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之才
完全是站在女性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女孩子从事社会服务性行业,这是社会对男女的基本定位所决定的。女孩子自身能力有限,学历不高再无一定社会背景。只能从事这样的行业,不然就没有事可做。在西方国家,女孩子从事服务业的也很多,并非中国所独有。“青春行业”“非青春行业”现在都不是铁饭碗,企业是没有旱涝保收的铁庄稼杆的。至于国家机关与国家事业单位,现在也是聘用制。能上能下,将来也有整合裁减的可能,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说女性报酬低,也是因人而异,只要对得起她的社会付出,体现了她的社会价值就是合理的。
虽说女性在嫁不在干,但是干不好,无法自立,照样会影响嫁。因为爱情最终要回归现实,谁也不希望给自己找一个累赘。无论男女只有立足本职,学本事,长技能,增益其所不能,才可为世人所见重。中国社会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一切都很残酷,国家有亿万之资,百姓无安固之志。人生犹如突围,从来不相信眼泪,自怨哀怜是没有用的。
嗯,版主大人所言非常客观中肯的,不过于现实来说,还是有点理想化。首先不同意的是“国家机关与国家事业单位都不是铁饭碗”的说法,名义上说都不是铁饭碗,可上可下,但事实情况却是:在这类单位里只要口乖一点,完成领导的任务,不惹事,基本上就可以一辈子无忧了(教师、警察等除外)。
另一个就是,很多家长并不在乎女孩子是否慧贤、能干,不看女孩子的品德而只在乎她们的工作,非要让儿子找公务员、教师、医生等,也不在乎儿子是否真心喜欢她们,以“感情是可以培养的”为籍口。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比较重视女孩子是否上进的,我听过单位里一位同事说过:“女孩子没单位不要紧,但人不能懒。”:&:&事实上如此,女孩子结婚后是否给丈夫和家庭带来累赘,关键因素不是她的职业,而是她的品德和能力和处世处事的方法。我见过一些嫂嫂没工作在家的,天天打麻将,什么事都懒得做,受到丈夫和公公婆婆的责备,这类女人当然不值得同情。
但现实却是很多人一看到女孩子是“青春行业”,不看人怎样,就认定她们是累赘了。
爱上三国的女人
我的意思,既然男方自己经济收入也岌岌可危,根本经不起风险就表急吼吼的要结婚.还不如把自己打造的好点再去挑剔人家女方.......虽然女性革命轰轰烈烈的搞了这么多年,但是事实上男女相同工作的待遇也是有歧视的.
婚么要结的,钱么要有的,女人自己又负担不起的,最好老婆还要漂亮有背景的,这种白日做梦的男人最要BS
(痛快了~不过MS一定会有人来攻击我的遁走~~)
呵呵,我看三国MM的话我也挺痛快的。
话说回来吧,我所举的两个导游朋友的例子,其实她们的男朋友经济也算不上汲汲可危,在我们这里,1200算是一个不高不低的收入了,不算好,但也不差,夫妻日后收入加起来大概是3000左右,可以过得比较安稳。其实我们这里,结婚摆酒花费1到3万元就够了,再收点红包,其实多数是有赚的,呵呵^^
一般来说,三国MM所说的那类男人还是有的,我也BS
他们,不过我这里所说的两个女导游例。其中一个是大学生,他们的男朋友的职业也不同,具体怎样我忘记了,收入不算差也不算好,男方可以再工作几年多积累资本,但女人不能等。问题都在于男方家长认为“导游是青春行业”予以激烈反对~~
luke19821001
本人月薪2500左右,应该不是所谓的高收入。但是楼主所谓的辛酸实在是太平常了,男人从小受到的苦难比你多多了,你不过是才苦难不久。
青春行业女人多,但是其他行业也不见得就比青春行业日子好过。同样的学历,女人干的活比男人轻松多了,为什么只知道抱怨,不知道感谢?女人高中毕业就可以去当服务员,当导游。男人高中毕业大多是去干体力活,让你干你行不?而由于综合能力的关系,女人的工作能力被普遍的认为比同等级的男人低,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要改变这样的看法只能是发动全体女人一起努力,来抱怨是没有用的。
另外,结婚问女的有没有单位,就这样你就受不了了?那你有没有想过女方家长会问男方什么?知足吧!
要看你在哪个地方了,2500至少在我这里(广州山区县级市)来说这是“非常潇洒”的了。我现在工资1500,钱都不怎么花得出去,每月都可以存上800元以上。其实我所说的辛酸并不是“钱不够花”,而是我的父母辛辛苦苦供我读完大学又辛辛苦苦找人给我联系工作的过程。当然,以后结婚有了孩子,一切苦难我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总体来说我对自己目前的经济情况是满意的。
看过你的许多文章,知道你的主流思想,你所说的女人的综合能力一般低于男人,创造社会财富一般比男人少,这是客观事实,我也同意,也同意女人收入总体比男人少,这也是合理的。但我在文章中并没有抱怨这一点啊。我抱怨的只是很多男方家长只看女孩的职业而不看女孩的品德、女孩与儿子的感情这个事实罢了。所以我对一些家长得知女孩子没有单位就强烈鄙视的态度反感。
而很多女人对男人的物质条件很多,这是抛开了感情因素的婚姻,可以说是一种物质婚姻,我也很反感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男人的青春期长些,比女性长5-10年左右,所以男人即使是青春行业,大部分的时候退下来迟好几年。
其实,事业单位公务员等等,只看到了一个国家编制,在那些单位里,还有无数所谓“编外人员”,其他他们也是“青春行业”,干的活比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人多很多,拿的永远是那么一点,不能升职……
同工同酬,这个词,我一直怀疑,而且就在最该体现这一点的公有制企业或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里,根本没看到它的影子。
其实现在贫富差距的拉大,让更多低层的人在关心自己婚姻时候把经济列为第一条,这也没办法,毕竟这么人要活下去,看的太多了,麻木了……
我也麻木了,我目前处于你所说的这个位置当中………………![](images/smilies/em02.gif)
![](images/smilies/em02.gif)
不过相对来说,已经很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