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岳光寒 于 2012-3-31 21:37 发表
根据《康熙字典》,“三”有三个读音:
1、《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
2、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3、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 ...
多谢。不过,也未必。
菩萨蛮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 ⊙○◎●○○● ◎●●○○ ◎○⊙●○ ◎○○●● ◎
●⊙○● ⊙●●○○ ⊙○⊙●○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 ○○●●○○● ○●●○○ ●○○●○ ●○○●● ○●
○○● ●●●○○ ●○○●○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
○○○●○○● ●○○●○○● ○●●○○ ○○●●○ ●○○●● ●●○○
● ●●●○○ ●○○●○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江波丝。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②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里的十三就是确切数字,做平音。
晏殊的玉楼春也作平声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还是确切数字。
[ 本帖最后由 司马光 于 2012-3-31 22:3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