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3 22:19 发表
捻乱的起因是什么?国力的衰退清政府应该负主要责任,人民安居乐业,谁愿意冒着被砍头的危险去造反啊?
这句话我是否可以回敬你大明朝的农民起义?人民安居乐业,谁愿意冒着被砍头的危险去造反啊?
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3 22:24 发表
如果清政府把赔款的钱用于军备,那至少也不会输的那么容易。洋务运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起义,要晚好多年才有可能发生,甚至不会发生。你难道希望中国一直保持在封建落后,科技缺乏的时代?
弄好顺序,现有的败战在有的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的目的就是强国求富。而长毛之乱刚好i消耗了洋务运动积累的元气。至于你所谓的假设,我只能说,既然已经发生就是事实。没有司马氏篡位就没有五胡乱华,但是既然已经有了五胡乱华,为什么一定要假设没有呢?
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3 22:24 发表
太平天国兴起原因:
兴起原因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8-9]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8-9]
3、自然灾害严重。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本来就地瘠民穷再加上水、旱、虫等天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8]
4、鸦片的输入,导致满清白银大量外流,劳动力日益衰竭,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艰难,于是,发生了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捻军,陕西回民起义
历代起义都是百姓活不下去所致,我不跟你争起义原因,我只说长毛的影响对中国国力的消耗。对照原文看我是否有多说一句。
原帖由 cmy77 于 2014-2-23 22:32 发表
在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为之后的“百日维新”埋下伏笔,也深刻影响了出生于19世纪末的一批中国人。甲午海战失利后清廷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等一批领土领海于日本,更加重了清廷的统治危机;日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军事战胜中国,深刻激发了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对后来中日两国的文化思想政治走向以致国运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曾,李,左诸人都为剿灭的太平天国而建立殊勋,他们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亲眼看到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继承了魏源等“经事派”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极力将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他们“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请不要复制百度了,我自己想看会去看,现在回到上面看司马光引用的原文,请问错在何处,现在越跑越远了。
[ 本帖最后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3 22:4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