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24日上午,我来到五四广场,听主编徐红兵及“浪漫看点”主持韩嘉川先生为我解答问题。又相继谒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郭泮溪及曲艺专家许冠英,还有影视、音协、书法领域的一些人士。深感我辈亦应关注和支持文艺,虽个人能力有限,也要尽其所能。本想请教戏剧领域的专家,交流关于传统剧目的整理和抢救及戏剧(包括京剧等戏曲)同历史的关系等,但未能见到他们。
向徐红兵、韩嘉川请教文学问题① 关于“雅”与“俗”的问题。
“雅”与“俗”的区分,实质上这方面没有严格的界定,它们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比如乐府诗,即由文人雅士欣赏转变为大众也可欣赏。而且乐府搜集地方的歌谣及乐曲,这里本身就有民间的文化元素。“雅”与“俗”是相对的,应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水浒全传》、《金瓶梅词话》都曾被道学家视为大逆不道,但后来都成为世界名著。② 关于诗歌的问题。 旧体诗本是祖国文化园地的奇葩,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之后,创作旧体诗的人愈来愈少。新诗能比旧体诗更清楚地表达意思,这是一些学者(尤其是“五四”以来的学者)的看法。而旧体诗的创作不会消失,因为它是中国的一份比较独特而宝贵的文化创作形式。
汪国真等人的诗作,语言非常质朴,表达意思形象、完整,正因为其明快、犀利,受到很多青年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唐诗多为文人创作,却较容易理解,有的还脍炙人口。有的宋词比起唐诗,又显得比较文雅。③ 关于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 本着“大节不变,小节不限”的原则,在基本尊重事实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想象,所描写的事物必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发生或存在的可能。郭沫若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屈原》等作品,即成功地借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加上创作者的艺术虚构,影射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消极抗日。有些清宫题材的小说或影视,大概是想适应现实社会的一些需要,但有的作品确实过于离奇和荒诞,不是严肃的创作态度。④ 关于作家与高校中文系。 作家未必都产生于大学的中文系或西洋文学系等相关科系。各大学中文系所开课程不一样,有的偏重于文学史,有的很少在文学理论方面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与培养。一个作家,除了在文化结构上要有广泛的涉猎(如史学、哲学、宗教等方面),还要有深厚的生活积累。但有的生活经验未必非得作家亲自体验,可以通过间接方式来了解。
向许冠英请教曲艺问题
① 关于相声的现状。当前对口相声表演较多。单口相声似乎很少。实际上单口相声的创作是较大问题。还有改编传统节目的“推陈出新”。
② 关于历史文化常识。 有的评书创作或播讲者缺乏一定的历史文化常识,如《岳飞传》曾出现红薯。在中央电视台上演的评书《水浒》出现了武松请客时有人吃拔丝地瓜。红薯是在明代才传入中国的,宋朝人不可能吃红薯。
向郭泮溪请教民间文艺问题
民间文学属于民俗学的范畴,民间文艺含民间故事、歌谣等。流传于民间的一些曲艺有些也受到民间文艺的影响而不断发展。有的本身就是讲的民间故事。韩国和东洋也比较推崇民间文艺。
民间故事有的是以历史人物为主人公,再加上想象。这些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譬如秦琼、李世民、杨延昭、姜兴本、薛仁贵等。一般的百姓是不容易接触到史书的,而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恰恰是史籍记载的,说明民间故事的整理要有文人的参与才能有更好的润色和发展,支持民间文艺也与繁荣当地的旅游文化有关。
[ 本帖最后由 尹一朋 于 2009-7-31 15:5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