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连城诀”的结构, “《连城诀》的问题”之续篇,兼论“倚天”的结构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连城诀”的结构

  写了“《连城诀》的问题”一文之后,一直还在心里琢磨“连城诀”这部小说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否可以有什么办法加以挽救。想着想着,很多想法最后差不多都归结到“结构”上去,于是再写一篇“《连城诀》的结构”来综述我的一些想法。
  
  “连城诀”的结构,大体而言是清晰而稳定的。但问题就在于,金庸在这部小说中为了照顾“结构”这一要素,实际上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的,对“情节”、“人物”、“节奏”等其它要素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其中,对“人物”要素的损害这一点,在“《连城诀》的问题”一文中已经提到过,这里就不再重复。这里要着重说的,是对“情节”、“节奏”这两个要素的损害。
  
  最能反映这种情况的,应该是小说的结尾部分。这部小说的结尾,可以用“草率”来形容。这一形容转化为对“情节”、“节奏”的形容的话,就是“情节”单薄、“节奏”仓促。下面来详细地看一下为什么是这样。
  
  “连城诀”的结尾(不含“尾声”部分)是书中所有恶人全部齐集天宁寺抢夺珠宝,最后都被珠宝上抹的毒药毒死了。
  
  说这样的结尾草率,是因为之前的情节铺垫严重不足。关于为什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跑到天宁寺来,除了对万震山这一派的铺垫是相当充分之外,其余都在事前没有任何提示,突然之间就都跑来了。其中关于戚长发的描写,因为一直就是将他放在暗处,是一种“悬念”的设置,因此不作描写是合理的。但其他人,如凌退思、花铁干,在事前都没有任何情节交待他们闻讯而来,那就明显是草率了。
  
  作者这样安排,给读者的感觉是,他让所有恶人都跑这儿来同归于尽,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结构”的完整,即所有人的结局都得到了交代,所有线索全部在这一最后的高潮场景中收束。有了这一收束,整部小说的结构就清晰稳定,没有重大缺陷了。这跟“天龙八部”中把所有还未了结的线索全部在最后的高潮场景“雁门关外萧峰自杀”中收束的做法,是如出一辙的。
  
  但问题就在于,这样为了结构完整而收束线索,必须有相应的情节交待作为铺垫,才会显得水到渠成、合理可信,而否则就会予人以突兀之感。像“天龙八部”那样收束线索,那是因为大家都是冲着救萧峰而来的。当然,在“连城诀”中,作者也是安排了合理的理由的,即大家都是冲着“连城诀”而来的。但有关的铺垫很不足够。在此之前,一直都只是在写万家的事,关于凌退思、花铁干的描写完全是空白,这就难免令人觉得是仓促了。
  
  情节铺垫不足,就直接影响了节奏。整场天宁寺抢珠宝的场景,前面对万震山、戚长发的描写很细致,后面写众人争夺却基本上是一笔带过,给人一种很强烈的“草草收场”的感觉。好像作者急于要结尾,就把所有恶人驱赶到现场,让他们一起毒发身亡,“一箭多鸟”地解决了所有人。偷懒取巧之极也。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司徒苍月 于 2008-6-16 16:10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似水寒
(寒寒)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5
帖子 1799
编号 1989
注册 2003-9-10
来自 杭州市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4-5-2 17: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花铁干我认为他不是小人,而是懦夫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那么,要怎么改才好呢?电视剧改编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蓝本。电视剧比原著优胜的地方,就在于它在“大雪山”的场景之后,对小说中出现的各条比较重要的线索都进行了细致程度约略相当的描写。所谓“比较重要的线索”,就是指万家、凌退思、花铁干(含水笙、汪啸风)这三条线索。
  
  但电视剧的改编,如前面的“《连城诀》的问题”一文中提到过的那样,虽然使“情节”丰满得多,却破坏了“主题”的风格(将“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悲剧主题风格改成庸俗得多的“快意恩仇”的正剧主题风格。因此,为了不破坏“主题”,电视剧中的一些改编可以保留,但与报仇雪恨有关的内容就要删去。
  
  具体可以这么做:依然保留里面描写到的花铁干出雪山后被拥戴为江南武林盟主的内容,也保留水笙被他逼得要投缳自尽的内容,更加要保留汪啸风的故事(这一人物在电视剧中比在原著中形象丰满了很多,远远超出了原著的艺术价值!)但是,要改成狄云只是及时赶来救了水笙一命,而在武林大会上却空有一身强大的武功,也敌不过花铁干的如簧之舌的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因此,狄云虽然武功高强,但也无法从道理上说服众人,无法让他们相信花铁干是伪君子,他和水笙是冤枉的、是清白的。于是,狄云除了救走水笙,免得她被众武林人士杀害之外,也没有任何办法。这就跟全书的“主题”风格相一致,而且其悲剧色彩比原著更强烈。
  
  不过,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要解决。那就是原著是写狄云一出雪山就先去乡下麻溪,然后再去荆州。这一设计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狄云心目中,最重要的是找寻师父的下落、找万家报仇、将丁典与凌霜华合葬这三件事,而不是去看看水笙有没有麻烦(他也不可能知道她有麻烦)。因此,如果要在狄云去乡下和去荆州之间插入救水笙的事,就必须安排水笙住的地方要在这两个地方之间,狄云是在去荆州的途中路过水笙住的地方,刚好遇上水笙的事,顺手救了她,这样才能保证情节上的合理性。要安排他路过时知道水笙的事也不太难,因为花铁干被拥为江南武林盟主之事应该是大肆宣扬的,而他也一定会大肆宣扬水笙的不贞。因此狄云在路经的时候无意中耳闻到水笙处境艰难,于是出于同情之心而顺便去看看她,就刚好遇上她自杀。这样的巧合,在武侠小说中应该是很容易被接受的。
  
  狄云救了水笙后,当然是继续去荆州。可以安排水笙一路暗中跟随,就像电视剧中的那样。但电视剧后来演成水笙与戚芳的故事跟琼瑶小说的破烂桥段差不多,可就落入下乘了。其实大可安排水笙在暗中见到狄云对戚芳无法忘情的情景,自知自己一片痴心无望,于是悄然离去,归返雪山。但心中仍然有一丝不完全绝望的指望,还是盼望着狄云可能有一天会到雪山来。这样就不会与小说最后的“尾声”部分有任何冲突了。
  
  从这里到天宁寺之前的部分,电视剧的设计可以全盘照搬。只是要再加上一条线索,就是花铁干此时未死,而且是顺利登上了江南武林盟主的宝座。他当然也觊觎“连城诀”,于是以为江南武林争取利益为名,也来到荆州,卷入到争夺“连城诀”的勾心斗角之中。这样的设计,使花铁干那一条线索也可以收束到狄云的主线上,结构依然能保持稳定和清晰,而花铁干为什么会在最后突然现身,也就有了充分的铺垫,不会显得突兀、不自然。
  
  最后,是天宁寺的高潮,这里也是基本上可以照搬电视剧的情节,只是还要加上花铁干的情节。可以设计花铁干中毒后神志迷糊,产生幻觉,把其他人(如凌退思等)误认为是自己害死的三个结义兄弟化成厉鬼来向他索命,惊恐之下就把自己在雪山中真正的恶行都供认不讳。这就同样可以达到电视剧中花铁干在武林大会上自已招认、身败名裂而死的效果。实际上,这种设计,比电视剧的更为合理。电视剧中的设计我的感觉总难免有点牵强。当时是光天化日,水笙那披头散发的样子也并不特别显得阴森可怕,花铁干怎么会这么容易就意志崩溃,产生幻觉?但如果是中毒而产生幻觉,可信程度就高得多了。
  
  (待续)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goodbye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4
编号 5950
注册 2004-3-11


发表于 2004-5-3 10:5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兄台说的有道理。这本草草结尾的书实在是令人不爽。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连城诀”的结构(续)
??  
??在“《连城诀》的问题”一文中,我曾经这样指出过:“我想‘连城诀’很多地方都交待得不清楚,主要是因为它限于狄云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事件。狄云实际上并不是‘连城诀’这一大事件的主角,更多是一个旁观者,……正因为是个旁观者,其中很多细节的东西他就不清楚,读者因为是从他的眼睛来看世界,也就觉得很多地方也是含含糊糊的。”这解释了为什么“连城诀”在“情节”要素方面存在着重大的缺陷。
??
??因此,接下来的问题是,是否可以通过调整“连城诀”的结构,从而对上述的缺陷作出挽救呢?经过我多方思索,我的回答是——不可能。
??
??原因就在于,如果仍然要保证“连城诀”的结构是清晰稳定的话,上述的缺陷就是致命的,无法通过调整结构来加以挽救。换言之,除非牺牲“连城诀”在“结构”因素上的优点,否则不可能通过“小修小补”而挽救它在“情节”要素上的缺陷。
??
??有些人可能会指出,为什么不参考电视剧的改编呢?电视剧对原著的结构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不是一开始就写狄云,而是先从丁典写起。电视剧的这种改编,实际上是修改了原著的主角,从单主角(狄云为单一主角)调整为双主角(丁典和狄云为共同的主角)。这样一来,结构也同时被调整了,从单线索变成双线索。
??
??应该说,文学影视作品中使用“双主角、双主线”的结构的情况,虽然远不及“单主角、单主线”的结构那样普遍,但亦非绝无仅有,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并不能说“双主角、双主线”结构就会出现结构混乱、不稳定的情况。
??
??然而,我要特别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连城诀”电视剧所采用的那种结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双主角、双主线”的结构。这一点,只要举一个典型的“双主角、双主线”结构的作品来加以比较,就会很清楚。就以“大唐双龙传”为例吧。此书是典型的“双主角、双主线”结构,书中有两个主角——寇仲和徐子陵。他们各自的人生故事就构成了此书的两条主线。这看起来似乎与“连城诀”电视剧也是有两个主角——丁典和狄云,他们各自的人生故事构成了此剧的两条主线的情况并无区别。
??
??但要注意的是,“大唐双龙传”的情况与“连城诀”电视剧的情况很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寇仲和徐子陵是同辈,他们所代表的两条主线是齐头并进的。这两条主线在二人在一起时就收束于一处,在二人不在一起时就分头前进,如此分分合合,最后当然还是合在一处,因此该书的结构是很容易就稳定下来的,并不因有两个主角、两条主线就使结构的难度大幅地提升。反之,“连城诀”电视剧的情况却不是如此。丁典和狄云是前后辈的关系,他们所代表的两条主线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先叙述丁典的故事,然后在后半截的时候狄云的故事插了进来。也就是说,这两条主线实际上是“衔接”关系,而不是“收束”。到最后的时候,丁典的主线早就结束了,狄云的主线是不可能与之“收束”到一处的。
??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连城诀”电视剧的结构实际上并不是“大唐双龙传”式的“双主角、双主线”结构。与“连城诀”电视剧的结构相似的,其实是另一部也相当有名的香港武侠电视剧“雪花神剑”。此剧的主角以男主角而言也有两个,前一代的是罗玄,后一代的是方兆南,但使用的是类似电视剧“连城诀”的方式,即先叙述完罗玄的故事,然后再叙述方兆南的故事,二者之间的线索甚至没有像“连城诀”电视剧那样有一部分重叠,而是通过陈天相的故事来居间衔接。
??
??有趣的是,“雪花神剑”这部电视剧的原著“绛雪与玄霜”,实际上采用的是类似于“连城诀”原著的结构,男主角就是方兆南,罗玄的故事是作为背景而虚写的;就像“连城诀”原著中主角明确地就是狄云,丁典的线索在与狄云的线索衔接之前的故事都是虚写的。这一点其实并非巧合,而是大有深意。后面会再详细加以分析。
??
??因此,为了与“大唐双龙传”那一类“正宗”的“双主角、双主线”结构相区别,姑且容我为这类“雪花神剑”式的结构命名为“双层糕结构”,因为它里面的两个主角、两条主线是一前一后地出现,而不是平行发展,就像“双层糕”那样一层在上、一层在下。
??  
??(待续)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孟尝

东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932
帖子 4262
编号 71
注册 2003-8-22
来自 江苏常州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5-4 12: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ICQ 状态
结尾水笙的出现有点太过突然~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孟尝于2004-05-04, 12:41:32发表
结尾水笙的出现有点太过突然~  

那是因为原著将她放在暗处(指“大雪山”的场景之后),没有再进行直接的描写。但我认为即使如此也不打紧。因为她在众人进入雪山后遭到冤枉,百口莫辩的情景已经足以使读者想象出她后来的处境,为她最后在雪山的出现提供了合理的依据。但当然了,如果按我现在所说的那样改,这样的铺垫会更加充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天堂之令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87
编号 4760
注册 2004-1-26


发表于 2004-5-4 16:4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孟尝于2004-05-04, 12:41:32发表
结尾水笙的出现有点太过突然~  

个人感觉这个很自然,似乎别无选择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连城诀”的结构(续)
???? 
??这种“双层糕结构”用在小说上是很糟糕的结构,因为它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看两部小说,而不是一部小说。就像“射雕”和“神雕”,虽然两书的联系非常密切,很多人物及互相的关系都是共同的,但它们仍然是两部小说,而不是一部。这主要是因为“双层糕结构”中的两条主线只有衔接,没有在最后收束,就会出现“散掉”的效果。这跟“大唐双龙传”式的“双主角、双主线”结构最后有收束,不会“散掉”的情况是大不一样的。
??
??这里顺便要再提一下“天龙八部”的结构。“天龙八部”的结构如以前分析过的那样,是“三主角、三主线”结构。但它的“三主角、三主线”结构显然也跟“正宗”的“三主角、三主线”结构不完全一样,不是三个主角的线索齐头并进,而是先后地叙述。但“天龙八部”的结构,又不是“三层糕结构”,因为它虽然是三条主线先后叙述,但三个主角毕竟是同辈的,可以安排“少林寺大战”和“雁门关外萧峰自杀”这两个场景来达到收束三条线的效果。因而这种三条主线先后叙述而非齐头并进的结构模式,并没有因此而“散掉”。
??
??但电视剧却可以使用这种“双层糕结构”,这是因为电视剧与小说有着很大的区别,使到这种艺术形式可以“容忍”下比较松散的结构。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电视剧是划分为一集一集的,集与集之间即使在结构上的联系性比较弱,观众对结构松散的感觉也不会很强烈。而小说就没有这种“便利”。虽然小说也有章节上的划分,但通常读者是一气呵成地看下去的,不一定见章而停,因此对结构紧凑的要求就高得多。当然,现在不少人也是一气呵成地看电视剧的,但总的说来还是少数。
??
??真正导致电视剧的结构紧凑度要求比较低的,是电视剧的分集形式,而不是因为它是视觉艺术。这一点,可以通过比较电影的情况来获得更清楚的认识。电影也是视觉艺术,但电影就跟小说一样,对结构的紧凑度要求比较高,因为我们似乎从不曾见过电影中会采用“双层糕结构”,但这种结构在电视剧中却普遍采用。尤其是在原著存在着重要的背景人物的时候,电视剧的改编手法几乎都是一致地改成”双层糕结构”。这就无怪乎“雪花神剑”也是如此了,可见这并非出于巧合。
??
??电视剧的结构紧凑度要求比较低,并不仅仅表现在它可以比较大量地使用“双层糕结构”,更表现在它可以采用很多在小说、电影中由于会导致结构松散而不可能被采用的一些特殊的结构。例如,著名的美国电视剧“ER”(香港译作“仁心仁术”),采用的是“多主角、多线索”的结构。据说,此剧第一集一出来就已经埋下了40多条线索。这种情况放在小说或电影中都是不可思议的,其结果一定是结构散得一塌糊涂。但“ER”却没有。它以急症手术室为一个天然的“收束”多条线索的“空间”,虽然从全剧来说看不出一个明确的主角,但每一集都有一个明确的主角和主线。因此,此剧的每一集实际上都符合结构紧凑的要求,但集与集之间的联系却相当松散。某一个人物的故事在某集推进了一定程度后,可能要再过好几集才又再推进。如果这是在小说中,这样松散的结构是严重的缺陷;但是在电视剧中,却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
??另外,如“X档案”那样的电视剧,虽然有着明确的男女主角,主线也大致上比较清晰,但各集之间的联系仍然是相对那些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因而采用了小说紧凑得多的结构而显得结构比较紧凑)来说,还是比较弱的。尤其是,这类电视剧偶然会有几集有所谓“友情客串”的演员。在这些集中,“友情客串”的演员往往会充当该集的主角,而本来是全剧主角的男女演员在该集中会“降格”为配角。显然,这在小说中也是不可容忍的“走题”之举,是破坏小说结构的败笔之作。但在电视剧中,却是被普遍接受了的。
????  
??(待续)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连城诀”的结构(续)
?????? 
??这里可以顺便分析一下金庸一部似乎是“双层糕结构”的小说——“倚天屠龙记”。“倚天”的主角无疑是张无忌,但此书一开始时几乎有四分之一的篇幅是以其父张翠山为主角的。
??
??说起来,这部小说的结构其实是比“天龙八部”更显得有“失控”的危险的。因为正如以前提到过的那样,“天龙八部”的结构真正显得松散的地方是倪匡的代笔之处,金庸虽然已经尽量作了调整,其“走题”的倾向仍然是比较明显。但不是倪匡代笔的地方,结构基本上还是相当紧凑的。这是因为这部小说的这种“水浒传”式的结构,其实是金庸一开始就已经心中有数的了,并不是因为中途出现了倪匡代笔的意外,而逼得金庸要如此“兵行险着”,使用这般奇特的结构。正因为金庸是胸有成竹,所以小说情节推进的每一步,都是受到金庸早就设想好的结构的严格约束,看似是天马行空之作,其实无不步步为营,处处匠心独运,一点也没有逸出作者的掌握之外。在这种严密控制之下,结构自然是紧凑之极,只不过不是专门留了个心眼去看的读者,绝对是不可能觉察到这一点而已。所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形容的就是这种精雕细琢却不露痕迹的高尖境界。
??
??然而,“倚天”的情况却不同。首先,此书第一章给人的感觉以为主角将是张君宝(后来的张三丰),第二章的时候又给人感觉主角是俞岱岩。不过,这两章其实并不是结构有问题,而是这部小说为了与前两部的“射雕”和“神雕”构成“三部曲”,就需要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而又由于此书与前两书之间相距的时间太长,过渡时所需要的篇幅也就要相应地增加,以便营造出一种“两雕”的时代与“倚天”的年代已经相去甚远的感觉。这是一种以“节奏”来营造感受的手法,否则即使作者已经明白地说过了很久很久了,读者也未必能有那种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更为复杂细腻的“水中之盐”的笔法了(即用节奏缓慢来间接地表达时间久远,而不是直接以文字告知读者)。
??
??但是,后面的章节到张翠山自杀为止,却显然是太长、太长了。怎么也不能以过渡为由,来说明何以这么一个不是主角的人物要占去如此之多的篇幅,张无忌的主角地位何以迟迟不能得到确立。这显然不是作者在故意需花招,玩弄新奇的结构技巧,而确实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失算”了。金庸本来应该是想把张翠山当作主角来写的,但写着写着发现写不下去了,情节的发展已经脱出了作者所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外,如果要维持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合理性,除了让张翠山夫妇自杀之外,再也没有可以解决如此尖锐的矛盾的办法了。
??????  
??(待续)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连城诀”的结构(续)
?????? 
??这里可以顺便谈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前我们已经提到过,作者是有权自由地选择一些小说中的设定,如小说的风格、人物的性格、历史背景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历史真实等。(这些都可归为“定位”的问题。)然而,这里所谓的“自由”,是指一开始的时候才有的。一旦“定位”定好了之后,作者的“自由度”就会大为缩小,要受到多种约束,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与一开始时的“定位”相适应。如果作者自以为“我是小说的作者,我就是小说里这个世界的‘上帝’,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那恰恰是导致不少水平低下的作品频频发生“错位”现象的最关键的原因之一。
??
??金庸自己也曾经谈到过,他写小说的诀窍,是一开始想好人物的性格,然后就根据人物的性格让情节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当然,实际上不可能完全是“自然而然”的。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作者仍然是要不断地设想出一些“极限情景”之类的东西,来表现、深化人物的性格,甚至更进一步地表达主题。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有关的情节设计,决计不能与人物的性格出现冲突矛盾,否则就会出现“人物”与“情节”设定的“错位”或搭配不当的问题。
??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人物的性格对情节的发展约束会非常大,大到事实上情节的发展只剩一条路可走,实际上是别无选择,否则就会与人物性格相冲突。张翠山之死就是属于这类情况。前已述及,从金庸花了那么多篇幅来刻画张翠山这个人物就可以知道,他本来是打算让张翠山作主角的。但情节发展到武当山上的时候,以张翠山过于刚正因而不能圆通的性格而言,他除了自杀,已经别无他法。作者将有关的矛盾推得太尽了,以致在张翠山的那种性格的设定之下,已经没有了任何转弯的余地,金庸不得不让他死。这已经是作者也无法控制的情况。正如网上一位朋友在讨论中提到过的那样:“……这有自觉的和不自觉的两种不同体现,作者能约束大框架,但是写作中却无疑有被情节发展牵着走的时候,有的结局不是作者能决定的,而是情节与主题使作者不得不那么写。”当然,作者确实是小说中的“上帝”,作者当然是可以强行不依照早先已经设定下来的人物性格,中途变卦,扭曲而使之与作者想要有的情节相适应。但这样的作者就不是高明的作者,这样的作品就不是优秀的作品了。
??
??事实上,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其他伟大的小说家身上。最著名、且最富于戏剧性的,要数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了。福楼拜最后写着写着,身不由己,把包法利夫人写死了,于是痛哭失声。他的朋友见了,又是好笑又是奇怪,说:“你既然不想她死,就不要写她死,不就行了吗?”但福楼拜说:“她不能不死,我也控制不了。”如果福楼拜像他那朋友那样把应该要死的书中人物强行改活过来,那么福楼拜就不再是福楼拜了。
??
??另一个例子是,很多人鄙夷于高鄂对“红楼梦”续书的部分。其实续“红楼梦”的书成千上百,没有一部的艺术价值能比得上高鄂的。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其它所有的续书,无不费尽心机都要把死了的林黛玉写活回来(就像现在的“大唐双龙传”的续书都无不费尽心机要把结局改成寇仲以某种形式取代了李世民,嘿嘿),只有高鄂一书在这最重要的情节上坚决地贯彻了曹雪芹的原意。仅此一点,就可见高鄂之高明,以及他对曹雪芹原作精神的把握之深刻和准确。而如果不是高鄂在文学水平上达到与曹雪芹相近的程度,是不可能如此深刻地理解曹的用心良苦的。读者都爱煞了林黛玉,如果是作者,是小说的“上帝”,有多少人能忍心让她死?但她那种孤傲的性格在那种污秽不堪的环境之下,若真要坚持“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清白,除了死,不可能有第二种结局。更不必说安排她死去,在成就主题的悲剧性和深刻性上的重要作用了。
??????  
??(待续)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连城诀”的结构(续)
???????? 
??回到“倚天”的问题上。金庸最初是想把张翠山作为“倚天”的主角的动机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从“倚天”在“射雕三部曲”中的地位这一高度来审视的话,这一点就更加明显了。
??
??以前我在“文学影视中的李世民”中论及“射雕三部曲”是如何在主题上互相联系而结成一体时,就已经指出,“倚天”的主题是反映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再次“融合”。我们试以此来观察张翠山这一人物的性格,就会发现他的性格确实是揉合了郭靖式的儒家人格和杨过式的道家人格。
??
??一方面,张翠山出身名门正派,自小就受到“行侠仗义”的正统道德观念的教育。他对这种观念是自然而然、不经思考就已经接受了。以至于当他面对谢逊的质问:“为什么要行侠仗义?行侠仗义有什么好?”时,竟一时之间哑口无言,只觉得这是天经地义之事,不需要理由。这跟郭靖的情况是何其相似!郭靖也是将自小接受的教化当作天然的信念,而不是经过深刻的思考后而作出的自觉选择。他在后来虽然也一度动摇,但洪七公的以身作则本身其实并没有真正回答有关问题,因此他仍然是凭着“本能”而非“思想”而遵从有关的道德准则。
??
??但另一方面,张翠山又比郭靖圆通。例如在前述他受到谢逊质问时,一开始答不上来,后来勉强想出了一个理由,却经不起谢逊的穷追猛问,终于不得不长叹一声,在心里暗暗地认同了谢逊,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坚定地相信这一道德信念了。这跟杨过主动地“叛逆”虽然大不相同,但若非他性格之中也有道家的色彩,那么他是不可能因谢逊的几句质问就动摇了自小习得的信念的。
??
??不过,更能体现他身上道家思想的一面的,不是他那因“后天”教化而修练得来的“人格”,而“先天”而有的“本性”。他的感情冲动、纵情任性就是最典型的道家特征。例如,他因痛惜师兄俞岱岩受害,要打护送的都大锦。又在路上截劫都大锦的黄金,要他全部用来救济灾民,声言对方若敢留下一分半毫,他就要把都大锦的全家杀个鸡犬不留。这些显然都不是郭靖会说得出来的话、做得出来的事,却很可能是杨过会说的话、会做的事。当然,实际上这些“过份”的举止言论也就只限于说说而已,张翠山不会真的为了都大锦私留一点黄金就去杀他全家。但他之所以不会这样做,一来是他本性有善良的一面,不可能做出如此狠毒的事情;二来是他所受的教育也约束了他想什么就做什么。又如,他面对殷素素,明知对方出身邪教,行事也确实心狠手辣,但仍然情难自禁地一见倾心,这就跟杨过的爱己所爱颇有共通之处。当然,他仍然又受到道德律条的约束,因此每每于动情之际,又强自抑制。书中描写他在“情”和“理”之间徘徊犹豫的段落,真是好看煞人。无怪乎有些读者甚至认为,“倚天”中最动人的男子是张翠山,而不是张无忌。
????????  
??(待续)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4-5-7 15: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连城诀”结局里很多人物的出现突兀,实际是作者以什么视角去写的问题,以读者局外人的视角来看,的确是交代的很仓促,很多恶人几乎一笔带过,来历一概不知。只突出了很多恶人落个“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个主题结局。

但如果从主角的视角去看,那就是合理的,因为主角和那些恶人素不相识,金庸以主角的视角只是把主角所看到的写了下来,不相识的自然就不知道,也就没有交代的必要了,所以文章的结构,首先要看作者是从什么视角去写。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马超将军于2004-05-07, 15:51:41发表
“连城诀”结局里很多人物的出现突兀,实际是作者以什么视角去写的问题,以读者局外人的视角来看,的确是交代的很仓促,很多恶人几乎一笔带过,来历一概不知。只突出了很多恶人落个“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个主题结局。

但如果从主角的视角去看,那就是合理的,因为主角和那些恶人素不相识,金庸以主角的视角只是把主角所看到的写了下来,不相识的自然就不知道,也就没有交代的必要了,所以文章的结构,首先要看作者是从什么视角去写。

你说的不错。但我的改编意见就是要说明,其实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改编来继续保持原著所采用的视角,又能把各条线索都描写得比原著要丰满。

你说的问题,我在《“连城诀”的问题》一文中已经说过了。再录于下面一次:

??我想“连城诀”很多地方都交待得不清楚,主要是因为它限于狄云的视角来看待整个事件。狄云实际上并不是“连城诀”这一大事件的主角,更多是一个旁观者,尤其原著中与电视剧不同,狄云出雪山后并没有真的实行了复仇,一批坏人都是他们最后抢夺珠宝时中了涂在上面的毒而死,不是因为他的复仇。所以,虽然狄云不知不觉地被卷入其中,但到了最后,他仍然是个旁观者。
??  
??正因为是个旁观者,其中很多细节的东西他就不清楚,读者因为是从他的眼睛来看世界,也就觉得很多地方也是含含糊糊的。
??  
??总而言之,“连城诀”本身有颇为重大的缺陷,篇幅太短,金庸的手脚施展不开或没有太认真地对待是其中一个原因,其中一些设置(如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设置、视角的设置)不大妥当也是重要的因素。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连城诀”的结构(续)
???????? 
??而张翠山身上同时具备了郭靖和杨过二人的另一性格特征,正是其“刚强”之气。而恰恰这是种刚强之气,导致了张翠山这个人物写着写着写不下去了,只好任由他自杀身亡。这一点,更加证明了金庸一开始的时候确实就是想让张翠山做主角,因此设定他的人物性格时就已经安排了他身上同时兼具郭靖和杨过二人的性格中重合的部分,再分别由二人性格中各抽取出一些来放进去。但他当时没有想到的是,如此这般地“创造”出来的张翠山,是非常不适于生存在他所设定的那个正邪矛盾激烈对立的现实江湖之中的。
??
??张翠山没有遇到殷素素之前,一直在武当山上,只处在纯粹地“正”的环境里。在那种情况下,他那纵情任性的性格最多不过是表现表现为性情有些冲动,有时控制不住自己,采取比较激烈的行为而已。但认识了殷素素之后,他平日被“后天”的道德教化压抑了的“先天”的纵情任性的一面就张扬出来了。而这二者实际上是存在很深的矛盾的。应该说,这种矛盾也并非就真的深得无法调和,但张翠山的性格同时又非常“刚强”,也就是有着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在性格中的这两种矛盾发生冲突时,他想到的不是要调和,而是一定要决断出哪一方为对,哪一方为错,只能从中选择一样。于是,他这种“内心”的不肯调和,再加上“外部”环境的正邪之争甚烈,如此“内外交煎”之下,最后当然只能走上自杀的“不归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激烈的解决矛盾的办法,实际上并不真正解决了矛盾,而只是通过主动地消灭肉身来逃避选择。张翠山所没想到的是,除了非要从中选择其中一种之外,解决有关矛盾的另一条道路是调和二者。但这是他那“刚强”的性格所不可能想像得到的。
??
??我们不妨回想“射雕”和“神雕”中的类似情况。“射雕”中的解决之道是简单而粗暴的,就是郭靖全是对的,杨康全是错的。这是一方绝对地压倒另一方的情形。“神雕”中的情况,其实也是回避而非解决问题。杨过和郭靖后来都奇怪地不再就是否应该娶小龙女而进行争辩。郭靖采取了默认的态度,那是他退让了一步。而考虑到郭靖的“刚正”,这种退让是不合情理的。因此在这里,金庸其实是有点“捣浆糊”了,含糊其词地将有关的情节糊弄过去就算了。或许正是金庸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就想到要在“倚天”中明确地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是含混地糊弄过关。但这一问题之所以无法得到解决的关键原因,就在于郭靖和杨过二人的性格都太“刚强”了,容不下别人跟自己的想法不同。而张翠山的性格继承了这一点,同时又集二人性格中一些不同的部分于一身。于是,郭靖与杨过之间的对立,就变成了张翠山自己与自己的对立(即他性格中近于郭靖的那一部分,与性格中近于杨过的那一部分的对立)。在这种情况之下,张翠山欲不自杀,亦不可得矣。
????????  
??(待续)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5-8 17: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NONONO兄好文,实在精妙,只是后面部分有些离题吧? 变成讨论倚天三部曲了.
  兄行文潇洒, 是否也是和查先生一样, 收不住笔了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金刚捣锤于2004-05-08, 17:49:17发表
NONONO兄好文,实在精妙,只是后面部分有些离题吧? 变成讨论倚天三部曲了.
  兄行文潇洒, 是否也是和查先生一样, 收不住笔了呢/

呜呜,居然被人骂离题了。

已经赶紧把副标题改成“兼论《倚天》”了,不算离题,嘻嘻。

没办法,“倚天”是金庸小说中最典型的“双层糕结构”的作品,谈到这种结构而不谈它,简直不象话,好像根本不懂这种结构似的。

体谅体谅啊,反正又不是写学术论文,写贴就让我“天马行空”的“爽”一把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4-5-8 22: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不同意楼主的观点,写张翠山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承认,但金庸一开始并不是准备写张翠山的。

金庸的习惯就是要描写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等什么都定性了,就没什么看头了,金庸一没有着重描写张翠山的武功学习过程,包括学习写那几个字也只是一笔带过,二、早早就让殷素素早早就和张翠山结合了。武功和感情一般是武侠的主线,说明金庸还是把握很清楚的,在张翠山身上尽量加快节奏。三、小说最终是围绕倚天剑和屠龙刀的,而张翠山显然无法承担此责任。张无忌却从一开始就和倚天剑、屠龙刀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当然张翠山的描写确实过长了,但在我看来金庸已经尽量简化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4-05-08, 22:16:40发表
金庸的习惯就是要描写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等什么都定性了,就没什么看头了,金庸一没有着重描写张翠山的武功学习过程,包括学习写那几个字也只是一笔带过,二、早早就让殷素素早早就和张翠山结合了。武功和感情一般是武侠的主线,说明金庸还是把握很清楚的,在张翠山身上尽量加快节奏。三、小说最终是围绕倚天剑和屠龙刀的,而张翠山显然无法承担此责任。张无忌却从一开始就和倚天剑、屠龙刀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你现在看的版本是已经修改过的,所以你觉得金庸已经尽量加快了节奏,那是后来改成这个样子的。最初他就是想写张翠山。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连城诀”的结构(续)
???????? 
??金庸描写张翠山,写着写着把他写死了,虽然一方面是在结构上大大失策了,但另一方面也使他廓清了“倚天”的主题如果是要表达儒道思想的再次融合的话,必须加入“宽容”这一思想。而这反映在人物性格的设定之上,就是要让主人公的性格是“阴柔”,而非“阳刚”。张无忌的人物形象就是这样设定出来的。张无忌的性格,认真地加以审视的话,他其实是继承了其父张翠山的绝大部分特征的,仅仅就是在“阴柔”这一点上与之完全相反。
??
??很多人觉得张无忌为人优柔寡断,决策拖泥带水,怎么会是像张翠山呢?其实不然。回顾张翠山在见到殷素素时的情景,何尝不是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如果不是去了冰火岛这样特殊的与世隔绝之境,其实张翠山在处理感情问题上一定会表现得比张无忌更左摇右摆,而且他内心的煎熬会更深,痛苦会更甚。而正是张无忌的性情“阴柔”得多,因此对于赵敏的问题,他其实并不太矛盾。他很早就向赵敏承认他当她是朋友,而张翠山却是一开始时连见殷素素一面都要害羞得掉头就走。张无忌在赵敏和周芷若之间徘徊,其实不是基于道德与感情相对立的考虑,而是基于恩情(感情)与爱情(也是感情)相冲突的考虑。
??
??由此可见,张无忌一方面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原则上守得严格(如民族大义上),但对于其中的细枝末节的东西则真正做到“不拘小节”。这就为他成功地化解“情”与“义”的矛盾,在阴柔的一面使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再次融合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
??因此,“倚天”的结构,是金庸写着写着,发现自己设定了错误的主角性格,以至于与主题表达有“错位”的危险的情况下,急中生智地临时进行调整而写出来的,也就不是像“天龙八部”那样是成竹在胸、从容有度了。不过,尽管如此,正因为张无忌的人物性格是如此这般地通过修正张翠山的人物性格而来的,于是二人就天然地构成了一种“一体两面”的“影子人物”的对应关系。这种“影子人物”的写作手法,在“红楼梦”中用得最多,通常是为了起到“正面衬托”的作用(如晴霁衬托林黛玉,袭人衬托薛宝钗)。而“倚天”一书里却是一种“反面衬托”的手法(以张翠山“刚强”的失败来反衬张无忌“阴柔”的成功)。
??
??这种“影子人物”手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倚天”的结构,使之并不是简单的“双层糕结构”,而是通过“影子人物”的内在联系性,使写张翠山的部分与写张无忌的部分在结构上紧密化起来。
??
??如果说“天龙八部”采用的是“以主题稳定结构”的手法的话,那么“倚天”采用的就是“以人物稳定结构”的手法。只是“天龙八部”的手法是作者从一开始就已经处心积虑有打算要这样写;而“倚天”的手法却是作者没有从一开始就计划好,而是发现自己设定不准时,才急忙临时将主角“换马”,很有点“迫不得已”的味道。因此,“倚天”结构的松散程度,其实比“天龙八部”要糟糕。幸好的是,金庸手段实在是高明,临时调用了“影子人物”的写作手法,总的说来还是成功地稳定了“倚天”的结构。所以,尽管“倚天”的结构在金庸小说的后期作品中算是比较松散的一部,但与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甚至是与金庸自己的早期长篇作品相比,还是相当清晰而稳定的。
??
??(完)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5-9 11: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我还想看下去呢, 怎么就"完"了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笑酒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3
编号 1245
注册 2003-10-3


发表于 2004-5-9 17:4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no兄如果自己也写小说的话想必很好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金刚捣锤于2004-05-09, 11:42:42发表
好东西我还想看下去呢, 怎么就"完"了呢.

倒!又是你说我走题的,我赶紧收笔完结,你又要埋怨。呜,你真难伺候啊你!!!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龙笑酒粥于2004-05-09, 17:45:01发表
no兄如果自己也写小说的话想必很好看

嗯,关于这一点,以前在一个论坛上已经答复过类似的问题了,转贴于下:

  这里也可以顺便说一下,为什么我以前提到过,我在初中的时候还很热衷于自己写一下短篇小说,但到高中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写小说,而是更适合从事文学批评。原因就在于,我的思维特征是逻辑性很强那一种,擅长说理,但不擅长煽情。这种思维特征就决定了我的文笔风格更适合于“叙少议多”的论述文,写叙事性散文已经达到了我的极限,小说则超出了我所擅长的文笔所合适的范畴之外。
  
  正因如此,所以我明智地将自己的创作方向“定位”为小说这类“叙多议少”的作品以外的类型的作品,从而避免自己的文笔与所要写作的作品类型出现“错位”的问题。这似乎是一种回避的态度。但没有人是万能的,每一个人都有他所擅长与所不擅长的区域。扬长避短才能事半功倍。“定位”这一问题,不但适用于创作,又何尝不适用于人生呢?我们每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定位”的问题,但我们选择要创作什么作品的时候,又何尝不要考虑将自己“定位”在哪里的问题呢?
  
  小说有“文学之王”之称,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有写作天份的作者蜂拥而入。但其实文笔好并不等于就适合写小说。因为不同的文笔,是有不同的“定位”的,其“定位”与小说所需要的“定位”不同,勉强写之,只会“错位”。面对这种情况,或者作者必须更改自己的文笔的“定位”以适应小说的要求,或者不能就不应勉强。
  
  就我来说,我自己倒不是认为自己不能通过学习而改变我的文笔,而是我认为如果我为了能写小说而改变文笔,我就要放弃我那逻辑性强的优势。我认为这是很可惜的事情。清晰、简洁、精密的逻辑所带给我的乐趣和成就感,我认为并不下于写出一部精彩纷呈的小说所能带给我乐趣和成就感,甚至可能远远过之。
  
  因此,我放弃了小说。我放弃了当厨师,而当我那更能胜任愉快,且乐趣无穷的美食家。


作者:nonono11 回复日期:2004-4-14 16:20:58    
  作者:青萝行衣 回复日期:2004-4-14 12:26:27 
  金庸两个都作,不是都挺好的么?
  ---------
  哦,曾经也有朋友问过我:“为什么不写小说?”我答曰:“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写得比金庸更好。”他傻眼:“你还想比他更好才肯写啊?太狂傲了你这人!”
  
  大汗中……不是我狂傲,而是我实在太爱文学了。我只想把我最美好的东西奉献给她。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5-10 22: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既然阁下已经说了,不是写论文, 就天马行空一翻有何不可. 倒是我食古不化了.
   伺候么,老朽还不难伺候,呵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金刚捣锤于2004-05-10, 22:47:13发表
既然阁下已经说了,不是写论文, 就天马行空一翻有何不可. 倒是我食古不化了.
   伺候么,老朽还不难伺候,呵呵,

嘻嘻,跟你开开玩笑啦。有人看了我的贴子觉得意犹未尽,那是对我最大的奉盛啊。我高兴都还来不及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钟霆锋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7673
注册 2004-5-16


发表于 2004-5-16 16: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句好句,写了好久了吧,用了好多心啦!好样的啊,中国的评金大文人.不错,不过我只认为老金是人,不是神.他已经写得很好啦,给了我好多对爱的回忆.总的来说,小说就是故事罢了.不过,金庸,你是棒的!爱@@@@但我永远也找不到像小说里的真爱.世界不同了,你爱她,她不一定会爱你的.如今所谓的爱只是大家互相利用罢了.悲@!@@@@我的真爱,你在哪???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西凉董仲颖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76
编号 15921
注册 2004-8-20


发表于 2004-8-22 13:5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连城诀不好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oldma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6048
注册 2004-3-16


发表于 2004-8-25 09: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猪真够强的哦,刚看了电视版的《连城诀》,真的是切入要害,强,佩服之极。交个朋友如何??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rnoldxi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16
编号 1121
注册 2003-9-27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9-16 13:0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连城决和基督山伯爵有什么多相似的地方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8-5 17: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00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