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宋辽二十五年战争述评(八), 裴村诸战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一、伐北汉兼阻辽援诸战
二、高梁河之战
三、满城之战
四、雁门、瓦桥关诸战
五、歧沟关之战
六、君子馆之战
七、唐河、徐河诸战
八、裴村诸战
九、遂城望都诸战
十、澶渊之役
十一、总评




八、裴村诸战


转载请注明: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张建昭


述:

一、廉良河与“铁遂城”

徐河之战后,辽军数年不敢大举南下。辽圣宗统和十六年(公元998年,宋真宗咸平元年)十二月,契丹于越、宋国王耶律休哥薨,契丹主为其在南京(幽州)建立祠堂。这位镇守南京十七年,深为宋人所畏惮的将军的死,似乎使宋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而,契丹人的南下入侵随后便再次开始了。

公元999年(宋真宗咸平二年,辽圣宗统和十七年)七月,契丹主下诏诸道,集兵南伐。九月,太后与契丹主幸南京,以皇弟梁王耶律隆庆(辽景宗第四子)为先锋,开始大举南伐。谁知正在这时,随军的契丹肱骨大臣——魏王、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却因病在军中去世,萧太后与契丹主都非常哀痛和惋惜,但他的死并未影响到契丹的军事行动,契丹主命韩德让代替其职务,大军继续南下。

宋朝方面早在七月便得知契丹将要南下。已经做了布置:以马步军都虞侯、忠武节度使傅潜为镇、定、高阳关行营都部署,西上阁门使、富州刺史张昭允为都钤辖,洛苑使、入内副都知秦翰为排阵都监,莱州防御使田绍斌为押先锋,崇仪使石普同押先锋,单州防御使杨琼为策先锋。镇州、定州、高阳关在太宗时是三个行营,也就是三个帅司,这次宋真宗将三个行营的兵权都交给了傅潜,看重的是傅潜曾是太宗潜邸的旧僚,并且跟随太宗北征太原时作战勇敢,虽日后未见突出表现,想来大抵是可以御敌的,于是就放心地用了。

傅潜到任,派其部下田绍斌、石普为抵御契丹军的先锋,守保州。契丹来犯,石普暗地里与保州的知州杨嗣约定出击与契丹作战。田绍斌事先不是很清楚,等到夜里,不见石普与杨嗣回来,就怀疑他们可能是打败了,于是领兵前去救援。不出田绍斌所料,石普与杨嗣果然被契丹军所困,渡过廉良河(一作严凉河),损失很大,由于田绍斌赶到,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宋军合势而战,越战越勇,契丹大败,宋军斩首两千余级,获马五百匹。

初战小胜,奏捷至汴京,真宗与九月二十四日在后苑宴射时得到了这个消息,当时随驾的大臣纷纷知趣地向皇帝贺喜,第二天早朝,全体大臣再次道贺。这毕竟是宋真宗即位以来对辽作战的第一次胜利,虽然规模很小,却让真宗着实兴奋了一阵。九月契丹大军在南京集结将要南下的时候,枢密都承旨王继英便劝宋真宗动车驾北征。后来又有如京使知忻州事柳开上言,要求真宗与前朝周世宗与本朝太祖、太宗一样北上亲征契丹,荡平来寇,真宗便有些动了心。

这年十月二十四日,契丹军至遂城。而当时守遂城的,正是已故太尉杨业之子——保州缘边都巡检使杨延昭(当时名“延朗”,“延昭”为后改)。遂城十分狭小,且不坚固,甚至缺少守城器具,契丹军猛烈围攻了几天。城中人对契丹人非常恐惧,杨延昭便将城中的丁壮集中起来,登上城头,发给器甲,率领他们共同守御。当时的天气冷得厉害,杨延昭在思考中突然灵光一闪,历史上一个经典的守城战例就随之诞生了。他传令下去,在城中大量汲水,夜晚的时候从城墙上往下浇灌到底。就这样,经过一夜的严寒,到了第二天早晨,城上浇的水结成厚厚的一层冰,遂城便成了一座真正的冰城。契丹再来攻城,才发现被宋人耍了,城墙又坚固又光滑,根本没法爬上去,最后只好望城兴叹,怏怏而去。宋军这才出城,获得了很多契丹人遗弃的铠仗。契丹人在宋辽战争中经常在遂城这里碰钉子,后来遂城被称为“铁遂城”,建昭就此想来,与此战不无关系。

契丹军在遂城失利之后,派遣萧继远(一作“继先”,萧思温养子)绕过遂城向南进攻狼山诸砦为西路,而萧太后与契丹主的大军转向瀛州方向为东路。萧继远攻破狼山诸砦,继续向南略地。

宋将南作坊使、镇州行营钤辖李继宣奉命领兵三千出击。契丹军在怀德桥,李继宣前往袭击,到了目的地却见敌人已经把桥毁掉了,李继宣向来是个急先锋,居然用横木临时架了个桥通过,追敌五十多里。契丹军又烧掉中渡、常山两座桥,退保丰隆山砦,李继宣追敌不舍,又领兵出击,见常山桥被烧毁,命令部下伐木修桥。契丹人这下可认识了这位催命鬼活阎王,不等他来,拔寨先跑了。李继宣本来可以扩大战果,却屡屡被主帅傅潜所抑制,不让他出兵远袭,所以一直没有更大的胜利。

二、傅潜的“鸵鸟政策”

初期几次小胜,宋军本来士气高昂,而河北三路行营总指挥傅潜却是个怕事的主,一力压制诸将,不让他们出击建功,导致契丹虽受挫,却只如同被蚊子叮了几下一样,丝毫没有被宋军所遏制,遇到暂时攻克不了的地方就索性绕过,而直行深入。

萧继远一路越过保州疾趋南下进攻狼山砦之时,坐镇在定州的傅潜胆小怕事,没有任何退兵方略,只知道闭垒自固,对行营下辖各个缘边城垒堡砦发来的告急文书一概不理。傅潜部下的将校兵卒自备铁挝、铁锤等兵器,每逢急报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奉命出击,而傅潜拥有马步军八万余人,竟然一卒不发。有些将校实在忍耐不住,便自行向傅潜请战,哪知傅潜对契丹人不敢迎击,对自己的部下倒是敢责敢骂,将请战的将校一个个骂了个狗血淋头,仍是不下令出击。

由于傅潜这种埋头自守的“鸵鸟政策”,契丹将萧继远得以横行无阻,攻破狼山诸砦之后又集中兵力进攻威虏军(即遂城)。威虏军当时的守将是知军石保兴(大将石守信长子),面对契丹人的进攻,擅自下令打开府库犒赏将士,准备与契丹人决战。然而管理府库的官吏出于职责不敢听从他的命令,坚决不开。石保兴表示这次契丹人来势汹汹,不如此则城池难保,并承诺事后将用自己的家财来补偿,这才将府库打开,财帛分给将士,然后率领他们出战。将士们先得到赏钱,自然纷纷效命,果然击退了契丹人,并杀其酋帅一人。后来,擅取府库的事捅到宋真宗那里,真宗念其战功没有追问。

萧继远攻威虏军不克,并没有与之纠缠,而是避实击虚,越过威虏军转攻宁边军、祁州、赵州等地,大肆劫掠,甚至离大名府不远的邢州、洺州等地也有契丹的游骑出没。河北百姓扶老携幼纷纷挤进城郭躲避契丹人的屠略,镇、定一带地区由于傅潜的畏缩和契丹的破坏乱成了一锅粥,道路长期不通。很多人向朝廷反映此事,朝廷也屡次派遣密使偷偷穿过契丹军的活动地区来到定州,督促傅潜会合诸道兵马出击;河北三路行营“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如范廷召、桑赞、秦翰等也不止一次地催促傅潜出兵。可傅潜这个人心理素质异常的好,谁说话也听不进去。范廷召气得火冒三丈,指着傅潜的鼻子脱口而出:“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由于这几员将领和自己地位差不了多少,傅潜不敢像骂一般将校那样骂他们,就被他们这一句话当场噎住,说不出话来。傅潜的副手——都钤辖张昭允也屡次出言相劝,傅潜笑道:“贼势如此,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

傅潜虽然一意孤行,但范廷召也不是吃素的,一个劲地催促发兵,傅潜实在拗不过他,便给他骑兵八千,步卒两千,共一万人,却不是让他对付深入腹地的萧继远,而是命令他向高阳关方向阻击萧太后与辽圣宗率领的契丹主力,并承诺不久将会发兵支援,范廷召慨然领命而去。他可能早已料到傅潜决不会按所承诺的那样发救兵来援的,但他没有计较这个。然而用区区一万人对付契丹军主力简直是在开玩笑,他不过是走一步算一步。

三、宋真宗的“亲征”

九月契丹将要南下时便有朝臣上言劝真宗亲征,前面接连一串边境小胜让真宗头脑一热,就答应下来了,只是没有定下行期。十月,傅潜龟缩自固、萧继远长驱直入导致河北大乱的消息报到了朝廷,真宗便开始动摇了,有意拖延行期,车驾迟迟不发。十一月十六日才诏:“边境驿骚,取来月暂幸河北。”并预先做出部署:命宣徽北院使周莹为随驾前军都部署,邕州观察使刘知信副之,内侍都知杨永遵为排阵都监,保平节度使、驸马都尉石保吉为北面行营先锋都部署,磁州防御使康廷翰副之,洺州团练使上官正为钤辖。

十一月末,真宗又做出部署:以宰相李沆为东京留守,濠州刺史李著为大内都部署,权知开封府魏羽判留司,三司盐铁使陈恕为随驾转运使。十二月初,又以太子太师、分司西京张永德为京城内外都巡检使。张永德早在周世宗时期便是大将,到了宋朝长期被搁置不用,直到歧沟关之战后,边将大多因战败被罢,才补缺戍守定州,算是被用了一回。而今真宗想起此人,命他全权负责京师内外安全。

十二月初五日,宋真宗的亲征大军开始自汴梁出发,初九日驻跸澶州,第二天得到冀州知州张旻的捷报称在城南击败契丹,杀千余人,获马一百匹。十二日,宋真宗在澶州的行宫里宴请随驾大臣,并命殿前都指挥使王超、权都虞侯张进为先锋大阵往来都提点,马步军都军头呼延赞、马军都军头王潜为先锋,滨州防御使王荣、马步军副都军头王继忠为策先锋,并出示阵图,分配任务。

十五日,车驾到达大名府,驻跸于此。河北镇、定、祁、赵、邢、洺一线被萧继远搅得天翻地覆,大名府以北一片大乱,真宗不敢冒险北进,但是既然来了,总是远远地躲在后方又无法向天下人交代,所以真宗只盼傅潜能够有所作为,使河北的形势稍稍稳定一些,于是派遣随驾的石保吉(与前面石保兴俱是石守信之子)、上官正率兵赴镇、定与傅潜会合。然而傅潜自派出范廷召之后,便没有再发一兵一卒,河朔依旧是一片大乱。河北转运使裴庄早就不止一次地上奏称傅潜没有将才,而枢密使王显与傅潜一个鼻孔出气,对他百般包庇,所以裴庄的奏报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

真宗在大名府磨蹭了半个月,有些焦急,看来新年也得在河北过了,于是在十二月二十七日,下诏百官直言边事。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钱若水上言数落傅潜拥兵不战之罪,请真宗将傅潜斩首,然后擢用杨嗣、杨延昭等有功边将破敌,右司谏梁灏也请求真宗斩傅潜以谢天下。真宗却没有拿定主意,毕竟傅潜是太宗藩邸的旧将,不可轻易责罚。

就这样,真宗率领的亲征大军便一直在大名府这么观望着,没有再前进一步。次年(公元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辽圣宗统和十八年)正月,驻守太原的并代都部署、步军都指挥使高琼率兵来到行在所,真宗命其屯冀州,借以巩固行在的安全。不久,真宗又命步军都虞侯葛霸为贝、冀、高阳关行营前军都部署,仍是为了保卫行在,可见真宗已经真的不打算再向前走了。

四、裴村之战

范廷召率领骑兵八千、步兵两千,奉命向高阳关方向阻击契丹军主力,他自知寡不敌众,又料到傅潜不会出兵来援,于是事先向高阳关都部署、马军都虞侯、彰国军节度使康保裔求援,康保裔允诺,并选精锐兵马出战。

正月初四日,契丹军前锋到达瀛州地界,范廷召结方阵出击。契丹军先锋梁王隆庆遣部下战将萧柳为头阵。萧柳与范廷召接战,稍有不敌,梁王隆庆即率主力援助,冲入阵中,宋军开始大乱。萧柳在战斗中身中流箭,包裹伤口继续指挥作战。

范廷召见势不妙,派人求援于康保裔,并与之约定,第二天早晨两军会合并肩作战。康保裔率兵如约来援,在瀛州西南的裴村与契丹军遭遇,展开激战。康保裔本以为范廷召也在与契丹进行战斗,正在争取第二天早晨与其会合,所以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他没有想到的是,范廷召在傍晚的时候见契丹军攻势甚猛,为了避免全军覆没,已率兵遁走。康保裔开始还蒙在鼓里,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才明白自己已经处在契丹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了。

范廷召违约遁走,顿时使康保裔成为孤军。他的部下要与他更换甲胄以掩护他突围,他却说:“临难无苟免,此吾效死之日矣!”于是大呼与契丹决战,战有数十合,部下的兵卒越打越少,箭也射光了,虽然给契丹人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但毕竟寡不敌众,又没有等到援兵,最后力穷被擒。

高阳关钤辖张凝,副部署李重贵,率领负责策应的援兵赶到时,康保裔所部已被全歼。二人率也陷入契丹军的包围,奋战一夜(“自申至寅”)方得突出,所幸没有遭到更大损失,与其他将领的损兵折将相比,二人已经非常难得。事后张凝建议报功请赏,李重贵却说:“大将陷没而吾曹议功,何面目也!”

契丹军乘胜深入,一直打到德、棣等州,又渡过黄河,对淄州、齐州等地大肆抢掠一番后退去。契丹军大闹河北,歼灭了高阳关行营的主力,似乎达到了预期目标,不久便退回本土庆祝胜利去了,留给宋人一个破烂摊子等待收拾。

五、战后的闹剧

真宗得知康保裔战败之事,却搞不清楚到底是战死还是被擒,于是密诏走马承受夏守赟前去察问,夏守赟称康保裔系战死,真宗于是下诏追赠侍中,并以其子康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康继彬为洛苑使,康继明为内园副使,幼子康继宗为西头供奉官,孙子康惟一为将作监主簿。而据《辽史》,“六月乙巳,以所俘宋将康昭裔为昭顺军节度使”,可知康保裔十有八九并未战死,而是战败被擒而降。康保裔在元人修撰的《宋史》中被列为《忠义传》的开篇第一人,却可惜是个沾了很大水分的人。在建昭看来,真宗或许并非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而是为了保全朝廷的面子,故意为之,宋朝的官修史书一律称康保裔战死,其中人为成分居多。若康保裔真的战死了,辽人在自己的史书上将节度使的官职授给一个死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裴村之战的大败,虽然直接干系者是临阵脱逃的范廷召,但究其根源,仍是傅潜拥兵不救。真宗开始对他始终是宽容再宽容,姑息再姑息。后来在大名府专等捷报,见到的却都是契丹人横行河朔、甚至渡过黄河劫掠城池的消息,又得知骁将杨延昭、杨嗣、石普等人屡次向傅潜请求加兵,而傅潜不给,部下有战胜者,又隐匿不上报。宋军本来可以御敌于国门,却因为这个缩头乌龟坏了大事,真宗这次可真的生气了,他命王继英召傅潜与石保吉等至贝冀行营。傅潜刚到冀州,就命高琼代替了他的职位,而让他赶赴行在。

傅潜到了大名府便直接下了狱,钱若水、魏庠、冯拯等人奉命负责审问,一晚上就定了罪,按律当斩。没有参与审问的大臣也多有上封建议立斩傅潜的,而真宗虽然也恨傅潜,却没有将这个不杀不足以整肃军纪的人处死,而是下诏宽贷其死,改判为“削夺在身官爵,流房州”,天下有识之士闻知傅潜逃得一死,无不扼腕。傅潜的副手张昭允却也跟着倒了霉,被削夺官爵,流放通州。不久之后,原本在廉良河之战立了功且刚刚受赏晋升的田绍斌,由于被傅潜的供词牵连,也被免官。

真宗车驾驻在大名府,契丹军已志满意得地走在班师北还途中。真宗第一次亲征眼看就要这样尴尬地收场,整个河朔被契丹人搅了个天翻地覆之后扬长而去,实在让这位新皇帝的面子上有些挂不住。正在这时,一个捷报不失时机地到了——“高阳关、贝、冀路都部署范廷召等追契丹至莫州,斩首万余级”。范廷召本传记载得更为传奇——“廷召与战瀛州西,斩首二万级,逐北至莫州东三十里,又斩首万余,夺其所掠老幼数万口,契丹遁去”。一个斩首万余级,一个两次加起来三万余级,如此大胜,总算给这次亲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真宗得到捷报,不去查实,也根本不想去查实,乐得眉飞色舞,作了一首《喜捷诗》,接受群臣的拜贺。范廷召以功加检校太傅,其余将校也大部分得到恩赐。而实际上,这次“莫州大捷”,不用细想也猜得出来,水分是很大的,范廷召临阵脱逃导致康保裔的陷没,不能排除他为了弥补过失浮夸斩获数的可能。然建昭自惭浅薄,无力考证,姑且存疑。

总之,真宗的亲征大军终于可以体面的班师了。然而,这场历时近五个月的战役的结束并没有让真宗暂时喘口气,他在班师的途中,又得知远在蜀中的成都又出事了。继李顺之乱后又发生了王均之乱,上次是民变,这次是军变。真宗本来新年就没过安稳,回京之后又要有棘手的事对付,实在是够难为这位新君的了。

评:

契丹主的此次亲征,是宋真宗即位之后宋辽首次正式作战。观契丹军的战略意图,无非又是袭扰劫掠,消耗宋朝的防御力量,还有便可能是顺便借以试探一下这位新对手。两军开始接触的几次战斗,宋军是局部小胜,总体不利。廉良河遭遇战、遂城防御战等都属于无关紧要的小胜,如不能融合于整体的战略意图当中去的话,只能如隔衣瘙痒一般,对整体战局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不过这些小胜也体现了宋军中级将领们勇猛果敢积极智慧的一面,只可惜主帅无能,不能很好地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契丹军遂城之战后将主力持重缓行,不急于深入,而遣一路偏师(萧继远部)挺进河朔,以打乱宋朝的防御秩序,主力再伺机歼敌。萧继远一路自十月末分兵以来,先破狼山诸砦,之后攻威虏军不克,转攻宁边军,深入祁、赵、邢、洺,全然不顾自己身后还有傅潜的八万重兵在镇、定一带屯驻,这就可以看出萧继远打的是纵深战,相比于宋人习惯的阵地战,理念上便有明显差异。而萧太后与辽圣宗率领的契丹军主力自攻遂城不克之后,转而东向,奔瀛州(高阳关行营所在地)而来,此举为避实击虚,想要大鱼吃小鱼,歼灭宋军的有生防御力量。

由于宋军主帅傅潜畏战,不但使西路萧继远得以猖狂横行于河朔,而且对东路的契丹军主力也没有足以抗衡的力量来予以遏止。傅潜出于自保,只给范廷召马步军一万人往击契丹军主力,无异于送羊入虎口。范廷召不得不向高阳关行营求援,然而宋军的主力在镇、定一线龟缩不出,高阳关行营的驻军也是捉襟见肘,范廷召即使与之合势出击也是处于下风。而宋军偏偏在如此劣势的情况下,又没能协调一致,导致被契丹军逐个击败:范廷召部先与契丹军前锋接战,不利,求援于康保裔——>康保裔部参战,张凝、李重贵所部负责策应,却没能及时抵达战场——>范廷召部擅自退去,张凝、李重贵部未到,康保裔部势孤,被歼灭殆尽——>张凝、李重贵部赶到,范廷召部已退,康保裔部亦被歼,势孤被围,力战得脱。纵观此战进程,建昭不由一叹,在原本就劣势明显的情况下又如此配合不利,只损失一个康保裔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再说宋真宗,将“镇、定、高阳关行营都部署”这样一个事关国家存亡的职位轻易授给一个之前从未领受方面之任的傅潜,本身就是一个严重欠考虑的决定,并且有任人唯亲之嫌。傅潜的表现也让宋人和契丹人都开了一回眼,真是见过忪的,却没见过这么忪的,“恇怯乃不如一妪”,范廷召的话说出了人们的心声。然而更要命的是,这样一个人居然还讲出一套歪理来——“贼势如此,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典型的未战先败心理,这话出自一个小卒甚至普通将领也就罢了,偏偏出于宋军统帅之口,如此军心何在?宋军有杨延昭、杨嗣、石普、桑赞、李继宣等骁将,率领偏师尚能于契丹军争衡,而被傅潜这一统帅所累,无法建功,正可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将领应具备的自身素质——智信仁勇严,在傅潜身上找不到一点符合:藏锐不出,偏师御敌,智乎?部署有功,隐匿不报,信乎?有敌不御,纵其伤民,仁乎?龟缩避战,拥众自保,勇乎?詈骂裨校,懦于御将,严乎?由这样一个人主持河朔防线,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黑色幽默。

真宗的“亲征”则更加可笑,早早地放出话来,却磨磨蹭蹭,整整拖了三个月,直到契丹人打到家门口才慢吞吞地出发,到了大名府又长期驻跸观望形势,完全起不到激励前方将士的作用。傅潜拥众自保,不乏上奏弹劾者,真宗却一直等到康保裔陷敌之后,见不惩办无谢以天下的时候才将其召赴行在,最后也没有应大多数大臣的强烈要求斩傅潜以正军法,只将其流放,这其中或许有宋太祖不杀大臣之誓在起作用,也可以看出北宋的军法只对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从严,而对高级将领则往往宽恕纵容。

最后契丹人得意而归,真宗面对尴尬的处境不惜做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之事来麻痹天下人,越发显得可怜。西北有党项边患,西南有川蜀军变,东北有契丹劲敌,诚可谓内忧外患。太宗时期遗留的诸多隐患,到真宗时期逐渐突显,至此已见端倪。

请看下一篇——遂城望都诸战

(本篇完稿日期:2005-12-03)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苏西坡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9
编号 34082
注册 2005-3-6
来自 天涯海角


发表于 2005-12-3 19: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十二月初五日,宋真宗的亲征大军开始自汴梁出发,初九日驻跸澶州,第二天得到冀州知州张旻的捷报称在城南击败契丹,杀千余人,获马一百匹。十二日,宋真宗在澶州的行宫里宴请随驾大臣,并命殿前都指挥使王超、权都虞侯张进为先锋大阵往来都提点,马步军都军头呼延赞、马军都军头王潜为先锋,滨州防御使王荣、马步军副都军头王继忠为策先锋,并出示阵图,分配任务。

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却未见其表现。相比于小说中的呼延赞,历史上的呼延赞似乎经常被忽略。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河朔地区


由于该图为宋徽宗时期,所以一些政区名称有改动,其中:

河间府=瀛州
真定府=镇州
恩州=贝州
永宁军=宁边军
广信军=威虏军(遂城)
安肃军=静戎军(梁门)


精华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冰祁步

长平郡主
鸿胪少卿
荆湖路经略使
★★

Rank: 24Rank: 24Rank: 2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公主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2717
帖子 6735
编号 121
注册 2004-9-25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2-4 16: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终于又有更新啦
进来小小的支持一下 ^0^

"太宗时期遗留的诸多隐患,到真宗时期逐渐突显,至此已见端倪。"

这个具体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西南川蜀问题、西北党项问题、北边契丹问题,都是太宗时期没有处理好,遗留下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袖里乾坤
(袖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79
帖子 4692
编号 21029
注册 2004-11-1
来自 荆州
家族 性情居


发表于 2005-12-5 00: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个地名叫无极,我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真宗亲征前线将士怎么也得放几颗卫星出来让领导高兴高兴。
关于康保裔这个人我在最初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还不禁对他有几分敬佩,可是到后来对照《辽史》的记载却让人哭笑不得。康保裔被写进《宋史·忠义传》简直就是个国际玩笑。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12-05, 3:10:34发表
关于康保裔这个人我在最初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还不禁对他有几分敬佩,可是到后来对照《辽史》的记载却让人哭笑不得。康保裔被写进《宋史·忠义传》简直就是个国际玩笑。

康保裔应该和后来的王继忠一个情况,都是力战被擒而降,不算怎么丢脸。

而且宋朝朝廷对两个人都是当成战死处理,然而后来王继忠在两国媾和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根本瞒不住,只得承认;而康保裔入了契丹之后再就没什么音信,所以宋人死扛到底。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5-12-5 18: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张建昭于2005-12-04, 18:25:42发表
西南川蜀问题、西北党项问题、北边契丹问题,都是太宗时期没有处理好,遗留下的。

这个不是他不想解决,是他力不从心啊~,承太祖余威实现所谓统一也已经不错了~
赵光义这人确实不怎么懂军事,自己都险些被擒~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太宗本来可以做个比较好的守成之主,但太祖死得早(或许也是太宗嫌他活得太长了  ),把没有完成的统一大业遗留给他,确实有些难为他了。

党项问题一朝处理失当,造成百年的边患,这个问题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尚不能断言。总之,在历代的“太宗”里,宋太宗是很不成功的一个,最大的功劳便是拿下北汉,其余便是吃太祖留下的老本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QUOTE:
康保裔应该和后来的王继忠一个情况,都是力战被擒而降,不算怎么丢脸。

而且宋朝朝廷对两个人都是当成战死处理,然而后来王继忠在两国媾和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根本瞒不住,只得承认;而康保裔入了契丹之后再就没什么音信,所以宋人死扛到底。

怪他运气不好,可能胃部抗痛苦能力又不如老令公,又估计实在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像刘平还有骂人的力气呢,任福那种冒进后还有悲壮一把的能力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方未明
(传说中的大侠)

潇湘侯监造使中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2
功绩 419
帖子 4933
编号 119
注册 2005-5-26
来自 杭州
家族 古墓派


守业比创业还要艰难啊。
建昭在文中说,此战宋败的主因是一位无能的主帅,战士再勇猛,没有很好的组织,也是不能发挥效果。
更深次的原因就是北宋中期缺少一位汉武那样刚毅果敢、意志坚定、魄力非常的帝王。
蛇无头不行,想我中原子民,怎么可能缺少仁人志士、热血男儿和精兵良将。
一个帝王所着眼的不是一战的得失,而是整个国家的命运,北宋中期有内忧,还有外患,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所能担当。当然,其实我也不了解真宗其人,看了建昭对他的一些描述,才会有如此想法。
任人唯亲,我是这样理解的。从皇帝角度出发,任用自己的轻信,并非一定是错,汉武就经常搞那事,关键是有没有把轻信放到最合适的地方。真宗在识人上,显然是有问题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5-12-7 18: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英宗,神宗都是分有魄力的,但是都活的太短了,壮志难酬啊~
再有他们少的是历练,这样也很难打胜仗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绝世天骄于2005-12-07, 18:15:02发表
英宗,神宗都是分有魄力的,但是都活的太短了,壮志难酬啊~
再有他们少的是历练,这样也很难打胜仗的

神宗魄力是有的,但“魄力”这东西是把双刃剑,干好了叫魄力,干不好叫孟浪(卤莽)。

神宗五路伐西夏未建功而损失惨重,当为盲从魄力者之一戒。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5-12-8 18: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这样,我觉得关键还是当时他们手下并没有什么可用之将,像王韶根本就不是帅才嘛
其实在太祖时就为边塞留下了隐患,这只能怪柴荣死的太早,在他去世前就打算伐辽以解决燕云十六州的历史遗留问题(那时辽国正是政局混乱,确是难得的机会),但是等到陈桥兵变,太祖却放弃了这个计划,致使它成为困扰整个北宋的问题~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ind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0
编号 55964
注册 2005-12-24


发表于 2005-12-24 22: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张建昭朋友在吗?
我在找资料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你的首发坛原来是这里。
所以进来说一声。

说实话我在天涯就质疑过你的资料来源。后来直到我找到了台湾出的《中国历代战争史》,我才知道你的资料的直接来源。说实话,个人认为你应该脱开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上的错误太多,太喜欢发挥了,而里面的错误基本上直接被你的文章继承(说的不好听就是错得都一样)。你现在从结构上的分章节到史实的描述再到一部分评论都直接使用这本书上的东西,我认为这不是个好办法,也许这样省力很多,但没有自己的校勘和整理,对于史实的认识和评论的深入性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你不是没有能力,就看你是否愿意使用你的能力了。
在下金玉之言,望兄三思。
                               ——————天涯煮酒网民windg2000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2-25 14:4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windg于2005-12-24, 22:27:31发表
张建昭朋友在吗?
我在找资料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你的首发坛原来是这里。
所以进来说一声。

说实话我在天涯就质疑过你的资料来源。后来直到我找到了台湾出的《中国历代战争史》,我才知道你的资料的直接来源。说实话,个人认为你应该脱开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上的错误太多,太喜欢发挥了,而里面的错误基本上直接被你的文章继承(说的不好听就是错得都一样)。你现在从结构上的分章节到史实的描述再到一部分评论都直接使用这本书上的东西,我认为这不是个好办法,也许这样省力很多,但没有自己的校勘和整理,对于史实的认识和评论的深入性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你不是没有能力,就看你是否愿意使用你的能力了。
在下金玉之言,望兄三思。
——————天涯煮酒网民windg2000上

刚开始在写这个系列的时候,我确实受那本书的影响较深,也可以说是受其启发,在天涯我也曾坦言。但在后面的论述中我一直都只当它做参考(兄若看到四至八章就会知道,很多有疑问的地方我都提到了),也陆续发现并修改过前面的一些错误,况且那书本来是在图书馆借的,早已归还。
而在评论上我则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未照搬,有部分相似的观点亦应属正常。

至于兄所指出的资料来源上,主要是高梁河与满城两章(兄台所诟病的可能就是源自这两章留下的印象),由于续通与长编的记载出入甚大,手头又无其它资料可以对比,故从其书的说法,而后来满城一章的错误经兄指点已经更改。

该系列我每写一章,都要将《宋史》《辽史》《长编》《续通》等资料进行严格比对(《宋会要》、《东都事略》等资料手头没有,没办法),找出疑问,或简单考证(由于手头资料太少,精力有限,加之水平不敷,只能简单考证),或存疑,所以每成一篇至少要经历一个多月,绝无省力之说。


在天涯该文我只发过前三章,本来要将后面的几章也发上去待兄拍砖,但因有非法字符被管理员审核,至今没放出来,所以就再没去。

我已完成的章节在本坛都可以找到,还望不吝指教。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不看三国

睢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381
帖子 1929
编号 39253
注册 2005-5-19


发表于 2005-12-25 15:5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嘻嘻,在下写的《夷陵之战》和《曹操北征乌桓》也有朋友说是参考了那本什么《中国战争史》,可实际上我只看到那本书的封面和一位网友引用其中的一句话(而且是在网上找了很久),不会这么巧合吧?
在网上能找到那本书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2-25 18:0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适之于2005-12-25, 17:57:10发表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和《续编两朝纲目备要》都很有史料价值。

确实有价值,但记载的都是南宋的事,跟我这个没甚关系嘛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适之
(精华才是硬道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68
帖子 1885
编号 29607
注册 2005-1-5


发表于 2005-12-25 18: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南宋完了,元朝又来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ind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0
编号 55964
注册 2005-12-24


发表于 2005-12-26 01: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张建昭兄:
  今天回来晚了,拉杂谈一点。
  说实话我在你的四——八中还是看到一些那本书的影响。随手挑几点说一下,也顺便提供一点资料。
  比如君子馆之战的过程,日期等,基本和那本书是一样的。有的地方对的,我不谈,只说未必对的地方。比如说田重进部“田重进奉命与十二月初四日引兵出定州,初五日成功袭破歧沟关”,不知道“奉命与十二月初四日引兵出定州”的原始史料出处在哪里。特别的“奉命”的资料。其实定州到歧沟关这段路,太宗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走了六天,田部在北边满城尚有萧排押大军拦路的情况下一天就赶到并攻下,是否过于奇谈?
  《宋史》虽记十二月己亥田部攻下歧沟关,但这条记载是不全的。其完全记载在《宋会要》蕃志一之十一上“十二月五日,定州田重进奏,入虏界攻下歧沟关,杀守城兵千余人,及获牛羊积聚器甲甚众。”很明显,这是战报送到太宗面前的日子,而不是田部实际攻下歧沟关的日子。同样的情况,刘廷让君子馆之战,《会要》记在十二日:“十二日,瀛州言,都总管刘廷让率兵与虏遇于君子馆,接战,会天大寒。。。”同样是以消息传到太宗面前的日期为准的。
  按田锡《咸平集》的记载,田重进攻克歧沟关是十一月二十八日,十二月五日,田部击溃辽军一支五千人的部队。
  
  这就要说到一个问题了,就是贵文对于君子馆之战双方兵力部署和作战意图交代的都不够并且有错误。比如,对田部北击歧沟关的战略意图明显误解了。辽军的攻击部署也没说清。辽军以萧排押部攻击满城,明显是为了压制定州田重进,意图使其不敢轻易行动,而主力在突入宋境后转向东南,攻击关南。但田部明显做了一个积极的战略决定。而且动作更快。按上引,田部是十一月二十八攻下歧沟关的,而同时,进攻满城的萧排押部也有战败,主要将领被处罚的记录。可见田部以一个主动的出击,不但帮助满城守军击败了辽军的攻势,而且在辽军的侧后插进了一个楔子。(宋史·李继宣传也有李随田出击,奉田命增援满城的记载)。
  但田部的作战并非到此结束的,他的行动也一直在配合远在关南的刘、李所部。刘廷让败于君子馆的同时,田部已经南下到高阳关以西,(见宋史·索湘传)再联系前面引用的田部在十二月初五还曾和辽军接战的资料,综合看来,田部出击的目的性极强——他一直在努力咬住辽军主力的侧后方——其战略目的是明显的——就如满城之战中崔彦进所部的行动一样。换句话说,如果刘部不是那么快的就溃败的话,战局的发展恐怕会倒过来——头疼的恐怕是辽人。但天气因素属于不可预测的偶然因素,怪不得刘廷让。
  但刘部的溃败,给田部带来了极大的危险,辽军主力马上回过头来准备吃掉这支一直插在背上的芒刺。但被田部以一个精彩的声东击西,击破了辽军的围堵,安全回到镇州,这部分内容《宋史·索湘传》记载得很详细。
  
  说完了侧面的田重进,再来说正面的刘廷让和李继隆。君子馆的战斗各书记录的差不多,省略的地方都省略。比如,被当作致败原因的李继隆部的后撤,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但问题是,还有时间上更接近当时的史料。
  宋·杨亿《武夷新集》所收《李继隆墓志》记载君子馆之战的内容如下:“九月,匈奴南侵,命公(按,指李继隆)为沧州部署,率步骑一万以赴之。虏急击,河间刘廷让求救于公,不俟驾而往。次君子馆,虏伏兵发,廷让等先不之觉,公力战败之,歼戮无数。会暮,虏援兵至,裨将桑赞等先遁,我师遂溃。公独领百骑,达于河间。”
  这段记叙虽然有往李脸上贴金之处,但至少说明了李部不但参战,而且撤下时颇为不易。(顺便“河间刘廷让求救于公,不俟驾而往”是指会战之前刘李合兵之事。)
  顺便,此文亦收于《全宋文》,可以在《全宋文》卷301第七十一页找到这段话。
  与此段记载相呼应的,今存残本《宋太宗实录》中记载,此战中李的副手沧州副部署王杲“军溃,力战,仅以身免。”
    
  从以上的引述中我,可以看出,首先,因为沧州都部署为新设,李继隆的兵力十分薄弱,只有步骑一万。比起动辄就出动3、4万的定、镇、关南这三个老牌都部署司是够寒潺的。这也是为什么刘廷让要在战前分精兵给李部加强兵力的原因。其次,宋军战败的主因是弓弩等主战兵器无法使用,对于宋军来说这简直就是灾难。面对兵力更强大的辽军,无法使用弓弩等于宋军已经是死蟹一只了。这种情况下,李继隆果断决定放弃会战后撤是非常明智的,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但是很明显,虽然李继隆反应够快,审时度势决定将部队撤下来。但其所部的下撤依旧是十分艰难,经过浴血奋战后才撤下来,还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这也是为什么李后来被召回并交中书问状,但并没有受到处罚,并依旧回到河北前线,还调任老牌主力定州都部署的原因——他只有功而无过,如果不是他的审时度势,宋军将会损失更多的兵力。
  
  顺便,估计一下君子馆之战宋军的兵力和损失。沧州都部署的兵力很清楚,只有一万,而关南都部署本来是老牌主力,兵力应该在4万左右(满城之战宋军出动定、镇两个主力都部署司的兵力达到了8万,可知一个主力都部署司的兵力大约在4万左右)。但因为刚遭受歧沟关惨败,可以肯定是不满员的。假设只有3万,那么君子馆战场上宋军的总兵力大约是4万左右,上限不会超过5万,比起辽军的兵力,实在是有点可怜。战损情况,李继隆的后撤带走了他的本部和刘廷让分给他的精兵,但从所引史料看,虽然后撤及时,李部损失依旧不小,假设他能保存1万人,加上桑赞带走的部队,宋军的损失大约在2。5万到3万左右——也就是说关南都部署的主力部队基本全军覆没。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2-26 11:2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感谢windg先生提供的资料,修订时定会多加斟酌考虑,谢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ind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0
编号 55964
注册 2005-12-24


发表于 2005-12-28 00: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顺便,在轩辕春秋和你讨论的756159先生是一位很有水平的朋友.他的文章我以前也看过,很清晰也很有见地,对于史料的运用和分析也很有独到之处.
  而且在他说到徐河之战时提<<宋史 王杲传>>的记载我就知道他的水平有多强了----除了我自己知道有这段记载外,尚未在其他人关于徐河之战的论述中看到有引用这条资料的,7先生是第一个.
  
  你们讨论的一些问题,我这里有一些资料.
  首先是关于雁门之战的宋军主将的问题,7先生说未能见<<会要>>不知其上如何记载故不好确定是潘美,只好说很有可能.我可以提供的是<<会要>>记载基本同<<续长编>>,潘美为是役宋军主将板上钉钉.
  其次是唐河之战,你们辨析郭守文是否参与一事,引李焘长编注解所引会要的内容大致是说郭守文和李继隆背城结阵,契丹精锐来攻,宋军斩获甚多!不过李焘随后马上又在注解中否定了此说,认为郭守文“未尝受诏出镇州”,并说“不知《会要》从何得知!”最后认为郭守文参战“恐非事实”.
  但<<会要>>的记载恐怕更准确点,因为李焘说郭守文“未尝受诏出镇州”,但他自己也忘了,也是<<续长编>>,在端拱二年冬十一月就记载了郭守文卒于镇州都部署任上,太宗以刘廷翰代之.
  所以唐河之战,郭守文的战功未必为虚.
  
  
  还有几点,比如唐河之战,<<宋史 荆嗣传>>记载最详,兄不用,诚为可惜.
  再如,裴村之战,范廷召部的战绩,李焘通过辨证确认了一万余,另有两万未取.但台湾书不知什么心态,不加辨证便直斥范无功虚报,颇多讥讽,此本不足为训.然兄因之,不知何故?!
  范部战绩,除李焘确认的一万余外,其不取的两万,恐亦未必为虚,裴村康保裔之败的过程,看似正常,实则疑窦重生,待有空闲做一辨证,今日太晚,不多牵涉了.
  
  说了些许,挂一漏万,望兄莫怪.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ind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0
编号 55964
注册 2005-12-24


发表于 2005-12-28 00: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作者:张建昭 回复日期:2005-12-26 10:33:12    
  其实范廷召的战功我怀疑的就是那次两万的,前面的一万倒是有可能,不过没有能力考证。
  
  还有君子馆之战中辽史提到一个“李敬源”不知何许人也,宋史中找不到,7先生看了我的陋文之后也觉得疑惑,不知windg先生有何高见?到底是生造出来的,还是名字被讹传(如“潘美”-“范密”),还是毛病出在宋方资料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ind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0
编号 55964
注册 2005-12-24


发表于 2005-12-28 00: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忘了一句,<<续通>>不用看了,其太喜欢发挥,往往失真过甚.

“李敬源”最大的可能是李继隆的讹称。宋朝对于战死将士还是比较优厚的,特别是做到一路都部署这样的高级武官。到是“李敬源”只在辽史的记载中出现过,并且对于同时应当与刘廷让一并提起的李继隆只字不提,且辽史中所记“李敬源”之事绩,也正当是李继隆所为,所以讹称的可能很大。战场上误传杀死对方高级将领的情况并不少见,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宋军也许中有为了掩护李继隆主力后撤而主动冒名吸引辽军注意力的义士,其战死后,辽军不查真假,写入战功。如果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就更说明李部下撤之艰难。加上辽史粗疏简陋,发生讹错也属正常。
  
  范部两万人的战绩,要辨证颇不容易,需要收集资料,更牵涉到康部裴村之败的分析。但贸然认定其为虚报,宋君臣皆是阿Q,过于轻率。
  
  
  又:看了一下唐河之战李焘关于郭守文战功的辨证,发现7先生引错一字。李氏否认郭部战功的依据是郭守文“未尝受诏出定州”,而非“镇州”。李氏是知道郭为镇州都部署的,只是因为没有诏命命其出援定州的记载(因为战前是下诏严命不许出战的,李部出战已是违旨),所以怀疑郭部未曾出战。我倒认为李氏的辨证过于胶柱鼓瑟,对于宋军前线将士的积极性估计不足。李部已经违旨出战,加上《会要》、《实录》、《本纪》皆有郭部参战的记载,也有郭守文上捷报的记载,安知郭部不曾违令与李部联手作战?
  又,你文中对于宋军战绩漏一“万”字。当为“万五千”而非“五千”。
  
  顺便,“次年四月,辽主再次南征,分三路攻宋。景宗耶律贤亲自率兵攻满城,其守太尉耶律奚底中流矢而死,统军使耶律善补被宋伏兵围困,枢密使耶律斜轸力救之得免,辽军败绩还师。五月,宋关南都部署崔彦进又击败辽军于唐兴。”——这段与台湾书同,但错了。这是一次战斗,不是两次。《长编》记崔彦进唐兴口之捷与后面杨、折同在一条,但有小注,说明崔之捷报为五月辛丑(十号)到,杨之捷报为辛酉(二十号)到,折之捷报为己未(二十八号)到,总记在一条里。而再查《辽史·景宗纪下》,“夏四月,自将南伐。至满城,战不利,守太尉奚瓦里中流矢死。统军使善补为伏兵所围,枢密使斜轸救免,诏以失备杖之。 五月,班师。清暑燕子城。”则很明显,辽军为五月初败退而回,崔彦进此时奏捷,加上捷报在路上所用时间,十日辛丑送到太宗面前是很合理的。又,《会要》记此战斩5000级,不同《长编》所记2000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2-28 10:3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恩,李敬源我一开始也觉得是李继隆之误,因为李继隆作为此战的主角之一,辽史不可能只字不提。只不过后来辽史称“杀李敬源”,我就不敢再朝那方面想了。经先生这么一说,倒也确有可能。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5-12-28 17: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服了以往真是夜郎自大了,见识高人了
不过我觉得历史没有必要这样研究的,看历史看的应该是时势风云,而不是一两个小人物的事迹真伪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ind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0
编号 55964
注册 2005-12-24


发表于 2005-12-28 23: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角度不同罢了.
无细节则全局亦不真.
历史的事实在仔细考察过细节后往往和普遍的认识大相径庭.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晨之晖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245186
注册 2007-12-5


发表于 2008-1-27 14: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后面怎么没了,意犹未尽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宋明风韵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266126
注册 2008-2-3


发表于 2008-2-4 10: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对,期待楼主的后三篇。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1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1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8 01: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986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