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10-6-6 23:09 发表
据一些主流史学家分析认为熊廷弼在辽东进行的战略方针是不对头的,不应该进行收缩防守?
对这段历史不是太清楚,熊廷弼是不是搞了个收缩死守,放弃辽东战略要地?
原帖由 XM8 于 2010-6-6 23:28 发表
广宁战败后王提出守宁远,前屯,熊不干,这里面我觉得有很大意气用事的成分。不过就算熊退保山海关,也不能就说是战略错误,从政治层面出发,就明朝当时那政局,老老实实做乌龟才是上策。
此一时,彼一时,袁崇焕时期的宁远是袁亲自花了大力修筑整备过的,而熊廷弼时期的宁远只是个多年没有经历过大战的内地小城,以明朝当时军备之糜烂,在广宁丢失后仓促于此布防的结局可想而之。熊判断当时的宁远守不住也是很正常的,未必是意气用事。
[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10-6-7 11:1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