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评南北朝时北魏的几位皇帝以及反思
性别:未知-离线 雨中笑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1
功绩 5
帖子 7
编号 18605
注册 2004-9-28


发表于 2004-9-28 16: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评南北朝时北魏的几位皇帝以及反思

评南北朝时北魏的几位皇帝以及反思
   首先说说北魏的开国历史:
   386年(魏登国元年),什翼健之孙拓跋珪乘前秦瓦解之际,在盛乐称代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拓跋珪建国后,推行屯田,发展农业,国力日益强盛。395年,他大败后燕军队,接着攻占信都、中山、邺等地,使北魏疆土大大扩张。
   398年(天兴元年),拓跋珪迁都平城(山西大同)。拓跋珪在征服中原过程中,引用汉族地主为官,许多著名汉族豪强都成了拓跋珪的得力谋士。看来拓跋珪深深明白这个规律:少数民族用汉人为自己出力而取得巨大成效进而统一或者接近统一中原的办法几乎是屡试成功。
   所谓乱世出英雄,拓跋珪和中国大多数朝代的开国太祖一样,有着英雄的气概和非凡的把握机会能力是不可否认的。从他不长的在位时间可以看出,他所做的事可以与元清的开国皇帝相媲美。
  下一个皇帝拓跋嗣:明元帝拓跋嗣在位409年~423年,他即位初,就到处网罗“豪门强族”和“先贤世胄”,给他们高官要职。山东、河北的著名士族豪强也都归附了北魏。他们帮助出谋划策,制定政治、礼仪、法律制度,使北魏逐渐巩固和强盛起来。拓跋嗣还勤修政治,劝课农桑,兴利除弊。看来拓跋嗣不仅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还将它发扬光大。
  他在位时间也不长,但为北魏政权的巩固及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他还率军攻占了宋司充豫3州。
  下一个皇帝拓跋焘:太武帝拓跋焘在位424年~451年,他在位时灭掉了十六国后期剩下的几个政权北凉、北燕、夏和西秦。他在位时对南方刘宋的战争也是胜多败少。经过征战,到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长安洛阳都归北魏所有。时魏已占有中国疆域的十之六七,西域,波斯,高丽皆服魏。
  拓跋焘无疑能排进中国历史上以武略开拓疆土的伟大皇帝之列。可惜这位英武的皇帝却死于近臣之手,甚惜!
  我这里想特别提起拓跋焘说过的2句话。一次柔然大举进攻北魏,宋主刘义隆想趁火打劫,于是向北魏索还在拓跋嗣时代被北魏攻占的河南等地,声称不还将兵戎相见。拓跋焘正在北方亲征柔然,接报大怒,回曰:在我生发未燥,已知河南属我。必欲进军,悉听汝便,看汝能夺我河南!
  第二次也是宋主刘义隆不知道那根神经出了问题,要大举北伐,于是不顾群臣反对,倾全国兵力,多路向北魏进攻。北魏开始稍作退却,后来拓跋焘率军大出,宋各路军马上纷纷落败,溃不成军,拓跋焘追至宋都建康城下,隔江扎营。刘宋朝廷乱做一团,差点先演义一段“建康之耻”。拓跋焘审时度势,遗书宋主曰:吾来至此,非贪汝地,实望继好息民世代修好,现谴使求和亲。看来西奥多.罗斯福的话还是赶不上时代啊,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皇帝就能熟练运用“手持大棒而说话温柔”的策略了。
  另外,拓跋焘制定的死刑复奏制度无疑是一大善举,也是中国刑罚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大小必察,赏不滥,罚不苛,黜贪尚廉,保境息民。并复攻占宋的徐青茺冀四州。
  下面说说一位女政治家——临朝称制达二十五年的冯太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丞相乙浑总揽朝政。乙浑图谋篡位,冯太后用计把他逮捕杀死。从此,朝政由冯太后一人裁决.献文帝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听政。杀了一批政敌,重用一批有改革思想的人,进行一系列改革: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局面,为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繁荣打下基础。 冯太后的生活也比较俭朴,不好华饰,但她却好男宠,冯太后也许为许多人,特别是男子不为接受(如同武则天),但不论如何,冯太后都不愧是北魏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不可否认她为北魏及中国历史做出的贡献。
  至于孝文帝拓跋宏,似乎不用多说,初中历史就重点介绍了他,另外每个中国名帝书系里也必有他。
  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和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北魏王朝政治和经济的向前发展,促进了鲜卑族同汉族的融合,使得鲜卑族进一步汉化。魏孝文帝是个开明君主,在各个民族融合,互学先进经验,推动历史发展方面,做过很大贡献。
  孝文帝不仅仅是守成君主中的典范,他还多次御驾南征,使齐不敢北视。他夯实和扩大了祖先留下的基业,为后人留下了无穷的财富。
  第七个皇帝拓跋恪虽然已经不复祖先那么贤明,但也多次伐梁,夺占梁州十六城,也算一个不差的皇帝。
  由此可见,北魏影响较大几个掌权者(有冯太后所以不叫皇帝,加起来不到10个),都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君和疆域开拓的表率。
  反观南朝汉人的一些皇帝,除了第一个刘峪还算是个不错的皇帝外,其他是一个不如一个,真应了鲁迅小说里九斤老太的一句话:一代不如一代。至于宋主子业的淫姐等迹行,比汉人一直鄙视的匈奴的陋习有过之而无不及。
  几千年来,南蛮北夷等向来为中原等国不齿,并且这种思想影响至今,但从我们后世来看,尽管我们现在都在中华民族的范围内,但我们必须承认,不管在什么时代,那些所谓的蛮夷跟汉人有同等的地位,在某些时代比汉人还优秀。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是秦统一了六国,为什么晋朝的皇帝要青衣为后汉主倒酒,为什么南北朝时南朝皇帝每天都提心吊胆,为什么宋朝会演义一段“建康之赤”,而且宋朝时无数阿Q式的文人杜撰出无数的小说来歌颂那些“仁人志士”,为什么蒙古灭宋如推朽拉枯般,为什么后金能吞并强大的明帝国并且后来让汉人臣服。
  进而要批评那些写历史书的人了,为什么把宋作中国历史的正统王朝?既然是写中华民族的历史,那金辽的疆域比宋大得多,怎么不把金辽作主要王朝写?南北朝时北朝的疆域人口都大大胜于南朝,而且当时中原河南等地也属北朝,为什么不把北魏当主要王朝写?为什么不把中国历史上很多的南方小王朝跟北方匈奴同等的地位来写?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对有高等智商的人类也是同样适用。所以假如现在还有人为宋的孱弱,宋的屈辱而气愤或者哭泣的话,那就太不应该了。
  我特别提及北魏的这几位皇帝,主要是觉得,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族的血性是越来越少了,任何民族都是一个渴望英雄的民族。以我的看法,康熙是比不上秦皇汉武的。因为现在的中国,尤其需要秦皇汉武这样的人。
  以上皆余一家之言,史学知识有限可能有些不符,欢迎大家指出错误不足。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4 13:09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真夫瑞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13
帖子 869
编号 2320
注册 2003-11-19


发表于 2004-9-28 19: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上皆余一家之言,史学知识有限可能有些不符,欢迎大家指出错误不足。

嗯,我发表一下意见。

第二次也是宋主刘义隆不知道那根神经出了问题,要大举北伐,于是不顾群臣反对,倾全国兵力,多路向北魏进攻。

应该是元嘉27年后的那次吧,不是宋主刘义隆神经出了问题除了问题,是出于对拓跋焘攻打悬瓠城的报复。当时宋是元嘉治世,实力上升,而魏国拓跋焘也统一北方,力量雄厚(一个想北伐,一个想南下,不打仗才怪),小打小闹了几十年,终于爆发了大战。不过宋文帝也受了魏太武帝的来信侮辱而意气用事了。

北魏开始稍作退却,后来拓跋焘率军大出,宋各路军马上纷纷落败,溃不成军,拓跋焘追至宋都建康城下,隔江扎营。刘宋朝廷乱做一团,差点先演义一段“建康之耻”。拓跋焘审时度势,遗书宋主曰:吾来至此,非贪汝地,实望继好息民世代修好,现谴使求和亲。

当时宋军兵分两路,进攻滑台的宋军主力王玄谟部虽失败了,但柳元景、薛安都带领的宋军却打得很顺利,攻克陕县,进逼潼关。
拓跋焘打败王玄莫后也是乏善可陈,攻彭城不克,打盱眙不下,又受阻于长江,前有长江天险,后有宋军坚守城池,是他不得不退兵。而且回兵时还受到盱眙守将臧质的“尿酒”侮辱,连攻30多天也没攻下盱眙。这次大战双方都打得不太好,魏国不见的占了上风。

冯太后的确是一位大政治家,但北魏也有胡太后的荒淫误国。为什么作者只字不提?还有冯太后毒死了献文帝呢。

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和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北魏王朝政治和经济的向前发展,促进了鲜卑族同汉族的融合,使得鲜卑族进一步汉化。魏孝文帝是个开明君主,在各个民族融合,互学先进经验,推动历史发展方面,做过很大贡献。

确实如此,但迁都另一个后果是引起边镇将士的不满,是边镇大暴动的根源之一。

反观南朝汉人的一些皇帝,除了第一个刘峪还算是个不错的皇帝外,其他是一个不如一个,真应了鲁迅小说里九斤老太的一句话:一代不如一代。至于宋主子业的淫姐等迹行,比汉人一直鄙视的匈奴的陋习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帝刘义隆还是不错的。起码可以做魏太武的对手。可惜宋文和他的老对手一样,死于自己人之手。北魏国里鲜卑和汉族虽有合作,但隔阂还是很深,崔浩之死也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中国史书(现在的)都是南北朝平等,但金辽宋不同,金辽出了军事方面强之外文化经济哪比得上宋?历史家不能单纯用军事判断正统。可以说,金辽之于宋相当于蛮族入侵。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大树将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9
帖子 1910
编号 1823
注册 2003-11-4


发表于 2004-10-12 12: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的观点。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0-12 13: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同意楼上的楼上的观点。崔浩死得可惜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高木知之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98
编号 16376
注册 2004-8-26


发表于 2004-10-12 14: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最不了解的南北朝历史,现在稍微有点长进了。原来也是能人辈出呀,哈哈。
我也支持楼上的观点,毕竟那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不能改变整个汉族的悠久文化!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渝南子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校尉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15
帖子 27
编号 5148
注册 2004-2-9


发表于 2004-10-12 17: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史家写史书,奉一些弱方为正统王朝,也是因为史家秉承的是奉中华之衣冠,传诗礼之文化的本意去写的,并不是因为军事上的优势去划分这个。而且你可以看到其他民族入主中原后,都不约而同地想去和中原文化相互融合,也就是说的汉化嘛!这是因为汉文化本身的几千年的积累和沉积以及其优越性和时代性。因此这也是汉文化传至今日的原因之一。不少的少数民族都是因为这样而被同化了,譬如说强盛一时的鲜卑族就已经早早被汉族同化了。因为史书上更看重的是文化和道德上的一种传承!因为奉宋而弃辽金也是理所当然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4-10-12 21: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我一向对孝文帝改革不是特别看重。

孝文帝改革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文明冯太后生前的章程的延续。而且,他的改革,加大了鲜卑族贵族的腐化,直接导致了北魏王朝的崩溃。而且,他的改革中有很多矫枉过正的举措,比如禁止士民胡服,在朝廷上不得说鲜卑话等。当年赵武灵王为了改革学习胡服骑射,孝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不免南辕北辙。

更糟糕的是,孝文帝一股脑学习汉人文化的同时,也沿袭了很多汉文化中的陋习,比如门阀制度,这都是值得批判的。

说实话,北魏这些皇帝,除了佛狸,其他真是乏善可陈。到是文明冯太后,为北魏的建设作乐不少工作。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out_le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35738
注册 2005-4-1


发表于 2005-4-20 10: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孝文帝的汉化,虽然可以说是加快了北魏的崩溃,但是对整个历史的发展却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果没有孝文帝的话,也就没有隋唐了~
至于门阀制度,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适合国情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4-20 12: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史家写史书,奉一些弱方为正统王朝,也是因为史家秉承的是奉中华之衣冠,传诗礼之文化的本意去写的,

正统所在是由历史传承来决定的。而去,每个王朝都号称自己是正统,所谓史家言,是后世的看法,并不是天良未泯,“奉弱方”,表现什么爱心。。。

秦一统,亡而汉兴。魏代汉,晋代魏,南朝沿东晋,隋唐宋相承,正朔并无争议。到了南宋,中原板荡,赵构立国江南,名不正而求言顺,才奉西蜀为正朔,这才是纷争的开始。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4-20 12: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雨中笑于2004-09-28, 16:01:54发表
第二次也是宋主刘义隆不知道那根神经出了问题,要大举北伐,于是不顾群臣反对,倾全国兵力,多路向北魏进攻。北魏开始稍作退却,后来拓跋焘率军大出,宋各路军马上纷纷落败,溃不成军,拓跋焘追至宋都建康城下,隔江扎营。刘宋朝廷乱做一团,差点先演义一段“建康之耻”。拓跋焘审时度势,遗书宋主曰:吾来至此,非贪汝地,实望继好息民世代修好,现谴使求和亲。看来西奥多.罗斯福的话还是赶不上时代啊,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皇帝就能熟练运用“手持大棒而说话温柔”的策略了。

过分拔高佛狸了。他是因为背后被宋军牵制,怕被抄后路,且也没有船只渡江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4-20 18: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汉族建立的王朝其文化和思想比较符合过去史家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所以才会把南朝,南宋列为正统吧。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并不是件大不了的事。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当时还是存在,并且产生各种影响。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oremostxycq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37443
注册 2005-4-23


发表于 2005-4-26 18: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人言鲜卑融我华夏千百年,从哪里又冒出个鲜卑人? 拓跋珪蒸亲姨杀害其夫,参合坡活埋五万燕兵,屠灭清河一郡,每出行必亲杀几十人、天安殿前躺满其亲手杀害的大臣皆只为凑齐亲杀1万之数,最后被亲儿所弑,果然是“英武伟大”的帝王!拓跋焘灭佛与别个不同,他在全国大杀和尚,毁灭佛寺,何等凶残?魏大功臣大汉奸崔浩被其族灭,死前受尽几千年文人功臣所未遇之污辱,虽令人叹息倒也死有余辜!后来拓跋焘兵临石头城下示威,遍烧沿江民舍而回。在盱眙城屡受臧质侮辱戏弄,哪来的威风?身为汉人,此何等快事!你却只字不提。而拓跋焘回师途中尽屠当地汉民,青壮年见而杀之,婴儿以槊贯穿挥舞取乐,你却为他歌功颂德。后来他吓死亲儿,千古少有……余下魏室淫乱和暴虐比比皆是,实在无心情一一列举。楼主是有自虐爱好,还是汉奸世家?看你评价好坏的标准是攻占了多大地盘,其实也就是说杀了多少汉人。你如此为当年尚未融入到华夏文化的异族帝王吹捧,有何面目见当年为保汉族血脉与五胡浴血奋战的祖先?你何不捧脚多尔衮或者多铎?他们可统一了中国,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何等“英雄”啊!!解史必须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不能因孙子改邪归正,就说爷爷一概也是好人。若如此,置两宋末、清初的汉人先烈于何地?按你逻辑,当年狗皮膏药国若胜利,中正是否就是活该倒霉、多此一举了呢?你是否还要为那个破屋里的牌位列传呢?但愿楼主是外国人,那我收回上面的话。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anshengyu
(司徒鸾)

清河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738
帖子 4287
编号 615
注册 2005-4-14
来自 冰封里
家族 现视研


军事力量决定一切,别的都是给人家做嫁衣裳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elite5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31070
注册 2005-1-25


发表于 2006-5-30 22: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刘裕的确是牛人,只是对王镇恶有点过火拉。可惜后世不济,徒子徒孙兽行叠出。估计燕飞恨不得下凡才好。戏说拉!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5-31 10: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宋文帝武略不行,杀檀道济更是自毁长城

萧衍更是越老越糊涂

陈武帝和陈文帝倒是不错的两任皇帝,毕竟二人都是行伍出身,不像其余的都是吃上一辈的老本.

刘裕最差的不是对待王镇恶与放弃关中(虽然放弃关中是他人生的最大败笔),而是杀了晋朝禅位的皇帝.以前司马炎可是让魏蜀吴三国降帝安享天年的.结果这一杀害前朝皇帝的陋习就被衍习了下来......叹!

拓跋珪以及以后的北魏皇帝都太过残暴,要到文明冯太后出现后才好转,不过,舍得杀自己的儿子(献文帝),她和武则天是史上为数不多的能杀自己儿子的女当权者.献文帝错就错在架空了冯太后之后太过大意,一直致力于打仗,所以被冯太后钻了空子.

孝文帝继承了冯太后的政策,也是不错的皇帝.

至于佛狸,也是一样的残暴,没法长久的.北魏后来的失败,不在于吸收汉文化后的腐化,而在于当时的环境不允许北方的任何一任帝王懈怠.本来就强敌四伏的环境,再加上胡灵太后乱搞一通,当然不行了.

高欢是野蛮人,不可能长久,高洋更是疯人,宇文泰运气不错,高欢不杀贺拔岳他也出不了头.不过宇文泰倒真是个不错的帅才,帝王里也是数得着的,可惜当时的环境让他很难休养生息.要到韦孝宽出现后他才能安心发展一下民生.

[ 本帖最后由 镇北将军 于 2006-5-31 10:20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7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北魏的几个皇帝确实不错……这是不可否认的。

鸡蛋里挑骨头就算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ranger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2
编号 43840
注册 2005-7-20


发表于 2006-6-13 15: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tout_lee 于 2005-4-20 10:59 发表
孝文帝的汉化,虽然可以说是加快了北魏的崩溃,但是对整个历史的发展却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果没有孝文帝的话,也就没有隋唐了~
至于门阀制度,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适合国情的~

隋唐的源起其实与孝文帝的改革没有直接关系。你只是受了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误导,教科书上从孝文帝的改革跳到了隋唐,很多人以为这里有因果关系。这里边漏了一个关键环节-六镇叛乱,六镇叛乱让野蛮人登场,胡风复辟继续横行。之后的东西魏分裂,西魏军队损失严重,于是广募汉人豪族加入军队,从此西魏北周败退胡人垄断军权的状况。军权的平等直接导致种族的平等,种族平等了融合的进程才能进行。

民族融合不等于汉化,在文化方面是相互渗透的,有汉化也有胡华。比如汉人以前不用桌子、不坐凳子。桌子、都是凳子西来由胡人传入的。中国人以前没有戏剧,胡人没文化喜欢看直观的东西就是戏剧,戏剧也是胡人传入的。当然汉文化毕竟比较进步,最终保留下来的成分比较多,所以看起来像被汉人同化。

什么是纯粹的汉文化,这是很迷惑的概念。几千年来汉文化不断地演变,吸收了很多外来的东西,比如禅宗就是佛教本地化的结果,道教是受了佛教的启发发展的(许多道教典籍是抄袭佛经),戏剧的传入后发展出各种地方戏等等。我们不能以狭隘的眼光看汉文化。

至于什么是正统,这是政治问题。不同时代又不同的理解。比如隋唐对前朝的正统比较模糊,一般是南北平等,看史书的处理就知道。南史北史并称。南有宋、齐、梁、陈的史书,北有魏书、北齐书、北周书,这是因为唐是承接魏、周、隋延续下来的,不能否定前朝。到了宋就以南朝为正统,看资治通鉴可知,其余原因不说大家也明白,都是偏安的王朝嘛。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hemFang
(brutu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7
编号 66396
注册 2006-4-17
来自 beijing


发表于 2006-6-16 09: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北朝历史出口

南北朝谁是正统我想各有道理,从文化保存和历史工作延续或者是所谓的帝王传承来讲或许南朝是正统,但是从政治制度国家体制甚至是民风民俗来说,我觉得北朝历史出口的说法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以此而论应该是北朝居正统。首先隋代北周,南伐,唐起自太原以及后来的唐代关中官僚集团和山东官僚集团的兴起,无论如何和江左没有多少关系。隋朝及甚至唐朝的统一都是建立在北朝基础上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镇北将军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
帖子 802
编号 68234
注册 2006-5-8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6-6-16 10: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文化上南朝是正朔,但通常天下分南北后,总是北方先完成民族大融合,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北方的经济比不上南方,但战斗力是南方所比不上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6-17 16: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镇北将军 于 2006-6-16 10:18 发表
文化上南朝是正朔,但通常天下分南北后,总是北方先完成民族大融合,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北方的经济比不上南方,但战斗力是南方所比不上的~

南方正朔起于东晋,而之后南北之争也就谈不上什么正不正统了

南方通常是出才子皇帝,给人家北方大汉做俘虏,呵呵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09-9-9 09: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南方是指那些地方??!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9 01:3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61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