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
浅谈"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
"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这是史学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话.一般理解为按史料文字所表达的原意来理解史实.所以有人专门研究史料文字的枯训等以求更准确地理解文意.
问题是,准确理解了一段史料的书面含意就能准确地掌握史料所代表的史实吗?懂历史的都不这么看,还要看这段历史的载籍是"信史"还是"野史","秽史".高手还不满意,还要有史料佐证,就是看其它史料是否有与之相仿的记载,若有,再综合"治理"一下,这段史料就可加入自己的文章依据了.
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需要知识面广,资料库全,做很繁杂的取舍工作.所以许多历史爱好者的评史文章,由于对史料的取舍简陋评判失误,违反规定:"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文章已经偏离史实,就成"垃圾"文了.
那么历史学家等行家里手们运用史料总是"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吗?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陈寿[三国志]写魏延与杨仪"内斗"那段,通常一般人和历史学家们都看成是诸葛亮把自己军权交给了杨仪而不是魏延.这可以从许多专家们文章中找出,我就不举例子了,太多.那么专家们从哪里看到诸葛亮把军权交给杨仪了呢?陈寿文中没写,即没写口头交权,也没写手令交权给杨仪,直到杨死也没写诸葛亮交权给他.那专家们怎么看成诸葛亮交权给杨仪掌握呢?又没有其它史料佐证写诸葛亮给了.
哦,是从史料逻辑推理,总结判断得出的结论:你看,杨仪等人的一系列行为都象杨仪掌权的样子;魏延的行为都象不掌权的样子.很容易推理出杨仪掌了军权而魏延不掌权,这不难,大家都这么看.因此看来,杨仪的"肯定掌权"还靠了专家们"推举"呢.原来那个"几分史料"要加上我们的推理判断才能算正确.
既然诸葛亮并未明确规定杨仪掌权,专家们仅从杨仪象掌权的样子就肯定了杨仪掌权是否过分呢?为什么不推理成有较大掌权可能如七分掌权,就一口咬定杨仪是十分掌权呢?七,八,九分掌权可能这才是正常人的推理,就象警察抓住的坏人,没定罪前都叫嫌疑犯.而魏延掌权的可能性也有个0---1分.八比0,八比1的优势同样能使大家正确理解陈寿写的这段史料,干嘛要把七,八分掌权可能说成"肯定掌权",或者含含糊糊就这么定了呢?看来专家们也不肯"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啊.
那么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什么呢?
参考有个"疑似非典病"之说,可把杨仪的"肯定掌权"改成"疑似掌权",魏延则为"疑似不掌权",这样就基本符合"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的行规,更接近史实,也不影响我们对这段史料的理解.
再举一例:
有一个"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独家生产"史料,因为没有其它史料佐证,连专家也不敢认同.即使有个别认同,你问有没有他肯定说有,你问到底有没有七次?他就顾左右而言它了.
另外大家又觉得不符合一般常识,所以只好"有七分史料说一分话",一擒孟获绝大多数人认可,三擒四擒很少人相信,七擒孟获只说不推理,跟前面一样,含含糊糊地用.
要是陈寿三国志里也记载了"七擒孟获"呢?嘿嘿,你瞧:......若有人说不信,臭鸡蛋壳恐怕在他头上卡满了.
如果陈寿的佐证毁坏:有人揭穿那个孟获的亲信对孟获不满,七擒孟获是他说谎,三国志又不载"七擒孟获"了.嘿嘿,你瞧:哗啦啦......
这个后人就被史书作者们弄的神魂颠倒,不知所错在哪儿.
看来"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史料佐证","信史"还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喔.
不过这个"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虽有魅力却不怎么服人,有时连专家都不信它.比如杨仪有"七分"掌权可能须得十分肯定."七擒孟获"只能说一分话.
难怪即有人诚信它,又有人不信它,更有人时信时不信.难为,难为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