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觉得明朝没什么值得粉的
性别:男-离线 zhangjf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254
编号 54668
注册 2005-12-5


发表于 2013-4-13 00: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明朝没什么值得粉的

满清固然野蛮落后,满清对中国的统治的功过先不说。
就现在的人来说,粉汉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汉朝时,中原文明对周围有全方位的优势,唐代时,中国是东亚地区的文明输出地,很多国家走势效法唐朝才迅速进入文明时代。
但是明朝,真的不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时代。
明朝立国时,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是以这样一个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自永乐之后,国势越来越不彰。科学技术更是停滞不前。到16世纪初,论技术水平,军队战斗力等,离当时的土耳其的差距恐怕不是一点半点。明代之前,中国是科学技术和文化制度的输出国,可是从明代起,这一现象就反了过来。天文、数学等知识停滞不前。军事技术也是一样,以至于从中期之后,靠引进仿造外国火器来维持军队战斗力。先是引进佛朗机铳,然后到16世纪中期,又从日本人那里,间接学到西方的火绳枪(鸟铳),到16世纪末,又学到土耳其的鲁密铳,接着又从西方引进红衣大炮。虽然靠着庞大的国家所带来的体型优势,在数量上超过当时西欧任意单独一国,但质量就不好说了。而且,即便论数量,也不是同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的对手。最关键的就是,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远远落后,创新能力远远跟不上西方,以至于不断引进,不断落后。即便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南明依然拥有庞大的人口、领土和经济实力,可是却被满清打得落花流水而迅速败亡。到最后人口上亿的国家被一小撮满洲人征服统治了几百年,这比赵宋亡国还要耻辱百倍。
这样一个把中国从世界第一变成落后于世界的王朝,有何粉的必要?(同样,清朝也没粉的必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13-4-13 08: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主要是西方开挂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3-4-13 09: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能讯速引进仿造,这恰恰证明明朝的科技水平并未落后。明中后期,无论科技还是经济,整体水平,均在世界领先水平。

在文化思想上,与没有落后于西方,如王阳明的心学。

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序言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李约瑟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在明代,中国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到1644年中国的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显著的差异,它们完全融合,浑然一体。在明朝,各种技术和原始机器的发明和创新尝试在各个领域不断涌现。

1634年,即明朝灭亡前十年,在徐光启的主持下《崇祯历书》修编完成。而一年前的1633年在西方,被誉为近代科学奠基人之一的伽利略被罗马教廷判处终身监禁,晚年极其悲惨。而徐光启当时的职务是“东阁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得到崇祯皇帝的宠信。这是西方和中国明朝在天文学上的对比,可以说,中国明朝崇祯皇帝对天文学的支持远超过欧洲。这部集欧洲天文学所有经典为大成的《崇祯历书》不仅代表“西学东渐”的学术成果,还代表着中国对西方天文学的接纳,而更为可贵的是这在欧洲还尚且不能。

徐光启在崇祯2年上疏建议组建全火器装备的现代化陆军。他建议,一营陆军用“双轮车”120辆、“炮车”120辆、“粮车”60辆。“西洋大炮”16位,“中炮”80位,“鹰铳”100门,“鸟铳”1200门,战士2000人,队兵2000人。……练成15营6万人,并推举孙元化先训练一营。此计划得到崇祯皇帝的激切赞赏和大力支持,并投入实施。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也是徐光启新军事思想的大力实践者。孙元化本身在科学上也有相当造诣,著有《几何体论》 、 《几何用法》 、 《太西算要》 。

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这一主张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全力支持。事实上,明朝中国民间和官方已经同时展开对西方科技思想书籍的大规模翻译。

最关健的,明朝是一个包容吸纳的朝代,根本不象清朝那样自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3-4-13 10: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觉得不能否定别人觉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7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主要是对取代明朝的满清同样不思进取、顽固保守感到不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15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13-4-13 11: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知同封建制度的帝王极度集权有木有关系?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颍颖
(司徒家的颍颖)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护军
功绩 -6
帖子 437
编号 468442
注册 2012-8-31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3-4-13 11: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墨叶 的帖子

具体讲主要是英国开挂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4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3-4-13 11: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4-13 11:19 发表
不知同封建制度的帝王极度集权有木有关系?

这个得问犹太人要上帝还是要凯撒

PS:武天老师英明啊~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4-13 11:4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13-4-13 13: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可能有这个原因:明朝的统治者是汉人。以此借口,可以煽动粪青的情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吴下小蒙
(火凤烂尾了,人生还有何意义?)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91
帖子 4637
编号 30730
注册 2005-1-2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3-4-13 13: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拿着清人的小说当历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angjf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254
编号 54668
注册 2005-12-5


发表于 2013-4-13 13: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3-4-13 09:16 发表
能讯速引进仿造,这恰恰证明明朝的科技水平并未落后。明中后期,无论科技还是经济,整体水平,均在世界领先水平。

在文化思想上,与没有落后于西方,如王阳明的心学。

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序言说:“中 ...

我逐条来说一下:

崇祯历书是教廷的传教士帮助修订的,而且具体来说,如果没有汤若望罗雅谷,单凭徐光启李天经等人,根本修不成。
但是汤若望罗雅谷是教廷派出的,伽利略为教廷所不容,主要是因为他的学说超越了教廷许可的程度。而汤若望罗雅谷等人采用第谷的学说,与教廷并不冲突。再说,教廷许不许可已经和西方的科学能否发展没有关系了。西方已经经历过宗教改革和教会分裂,新教的英国、德意志、荷兰等根本不受教廷管辖。法国的天主教独立性也很强。崇祯真的对外来科学很热衷?我看不出来。事实上徐光启从崇祯二年提倡修历,随后多年中历书渐次修成,而且在和魏文魁为代表的中法的较量中8:0大获全胜,在如此压倒性的优势面前,崇祯依然不能下决心改历。徐光启都老死了,李天经等到最后都不耐烦了,等到明朝快灭亡,才终于说要实行,结果还是未及实行而被清朝捡了便宜。另外,汤若望等人采用第谷学说,不涉及天地的相对位置问题,也很大程度上减小了阻力。《崇祯历书》中也提到了日心说(但没有具体将此学说和哥白尼联系起来,而提到哥白尼时,只提其在几何方法的贡献),并且批判了日心说颠倒上下,历书虽然其知识来源是汤若望等人,但中文内容都是徐光启等人翻译的,至少也是经过徐光启李天经等人审定的,显然徐光启等人也是认可汤若望等人对日心说的评论的,或者说,汤若望等为减小阻力,主动迎合中国士人而做出此评论。在欧洲尚且不能接受新天文学?崇祯历书的天文学,在欧洲不会有任何国家反对,教廷也根本不会反对。

崇祯历书集欧洲天文学所有大成?开玩笑。最多也是集到第谷时期为止的大成而已。开普勒的革命性贡献在其中根本没有任何反应。历书修成时已经是17世纪40年代,和现代天文学发展紧密相关的一项数学发明:对数,已经使用了三十年左右,但是中国学者只是初步接受,离掌握还差得远。明末的天文学、几何著作,基本都是西洋著作的简单转译或摘录,缺乏原创性研究成果。崇祯历书中的知识,中国士人普遍掌握并能有所发明,要到王锡阐梅文鼎时期了。但到他们掌握时,又已经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几十年了。究其原因,还不是明代盛行空谈,士大夫不致力于实学,传统算学天学成果失传甚多,以至于自身缺乏创新提高能力。
王阳明的心学到明末已经流于疏阔,明亡之后众多学者可是都纷纷批判心学误国。

徐光启的陆军练成了又如何?说实话就算练成6万人的新军,还是比不上同期的奥斯曼土耳其。更不用说这些技术还都是来自西洋(红衣大炮)或土耳其(鲁密铳)。再说,讲得不客气一点,明朝引进红衣大炮,后来却只能像常凯申运输大队长一样资敌,反而是满清借助红衣大炮迅速征服中原。一个朝代烂成这样,有先进武器又有何用。

大规模翻译恰恰说明中国已经明显落后于西方,这是谁之罪?明朝开国的时候,可不是这种形势。

明朝开放?真正比较开放的也就是晚明时期,开国时期也有点进取气象。晚明时期已经是内外糜烂,才抓住西洋技术这个救命稻草,试图救急而已。不代表太平无事时,明朝也会那么积极地引进西洋技术。况且,明朝的学习,主要还是涉及到器物层面,西方的其他文化尚未入侵,反弹没那么明显。但即便是明末天主教小规模进入中国,就已经引起了东南地区儒释道三家的激烈反抗,不了解这些情况的,可以看看《圣朝破邪集》。明末那个时期,能够来中国的人里面,耶稣会士的知识水平最高,只有他们才适合当传播科学文化的使者,但他们的目的在于传教,传播知识只是传教的手段,这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随之而来的洋教问题。明末洋教小规模入侵就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一旦大规模传播,反弹恐怕更加强烈,就如同后来清朝的情况一样。

另外再说一句,康熙初年掀起历狱的杨光先,也是明朝教育出来的文人。帮助杨光先反西法的钦天监官员吴明炫,是明代钦天监中的回回科世家

[ 本帖最后由 zhangjf 于 2013-4-13 14: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4-13 14: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益德张 于 2013-4-13 13:04 发表
可能有这个原因:明朝的统治者是汉人。以此借口,可以煽动粪青的情绪。

确实是这样。

所以我对明粉向来没好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马光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52
帖子 6154
编号 325435
注册 2009-6-2


发表于 2013-4-13 14: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崇祯历书对哥白尼的学说做了介绍并大量引用其在《天体运行论》中的章节,还认为哥白尼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个天文学家之一。你说,欧洲会接受?

改历涉及到政治因素,自然有一定的阻力,但历书的完成本身就是代表了明朝当时的天文学水平,你不能拿政治的因素来否认明朝天文,科技的先进性。

崇祯历书也采用了开普勒开普勒的物理机械论,不是毫无反应。也采用了开普勒的著作《新天文学》。

我在转点别人的东东。

在修订历书时,有传教士曾说,太阳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60多倍,而太阳距地球只有1600多万里,方以智指出这是错误的,因为根据计算(定地球圆周长约9万里),太阳的直径就将近有日地距离的三分之一,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运用自己发现的“光肥影瘦”理论,对这一问题做了解释,指出人目所见的太阳圆面比实际发光体要大,因此按几何方法进行的测量并不准确。他的这一理论后来被《历象考成》的作者所接受。

又如方以智说“远西学人,详于质测而拙于通几;然而志士推之,彼之质测,犹未备也”。如他通过对《崇祯历书》中第谷宇宙体系的分析认为,绝对静止的天是不存在的,所谓“大造之主”不过是运转不已的自然天体。传教士所谓的上帝不过是臆说。他用理论用逻辑批判了传教士的创世说,认为他们“详于质测而不善言通几,往往意以语阂”。

统观明代的改历过程,这里没有神学观念的干扰,也没有政治权利的无理干预。无论是皇帝还是礼部官员,都没有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虽然某些人因为个人利益或其他因素为改历设置过障碍,但一般说来,这些障碍都是新事物成长中所必然碰到的正常障碍。”“明政府设置四个局,让各家互争雄长、百家争鸣,其措施也是正确的。其间可能有某些人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阻挠新法的情况,但无论如何,改历的阻力,不是政权的无理干涉,也不是什么传统观念、保守闭关、盲目排外的情绪。

《崇祯历书》于1634年修编完成,徐光启时任“东阁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他于崇祯五年当上内阁大学士,深受崇祯信任。他生病了,崇祯却不放他回家,以至让他死于任上。“崇祯皇帝对徐光启去世深表悲痛,闻丧后辍朝一天,追赠‘少保’,谥‘文定’。又派员赐给办丧事所用物品及治丧钱等,还特派礼部尚书李康主持丧祭祭,并派人护丧回上海。” 以表示对他的哀悼。而1633年被誉为近代科学奠基人之一的伽利略被罗马教廷判处终身监禁,其晚年极其悲惨。可以说,中国明朝政府对科学研究尤其是数学、天文学研究的支持超过欧洲。

再说一下新军。

新军没有炼成,并不能说明新军没用。新军的建设思想完全证明明朝当时在军事思想与军事技术的领先。我之前大规模的仿造,恰好证明代的科技水平是相当先进的。美国的先进武器,你让北棒几年内给大规模仿造一下,成不成?

明亡之后对王阳明心学的批判,来证明明朝文化思想的落后?这是什么逻辑?

明朝是相当开放的,从建国到晚期,基本上一直都是对外开放的。至于拿明朝末年说事,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哪个朝代末期不是政坛混乱?就因为明朝晚期政坛混乱,就使劲踩?

明朝的灭亡是有多种原因,除了政坛混乱之后,北方的大旱,引起了农民起义,满清又趁火打劫,这才导致明朝的灭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angjf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254
编号 54668
注册 2005-12-5


发表于 2013-4-13 15: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3-4-13 14:48 发表
崇祯历书对哥白尼的学说做了介绍并大量引用其在《天体运行论》中的章节,还认为哥白尼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个天文学家之一。你说,欧洲会接受?

改历涉及到政治因素,自然有一定的阻力,但历书的完成本身就 ...

欧洲没接受?
开普勒等人早已经完全接受了,并且大大发展了。崇祯历书对开普勒最重要的成就却是根本未提的。当时的中国学者中,能读懂历书的就没有多少,同时期的欧洲,具有相似水平的可是一抓一大把,而且本身正在高速发展。
一看就知道你没看过崇祯历书。崇祯历书提哥白尼,是因为哥白尼提出了一种新的几何模型,即小均轮模型,解决了过去的偏心圆体系中的一个不和谐之处,而且他也做过一些新的测量,其结果为很多人所采用。他在欧洲,一开始很多人未必认可他的日心说,但对于他在方法上的这个进步也是很赞赏的。崇祯历书中从来没有把哥白尼和日心说联系在一起。提到日心说时没有提哥白尼,并且对日心说是持否定态度。在欧洲,即便是日心说被禁,也没人否定哥白尼在测量和几何模型上的贡献。教廷的天文学家,不认可日心说,但往往都采用或改进了哥白尼的小均轮模型。

关于太阳直径等数值,要说明的是,历书成于众家之手,而且同时期和之前也有传教士在不断传播西学,由于那一时期西方的天文学日新月异,因此传到这边之后就有一些矛盾之处。必须要说明,太阳的距离是用测地平视差的方式得到的,在18世纪之前,这一数值一直没有准确地得到测量,历象考成的距离数据,就比实际的小了好几倍,当然太阳半径也对应地缩小了几倍。

崇祯历书编成,证明不了中国科学技术先进,因为这是完全使用西洋的方法,传统方法已经被证明差距很大,而当时的中国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法而已。就像晚清时期,中国什么科学都学西方,教材全是翻译或引进西方教材,李善兰等人有时还能指出一些问题,稍作开创性研究。但是中国的科技就能和当时的西方相比吗?

另外关于军队,明朝当时的军队,论技术水平,不会超过西班牙和土耳其,论新军数量,也不可能胜过土耳其。论技术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数不了前三,论规模未必胜过当时的土耳其。洪武永乐年间,总不是这样的吧。一个不断开放进取的朝代,怎么过了两百多年,从世界第一(帖木儿死后,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在军事上和明朝比?)变成了第三以后的水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4-13 15: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司马光 于 2013-4-13 14:48 发表
崇祯历书对哥白尼的学说做了介绍并大量引用其在《天体运行论》中的章节,还认为哥白尼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个天文学家之一。你说,欧洲会接受?

改历涉及到政治因素,自然有一定的阻力,但历书的完成本身就 ...

虽然崇祯历书对哥白尼进行了介绍,但它的基础依旧是托勒密系统,在计算上采用第谷理论,这点是无可辩驳的。

历书使用的是欧洲的过时理论,但在中国却被惊为天人,仅此一点就可以证明明朝在天文学上的落后了。

而且历书编纂的过程,也受到了士大夫极大的压力,由此也可见当时主流士人的愚昧落后与保守了。

在科学上,明朝初期和欧洲基本一个水平线,在末年就已经相差了一个时代。

这个事实也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angjf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254
编号 54668
注册 2005-12-5


发表于 2013-4-13 15: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3-4-13 15:16 发表


虽然崇祯历书对哥白尼进行了介绍,但它的基础依旧是托勒密系统,在计算上采用第谷理论,这点是无可辩驳的。

历书使用的是欧洲的过时理论,但在中国却被惊为天人,仅此一点就可以证明明朝在天文学上的落后 ...

历书勉强不算过时。
因为第谷的模型,依托第谷的高精度观测数据,和哥白尼著作中的模型相比,尚能占据一定优势。但是和开普勒的模型(开普勒同样有第谷的数据做依托)相比,就不是一个水平了。不过也不能怪传教士们,毕竟汤若望等人受教育时,开普勒的模型尚未出现。而且东西方之间书籍流通,以及传教士们掌握新知识也有一定的困难和迟滞。
当时的西法对中法的优势,完全是压倒性的。
元代授时历和回回历尚且还能称得上互有短长,当时的欧洲天文学,水平也不过与伊斯兰世界相当,甚至还略有不如。沿用到明末,中法和西法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angjf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254
编号 54668
注册 2005-12-5


发表于 2013-4-13 15: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3-4-13 15:16 发表


虽然崇祯历书对哥白尼进行了介绍,但它的基础依旧是托勒密系统,在计算上采用第谷理论,这点是无可辩驳的。

历书使用的是欧洲的过时理论,但在中国却被惊为天人,仅此一点就可以证明明朝在天文学上的落后 ...

还有就是,明朝如果真的不保守,崇祯时期中西法的较量本可以不会有0-8这样一个惨败的结果。
明朝改历的呼声一直都有,却总是改不成。每次都是有人上奏改历,朝中的回复都是祖宗成法不可轻改。朱元璋禁习天文律曆,钦天监中的官员又墨守陈规。钦天监外的学者,没多少人对天文历法有兴趣,唐顺之袁黄等人,对回回历的最高行都无法理解。钦天监内的官员,就算让他们改历,他们也没那个水平,基本都只能套公式死算而已,对历法本身的理解水平比起元代都退步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墨叶

★★★★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359
帖子 23258
编号 97330
注册 2006-12-26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13-4-13 15: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发展策略不同。
明朝种田派,欧洲抢劫其他国家点科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4-13 15: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貌似有另外一个帖子,讨论中国是在什么时候落后的。

在我看来,很明确,就是明朝。

明朝初年大家还都一个水平,末年就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而且这种落后是全方位的,政治、军事、科技、思想、经济等等,无一不是落后人家一个时代。

更重要的是双方的精神和心态,欧洲人的心态是积极、昂扬的,在全世界殖民,而明朝的精英们又是什么心态?他们又在干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3-4-13 15: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明朝没什么可以粉的

当然清朝更没什么可以粉的

捧明贬清者幼稚

捧清贬明者弱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3-4-13 15: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重了

[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3-4-13 15:4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4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3-4-13 16: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naniwa 于 2013-4-13 15:44 发表
我也觉得明朝没什么可以粉的

当然清朝更没什么可以粉的

捧明贬清者幼稚

捧清贬明者弱智

说的好,敢问怎样当奴才才算既不幼稚亦不弱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凯坦尼古斯基
(三级人民侦察员同志)

★★

Rank: 12Rank: 12Rank: 1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120
帖子 5477
编号 51174
注册 2005-10-15
来自 李家沱军分区(工作关系借调 )
家族 第四国际


发表于 2013-4-13 17: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笼统来说,明、清,作为帝权统治,开国都有点问题。

清在于异族身份,明在于朱元璋太自私,成祖又太过逆天——说到底,都是政权的合法性有先天不足之处。

如果换上汉唐,乃至宋这种帝权统治上升期的环境,还可以说某程度上能扭转,奈何其时世界大趋势已经变革,东亚传统的帝权统治逐渐没落,也符合大规律。

PS:
其实就传统的帝权统治而言,清朝统治者做得算不错,尤其相对异族出身来说。

不过嘛,其一是因为它必须维持那个异族统治,内耗太大;其二也在于民智渐开,那套玩不转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3-4-13 17: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凯坦尼古斯基 于 2013-4-13 17:04 发表
笼统来说,明、清,作为帝权统治,开国都有点问题。

清在于异族身份,明在于朱元璋太自私,成祖又太过逆天——说到底,都是政权的合法性有先天不足之处。

如果换上汉唐,乃至宋这种帝权统治上升期的环境, ...

合法性先天不足的话,宋朝也是啊,而且影响也很深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凯坦尼古斯基
(三级人民侦察员同志)

★★

Rank: 12Rank: 12Rank: 1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120
帖子 5477
编号 51174
注册 2005-10-15
来自 李家沱军分区(工作关系借调 )
家族 第四国际


发表于 2013-4-13 17: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13-4-13 17:16 发表

合法性先天不足的话,宋朝也是啊,而且影响也很深远

这里说的是帝权统治本身,不是朝代的兴亡。

不然,要说不足,李小二得国也不算正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颖颖
(司徒家的颖颖)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11332
编号 90594
注册 2006-11-9
来自 系统复制中心


发表于 2013-4-13 17: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阿巽 的帖子

唐朝合法性也有问题啊,李世民本人至少会为此睡不安稳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aniwa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3
帖子 5997
编号 337221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13-4-13 17: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我国行至明清时代,整体文明走势已经式微,李世民再生也难以挽回,那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土壤严重缺失,恐怕孕育不出资产阶级领袖来。

得国不正主要还是满清,明的话个人认为无大碍


明清两朝虽整体半斤八两,然相比之下明代内部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清代内部除了阶级矛盾还有民族矛盾,内耗更大

我也赞同满清在统治本国的手段权术上还是挺高明的,好歹一个入关异族能坐镇两百多年,最后还是在洋人与臣民的双重打击下方才崩溃

其实明的生命力也还是蛮强的,在天灾人祸种种因素下还挣扎了许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hl704625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777
编号 229602
注册 2007-10-21


发表于 2013-4-14 18: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除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外, 明是没什么好粉的。粉明主要是可能因为元和清更加不堪,一个太野蛮,一个太禁锢思想。中国的落后在元灭宋以后就注定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野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23
帖子 1222
编号 214715
注册 2007-9-12


发表于 2013-4-14 18: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方孝孺是因为什么而死的,西方的布鲁诺又是因为什么而死的,科学精神一直都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当西方文艺复兴重新开启科学理性的大门时,远在东方的中国就已经开始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了,明清很不幸运的处在一个这样的时间节点上。
为什么率先步入现代化的不是文明延续时间最长的中国,这恐怕要从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才能得到解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13-4-14 21: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益德张 于 2013-4-13 13:04 发表
可能有这个原因:明朝的统治者是汉人。以此借口,可以煽动粪青的情绪。

明粉里确实有一部分不理智的,但大多数人都是了解清楚明朝的真实情况后才开始对他产生兴趣和感情的。明朝被后世的满清黑的太厉害,为他正名就是愤青,你这是乱扣帽子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5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5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6: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913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