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这李闯王起义都是天上无意掉下的石头。
文章的论据似乎少了点。看看最后一段
这例子虽然不是很好,但是意思还是比较明白的。老李起义肯定不是偶然,但是肯定和清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对于清来说,就是天上掉下的石头,帮助他们打败了大明。阁下理解一下我的意思。或者我这样说吧,两个人打架,结果一个人突然闹肚子,结果输了。
清朝只不过屠杀的狠了点,不用说他落后吧。
大屠杀不会让社会落后吗?你这不是笑话吗?
哪个朝代以人类发展为目标,哪个朝代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明?唐?汉?
的确,每个朝代都是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是阁下显然没有看完文章,所以断章取意。其他朝代也维护自己统治,但是很少有朝代像清一样,为了维护统治,不惜用任何手段。只要是不利于统治的,哪怕是只有一丝一毫的可能会动摇它的统治的,清都不愿意接受。看一下以前的汉人政权吧。战国时期的赵国,就可以胡服骑射。现在某些人认为中国古代思想顽固,但是赵武灵王居然可以自降身份,学习胡人的长处。除此之外,其他各国也都经常变法,也许你想说,他们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但是看看清吧,即使是到了最后,百日维新也没有成功,这个样子,你还有什么可以辩护的?赵王好好的当王,至少他死的时候是不可能被秦灭掉的,他为什么不舒服的使用陈规?提倡胡服骑射,你以为就没有风险吗?一个不好,就会有人出来声讨他,可以说他藐视祖宗,可以说他扰民(连百姓的衣服都要管,而且当时有大规模的军训),可以说他长胡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这些都是不利于他统治的,但是他没有退缩。相比之下,清是什么东西?自己本来就是蛮夷了,居然到最后搞个师夷长技都搞成个这样子。后来的汉更不用说了,初期国家贫瘠,使用无为之治,汉武帝改变这样的国策你以为没有风险吗?随时可能有诸侯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而且自己家里还有个奶奶管着,说不定就被废了。后来两汉和匈奴等国战争长达几百年,战争中不断涌现出新思想,新技术,新战法,难道新思想的出现不会冲击以朝廷为代表的旧思想?肯定会,所以清是很反对这样的新思想的,但是汉不会。难道用新技术造出来的东西不会威胁到统治?肯定会,所以清拒绝枪炮,但是汉却用新式武器打败了匈奴。难道让霍去病带上几万人冲进匈奴后方没有危险吗?肯定会有,所以清在鸦片战争中还使用的骑兵冲阵这样的打法,而汉把匈奴打得找不到北。其他朝代我就不说了,希望阁下能理解一下我的意思,再发言。
满人入杀对汉人是比较害怕的,所以做了很多的屠杀。没有人为这些屠杀政策说好话。可这种屠杀只不过是民族争斗中的一中过激表现,只能说面是民族融合中的一中暴力行为,历史发展到现在你能说明什么,在清初的屠杀持续了多久,不会持续了一整朝吧,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的屠杀否定的这一个朝代有过的安定社会。到于你说的自由思想,只不过在明未有那么一点点,中国古代的自由思想比较少吧。对先进东西的害怕,如对枪炮等的封杀,自然反映了一个少数民族的不自信心态,这是他的弊端,但是在国外似乎也有过这样的行为,你所说的明朝也有这样的行为,只不过清著名了点罢了。
好一个“可这种屠杀只不过是民族争斗中的一中过激表现,只能说面是民族融合中的一中暴力行为,历史发展到现在你能说明什么,在清初的屠杀持续了多久,不会持续了一整朝吧,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的屠杀否定的这一个朝代有过的安定社会。”原来小日本当年做的也是为了后来可能会出现的”安定社会“,阁下既然有这样的言论,当年小日本没有把阁下招去当新闻发言人,真是一大失误。
说中国古代自由思想少,对先进东西害怕,简直是荒谬。中国古代除了清朝,一直都是领先于世界的。而且领先得还不只一点两点。你以为这些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呀。中国古代的思想环境比外国宽松多了,有新思想,有好方法,在中国很少有被迫害的,就连司马迁写史记,骂了汉朝皇帝,以刘彻这样暴力的性格,都没有杀他(不要给我说宫刑,那个的原因是在看史记之前的另外事),中国古代也有《山海经》、《梦溪笔谈》等科技记载的书籍。只不过中国古代对科技的发展采取的是一种中立的态度,并没有提倡,而提倡的是本分的做事,这样客观上对科技的发展有点压制因素。但是看看外国吧,经常有科学家人被烧死吧,经常有被迫害的吧。谁敢写本书去骂教皇,然后公开发行的?
如果要说中国的自由思想比外国少,那估计也就是以清朝为最了。
当你指责清朝保守的时候,你自然是对的,清保守,可是不能因为保守而这样否定这整个清朝,在当时的历时时代,似乎有很多封建王朝都比较保守,你见到过在当时 的历时条件下,国王自己搞了改革,然后发展起来了的么?保守是当时封建王朝的一个通病,以此来否定整个清朝似乎以偏概全了点。
搞笑呀,他保守我不否定他,难道还应该赞美他?其他封建王朝保守没有错,但是清朝最保守,这两者之间是有巨大差异的,就像是亚洲男人的性生活次数比不过欧洲男人,但是日本男人的性生活次数是最少的,似乎只有我们的一半,那你觉得是当中国男人好还是当日本男人好呢?封建社会搞改革的难道少了吗?难道非要改成资本主义国家,才叫改革了?阁下多去读读历史书吧,不用读专业的,读一下小学的历史教材就会找到非常多例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