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别 | 校尉 |
级别 | 裨将军 |
好贴 | 2 |
功绩 | 13 |
帖子 | 330 |
编号 | 7247 |
注册 | 2004-5-1 |
| |
| | |
|
|
|
少年时代的电影院
少年时代的电影院留给我们太多的回忆。
我的小学和初中捱的很近,有名的群众电影院就在学校的边上.从小学到初中,每个月学校总会组织几场电影看,感觉就像过节一样.而且因为那天的下午能够不上课,或者只上一节课,所以都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这一天早点来到.
一边等待,一边准备,我会积攒下零用钱,到了那天,在校门口的小店买包话梅和怪味花生什么的,把口袋塞的鼓鼓,带进电影院,一边看电影一边解决嘴搀,呵呵,享受啊.
而懵懂的爱情也在电影院悄悄萌发.
班级发电影票的时候,是一个微妙的时刻.因为是随机的,男生女生们就开始有种说不出的期待.
期待,期待什么,期待和自己喜欢的人能够幸运的坐到一起.
我也有自己心仪的女孩,发票的时候,我就特别紧张,心里扑通扑通的跳,脸烫的像个柿子.
当然,坐到一起的几率是小的,印象中只有两次(其中一次还是以权谋私).呵呵,反正那两次,电影讲些什么我是不知道,一个半小时,手心都是汗.
有时,恰巧她坐在我的前面,也算是幸运的很,可以开心好久.但是如果她坐在我后面,我就特别不自在,莫名其妙的在乎自己的表现,坐的笔直,一场电影下来,累的腰酸背痛,现在想想,应该算是装酷吧.
有一次,学校组织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早就盛传是个催泪弹,男孩子们皮,带了手帕毛巾什么的到场,准备给女同学哭的时候用,结果小屁孩们自己一个个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那一次,恰巧那女孩做在我旁边的旁边,我只有忍啊,装男子汉呗,结果那个难受啊,眼泪都在眼眶转了几圈了,还不敢让它掉下来.
每到寒暑假,学校都会发电影卡,看一场电影只要划卡再加2块钱.对于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兴奋的呢?有些同学不爱看,我就去把他们的卡收集起来,呵呵,那段日子,只恨电影少,换片慢,几乎隔三岔五的往电影院跑.看过的电影太多太多.
《高山下的花环》、《夜半歌声》、《阿姆斯特丹的水鬼》、《特技人小传》、《机械战警》、《鹰爪铁布衫》……文化饥渴的年代,都是饕餮大餐。
现在偶尔和朋友谈论到影感,我觉得感觉这个东西,跟年少时的培养有很大关系,不论是电影还是性格,少年时代是最重要的塑型期。
当然电影卡在手,还有另外一个秒用——可以用做障眼法。
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道来。
那个年月,电影再多,都不能满足我如饥似渴的观影欲望,何况每个月上映的片子也就那么几部。于是我自然把目标瞄向了——录象厅。
别说你没去过哦。
录象厅,我要歌颂你,是你,伴随我的青春,是你,目睹我的成长,是你,寄托了我那么多的欢喜哀伤。在那里,我认识了万梓良、李修贤、胡慧中、方中信、成龙、洪金宝……,我也一度将万梓良念成“万辛良”, 别说你没念错过哦。
录象厅是各式各样,防空洞里,居民楼里,随便搭个蓬里......
怪味也是各式各样,烟味是少不了的,还有霉味,香蕉味,汤面味.....
我曾经去过牛集市边的录象厅,满屋子牛粪味道.
尽管如此,录像厅带给我的精神享受让我从根本上忽略了这些。
那段日子,我的地理课本上,写满了我模仿录象带海报的片名,什么《纵横四海》,什么《杀手蝴蝶梦》什么《喋血双雄》什么《霸王花》什么《警察故事》什么《上海滩十三太保》……而且在中文字下都要加行拼音,那时候觉得帅,因为香港片都这样。
印象中,最火暴的枪战动作片莫过于《猎魔群英》,汇集了胡慧中、万梓良、刘兆铭、吕良伟、李赛凤、吴震宇等戏精,动作场面让人大呼过瘾。当时还发生了事故,吕良伟、胡慧中、李赛凤拍摄爆炸场面从二楼跳下逃生时,汽油爆炸威力太猛,3人同遭火舌灼伤。胡慧中从此一度成为我最爱的女星。
说回刚才的电影卡,我虽然如此热爱录象厅,录象厅也如此爱着我,我们算是自由恋爱。但是那个年代的父母几乎没有谁会允许孩子去录象厅的。在他们眼里,录象厅象征着堕落。
呵呵,其实录象不都是电影吗。
于是每个下午,我准备出去看录象了,就拿上电影卡,说去看电影了,然后计算好时间,争取回家的时候不会露馅。哈哈,真的没被发现过。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有一次我的学生证掉在了录象厅,恰好被我姐的同学检到,还好心的送到我家,结果@#**%.......
时光匆匆,转眼自己快为人父,当初学校边那间电影院也随着旧城改造灰飞烟灭,录象厅呢,没能跨过2000年,永远停留在了那个时代。可是记忆却在心头扎根,偶尔想起,是那么的甜蜜。
图片附件:
[猎魔群英,还有多少人记得?]
《猎魔群英》.jpg (2006-3-27 23:31, 46.75 K)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