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有据可考“借荆州”, ——为“借荆州”一说正名
性别:男-离线 黑白鲸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52
编号 70502
注册 2006-5-29


发表于 2007-1-18 18: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据可考“借荆州”

“借荆州”是三国时代的历史事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情节,但一些史家和网友主张:三国历史上并无所谓“借荆州”一事,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一是从蜀汉正统立场出发,认为荆州是刘表的,所以是刘琮的、刘琦的,进而是刘备的。既然荆州本来是刘备的,孙吴集团在赤壁之战后对荆州的短暂占领则名不正言不顺,虽然“(孙)权以土地业备”(《吴书·鲁肃传》),但刘备不欠孙权什么人情、什么债务。孙权为了抢夺荆州地盘,与刘备失和,于是孙吴集团单方面编造出“借荆州”的故事,“掩饰孙权背弃同盟,袭击关羽的丑行。”(黎东方《细说三国》)
    二是从地域角度,认为孙权割让给刘备的土地,只是南郡或者南郡中的江陵一座城池,所以只能说是“借南郡”或“借江陵”。不仅如此,孙权“借”出南郡,却夺走原属于刘琦的江夏郡,并将原属刘备的长沙郡划出一部分设汉昌郡,所以是互换地盘,双方“扯平”,孙权对刘备连资助都谈不上。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关于荆州归属问题的历史资料中,完整的“借荆州”三个字,不是出现在《吴书》中,却是在《蜀书·先主传》中,“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而《吴书》中,关于让地刘备,有两次“借”的说法,都出现的《鲁肃传》里,“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鲁肃对孙权说)。“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鲁肃对关羽说)两次都出现在对话中,比诸《蜀书》中“借荆州”一说,有欠明确与正式。
    裴松之引注《先主传》时,引用了《江表传》“借荆州数郡”的说法,不仅表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土地资助,“借”是双方的君子约定。同时,“数郡”之说,也从地理也为“借荆州”提供了历史证据。对比两传,很有可能是刘备先打通鲁肃这一关节,鲁肃到孙权面前提“借”,有借就有还,孙权这才答应借。所以“借荆州”这个说法显然是刘备一方运筹。
    故下文也从“荆州归属”与“孙权让地范围”这两个角度分析:
    一、荆州归属问题
    在这里不存在任何刘备对刘表的继承权。虽然刘表与刘备同为宗室之胄,刘备也曾寄寓荆州,但在中国封建时代,帝位以及王侯爵位可以由宗室嗣承,地方行政官职并不能由同姓亲属继任,虽然在军阀混战时期这已成为普通现象,但并不意味着这种行为合法。
    另外,且从正史记载里,也找不到可信的有关刘表、刘琦对刘备授权继承荆州的证明。《英雄记》里所记载的“表病,上备领荆州刺史。魏书曰:表病笃,讬国於备。”已经被裴松之否定:“臣松之以为表夫妻素爱琮,舍適立庶,情计久定,无缘临终举荆州以授备,此亦不然之言。”
    不仅如此,《魏书·刘表传》中记载:“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这说明,刘表生前不仅不希望刘备承袭,而且因其对刘备的雄心、能力的了解,对刘备是有所防犯的。刘琮当政时,诸葛亮等人曾劝说刘备“攻琮,荆州可有”,被刘备拒绝。这时刘表如果“继承”刘表,就属于发动政变。由此可见刘氏父子对刘备的态度。
     而做为亲刘备一派的刘琦,生前也没委托刘备管理荆州的表示。刘备领荆州,史载是刘琦死后“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群下推”确实体现了刘备的政治才能,但不能代表刘备对刘表父子的继承关系。
    三国是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不论刘备还是孙权,对荆州的争夺、占有都毫无正义可言。诚然,刘备在荆州经营多年,有自己的人脉根基,得到刘表旧部的拥护。而孙权集团长年与荆州做战,特别在刘表去世前不久,消灭了刘表的“老战友”江夏守将黄祖,造成荆扬不睦的关系。但这只能说明孙权集团在荆州的政治根基不如刘备集团,而绝非道义上该刘备得荆州。实事上,于法于理都没有刘备继承荆州的道理,只能说刘备在荆州有一定基础和“士心”。
    二、孙权让地范围
    为何有“从权借荆州数郡”的说法?“数郡”由何而来?
    首先,各家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孙权资让刘备的土地是“南郡”。这种模糊处理,表明以下几下意义:其一,刘备得到周瑜治地南郡为主的领土,就意味着得到荆州的统治重心和战略重心,使做为荆州牧的刘备“真正”得到荆州,体现出州牧的职权。其二,刘表死后,短期内曹操、孙权、刘备三个集团相继踞守荆州,导致行政区划混乱,所以刘备从孙权那里得到的可能是不只一个郡,而是几个郡。
    在赤壁—江陵之战后,曹、刘、孙三方对荆州进行了利益瓜分。曹操势力退到襄阳,拥有南郡、江夏郡北端。东吴主要占领着南郡、江夏郡两郡大部以及长沙郡的一部分。刘备得到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长官的归附表示。于是,“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
    刘备驻守的公安(油口)本来在南郡东吴的地盘上,周瑜“分南岸地”的举动,应是孙权所授权。这里的“分南岸地”,史学上有两种解释:一是分南郡境内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二是认可刘备对江南四郡的占有权,而东吴做出高姿态的表示,故而“分”地。总之,这第一次孙、刘双方瓜分荆州的大体结果,是南北划长江而治,细部有所交叉。
    这些交叉,详析起来,比如有长沙郡汉昌、刘阳、下隽的三个县,是孙权赐给周瑜的奉邑。虽然位于江南,但既然是周瑜奉邑,说明吴军实际占用这三县。而周瑜奉邑除上述三县外,还有南郡的州陵,四县的地理位置都临近赤壁,应是在赤壁之战期间,东吴顺势地占领、屯驻这些土地。所以,属长沙郡的部分江南领土为孙吴占有。
    再如,武陵郡的岑县,位于江南。《吴书、周泰传》载:“后与周瑜、程普拒曹公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荆州平定,将兵屯岑。”而在双方划江而治后,周泰是依旧屯驻岑地?还是将“南岸”彻底让给刘备?都是无从考证的。但可以得知的是,岑与南郡的公安、孱陵临近,接近长江。可以推断,赤壁之战后周瑜与刘备追击曹兵至此,曹仁兵精粮多防守江陵,所以孙刘联军先在公安、孱陵、岑一带为大本营。直到周瑜派甘宁夺取夷陵后,吴军才移营江北。而刘备之所以选定公安为治所,也表明他曾长期屯驻于此。总之,吴势力有可能也占有武陵部分土地。
    再如,周瑜遣将夺夷陵,目的之一是进蜀地。那么甘宁经营荆、蜀交蜀的峡江一带,除北岸夷陵外,是否也涉及峡江地区的南岸,虽不得而知,但通过分析也是很有可能的。
    经过最初的瓜分,显然东吴占有南岸地,那么刘备是否占有北岸地盘呢?这一点则无任何史料可证。但可以得知,孙权双方对荆州的瓜分,是边界模糊、情况复杂的。
    而刘备对周瑜给地太少非常不满,于是亲赴京口向孙权要地。这次刘备是否得利?史载东吴重臣们向孙权提出各种建议,周瑜、吕范建议将刘备软禁在东吴,鲁肃劝孙权借地于刘备,而结果是刘备担心孙权加害,“昼夜兼行”离开京口。既然“昼夜兼行”,想必没有从孙权那里任何利益。直到周瑜病死,孙权才听从鲁肃,让地于刘备,这就是“从权借荆州数郡”的来由。
    而这“数郡”的说法到底是哪几个郡呢?首先,刘备得到的是南郡。其次,可能指临江郡(宜都郡)。以东汉行政区划,本无临江郡,该地属南郡。临江郡这曹操占领荆州后所设,包括夷陵峡江一带。曹操分设此郡,表明有意入蜀。刘备得江南四郡时,分别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张飞为宜都郡太守,而此时襄阳有曹将乐进、曹仁,夷陵有吴降甘宁,关张皆为虚领。而“从权借荆州数郡”后,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张飞才为实领。再次,既然上文以论述,双方边界模糊、犬牙交错,是否江南四郡中孙权也有所让度,或者名义上对刘备已经占领的土地做出“借”的姿态,都是有可能的。
    而东吴所得地江夏与汉昌,并非同时的交换。赤壁之战前东吴已经占领大部江夏,赤壁之战时又以江夏为屯兵地。而汉昌则是由周瑜奉邑(周瑜死后鲁肃奉邑)改设。这样最后的结果,则由南北划界改为东西分壤。
    刘备得地以南郡为主,得南郡,则意味着做为刘备真正实现对荆州的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讲,也足以称刘备为“借荆州”。赤壁之战后,周瑜用兵的成果,是驱走荆州长江以北的留守曹军,直至襄阳。周瑜占领南郡,意味着为孙权联盟共同夺取荆州。因此,《吴书》把赤壁之战后的军事行动界定为夺取荆州、抚定荆州。“将军……初临荆州”(《鲁肃传》),“曹仁退走,遂据南郡,抚定荆州”(《吕蒙传》)所以。这是因为,得南郡等地意味着得荆州腹心,得到交通荆、益、扬三州并与北方曹操接壤争利的战略先机。
    孙权让地前,东吴得到的是南郡、江夏荆州最具战略意义的腹心地带,刘备得到州牧的行政权力。这必然导致一场争夺较亮。而刘备得到的江南四郡,只是名义的上归属,时常发生四郡吏长的反叛和“蛮夷”起事。周瑜的死确实帮了刘备大忙,刘备得到以南郡为主的土地资让,由此真正能够行使州牧职权。周瑜死后刘备得到南郡,则荆州属刘备。而后来吕蒙袭取南郡,则荆州属东吴。已经足矣说明南群的拥有意味着对荆州的占领。  
    所以,无论从地理意义上的“数郡”,还是从刘备真正获得荆州统治权的角度来讲,“借荆州”的表述都是比较准确的。也正是有长期的约定俗成的“借荆州”的说法,才使得《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创作时采用借鉴。“借荆州”确为有据可考的历史事件。

[ 本帖最后由 黑白鲸 于 2007-1-21 18: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8 18: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这明明是江表传,阁下的嫁接神功可真了不起。蜀方记载压根没有借的说法。

陈寿做《三国志》时,《蜀书》资料来自于蜀汉的官修史。而恰恰是蜀汉的史录,将以上两个观点同时驳倒。“借荆州数郡”,不仅表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土地资助,“借”是双方的君子约定。同时,“数郡”之说,也从地理也为“借荆州”提供了历史证据。

陈寿什么时候写了江表传,蜀汉的史录是如何将观点同时驳倒的?自个读史不仔细,却把责任推到陈寿与蜀汉史录身上,唉,没法说了。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19 10: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王剑风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87127
注册 2006-10-13


发表于 2007-1-18 19: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借荆州公案,杨文理的说法基本可以接受.
两者占领荆州均无正义性可言,湘水会议后此问题基本解决.
而后孙权袭取荆州,无非是因为关羽威胁和全拒长江的心理,和借荆州没什么关系可言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聊酒水斋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5
编号 101930
注册 2007-1-18


发表于 2007-1-19 08: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备得江南四郡时,分别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张飞为宜都郡太守,而此时襄阳有曹将乐进、曹仁,夷陵有吴降甘宁,关张皆为虚领。而“从权借荆州数郡”后,刘备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张飞才为实领。
——张飞不可能是虚领,因为这时候没有宜都郡。“建安十五年,刘备改为宜都”,遥领太守不会领一个连郡名都没有的太守——若是临江太守则史书不会记载为宜都太守,可见张飞是实领,即向朗所督的秭归、夷道、巫、夷陵。“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应该是甘宁已经跟回去了,不在夷陵,向朗督四县可以成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聊酒水斋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5
编号 101930
注册 2007-1-18


发表于 2007-1-19 08: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备得到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长官的归附表示。

——这可不是有归附表示,有攻打武陵的记载,而且金旋的儿子还在朝,若是金旋投降,他儿子还不被砍了?而另外则有“会先主略有三郡”的记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9 10: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王剑风 于 2007-1-18 19:18 发表
关于借荆州公案,杨文理的说法基本可以接受.
两者占领荆州均无正义性可言,湘水会议后此问题基本解决.
而后孙权袭取荆州,无非是因为关羽威胁和全拒长江的心理,和借荆州没什么关系可言了

这个,我到是与你的观点一致,象楼主的说法是错误百出,与史实差了十万八千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orrr1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0
编号 95514
注册 2006-12-15


发表于 2007-1-19 11: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备占荆州,于情于理于法都没问题.那时候汉帝被曹操控制着,也没那个实权来分配谁做荆州老大,而刘皇叔汉室宗亲,和刘表同宗兄弟,又得荆州士人之心,这些条件无疑说明他做荆州老大最合适.既得天命,又顺民心的事.为啥偏要怀疑其合法性和正当性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白鲸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52
编号 70502
注册 2006-5-29


发表于 2007-1-19 12: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

一、关于“借荆州”是否是蜀国说法

    如此明明白白在《先主传》中出现“借荆州”这个说法,蜀辈却要否认刘备“借荆州”,看来蜀辈们确实无理可讲。
   “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这是《江表传》中记载,但《江表传》不是吴国人写的,是后来晋代成书。裴松之做注时,为何要将这一段注到先主传中?而且是以刘备一方的口气来讲述?《江表传》主要记载荆襄一带发生的事件,荆襄是刘备集团长期经营的地盘,没有必要向着东吴。这一段《江表传》,其实是向着刘备的。
    如果这位什么刀阁下认为《江表传》不足用,“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是假的,不能算做“蜀史”。那么,同一段话中上下文“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也是假的,不能入蜀史了。明明是有利于刘备的,蜀派居然不要。真是太有意思了!
    而且这照这位什么刀阁下的说法,裴松之也是吴党,把“借荆州”强加给刘备吗?“借”这个字在《鲁肃传》中出现过两次,而完整的“借荆州”一词,只是出现在《先主传》中,还不足以说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资地?同时也说明刘备先打通鲁肃这一关节,鲁肃到孙权面前提“借”,有借就有还,孙权这才答应借。所以“借荆州”这个说法显然是刘备一方运筹。


二、关于刘备对四郡的控制权

    4#那位仁兄可是三国演义看多了?真以为有什么战长沙刘备打下四郡来的?
    首先金旋事件也不能证明刘备武力占有四郡。《赵云传》中记载金旋是先降后叛,金旋降也能类推出另外几郡的长官是不战而降。金旋后来反叛被杀,那是刘备名义上得四郡,而且金旋身边安插自己人的情况下。
     看刘备如何得四郡,要看刘备取四郡的时间。司马光记在赤壁之战刚结束时。试想,刘备赤壁之战前落荒而逃,本无多少兵,江陵会战期间,用要分兵给关羽绝北道,张飞给周瑜使唤,有多少兵打下四郡。
    而四郡是投降惯了的。曹操来时,也是不打下的四郡,而是四郡做出归附表示。因为四郡的地址位置边远,也没有足够兵力。所以他们没必要“硬撑”,对谁都可以归降,曹操走了,自然归降姓刘的。但同时自己可以做土皇帝拥兵自重。
    其实,曹操是用政治手段收降江南四郡的,派出刘巴南下招降。而曹操赤壁败走后,刘巴仍在江南不得北归。可见,招降四郡是个长期工作。
    四郡的情况,本来山越蛮族多,四郡原有长官也许都不能完全控制,何况刘备?刘备所谓“略有”江南,本来就是表面招子。不然刘备本人为何驻在油口,死皮赖脸整天要地?

三、关于所谓的“湘水划地”
   
    不仅如正贴中提到,赤壁-江陵之后,孙刘双方对荆州江南的拥有界限是模糊的。而实际上从刘备入蜀到“湘水划地”,双方的江南划界也是模糊的。黄盖讨武陵等记载,说明孙权在江南四郡有地盘,而且小归模蚕食不断,并不是只有一次吕蒙袭三郡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关羽兵力少,号称三万,只能守江陵,根本无力顾及江南,只是双方冲突升级了,这下谈判“湘水划地”。
    而湘水划地,也是做个样子,就是刘备表示服个软——毕竟是把“属于”自己的地盘划给别人。荆州南方随着北方走,北方明确南方就明确。周瑜死后刘备得了南郡,荆州就归刘备。吕蒙袭取南郡,荆州就归了东吴。

四、关于夷陵在谁手里

    关羽领襄阳,张飞领宜都,都记载在赤壁之战以后,而关羽终生未能实领襄阳,这种虚领,有两种可能:一是赤壁之战后,立刻让两个手下虚领太守,从两个方向扩张。这时刘备是州牧,一州之牧自然有改设行政区划的权力,就算没得到夷陵,也可以改郡。二是刘备实得荆州已后,关羽虚领,张飞实领。这一点点的时间之差讨论它根本没有意义,不能说明问题。正文也提到张飞先虚后后领宜都,刘备对宜都的占有是先规划后实际的过程。
    如果“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就说明“甘宁已经跟回去了”,不知道贴主的母语是中国话吗?而“先主定江南,使朗督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军民事。”这个记载没有任何时间上的意义。如果三峡在刘备手里,孙权能同意周瑜取蜀,那大概是孙吴上上下下都的医学上的白痴,历史就没什么可讲的了。
   

五、
    刘备占荆州,于情于理于法都没问题.那时候汉帝被曹操控制着,也没那个实权来分配谁做荆州老大,而刘皇叔汉室宗亲,和刘表同宗兄弟,又得荆州士人之心,这些条件无疑说明他做荆州老大最合适.既得天命,又顺民心的事.为啥偏要怀疑其合法性和正当性呢?
    ——从您的话中,实在看不出合法性和正当性在哪里。
    刘备得到一部分刘表部下推举,就是得荆州“民心”、“士心”吗?如果刘备真正得士心,刘琮降曹时就该取该代之,正是因为刘备“士心”不够,所以不敢有这种举动。至于“民心”,跟着刘备逃的那十万人,是怕曹操杀头,未必是真归附刘备,不然刘备最后带到夏口的有几个?天命?刘备为得荆州,不惜“私独饰情,愆德隳好”,借地不还,最后荆州还是丢了?这是哪种天命?
    与刘表是同宗不假,但刘表生前就对刘备有戒心。挟持刘琦得荆州,比诸曹操挟献帝得天下又如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9 13: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1-19 12:55 发表
关于“借荆州”是否是蜀国说法

    如此明明白白在《先主传》中出现“借荆州”这个说法,蜀辈却要否认刘备“借荆州”,看来蜀辈们确实无理可讲。
   “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这是《江表传》中记载,但《江表传》不是吴国人写的,是后来晋代成书。裴松之做注时,为何要将这一段注到先主传中?而且是以刘备一方的口气来讲述?《江表传》主要记载荆襄一带发生的事件,荆襄是刘备集团长期经营的地盘,没有必要向着东吴。这一段《江表传》,其实是向着刘备的。
    如果这位什么刀阁下认为《江表传》不足用,“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是假的,不能算做“蜀史”。那么,同一段话中上下文“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也是假的,不能入蜀史了。明明是有利于刘备的,蜀派居然不要。真是太有意思了!
    而且这照这位什么刀阁下的说法,裴松之也是吴党,把“借荆州”强加给刘备吗?“借”这个字在《鲁肃传》中出现过两次,而完整的“借荆州”一词,只是出现在《先主传》中,还不足以说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资地?同时也说明刘备先打通鲁肃这一关节,鲁肃到孙权面前提“借”,有借就有还,孙权这才答应借。所以“借荆州”这个说法显然是刘备一方运筹。



QUOTE:
借荆州”是三国时代的历史事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情节,但一些史家和网友主张:三国历史上并无所谓“借荆州”一事,其基本观点主要有:
    一是从蜀汉正统立场出发,认为荆州是刘表的,所以是刘琮的、刘琦的,进而是刘备的。既然荆州本来是刘备的,孙吴集团在赤壁之战后对荆州的短暂占领则名不正言不顺,虽然“(孙)权以土地业备”(《吴书·鲁肃传》),但刘备不欠孙权什么人情、什么债务。孙权为了抢夺荆州地盘,与刘备失和,于是孙吴集团单方面编造出“借荆州”的故事,“掩饰孙权背弃同盟,袭击关羽的丑行。”(黎东方《细说三国》)
    二是从地域角度,认为孙权割让给刘备的土地,只是南郡或者南郡中的江陵一座城池,所以只能说是“借南郡”或“借江陵”。不仅如此,孙权“借”出南郡,却夺走原属于刘琦的江夏郡,并将原属刘备的长沙郡划出一部分设汉昌郡,所以是互换地盘,双方“扯平”,孙权对刘备连资助都谈不上。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关于荆州归属问题的历史资料中,正式使用“借”这个说法的不是《吴书》,却在《蜀书·先主传》中,“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而《吴书》中,关于让地刘备,有两次“借”的说法,都出现的《鲁肃传》里,“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鲁肃对孙权说)。“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鲁肃对关羽说)两次都出现在对话中,比诸《蜀书》中“借荆州”一说,有欠明确与正式。
    而恰恰是《蜀书》,将以上两个观点同时驳倒。“借荆州数郡”,不仅表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土地资助,“借”是双方的君子约定。同时,“数郡”之说,也从地理也为“借荆州”提供了历史证据。

大家看一下楼主的嘴脸,睁着眼睛将江表传变成了三国志先主传,被人指出之后,百般抵赖。轩辕论坛高人无数,竞出了这么一个腌割史料,无视史实的活宝出来现世,居然还称别人无理可讲,可笑之极。
江表传作者是虞溥,是记载荆襄、江东地带发生的事迹野史,如何变成了替蜀汉说话的史书?在裴注之中,江表传多是吴人事迹,蜀汉之士罕见之极。
裴松之记载此事,就是说有这么一种说法而已,楼主去谈什么我认为裴是吴党,请问楼主,我在贴子哪里说某某人是吴党,或蜀党,还是魏党?
我根本未说江表传足不足用,只是称,这不是蜀书,只要不是蜀书,你的什么“而恰恰是《蜀书》,将以上两个观点同时驳倒。”是荒谬之极的。
另外,“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自然不是蜀史,这不用阁下来操心,这是事实,我不象阁下这般腌割史料,错了之后百般抵赖。

㈢江表传曰: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复〕从权借荆州数郡。


楼主请接着表演,我到是看看你如何将江表传再变成蜀书的。

经此一事,足以证明,你写的东东,根本就不须看,根本不须驳,只要是署名黑白鲸的,大家尽管晒干了听,尽力挤水分就可以了,权当一个笑话处理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19 14:12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白鲸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2
功绩 11
帖子 52
编号 70502
注册 2006-5-29


发表于 2007-1-19 14: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江表传》为《蜀书》做注,这个《蜀书》就不算数了吗?“借荆州”唯一一次完整地在《三国志》中出现,正是在《先主传》中,不利于自己的史料就承认,能否先把自己理清了再来辩论?
发现《先主传》中“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一段话,不是正文而是裴注,就如获至宝,给别人扣上将《江表传》腌割为《三国志》的帽子。别人实不理解您怎么个腌法?再怎么无理取闹,也不能改变史册,把“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从《先主传》里摘出来吧!现代电子书刊有查询功能,如果在《三国志》里搜索“借荆州”,出来的只能是《先主传》。
楼上看不懂我的话吗?我没有说《江表传》是为蜀国说话,而是说这一段话“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是对刘备有利的。《江表传》既然有可信性,才做为《先主传》的注解。如果“从权借荆州数郡”没有可信性,那么“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也没有可信了,以后要是这段话当做刘备得人心的证据,小心砸自己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19 14: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1-19 12:55 发表
二、关于刘备对四郡的控制权

    4#那位仁兄可是三国演义看多了?真以为有什么战长沙刘备打下四郡来的?
    首先金旋事件也不能证明刘备武力占有四郡。《赵云传》中记载金旋是先降后叛,金旋降也能类推出另外几郡的长官是不战而降。金旋后来反叛被杀,那是刘备名义上得四郡,而且金旋身边安插自己人的情况下。
     看刘备如何得四郡,要看刘备取四郡的时间。司马光记在赤壁之战刚结束时。试想,刘备赤壁之战前落荒而逃,本无多少兵,江陵会战期间,用要分兵给关羽绝北道,张飞给周瑜使唤,有多少兵打下四郡。
    而四郡是投降惯了的。曹操来时,也是不打下的四郡,而是四郡做出归附表示。因为四郡的地址位置边远,也没有足够兵力。所以他们没必要“硬撑”,对谁都可以归降,曹操走了,自然归降姓刘的。但同时自己可以做土皇帝拥兵自重。
    其实,曹操是用政治手段收降江南四郡的,派出刘巴南下招降。而曹操赤壁败走后,刘巴仍在江南不得北归。可见,招降四郡是个长期工作。
    四郡的情况,本来山越蛮族多,四郡原有长官也许都不能完全控制,何况刘备?刘备所谓“略有”江南,本来就是表面招子。不然刘备本人为何驻在油口,死皮赖脸整天要地?

云别传曰: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
兄台嘴巴一动,赵范变了金旋。
赵云代赵范为桂阳太守后,赵范逃走,可不是带着桂阳逃跑的。再类推也类推不出什么。
金旋后来反叛被杀出自何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9 14: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1-19 14:27 发表
有《江表传》为《蜀书》做注,这个《蜀书》就不算数了吗?“借荆州”唯一一次完整地在《三国志》中出现,正是在《先主传》中,不利于自己的史料就承认,能否先把自己理清了再来辩论?
发现《先主传》中“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一段话,不是正文而是裴注,就如获至宝,给别人扣上将《江表传》腌割为《三国志》的帽子。别人实不理解您怎么个腌法?再怎么无理取闹,也不能改变史册,把“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从《先主传》里摘出来吧!现代电子书刊有查询功能,如果在《三国志》里搜索“借荆州”,出来的只能是《先主传》。
楼上看不懂我的话吗?我没有说《江表传》是为蜀国说话,而是说这一段话“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是对刘备有利的。《江表传》既然有可信性,才做为《先主传》的注解。如果“从权借荆州数郡”没有可信性,那么“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也没有可信了,以后要是这段话当做刘备得人心的证据,小心砸自己脚。

先鼓一下掌,楼主的金面罩,铁脸皮的功夫是炉火纯青了,当真是万中无一。恭喜一下,

有《江表传》为《蜀书》做注,那它就算蜀书了。
那里按你的逻辑,曹操为孙子兵法做注,那好,孙子兵法就是曹操写的了?或是曹操所述的就是孙子兵法了?
先主传就是指陈寿三国志里的先主传正文,别的一概不是,阁下妄想以一支生花妙笔,一条如簧巧舌,将这活生生的事实抹杀?
我问你,这江表传从什么地方变成了蜀汉的史料?既然不是蜀汉的史料,“陈寿做《三国志》时,《蜀书》资料来自于蜀汉的官修史。而恰恰是蜀汉的史录,将以上两个观点同时驳倒。“借荆州数郡”,不仅表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土地资助,“借”是双方的君子约定。同时,“数郡”之说,也从地理也为“借荆州”提供了历史证据。”“而恰恰是《蜀书》,将以上两个观点同时驳倒。“借荆州数郡”,不仅表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土地资助,“借”是双方的君子约定。同时,“数郡”之说,也从地理也为“借荆州”提供了历史证据。”
你这些就是胡说八道。

编辑功能是很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可惜,你先前所写,我都留下了,你改不了。

什么现代电子书刊有查询功能,如果在《三国志》里搜索“借荆州”,出来的只能是《先主传》。

这能证明什么?证明江表传是先主传?只要证明不了江表传是先主传,你这篇文章开头所述压根就是错的。

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一段话,不是正文而是裴注,就如获至宝,给别人扣上将《江表传》腌割为《三国志》的帽子。

--这更好笑了,整个一个到打一耙。明明是你读史之时不仔细,一看到这句话,就如获至宝,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被人指出之后,不但不反省,反而说别人无理取闹,笑得我肚子都痛了。

这段话我就能从先主传中摘除,因为它就不是先主传。
引用:文帝践阼,进爵长安乡侯,假节。与夏侯尚围江陵,使聘别屯沔口,止石梵,自当一队,御贼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於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权住二十余日乃解去。聘追击破之。㈡
  ㈡魏略曰:孙权尝自将数万众卒至。时大雨,城栅崩坏,人民散在田野,未及补治。聘闻权到,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权果疑之,语其部党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魏略此语,与本传反。增邑五百户,并前千九百户。

这段话列在文聘传中,照你的逻辑,其中无论是注,还是正文,都是文聘传,为何一个传中出现两种不同的记载,裴松之还说,“魏略此语,与本传反。”

你将江表传变成先主传,不是腌割史料是什么?

江表传这段话,是否正确,是否有利,是另外一回事,你别转移话题。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19 15:4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9 14:5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1-19 14:31 发表


金旋后来反叛被杀出自何典?

楼主是何等人物,他说有这回事就是有这回事,连江表传都变成了先主传,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聊酒水斋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5
编号 101930
注册 2007-1-18


发表于 2007-1-19 16: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4#那位仁兄可是三国演义看多了?真以为有什么战长沙刘备打下四郡来的?
    首先金旋事件也不能证明刘备武力占有四郡。《赵云传》中记载金旋是先降后叛,金旋降也能类推出另外几郡的长官是不战而降。金旋后来反叛被杀,那是刘备名义上得四郡,而且金旋身边安插自己人的情况下。
——

咱一张嘴你就说咱是演义看多了,那么请问“金旋是先降后叛”是哪来的?某非你有《赵云传》古本?那咱可以膜拜一下了……求你借咱看看吧>_<金旋被“攻劫死”的出处是《三辅决录注》啊,这是“为备所攻劫死”,可不是“先降后叛”的说。

你的看法是“金旋降也能类推出另外几郡的长官是不战而降”,可是按照《三辅决录注》记载的说法是刘备攻克的武陵——起码是攻打了,那么按照你的推论是不是可以说其余三郡都是被攻下来的或者是大兵压境逼迫的呢?
****************************
看刘备如何得四郡,要看刘备取四郡的时间。司马光记在赤壁之战刚结束时。试想,刘备赤壁之战前落荒而逃,本无多少兵,江陵会战期间,用要分兵给关羽绝北道,张飞给周瑜使唤,有多少兵打下四郡。
——

似乎刘备自己有归关某统帅的万把人吧,刘大公子那万把人是否能完全为刘备所支配就不一定了。不过按诸葛亮的说法既然算到一并抗击曹操的计划里,大概(脸红,仅仅是大概)也能够为刘备所用吧。就这样的兵力攻打四郡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刘备未必是一开始就与周瑜在一起。《周瑜传》写得很有意思,追击曹操的时候有刘备,但是进南郡的时候就剩下周、程了,突然换了描述对象,那么可见刘备这时候就开了小差——去哪儿了呢?至于关某绝北道咱的揣测有两个,一是刘备回归以后才关某北上,二是刘备根本就没用关某南下(长沙地方志里有关某攻打长沙的记载,不过似乎编撰时间比较晚,能否算数还有疑问),活活。
********************************
四郡的情况,本来山越蛮族多,四郡原有长官也许都不能完全控制,何况刘备?刘备所谓“略有”江南,本来就是表面招子。不然刘备本人为何驻在油口,死皮赖脸整天要地?
——

那诸葛亮还在临烝管理调拨三郡的财政收入呢,咋不能说各郡已经为刘备所控制?
***********************************
关羽领襄阳,张飞领宜都,都记载在赤壁之战以后,而关羽终生未能实领襄阳,这种虚领,有两种可能:一是赤壁之战后,立刻让两个手下虚领太守,从两个方向扩张。这时刘备是州牧,一州之牧自然有改设行政区划的权力,就算没得到夷陵,也可以改郡。二是刘备实得荆州已后,关羽虚领,张飞实领。这一点点的时间之差讨论它根本没有意义,不能说明问题。正文也提到张飞先虚后后领宜都,刘备对宜都的占有是先规划后实际的过程。
如果“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就说明“甘宁已经跟回去了”,不知道贴主的母语是中国话吗?而“先主定江南,使朗督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军民事。”这个记载没有任何时间上的意义。如果三峡在刘备手里,孙权能同意周瑜取蜀,那大概是孙吴上上下下都的医学上的白痴,历史就没什么可讲的了。
——
你忽略的是那时候根本没有宜都郡,所以张飞肯定是实领。若遥领史书的记载就应是“以飞为临江太守”,可见这宜都郡主体已经在刘备手里。

至于咱的母语是否中国话还不如问问提能看懂中国话么?“先主定江南”摆明了指出是刘备攻略四郡而没有都督荆州的时候,陈寿对荆州和江南的区别可不是那么随意的。还有一点,那两个县长所在县都远在南郡西北,由于关某一直只在战线的中部和东部,那么西北部的两个县长怎么成为刘备麾下的呢?《吴录》记载刘备入夏水,可是这地方就在江陵东边而已,那么这两个县长的来历只能用在西部委派来解释才通。什么?远距离任命?“遥领印绶”?……还是算了吧。

另外楼主的史料采择也令人无奈,《江表传》记载“从权借荆州数郡”就能成立,《三国志》的记载就“没有任何时间上的意义”,而且还很有可能有《赵云传》古本做参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19 16: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1-18 18:26 发表
且从正史记载里,也找不到任何刘表、刘琦对刘备授权继承荆州的证明。《魏书·刘表传》中记载:“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这说明,刘表生前不仅不希望刘备承袭,而且因其对刘备的雄心、能力的了解,对刘备是有所防犯的。刘琮当政时,诸葛亮等人曾劝说刘备“攻琮,荆州可有”,被刘备拒绝。这时刘表如果“继承”刘表,就属于发动政变。由此可见刘氏父子对刘备的态度。

看来楼主是不将裴注当成正史了,这也可以。
引用裴注:“魏书曰:表病笃,托国於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备曰:“诸子自贤,君其忧病。”或劝备宜从表言,备曰:“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那好既然不将这段魏书列为正史,为何偏偏将江表传列成先主传?这两段史料都是裴松之在先主传引的,咋一个就可以正了八经的列为先主传,一个就上不了台面呢?楼主可否解释一下。

就这样写东西,还好意思说别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史料就承认,能否先把自己理清了再来辩论?”当真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23 13: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1-18 18:26 发表
裴松之引注《先主传》时,引用了《江表传》“借荆州数郡”的说法,不仅表明刘备是以“借”的姿态得到孙权土地资助,“借”是双方的君子约定。同时,“数郡”之说,也从地理也为“借荆州”提供了历史证据。对比两传,很有可能是刘备先打通鲁肃这一关节,鲁肃到孙权面前提“借”,有借就有还,孙权这才答应借。所以“借荆州”这个说法显然是刘备一方运筹。

裴松之引注《先主传》时,引用了《江表传》“借荆州数郡”的说法,只是表明当时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与阁下的“借荆州”这个说法显然是刘备一方运筹的观点,无任何关系,阁下为了证明自个的观点,竟然采这种手段,就如我举文聘传的例子,莫非裴松之是表明陈寿三国志的记载是不正确的,而他引注的魏略是正确的?

QUOTE:
“而《吴书》中,关于让地刘备,有两次“借”的说法,都出现的《鲁肃传》里,“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鲁肃对孙权说)。“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鲁肃对关羽说)两次都出现在对话中,比诸《蜀书》中“借荆州”一说,有欠明确与正式。”



QUOTE:
事实上,关于荆州归属问题的历史资料中,完整的“借荆州”三个字,不是出现在《吴书》中,却是在《蜀书·先主传》中,“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我再提醒你一次,蜀书中压根就没有借荆州一说。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23 14:0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0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7-1-23 13: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鲸兄~!又节省了南飞不少功夫~~你的看法和南飞非常接近,建议你参考一下南飞最新那个超长篇。另外,《江表传》的价值一直为蜀派所否认,最好不要以此为据,目前还是只拿来做《三国志》的佐证好些。

建议鲸兄仔细分析一下《云别传》。呵呵,陈寿做了非常有意思的删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1-23 14: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笑, 江表传把吴制的郡制运用在非吴时期, 很容易让人弄混淆, 那个借荆州数郡是真实的记载, 只不过借的是后来吴国的数郡---(吴国后来可是把南郡分郡, 武陵也分部分上去补上了, 如: 公安本为武陵郡范围的, 结果被划到南郡上去了.), 江表传的数郡, 其实就是当时的一郡: 南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25 11: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1-19 12:55 发表
而湘水划地,也是做个样子,就是刘备表示服个软——毕竟是把“属于”自己的地盘划给别人。荆州南方随着北方走,北方明确南方就明确。周瑜死后刘备得了南郡,荆州就归刘备。吕蒙袭取南郡,荆州就归了东吴。

前日到是未看到这个,现在补上几句。
引用: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且看一下,孙权夺了三郡之后,却在划界之时,将零陵归还,这到底是谁服软,谁理亏?若非孙权这头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理亏,怎能将零陵归还?刘备不过由于阿瞒大军压界,不得不做出让步而已。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借荆州之说,纯属无稽之谈。话说回来,孙权固然皮厚肉粗,但怎及楼主无视基本史实,肆意腌割史料?吴粉虽众,多数乃祥林嫂之辈,将江表传与吴书反复唠叨,但若论手段之卑劣,却是无人能出楼主之右。
此贴实乃一纸荒唐言,楼主被拍得亦可称之满把辛酸泪,哈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香港李飞

晋阳侯
忠武军节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护军
好贴 7
功绩 655
帖子 403
编号 18089
注册 2004-9-19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08-10-8 17: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晋书》和《宋书》正文只云蜀(备)分南郡立宜都郡, 但从来沒有提及时间段, 倒是《宋书 地理志》其后引习凿齿云,魏武平荆州,分南郡枝江以西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刘备改为宜都郡。
十五年宜都郡到底是借地前还是后呢? 应是借地后, 只因关键之地夷陵县包括在宜都郡內, 若无借地还能包括吗?
这点和向朗所督四县同样重要, 沒借还在刘备之手的话总不成是刘备先背盟袭取吧? 随着周瑜而放弃江陵西面门戶, 军事上来说不太可能, 何解不能是《向朗传》记录有误? 又或者是如同张飞的宜都太守那样是十五年的事? (有史料给予明确的时间十五年)以后的资料也细述改名的变故, 尤其是对每郡每县皆有详细记录的《三国郡县表》。十三年曹操所分的新郡建制, 好像沒有史料那些郡已被废。

刘备分南郡立宜都郡,领夷道、佷山、夷陵三县。《三国志集解 蜀书 刘封传》注引《吴录》
夷陵州本楚地,秦属南郡,两汉因之,魏武平荊州置临江郡,蜀改为宜都郡。《方輿纪要》卷七十八
宜都郡故曰临江,建安十三年魏武分南郡立,寻入吴,蜀先主十五年改今名,二十四年复入吴。《三国志补编 三国郡县表 卷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08-11-20 23: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刘备虽然直接攻下江南四郡,但四郡的主权在孙权,不在刘备。刘备没有四郡的主权,只得求公安一地(即油江口)作为根据地。所谓“借荆州”就是把江陵及江南四郡一并借给刘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oschool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
编号 82372
注册 2006-9-9


发表于 2008-11-21 13: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白鲸 于 2007-1-18 18:26 发表
所以,无论从地理意义上的“数郡”,还是从刘备真正获得荆州统治权的角度来讲,“借荆州”的表述都是比较准确的。也正是有长期的约定俗成的“借荆州”的说法,才使得《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创作时采用借鉴。“借荆州”确为有据可考的历史事件。

但是《三国演义》中写的完全不合逻辑  谈不上什么借荆州

罗先生写的孙刘联军在火烧之后一方面追杀,一方面至华容小道拦截  之后便联军解散了  各自行事
刘军自取四郡  还称借  难道精神病了

所谓借 至少得周瑜兵将从城中退出 刘备人马入驻这一过程才为实
考据历史也得考据这一点

所以《三国演义》这一段可没有采用什么史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08-11-21 18: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的意见:
吴主传记载“十五年(指建安十五年,即赤壁之战后两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孙权既然可以要求将长沙划分出汉昌郡,就表明他占有四郡主权。所以“单刀赴会”时,鲁肃理所当然要问关羽要回这些土地。

[ 本帖最后由 关张马黄 于 2008-11-21 19:3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可爱小马驹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960
编号 90695
注册 2006-11-9


发表于 2008-11-21 19: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十五年多了,楼上根据啥说是“建安十五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08-11-21 20: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

七年,权母吴氏薨。
    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
(会稽)程普讨乐安。太史慈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等为剧县令长。
    九年,权弟丹杨太守翊为左右所害,以从兄瑜代翊。
    十年,权使贺齐讨上饶,分为建平县。
    十二年,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
    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淩统、董袭等尽
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是岁,使贺齐
讨黟、歙,分歙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县,以六县为新都郡。荆州牧刘表死,鲁肃
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
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同瑜、程普等
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
仪,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
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
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时甘宁在夷陵,为仁党所围,用吕蒙计,留淩统以拒仁,以其
半救宁,军以胜反。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
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十四年,瑜、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权
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
    十五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初,曹
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
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

那你给我解释一下《吴主传》中那些九年、十年了,反正《吴主传》中十三年那段就是说征黄祖和赤壁之战的事,依照这样推断十五年就是赤壁之战后两年的事,应该不会解释错吧!

[ 本帖最后由 关张马黄 于 2008-11-21 20:2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可爱小马驹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960
编号 90695
注册 2006-11-9


发表于 2008-11-21 20: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陆口在哪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08-11-21 21: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08-11-21 20:24 发表
陆口在哪里?

陆口大概就是指益阳陆贾山一带的一个渡口,我也是听人说的。《演义》说单刀赴会在陆口进行,正史记载是益阳,陆口属于益阳范围,可能就是在陆口进行也说不定哦!不过,你问这个有什么用呢?
如果关于陆口的地理位置说错了,请他人指正,其实我没去过陆口,详细位置也不太清楚。

[ 本帖最后由 关张马黄 于 2008-11-21 22:0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诸葛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67
编号 279144
注册 2008-5-23


发表于 2008-11-21 22: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张马黄 于 2008-11-21 21:58 发表

陆口大概就是指益阳陆贾山一带的一个渡口,我也是听人说的。《演义》说单刀赴会在陆口进行,正史记载是益阳,陆口属于益阳范围,可能就是在陆口进行也说不定哦!不过,你问这个有什么用呢?
如果关于陆口的地 ...

鲁肃为汉昌太守却要屯兵陆口,恐怕这分割权没有奏效。孙权只是形式上说分长沙一部分地作为汉昌,也谈不上孙权当时就占有长沙。如果要求鲁肃为汉昌太守,又何必不直接叫鲁肃去汉昌上任,而要屯兵陆口呢?只能说主权在刘备手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08-11-21 22: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诸葛周 于 2008-11-21 22:14 发表

鲁肃为汉昌太守却要屯兵陆口,恐怕这分割权没有奏效。孙权只是形式上说分长沙一部分地作为汉昌,也谈不上孙权当时就占有长沙。如果要求鲁肃为汉昌太守,又何必不直接叫鲁肃去汉昌上任,而要屯兵陆口呢?只能说 ...

可能刚刚分出一块地,还没有建好郡城,所以只得暂时驻军在陆口。更何况陆口位置也很重要,鲁肃在那里驻军并没有什么不对。你也说不出刘备当时拥有四郡的主权,光说刘备拥有主权是没用的,得拿出点证据来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诸葛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67
编号 279144
注册 2008-5-23


发表于 2008-11-21 22: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 关张马黄 的帖子

笑话,说明了要在长沙分出汉昌郡来,没有郡城,孙权怎么个分法吗?刘备攻下四郡,四郡太守皆降,还派诸葛亮征调四郡税收。没有主权岂能征税?刘备之所以在公安驻军,完全是由于刘琦死了之后,郡下的人一致推举他到公安去当荆州牧,所以才有“治公安”的说法,因此不在四郡而去了公安。
原文“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7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7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3 20: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90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