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真实三国之诸葛亮身后的世界, 连载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0-25 18: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真实三国之诸葛亮身后的世界

既然写到孔明病死,实在停不下来,干脆把他身后的情况写一下吧,一是感谢网友们的热心支持,二是自己对这段历史也实在是陌生得紧,以前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到此处就不再看了,其实这以后还是很精彩的。希望各位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不然绝对是半途而废。呵呵。

一:撤兵的风波
  我们从前面的叙述可以看出,说诸葛一生唯谨慎是不错的,他每次撤军前都要作周密的布置,在五丈原病危时就更不用说了,他与杨仪、费祎商量了一下,作出了以下决定:
  1:命令魏延殿后阻击追敌,姜维作为副将;
  2: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军队便自行出发。
  那么从这个决定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呢:
  1:姜维地位当时是不高的,魏延其实是很重要的一员大将。
  2:在病危时候诸葛亮没有邀请任何一位武将商量,这是为了什么呢?网友们自己想吧。
  3:在杨仪与魏延两者间,诸葛亮选择了杨仪,那么在我们中国现在的官场上,一般是两个都不用,但是这是危急时刻,一切以把军队安全撤回汉中为目的。所以魏延作为一位位高名重的大将,诸葛亮知道其的弱点,所以把军队撤回的任务放给了杨仪,事实证明,他仍然是正确的。
  4:为什么诸葛亮不让魏延替自已的位置继续与司马懿作战呢?一是魏延长处极长,短处极短,不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物,你可以用他独当一面,但不能让他统揽全局。二是诸葛亮当时已是蜀国的象征和依靠,死后再留魏延在此地,军心是绝对不稳,以司马懿的阴险,狠辣,我怀疑老魏是不是他的对手,如果不是,蜀国必危。
  综合以上数条,我认为有条不紊的撤回汉中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关于杨仪和魏延的问题,有一个人在千里之外冷眼看得很清楚,这个人就是孙权,资治通鉴上有这么一段,费使吴,吴主醉,问曰:“杨仪、魏延,牧小人也,虽尝鸣犬之益于是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不知防虑于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对曰:“仪、延之不协,起于私忿耳,而无黥、韩难御之心也。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函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
   孙权说得很明白,费祎对得也不失面子,意思是这两人虽然不团结,却是为了私人恩怨而起,并不是想造反,所以为了北伐事业,不能不用。就象怕有风浪而废弃船只,不是好办法。从这段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1:费祎的酒量不次于孙权。呵呵,不过不知是什么酒哟。
   2:孙权他哥哥的话没有错,孙权虽然打仗是外行,屡败屡战,但在用人识人上确有过人之处。
   3:费祎的水平和档次是高于杨仪和魏延的,当然打仗不如魏延。
   4:既然孙权能看出来此点,诸葛亮当然更是了然于胸。
   那么为什么还要用,而且还是重用这两个人呢?
   费祎从孙权那回来把孙权的话说给诸葛亮,孔明听后,长叹一声,“真聪明之主也。”从史书我们可以知道,杨仪的行政才能是非常了得的,“杨仪为人干敏,亮每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后勤参谋人才。而魏延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是员独当一面的大将,但是两人都有极弱的地方,杨仪是心胸不够宽广,魏延是非常骄傲,而杨仪根本不吃魏延那一套,有时候魏延一怒拨出刀来要杀杨仪,杨仪吓得直哭,呵呵,真是一对活宝啊。
   让你当诸葛亮你能把蜀国交给这两位吗?但是诸葛亮深深爱惜二人的才干,不忍心偏废任何一方。
   而诸葛亮让魏延断后就是为了防止出现内乱的情况,如果魏延有什么问题,就可以果断地壁虎断尾,保全主力。而让姜维作为断后的副将,其实是为了预防魏延出什么问题时,立即以姜维为正式断后,诸葛亮不愧一代奇才,前后左右都想到了。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30 15:21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0-25 19: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slq321于2004-10-25, 18:54:00发表
希望各位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不然绝对是半途而废。呵呵。

这个这个……,让偶们怎么支持你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问天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7
编号 18165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0-25 19: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新的开始~~
一如既往的支持~!!!!!!!!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啾啾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7093
注册 2004-9-5


发表于 2004-10-25 20: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又見樓主文章...在下惟有一頂以示支持...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dqffdq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8
编号 16069
注册 2004-8-22


发表于 2004-10-25 22: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道是觉得孔明最大的败笔就是把大权给了杨仪。
杨仪,不客气的说就是魏延第二。
有一次他竟然说:“我当时要是在撤军的时候投降曹操,现在还指不定是什么功呢~”
真是该杀之人!!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真夫瑞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13
帖子 869
编号 2320
注册 2003-11-19


发表于 2004-10-25 23: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啊,可惜现在才看到。
魏延的确不是全面主持工作的料,只是将才,绝非帅才。把退兵事交给杨仪绝对比较给他好。如果由他北伐个人认为后果不堪想象。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10-26 00: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已经争论过许多了,不想在这里多说,现在我盼望得是楼主对蒋费以及姜维策略的解读。顺便提一下,这篇的文风有点变化,少了些许诙谐,反而多了些引用,还是希望保持原有行文笔调。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0-26 01: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dqffdq于2004-10-25, 22:59:33发表
我道是觉得孔明最大的败笔就是把大权给了杨仪。
杨仪,不客气的说就是魏延第二。
有一次他竟然说:“我当时要是在撤军的时候投降曹操,现在还指不定是什么功呢~”
真是该杀之人!!

根本就没给大权杨仪啊. 是命令杨仪带兵回成都.  杨仪有什么能力挑战诸葛亮的撤退命令?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0-26 09: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永远的怀念
  马岱把魏延的人头带了回来,杨仪上去用脚在上面跺了几下,嘴里还骂道:“狗奴才,看你还能怎么样?”,呵呵,什么水平?
  于是大家安全回到了成都,司马懿呢?无须我多嘴了,死诸葛走活仲达的事情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司马懿的阿Q式精神不次于曹操,说道:“孔明活着时候他想什么我都知道,人死了我怎么能知道。”呵呵,挺会自找台阶下。
  以司马懿之狠为什么不趁此机会追击呢,明帝没有同意,其实因为他害怕诸葛亮的后手,根本已经错过追击的机会了。
  魏延被灭三族,这在蜀国是很罕见的事情。
  按照丞相的遗愿,他被葬在定军山(今陕西勉县),这个地方是他在前线附近经常演练军队,讲习功课的地方,也是老黄忠大大露脸的地方,现在成了武候祠中的第一祠,也成了旅游胜地,可惜附近开了诸多污染严重的化工厂、矿粉厂,真是大煞风景。
  那么大军回到成都,把诸葛丞相死的消息带了回来,蜀国百姓奔走相告,很多人大哭,我觉得拿周总理去世时的情形相比是比较合适的。
  对他个人的评价我想只引用陈寿给司马炎写的描述诸葛亮的表上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句话是:“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召公与子产的故事大家可以自查,两人都是爱民并且被民所爱的人。陈寿上这个表时,距离诸葛亮死已经过去了四十个年头,人民仍然深切地怀念他,以后的历史证明,这份怀念超越了四十年,直到1700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在怀念这位有着传奇人生的书生、农民和丞相。
   有一位美国的汉学家也对诸葛亮发生了兴趣,他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诸葛亮是一位想做文学家而不得的人。呵呵,老外看中国历史是不是很独特?
   后主失去了大靠山,自然悲痛异常,我们不能不说,阿斗和孔明之间是有一份很真挚的感情的。一片悲痛声中,竟然有一位叫李邈还是张邈的我不记得了,上书说诸葛亮死得好,不然他一定会阴谋夺位的。阿斗气得直接下令宰了这个倒霉蛋。这位有勇气的朋友在诸葛亮生前也是经常这样说的,但是孔明保护了他,现在没有了这个保护,怨他自已倒霉。
   至于李严、廖立等人的事,大家都知道,不用我多嘴了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0-26 11: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杨仪之死

  青蓝网友说得很对,诸葛亮根本没有将大权交给杨仪,在死前,诸葛亮向后主推荐全面主持工作的接班人是蒋琬,而不是杨仪。他明白,以杨仪的个人修养和心胸,做一个方面的负责人是可以的,做一个国家的主持人是危险的。
  这个很危险的时刻,蒋琬做得无可指摘,他从容镇定,面无表情,把局势逐步稳定了下来,三国志上对他这时期的评价是:出类拨箤。
  后主以蒋琬为尚书令,统揽政事,以舅舅吴懿(虽是皇亲,却很爱兵,平易近人)带兵去汉中镇守边疆,并派王平做为吴懿的副手。这三个人可以说都是一时之选,非常地称职,后来吴懿病死于任上,王平接班,有很杰出的表现。
  那么,杨仪这时候是个什么情况呢?杨仪心里想自已一是资历深,二是功劳大,又得丞相生前器重,这次一定能顺利接班,可是给他的位子是个中军师,无所统领,我想也没有多少人想跟他干,杨仪自然不高兴,心里烦恼之极,放到你我头上,心里也会有点那个,不过杨仪反差太大,天天乱骂一气,意思是蒋琬算什么东西,现在坐在我头上,我跟随丞相北伐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呢等等,身边的人都不太理他,只有费祎来安慰他,费祎这时候的位置是后军师,跟杨仪差不多,杨仪的酒量估计不行,就是行也喝不过酒缸费祎呀,于是说道:“早知道不如投降司马懿算了,也会比现在的位置高。”有克格勃天赋的费祎将这话秘密上了后主,后主将杨仪的乌纱帽摘了下来,废为平民,到成都外的一个县居住,杨仪还是不吸取教训,接连上书,后主派人来抓他,我看不出来是不是想杀这小子,但杨仪就先自杀了,他的妻子并未受什么牵连,在他死后回到了成都。
   在内政方面,由于诸葛亮的努力,蜀国的政治在三家里面是比较清明的,宫廷内部也很干净,象杨仪这样的人在司马懿手里,绝对灭他的三族,在孙权手里真是不好说,但在孙权后期时候我看杨仪的老婆也危险得很。
   这时候,东吴的孙权立即增加一万多名士兵到巴丘,三国志上说是孙权的想法一是怕诸葛亮刚死,魏国来攻蜀时可以帮忙;二是如果蜀国抵抗不住魏国,可以就近占点便宜。这真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啊,于是蜀国立即作出反应,在永安增派兵马,同时派宗预出使吴国,孙权先发制人,问蜀国为什么要增兵,宗预很精彩地回答让我回味了很久:“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呵呵,孙权听了哈哈大笑,非常隆重地款待了宗预,两国消除了敌意。孙权对蜀国的使节最喜欢的是两个人:邓芝和费祎,喜欢邓芝是因为邓芝极其精彩地批评了他一通,喜欢费祎当然因为是革命的小酒啦。第二喜欢的就是这位宗预,后来宗预第二次来吴办理外交事宜,这时宗预已经七十多了,孙权也不小了,孙权感慨万千,拉着宗预的手说:”你我都老了,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再见上一面了。”很动感情,临别还送宗预一颗很大的珍珠,估计不是假的,呵呵。
  邓芝这个人很清廉,妻子都穿不上好衣服,但人又很骄傲,费祎都怕他,只有宗预不以为然,一次宗预当上校尉,是个领兵的官职,邓芝从驻地回成都,笑他说:“规矩是六十岁就不上战场了,你干吗还受这个官?”宗预严肃地说:“你七十还在前线干,我才六十为什么不能。”后来诸葛瞻统领政事,廖化有一年去找宗预玩,想和他一块去见见诸葛瞻,宗预干脆利落地拒绝了廖化,后来廖化的官职果然在宗预的上边。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诸葛孔不明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6
编号 15874
注册 2004-8-19


发表于 2004-10-26 11: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大才,实在佩服得紧,支持!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0-26 15: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 蒋琬的来历
  呵呵,巡按使毕竟厉害,连文风也注意到了。
  蒋琬是曾国藩的老乡,应该说曾是蒋的老乡才对。他和表弟刘敏都是当地有名的人才,刘敏后来在王平手下协助王平以三万兵打退了曹爽入侵的十万大军,以功被封为候。蒋琬一开始在刘表手下做事,后来刘琮要投降曹操,蒋琬不乐意就投奔了刘备,到了益州。
  刘备不太注意这个低级官吏,于是给了他一个县令做,在成都西南十六公里的广都(现在的双流县,县里现在还有广都遗址和蒋琬塑像),蒋琬到了县衙,就做了两件事,一是睡觉;二是喝酒。当然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哟,因为离成都太近了,刘备有一次出来借游玩而视察工作,或者是以视察工作为名出来游玩,又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到了蒋琬的县里,结果看到蒋琬不理县里的公事,沉醉不醒,不禁大怒,于是立即将尚在醉梦中的蒋大县长抓到了监狱里,看样子是要动真格的了。
  以前庞统做县令的时候也是如此,呵呵,看来蒋琬很想如法泡制,走一条捷径,可惜庞统是被张飞发现的,这次是被刘备亲自看到的,而且庞统有东吴大官鲁肃来为他写信求情并推荐,到蒋琬这时候鲁肃早死了,就是不死也不认识他这个蒋琬,所以说蒋琬这次是凶多吉少,大事只怕不妙了。从刘备的角度来看呢,这股不正之风是一定得刹一下的,不然大小县令全都去喝酒睡觉,然后就可以升官,那么国家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我猜测只怕刘备是很想来个杀一儆百的。
  幸运的是,诸葛亮向刘备求情了,不但求情,而且说蒋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是可以托付一个国家的人物,请刘备再观察一下。于是蒋琬的一条小命总算保了下来,但是他确实不该在任上大喝其酒,留给刘备的印象太差了,刘备看在军师的面子上虽然没有再治他的罪,却也并不重用他,将他的广都县长免了,又让他作另一个县的县长,呵呵,蒋琬这酒喝得就没有人家费祎潇洒了。再说明一点的是,蒋琬作过的第二个县长的地方叫什邡,现在名字仍然没有变,在成都西北50公里处,是一个县级市,属德阳市所管,也是著名水利专家李冰去世的地方,现在还有李冰陵园景点,旅游资源也很丰富。
   后来刘备打下了汉中,称汉中王,把蒋琬调往中央,当了秘书处的一个小秘书。
   蒋琬应该感谢刘备,经过这一系列的坎坷,蒋琬疏狂的个性有所收敛,个人修养有所提高,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开始慢慢培养提拨他了。先是招他到丞相府中当人事方面的一把手,但是蒋琬居然知道谦让了,他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这四位同事来代替他,其中阴化就是刘备刚死后诸葛亮派去见孙权的使节,孙权看不上眼,后派邓芝才解决问题。诸葛亮很高兴,对他说:“叫你干这个重要位置是因为你能够背亲舍德(六亲不认,不怕得罪人),不要犹豫,好好干,让人家知道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呵呵,看来蒋琬还有雷厉风行的一面。随后诸葛亮带兵北伐,蒋琬干了诸葛亮以前干过的事,后勤供应,做到了足食足兵,直到交给李严,李严坏事。
  诸葛亮死之前,曾经秘密给后主上了表,说道如果他不幸去世,让蒋琬代替他的位置。后主非常听诸葛亮的话,蒋琬从尚书令,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一直到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顺利代替了孔明的位置,而在这段人心不稳的时期内,蒋琬作为临时主持人,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史评:“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安定了局势,稳定了人心,蒋琬没有辜负诸葛丞相生前的培养和器重。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0-26 16: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六 蒋琬执政

  很多网友简单地认为蒋琬不北伐,只是个守成的人,是诸葛亮人才培养上的失误,其实蒋琬是很勤政的,用忠于国家来形容他是不过分的。
  先说说蒋琬的个人修养,三国志上有两个例子,一是他府中的人事科长杨戏不爱说话,蒋琬跟他说话,常装听不见。有人对琬说:“这家伙也太看不起你了吧?”蒋琬不在意,说道:“人家本来就不爱说话,这有什么”。二是农业部长杨敏不满意蒋琬,说他:“作事糊涂,不如诸葛亮。”有人把这话告诉了蒋琬,主管官吏请求收拾杨敏,蒋琬一笑说:“我确实不如,说得不错。”有意思的是,主管官吏也发神经,竟然问蒋琬丞相,“你到底哪点糊涂呀?”呵呵,蒋琬还挺有耐心地解释了一下,说是:“因为不如,所以有些事情不太明白,因为不太明白,所以就显得糊涂了呗。”这是典型的自我批评的例子呀,毛主席以后就是依此而提出的整风运动耶。后来杨敏因事被捕入狱,众人认为蒋琬不会饶恕他,可是蒋琬心无介蒂,估计是有点健忘,呵呵,杨敏得免重罪,蒋琬对僚属忠厚宽容,于此可见一斑。我想要是换成杨仪,这两小子统统得死啦死啦地有。
   这时候姜维干吗去了?原来后主让他统领所有的京城部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卫戊部队司令。
   蒋琬当政后的第五年,就亲自屯兵到了汉中,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直到他病重才回到成都,很快就病死了。算一下,当丞相后,他在成都只呆了五年,剩余的八年时间都在汉中和绵阳渡过,说他公忠体国是没有问题的。
   蒋琬目睹了诸葛亮北伐道路上的艰难,他觉得以诸葛亮的智慧仍然不能从汉中北部的群山中打开一条出路,那么他就不必再做这种无谓的尝试了,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北伐通道。经过考虑,他觉得既然从陆路不通,不如走水路,四川是汉水沔水的源头(汉水沔水是同一条江,有的书上说上游为汉水,有的书上反着说,反正大家只要知道这是同一条江就行了,一般到过陕西黄陵的人知道有沮水,这是汉水的最上游,下边流经汉中的就叫汉水,再下游到荆襄一带的叫沔水),蒋琬提出了全新的战略,放弃从陆路上的攻击,大作船舶,从汉水顺流而下,直接进攻荆襄一带。这个方案提出后,拿到了参谋联席会议上进行了探讨,大家商量了很长时间,否定了这个蒋氏计划。
   为什么呢,一个原因是这时蒋琬的旧病发作,但史书上没有说明是什么病,我们也不好猜测。二是大家想到了此方案的最大不妥地方,朋友们你们想到了没有?那就是,只有这么一条水路,水路跟旱路是不同的,顺流而下当然很爽, 省劲得很,但是如果仗打得不顺利,必须撤兵那么就麻烦了,顺流而上可就不好办了,当时又没有蒸汽机或是内燃机一类的东西,只怕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到汉中后的六年里,蒋琬估计每天都没闲着,身体也慢慢变坏,他见北伐既然太难,顺水而下又不可取,于是乎感到神疲力钝,这时魏国一个叫邓艾的老青年(已经40了)已经见到了司马懿,开始了他坎坷一生中比较辉煌的阶段,去江南一带进行屯田,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奠定了以后封候的基础。而另一位与蜀国密切相关的人物钟会刚十五六岁的样子,因为是大书法家、魏国大官钟繇的爱子,也已经是年少得意,当上了秘书处的秘书,这个职位蒋琬直到四十岁左右才当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竹中重次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28
编号 19020
注册 2004-10-1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4-10-26 17: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顶,诸葛亮的用人是没话说的。但那时的蜀汉人才实在太少了。可悲可叹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0-26 22: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七:东吴的误会

  蒋琬带兵驻扎汉中的时候就把姜维带上了,他是很喜欢姜维的,在汉中的六年里,姜维也很轻松地平了少数民族的反乱,反乱的地方在今天的四川阿坝洲松藩县附近,离童话世界九寨沟也不远,呵呵,同志们去那玩的时候导游会警告你晚上不要戴着旅游帽乱走,当地人是很厉害的哟,得姜维这样的大将才能平了他们,我们可不是对手地。
  既然不能对魏有所动作,于是他就将注意力向西北发展,在第七年左右的时间里向后主上表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凉州即今天的甘肃武威市,其实就是想向西北发展蜀国的实力,说明了就是要把少数民族的地方从魏手里弄过来,蒋琬的胃口也不小,他的想法是把甘肃青海一带全弄过来,呵呵,不过在这封表上随后他又说涪这个地方,交通四面发达,是个战略要地,不能偏废,于是他亲自到涪这个地方镇守。结果到了涪没多久就老病转急,连忙回成都,很快就死去了。
  我们可以总结蒋琬的一生,他从诸葛亮死从而掌权到死,共有十三年时间,一大半的时间在汉中和涪,最后可以说是病死任上,是很敬业的。而他的一生我认为很可以值得一说的是以下几点:
  1:团结周围同志,一切以国事为重,不搞小集团主义,无私心,不谋私利,这也是孔明生前所看中的品格。
  2:为蜀国的长治久安打算,积极交权,培养新人,保持一个长期稳定的好局面。他在到汉中后就把大将军什么的职位强让给了费祎,后期还让姜维与费祎同录尚书事,连尚书令也让给了这两个人。真正是扶上马,再送一程。
  3:看到了涪这个地方的重要性,说明他是有战略眼光的。涪即是现在的绵阳,是四川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四川长虹就在这个地方,后来邓艾偷袭时候遇到的阻碍也是这个涪,但诸葛亮的笨儿子诸葛瞻不听人言,竟然不高墙深沟地防守,不然邓艾怎么能灭掉蜀国呢?虎父也有犬子呀!
  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涪虽然是个战略要点,但汉中仍然是蜀中的根本之地,蒋琬毕竟不如诸葛亮很多,他竟然带大兵到涪去防守,汉中只留王平三万人防守,在他到涪的第二年,曹爽带十万大军来攻汉中,这就显示出蒋琬战略上的失误,你可以重视涪,但是应该汉中留十万人,涪留一万人就行了,而且涪离汉中太远,纵深得太深,有违兵家常识,于是汉中大震,大家都想退回去死守,王平很冷静,坚持在汉中以北各据点逐级防守,只有蒋琬的表弟刘敏支持他,于是两人演了一场好戏,虚虚实实,把曹爽弄得不知所措,这边蒋琬急忙从涪往汉中赶,费祎也急忙带兵来,当然最后以喜剧收场,曹爽退兵,被费祎截住后路,颇死伤了好些兵马。事后,王平和刘敏都升了官,受了封赏。我也怀疑这场战斗使本就有病的蒋琬病情加重,于是在曹爽撤走的后年就去世了。
   那么我们可以总结蒋琬是一个在内政上不次于诸葛亮而在战略上还差很大火候的丞相,可以用称职两个字来评价是不过分的。
   在他十来年的当政过程中从没有进攻过一次魏国,只有防守过一次魏国的进攻还不是他直接指挥的。而在东吴呢,这十来年里有三次进攻,其中二次的规模比较大一点,一次的规模比较小一些,而孙权这时候已经进入老年期,十足地成了糊涂虫,在立太子的事情上令人十分寒心,一代名将陆逊被他气死在任上,陆逊是在蒋琬死的前一年死的,陆逊这个小白脸本来给我的印象应该是很油滑的,谁知竟然是个不知生死的直臣,不顾孙权的心情,只管上书说,虽然他说的都基本没错,孙权都不听,结果最后擦屁股的事还得陆逊去干。
   东吴北伐的三次战争虽然不算太大,但是都没有见到蜀国蒋琬有与之相配合的行动,而参与战争的朱然,步骘等人累得一塌糊涂不说,还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当然心里老大不乐意,以前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老是人家蜀国先来约着咱们去打魏国了,合着现在这蒋先生只管在旁边看热闹图凉快了。于是在赤乌七年,即陆逊死的前一年,顾雍死的后一年,两位大将分别上书孙权揭发蒋琬有私通魏国出卖吴国的阴谋,主要证据有三:
   1:近来从蜀国回来的人都这么说。呵呵,这也是理由吗?两人有点耍无赖的样子。
   2:蜀国作了很多舟船,又大修城郭。
   3:蒋琬守汉中,听说司马懿欺负咱们,不出兵乘虚帮助咱们,反而去涪。
   孙权的回答真是令我感到读史是有乐趣的,研究历史是有意思的,他怎么说的呢:“我待蜀不错,不会发生你们所说的事,....别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朕为诸君破家保之。”呵呵,最有意思是最后一句话,以前只见过大臣在皇帝面前叩头说要以家里百口人的性命保XXX不反什么的,今天竟然见到皇帝在大臣面前说要以家里一大家子人来保蒋琬不会私通魏国而卖吴,呵呵,孙权真是可人,我们大家都可以好好谢谢他,给我们在比较枯燥的历史书卷里带来了莫大的乐趣!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浪子牛牛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8
编号 16796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04-10-26 23: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啊!太晚發現大大的文章了!
所以現在才回覆!一次看完!
真是精彩呀!頂!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10-27 00: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lq321于2004-10-26, 16:38:15发表
而另一位与蜀国密切相关的人物钟会刚十五六岁的样子,因为是大书法家、魏国大官钟繇的爱子,也已经是年少得意,当上了秘书处的秘书,这个职位蒋琬直到四十岁左右才当上。

称赞过后,自然要开始拍砖  
《钟会传》载“正始中,以为秘书郎,迁尚书郎、中书侍郎”,正始年间为240~249年,无具体时间。但其母张夫人曾教诲之“汝弱冠见叙。。。”,可见钟会是在十九岁入仕的,也就是正始五年,而蒋琬则在前一年已经回到涪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0-27 11: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八 费祎接着挑担子
  呵呵,寒兄所言极是,与吾有同感,但是我想十五六岁与十八九岁倒也差不太多,所以我说是十五六岁的样子,并未肯定。
  浪子牛牛网友近来是不是很忙?
  蒋琬病死,他肩上的这付担子算是挑到头了,应该说挑得还不错。接他担子的自然是费祎先生了,费祎从接担子到死,挑了六个年头,也可以说挑得不吃力,虽然后人的评价是仅次于蒋琬的丞相。
  费祎比之前二任丞相出身要苦一点,他是现在的河南罗山县人,从小是个孤儿,依靠族父伯仁生活。伯仁的姑姑,是刘璋的母亲,这样一算,我头晕,朋友你们自已算算费祎和刘璋是什么亲戚关系?刘璋派人接费祎的族父,于是伯仁就带着费祎一起入蜀。还真不巧,刘备也一块打了进来,费祎挺随和,就留到成都了,当时评价与许靖、董允齐名。当时很兴从小事上对有名的人进行比较,许靖死了儿子,董允与费祎想去参加追悼会。董允就向父亲董和要车,董和没有给他们桑塔纳,给他们俩一辆很破的北京吉普2020,董允脸有难色,费祎却无所谓,估计以前没坐过车,先抢着上了车。到了地方,诸葛亮及诸贵人都到了,坐的车不是红旗就是帕萨特,董允看着更加脸上不爽,而小费却一脸满足之色。司机回来后,董和问了问情况,就对儿子说:“我以前经常不知道你们俩个谁更优秀,现在知道了。”
  接受了这个教训,董允以后对车驾等公物非常重视,从不超标用车,而且以后也确实做了费祎的副手,在孔明系列里我说错了,董允基本上是和蒋琬在同一年死去的,自从他死以后,后主和黄皓就没人管了,费祎在这点上做得是不好的。虽然蜀中的老百姓对他们都很敬爱,称为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费祎最大的长处是外交,因为能喝,诸葛亮也看到了这一点,在刘备死后就开始培养他。先是平孟获回来后,成都百官都来迎接丞相归来,费祎还是个小官,排在队伍很后的位置,诸葛亮却叫人把他喊上车,和自已同车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进了城,从此费祎名声大震。
  随后诸葛亮派他出使吴国,他也是在邓芝后第二位外交部长,诸葛亮在成都老南门外的一座老字号的大石桥上摆酒送他,孔明遥指锦水长天,烟波浩淼。一语双关地对费祎说:“万里之行始于此矣!”这座平淡无奇的石拱桥从此得名“万里桥”。“万里桥”不仅入史籍、成了名言成语,也上书入诗。随后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的千秋一笔,更给这桥添了几分雅致。
  到了吴国,孙权眼里这时只有一个邓芝,对没什么名气的费祎根本不放在眼里,于是不但自已百般刁难,还派了东吴第一大嘴诸葛恪,第二大嘴羊誖来与他对侃,想叫费祎丢个大脸回去。那么三国演义上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是假的,真实的舌战群儒其实发生在这个时候。可是人家费祎一点不怯,从记载来看他老人家这张嘴不次于周星驰,叫东吴二大名嘴也非常佩服。当然在孙权那里最后一关才是最重要的,就是酒,呵呵,孙权没想到费祎竟然是酒中仙,可把孙权高兴坏了,你想啊,孙权爱喝,可是有张昭,顾雍之类的天天劝他不要多喝,孙权总是不痛快,这个费祎能喝,还口才好,真是天上掉下来的酒友,而且和他喝酒名正言顺,是陪蜀国的大使,张昭之流也就没法再开口了。于是乎,两人喝的不亦乐乎。
  可是美好的日子终有结束的时候,费祎该回国了。孙权很是恋恋不舍,拉着他的手说:“你的才能以后肯定是蜀国的栋梁,就不能再这么频繁地来我这里了,真是舍不得你走呀。”呵呵,简直有点同性恋的味道了。
  不过诸葛亮这个大人精知冷知热,很干脆地叫费祎当上了专门管吴国外交的官,而且还是光杆司令,次次都是他亲自去见孙权,可把孙权喜出望外了,我算了一下,他们二人在一起喝的酒约有N吨之多,呵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0-27 13: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请问楼主预计写到哪个时代呀?三分归晋?五胡乱华?南北朝?隋唐五代?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诸葛孔不明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6
编号 15874
注册 2004-8-19


发表于 2004-10-27 17: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10-27, 13:17:32发表
请问楼主预计写到哪个时代呀?三分归晋?五胡乱华?南北朝?隋唐五代?

当然最好是写到改革开放,中国入世,北京申奥了!呵呵,玩笑玩笑.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gor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3
功绩 46
帖子 380
编号 6470
注册 2004-4-3


发表于 2004-10-27 20: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贴好贴哇,继续继续.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0-27 22: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九 费祎接着挑担子 续

   tiggor朋友的摄影水平真是让人羡慕哟,那张树的倒影是用的什么技术拍出来的,用的是尼康还是佳能,是数码还是胶片啊?不会是莱卡吧,呵呵.
     至于写到什么地方为止,我想,中国历史的研究是无穷尽的,兄弟就是一个爱好者而已,写得不好了,大家不喜欢了就自然不写了,再说这是三国论坛,我想写完蜀灭就不写了,不过对吴国的内政一直没有很好的研究,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写写吴国的事情。
   费祎这几年时间过得真叫一个字,爽!孙权和他一见面也不再客套,酒桌上见吧,喝着说着,费祎也有见识,孙权跟这样有档次的酒友喝真是打心眼里痛快,估计孙权和费祎酒醉后把三个国家当时有名的人物只怕都评价过来完了。
   不过诸葛亮并不是想叫费祎一直陪着孙权喝酒的,喝了几年后,费祎就到丞相府中开始按部就班地参加北伐,逐渐磨练了。从参军到司马等,费祎在杨仪和魏延这一对宝贝中间,显露出来他很高的和稀泥的水平,史书上说杨仪和魏延之所以没有那时就闹起来,很大的功劳就是费祎的,这我相信。而孙权称帝时,诸葛亮派的是陈震去送的贺礼,同时签订了友好条约,这个时候费祎正在汉中,孙权虽然对陈震也很尊重,但毕竟没有见费祎觉得来得亲切。
    后来蒋琬接班,费祎被蒋琬强迫当了尚书令,其实就是丞相了,蒋琬在有意识的慢慢交权,这个时候董允是侍中,在费祎之下,这样形成蒋琬在外,费祎和董允在内的局面,如同当年诸葛亮在外,蒋琬在内一样,国家的政事得以正常运转。而费祎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什么围棋、酒宴、卡拉OK之类的样样皆通,而且政事还处理得井井有条,董允看着甚是羡慕,后来蒋琬病情有所加重,把大将军这个职位也丢给了费祎,于是费祎把尚书令给了董允,董允接替费祎后,觉得天天干不完的工作,累得不行,这才服气费祎的行政能力。
   写到这里,正好说说董允。董允是董和的儿子,董和是个非常倔强的直臣,非常清廉,跟诸葛亮关系很好,但从来不依附别人,对诸葛亮的意见不同意时,总是坚决明确地表示反对,诸葛亮非常欣赏他。董允继承了父亲的品格,甚得诸葛亮的赏识,就推荐他在宫中教导太子刘阿斗,后来后主继位,他仍然在后主身边,董允脾气非常直,见到黄皓经常破口大骂,黄皓见他就象老鼠见猫一样,终董允死时,黄皓也没有做什么官。
    后主长大了,对美女很有兴趣,这也是男人的通病,呵呵,大家都有。后主娶的是张飞的女儿,姊妹花,我估计应该长得很美的,因为张飞本身年青时候就是个美少年,又是抢的夏候霸的族妹做的老婆,估计这个小族妹如果不漂亮,也不会引起张飞的注意去抢回家成亲,算起来张飞应该是夏候渊的族女婿,夏候霸的族妹夫,后来夏候霸投降蜀国时,后主还叫出张皇后喊夏候霸为叔公,呵呵,乱成一团了。但阿斗还想在民间广选美女,董允板起一张麻将脸,训斥了他一通,后主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董允死,陈祗就开始坏事了。
    董允做尚书令只有二年时间,蒋琬是在延熙九年十一月死的,董允是在十二月死的,说句实话,在后主身边能够板着脸说硬话的,其实只有这董允,郭攸之性格温顺,不太管事。
    而费祎当政后,就做了一件大错事,如果董允不死,当然很好,会形成费祎在外,董允在内的局势,国家不会有什么变故。但是董允死后,吕乂做了尚书令,这个人倒是很称职,行政效率极高,甚至超过了杨仪,史称众事无留,门无停宾。生活也很简朴,人品很清廉。问题在于费祎提拨了一个叫陈祗的人作董允以前做过的侍中,吕乂只做了五年就去世了,结果陈祗就做了尚书令,这个陈祗是许靖哥哥的外孙,许靖的人品就不怎么样,虽然有才,这个陈祗为什么被费祎看中呢?原来费祎喜欢的陈祗都会,两个人都是外务精通,不过费祎在正事上也干得不错,陈祗就不行了,他在宫里当尚书令的时候,反倒去巴结黄皓,事事顺着后主的意思做,是个标准的小人,而且费祎也是吕乂死后一年时间被刺死的,陈祗就没人能制了,黄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直至蜀灭,百姓都非常思念董允。  
   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蜀国在诸葛亮死后的政治演变情况:
   1:诸葛亮在外,蒋琬在内。
   2:蒋琬在外,费祎,董允在内。
   3:费祎在外,吕乂,陈祗在内。
   4:姜维在外,陈祗,黄皓在内。
   大家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姜维不会有什么成就了吧,所谓小人在朝,大将不得立功于外者,此其理也。当然,姜维也有自身及对手和其他多种原因,此是后话。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浪子牛牛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8
编号 16796
注册 2004-9-1


发表于 2004-10-28 00: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多謝大大關心,再忙,也要來支持大大。
其實,在下以前就同大大所說,是看到孔明死後,便不再看下去的人!
但今有幸拜讀大大的文章,不但長了見識,還對孔明死後產生濃厚的興趣!
有這種感覺的人,應該不只我一人吧?
希望大大支持下去!造福更多人!加油!
在下永遠支持您!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4-10-28 01: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坦白说怎么见了那么拥亮派和反亮派都喜欢说蒋琬没进行过实际的北伐呢?

《三国志》和《华阳国志》都记载了蒋琬北伐的行动,发表观点前多少要把书要看个清楚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0-28 09: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来想写,通知又要开会,真是烦中国大陆的会,台上的人在讲一些他自已都不相信的话,台下的人明知道那是假的,还得听着,还得签到,中国这么五千年的文明,能出现那么多诸葛亮之类的人才,为什么现在会落到这种地步,想想就堵得慌。时间无多,只和楼上蓝纱枫朋友交流一下好了。

  蓝纱枫朋友不必激动,你所说的蒋琬北伐在三国志和华阳国志里的记载基本相同,其实华阳国志就是将三国志和裴注还有魏略等再综合起来而来,主干部分仍是三国志,可以说华阳国志没有他自已的原创,不足以去做为比较严肃的历史研究的根据。两部史料中对蒋琬北伐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蒋琬传中是“且羌、胡乃心思汉如渴,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姜维传中是“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两处相同地方都是以偏军西入,这是很明白无误的,不是以主力去进攻,而是以小部队游击骚扰,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少数民族争取过来,当然蒋琬传中说道郭淮破走,可能魏国部队在羌族这个地方的兵力不多,而姜维本身就在这些地方很有名气,所以说是游击战和探魏军虚实更为合适一些。
  为什么不说是北伐呢?原因有以下几个:
  1:规模问题,如果诸葛亮带兵称为北伐的话,这个偏军似乎叫北伐不太合适。
  2:方向问题,很明显是西入,是在阴平郡西部进行的,应该叫西进比较合适。
  3:历史记载问题,关于这些战斗在史料中如此简略,那么其影响如此之小,显然不是什么很大规模的战斗。
  4:郭淮传中也无此记载,只记载了蒋琬死后姜维接应少数民族的事情。
  5:蒋琬如果确实与魏国打得不亦乐乎,那么吴国朱然等人也不会大动火气告他的刁状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蒋琬没有进行实际上的北伐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真理逾辩逾明,我们都不是什么专家学者,只是历史研究爱好者而已,因此为此大动肝火实无必要,大家平心静气以史会友,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gor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3
功绩 46
帖子 380
编号 6470
注册 2004-4-3


发表于 2004-10-28 16: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略文采.乐矣至哉.

大大廖奖了,照片其实拍水面倒影,看的时候正面看,如此而已.莱卡啊,我做做梦好了.我是用国货凤凰相机拍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流星陨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75
编号 16315
注册 2004-8-25


发表于 2004-10-28 21:0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发的帖子很不错呀!以后我会找永远的小兵跟你做个朋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0-28 22: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高手就是高手,tiggor朋友竟然用国产相机拍出如此精彩的PP,真是令人佩服,俺老早以前用过一段华夏,知道一点光圈,景深,快门的常识,由于是个穷驴,很少用,华夏坏后,现在经常用一个理光小傻瓜,把以前学的全部忘完.不过很想买个胶片的单反,又觉得不经常用太浪费,真是犹豫不决.
  永远的小兵是哪位高人,恕在下不知,呵呵.
  十 费祎继续挑担子 再续

  费祎此生打过的唯一一场仗就是在蒋琬到涪后,曹爽为了立功名而与夏候玄一起入侵汉中那一次.而且此役的亮点与当时的三大准丞相(蒋琬、费祎、董允)全无关系,还是文盲将军王平立下大功,在兴势山,即诸葛亮曾经带兵抵挡魏国三路入侵的洋县以北,王平给了曹爽迎头一击,基本宣告战斗结束,费祎又截了后路,曹爽狼狈不堪,从此在魏国没有了威信。
  而费祎在此役中的最大表现反而是在出发前,光禄大夫来敏送费祎,竟然要求要下一局围棋,这时大军准备出发,人欢马叫,一片忙乱,而费祎与来敏下得非常专心,没有任何疲劳厌倦的神色,来敏就对费祎说:“下棋只是为了试试你,看来你能打胜没有什么问题,我也就放心了。”呵呵,谢安后来也装模作样地学老费,还挺成功,这两局不知是否下完的棋都列入了中国围棋大事年表中,成为围棋爱好者心驰神往的两局棋,朋友,你若有这两局的谱,就等着发财吧。
  至于这个来敏,是个很搞笑的人物,虽然挺爱研究古书,却说话不分场合,人人讨厌,诸葛亮认为他是乱群之羊,比孔融还会乱吹。他在蜀国被免官又当官好几次,最后给他的官是执慎将军,呵呵,意思是让他谨慎一点。而他的儿子来忠,却与他完全相反,兢兢业业,很得姜维的赏识,做到了姜维的参军。
  延熙九年,蒋琬病死,费祎当政,他在成都呆了两年,延熙十一年就来到了汉中,这一去就只回成都了一回,那是在延熙十四年的夏天,费祎回成都找人算命,看来他是一个相当迷信的人,而当时算命的技术主要是看气,呵呵,不可理解,史载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意思是成都没有宰相的位置,费祎一听,回头就走了,这一走就再没有能回来,走的后年就死去了。
   而在对魏国北伐这件事情上,费祎更是比蒋琬还要谨慎,可以说是个失败主义者,他在姜维屡次要求出兵的情况下,说道:“这事诸葛丞相尚且不能成功,何况你我呢,还是别做无谓的牺牲了吧。”后来姜维实在闹得厉害,而且蒋琬死后的第二年,姜维就已经和他共录尚书事,意思是也是个名义上的丞相了,费祎也不好太不给他面子,于是在延熙十二年,给了他一万兵,姜维没敢走祁山,兵太少,往西打,于是很多少数民族的人响应他,郭淮和张飞的小舅子夏候霸来和他对阵,姜维自知兵少不是对手,就带着投诚过来的胡人撤回来了。第二次呢,费祎给了他更少的兵,姜维于是更胆小,干脆向更西的方向发展,竟然跑到西平,即现在的青海省会西宁一带,仍然打不过人家,又是带了很多人口跑回来了,带回来的人口中有一个叫郭循的,在西宁一带是个名人,因为他读过几年初中。结果这个初中生成为费祎生命中一道无法逾越的关口,也引起了有些网友们极其大胆的猜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gor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3
功绩 46
帖子 380
编号 6470
注册 2004-4-3


发表于 2004-10-29 10: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猜测中~~~~~~~~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0-29 17: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十一 费祎之死

  蜀国有一个惯例,就是对投降过来的敌国人很优待,我想可能是本国人口太少,人才严重不足,要知道,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于是被姜维俘回来的这名初中生(原来是魏的中郎将,地位不高)竟然当上了蜀国的左将军,以前的关张马黄在刘备当汉中王时的官职也不过是前后左右四将军,蜀国对这个郭循真是不错了。可惜的是,这位朋友太奇怪了,竟然不愿意干下去,更严重的是竟然想刺杀刘后主,不过没有什么机会,其实我觉得他要是能刺杀成功就好了,费祎不会死,刘后主的儿子兄弟都比他强,蜀国就不会被轻易灭掉了。既然如此,这个郭循就把目标定在费祎身上,于是在延熙十六年春天,这时孙权已经于前一年病死了,费祎一定会有私人的表示,我们放下不提,费祎想开一个团拜会,于是大家都挺高兴,就在驻地张罗了起来,酒宴摆好,费祎叫来了所有的大小将军们,开怀畅饮。俗话说:“喝醉的都是能喝的。”费祎好久没有这么放开喝了,大家你敬一杯,他敬一杯,费祎来者不拒,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只有一个人很紧张,就是郭循,他一直等到费祎彻底醉倒,然后拨出刀,杀死了这位蜀国第三任丞相。
  对于这个郭循杀人的动机,就成了网友们谈论的一大热点,有的朋友竟然猜测是姜维幕后指挥的,为什么呢?因为费祎不让他大举北伐,不能满足他立功名的欲望,而郭循正好想刺杀一名高官来报效祖国。这个猜测还有证据,这以后魏国追封郭循为烈士,并发放了很大数量的抚恤金。而费祎死后,姜维在同一年就领大兵北伐了。似乎证据很足,朋友你觉得呢?
  我觉得好象有点不太合理,似乎太小看姜维了,卻正和邓芝都很器重的姜维不应该是这样一个小人吧。
  除此之外还有下面几种说法:
  1:郭循喝酒过多,失控,可能是个酒后兴奋型的人;
  2:郭循可能有家族性质的神经方面的疾病;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应该说费祎实在是太疏于防范了。这以前,大将张嶷曾经给他写过一封信,劝他要小心一点,因为他肩上担负着蜀国的安危,费祎没有在意,从而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
  这样我们不得不开始总结费祎的一生,费祎的最大亮点是外交,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在内政上,他错误地提拨了陈祗,是他的败笔,而且他本人还迷信,不入成都而回,更没有好好地把陈祗和黄皓的问题解决,我们可以苛刻一点来说,蜀不是亡于黄皓之手,而是亡于费祎之手,因为小人在任何朝代都会有,作为丞相,你只要用人得当,小人便无从得意,国家也不会乱下去。这就象后人评管仲时说,齐兴在于鲍叔牙,齐衰在于管仲,一个道理。在军事上,费祎也没有什么大的表现。当然,在人品上,费祎是很可以称道的,他为人心胸宽广,能得人心,而且不但对自已严,也能遵守党员干部的廉政规定,对子女更加严格要求,史载他的儿子穿的衣服与常人无异,出入坐得车基本上是很破的车,从外表上看,根本看不出来是一国丞相的儿子。这也是诸葛亮系列干部的招牌,姜维也是如此,没有例外,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想我们现在的党员干部是不是需要一些诸葛亮这样的丞相或是人事部长呢?
  总的来说,费祎是一位军政能力都比不上蒋琬的丞相。
  这时吴和魏的局势是怎么样的呢?孙权于前一年死去,孙亮继位,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死好几年了,他的儿子诸葛恪当了丞相,成为吴国有实权的人物,可惜的是他在成功地成为吴国百姓心目中的国家柱石的第二年,也就是费祎被刺杀的这一年,因为自身骄傲,不恤士卒,死要面子,被权臣孙峻害死,诸葛瑾在和弟弟诸葛亮的家信中说这个孩子聪明尽露于外,将来不是保家的人,而诸葛亮也说自已的孩子诸葛瞻虽然小时候聪明,但是不够厚重,长大不会成材的,结果这两位的预言都不幸应验了。虽然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都很忠勇,被蜀国百姓称为一门三代忠烈。
  魏国呢?司马懿杀了曹爽和他的喽罗们后,马不停蹄,杀了王凌等谋反者,巩固了司马家的位置,于费祎死的前二年,也就是孙权死的前一年被王凌的鬼魂吓死,他的儿子司马师开始当权,邓艾和钟会开始显露头角。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2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2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7 10: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89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