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zoe于2005-06-30, 17:42:25发表
拜读大作后个人也有些浅见, 谨提出之。
我认为张良不算是背楚亡汉的人物之一,因为他其实一直都是刘邦的人, 甚至包括韩王成在内,名义上虽是项梁所立, 但实质上应是刘邦的附庸。
史记的留侯世家所载, 张良与刘邦相遇后, 就被刘邦封为厩将, 可见已是刘邦的臣子. 而后刘张二人同往见项梁, 之后事件如下:
沛公之薛,见项梁。共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颖川。
张良所说的”益树党”,真实用意应不是为了项梁树党,而是为了刘邦树党,想必这是他和刘邦拜访项梁之前就商量好的。否则张良既然已是刘邦的厩将,而此时又提议立韩王,又受项梁之命为韩申徒,若此事没有事先与刘邦协议过,岂不是对刘邦既不尊重又无人臣之礼?张良行事当不至于如此。若能顺利占有故韩之地,对刘邦扩展力量自有好处。此外,项羽杀了韩王成后即改立郑昌,借此拒汉。接着刘邦又打败郑昌,改立自己的部将韩王信。可见故韩之地有其战略价值,使得刘项双方都想扶植能亲附自己的人为韩王,以便纳入控制之下。
而后的事件如下: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余城,击破杨熊军。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
这里记载”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刘邦命令韩王留守,还迳自带走张良。这样的语气/行动,俨然刘邦与韩王乃是上下从属关系(韩王如同刘邦的附庸,而不是平等的盟友)。而刘邦助韩攻城,除了想加强双方关系,更可能是想确保对韩地的控制(之前韩地的经略状况不佳,占地屡次被秦军夺回)。
由此推论,刘邦让张良在栈道烧掉之后返回韩国,应不是单纯的返国述职,大概是想让张良与韩王一起从事”敌后工作”的。张良见到项羽时,先说栈道烧了,刘邦已无还心﹔又说齐王田荣反,策动项羽攻齐。以上无非是为了确保刘邦能安全发展势力。或许,刘邦所期望的是:既能消除项羽对刘邦的戒心,又能让韩王成和张良共同经营韩国,以利汉对韩地的控制/合作。
学者赖汉屏在"史记评赏"一书中提到:项羽对这一点可能已有所警觉,因此才坚决不放韩王成回国,最后甚至杀了他。至于韩王无功/为了张良而迁怒韩王...等理由,应该只是表面的借口. 要确保对韩地的控制,以及消除韩王成对楚方利益的潜在危害,应该才是项羽杀韩王成的主因。
至于张良在彭城的期间都做些什么事?由于史书未记载,我不便肯定他究竟有没有出计救韩王,或是和项羽交涉对韩王的处置。(反过来设想:项羽显然是为了巩固韩地的控制,安排自己能信任的郑昌为韩王,尤其韩王成依附刘邦的”罪证确凿”,贬为侯也不见得安全可靠, 自当杀之以除后患。要为韩王成求得一命,大概只有”使韩王成宣誓效忠项羽”一途。然而以张良忠于刘邦的立场不可能如此,再说项羽也不傻,怎可能相信这种说辞?)
但若张良当真几个月无所事事,闲散游荡,未免不合情理。我推测此时的张良可能是被囚禁的,或至少是被严加看管的状态。如史记所说: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闲行归汉王。
可知张良是趁隙逃跑的,也可见在此之前应该是被囚或被困的状态。
至于项羽有没有试图”劝降”张良呢?我推测应该是有的。韩王成和张良与刘邦的从属关系,可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既然可杀韩王成,则张良也不应放过。但张良却似乎只被限制行动自由而已,这是为何呢?想来项羽应有收张良为己用的念头,于是便在这段期间设法拉拢他。然而,正如您大作中所说的:张良在起事之初就巧遇刘邦,而后相得甚欢。这么稳固的关系,又怎是其他人能动摇的?因此的确不该怪项羽没有积极拉拢张良,只能说项与张”相逢恨晚”。张刘早已关系深固,难以说动。
至于学者汪梦川说:“显然是因为项羽身边已有一个范增,才智不在他之下而地位却稳固得多。如果在项羽麾下,张良恐怕难有出头之日。" 这个说法我并不认同。首先,张良在与项氏阵营初接触(与刘邦同访项梁,谈立楚怀王及立韩王成之事)之前就已成为刘邦部属,项氏阵营(无论是项梁或项羽)并无机会先邀约张良,张良也无机会将刘项双方的人事内幕先加以比较。再者,就算张良在加入刘邦阵营前能有机会得知项氏阵营的人事内幕,则此讯息来源想必是他的好友项伯,如此张良也应可由此得知范增的为人:虽有才能却过于刚烈。这样的人能否与主君常保和谐,不无疑问。(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后来范增与项羽的摩擦,最后甚至一怒而去)如果张良愿去项氏阵营,则以他的才能,加上他处事言语更为圆融,还有项伯的友好关系,未必不能在项氏阵营受重用。因此,我不认为张良投效刘邦是因为”已有范增,故不欲投项”。反之,张良相当欣赏刘邦(他曾说:”沛公殆天授”),两人言谈相投,或许是吸引张良投效的原因。
无论是在刘邦身边或是在韩王身边,张良实际上都是刘邦的人,而他为刘邦谋画的是统一天下。从他反对郦食其复立六国的提议即可知他对世势的看法。而就张良本人的想法,他报韩的志业其实只到复仇灭秦为止,并不包括复建韩国,而灭秦后就致力于辅佐主君一统天下。在留侯世家,他总结自己一生:「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个人所见,张良始终都是刘邦之臣("辅韩" 可视为是为刘邦而为),也许项羽曾经试图拉拢张良,终究还是不能。
这位兄弟分析的好。
我也不认为张良是背楚投汉的人。只是为了反驳传统观点,把他算上了。
另外有一点,刘邦攻彭城的时候,张良在刘邦身边。关于张良是写信给项羽的,我猜想很可能是张良根本就没有去彭城,项羽为了控制韩地,杀了韩王成,派人接管韩地。
张良抵挡不住,故投奔刘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