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浅析张昭在赤壁前夕主降的原因
性别:未知-离线 秦风无涯


Rank: 5Rank: 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1
功绩 71
帖子 69
编号 282296
注册 2008-6-15


发表于 2008-6-23 20: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浅析张昭在赤壁前夕主降的原因

一、一个问题

为什么张昭在赤壁前夕要主降呢?

是因为他胆小怯敌?
不会,张昭为人刚直,其之“直言逆旨”更是闻名江右,这样的人物不应是胆小怯敌者。
是因为他卖主求荣?
不会,张昭终其一世都为东吴效力,从未有过二心,《张昭传》称其:“受遗辅佐,功勋克举,忠謇方直,动不为己。”
是因为他昏聩无知?
更不会,张子布之贤举世皆知,《典略》曾载:吴中称谓之(张昭)仲父,如此,其人信一时之良干,恨其不于嵩岳等资,而乃播殖于会稽。

这就很奇怪了,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二、一些分析

对这件事的原因,孙权是这么说的:(张)子布、(秦)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江表传》)
显然,这种说法是不公允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当然,孙权这么评价有他自己的考虑)

个人认为张昭主降主要还是和他的政治观念有关。

不过,依现有的史料,要直接找出有关张昭政治观念的记载还是比较困难的。
这里我们不妨先从侧面对之作一了解。根据《张昭传》记载: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可以看出张昭年轻时有两位好友,一是赵昱,一是王朗。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人。

——赵昱
据《后汉书》载:(赵)昱,琅邪人。年十三,母尝病,经涉三月。昱惨戚消瘠,至目不交睫,握粟出卜,祈祷泣血,乡党称其孝。就处士东莞綦毌君受公羊传,兼该群业。至历年潜志,不窥园圃,亲簄希见其面。时入定省父母,须臾即还。高絜廉正,抱礼而立,清英俨恪,莫干其志;旌善以兴化,殚邪以矫俗。州郡请召,常称病不应。国相檀谟、陈遵共召,不起;或兴盛怒,终不回意。举孝廉,除莒长,宣扬五教,政为国表。会黄巾作乱,陆梁五郡,郡县发兵,以为先办。徐州刺史巴只表功第一,当受迁赏,昱深以为耻,委官还家。徐州牧陶谦初辟别驾从事,辞疾逊遁。
可以看出,这位赵昱是位典型的儒者,其之道德行为也皆尊孔孟之道。
作为儒者,一般都会有很强的尊王思想。那么赵有有没有尊王观念呢?应该是有的。(这里的尊王当然是指尊汉)
这点我们可以在《王朗传》中找到线索,赵昱曾对陶谦这么说过:“春秋之义,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

——王朗
据《王朗传》载:王朗字景兴,东海人也。以通经,拜郎中,除菑丘长。
我们要注意的是,传里面提到“通经”二字,什么人通经呢?儒者。所以说这位王朗也有着儒家背景。
不光如此,在《王朗传》中裴松之还引了朗家传中的一则记载,这则记载更能说明王朗之儒者身份和儒者思想。载为:会稽旧祀秦始皇,刻木为像,与夏禹同庙。朗到官,以为无德之君,不应见祀,於是除之。
那么与赵昱一样同样身为儒者的王朗有没有尊王(汉)思想呢?
也有。据《汉晋春秋》记载,孙策之始得朗也,谴让之。使张昭私问朗,朗誓不屈,策忿而不敢害也,留置曲阿。建安三年,太祖表徵朗,策遣之。太祖问曰:“孙策何以得至此邪?”朗曰:“策勇冠一世,有俊才大志。张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为什么王朗誓死不降孙策呢,就是因为他认为孙策非居人下者,肯定会叛汉,他想做汉的忠臣,自然就不会降孙策。

所谓人以群分,既然张昭的两位好友都有着强烈的尊王(汉)思想,那么张昭肯定也是有的。
这种说法并非完全是一种猜测,虽则史料中没有张昭表露政治观念的直接记载,但如果我们细细品味的话还是可以从张昭说过的话中找出一些端倪的。根据《吴书》记载,张昭在陶谦死后曾为其写过一篇悼文,其中他说:唯帝念绩,爵命以章,既牧且侯,启土溧阳。遂升上将,受号安东,将平世难,社稷是崇。
可见,张昭把(汉)帝和(汉)社稷看得还是很重的。

明白了张昭有尊汉的政治观念后,我们再来看看赤壁时的情况。
据《江表传》载,曹操在南征孙权时,先送去了一封战书,书中说道:“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
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写战书?为什么要先写“奉辞伐罪”?他无非是要告诉东吴,我来攻打孙权并不是我的意思,是汉帝的意思,我是奉旨讨逆,你们是叛汉作乱。这种做法其实就是给对方施加的一种政治压力,以期分化对方的尊王(汉)派。

这种政治压力对于孙权来说,或者对于主战的周瑜、鲁肃来说可能无关痛痒,因为他们的政治理念本来就是要代汉自立。

但对张昭这样一个有强烈尊汉思想的人来说就有很大的作用了。
他不得不考虑,对抗曹操在政治上是否占得住脚,因为在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抗他也就基本相当于对抗汉朝中央政府。
他也不得不考虑,对抗曹操是否符合自己尊汉的政治理念,而辅佐孙权是否又能实现自己匡汉的政治理想。
显然,最终这种尊汉的思想使他做出了劝孙权投降的决定。但要指出的是,他劝孙权降的一定是汉,而不是曹。

为什么张昭、赵昱、王朗会有尊王(汉)思想,而孙权、周瑜、鲁肃等人却几乎没有呢?我想除了所受教育、所处地位和个人思想之外,年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张昭生于公元156年
王朗生于公元162年
赵昱生年未考得,但应大抵与张昭相差不多
孙权生于公元182年
周瑜生于公元175年
鲁肃生于公元172年
可见张昭等人平均要比孙权等人大15-20岁,几乎差了一代人,所以张昭等人自然受到汉朝的熏陶多一些,与汉朝的感情近一些,这也就无怪于他们的尊汉心理会强一些。


三、一点引申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张昭和孙权在赤壁之战时已经于政治目标上有了分歧。
他们的分歧无疑在于对汉朝的认可度上。
如前所述,张昭对汉是很重视的。
孙权呢?恐怕他对汉朝没什么兴趣。

我们来看《鲁肃传》中记载的这个例子: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为什么孙权在听了鲁肃的话后会对他“益贵重之”呢?因为鲁肃说出了孙权内心的想法,他绝不是想立什么“桓文之功”。开始那么问鲁肃只不过是有所顾忌罢了,他真正的想法,就是代汉自立。
而张昭对鲁肃是什么看法呢?他“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说明他对鲁肃很是看不惯,主要原因也就是因为鲁肃“目中无汉”的作风与自己的尊汉思想背道而驰罢了。

可见,孙权与张昭之间的主要心结就是在于“汉”这个问题上:孙权想代汉,而张昭想匡汉。
不得不说二人的这种矛盾多多少少有些像曹操与荀彧之间的矛盾,虽然最后这种矛盾没有使二人变成曹操与荀彧的那种水火不容,却也产生了二人之间奇怪且微妙的关系:孙权固然不敢动张昭,因为张昭在东吴为两世老臣,地位与声望之高,连孙权都忌惮三分;但孙权又不敢尽用张昭,因为他知道他们之间没有政治默契,所以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拜张昭为相。


四、一段评价

至于说到该怎样评价张昭劝孙权投降这件事,我想借用一下裴松之的说法,毕竟他在《张昭传》中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
臣松之以为张昭劝迎曹公,所存岂不远乎?夫其扬休正色,委质孙氏,诚以厄运初遘,涂炭方始,自策及权,才略足辅,是以尽诚匡弼,以成其业,上藩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于此会。若使昭议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虽无功于孙氏,有大当于天下矣。昔窦融归汉,与国升降;张鲁降魏,赏延于世。况权举全吴,望风顺服,宠灵之厚,其可测量哉!然则昭为人谋,岂不忠且正乎!

[ 本帖最后由 秦风无涯 于 2008-6-24 07:03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东祖长离 2008-6-25 23:42 +90 分析仔细、态度认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西归二字,或云归淮泗,或云归朝廷。
无论如何,赤壁若败,西归之途,无非败降。
与其败降曹操,不如自归朝廷。
子布主降,亦有从伯符遗嘱之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秦风无涯


Rank: 5Rank: 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1
功绩 71
帖子 69
编号 282296
注册 2008-6-15


发表于 2008-6-23 21: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8-6-23 21:25 发表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西归二字,或云归淮泗,或云归朝廷。
无论如何,赤壁若败,西归之途,无非败降。
与其败降曹操,不如自归朝廷。
子布主降,亦有 ...

恩,说到孙策,总感觉他倒是只有称霸之心,没有代汉之意。
这可能也是张昭对孙策尽心辅佐,而与孙权总有芥蒂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这句话,总感觉不太靠得住,毕竟这话是出于《吴历》,有些效先主之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浮云一日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0
编号 276051
注册 2008-4-22


发表于 2008-6-24 02: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他劝孙权降的一定是汉,而不是曹。

如果是这样,那孙权说他还是很有道理

对这件事的原因,孙权是这么说的:(张)子布、(秦)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江表传》)


呵呵,降汉还是降曹,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看广告不看疗效,这不是装傻是什么?不可能是这样。

[ 本帖最后由 浮云一日 于 2008-6-24 02:1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秦风无涯


Rank: 5Rank: 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1
功绩 71
帖子 69
编号 282296
注册 2008-6-15


发表于 2008-6-24 02: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浮云一日 于 2008-6-24 02:05 发表
他劝孙权降的一定是汉,而不是曹。

如果是这样,那孙权说他还是很有道理

对这件事的原因,孙权是这么说的:(张)子布、(秦)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江表传》)

呵呵,降汉还是 ...

呵呵,浮云兄出现了。

孙权当然感觉到了张昭劝他投降的原因。
但是他又不能直说,难道他能说“张昭意于让孤降汉,深失孤望”吗?那不就相当于说自己准备叛汉?在当时他是绝不能那么说的。
所以,他也就打个马虎眼,说张昭他们“各顾妻子,挟持私虑”了。

这是我的想法。

[ 本帖最后由 秦风无涯 于 2008-6-24 02:3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8-6-24 13: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张昭之名望,若是“各顾妻子”,降不降,甚至孙权败亡,都不会有太大影响。
有区别的只会是孙权的结局吧。
孙刘赢得赤壁之战本来就颇有侥幸成分。以战前形势来看,孙权几无胜利可能。
若降,孙权还不失张鲁地位。若战败,那只有宗族覆没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浮云一日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0
编号 276051
注册 2008-4-22


发表于 2008-6-26 01: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秦风无涯 于 2008-6-24 02:24 发表


呵呵,浮云兄出现了。

孙权当然感觉到了张昭劝他投降的原因。
但是他又不能直说,难道他能说“张昭意于让孤降汉,深失孤望”吗?那不就相当于说自己准备叛汉?在当时他是绝不能那么说的。
所以,他也就 ...

我的想法:

周瑜传:
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裴注:
权抚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咸曰的议者,不必说了,子布、文表诸人也。

      曹公豺虎,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

这些子布、文表诸人是很清楚,降汉还是降曹,To be or nor to be?

应该不是问题吧,这些人不会被广告迷住的。


子布、文表诸人论降曹的原因主要是力不敌,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啦,势力众寡,又不可论啦;至于顺不顺,顺当然好,不顺的话,也可以把他说顺嘛,大义名分?来人,咱们来编一个。这不,早就想着“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欲“攀龙附凤”的周郎不就说了:为汉家除残去秽

[ 本帖最后由 浮云一日 于 2008-6-26 01:4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秦风无涯


Rank: 5Rank: 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1
功绩 71
帖子 69
编号 282296
注册 2008-6-15


发表于 2008-6-26 18: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浮云一日 于 2008-6-26 01:41 发表


我的想法:

周瑜传:
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 ...

首先我质疑一点,这个“议者”是不是包括张昭。

其次,就算包括张昭,请浮云兄想想,这些“议者”说的话是不是就完全是真心话,兄也知道政治场上有时候是喜欢打哑谜的,有些话不能说得太明白。

我们不妨看看周瑜反驳时说的话,他为什么一再说“不然。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又说“为汉家除残去秽”呢?无非是打消尊汉派的疑虑,告诉他们“打曹操才是助汉,降曹操就是背汉”这句话。如果当时没有很强的尊汉势力存在,周瑜为什么要特意这样强调呢?这是我的想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浮云一日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0
编号 276051
注册 2008-4-22


发表于 2008-6-26 19: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秦风无涯 于 2008-6-26 18:37 发表


首先我质疑一点,这个“议者”是不是包括张昭。

其次,就算包括张昭,请浮云兄想想,这些“议者”说的话是不是就完全是真心话,兄也知道政治场上有时候是喜欢打哑谜的,有些话不能说得太明白。

我们不 ...

议者
卿与子敬与孤同耳
张昭肯定不在“独”里面


说起来,在江东驱逐追杀汉政府官员的好象就是他们一伙。
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
形势难道不是如此,他们说错了?
该不会他们故意说曹操是奸的,所以我们要屈身事贼,改变斗争方式,转入庙堂合法斗争,争取把曹操选下去,总能守的云开见明月匡扶汉室?


不然秦风兄,周瑜一再说了吗?我不知道。我觉得那是对前面议者咸曰的一并不然,我前面没引全,是因为懒的复制了,不意造成误解了。不仅仅是: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秦风兄,其实我赞成是他们尊汉心理是强一些,但不见的把匡汉视为人生目标,强一些不等于就得匡汉。最关键的证据:张昭匡汉的证据,您也得给出呀。王朗也算能尽职守,孙策来了,犹知拒战,“朗自以身为汉吏,宜保城邑”,但他匡汉了?魏三公。当然至少汉的威灵对他们心理的影响犹存,大义上不顺,也因为他们尊汉心理强一些,所以周瑜才能用这些大义名分来挤兑他们:“你们知道曹操是讬名汉相的豺虎,还要投降?曹操是汉贼,我们要为汉家除残去秽。

[ 本帖最后由 浮云一日 于 2008-6-27 02:2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jp3891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6
编号 286573
注册 2008-7-14


发表于 2008-7-14 05: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以为张昭主降是其心已怯,虽说张昭不胆小但也要看对象来
我想没有多少人对上百万大军还可以像诸葛亮和周瑜这样谈笑用兵的吧
就连孙权自己,也为投不投降而感到迟疑,证明孙权也心怯,只是孙权不能降,鲁肃分析的很有道理

[ 本帖最后由 jjp3891 于 2008-7-14 05:05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2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2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3 10: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0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