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zfxweng 于 2008-4-17 16:25 发表
岳飞传 邓广铭著
邓广铭先生,1907-1998,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宋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邓先生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在辽宋金史方面 ...
lz说得不错,不过似乎忽略了一点,正史记载,秦桧在北宋朝时非未投降派,而是主战派:
秦桧,字会之,江宁人。登政和五年第,补密州教授。继中词学兼茂科,历太学学正。靖康元年,金兵攻汴京,遣使求三镇,桧上兵机四事:一言金人要请无厌,乞止许燕山一路;二言金人狙诈,守御不可缓;三乞集百官详议,择其当者载之誓书;四乞馆金使于外,不可令入门及引上殿。不报。除职方员外郎。寻属张邦昌为干当公事,桧言:“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三上章辞,许之。——宋史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第二百三十二
而他对汉奸亦是深恶痛绝,单以他对张邦昌态度,可见一斑:
闰十一月,汴京失守,二帝幸金营。二年二月,莫俦、吴?自金营来,传金帅命推立异姓。留守王时雍等召百官军民共议立张邦昌,皆失色不敢答,监察御史马伸言于众曰:“吾曹职为争臣,岂容坐视不吐一辞?当共入议状,乞存赵氏。”时桧为台长,闻伸言以为然,即进状曰:
桧荷国厚恩,甚愧无报。今金人拥重兵,临已拔之城,操生杀之柄,必欲易姓,桧尽死以辨,非特忠于主也,且明两国之利害尔。赵氏自祖宗以至嗣君,百七十余载。顷缘奸臣败盟,结怨邻国,谋臣失计,误主丧师,遂致生灵被祸,京都失守,主上出郊,求和军前。两元帅既允其议,布闻中外矣,且空竭帑藏,追取服御所用,割两河地,恭为臣子,今乃变易前议,人臣安忍畏死不论哉?
宋于中国,号令一统,绵地万里,德泽加于百姓,前古未有。虽兴亡之命在天有数,焉可以一城决废立哉?昔西汉绝于新室,光武以兴;东汉绝于曹氏,刘备帝蜀;唐为朱温篡夺,李克用犹推其世序而继之。盖基广则难倾,根深则难拔。
张邦昌在上皇时,附会权幸,共为蠹国之政。社稷倾危,生民涂炭,固非一人所致,亦邦昌为之也。天下方疾之如仇雠,若付以土地,使主人民,四方豪杰必共起而诛之,终不足为大金屏翰。必立邦昌,则京师之民可服,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师之宗子可灭,天下之宗子不可灭。桧不顾斧钺之诛,言两朝之利害,愿复嗣君位以安四方,非特大宋蒙福,亦大金万世利也。——宋史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第二百三十二。
害死岳飞者可能确是秦桧不假,但本人对秦桧主战派向主和派的转变过程倒比较感兴趣
[ 本帖最后由 mxwx81350 于 2008-4-17 21:0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