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北伐, 作者:孔门弟子,转自大话三国
性别:未知-离线 月影如水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6
编号 76
注册 2003-8-22


发表于 2004-3-5 12: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萨苏在《陇右西凉--谈魏延的子午谷奇袭》转述了中央台讲南北朝史的孙恭恂教授在此问题上的观点:

北伐目的是什么?打的魏军落花流水,驱除曹魏,一统中原,这就是魏延想的。事实上蜀汉和魏国的国力相差七倍,单靠现有的军事力量,就展开蜀魏的决战对蜀国真的有利吗? 答案显然不乐观。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并非与魏国决战,而在于斩断魏国右臂,控制河西走廊,改蜀汉南北攻势为东西攻势,依靠雍凉积蓄力量,这是比较现实的作战方针。事实上,如果不是街亭失利,此消彼长,吴蜀联合军与魏国的力量对比就会出现变化。这是诸葛亮从全局上对隆中对的修正,他清醒的认识到荆州不可以复得,益州不足以制天下,控制民风剽悍的西凉,自西向东居高临下,则为蜀汉取得北周灭齐的君临态势。如果攻占雍凉,后来北伐困扰孔明的兵员、粮运,甚至人才问题均可迎刃而解,而且背后还没有一个可能随时背盟的东吴。

消化了凉州以后,蜀吴就可以象两个不同方向的绞索,慢慢的把魏国绞死。诸葛亮是并不打算毕其功于一役。

这与骨架龙《也说魏延的奇兵》的观点是类似的,在这一问题上,我赞同以上两位的看法。表面上这似乎已经回答了蜀汉为何北伐的问题——不可坐而待毙,应以攻为首,占领陇右,才有可能图存于三国,进而恢复中原,统一天下。但如果我们的问题意识更深入一步,这个问题仍然有探讨的必要:蜀汉是否应当休养生息、积蓄国力,因为凭蜀国地理上的险要地形,防守远远比进攻容易;更因为凭蜀汉之国力,总体上根本不可能与曹魏抗衡,蜀国为什么不能搞睦邻友好政策,来个和平共处,而为什么一定要征伐天下呢?

事实上,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在历史上已有人提出质疑:

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有国者不务保安境内,绥静百姓,而好开辟土地,征伐天下,未为得计也。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吴大鸿胪张俨:《默记》]

我们首先来看,这样做有没有可能:

张辽文远在反驳《诸葛村夫的十大过错》的帖子中说:“穷兵黩武之说更是不懂历史。当时蜀汉只有益州一地,如果只守,更加不是中原对手,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开拓土地,增强实力,按当时情况,不进攻更是坐以待毙。”这个观点的前提是:蜀汉要“以中原为对手”。如果拿掉这个前提,以蜀汉之国力,兼以占有汉中之有利地势,如果能君臣一心、上下用命,割据自守并非做不到,而且防守一定会比进攻有更大的胜算。也就是张俨所谓“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

当然,有人会指出蜀汉要以消灭魏国为目标,因为:1.诸葛亮是以兴复汉室为目标的,他自己也是这样表述北伐目标的,即使知其不可(明知希望渺茫),也要勉力为之;2.三国对峙,你不尽力使自己强大,最后必然被别国灭亡,所以要进攻占更多的地盘以逐步抗衡。其实这两点都有可商榷之处。

关于第一点,萨苏的文章中也指出过,恢复中原主要是作为一个鼓舞人心的口号而已。事实上,我们以解释学的眼光来看历史也会看到,三国时代各国都是要图存或争霸,“诸葛亮一心为恢复汉室”主要是后来的文人学者的观念附会和理想化塑造,以诸葛亮个人的观念或理想作为北伐的主要动因是站不住脚的。而从蜀国的形势上讲,在当时现实的国力对比情况下,诸葛亮肯定明白蜀国是不可能完全消灭魏国,也不可能统一天下的,这一点,每一个理性和清醒的人都会看到。因此,蜀国的现实国策不可能是消灭魏国统一天下,而只能是先立足于图存,等待魏国发生内乱或别的意外发生。

关于第二点,我们首先要指出,蜀国依险要地形割据自守并非做不到,而且比进攻胜算更大;其次,我们读历史不能囿于历史的窠臼,后来邓艾钟会等确实是进攻并灭了蜀国,且不论这一成功建立在很大偶然性之上,其实若不是诸葛亮连年北伐消耗和削弱了国力,邓艾即使奇袭也未必能获得成功;再者,就当时的历史来看,曹丕称帝以后,内部统治面临很多问题,曹魏统治集团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用力的中心是在内而非在外,从当时的蜀魏攻守来说,也主要是蜀汉进攻而非曹魏进攻。如果不是诸葛亮一再进攻,至少在几十年的时间内,曹魏既不想(我下面展开分析这一点)也不可能消灭蜀国。

还有一点:如果蜀国并非以统一中原作为战略目标,而是以防守作为目标的话,占据汉中、剑阁一线防守比占据陇右以后防守更容易。因为蜀国与陇右之间的山路是艰险的,而且人烟较少,而陇右多为畜牧区,如果要驻扎大军,必须从蜀中运粮,而这一粮道又很容易被以长安为基地的魏军切断。也就是说,陇右只有作为进攻的一翼配合汉中军队进攻关中才有其意义。假如蜀国想占据陇右便止步不前的话,根本不可能守住。但如果蜀国的目标是占据陇右再进攻关中的话,无疑意味着要与魏国做全面对抗与总体决战,因为关中那时已成为魏国的核心统治区之一。而与魏国全面对抗与总体决战并非蜀国所愿,也非其能做到的。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的是:蜀国依险要地形割据自守并非做不到,而且比进攻胜算更大;蜀国在防守的基础上修养生息,注重内部发展,魏国不可能灭掉蜀国(至少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魏国用心在内,并未大规模进攻蜀国,而一直是蜀汉在进攻;恢复中原并非一定是诸葛亮和蜀国的真正目标;如果蜀国目标并非一定要统一天下,防守远远比进攻容易做到;如果蜀国立足于防守的话,占据汉中、剑阁一线防守比占据陇右以后防守更容易。那么如果我们还能分析出魏国并非一定要灭掉蜀国的话,诸葛亮的北伐似乎完全成了劳民伤财、徒劳且不必要的战略错误了?

诸葛亮之所以明知北伐有种种不利因素,而且要在对于蜀国而言北伐并非如此必要的情况下,不断出兵北伐,根本上是由蜀国的立国精神与统治必要决定的。

关于魏蜀吴三国的立国精神,我们从它们各自的国号就可以窥到一斑:“魏”、“吴”都是地域性符号,这两个字主要标示各自的地域。曹丕以“魏”为国号,当然主要是由于曹操受封魏王(封地在邺,属古魏地)。但我们要看到,以“魏”为国号,意在强调政权的地域性根源,以获得以魏地为核心地区的北方士人的认同。吴之立国,更是完全体现其作为地域性政权的特点。而蜀之立国,以“汉”为国号,是强调对汉代文化符号的直接继承。

这里需要做一点辨析,历朝国号之确立很多都是以其最初的封地为号的,最早的夏商周情况特殊一点(由部落建国与后来的统一王朝不同),后来的如秦、汉(西汉)、晋(西晋)、隋、唐、宋皆是如此。已封地为国号,首先是为标示政权的宗法地域之源,其次因为这些政权都是由封地地域起家,逐步扩张兼并而建立统一王朝的,开国大臣中多为从原封地地区而来,因此权力基础方面需要依靠核心区世族势力的支持(陈寅恪在《唐代政治述论稿》中充分论述了关陇集团在唐政治中的作用),以原封地为国号即有此义。魏、吴国号之确立,即是立足于割据政权的现实,以争取本地世族的支持为首义。我们可以看到,在此前的历史中,魏吴从来不是中央政权符号,而只是割据的诸侯国的号。

历史上也有一些政权,并非以封地为国号。比如农民起义军因无所谓封地,便不可能以此为号,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的权力基础不是要争取地域世族的支持,而是要获得更广泛的农民的支持,比如李自成的大顺。再如两个中间篡位的短命王朝——王莽的新和武则天的周,他们采用这样的国号是为了显示自己受命于天,或以恢复古制建立新政,新和周都是作为王天下的符号而不是地域符号,同样因为他们的权力基础不是要争取地域世族的支持。更多的情况是由于此前的统一王朝深入人心,新王朝采用原来王朝符号作为国号以标示权力的继承性,以继承性来获得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比如东汉、东晋、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和南唐(他们的国号都是唐)。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蜀汉政权即是属于这种情况。

蜀汉选择继承性来标示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是主动的选择,但也是不得不然。

从条件上说,采用原王朝国号要求统治者与原王朝有血缘继承性,或至少是同宗。刘备与汉王朝的血缘联系并非那么直接,他为了论证蜀汉政权对汉室的继承性,不得不把这一血缘联系过分渲染与夸大。而刘备之所以无法象曹魏和孙权那样以地域性符号作为国号,而选择继承汉作为自己的国号,除了自己姓刘有这一尚可利用的条件以外,是有下面的苦衷:

一、刘备早期一直是一个流徙性政权,没有建立自己固定的根据地,也便没有获得某一固定地域世族的支持。这意味着他的政权不能也不必要以某一地域符号标示。而长期流徙带来的有利影响就是使刘备对多个地区的士人有影响,而唯一能对这些不同地区士人起到连接作用的就是“汉”这一原王朝符号。

二、蜀国的统治集团构成与魏吴有很大差异。魏国和吴国的统治层都来源于当地,并已本地作为人才、兵员的来源和储备库,其政权基础也主要来自于本地世族的支持。只有蜀汉的统治层分为“原从”、“荆州”和“蜀地”三部分,结构复杂,并且蜀国本地人一直没有成为蜀汉最核心的统治势力,最上层一直是原从和荆州士人占主导。也就是说,蜀汉政权对蜀国人来说更多是一个外来政权。但蜀汉的兵员构成及人才后备又必须依赖于蜀国本地人,如何使作为兵员及下层统治基础的本地人心甘情愿地接受上层非本地人势力的统治,对于蜀汉统治者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

蜀汉要把原来来自不同地域的追随者集合在一个名号下,要使蜀国的人民和士人相信自己有资格统治他们,决定了刘备必须采用“汉”这一国号。如果用“蜀”的话,一来原从与荆州人马会没有归属感,再者,把刘备看作外来人的蜀人未必会认同。

但如果以“汉”作为国号,国策上北伐便成为必然(或说不得不然),因为以继承汉中央政权作为立国精神基础,必然不能局限于蜀地一隅,否则你就无法向人民交代,无以号召人民,无以向人民说明你凭什么统治这里,无以获得士人的支持。

蜀汉政权要向人民显示和证实自己汉王朝对的继承性,必须有北伐进取中原的动作,因此诸葛亮必须不断出兵。但诸葛亮也知道以蜀之国力与军力不可能推翻、消灭魏国,所以诸葛亮不会同意魏延直取长安的做法,因为一来那样守不住,二来他并不想与魏国展开总决战,所以诸葛亮只会采取稳妥、损失最小的战略方向——进攻陇右。对蜀国而言,不希望北伐引起魏国的过分重视,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蜀魏能有一种双方伤亡都不大的僵持状态,而蜀国能不断有一些小的胜利以向民众交代。虽然诸葛亮(以及后来的姜维)明知这样对蜀国消耗很大,但北伐却是不得不为之的一件苦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mf48

富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4
功绩 441
帖子 2036
编号 1760
注册 2003-10-31


这篇文章说得虽有理,但我认为,不能以今人的观点衡量古人。
还有些人认为:“魏地广人多,等它发展了就更难对付了;故蜀拼了老命也要骚扰他。”
但是,历史上,诸葛亮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还是接受出师表的说法,是为了报先帝之恩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歡喜遊龍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24
编号 4727
注册 2004-1-24


发表于 2004-3-5 17: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mf48于2004-03-05, 14:55:59发表
这篇文章说得虽有理,但我认为,不能以今人的观点衡量古人。
还有些人认为:“魏地广人多,等它发展了就更难对付了;故蜀拼了老命也要骚扰他。”
但是,历史上,诸葛亮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还是接受出师表的说法,是为了报先帝之恩吧。

赞同,不过出师表的准确性不也应该受到怀疑吗?
也不一定是诸葛亮的真实想法
中国人不是向来说一套做一套的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4-3-6 09: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1、诸葛亮的理想,诸葛亮的理想肯定不是维持一个割据的政权,否则他当时就不会出来辅佐势力孤小的刘备了,投奔曹操孙权甚至刘表都会好的多,年轻的诸葛亮的理想肯定还真是向往恢复汉室的。当然经过荆州丢失和彝林惨败,诸葛亮肯定也知道希望渐小,但心中的理想不可能完全改变,比如荀彧荀攸等跟随曹操那么久,忠于汉室的观念还是没有变,诸葛亮坚持理想是很正常的事。

2、北伐的可能性,当时魏蜀的差距是大,但还远没有到完全不能打的地步,比起刘备在新野时毕竟情况还好很多,既然当时诸葛亮都肯追随刘备效命,没有理由会认为此时诸葛亮就丧失信心了,也许其他人会认为希望不大,但诸葛亮肯定不会这么想,毕竟已经有了一块根据地了,进可攻退可守。从实际进展情况看,由于诸葛亮与孙吴达成了同盟,较好地处理了南蛮之地,蜀国可以全力投入北伐,而魏国却受孙吴的牵制,无法全力投入西线。就投入兵力而言,双方相差其实并不多。当然在战争过程中,兵粮运输问题,双方将领战术能力对决问题,都是在实际发生的问题,并不是战略决策时所能估计到的。孙权决心抗曹,也不能预料周瑜会取得大胜,曹操取胜是正常的结果,但孙权依然选择了主动迎击。
3、方案的比选。主动出击北伐(蜀国实际采取的策略)和稳固防守伺机而动(吴国基本上是这一种)哪种更有利?从兴汉(对于诸葛亮来说只要姓刘的统一了,就算兴汉,比如以前刘秀)的角度来说,无疑后者基本上就没什么希望了,天上掉陷饼是不现实的,而且从后面吴国的表现看,在淮南两次叛乱的情况下,吴国依然没有什么作为,前者的希望自然要大一些。从保持蜀国政权的安危来说,说不定稳固防守伺机而动还好些,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就不去争论了。如果兴汉无望,蜀国割据多少年对诸葛亮来说并没什么意义,40年和60年有多少区别吗,而且身后的事也没法管了。所以在总体希望比较小的情况下,诸葛亮选择了一种相对希望(对兴汉来说)比较大的做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4-3-6 11: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一些看法可以说是以事后诸葛亮的结果来分析的,实际也不尽然,说点个人看法:

1。局部兵力对比:蜀国虽然是一州之力,总体实力相对于魏国来说当然差距很大,但作为与魏国接壤局部,前线军事力量对比差距并不大,魏国各州需要留守驻军,寿春有东吴方面牵制,与蜀国前线对垒的兵力或者说机动兵力,并非压倒式的优势,从历次北伐的双方兵力对比结果来看,魏虽占有一定优势,但较分散,从后来陈仓守军的数量就可以看出。因此蜀国在局部获胜并不是不可能,当然与战役战术实施得当用人得当有很大的关系。第一次北伐因先胜后败,主要是马谡的用兵错误导致。

2。诸葛的战略思路:当然以诸葛亮的才智当然并非不知道北伐及统一中原的难度何其大,实际上自荆州失去后,加上刘备夷陵战败后,诸葛亮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平定南蛮,治理内政,为北伐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诸葛修正了原先隆中对的策略,兵出秦川与兵出宛洛,修正为夺占陇右,取得根据地后,相机夺占长安,积小胜为大胜的军事战略,从诸葛事后的多次北伐就可以看出,诸葛的战略就是不与魏军打持久的消耗战,在战略上取守势,战略姿态上取攻势。而魏延的偷袭长安的策略不被采用,且不说夺取长安的可能性有多大,即使夺取了长安,在陇右没有平定的情况下,如何防守?最后陷于两面夹击的可能性较大,占领长安后,关中可不战而定只是一相情愿的想法,毕竟不是巩固的根据地,即使有投降者也有摇摆观望者,也肯定有誓死如归者,这样没有坚固的后方,在长安与魏军战略决战,而蜀军战线太长,补给困难,后援不继,陇右诸军蠢蠢欲动,其结果蜀军陷于战地而不能拔,危矣,若此战败,蜀国即亡也。
3。关于楼主所说诸葛北伐是为了伸张恢复大汉的政治旗帜,这个偶认为不是主要理由,诸葛北伐的根本目的还是扩展蜀国的疆土,扩大生存的根基,偏安一域,坐守待毙,苟延残喘,不思进取也与诸葛亮生平的志向不符。诸葛受后人景仰的很大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矢志不移,而当时北伐夺取陇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完全从后来的结果来推测前人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妥当的。北伐错过了几次好的机会,与每次北伐的具体战术实施,用人是否得当有着密切联系,不能因为北伐未获战果而推出北伐错误的结论,北伐毕竟只是一个战略方向问题,能否获得战果和具体的战术实施相关。
4。因为只有一州之地就不具备争天下的想法显然不妥,任何势力都是由小到大的,刘邦向东争天下也是由小到大的,只是条件比诸葛的条件要好的多而已。因为弱小就该不思进取显然不值一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3-12 16:4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后主的料,  大家都明白,  诸葛亮即使不北伐,  难道他要处理的内务就会减少? 我怎么也想不出诸葛亮不北伐就能多或个几十年出来这样的想法.  

另外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蜀国的军事人才的消逝,  如果此时蜀国还要息武从文,  坚壁而内治, 可以想象无将可使的局面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2 人在线 - 0 位会员(0 隐身), 2 位游客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1 12: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67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