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巨轮转入唐朝一代的时候,两晋后百余年的乱世始告大定.一个稳定繁荣的时代,才真正开始了文化,思想上的繁荣.
唐诗的繁荣最早却是宫廷诗的繁荣.不少文人,位居显贵,为帝王所奖掖,每有所倡,天下靡然成风.这些诗不外乎歌功颂德,艺术价值并无可观.但是它们却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即最终形成了词义音全部对偶,平仄协调、又合乎粘附规则的五律和七律等近体诗词.
近体诗词格律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范围,大家只要明白词,义,音的对偶,其实就是形成了对联,因此除却不一定要求对偶的首,尾等联,律诗中句子拿出来大多就是对联.
在律诗形式的完成过程中,尤以杜审言、宋之问、沈佺期三人的成绩最为显著.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今存的诗主要系五言律诗,也有少数七律。他的诗,句律精严而笔力雄健,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均完全合律,无一失粘者。他在武后天授初所作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长达四十韵,完全合粘,可见他对律诗这种新体制驾轻就熟的功夫,所以深为时人所重。杜甫曾称引李邕对审言的评价:“钟律俨高悬,鲲鲸喷迢递。”(《八哀诗》)意即指此。明人许学夷称其为“律诗正宗”(《诗源辩体》)。他在江阴任职时所写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曾被明代的胡应麟誉为“初唐五言律第一”(《诗薮》)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这便是这首诗里最出名的句子,也是一副摹景的绝妙对联.
仔细看看,云,霞,海,曙,梅,柳,江,春竟然是8个名词, .简简单单的用两个:"出"和"渡"来巧妙连接,而细细品味,正是这两个词,让云和霞不必细述.我们便看到了海边绚烂的曙光,让梅和柳也不须鳌述,便明白了江上扑面而来的春色.尤其是渡字.
春天是怎么样才可以渡过来的呢?
要怎么样的梅和柳才能把春天送回来呢?
这样过来的春天是多么生动的春天!
虽然下一联,"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一向也被人赞叹为声与色的转换交融一体.但是更多的人似乎还是如我一样,更喜欢云霞联吧.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