封、孟达、李平他们出发攻上庸的时间也当是在五月以后。

二十四年(219)正月,阵斩夏侯渊。五月,刘备定汉中。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八月,关羽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冬,十月,曹操汉中部队回军至洛阳。议迁都。此时徐晃屯宛以助曹仁;应该已经到达阵地,但是部下新军,不能战。此后,曹操亲自进军摩陂,并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这年闰十月。十二月,关羽及子平遇难于麦城章乡。

我们可以看出,关羽这时的部队有三到五万这个数字应该争议不大。关羽出征主力不应少于三万,而押运并看管大量俘虏,留守江陵部队似乎也都不应少于五千。刘备的汉中军团应该也就是五万强,六七万也都有可能。大概是这么个数量级吧。

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出来,在建安十六年(211)冬天刘备入川时,应当已经铁腕征募了荆州所能征集的几乎所有兵员。

此后到二十四年(219)虽然历时八年,但是人口这东西,兵力这东西,不是那么好征的。

蜀国很久以后在诸葛亮的一流治理下,才以三十万户支撑十三、四万军队(残存十万,加上战争损伤量)。

蜀中初定时期,未见到刘备大举募兵的行为,直到为关羽复仇才重新募兵的。那么刘备总兵力在十一万上下应该没错了。

荆州的人口是很可能被曹操迁走了不少的,在建安十六年(211),赤壁战后短短的一年多,已经被征出了四万甚至更多新兵,相当于小半个蜀国在最强盛时期的征兵量,需要十多万户百姓来维持,这在大战后“荆州荒残,人物殚尽”的荆州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十多万户百姓,相当于后来蜀国的一小半,大致也刚好印证前面的人口、军队数量分析。

关羽坐守荆州八年,应该是无法大规模增兵,最多挖潜而已。

除了兵员问题外,修城,预备战船政治策反,关羽已经做了几乎一切努力。

顺便说下:战船和水军技能,曹仁怎么没预备呢?所以七军被淹,输的不只是运气啊。

关羽的目的是什么?是建安二十二年(217)超级大疫带来的绝好战机。但是他又不能预知大疫。

所以这次战争,既是有备的,也是仓促的。

刘备关羽各五万上下人马,在两地轮流欺负疲于奔命的曹操主力。这个是蓄谋以久。

欺负在大疫中风雨飘摇的曹家江山。这个是突发事件。不得不打出去力求把握良机。

这样子看看人口与军队征募比例的关系,联系疾病灾难事件,以前的一些争论问题就有了答案:

1、是关羽擅自盲目发起的错误战役吗?不是。上合隆中战略,下合兵法,中间也正抓好时机的正确军事行动。

2、刘备忙着称王,不支持关羽吗?不是。关羽在很长的时间段中,守江陵的部队在一万最多不过两万这个数量级上。定蜀之后,原荆州籍士兵应当陆续回到荆州了。关羽在战前基本拥有全部四到五万荆州籍士兵。

3、是否刘备应该等到把刘璋未能挖掘潜力的川中兵役人口征训出来以后,再稳健的同时发动汉中荆州战役更好?当然是更好。不过建安二十二年(217)超级大疫这个时机不容错过啊。

4、刘封孟达不救关羽的问题。辞以山郡初定,其实也合理。见死不救,还是有点过了。

5、为什么不派诸葛亮去帮关羽?汗~那仗输了我们才能知道关羽缺个可靠又精明的防守型人才帮他看后院。当时又不知道。如果糜芳不降,借江陵坚城怎么怎么一下,胜负就此改变。说不定在历史上糜芳还成为和吕蒙齐名的牛人呢。当时谁知道要派人去帮关羽呢?人家说关羽太自傲,那也是事后历史评论,当时可没人象郭奉孝铁口断命断死孙伯符那么指出关羽的毛病吧?

6、还有问题吗?李严都有犍为的五千地方军。其他数个大郡也都该有相应的地方军。这股力量倒是可以应急调动。但是请不要忘记,很多年以后,出师表里面享有盛誉的向宠将军带着成都蜀汉皇家羽林军去距离成都三百里的汉嘉(雅安)平叛,结果本人战死。可见地方军还是必须的。关羽从闰十月才露出不支之态,也就是这个时候孙权下的黑手,援军的确来不及了。只有刘封孟达,或可以救关公一命,但也难挽回败局。那样子关羽败而不死,恐怕,当不上武圣财神啦。

总结:

关羽的襄樊战役是一次合理的优秀的军事行动。关羽修城,造船,策反,淹敌,斩将,擒贼,将帅风采无与伦比,可惜运气不好。关于糜芳、士仁的叛变问题,刘备看马谡,郭嘉判孙策,何等明亮的眼神啊,可是,谁也没料到糜芳、士仁这两个人会... ...能怪谁呢~

刘备的力量在赤壁战后这十年间飞速的成长起来。但是同时也非常忙碌和仓促。

建安二十二年(217)超级大疫是触发这场未准备充分的大战的一个重要导火索。汉中和襄樊是同一系列的军事行为。

刘备把握机遇的能力一流。

曹操集团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极佳的面对病魔坚持斗争的勇气,以及,不叫苦不叫累、千里转战就是不蹶上将军的铁军素质。如果天上有中国版本的神拿着天平称命运,我想大家都会感动并支持曹操吧。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30 17:11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曹仁子孝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66
编号 3824
注册 2003-12-27


发表于 2005-3-26 10: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的确强悍,两地方来回跑,不过不久也挂了,大概气血两虚了,呵呵
关羽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但是和孙权方的外交不知搞得怎么样?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晨山尚书
(呼吸氧气)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312
帖子 11210
编号 1080
注册 2004-10-28
来自 海峡西岸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3-26 10: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备虽然赤壁腾飞但是和曹,孙,比起来确实很仓促的说,能够利用天灾来达到最多的目标没错的说,只是确实如廖化所言,天灾不可测,人心不可知,特别是糜芳这个跟随了几十年未离弃的亲将,艾,悲壮的蜀汉。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5-3-26 10: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备南征四郡,四太守均投降,即使是经过战斗后投降,补充的军士数目也相当可观,一个郡怎么也有五千人左右吧。

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投奔刘备,这里我认为数万口的数量不应全是部队,不过军队数量估计也至少有好几千。

刘备入川加上后期的诸葛亮等人,荆州军队差不多被抽空了,但是只要有人口基数,关羽还是可以逐步征兵来恢复的。刘备引五万下公安,由于曹操攻克汉中,所以急急忙忙就回去了,按理不应该留下很多军队,最多万人,所以关羽后来的部队主要还是以本地征募来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rrowblu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75
编号 25044
注册 2004-11-19


发表于 2005-3-26 11: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曹仁子孝于2005-03-26, 10:15:46发表
曹操的确强悍,两地方来回跑,不过不久也挂了,大概气血两虚了,呵呵
关羽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但是和孙权方的外交不知搞得怎么样?

说的好,一句话集中了关羽灭亡的基本原因

其实外交没有搞好,是刘备的问题

强占人家州不还,这种人谁还愿意和你联盟?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3-26 11: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3-26, 11:17:26发表
说的好,一句话集中了关羽灭亡的基本原因

其实外交没有搞好,是刘备的问题

强占人家州不还,这种人谁还愿意和你联盟?

外交没搞好,刘备关羽都有责任.

自己内部官员选用不当,刘备有责任.

没有跟同僚搞好关系,反而跟同僚交恶,关羽有责任.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外交处理不当我估计是刘备关羽流氓脾气释然.
关羽的用人嘛,只有威的一面,看来不行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贾图

广陵侯
谏议大夫
★★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775
帖子 10924
编号 3282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5-3-26 19: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3-26, 11:19:58发表
外交没搞好,刘备关羽都有责任.

自己内部官员选用不当,刘备有责任.

没有跟同僚搞好关系,反而跟同僚交恶,关羽有责任.

是啊,朱大渭和一些网上的朋友把关羽失败的所有原因都往二叛和孙吴身上推,实在是很片面的说法。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0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3-28 20: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廖化兄写的不错,鄙人仔细拜读之后,有几点提出讨论:

引用——刘璋在这么一个可以维持十五万左右军队的巴蜀天府之国只维持了大约五万左右的军队,难怪说他软弱。

我以为不确。刘璋在成都确实一直保持3万的中央军,但是其他部队也不少,这个问题以前我在刘备入蜀作战兵力一文中介绍过。大体:
1、孟达带4000去见刘备,并一直留下;
2、法正带4000迎接刘备,这个兵力也应并入刘备军;
3、刘璋给刘备增兵若干,其中骑兵1千,步兵不详,估计也有数千;
4、白水关两员大将驻守北部,兵力不弱;
5、刘备开始反攻,刘璋两次派部队迎击,兵力不会太少;至少每次1万到2万之间;
6、江州抵抗诸葛亮、张飞,也有数千吧?
7、霍峻数百人守葭萌,进攻的刘璋军兵力记载为万人;
8、还有其他各地反击张飞、诸葛亮的部队。
因此,刘璋总兵力8-9万还有有的。

引用——关羽的目的是什么?是建安二十二年(217)超级大疫带来的绝好战机。但是他又不能预知大疫。

不太赞同。关羽发动战役乃建安24年7月,此时距离建安22年2月的大疫,已经相隔大致27个月时间,这已经不能算什么大好时机了吧?
其实,曹操在建安22年是否因为大疫撤军?答案是不完全是。看下面的记载:
——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权退走。三月,王引军还,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居巢。(武帝纪)
——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夏侯惇传)
——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吴主传)
要是曹操大军遭到大疫的沉重打击,为何还留26军继续停留在这个大疫的危险之地?当然应当快速撤走,避免大疫才是。
孙权既然看到曹操大军遭到大疫的沉重打击,为何还要派人请降?还不得乘势追击?
因此,建安22年的大疫,给曹军的打击不大,反而对孙权军造成较大损失才是事实。

引用——1、是关羽擅自盲目发起的错误战役吗?不是。上合隆中战略,下合兵法,中间也正抓好时机的正确军事行动。

我以为不妥。首先时机肯定不对。要配合刘备的汉中进攻,则应当提前发动;要利用所谓的建安22年大疫,也应提前发动:
建安22年2月的大疫到发动时已经过去27个月左右;即使有大疫,对方也得到了修整、补充;
刘备发动汉中战役在建安22年底,后来在汉中一直打得很艰苦,历时一年半而不见关羽发动以分散敌人的兵力;
而到了建安24年,刘备已经结束汉中战役,曹操也带领主力回防,此时发动,时机实在不妥。
至于隆中战略,那是有必要前提的,此时刘备已经返回成都,前提条件没有了。
一点意见,大家讨论。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赵哪个云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6
帖子 5584
编号 731
注册 2003-9-12




QUOTE:
原帖由贾图于2005-03-26, 19:50:12发表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3-26, 11:19:58发表
外交没搞好,刘备关羽都有责任.

自己内部官员选用不当,刘备有责任.

没有跟同僚搞好关系,反而跟同僚交恶,关羽有责任.

是啊,朱大渭和一些网上的朋友把关羽失败的所有原因都往二叛和孙吴身上推,实在是很片面的说法。

责任也要分个主次
别人没说不代表别人完全忽略
要是这样把责任一步步往前推的话
是否也要说两个反骨仔的老爸没有把他俩射到墙上
所以也有责任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3-28 20: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赵哪个云于2005-03-28, 20:30:47发表

QUOTE:
原帖由贾图于2005-03-26, 19:50:12发表
[quote]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3-26, 11:19:58发表
外交没搞好,刘备关羽都有责任.

自己内部官员选用不当,刘备有责任.

没有跟同僚搞好关系,反而跟同僚交恶,关羽有责任.

是啊,朱大渭和一些网上的朋友把关羽失败的所有原因都往二叛和孙吴身上推,实在是很片面的说法。

责任也要分个主次
别人没说不代表别人完全忽略
要是这样把责任一步步往前推的话
是否也要说两个反骨仔的老爸没有把他俩射到墙上
所以也有责任呢??
  [/quote]
难得见到赵兄回三国历史区发言啊。  

哦对了,问贾兄一句,朱大渭什么时候的文章有“把关羽失败的所有原因都往二叛和孙吴身上推”?具体文章是那篇?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3-28 21: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条理清楚,很不错,不过关羽似乎在樊城没有那么地神勇吧,只不过是天气对他有利,他好象并没有故意用水淹人家。
廖兄看来还是有时间的,呵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3-29 14: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3-28, 20:16:28发表
1、孟达带4000去见刘备,并一直留下;
2、法正带4000迎接刘备,这个兵力也应并入刘备军;

刘备从法正出使那里得到的应该只有4000人而已。

应该是刘璋派法正出使见刘备,孟达作为法正的副手,法正领2000人,孟达领2000人。见了刘备以后,刘备让孟达把法正的2000人也一起领下来,然后让孟达领兵驻扎在江陵,让法正回去见刘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3-29 14: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slq321于2005-03-28, 21:34:07发表
好,条理清楚,很不错,不过关羽似乎在樊城没有那么地神勇吧,只不过是天气对他有利,他好象并没有故意用水淹人家。
廖兄看来还是有时间的,呵呵。

运气特别好。
上次与大便君讨论的时候,俺根据史书上记载的时间推论于禁到樊城没两天就被淹了。俺认为关羽并没有与曹仁于禁联军打啥硬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0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3-30 11: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3-29, 6:13:56发表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3-28, 20:16:28发表
1、孟达带4000去见刘备,并一直留下;
2、法正带4000迎接刘备,这个兵力也应并入刘备军;

刘备从法正出使那里得到的应该只有4000人而已。

应该是刘璋派法正出使见刘备,孟达作为法正的副手,法正领2000人,孟达领2000人。见了刘备以后,刘备让孟达把法正的2000人也一起领下来,然后让孟达领兵驻扎在江陵,让法正回去见刘璋。

蓝兄:
我以为不然。看以下历史记载:
——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璋又从之,遣法正请先主。(刘璋传)
——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先主传)

由此可知,刘备入川前,法正两次奉命去见刘备:第一次与孟达一起送兵数千给刘备,孟达留下,法正返回;第二次,张松提出请刘备入川北上打张鲁,刘璋再次派遣法正带4000兵去迎接刘备入川。
因此,确实是两个4000人,而不是一个。至于第一次的数千我估计为4000,也是大致按照数千是指3-5千人之间估算的。但是差别不会很大。
当然,我分析,既然法正带4000迎刘备,随后刘璋又增加刘备的兵马,因此这4000很有可能不会收回,或者留在荆州,或者跟刘备一起北上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0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3-30 11: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至于刘封传的记载,我以为那是说的第一次的事情。由于主要在说孟达,因此没有提及法正第二次的带兵。
——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达并领其众,留屯江陵。
这正是刘璋传记载的: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3-31 00: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3-30, 11:28:45发表
蓝兄:
我以为不然。看以下历史记载:
——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璋又从之,遣法正请先主。(刘璋传)
——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先主传)

由此可知,刘备入川前,法正两次奉命去见刘备:第一次与孟达一起送兵数千给刘备,孟达留下,法正返回;第二次,张松提出请刘备入川北上打张鲁,刘璋再次派遣法正带4000兵去迎接刘备入川。
因此,确实是两个4000人,而不是一个。至于第一次的数千我估计为4000,也是大致按照数千是指3-5千人之间估算的。但是差别不会很大。
当然,我分析,既然法正带4000迎刘备,随后刘璋又增加刘备的兵马,因此这4000很有可能不会收回,或者留在荆州,或者跟刘备一起北上了。

《三国志——刘二牧传》: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璋又从之,遣法正请先主。

法正出使见刘备应该是三次,但只有第二次是记载了与孟达一起带几千兵(4000)前往,第一次跟第三次没有这种记载。


把史料逐一分析给你看看:

《三国志——刘二牧传》: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璋又从之,遣法正请先主。

注意看,张松游说刘璋是两次,第一次的重点是诋毁曹操,向刘璋说刘备怎么好法。  第二次的重点是分析益州有哪些人对刘璋不好,刘璋的形势有多么不妙。

《三国志——先主传》: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於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

很明显,张松这段话,主题仍然是针对曹操,然后向刘璋说刘备的好话。

《三国志——刘封传》: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

这里也写得很清楚,“迎先主”是指刘璋派法正孟达带兵见刘备的那一次。而后来刘璋命令法正出使刘备请其入蜀,陈寿的记载是“请先主”(《刘二牧传》)。

所以《刘二牧传》里面说的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跟《先主传》里面说的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 实际上是在说同一件事。

另外,根本没有什么记载可以证明法正最后一次出使见刘备,有把手下的兵员交给刘备啊.所有有明确记载刘备入蜀前从刘璋那里得到的兵员,只有4000.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0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3-31 21: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蓝兄:不然。
《三国志——刘二牧传》: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
——这确实是第一次张松说刘璋,但是这次说完并没有请刘备来的意思:
《三国志——刘二牧传》: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
——这次派法正、孟达带兵去见刘备的目的,是贯彻张松前面的观点:与曹操决裂,帮助刘备,所以才会有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的记载。
注意,这些兵马不是去迎接刘备入川的,而是帮助刘备防御曹操的。否则不可能有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的问题。

《三国志——先主传》: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於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
——这才是张松第二次说刘璋,目的是请刘备入川。
注意,第一次张松乃疵毁曹公,而第二次却说:曹公兵强无敌於天下,这两次因为其要达到的目的不同,竟然说法也不同了。要是一开始就向刘璋说曹操兵强,那刘璋恐怕不敢自绝于曹操吧?
而只是在这次谈话后,刘璋才派法正带兵迎刘备入川的。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根据《三国志——刘二牧传》那段记载,孟达乃第一次就带兵去了荆州并留下,只有法正返回,孟达留下的目的是帮助刘备防御曹操;而随后迎接刘备的行动,只有法正一人带兵前往,此时孟达在荆州,不可能又回来与法正分别带兵去迎刘备的。
因此,刘封传的记载有些问题。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ech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6
编号 32153
注册 2005-2-6


发表于 2005-4-2 03: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3-28, 20:16:28发表
廖化兄写的不错,鄙人仔细拜读之后,有几点提出讨论:

引用——刘璋在这么一个可以维持十五万左右军队的巴蜀天府之国只维持了大约五万左右的军队,难怪说他软弱。

我以为不确。刘璋在成都确实一直保持3万的中央军,但是其他部队也不少,这个问题以前我在刘备入蜀作战兵力一文中介绍过。大体:
1、孟达带4000去见刘备,并一直留下;
2、法正带4000迎接刘备,这个兵力也应并入刘备军;
3、刘璋给刘备增兵若干,其中骑兵1千,步兵不详,估计也有数千;
4、白水关两员大将驻守北部,兵力不弱;
5、刘备开始反攻,刘璋两次派部队迎击,兵力不会太少;至少每次1万到2万之间;
6、江州抵抗诸葛亮、张飞,也有数千吧?
7、霍峻数百人守葭萌,进攻的刘璋军兵力记载为万人;
8、还有其他各地反击张飞、诸葛亮的部队。
因此,刘璋总兵力8-9万还有有的。

引用——关羽的目的是什么?是建安二十二年(217)超级大疫带来的绝好战机。但是他又不能预知大疫。

不太赞同。关羽发动战役乃建安24年7月,此时距离建安22年2月的大疫,已经相隔大致27个月时间,这已经不能算什么大好时机了吧?
其实,曹操在建安22年是否因为大疫撤军?答案是不完全是。看下面的记载:
——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权退走。三月,王引军还,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居巢。(武帝纪)
——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夏侯惇传)
——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吴主传)
要是曹操大军遭到大疫的沉重打击,为何还留26军继续停留在这个大疫的危险之地?当然应当快速撤走,避免大疫才是。
孙权既然看到曹操大军遭到大疫的沉重打击,为何还要派人请降?还不得乘势追击?
因此,建安22年的大疫,给曹军的打击不大,反而对孙权军造成较大损失才是事实。

引用——1、是关羽擅自盲目发起的错误战役吗?不是。上合隆中战略,下合兵法,中间也正抓好时机的正确军事行动。

我以为不妥。首先时机肯定不对。要配合刘备的汉中进攻,则应当提前发动;要利用所谓的建安22年大疫,也应提前发动:
建安22年2月的大疫到发动时已经过去27个月左右;即使有大疫,对方也得到了修整、补充;
刘备发动汉中战役在建安22年底,后来在汉中一直打得很艰苦,历时一年半而不见关羽发动以分散敌人的兵力;
而到了建安24年,刘备已经结束汉中战役,曹操也带领主力回防,此时发动,时机实在不妥。
至于隆中战略,那是有必要前提的,此时刘备已经返回成都,前提条件没有了。
一点意见,大家讨论。

支持一下这些观点 。。。。

刘璋确实没有“征足天府之国可维持的部队”,不过感觉其实也不少 。。。

而关羽出击的时机 。。。 最多是符合隆中对,而没有贯彻 。。。   

不过承认关羽荆州8年是不容易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q1920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35526
注册 2005-3-30


发表于 2005-4-2 12: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3-26, 11:17:26发表

QUOTE:
原帖由曹仁子孝于2005-03-26, 10:15:46发表
曹操的确强悍,两地方来回跑,不过不久也挂了,大概气血两虚了,呵呵
关羽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但是和孙权方的外交不知搞得怎么样?

说的好,一句话集中了关羽灭亡的基本原因

其实外交没有搞好,是刘备的问题

强占人家州不还,这种人谁还愿意和你联盟?

什么什么谁的洲~~~~
谁有能耐打下来就是谁的~~在那个战乱年代谁和说这个~~~~
如果当年刘备伐东吴的守候曹匹也派人来帮刘备的话~~~历史又不知道将怎么改写!!!!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3 16: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3-31, 21:52:09发表
蓝兄:不然。
《三国志——刘二牧传》: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
——这确实是第一次张松说刘璋,但是这次说完并没有请刘备来的意思:
《三国志——刘二牧传》: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
——这次派法正、孟达带兵去见刘备的目的,是贯彻张松前面的观点:与曹操决裂,帮助刘备,所以才会有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的记载。
注意,这些兵马不是去迎接刘备入川的,而是帮助刘备防御曹操的。否则不可能有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的问题。

《三国志——先主传》: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於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
——这才是张松第二次说刘璋,目的是请刘备入川。
注意,第一次张松乃疵毁曹公,而第二次却说:曹公兵强无敌於天下,这两次因为其要达到的目的不同,竟然说法也不同了。要是一开始就向刘璋说曹操兵强,那刘璋恐怕不敢自绝于曹操吧?
而只是在这次谈话后,刘璋才派法正带兵迎刘备入川的。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根据《三国志——刘二牧传》那段记载,孟达乃第一次就带兵去了荆州并留下,只有法正返回,孟达留下的目的是帮助刘备防御曹操;而随后迎接刘备的行动,只有法正一人带兵前往,此时孟达在荆州,不可能又回来与法正分别带兵去迎刘备的。
因此,刘封传的记载有些问题。

首先先告诉你《刘封传》的记载没什么问题。这个建议你巩固一下古文知识再发言。

《三国志——刘封传》: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

“迎”在古语里面除了“迎接、迎请”以外,至少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去见,向着……而去”。

举点相关例子:

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

纮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令还吴迎家,道病卒。


这里的“迎”用“迎接、迎请”来解释就不通,但是用“去见,向着……而去”来解释就可以通过。

所以《刘封传》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当初,刘璋派遣扶风人孟达作为法正的副手,各自带兵二千人,让他们出使去见刘备。

所以“迎”字在不同地方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不要混淆。



我前面是说《三国志——刘二牧传》里面提到张松的游说是两次,但我没有包括《三国志——先主传》的那一次。所以张松游说刘璋,《三国志》记载一共是三次。

张松三次游说刘璋,目的不尽相同,言论的侧重点及其结果自然就不同。

《三国志——刘二牧传》: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

这是张松第一次游说的观点及其效果。张松这次的主要目的是“劝璋自绝”,而且当时刘璋刘备之间又没什么联系,张松自然不可能一步登天就说到请刘备入川上面去了。


《三国志——刘二牧传》: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

《三国志——先主传》: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於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

《三国志——刘封传》: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


这是张松第二次游说的观点及其效果。这次张松着重于阐述曹操可能会利用张鲁来攻打刘璋,但可以利用刘备入川对付张鲁。

刘璋这次是再一次派法正向刘备示好,而且让法正孟达派兵帮助刘备进行防御。而孟达也因此留在了荆州。

所以“疵毁曹公”跟“曹公兵强无敌於天下”没有冲突,因为这是不同时间段发表的观点。


《三国志——刘二牧传》: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璋又从之,遣法正请先主。

这是张松第三次游说的观点及其效果。这里张松的谈话重点已经出现了转移,没有重点谈“曹操的威胁”,而是重点谈“州中诸将”对刘璋的威胁。

刘璋这一次的行动是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


另,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如果你无法提出证据证明“法正第三次出使见刘备时把带同的人员给予了刘备”,那么以目前记载来看刘璋通过出使给予刘备的兵力仍然只有四千而已。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0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3 18: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蓝兄:
不同意你的关于迎的解释。虽然我的古文确实不行。
查简明古汉语词典:
迎(读2声):迎接;
迎(读4声):人未来而往接之。
而高级汉语词典,也没有你所解释的“去见,向着……而去”的意思。

你所举两个例子,都是简明古汉语词典的第二个解释:人未来而往接之。其前提是所迎的人是已经打算来的。

因此,根据刘封传的记载,孟达带兵去荆州时,刘备是已经打算入川了,而根据刘璋传,第一次派遣孟达时还没有打算请刘备来,只是派孟达去帮助刘备守卫荆州,你说这难道不矛盾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0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3 18: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再说两次兵力问题。根据前面的分析和记载,很清楚,刘璋是两次派兵到荆州:
第一次:法正、孟达,兵力:刘璋传说数千,刘封传说4千,基本一致,取4千;结果:孟达带4千兵留下帮助刘备守荆州,法正返回益州;
第二次:刘璋决定请刘备入川,派法正带4千人去迎刘备。

我们知道,刘备在荆州的兵力也不会很富裕,因此请刘备来打张鲁,刘备带兵来,自然荆州兵力就不足了,那么让法正带4千人去荆州的目的就很明确了,希望以此增加荆州的防御力量,使得刘备能够带足够的兵力来打张鲁。
根据目前的观点,刘备入川大致带兵2万多人,后来诸葛亮又带来近2万,如果没有这两个4千的补充,荆州还能剩下多少兵留守呢?
惟一的缺点是:没有记载。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3 18: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3, 18:29:17发表
蓝兄:
不同意你的关于迎的解释。虽然我的古文确实不行。
查简明古汉语词典:
迎(读2声):迎接;
迎(读4声):人未来而往接之。
而高级汉语词典,也没有你所解释的“去见,向着……而去”的意思。

你所举两个例子,都是简明古汉语词典的第二个解释:人未来而往接之。其前提是所迎的人是已经打算来的。

因此,根据刘封传的记载,孟达带兵去荆州时,刘备是已经打算入川了,而根据刘璋传,第一次派遣孟达时还没有打算请刘备来,只是派孟达去帮助刘备守卫荆州,你说这难道不矛盾吗?

你现在是不是还在北京?找本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辞典》应该可以找到这解释的。

另,李通是去见曹仁,所以要对付堵截北道的关羽,曹仁当时怎么可能主动来见李通呢?

所以你列的解释在《李通传》就行不通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3 19: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3, 18:36:35发表
再说两次兵力问题。根据前面的分析和记载,很清楚,刘璋是两次派兵到荆州:
第一次:法正、孟达,兵力:刘璋传说数千,刘封传说4千,基本一致,取4千;结果:孟达带4千兵留下帮助刘备守荆州,法正返回益州;
第二次:刘璋决定请刘备入川,派法正带4千人去迎刘备。

我们知道,刘备在荆州的兵力也不会很富裕,因此请刘备来打张鲁,刘备带兵来,自然荆州兵力就不足了,那么让法正带4千人去荆州的目的就很明确了,希望以此增加荆州的防御力量,使得刘备能够带足够的兵力来打张鲁。
根据目前的观点,刘备入川大致带兵2万多人,后来诸葛亮又带来近2万,如果没有这两个4千的补充,荆州还能剩下多少兵留守呢?
惟一的缺点是:没有记载。

刘备在荆州的兵力怎么会不多?

分析看看:

乌林之役之前起码有一万多。

击退曹操后,南征四郡,起码接受了两个郡的绝大部分郡兵(桂阳、零陵),还有另外两个郡的部分郡兵(长沙、零陵)。

诸葛亮提议下招募的荆州游民兵。

荆州各郡主动投奔归附刘备的官兵。

雷绪带来的数万人。


这还不算多?

就是因为刘备势力越来越强大,才会闹到“权稍畏之,进妹固好”这种局面啊。


至于西蜀送来的四千人,战斗力能到什么程度真的难说。不过刘备伐蜀时,简直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如果说西蜀兵战斗力很强,会闹到这地步?————说这帮人能帮刘备守御荆州,真是怀疑啊。

想当年刘璋不也送给曹操三百叟兵么?总不会因此就判断曹操军事力量不足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0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3 19: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4-03, 10:42:34发表

你现在是不是还在北京?找本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代汉语辞典》应该可以找到这解释的。

另,李通是去见曹仁,所以要对付堵截北道的关羽,曹仁当时怎么可能主动来见李通呢?

所以你列的解释在《李通传》就行不通啊。

回头找本最新版查查。
请注意,李通传并没有记载李通迎曹仁的时间。如果此时曹仁开始从江陵撤向襄阳,遭到关羽截击,李通的行动就解释的通了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0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3 19: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4-03, 11:08:52发表
刘备在荆州的兵力怎么会不多?

分析看看:

乌林之役之前起码有一万多。

击退曹操后,南征四郡,起码接受了两个郡的绝大部分郡兵(桂阳、零陵),还有另外两个郡的部分郡兵(长沙、零陵)。

诸葛亮提议下招募的荆州游民兵。

荆州各郡主动投奔归附刘备的官兵。

雷绪带来的数万人。


这还不算多?

就是因为刘备势力越来越强大,才会闹到“权稍畏之,进妹固好”这种局面啊。


至于西蜀送来的四千人,战斗力能到什么程度真的难说。不过刘备伐蜀时,简直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如果说西蜀兵战斗力很强,会闹到这地步?————说这帮人能帮刘备守御荆州,真是怀疑啊。

想当年刘璋不也送给曹操三百叟兵么?总不会因此就判断曹操军事力量不足吧?  

我前面解释过,刚刚被夏侯渊击败的雷绪不可能还有数万军队,那只是数万人口,军队估计不会超过1万。
南方郡兵不会很多,就算每郡2千(黄盖做武陵太守才数百人),投奔来1万,再招募2万,加雷绪1万,赤壁前算15000万,总共多少?6万1千人。如果刘备、诸葛亮带走4万多,只剩不到2万,是不是兵力不足?

张松说的好:那是大将不行,不见得士兵不行,加以训练,四川兵的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
那叟兵能与法正带的4千兵相提并论吗?请注意叟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3 19: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3, 19:15:46发表
请注意,李通传并没有记载李通迎曹仁的时间。如果此时曹仁开始从江陵撤向襄阳,遭到关羽截击,李通的行动就解释的通了吧?

刘备周瑜围攻曹仁长达一年之久,如果说打了差不多一年才想到应该绝北道,那么刘备周瑜算笨蛋了.

换个角度,如果刘备周瑜早就截断了北道,而李通观察了差不多一年才意识到应该把截断北道的敌人除掉,那么李通也算笨蛋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4-3 22: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3, 19:22:52发表
我前面解释过,刚刚被夏侯渊击败的雷绪不可能还有数万军队,那只是数万人口,军队估计不会超过1万。
南方郡兵不会很多,就算每郡2千(黄盖做武陵太守才数百人),投奔来1万,再招募2万,加雷绪1万,赤壁前算15000万,总共多少?6万1千人。如果刘备、诸葛亮带走4万多,只剩不到2万,是不是兵力不足?

张松说的好:那是大将不行,不见得士兵不行,加以训练,四川兵的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
那叟兵能与法正带的4千兵相提并论吗?请注意叟字。

行,我也在其他讨论中随后解释过“部曲”的具体包括范围了。

在没有其他更确凿的证据以前,雷绪的数万部曲仍然只能算作兵员解释。


黄盖的郡兵不能作为郡兵数量的参考,因为孙权只夺取了武陵的其中一部分而已,又没有把武陵全部拿下,那么黄盖自然无法得到全部的郡兵了,所以黄盖个案属于特例。

如果要参考的话,倒是阎芝的五千人可以参考一下。起码桂阳、零陵应该以这个为参考。

“投奔来1万,再招募2万”??这么少?有根据吗?


另,诸葛亮带兵支援刘备是在建安十七年后的事情了,而我们讨论的是建安十六年的荆州守备情况,所以诸葛亮及其部队仍然应该算作留守荆州的部队里面。


好了,重新算一下荆州军队数量吧,现在再看看那四千人,估计也就算个勉强瞄一眼的货色而已。


哦?“四川兵的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汉末三国时期有谁夸过四川兵战斗力很强吗?

而且我们在讨论的,就是限于建安十六年的蜀兵战斗力啊————如果你否认不了刘璋统治时期蜀兵的战斗力不高,那么刘璋送给刘备的蜀兵,战斗力能有多少就可以想到了。


叟兵?少数民族的士兵向来战斗力强是无须否认的。记得《后出师表》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0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4-15 11: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来的内容记不清了。大意是:

——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
——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
这里,一个是象征性的送兵,一个是实质性的送兵帮助防御,可能相提并论吗?

而叟,有少数民族之意,也有老的意思,至于这里到底是当什么讲,我的古文也不行,感觉既然是象征性的送兵,自然不会搞些什么少数民族精锐吧?老兵也有可能。有本三国志现代文版就是这样解释的(红旗出版社)。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7 00:1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30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