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说唐排名争议及解决, 基于68回《说唐全传》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3 01: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唐排名争议及解决

说唐排名争议及解决

在《说唐演义全传》中非常明确提到好汉定位有:

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李渊之四子,被炀帝封为赵王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宇文化及长子,隋天保将军
第三条好汉:裴元庆,裴仁基三子,瓦岗寨天保将军
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绿林人物,伍云召的结义兄弟
第五条好汉:伍云召,隋时官封侯爵,后自称忠孝王
第六条好汉:伍天锡,绿林人物,伍云召的族弟
第七条好汉:罗  成,罗艺之子,降唐后封为越国公
第八条好汉:杨  林,杨忠胞弟,靠山王。
第九条好汉:魏文通,隋潼关总兵

第十六条好汉:秦琼,字叔宝,降唐后封为护国并肩王,天下都督大元帅

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绿林人物,王世充处为驸马

有争议的是第十条好汉、第十一条好汉:
也就是尚师徒(隋临潼关总兵)、新文礼(隋红泥关总兵)两人

1213141517五人

下面我来分析分析,在此之前我得说明,一切基于68回《说唐全传》原版,不能拿《兴唐传》、单田芳老师的《隋唐演义》等评书来评,因为那些评书是完全不同的排名(或者排名相似,但实战与排名无关),核心是大幅度降低说唐头3位好汉的实力以及不同程度地拔高罗成和秦琼的实力以及增加一些×猛、×老等人物  

尤其是象《兴唐传》这样的评书,把李元霸和宇文成都说成只有力气武艺不怎么样的角色,给大多数人说唐迷一种错觉好像说唐只是一种力气排名。其实书中大量证据显示说唐排名是一种综合实力排名,而且武艺技巧占很大比例。比如:第11(?)新文礼200斤重铁方槊比第5伍云召160斤枪还重。
这么说吧,不算力气,光算武艺,有不少证据显示李元霸也是第一!宇文成都第二!

我们先谈谈有争议的1011条好汉排名。66回《说唐》精简版明确提出10尚师徒、11新文礼;
但原版中可发现不同的信息,首先在9魏文通死前书中明确10尚师徒,但在魏文通死后尚师徒还在的情况下却突然提到新文礼从后上升到第九,那就间接说10新文礼,而通篇原版没有提及新文礼是11条好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是作者笔误,那就有两种可能:
1、原来排位10尚师徒、11新文礼,由于4宝大将尚师徒枪马是有武功加成的,他刚刚失去宝马呼雷豹和宝枪提炉而没了武功加成,综合实力就比不上新文礼了;
2、从原文中新文礼两次大战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从半招惨败到徒步前后抵挡裴元庆2锤可看出此人武打学习能力非常强,可能这时候他的实力已经超过尚师徒跃居第十;
见原文:①【新文礼把铁方槊一举,照顶门盖过来。裴元庆把锤往上一擎,当的一声响,把铁方槊打断了一节。新文礼叫声:“啊呀!”震开两只虎口,带转骆驼,没命的跑了。裴元庆推开抓地虎,随后赶来,照着马尾一锤,打中金睛骆驼后屁股,打得如酱一般。新文礼扑通一声,跌下水去了。】
【当下元庆出营,抬头一看,见就是前日杀败的新文礼,举锤便打。新文礼挡了一锤,回身便走,拽开大步往南飞奔。裴元庆的马快,看看追近了,新文礼又挡了一锤,且战且走,引进了庆坠山,直抵窟中。】
所以我认为综合两人在说唐中从南阳关到霓虹关的综合表现,前期10尚师徒、11新文礼,后期9新文礼、10尚师徒(魏文通已死),综合排名是两人并列第十!  

至于宇文成都和裴元庆的高下,我的观点2人是一个档次,宇文武艺高出裴元庆不少,裴元庆力气稍微大一些,宇文成都综合实力略高一些。
至于详细论述, “孤狼在途 ”相关的精彩描述论证:
http://www.xycq.net/forum/thread-102417-1-1.html


在说唐中,有不少高手并没有参与排名,他们的实力在与6伍天锡——18单雄信之间,我按实力大档次先列一下,看能不能放入那6个空位(因为尚师徒和新文礼并列第十那就有6个空位):
1 曹延平、鳌鱼(琉球国太子、日本国驸马)、罗艺、贺若弼;
(实力在第七条好汉罗成上下)
2、韩擒虎、 梁师泰、 刘黑闼、萧摩诃(南陈大将)、伍保(手使一个240斤大锤,只有力气,比宇文成都都大,不会武艺,只会乱打)
(实力在尚师徒、新文礼上下)
3、尉迟恭、邱瑞、殷岳、铁木金(突厥大将,34合败王伯当)、司马超、麻叔谋、华公义、朱伍登、秦彝(秦琼的父亲)、程咬金、盖世雄、柴绍
(实力与第十六条好汉秦琼相近)

第一档次人物4人,
1、由于武功太高;
2、身份特殊:
鳌鱼(琉球国太子、日本国驸马)、
罗艺、贺若弼(属于前朝大将,本朝露面不多)
再加上7——9没有空位了,所以不参加排名,不过可以分析出他们的大概位置:
曹延平:2次轻松打败8杨林,只是大意才丧生,实力在6伍天锡、7罗成(打杨林不轻松)之间:大约位置,6.5
鳌鱼:一锤打败程咬金,杨林斗程咬金头3招被打得手忙脚乱,然后3招赢了。所以鳖鱼位置比曹延平、罗成(也是一招败程咬金)低一丝(技巧不够),大约位置,7.5
罗艺:由于不敢与杨林交手(武艺不会高于杨林),自然比不上儿子,大约位置,8.5
贺若弼;初隋大将,实力与罗艺差不多,但出了一场战,大约位置,8.5  


第二档次:韩擒虎、 梁师泰、 刘黑闼、萧摩诃、伍保
由于尚师徒和新文礼并列第十,空出11,所以在这几位中有11——14四个名额,剩下两个空位给第三档次人物;(因为第十五条好汉的位置估计要给尉迟恭的,所以这里只留下4个名额)

韩擒虎:与5伍云召大战10个回合,只不过有2个回合水分(因为伍云召手下留情),比尚师徒略低,排名11
刘黑闼:可以硬顶7罗成10几个回合,秦琼可是一个回合就败了,排名,12
原文①【罗成耍的一枪就刺过来。刘黑闼大怒,挥动手中大刀接战。当下二人一个枪挑,一个刀砍,这一场好杀,二人大战十余合,那刘黑闼看看招架不住。】
②【叔宝当下提枪在手,使个势子,耍的一枪,刺将过来。罗成把锏将枪一迎,叔宝几乎跌了一跤,那枪杆却撞在金鱼缸上,哄的一声响,把那缸打得粉碎。】
梁师泰:一个回合败单雄信,挡住6伍天锡2个回合,比秦琼强多了,但技巧可以看出不是十分高明,所以在刘之下,排名13
伍保:力大无穷,有速度,但是没有学过武功,只会乱打,打得好他能打跑宇文成都,打不好,很多武将都能杀了他,我认为在他前面的18位仁兄能被他大锤碰一下至少不会人马都被打成肉酱,但在他以后排名的仁兄无论武艺多高,不小心碰上他的240斤大锤很可能没命了;所以排名,14
萧摩诃:顶住贺若弼20回合估计能与12刘黑闼不相上下,但他是南北朝人,加上战例太少,所以不参加排名。  

第三档次人物:
尉迟恭、邱瑞、铁木金、司马超、麻叔谋、殷岳、华公义、朱伍登、秦彝、程咬金、盖世雄、柴绍
由于人物比较多,而且只有两个名额,(注:由于书中所言,单雄信必须是第十八条好汉,不管他多差,当然我所列举的人物都比他强),所以我们先用排除法:
1、  秦彝,秦琼之父,比儿子少一点罗家枪法,实力应该差不多,由于141516实力差不多,大约位置,16.5,因为是南北朝人,不参加排名;
2、  盖世雄:顶住秦琼340回合,加上暗器加成,实力在单雄信之上,大约位置,17.5;达不到17,所以没名额了;
3、  邱瑞:与秦琼打平手,且有绝招,但出场不多且为隋初人物,所以不参加排名;大约位置,16
4、  殷岳、华公义:都与秦琼打平手且都死于叔宝的‘杀手锏’之下,影响力不够,所以也不参加排名;大约排名,16.5;(注:华公义轻松打败史大奈使其无缘排名榜)
5、  铁木金、司马超、麻叔谋,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参照物:第五条好汉伍云召!铁木尔2合死于伍云召枪下,麻叔谋顶住伍34合,司马超略胜麻叔谋(8个回合死于11韩擒虎刀下,秦琼也当不过10尚师徒10个回合),所以3人略胜秦琼,但出场太少,所以也没法排名;大约位置:铁木尔(15.8)、司马超(15.2)、麻叔谋(15.5);
6、  尉迟恭:名气很大,与秦琼并列为双门神
①、打单雄信的轻松程度(12回合)居然与第九条好汉魏文通(一连57刀)相似;
②、对付程咬金著名的三斧头只是略处下风;老程的三斧头连8杨林都吃了大亏
③、顶住罗成2回合(强过秦琼),被伍云召一拳打翻但能挣扎;
④、与秦琼、朱伍登直接交手都是平手。
所以尉迟恭排名:15
7、  朱伍登:伍云召之子,在唐初影响力甚大,与秦琼、尉迟恭都打平手,但接老程3斧头时过于狼狈,所以排名17
8、  程咬金:说唐系列小说中贯穿前后的大人物,3斧头名扬天下,可惜第四下就不行了;所以给他一个拍名,X
①、对排名榜人物:
A、对第八条好汉杨林:【咬金不分皂白,举宣花斧照杨林头上劈来。杨林大怒,把囚龙棒一架,咣的又是一斧,当当当一连三斧,把一个老大王砍得盔甲歪斜。】
B、   第十尚师徒不敢出战;
C、  15尉迟恭略处下风;
D、  17朱伍登:【朱登见咬金一斧劈来,忙举手中银枪叮当一架。程咬金当的又是一斧砍来,朱登叫声:“啊唷!好一员猛将!”说未完,当的又是一斧。一连三斧,把朱登劈得汗流浃背,说声:“好厉害!”却待要走,不道第四斧就没力了。】
E、   18单雄信:【雄信便把金顶枣阳槊一举,拦头就打。咬金把斧一架,架过了槊,当当的连砍两斧,雄信急架忙迎,哪里招架得住?一张青脸泛出红来,好似酱色一般,盔歪甲裂,叫声:“好家伙!”回马忙走。】
②华公义、马三保等名将都在老程三斧头下吃了亏!
所以给他一个拍名,X

所以说唐总排名:
第一条好汉:李元霸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
第三条好汉:裴元庆
第四条好汉:雄阔海
第五条好汉:伍云召
第六条好汉:伍天锡
第七条好汉:罗  
第八条好汉:杨  
第九条好汉:魏文通
第十条好汉:尚师徒、新文礼(并列)
第十一条好汉:韩擒虎
第十二条好汉:刘黑闼
第十三条好汉:梁师泰
第十四条好汉:伍保
第十五条好汉:尉迟恭
第十六条好汉:秦琼
第十七条好汉:朱伍登
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
X条好汉:程咬金



[ 本帖最后由 emony007 于 2008-12-19 10:03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ylh2004 2008-7-24 12:39 +50 奖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3 01: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再排一次说唐总排名:
第一条好汉:李元霸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
第三条好汉:裴元庆
第四条好汉:雄阔海
第五条好汉:伍云召
第六条好汉:伍天锡
第七条好汉:罗  成
第八条好汉:杨  林
第九条好汉:魏文通


第十条好汉:尚师徒、新文礼(并列)
第十一条好汉:韩擒虎
第十二条好汉:刘黑闼
第十三条好汉:梁师泰
第十四条好汉:伍保
第十五条好汉:尉迟恭


第十六条好汉:秦琼

第十七条好汉:朱伍登

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

第X条好汉:程咬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23 08: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7-23 01:02 发表
6、  尉迟恭:名气很大,与秦琼并列为双门神
①、打单雄信的轻松程度(1、2回合)居然与第九条好汉魏文通(一连5、7刀)相似;
②、对付程咬金著名的三斧头只是略处下风;老程的三斧头连8杨林都吃了大亏
③、顶住罗成2回合(强过秦琼),被伍云召一拳打翻但能挣扎;
④、与秦琼、朱伍登直接交手都是平手。
所以尉迟恭排名:15

尉迟恭在书里被暗示不如秦琼,显然应该是秦琼之下单雄信之上的第十七位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ylh2004 2008-7-24 12:40 +50 奖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23 08: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7-23 01:02 发表
但原版中可发现不同的信息,首先在9魏文通死前书中明确10尚师徒,但在魏文通死后尚师徒还在的情况下却突然提到新文礼从后上升到第九,那就间接说10新文礼,而通篇原版没有提及新文礼是11条好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是作者笔误,那就有两种可能:
1、原来排位10尚师徒、11新文礼,由于4宝大将尚师徒枪马是有武功加成的,他刚刚失去宝马呼雷豹和宝枪提炉而没了武功加成,综合实力就比不上新文礼了;
2、从原文中新文礼两次大战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从半招惨败到徒步前后抵挡裴元庆2锤可看出此人武打学习能力非常强,可能这时候他的实力已经超过尚师徒跃居第十;
见原文:①【新文礼把铁方槊一举,照顶门盖过来。裴元庆把锤往上一擎,当的一声响,把铁方槊打断了一节。新文礼叫声:“啊呀!”震开两只虎口,带转骆驼,没命的跑了。裴元庆推开抓地虎,随后赶来,照着马尾一锤,打中金睛骆驼后屁股,打得如酱一般。新文礼扑通一声,跌下水去了。】
②【当下元庆出营,抬头一看,见就是前日杀败的新文礼,举锤便打。新文礼挡了一锤,回身便走,拽开大步往南飞奔。裴元庆的马快,看看追近了,新文礼又挡了一锤,且战且走,引进了庆坠山,直抵窟中。】
所以我认为综合两人在说唐中从南阳关到霓虹关的综合表现,前期10尚师徒、11新文礼,后期9新文礼、10尚师徒(魏文通已死),综合排名是两人并列第十!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笔误,因为小说本来就是比较粗糙。

非要计较的话,可以这么说。
魏文通死时,李元霸还没出场。尚师徒排第十,是没有考虑李元霸的排名。
犹如宇文成都开始也说因李元霸未出世,是第一条好汉。尚师徒实际应该是第十一。

《说唐》很多内容都是很简单的,什么武功加成、学习能力之类的未免想得太复杂。
两个人肯定是两个名额,并列这种情况在古代小说里也基本不可能出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7-23 08: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小时候看小人书时,说王伯当是第十七条好汉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ylh2004 2008-7-24 12:40 +50 奖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23 09: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7-23 08:42 发表
我记得小时候看小人书时,说王伯当是第十七条好汉的。

不是说唐,是根据谁的评书改编的吧?
可能就是这个版本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手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手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手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昭;
第七杰:少保罗成,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
第八杰:花刀大将魏文通,胯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中数一数二的大将;
第九杰: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
第十杰:银面韦陀秦 用,秦琼的义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
第十一杰: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突厥第一战将;
第十二杰: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
第十三杰: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
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
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对金钉枣阳槊;
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
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当,胯下黄斑马,掌中花枪;
第十八杰:大刀王君可,胯下赤兔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3 09: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笔误,因为小说本来就是比较粗糙。

魏文通死时,李元霸还没出场。尚师徒排第十,是没有考虑李元霸的排名。
犹如宇文成都开始也说因李元霸未出世,是第一条好汉。尚师徒实际应该是第十一。
两个人肯定是两个名额,并列这种情况在古代小说里也基本不可能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思路倒比较新颖!

其实我也知道笔误的可能性最大,但如果都这样,我们岂不失去了不少乐趣!

并列第十只是我根据战场分析提出来的一种说法,当然按小说家的习惯是不大可能并列的。


[ 本帖最后由 emony007 于 2008-8-2 20:0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23 09: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7-23 09:18 发表
并列第十只是我根据战场分析提出来的一种说法,当然按小说家的习惯是不大可能并列的。

反正两人肯定一个第十,一个第十一,至于谁先谁后,那就表太认真了。
当时李元霸还没出世,两个第十都可能是没计算李元霸的情况下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23 09: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唐》十八条好汉,第一到第九、第十六、第十八都是明确写了的
第十、第十一基本是尚师徒、新文礼,虽然记载有冲突。
第十七大约可以推定为尉迟恭。
剩下的空缺只有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等四个位置。
韩擒虎、邱瑞、王伯当列入其中的可能性比较高。
剩下一个,俺个人认为可能是梁师泰。
而伍保作为家奴式的人物,多半是不会参与排名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7-23 09: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8-7-23 09:43 发表
《说唐》十八条好汉,第一到第九、第十六、第十八都是明确写了的
第十、第十一基本是尚师徒、新文礼,虽然记载有冲突。
第十七大约可以推定为尉迟恭。
剩下的空缺只有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等四个位置。
...

我记得梁是第十二,王伯当好象没有秦琼与尉迟恭强。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ylh2004 2008-7-24 12:41 +50 奖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23 09: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8-7-23 09:48 发表

我记得梁是第十二,王伯当好象没有秦琼与尉迟恭强。

梁没有记载排名。
王伯当正面交锋的记载书里基本没有。
但魏文通死于王伯当之箭下,秦琼也向他学箭,作为一位前面的高手还是有可能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3 10: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王伯当武功太差了!

见原文:【突厥者英王手下大将铁木金,使一条一百斤重的铁棒,拍马而出。大喝道:“我来也。”两下交锋,不及三四回合,王伯当抵挡不住,败回本阵。

伍云召拍开马,举枪照面一刺。铁木金将棒一架,伍云召把枪逼开棒,又是一枪,刺中心口。扑通一交,跌下马来。复一枪,结果了性命。】


从这两场单挑和我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王伯当与有排名的好汉差距有多大!


[ 本帖最后由 emony007 于 2008-8-2 20:0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三国赤壁周郎
(魏君子)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9
帖子 1865
编号 273194
注册 2008-3-31
来自 蓬莱仙境


发表于 2008-7-23 10: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唐》中交代,单雄信私自去闯铜旗阵,结果陷于阵内,多亏旧日好友黑如虎相救,逃出阵去。单雄信没脸回去见众人,于是就往西南方向走,路经挂锤庄与梁师泰交手,梁第一锤就几乎把单的枣阳槊打断,第二锤震得单两臂发麻,虎口裂开,回马就走。明显单不是梁的对手。接着单碰上李元霸,才让赵王收服了梁,作为开路先锋,后来在天昌关与伍天锡交手,不敌被杀。伍天锡随后也被李元霸撕开两边。
作者对梁师泰还特意交代了一句:强中更有强中手,师泰英雄枉自矜。
而且为梁师泰未曾立下寸功,而死于伍天锡之手感到可惜、可怜。
说明梁师泰的分量不轻,所以很多评书都将他列入好汉之列,不过我经常看到的,还是梁师泰是四猛之一的说法较多,只有游戏说他是第15条好汉,不过游戏感觉也排得合情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ylh2004 2008-7-24 12:42 +50 奖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3 10: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秦琼有一些虚名

从我前面的分析和说唐中的例证可以证明尉迟恭是强过秦琼的,实际上他们直接交锋是平手!只不过秦琼有一些虚名使他一直以为自己强过尉迟恭(比如在薛仁贵征东里他就当着尉迟恭和唐太宗的面说自己曾大败尉迟恭,只不过他地位高尉迟恭没好意思反驳,结果老秦来劲了要比举东西,结果丢人丢大了,搞得吐血再也没起来过)
秦琼最大的虚名是在四平山与李元霸磨了40回合,老秦还经常拿这挂在嘴边,不知底细的人还真给他吓到,比如第六条好汉伍天锡;老秦自以为是还搞到外国去了,结果自信满满地去挑战北番大帅左车轮,结果被人家打得屁滚尿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3 10: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僧多粥少啊!

说明梁师泰的分量不轻,所以很多评书都将他列入好汉之列,不过我经常看到的,还是梁师泰是四猛之一的说法较多,只有游戏说他是第15条好汉,不过游戏感觉也排得合情理。
——————————————————————————————————————
我已将梁师泰排到13,不错吧!



还有以上几位朋友把王伯当等人列入排名,那我上面列出的人物多达21人,而且个个是实力超群之辈,但只有6.5个名额(还是我加了1.5个),也就是有14人上不了排名榜,他们岂不要找我算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23 10: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7-23 10:27 发表
从我前面的分析和说唐中的例证可以证明尉迟恭是强过秦琼的,实际上他们直接交锋是平手!只不过秦琼有一些虚名使他一直以为自己强过尉迟恭(比如在薛仁贵征东里他就当着尉迟恭和唐太宗的面说自己曾大败尉迟恭,只不过他地位高尉迟恭没好意思反驳,结果老秦来劲了要比举东西,结果丢人丢大了,搞得吐血再也没起来过)
秦琼最大的虚名是在四平山与李元霸磨了40回合,老秦还经常拿这挂在嘴边,不知底细的人还真给他吓到,比如第六条好汉伍天锡;老秦自以为是还搞到外国去了,结果自信满满地去挑战北番大帅左车轮,结果被人家打得屁滚尿流!

  后边秦叔宝手举提炉枪,高声大叫:"尉迟恭,勿伤我主,勿伤我主,俺秦叔宝来也!"尉迟恭把矛一按,回头一看,见了叔宝,叫声:"唐童,你的救驾兵到了。哈哈。"尉迟恭回马把秦叔宝一看,果然人才出众,相貌非凡。叔宝把尉迟恭一看,真正好个黑脸,忙把提炉枪一摆,劈面刺来。尉迟恭举丈八蛇矛,即便相迎。秦王却说:"秦王兄,你却下不得绝手啊,这人孤家要他投降的。"那尉迟恭听了好气,怎么说这般没力的话?看官,当日玉皇大帝差紫薇星临凡治世,又要差二十八宿下凡帮助,那二十八宿不肯,大哭道:"前日昆阳大战,有许多功劳,他却酒醉斩姚期,醒来逼邓禹,如此无情,说也伤感。"大家一齐不肯保他。却差三十六天罡下凡保他,这二十八宿气不甘伏,也下来吵闹紫薇,就是众反王了。秦叔宝却是左天蓬大帅星临凡,尉迟恭是黑煞神降世,那黑煞神晓得左天蓬的厉害,却不肯下凡来,玉帝便道:"若黑煞神一出,把左天蓬带了几分劳病。"秦叔宝与尉迟恭就杀得个对手了。
  当下两人正战之间,秦王只管叫:"秦王兄,下不得绝手哟!"尉迟恭听说,好不大怒,拦过了叔宝的枪,回转马竟奔秦王。秦王吃了一惊,回马便走。尉迟恭紧紧赶来,叔宝却也追来。此时天色微明,秦叔宝一来是个空肚子,二来是睡梦中起来的,三来吃了些惊,那胸前一阵阵恶心,污血只管催上来,一口口咽下去。当下尉迟恭转到美良川,却是一条狭狭的变化路,尉迟恭追过了山湾立住了:"待这黄脸贼来,蓦地赏他一鞭,打他一个不防备。"遂左手举鞭,右手提矛等着。秦叔宝到了这个湾边,心中一想:"这黑炭团竟不要躲在里面,我若走去,打一鞭来,怎么样招架?"按下了枪,取两枝金装锏,上下拿着。一过湾来,尉迟恭大喝一声:"照鞭罢!"耍的一鞭打下。叔宝把左手的锏架开鞭,右手当的一锏打来。尉迟恭叫声:"不好!"将手中矛一架,咣的就是一鞭。叔宝架开鞭,耍的又是一锏。尉迟恭一矛架开锏,当的又是-鞭。叔宝架开鞭,却待要打,尉迟恭回马跑了。这名为"美良川三鞭换两锏",尉迟恭打他三鞭。叔宝只换得他两锏。那小说上却说三鞭换两锏,是打背心的。叔宝二锏重一百八十斤,尉迟恭的鞭重八十一斤,就是一根铁柱打下去,也要打个缺儿,何况身体乃精血所成,岂有此理?


虽然直接是平手,但书中却一直在刻意强调秦琼的不利条件,才会杀得平手。
这是明白表现作者意思的。
比起间接分析的结果,当然要可靠一些。

罗成秦琼后花园比试,只能说明秦琼力气没罗成大,把这当成单挑战绩,说被罗成一回合击败,未免不厚道了点

在薛仁贵征东里,他就当着尉迟恭和唐太宗的面说自己曾大败尉迟恭,尉迟恭没反驳。
但是事实如此不敢反驳?还是他地位高尉迟恭没好意思反驳?那就见仁见智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23 11: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7-23 10:14 发表
我前文所提及的“铁木尔”实际为‘铁木金’

见原文:【突厥者英王手下大将铁木金,使一条一百斤重的铁棒,拍马而出。大喝道:“我来也。”两下交锋,不及三四回合,王伯当抵挡不住,败回本阵。

伍云召拍开马,举枪照面一刺。铁木金将棒一架,伍云召把枪逼开棒,又是一枪,刺中心口。扑通一交,跌下马来。复一枪,结果了性命。】

从这两场单挑和我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王伯当与有排名的好汉差距有多大!.

有实力未必要上榜,比如曹彦平就不在排名中,但比第八的杨林却要强。
铁木金不上榜,不说明他就比有排名的好汉差。
王伯当败给他很奇怪么?而有排名的好汉之间差距很大同样是常事。
《说唐》里并没有很严密的实力体系,用这种间接分析得出的结果恐怕不怎么不靠谱。

ps.书中说到好汉排名基本都是中前期,后来就不提了,可能作者忘记了或者抛弃了这一说法也未可知。
俺认为到扬州会以后的人基本就不用考虑排名了。(实际尉迟恭也是这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庞桶

鄱阳郡王枢密直学士

Rank: 16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310
帖子 5481
编号 6
注册 2003-8-19
来自 上海


苏州评弹的《说唐》还有一种十三条好汉的排名系列:
分“老”、“小”、“野”三个榜单,上榜人物多达39人,通盘考虑了史前人物、当打人物和山野及外国人物,也是比较有趣的
记得老班第1条好汉的说辞是什么“刀劈没有缝,枪刺不见洞”,霸占四川的一个老家伙,13条是韩擒虎
评弹里的解释说,李元霸是绝对第一,三班合列还是第一,而宇文合列的话只有第六,老班的一二三和野班的第一都在宇文之上
和几个版本一样,小班收尾还是13条秦琼,不过前边除了1-8杨林,后边就比较乱了。2条是杨林的13太保中一个,还有18路诸侯中的一个
总之整部书就是配合李元霸,李元霸一来,18路反王72处尘烟的高手低手,被杀了个稀里哗啦
而排名也实在太铁律,宇文一个人战四五六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还差点干掉雄阔海,没上榜单的,纯粹就是榜单人物的一盘菜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ylh2004 2008-7-24 12:41 +50 奖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3 11: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冒牌镇远侯大人,上面所言神话传说只是表明黑煞神高继能比不上猪八戒手下大将左天蓬大将(其实善本提及是‘左天蓬大将’而不是‘左天蓬大帅’)。另外善本在这段秦琼的兵刃重量是130斤而不是180斤;当然我也是正好有上辈传下来的失传的善本才知道,善本对照《说唐合传》版本有7处不同,其中你引用的这段就有这2处。

承你所言,1、秦琼打尉迟前吃了点亏,但我们无法从文中直接得出由于吃了亏对战局影响有多大,因为他们作战时间不长!所以只能从间接方法来分析。
请看下一段【秦叔宝的呼雷豹也跳过去,那尉迟恭拍马竟奔秦王,叔宝也拍马顶住尉迟恭尾后。三人一路赶到一山,名黑雅山。马三保、殷开山、刘洪基、段志贤、盛彦师、丁天庆、王君起、鲁明月八将远远望见尉迟恭追着秦王而来,即一齐出马来战尉迟恭。尉迟恭使开丈八蛇矛,逼得那八将如走马一般。正战之间,却有宋金刚令箭到来,叫尉迟恭即刻回关听差,不得有误。尉迟恭得令,只得去了。秦王带转马头回关去了。】
你看这一段以表明秦琼在众将处下风的情况下没有参战,实际上他吃的暗亏以及使他无力参战了,只能在旁边看!这简介说明秦琼吃的暗亏的情况下为维持平局已经透支了体力和精力,这实际上也反推出两人正常交手也是平手!
所以只能用间接法来分析两人高下!

2、罗秦一战,
首先,兵刃被打出去露出大空门且重心不稳那基本就是败了;
其次,表兄弟两人一起互传武艺有一段时间了,他会不知道表弟力大无穷(而且书中所言,罗成由于经常出征北番,名气很大);只不过他是没法用技巧化解!尉迟恭为什么能多顶一下,因为他力气上能硬顶一下才迫使罗成用技巧,这就是细微的差别。
第三,从在罗成之下的杨林、魏文通对秦琼3次对阵也可以推出一个回合败秦琼的合理性:
【杨林把囚龙棒一举,当的一棒。叔宝把虎头枪一架,当的又是一棒。叔宝尽着平生的气力,哪里招架得住?双膝一夹,回马就走。】
【这靠山王益发大怒,举起囚龙棒就打叔宝。那叔宝忙举双锏招架,被杨林一连七八棒,把叔宝两臂震得酸麻,拦挡不住,回马便走。】别忘了杨林是两条棍,所以这只是2个回合之内
【魏文通大怒,当的又是一刀。叔宝一连架过了几刀,抵敌不住,回马便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3 11: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苏州评弹的《说唐》还有一种十三条好汉的排名系列:
————————————————————————————————————
能不能介绍一下哪有这种版本的书下载,我非常感兴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3 12: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唐》里并没有很严密的实力体系,用这种间接分析得出的结果恐怕不怎么不靠谱。

————————————————————————————————————
我也认同,不象三国一流战将之间正常情况下除了颜良20回合败徐晃全部是平手,所以三国武评家可以拼命抠字眼,分析环境,充分发挥YY能力,得出一大片不同的结论。

至于这本书,还真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因为各人实力差距太大,好像有时变数太多!

只是好玩而已,不必认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23 12: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7-23 11:46 发表
冒牌镇远侯大人,上面所言神话传说只是表明黑煞神高继能比不上猪八戒手下大将左天蓬大将(其实善本提及是‘左天蓬大将’而不是‘左天蓬大帅’)。另外善本在这段秦琼的兵刃重量是130斤而不是180斤;当然我也是正好有上辈传下来的失传的善本才知道,善本对照《说唐合传》版本有7处不同,其中你引用的这段就有这2处。

承你所言,1、秦琼打尉迟前吃了点亏,但我们无法从文中直接得出由于吃了亏对战局影响有多大,因为他们作战时间不长!所以只能从间接方法来分析。

转世前,黑煞神比不上左天蓬大将,转世后当然同样比不上。
否则若转世前实力对转世后没影响,黑煞神还有必要“晓得左天蓬的厉害,却不肯下凡来”么?
“若黑煞神一出,把左天蓬带了几分痨病。”正坐实了两者是基本对应的,因为得痨病的是秦琼,而不是在天上的左天蓬大将。

李世民要“这人孤家要他投降的”,秦琼当然只能“下不得绝手”。后面神话传说无非是坐实秦琼有“下不得绝手”的资格。
至于秦琼的不利条件,是作者刻意强调的,若认为这个对战局没影响,那岂不是作者在说废话?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7-23 11:46 发表
请看下一段【秦叔宝的呼雷豹也跳过去,那尉迟恭拍马竟奔秦王,叔宝也拍马顶住尉迟恭尾后。三人一路赶到一山,名黑雅山。马三保、殷开山、刘洪基、段志贤、盛彦师、丁天庆、王君起、鲁明月八将远远望见尉迟恭追着秦王而来,即一齐出马来战尉迟恭。尉迟恭使开丈八蛇矛,逼得那八将如走马一般。正战之间,却有宋金刚令箭到来,叫尉迟恭即刻回关听差,不得有误。尉迟恭得令,只得去了。秦王带转马头回关去了。】
你看这一段以表明秦琼在众将处下风的情况下没有参战,实际上他吃的暗亏以及使他无力参战了,只能在旁边看!这简介说明秦琼吃的暗亏的情况下为维持平局已经透支了体力和精力,这实际上也反推出两人正常交手也是平手!
所以只能用间接法来分析两人高下!

秦琼确实未上阵,但为什么未上阵的原因,恐怕就如你所说的“三国武评家可以拼命抠字眼,分析环境,充分发挥YY能力,得出一大片不同的结论”。
俺对间接法向来是不以为然的,尤其还是这种没什么逻辑的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3 14: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有同感!

俺对间接法向来是不以为然的,尤其还是这种没什么逻辑的书。
——————————————————————————————————
冒侯爷,我也曾经被这种间接法搞得头晕脑胀,尤其是与三国那些武评家们。比如“太史慈斗孙策时带的那名无名小将是三国第一高手;根据刘备的听力断定刘曹汝南大战中赵云一人就打败许褚、李典、于禁三员大将等等等等”
其实如果不是为了好玩,有一件事就可以反驳,就是体育比赛的联赛制,相互之间的胜负以及相生相克太多了,因为其中的变数太多了,只能用综合积分法来算,如果用间接法来分析,那可热闹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逍遥轩
(残念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09
编号 26521
注册 2004-12-2


发表于 2008-7-23 23: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的一些看法:
第17条好汉是尉迟敬德也是后人补的。记得小时候一套香烟牌是18条好汉,补其了缺少的:
12韩擒虎,13王伯当,14谢映登,15史大奈,17尉迟恭。当时觉得12,17还马马虎虎,13~15就是瞎搞。
但要注意,原著中说到18条好汉都是写隋朝第几条好汉,并不是隋唐第几条好汉
也就是说隋朝灭亡后活跃的好汉不参加排名了。
所以象尉迟恭发威在隋灭唐兴之时就算不得十八条好汉之列了。因此之后的刘黑闼,朱登,雷赛秦等较牛的人也排不进去了。
对于几位老将
本书第一场单挑
章节     胜利          失败            回合            备注
1        贺若弼       萧摩诃         十五合          死亡
我看原著的时候也很吃惊,虽说历史上的贺若弼是大隋数一数二的名将,但萧摩诃则是南朝数一数二的猛将,小说中萧摩诃竟然被贺轻松干掉。因此这位历史上数得着的猛将是无法入本书的排行榜的。
而贺若弼战绩仅此一例,而对手也非历史上真实水平的那位,因此入选说服力不足。
曹延平排名很难办,按实力在杨林之前,但前面坑都满了;如果说被杨林杀死也该排在他后一位,但魏老九怎么办?所以前朝或开隋的老将们如果书中表现不多,则也不加入排名,所以曹延平和罗艺这些实力高强的老妖怪就不参加了。韩擒虎和邱瑞倒是有些资格的,因为和叛军交过手,戏分也较多一些。
曹延平所提到的徒弟张善相(历史上有他这号人物),还有历史上著名的起义首领杜伏威,薛举,这三人在18家反王聚集那段出现过名字,他们三个是作为64路烟尘的代表(书中还说他们三人也是李靖的老师林澹然的徒弟)。虽然历史上都赫赫有名,杜伏威和薛举还都是当世猛将,但小说里只有名字没有战绩无法入选。
题外话:为何杜伏威、薛举、张善相三人名字一起出现,而且安排是林澹然的徒弟? 可能是说唐作者源自一本叫《禅真逸史》(全称为《新镌出像批评通俗奇侠禅真逸史》,又名《残梁外史》、《妙相寺全传》)的小说,此小说中林澹然是东魏镇南将军,出家前名为林时茂。后收了三个高徒,就是杜伏威、薛举、张善相。

此外非大隋朝国籍的老外不能入选,比如突厥铁木金,流球的鳌鱼太子等,还有骑没尾驹的左雄是高丽国的(其实应该是高句丽)。
又个题外话:扬州夺玉玺那段,李元霸打死伍天锡后,接到命令回防,因为高句丽国国王李天容派四太子李世模来犯。这个李世模演化到苏州评话就变成了野辈第一条好汉,能和李元霸差不多打平手的郎世模。

个人的看法:
第一条好汉:李元霸
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
第三条好汉:裴元庆
第四条好汉:雄阔海
第五条好汉:伍云召
第六条好汉:伍天锡
第七条好汉:罗成
第八条好汉:杨林
第九条好汉:魏文通
第十条好汉:新文礼
第十一条好汉:尚师徒
第十二条好汉:韩擒虎
第十三条好汉:梁师泰
第十四条好汉:殷岳
第十五条好汉:邱瑞
第十六条好汉:秦琼
第十七条好汉:华公义
第十八条好汉:单雄信

(其实殷岳和华公义的入选是因为和秦琼的战斗并被其杀手锏杀死。本人记得秦琼对殷岳是三十合不敌,再用杀手锏的。所以殷岳排在前面)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ylh2004 2008-7-24 12:41 +50 奖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 逍遥轩 于 2008-7-23 23:00 发表
个人的一些看法:
第17条好汉是尉迟敬德也是后人补的。记得小时候一套香烟牌是18条好汉,补其了缺少的:
12韩擒虎,13王伯当,14谢映登,15史大奈,17尉迟恭。当时觉得12,17还马马虎虎,13~15就是瞎搞。
但 ...

不错,与俺暗合,略有出入,其实这个问题在俺的那篇小文中有过讨论,基本也就是在那几个人中取舍。文肯定是要续完,只是凭心境和兴趣,也不知在猴年马月(没有整块的时间是主要方面,熬夜又很辛苦,颇吃不消),慢慢写着玩儿,当然拿出来献丑的东西也得有那么点儿意思,不枉耽误了看客朋友的宝贵上网时间。

请大家继续。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ylh2004 2008-7-24 12:42 +50 奖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4 10: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合数的实际含义

孤狼兄,终于出现了!不好意思,提前窃取了你的部分风采!
其实你那文章是我看到的最精彩和客观的《说唐》评文,可惜我看到该文有点晚,不然我可以提供更多一些资料给你!

下面我想解释一下古典小说中回合的概念:
1、1回合=2照面    大家都可以接受吧,也就是说两马进行两个冲锋;
2、在这些高手当中,有的动手很快,如果出现“一连**下”的字眼往往会被误解为**回合,实际上很多评书中提及‘一马三下、四下’的概念,(这些往往来自于民间武术传说,真实性很高),尤其是如果使用双手兵器的更加不止这个数。所以我认为只要出现“一连”这样的字眼,我们基本可以取一个中间数一照面=3下,也就是一回合=6下
就好象上面我提及的杨林、魏文通对秦琼2次对阵
A、【这靠山王益发大怒,举起囚龙棒就打叔宝。那叔宝忙举双锏招架,被杨林一连七八棒,把叔宝两臂震得酸麻,拦挡不住,回马便走。】实际上是2个回合(现在还无法证明杨林是两根棍一起使用还是有单棍,否则就是一个回合)。

B、【魏文通大怒,当的又是一刀。叔宝一连架过了几刀,抵敌不住,回马便走。】从叔宝回马的字眼看出这也是两个回合左右。
C、魏文通打败单雄信是一连五七刀,按一回合=6刀的概念,也就是约一个回合,否则比较难解释尉迟恭也是一个回合败单雄信!
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望孤狼兄以及各位朋友借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ylh2004
(萧雨客)

商国公
武泰军节度使
★★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镇北将军
好贴 7
功绩 1311
帖子 3556
编号 22408
注册 2004-11-5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7-24 12: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相当好的话题,诸位继续加油讨论,因气氛和谐,以此楼为分割,楼上参与讨论者每人发小红包一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8-7-24 13: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7-23 11:46 发表
冒牌镇远侯大人,上面所言神话传说只是表明黑煞神高继能比不上猪八戒手下大将左天蓬大将(其实善本提及是‘左天蓬大将’而不是‘左天蓬大帅’)。另外善本在这段秦琼的兵刃重量是130斤而不是180斤;当然我也是正 ...

俺当年看的版本是,秦琼每个锏是64斤,合起来是128斤,而尉迟敬德的鞭是130斤。两人挑了两块大小差不多的石头,秦琼是打了两次,将石头打开,而尉迟敬德用的是三鞭,这是所谓的三鞭换两锏。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8-7-24 13:4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24 13: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隋唐演义》第五十六回 啖活人朱灿兽心 代从军木兰孝父

  今且说秦王同徐懋功,统兵与刘武周交战,已恢复了五六处郡县。正在柏壁关,秦叔宝与尉迟恭对垒,战了四五阵,不分胜负。宋金刚因尉迟恭胜不得秦叔宝,疑有私心,着人督战。尉迟恭懊恨,只得又下关来与叔宝战了百余合,杀个平手。秦王在阵前观看,甚爱惜叔宝,又舍不得尉迟。日色已暮,恐怕有失,秦王便叫呜金,二将各归本寨。秦叔宝杀得性起,那里肯休,便叫军士,去点火把,前去夜战。秦王止之,叔宝那里肯听。只听得刘阵里一声炮响,点得火把如同白昼。敬德在阵前大叫道:“快快出来厮杀!”叔宝听见笑道:“这羯奴到有同心。”快换了马匹,出阵前对敬德说道:“我今夜苦杀你不得,誓不回营。”敬德道:“我今夜苦不砍你的头颅,亦不还寨。”大家放出精神,各逞武艺,又战了百余合,那个肯输。敬德笑道:“惭愧,你我的手段已见,何足为意;你敢与我斗并力法么?”叔宝道:“何为并力法?”敬德道:“昔时孟贲夏育,能生拔牛角,伍子胥能举巨鼎,项羽力可拔山。我如今与你两个,明人不做暗事,使乖不足为奇。你先受我几鞭,我亦与你打几锏,以定强弱,此为并力法。”叔宝道:“你老大的人,说孩子家的耍话,牛是畜生,鼎是铁器,山是土堆,都是死的。人的皮肉,是父母的遗体,不要说死,就是不死,岂可毁伤?宁可一刀一枪,倘有不测,也可扬名于后世。这样作耍的事,我不依你。”敬德见说,想道:“这话也说得是。不要说这一鞭两锏打得死,就是打不死,也要做了一个残疾的人。”
  瞥眼见侧边两块大蛮石在傍,约有一二千斤重,因对叔宝道:“两块石头,可是一样的。我与你赌:大家用兵器打,如多打一下碎的,就算他输。” 叔宝道:“你的兵器多少重?”敬德道:“我的鞭一百二十余斤。”叔宝道:“我的锏一根有六十四斤,两条算来,却也重不多几斤。”敬德道:“我把你的双锏打,你把我的单鞭打,大家交换用力,若是你打输了,你归降我定阳。我若打输了,降顺你唐朝。只打三下,看谁强谁弱。”叔宝道:“就是这般。”两人齐下马来,敬德先把战袍拽起,把鞭递与叔宝。叔宝也把双锏与他。敬德怒目狰狞,用力打去,石上并无孔隙,又尽力一下,石上只陷得二三余寸深。敬德心上有些慌了,第三下用尽平生之力,打将去,只见扑通一声,此石裂开,化为两半。敬德笑道:“何如?今该你打。”叔宝也把袍袖扎起,看着蛮石对天默祷道:“苍天在上,我秦琼与胡奴在此比试,全仗唐天子洪福。秦王得以一统天下,我秦琼该在此建功,不消三下,此石即为分开。”把双手举鞭,尽力打去,石已露痕,又用力一下,石已透底分开。叔宝笑道:“何如?石尚如此,若是人此刻已为肉泥矣!你三下,我只两鞭,还算你输。”敬德道:“我的兵器狠,你的锏轻。”两人正在那里争论,只见四五个小卒捧着一坛酒、一盘牛肉,跪在面前说道:“殿下恐二位将军用力太过,献此一樽聊接神力。”敬德见了,说道:“谁要吃你家的东西,要厮杀再杀罢了!”两人换转兵器,再上马时,只听见唐阵里金声一响,叔宝只得拨转马头回寨去了。敬德亦自归营。此是秦叔宝与尉迟恭三锏换两鞭之事,实效三国时刘先主与吴大帝试剑砍石之法。何后世作者欲骇人耳目,言叔宝受三鞭,敬德换两锏,不亦谬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7-24 13: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隋唐两朝志传》第五十四回 敬德三鞭换两锏

  却说敬德回报宋金刚:“赶及秦王,后得秦叔宝来救,吾与叔宝共斗三百合,全无渗漏。世民几被我擒。”金刚曰:“汝鞭极快,不虚打人,何不击死之?”敬德曰:“来日整兵再战,吾有奇计,必擒世民。”金刚类功申报刘王,所得降卒尽数拨送太原。赏劳了毕。次日,敬德又去搦战。秦王在关前看时,门旗影里,敬德纵骑而出,结束非凡。秦王叹曰:“人言‘黑煞神胡敬德’,名不虚传也!”叔宝便要上马,秦王急止之,曰:“吾兄且休出战,敬德今日比昨不同,先当避其锐气。”叔宝曰:“何足惧哉?”秦王挡住关内,敬德单搦叔宝上马在关外,叔宝恨不得平吞了敬德,三五番皆被秦王阻挡。
  看看午后,秦王望见敬德阵上人马皆倦,选四五百骑跟着叔宝冲过关去。敬德见叔宝军到,把鞭约退后手军,将离一箭之地。叔宝匹马一齐札住,关外将陆续而来。叔宝更不打话,挺着双锏,直取敬德。敬德提鞭来迎。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败。
  秦王观之叹曰:“真丈夫也!”恐叔宝有失,急鸣金收军,两马并回。叔宝回到阵中,备换马匹,又出阵前搦战敬德厮杀。
  敬德又出,两个再战。秦王恐叔宝有失,自披挂直到阵前,看叔宝与敬德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增。秦王叫鸣金,二将各开自回本阵,时已未牌左侧。秦王与叔宝曰:“敬德英雄,不可敌也,且退回寨内,来日再战。”叔宝杀得性起,哪里肯休,大叫曰:“誓死不回!”秦王曰:“今日将晚,不可战矣。”
  叔宝曰:“天色若晚,多点火把夜战。”
  军士暗暗叫苦未了,敬德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大叫曰:“叔宝,我捉你不得,誓不收兵!”叔宝曰:“我杀不得你,亦不回寨!”敬德曰:“你我共斗四五百合,手段两下皆见,也只如此,不足为意。你敢与我斗并力法否?”叔宝曰:“何为并力法?”敬德曰:“明人不作暗事,相算不足为奇,你先受我打得几鞭,我亦与你打几锏,还定下二人生死,在此攸分。此为并力之法。”叔宝曰:“汝乃婴儿戏言,岂有人当得几鞭几锏得以不死?便是铁石也要打碎了。”敬德曰:“昔夏育、孟贲能生拔牛角,世称力士,子胥有举鼎之能,项羽有拔山之勇,吾力若比数人胜于十倍,莫言太多,只一二十锏,吾亦敢当之。”叔宝曰:“汝真诳言!莫言二十,只消当吾一锏也便死了。”敬德笑曰:“吾知汝已有惊惧之心,恐吾所算,汝无再生之路。吾让汝先打,只勿伤吾性命之处,任汝来打如何?”叔宝曰:“若果实言,吾即打下,匆得惊惧。”敬德曰:“打便打,大丈夫岂有戏言。”叔宝曰:“可约定打数。”敬德曰:“汝打四锏,我还三鞭,只此便是实数,别无虚语。”敬德遂按鞭束手,挺身马上。叔宝扬声阵前呼曰:“汝诸人来做证见,看吾打敬德!”手挺双锏,向敬德背上连打两下,再欲打第三下来,敬德已自回马,走向前面,屈身负痛,口吐鲜血去了。叔宝回阵,两下军士看了,俱各惊得痴呆。敬德见叔宝回阵,便勒马又出阵前叫曰:“叔宝哪里去?走的不算男子。”
  叔宝亦纵马突至阵前。敬德曰:“吾受四锏,汝早还我四鞭之债。”叔宝喝曰:“死狗奴,尽汝来打,吾岂惧哉!”遂亦挺身马上。敬德望叔宝背上连打三鞭,再欲打来,叔宝慌忙勒马回阵,口含鲜血,忍住不吐。叔宝暗思:“若吐了血,则示弱于彼,被其耻笑。”遂将污血吞了。后来叔宝得病,皆因此吞污血之故。
  叔宝再向阵前叫曰:“敬德匹夫!汝曾见吾手段否?吾受三鞭,全然无事,平复如故,不似汝吐血不止,于此便见优劣。”敬德曰:“吾岂不知?汝满口已是污血,特含住不吐耳,有甚罕处?汝尚欠吾一鞭。”叔宝曰:“论数算来,果少一鞭,以轻重较之,四锏约有二百斤之力,三鞭还有二百四十斤之重,汝尚欠吾四十斤的气力,何足为奇?”两军纳喊,这边夸能,那边道胜。后来史官议论:四锏当输,不应敬德先已受打,身疲力乏。
  二人各自回阵,秦王自于阵前叫曰:“吾以仁义相待天下义士,不施谲诈。今天色已晚,你收兵歇息,我不乘势赶你。”敬德闻言,亲自断后,诸军渐退,秦王也收兵回寨。后人有诗赞三鞭换两锏之事云:敬德秦琼战不休,威风凛凛勇如彪。
  只因两锏三鞭换,从此驰名播虎侯。
  又静轩诗云:秦府贪观锏对鞭,谁知前有美良川。
  休言圣主凭洪福,臣若忠诚亦有天。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9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9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4 07: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049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