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转贴]中国译制片历史综述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转贴]中国译制片历史综述
六韬五略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9
编号
148
注册
2003-8-25
#1
发表于 2006-7-24 00: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贴]中国译制片历史综述
中国译制片历史综述
作为我国电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电影译制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它与新中国同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艰苦创业到兴旺发达的的历史发展,为中国的亿万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艺术享受。电影译制是一种文化事业,一种经济产业,一种艺术创造形式,一种大众娱乐方式;同整个电影事业一样,电影译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在中国对外开放、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看进口大片已经是一种时尚;人们尽情领略异国的风土人情,看到银幕上的外国人操着地道标准的汉语普通话,言谈举止和谐得天衣无缝,足以以假乱真。然而,在这精彩与辉煌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电影译制工作艰苦的探索,不懈的努力。半个世纪的电影译制事业造就了一大批电影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人们对毕克、李梓、乔榛、丁建华这些配音演员的名字已经耳熟能详。
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几乎就在西方人发明电影的同时。1896年,也就是电影诞生的第二年,一种叫做"西洋影戏"的影像节目在上海的徐园上映,那就是最早进入我国的外国电影。自那时以后到新中国建立以前的半个世纪里,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一种技术,一种艺术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到1934年,中国的电影院已经有三百余家,到1948年已达六百余家。然而,那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正遭受外国的侵略,中国电影的生产和放映大多把持在外国公司的手里,影院里上映的多数是外国影片,中国民族电影工业只能在外国电影垄断的夹缝中奋力抗争,虽然成立了几家一定实力的电影公司,如新亚影片公司、明星公司等等,后来也拍摄出了一些象《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杰作,但从规模和技术上都无法与外国电影抗衡。例如,1946年在上海所放映了383部故事片,其中美国片352部,占92%;英国片15部,占3.9%;苏联片3部,占不到1%,中国影片13部,仅占3.4%。今天回顾那段外国电影涌入中国的历史,我们感到的是无奈和悲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由于当时进入中国的电影一般都是默片,不存在语言翻译的问题,后来有了一些有声片,一般都是原文放映。为了帮助观众理解这些有声片,当时的影院也想出了一些办法,如印发故事说明书、放映幻灯小字幕、由解说员解说等等,少数影院还有"译意风",在电影放映时现场翻译。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译制,也就是将外国原版影片加工成用中文配音的影片,是到解放前后才出现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可以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电影事业了,国产片的生产和放映成为电影事业的主体,同时,我们也没有停止外国电影的引进,迄今为止,我国每年都或多或少地进口一些外国电影,以满足观众在文化娱乐上的这种需要。为了方便广大观众观看这些外国电影,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中国电影工作者对外国电影的音响录音进行了重新加工,配上了与画面同步的中文对白,受到了广大电影观众的欢迎,这无疑为外国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有了对这种电影生产的大量的、持续的需要,我国出现了几家专门从事电影译制的单位,形成了电影产业当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在这些电影译制单位中,历史长,产最量大,艺术成就最高的有三家,即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八一电影制片厂。这三家电影译制单位的发展代表了我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电影译制事业的缩影。在电影译制事业的蓬勃发展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他们在译制片译制生产的导演、录音、编辑,尤其是在配音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创造,使外国电影的配音制作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在中国文化艺术的百花园中又培育出了一朵奇葩。目前大多数国家都自己的译制片生产,有些国家的水平也相当高,如我国周边的日本、韩国,他们将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国家的电影加工成有日语、韩语配音的影片,但无论在规模和艺术水平方面,中国是远远领先的。另外,电视译制与电影译制有许多相同之处 ,电影译制艺术的积累也为今天高质量的电视译制片的大量生产创造了条件。
纵观历史,我们看到中国的电影译制事业的发展是与新中国的历史发展相一致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文革"前1949至1966年这十七年的创建和初步发展时期、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革"时期、1976年"文革"结束以后,特别是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25年的大发展时期。
一、创业和初步发展时期
最早开创我国电影译制事业的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这个电影制片厂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就开始筹建了,原名为东北电影公司,厂址在长春,1946年10月1日正式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人员主要由来自延安的电影工作者、日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的遗留人员、东北地区当地的一些电影工作者组成。解放战争东北战役期间,东北电影制片厂迁至黑龙江北部的一个小城兴山,1949年长春解放后又搬迁回长春。第一任厂长是舒群。1946年,袁牧之从苏联学习归来,被任命为第二任厂长。1948年,当时地处兴山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已建厂三年,初具规模,袁牧之踌躇满志,决心大干一场,他提出了七种影片的生产计划,即新闻片、艺术片、科教片、美术片、翻译片、幻灯片、新闻照片,其中翻译片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译制片。
袁牧之注意到,当时所放映的苏联电影都是原版的俄语电影,有些电影加上了一些中文字幕,但还是让观众难以理解,于是产生了要为这些电影配上与演员表演同步的汉语对白的想法。1948年7月的一天,他找到当时厂里编导、表演能力都很强的袁乃晨商量此事,他们的想法一拍即合,于是袁牧之就把创办电影译制的工作交给了袁乃晨,袁乃晨欣然接受,随即开展工作。袁乃晨是部队话剧演员出身,既有艺术才华又朴素干练,他只身来到哈尔滨南岗区的莫斯科电影院,找到苏联影片进出口公司的总代理聂斯库伯,与他商洽翻译苏联影片的业务。此前,已经有一些苏联电影在上映之前进行了加文字幕等翻译性质的处理,是由香港和印度等地的电影公司制作的。起初,聂斯库伯不太相信东北电影制片厂能够做好苏联电影的翻译,几经周折,在袁牧之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袁乃晨终于与苏方签订了为苏联电影做翻译配音的合同,一个月后,他们拿到了第一份准备翻译的电影原本《马特络夫》。袁牧之和袁乃晨马上组织人员,安排设备,全力以赴地开始了译制工作。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他们一步步地摸索,一次次地试验,终于于1949年5月完成了全部的译制工作。
影片译制完成后,安排在厂里的小礼堂试映,请来了包括聂斯库伯在内的有关人员观摩,结果大获成功,放映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全厂职工欢呼雀跃,无比激动。聂斯库伯连声说好,同意以后所有的苏联电影的华语翻译都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来做。此片正式定名为《一个普通的战士》,由袁乃晨导演,孟广钧、桴鸣、刘迟翻译,张家克、高岛小二郎录音,主要配音演员有张玉昆、吴静等。1949年8月开始公映,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就是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译制片的诞生过程,人们赞誉袁乃晨在开创我国译制片事业上的杰出贡献,称他为"中国译制片之父"。
《一个普通的战士》的译制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人员,他们毫不懈怠,一部又一部地译制新片,一发不可收拾,仅在1949年的下半年就接连完成了另外两部苏联电影的翻译,即《俄国问题》、《伟大的转折》。第二年的产量更令人咋舌,多达31部。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的译制片不仅在北方上映,在南方也同样受到欢迎,尤其在具有中国民族电影光荣传统的上海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些译制片令上海的观众耳目一新,更激发了那里的专业电影界同行开展电影译制的热情。
上海电影译制厂是我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电影译制的厂家,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11月16日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翻译片组。1957年4月7日,翻译片组脱离上海电影制片厂,成为独立的电影生产单位,并命名为上海电影译制厂。1949年冬,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翻译片组刚刚成立就接到中央电影局要求其在第二年完成10部电影翻译的任务,组长陈叙一随即带领周彦、寇嘉弼、陈锦荣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参观学习,向那里的同行学习经验。陈叙一一行于年底返回上海,马上就开始准备第一部电影的翻译工作。1950年三月,《团的儿子》(即《小英雄》)的译制工作全面展开,担任翻译的是陈涓、杨范,导演是周彦、寇嘉弼,配音演员有姚念贻、张同凝、陈松筠、邱岳峰。他们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于1951年1月成功地完成了上海电影译制厂历史上的第一部作品《小英雄》。不仅如此,到1951年年底,上海电影制片长翻译片组共完成11部电影的翻译,超额完成了中央电影局下达的任务。
万事开头难。建国初期,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新中国的第一代电影译制工作者不畏艰难,白手起家,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电影译制事业的开创,一开始就大胆实践,艺术上精益求精,在艰苦的条件下,使用极为简陋的设备,生产出了高质量的艺术产品。为了符合译文的口语化和画面对口形的要求,《一个普通的战士》脚本的中文译稿几经修改。排练时,袁乃晨用秒表掌握时间,与孟广钧一起反复实验琢磨,逐个纠正拼音上的问题和不足。比如,配音演员说出的中文的口型的开合程度及其节奏必须与俄文一致,同时又不能顾此失彼,说出的中文不能过于僵硬,为此他们反复修改调整译文,直到满意为止。再比如,电影中马特落索夫在冲向敌人的碉堡时高呼:"乌拉!"俄文的意思是"万岁",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他们就试着用我们的战士在战场上常用的字眼"冲啊!",结果口型合适,听起来很自然,效果很好。
电影艺术是声、光、电等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且同戏剧表演艺术结合的结果,所以译制片的质量除了取决于导演、翻译、配音人员的艺术水平外,还取决与录音技术人员和录音技术设备的水平。在我国译制片产业诞生之初,各个译制单位负的录音设备都是非常简陋的,器材都是东拼西凑,很不配套。但是我国第一代电影技术工作者一开始就大胆研究,努力探索,充分发掘当时现有设备的潜力,因陋就简,努力提高录音质量,同时他们也不断地进行设备的革新改造,大力提高录音效果。
上海电影制片厂虽然在大都市,那时的条件也十分简陋。1949年6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本部搬迁至梵皇渡路,他们把一间十五、六平方米的一个旧汽车棚改装成一个放映间,墙壁刷上白色后加上木框权当作银幕,录音间设在厂部三层楼的楼顶上,安装了一台放映机和一台苏联制造的小型单声道光学录音机,他们用麻袋片包上稻草覆盖在墙壁上当作隔音板,一段时间以后显得十分破旧,大家戏称这个录音间为"露音间"。他们冬天用棉被挡风,夏天弄来一些冰块降温,录音的环境很差。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制作出了《乡村女教师》、《列宁在一九一八》等一大批制作精良的上乘之作,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译制片经典。
195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在生产译制片时,由于翻译、配音、合成等多道工序中需要反复放映电影的某一个片段,由于设备功能的局限,工作人员不得不卸片、倒片、装片、放映循环重复地劳动,工作量繁重,效率很低,也影响译制人员的创作情绪。当年八、九月份,放映员张银生在没有任何参考材料的情况下细心琢磨,反复实验,终于设计制造了"循环放映盘",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该设备十月份开始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当时一部译制片的生产时间从30天左右减少到20天左右。这一设备后来经过一些小的改进,一直沿用至今。1954年底,翻译片组又在国内率先使用磁性录音,以代替以前的光学录音,声音录制在磁性胶带,而不是感光胶带上了。由于磁带上的录音可以消除重录,减少了创作人员的心理压力,也节约了生产材料,是我国电影录音技术的一大进步。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录音技术人员又在磁性录音机上增加了循环录音功能,使之与放映画面同步循环录音,1963年,这套设备进一步完善,包括一套磁性循环录音系统和一套二路调音台,成为当时国内先进的定型设备,在我国当时和以后的译制片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国后,我国的电影译制事业在极短的时间内成熟,继而又迅速地、蓬勃地发展起来,实在是一个奇迹。1949年至1965年这十七年间,我国译制外国电影多达775部,平均每年多达45部左右,每年观众数以亿计。在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刚刚起步,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还相当低,文化娱乐生活的方式也很少,看电影成了当时最普及的也是最受欢迎的文化娱乐方式。在城市,电影院是最热闹的公共场所,人们或是举家扶老携幼,或是亲朋好友相约结伴,蜂拥而至,影院门口常常是熙熙攘攘,场内更是座无虚席。在农村,在厂矿,露天电影是人们的最爱,常常是当空挂起的一方银幕前,黑压压的观众一眼望不到边际,他们或坐在自己带来的小木凳上,或站在后边,还有人坐在远处的墙头上、大树上,成千上万的人凝神观看,鸦雀无声。那时候,来自异国他乡的外国电影倍受欢迎,外国电影让他们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异国风情。译制片克服了外国电影和中国观众间的语言的障碍,很容易让普通的中国观众接受,此外,外国人说中国显得很别致,与国产电影相比,外国电影有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亿万中国观众。那时的电影就像今天的电视,引领着时尚的潮流,比如,银幕上苏联姑娘穿的布拉吉(一种连衣裙)让中国姑娘们好羡慕,一时间大街上到处流行布拉吉。人群拥挤时,会听到有人用电影上的"戏词"开玩笑,大声嚷:"让列宁同志先走!"
很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初期,我国在文化上是相当开放的,进口电影国家的范围不断扩大,开始时进口的完全是苏联电影,后来扩大到东欧国家,再后来扩大到整个欧洲和亚、非、拉、美诸国。选片只考虑影片本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不在乎出产国的国家制度。这种打破意识形态界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无疑是我国译制片事业在初创时期就得以大发展的前提。十七年时期,我国曾从32个国家进口电影,这些国家遍及世界各个大洲,其中既有苏联、波兰、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日本、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数量上相对很少。译制片为中国人打开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面向全世界的窗口,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摆在了几亿中国人的面前。事实上,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并不一定是资本主义的,思想先进的有正义感的电影艺术家大有人在,他们对资本主义的弊端有着更切身的体会,他们的电影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更入木三分,如英国的《罪恶之家》、《抗暴记》,美国的《社会中坚》,法国的《红与黑》等等。
二、文革时期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间,中国经历了一场"文化大革命",整个国家的政治
、经济、文化都纠结在这场运动当中,作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一部分,
外国电影的译制也不可避免地融会在当时国家的政治大氛围里,打上了那个时代
的烙印,表现出那个时代的特征。
外国电影的引进与国家的外交有直接关系。建国初期,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
与资本主义国家两个阵营对垒,处于冷战状态。社会主义中国与苏联及其他东欧
,亚、非、拉美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交往密切,而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当然也没有什么文化上的交往,所以长时间以来,中
国进口的电影大多都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少数通过民间商业渠道来自资本主
义国家。六、七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发生意识形态分歧,甚至发生边界冲突,两
国彻底断交,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裂,很多原来与中国交往密切
的社会主义国家随苏联一起孤立中国,使中国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从那些国家大
量进口电影,很多电影交流的大门就此关上了。
另一方面,国际上对中国的孤立围困更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激发
人们要"独立自主,奋发图强"。遗憾的是,"极左"思潮让中国人的民族主义走过
了头,人们产生了敌视、蔑视、厌恶外国的心理,国内大批"洋奴哲学",一边要
批判苏联修整主义,一边要批判美帝国主义,似乎一切外国的东西都是坏东西,
几乎所有与外国沾边的人和事都受到了怀疑、批判、冲击,人们不敢言外国,这
样一来,中国对外交流的大门又被中国人自己从内部关得更紧了,加剧了中国对
外文化交流的孤立状态。结果,能跟中国和得来的,既不亲美也不亲苏的国家不
多了,中国身边只剩下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几个小兄弟,"文革"
期间的译制片几乎全部来自这几个国家。文革后期情况稍有好转,个别电影来自
资本主义国家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后来正式建立外
交关系,国内的政治气氛也有所松动,来自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电影多了起来
。从内容上看,"文革"时期进口的电影一般都是历史片、文学名著改变的电影,
如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年译制的波兰故事片《哥白尼》,1972年译制的苏联电影
《战争与和平》。来自西方国家的电影多数都是反映社会矛盾的影片片,如1975
年译制的美国电影《纽约奇谈》、英国的《送信人》等。尽管如此,这些电影在
当时几乎没有公映,看到的人很少。
总的来说,"文革"其间的译制片产量很少,片源国家的数量也很有限。以长
春电影制片厂为例,产量大的年份只译制十部左右,少的年份只有两部,平均每
年五部左右,是文革前的八分之一。1966年到197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了50
部电影,其中朝鲜电影26部,越南电影6部,罗马尼亚电影5部,阿尔巴尼亚电影6
部,此外,苏联电影2部,英国、美国、法国、西德、波兰电影各1部。对于当时
电影的千篇一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又哭
又笑,阿尔巴尼亚电影又搂又抱。"
"文革"时期的译制片,同当时产量很少的国产故事片一样,是"文革"文化荒
漠上的几株沙棘树,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倔强的性格保持着生命的力量,给动荡
岁月中的人们带来了难得的精神慰藉和美的享受,一些思想深刻的优秀影片也给
人们以启迪和教育。当时深受观众欢迎,后来产生较大影响的的译制片有朝鲜的
《看不见的战线》、《鲜花盛开的村庄》、《卖花姑娘》,南斯拉夫的《桥》、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阿尔巴尼亚的《伏击战》、《宁死不屈》等等。那些
在"文革"期间还坚持译制片创作生产的电影工作者们令人尊敬,尤其是那些敢于
从敏感国家进口敏感电影的人更令人敬佩,因为在那种"极左"的政治气氛中,他
们要负担着巨大的思想压力、冒着被批被整的风险进行工作,而且事实上,也确
实有人因此受到政治迫害。
三、改革开放大发展时期
"文革"结束,中国电影迎来了新的春天。突然间,从前禁止放映的和人们不
敢放映的译制片重新搬上了银幕,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老一代观众觉得惊
喜,新一代观众感到惊奇。 "文革"期间长大的青少年没想到还有这样好看的"老
电影"。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观众恢复了对外国电影的娱乐需要,急需译制厂译制
出更多、更新、更好的译制片,广大电影译制工作者则扔下了思想包袱,放开了
手脚,开始新电影的译制工作,电影译制的产量逐步恢复。1977年,我国译制了
13部外国电影,其中,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6部,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5部,北京
电影制片厂译制2部,进入80年代,我国译制片产量稳定在35部左右,后期又有增
加的趋势。2000年,我国译制片产量为42部,其中,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28部,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7部,八一电影制片厂译制7部。近三十年,尤其我国施行改
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电影译制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不仅体现在译制影
片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影片译制的质量上。另外,我国电影译制在近些年来有了
一个新动向,那就是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发展,在电视上播放译制片的需求越来越
大,很多影片是为了在电视上播映而译制的。
1985年以前,我国管理电影事业的政府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电影事
业管理局。1985年,电影事业管理局全建制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与广播、电视事业一起归口管理。"文革"以后,我国的电影事业同其它行业一
样,逐步恢复正轨并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促进译制片生产和
发行工作,电影事业管理局采取了很多措施,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在管理
和指导外国电影的引进、译制生产以及放映方面其到了关键的作用,为我国电影
译制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为了推动电影译制事业的发展,鼓励各电影译
制单位不断提高译制水平,生产出高质量的艺术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于
1979年在政府优秀电影评奖的项目中增加设立了外国影片优秀配音奖。电影事业
管理局转到广播电影电视部以后,该奖项更名为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
1979年以来,多部译制片获得这个荣誉,如《追捕》、《舞台生涯》、《永恒的
爱情》、《苔丝》、《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此外,中国电影家协会
主持评选的中国电影金鸡奖中也设立了最佳译制片奖,译制片《阿甘正传》等曾
获此殊荣。
近三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大增,电影科
技也随之突飞猛进,我国早期译制片的录音效果已经不能与今天的同日而语,如
今的译制片录音已从单声道效果发展到立体声效果,再从立体声效果发展到环绕
立体声的效果,一个译制厂家可以录制多种制式的电影配音。当然,这个结果不
是轻易得来的,它饱含着一代又一代电影译制科技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上海电
影译制厂的科技人员依靠当地科技优势及自身的努力一直走在电影译制录音科技
的前列。1977年,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录音师与其它单位的同行合作,设计建造了
强吸引录音棚,可以多话筒、多声道录音,可以采用人工混响、延迟混响手段对
录制的对白和背景音乐等进行加工润色。1979年,他们又在这套设备中增加了上
海生产的三声道磁性录音机和六路调音台,使录制的声音更加清晰纯正、自然优
美,于同年获得文化部科技进步奖。为了使译制片录音技术与国内外电影摄制录
音技术同步,满足当时译制外国使用高技术手段摄制的影片的需要,上海电影译
制厂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引进一套国外的先进录音设备,成立了由彭志超、何
祖康、俞嘉年、扬培德四人组成的工艺改革试验小组,对进口设备进行分析研究
,制定了符合本厂实际的布置方案,成功地进行了安装、检测和调试。这套设备
吸收和利用了电视音像先进技术,发挥了电视音像技术中电子技术含量高、操作
灵活的特点,采用时间码同步控制技术,通过十二路调音台在录像磁带上进行译
制录音,既提高了录音质量,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此告别了多年来使用的
影片分段循环放映的老办法,又一次实现了电影译制录音的技术的飞跃。目前,
我国主要的电影译制单位都使用了当代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全能够满足国际电影
市场电影译制的需要,如我国电影译制的后起之秀八一电影制片厂就可以译制SR
,SRD, DTS立体声制式的电影。
经过多年的实践,上海电影译制厂的电影译制工作者们总结出了一套条理分
明,行之有效的配音的工作程序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即看全片、初对、复对
、排戏、实录、鉴定、补戏、混录这八个阶段,其它译制厂虽然没有进行这样的
理论总结,但也都是按照这样的一套程序进行生产的。这其实就是译制一部影片
所必需的八个环节、八道工序,它们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每道工序都
要完成一项核心的、关键性的工作,有些工序还在技术或艺术上有很高的要求,
需要有掌握了相应专门技术的专业人员来完成。由此可见,我国电影译制工作者
已经掌握了电影译制的基本规律,而且在大量实践和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造
出了一系列的满足电影译制生产各种需要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手段,从而使我国电
影译制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健全的、专业性很强的一个专门行业。
支撑起这个成熟行业的中坚力量是掌握了各项专业技术的专门人才队伍,即
电影脚本翻译、译制导演、录音师、录音设备技师、配音演员等等。由于电影译
制生产内容的特殊性,这些专业人员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翻译、导演、录音师、演
员,他们要掌握有电影译制专业特点的特殊技艺。如电影剧本的翻译就有别于其
它类型的翻译,因为电影对白语言具有电影艺术的特殊性,是生活化的、口语话
的语言,是银幕人物形象的语言。电影翻译还必须考虑到对口型的问题。所以,
电影翻译必须熟悉电影艺术规律,保证译文具有电影艺术性,能够满足配音的特
殊需要。几十年来,在我国电影译制事业中涌现出很多艺术成就卓著的电影翻译
家,他们长期从事电影翻译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翻译了大量的电影剧本,
为中国电影译制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刘迟、黎歌,吴戴尧
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陈叙一、朱晓婷,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刘大勇等等。
电影剧本翻译完成后,译制进入排演、录音阶段,这时需要译制导演、配音
演员、录音师配合工作。当代先进的电子、声学科技,丰富的国外影片资源为当
代电影译制人搭建了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大舞台,新时期的电影译制的导演、录
音师继承和发展了老一辈的技艺和优良作风,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新时期的电
影译制事业中创造了新的辉煌。他们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充分利用新的
科技手段,广开艺术思路,以全新的艺术观念制作出了一大批有时代特征的译制
片精品,把电影译制的制作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果我们将近些年来译
制的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等与过去的相比,我们会发现,新
译制的影片在配音效果上的进步是巨大的。在这些影片的很多场面里,虽然多个
人物的对白、背景音乐、枪炮声等交织在一起,我们不会觉得很混乱,相反,这
些声音的层次非常分明,同时又和谐统一。再比如,现在译制片中的爆炸声极具
震撼力但又并不刺耳,这是因为爆炸声后留下了一段静音的结果,虽然爆炸声本
身的分贝数并不高,但由于有后面一段时间静音的衬托,让人觉得已经震耳欲聋
了。所有这些进步都是导演、录音师们不断学习、揣摩、探索和实践的结果。三
十年来,有很多优秀的译制片导演和录音师脱颖而出,令人瞩目,如导演徐雁、
武经纬、林白、彭河等,录音师何祖康、董保胜、张磊等。
所有电影译制工作者都是幕后英雄,他们的一切努力和艺术追求都只能通过
音响、特别是配音演员的话音传达给观众,所以相比之下,配音演员是最幸运的
,他们能以自己的配音与观众见面,与观众的距离更近一些,也正因为如此,他
们的责任也就特别重大,作为全体译制工作人员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他们表演的
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部译制片制作水平的高低。令人欣喜的是,我国译
制片配音演员取得了很大进步,他们在文化艺术修养和配音技巧方面都有了极大
提高。在新时期的译制片中,配音演员的语言是标准纯正的汉语普通话,已经克
服了早期译制片中存在的配音演员受地方方言影响而产生的读音问题和语调问题
。配音演员尤其注意避免读错字,这在以前的译制片中是很多的,如译制片《王
子复仇记》中将"玷污"说成"zhān wū",将"失恋"说成"shí liàn"等等。配音演员
们在语言的表现力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把握自
己声音的音色、腔调,表现出适当的情绪。此外,以往配音演员为了让自己的配
音有一点外国人的特点,常常故意拿腔做调,显得很不自然,又由于大多数配音
演员都是话剧演员出身,他们不自觉地从话剧表演那里沿袭来了"话剧腔",这些
问题都已经引起了译制人员的注意。近些年,人们对译制片配音的审美更倾向于
朴素自然,经过艺术家们不懈努力,艺术上的精益求精,译制片对白的语言越来
越自然优美了,色彩也越来越丰富了。
我国译制片有三大厂家,即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八一电影制
片厂三足鼎立。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我国电影译制的龙头老
大,是开创我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先驱,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其产量和质量
上都是领先的,半个多世纪来译制了大量外国电影,不乏经典杰作。上海电影译
制厂是我国唯一的一家专门从事电影译制的电影厂家,它紧随长春电影制片厂,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则后来者居上,产量超过了长春电影制片厂,质量也是
一流的,这个势头一直保持到今天,成为我国生产译制片最多的厂家,也是成就
最高的厂家。八一电影制片厂是一家以摄制生产军事影片为主的部队电影单位,
从1954年就开始翻译一些主要是前苏联的军事教育片、记录片,1969年开始译制
故事片,多数是战争片。1994年以来,八一电影制片厂异军突起,他们所译制的
进口大片令人瞩目,上乘的配音质量和突出的音响效果受到广泛的好评,他们的
译制片作品连连荣获大奖。八一电影制片厂近年译制《沉默的羔羊》、《阿甘正
传》、《空中大掼蓝》、《珍珠港》等译制片深受观众的欢迎,上映时让冷落已
久的影院突然热闹起来。
电影译制到目前已经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产业了,在当今国际国内风云多变的
新环境下,它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上个世纪末,随着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尤
其是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各种传媒蓬勃兴起,使得大众信
息传播方式和大众娱乐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各种方式重新整合排队,逐步形成
新的格局。作为当年首要的大众传播方式和娱乐方式之一的电影已经退居二线,
它的新闻传播功能几乎全部让给了广播、报纸、杂志、国际互连网,它的娱乐功
能几乎被电视所取代。在过去,经常有大批观众云集在电影院,如今他们已经分
散在各个家庭住所里,通过电视看到各种各样的视听节目。电影院越来越冷清,
整个电影业只能用贺岁片、外国大片之类的炒做吸引观众,但难有回天之力。在
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电影译制单位都在努力探索,希望跟上时代的步伐,走
出电影译制的新路,创造新的辉煌。
上海电影译制厂是我国目前最具实力的电影译制厂家。 2003年,上海电影译
制厂有员工69人,平均年龄46.5岁,其中40岁以下的职工有13人,占总数的18.8%
。全厂专业技术人员有33人,其中有配音演员13人、录音师8人、剪辑师4人、翻
译5人、放映字幕技师3人。再从学历情况看,全厂职工中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
有21人,站总数的30.4%,有中专(含技校)学历的有10人,占14.5%。由于近些
年来电影市场逐步放开,一些新的电影译制单位涌进市场,使本来生产总量就不
多的电影译制业竞争加剧,上海电影译制厂已经有吃不饱的情况,好的经济效益
就难以保障。上海电影译制厂的情况反映了目前我国电影译制行业的基本现状。
如何吸引年轻高素质的人才充实电影译制专业队伍,闯出新路,重振雄风,让中
国的电影译制单位健康发展,在艺术成就和经济效益上双赢,这是摆在广大电影
译制行业人员的重大课题。
近些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在人员使用和生产管理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
了可喜成效,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1994年以来,在我国资深电影人王进喜
先生的带领下,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译制创作人员大胆改革生产管理模式,勇
闯市场,他们首先打破了人员使用的界限,不分场内厂外,广泛聘用贤才,尤其
是在选聘配音演员方面,谁适合就聘用谁,使生产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提高了配
音效果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应。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八一
电影制片厂吸引和聚集了一批年富力强、艺术业务精湛的电影译制创作人员,使
本厂专职人员和相对稳定的厂外临时聘用人员相结合,剧组的人员安排更加灵活
多变了,保证了一部影片都是面貌一新的高质量佳作。由于在生产管理上灵活机
动,人员配备上合理有序,译制片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了,这不仅有利与提高效
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符合当今电影市场快节奏运行的特点。如今
年《黑客帝国III》的发行公司就要求该电影推出后即在全世界各地同时放映,八
一电影制片厂接受了这部影片的译制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了电影的
译制,达到了国外电影发行商提出的要求。
电视抢摊电影市场,这是大势所趋,关键是电影人如何应对。现在的局面是
,原来搞电影译制的人纷纷走进电视,在电视圈里搞起了电视剧翻译或者在电视
上播映的外国电影的翻译。那些刚刚走进电影译制行业的新人多数选择了电视,
很少有人选择电影。结果,电影译制这块阵地上老的走了,新的不来,守阵地的
人自然要少了。其实也不必这样壁垒森严,故步自封。我们为什么不把电视拉进
我们的电影译制厂呢?靠我们传统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电影译制厂完全有可
能以比电视更低的成本生产出优质的电视剧译制片和供电视上播映的电影译制片
。这样,电影与电视就从对手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甚至是融合在一体的关系,
那么电影译制就好像高山流水最后流进了大海。由此看来,电视抢摊电影市场未
必不是一件好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电影译制蹬上了电视这艘当代传媒的航
空母舰,眼前又出现了一片可以腾飞的天空。事实上,这一切正在悄然发生着,
北京电影制片厂不知什么时候挂起了电视节目制作中心的牌子,更有不计其数的
各行各业的单位和公司在制作电视节目,不同来源的节目正源源不断地流入电视
台。显然,现在是大家抢摊电视场的时候了,那么作为电视行业的近亲,电影译
制行业自然应该当仁不让了。
------------------------------------------------------------------------------------------------------------------------------------
本人十分喜欢译制片,了解一下我国的译制片历史挺有意思的。译制片从小看到大,也算是对过去的怀念。
[
本帖最后由 六韬五略 于 2006-7-24 00:44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2
人在线 -
0
位会员(
0
隐身),
2
位游客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7 07: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23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