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冉闵1600年祭
性别:未知-离线 人杰鬼雄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6
编号 90786
注册 2006-11-10


发表于 2007-3-16 13: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冉闵1600年祭

汉家战神——冉 闵皇帝1600年祭(转自汉网)

  

     中国历史界总有一些败类,动不动就叫嚷泱泱中华、天朝上国,要胸襟坦荡、大气容人,切不可斤斤计较、睚眦必抱,切不可小家子气,以免遭四夷耻笑。

  还有一种观点:汉族人口众多,无论如何也是天然的强势,尤其是在今天。我们历来胸怀宽大,让他们一点也无妨。

  

     上述那些无知的人是真正的民族败类,总爱以中华大国自居,一厢情愿的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岂不知四夷之所以降伏是因为华夏的强大,每当我华夏疲弱、衰落之时,它们就会像饿狼一样蜂拥而上,恨不得把我汉族生吞活剥,吃个精光。

  让我们揭开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五胡乱华时代,中国人的千年恶梦。

  西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大肆的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犬狗,史书上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西元304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

  至于羯族就简直可以称之为“食人恶魔”了。 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驱赶的性奴隶和牲畜,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 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 到冉 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人口2000万),冉 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 这些汉族女子是被羯族人当作“双脚羊”来饲养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被冉 闵收留。后来冉 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 这在今天听来就如同《指环王》里所描述的魔兽世界。五胡乱华时代的中原是汉族的人间地狱,胡族的兽欲天堂。

  历史演进到了这里,我们必须要详细了解一个在今天几乎不为人知的雄奇人物:五胡乱华时代的战神天王—冉 闵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在五胡乱华,胡族大肆屠杀汉人的纷乱年代,老百姓为了活命,迁徙的流民潮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冉 闵的父亲冉瞻就出身于当时名震天下的乞活义军。乞活义军是西晋末至东普活跃于黄河南北的流民武装集团的一支,抗击胡族,为生存而战。冉瞻在一次作战时为羯赵俘虏,因伤势过重没几天就去世了,羯赵国主石勒欣赏勇冠三军的冉谵,见当时十一二岁的冉 闵聪明伶俐,石勒就将小冉 闵认作干孙子,为他改名叫石闵,并一手将他带大。仇人的强大使冉 闵只有将仇恨深埋心底,强忍内心悲痛讨石勒欢心。成年后的冉 闵骁勇善战,在羯赵与鲜卑的战斗中屡立战功,逐渐成为羯赵帝国的高级将领。

  西元349年,羯赵皇帝石虎死后其子十余人互相残杀。西元350年正月,石闵宣布复姓冉 闵,杀死羯赵皇帝石鉴,同时杀死石虎的38个孙子,尽灭石氏,一举灭掉了残暴不可一世的羯赵帝国。其后冉 闵即皇帝位,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他下令邺都城门大开,凡”六夷” (匈奴、鲜卑、羯、氐、羌、巴氐)“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 一夜之间,方圆几百里的汉人,扶老携幼,全往邺城里面涌;而一直以邺城为老窝的羯胡及六夷外族,推车挑担,拼命往外跑。 冉 闵意识到这些胡族终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始终是中原战乱不绝的祸根,便颁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杀胡令》:“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

  一时间,邺都城内汉人纷纷拿起武器追杀胡族,冉 闵亲自带兵击杀邺城周围的胡人,三日内斩首二十余万,尸横遍野,同时冉 闵还扬言要六胡退出中原,“各还本土”,否则就将其统统杀绝。 各胡深惧其下场将如同羯族与白奴人,组成联军连番围攻冉魏政权。面对胡族联军的疯狂反扑冉 闵沉着应战 :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凶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凶奴首三万;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六战于邺城以一二千刚组    织的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开始对入塞中原的数百万胡族展开大屠杀,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 迫于冉 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武力威胁,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各自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从此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在返迁的路上这些不同民族的胡族相互进   攻对方,掠杀对方,抢食粮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

  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屠杀的只留下四五百万,最主要的凶手是凶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 冉 闵灭羯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凶奴为主的胡兵。冉 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省各地的复 仇屠杀。 羯族与凶奴在血 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 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认冉 闵为干孙子的石勒没有想到二十年后,这个十一二岁时由他带大的小孩,会有一天再复姓冉 闵,灭绝整个羯族,把他的子子孙孙杀的干干净净,一个都不留。

  五胡中的四胡在种族仇杀中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统治今天外蒙内蒙和中国北部的鲜卑却进入极盛时期。  

  

  西元352年,冉 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去今天的河北定州征粮。鲜卑族得到这一消息,急调二十万鲜卑骑兵南下,想乘机消灭因刚扫清中原而元气未复的冉魏政权。冉 闵被鲜卑的十四万先头骑兵部队在常山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 闵连杀三百余人,最终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 鲜卑国主慕容俊嘲讽冉 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 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 !”慕容俊大怒,斩冉 闵于遏陉山。史书记载,冉 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 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 冉 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鲜卑大军追击、屠杀,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由于冉魏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 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几百年的鲜卑族的北魏史学家污蔑、诋毁、辱骂汉族人的民族英雄冉 闵,而后代又缺乏资料,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

  现在的历史文献对五胡乱华绝口不提,只是笼统的称为两晋南北朝,历史界只承认胡族在北方建立的十六国,却不承认汉族人建立的四个政权,其中就包括冉魏政权,不承认冉 闵的皇帝身份,理由是起兵反叛羯赵的冉 闵是谋反篡位,不如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东晋“正统”。 近代有些人片面强调冉 闵的杀胡,而说不清冉 闵杀胡的原因,一味破口大骂冉 闵是屠夫、破坏民族融合,是历史的罪人,胡说什么本来汉人与当时的胡族彼此学习,各胡向往中国文化,汉人也向胡人学习放牧,文化上已彼此在逐步同   化。

  这根本就是放屁。从匈奴人开始,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洲、一直到沙俄老毛子、八国联军还有日本鬼子,哪个入侵中原的异族是因为向往中国文化才跑到中原来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它们全都是垂涎中原辽阔肥沃的土地、数不尽的财宝金银...... 更不用说那些穿兽皮,吃人肉的野蛮部落,它们哪里懂得礼仪廉耻,伦理道德?它们是作为强盗来到中原、作为强盗被杀死在中原、作为强盗被驱逐出中原,我大汉民族怎能与禽兽“融合”?“和睦相处”? 勤劳、智慧的汉民族在中原大地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短短几十年就被这些胡族摧残殚尽,却要向这些蛮族学习什么放牧? 转自西晋作为一个国家灭亡了,汉民族都要被屠***了,还奢谈什么仁恕、民族和解?简直是痴人说梦,民族生存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不驱逐这些胡族恐怕中华民族早就亡国灭种了。

  正是冉 闵的“杀胡令”使五胡乱华时期汉减胡增的人口趋势得以逆转,使鲜卑等众胡统治阶级不得不依靠汉族武装势力,为其后中国的盛唐复兴创造了条件。 如果没有冉 闵的“杀胡令”,没有他号召汉人复 仇,驱逐各胡出中原。以后会是什么样?几百万白种胡族在中原繁殖上千万人口后必然向南方拓展生存空间,再把南方的汉人杀绝,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就会被异族取代,最终整个中国都被这些白种胡族彻底占据。汉族人最终的命运会怎样?看看今天印度种姓制度下的贱民就知道了。羯赵帝国在其建立之初就注定了灭亡的命运。因为羯赵的统治者是一群来自西域的“杂胡”——羯人,就算他们是昭武九姓中的一大姓,也仅仅是异域??不到这帮凶神恶煞、臭气冲天的家伙成为中原大地的主人。而且,这些羯胡几乎个个都有恶霸习气,三十年来,饱受凌辱,时刻在死亡恐惧中生活的汉人,对这些身穿奇装异服、令人生憎的羯人怨入骨髓,一旦仇恨的盖子揭开,肯定会倾尽宿怨

  两晋时代,汉人血液中仍澎湃着尚武、复 仇的血性,怯懦、容让和退缩还未成为文化传统中的主要沉淀,因此,一旦当汉人寻找到翻身的机会,曾经做为被压迫民族的莫大屈辱一下子得到了渲泄,他们所暴发出的毁灭力量也必定令人瞠目结舌——就这样,羯族统治者三十年的残暴在历史极短的瞬间内遭到了灭族的报应,一个民族就完全消失得无影无踪。

  到了两宋,女真人灭亡(赵氏篡夺柴氏周政权而建立)北宋,占领了中原,号称中国历史上最富庶、“正统”的南宋政权除了称臣纳供之外,丝毫看不出一丁点的血性,到是屠杀民族英雄岳飞的时候毫不手软,“果敢坚毅”之极。 到了明末,满洲人用“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还有“剃发令”征服了汉族人,可到了清末又有汉族人为了剪辫子而发疯、自杀的。

  日本人研究中国的历史,认为对中国人只要对其使用屠杀威吓就可以征服,变成驯顺的奴仆,所以就有了南京大屠杀、百人斩比赛、三光政策......这都是汉族人血性消退,怯懦、容让和退缩酿成的苦果。 抗战胜利,猥琐不堪的在华日人,恰恰也面临羯族人当时的景况,但是最终没有几个日人被杀,中国人对这些贱虏真的非常“仁义”,还扶养了不少日本“遗孤”。其实,对这些一直凭借军队的血 腥镇压骑在中国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强取豪夺的日本人渣完全应该斩尽杀绝,把那一百万日本降兵全部活埋,来个“坑日寇百万”。 因为日本狗的本性就是欺软怕硬,一朝血流成河,可以让它们在五百年内都谈华色变!

  我们现在总是拿孔夫子“以德报怨”的四个字来当作我们软弱的借口和装点我们稀薄血性的掩饰,其实温良恭俭让的孔夫子当时说出的是八个字,其表述之意完全是积极、主动、大义凛然的勇武精神:“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冉 闵皇帝,当这个1600年前让所有四方蛮族胆颤心惊的一代雄杰被中国人理直气壮的尊奉为华夏民族英雄的时候,就是华夏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日!

  

  冉 闵,为汉族的存在作出突出贡献。但在学生正规历史教科书上没有的人,甚至很多历史系的大学生都不知道,除非对这段历史特别喜爱。很少有一个历史人物像冉 闵这样充满争议,以致于主流教科书因为无法定论而不得不将他忽略。在那个扭曲的时代,他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扭曲的。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评价他?捧杀还是棒杀?

  

  五胡乱华,汉人传奇英雄冉 闵,胜过所有古西腊神话人物。却没有得到历史应有的评价。

  

  当时正如古书所描绘“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汉人冉 闵忍辱二十年得机起兵***,力图匡复华夏,灭胡无数,血洗亲人之仇,亡国之恨!及至群胡围攻。首战,冉 闵以五千汉家子,大破胡骑七万。次战,汉骑一千,败其三万。再战,诛胡军三十万,凡此十数战,项羽再世鏖兵金匮,校战玉堂也不复如此矣。汉家军威振于北朝,冉 闵立我汉家精神,不复为任人屠割之羔羊。

  

  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凶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其子石虎更加残暴。他跟一条毒蛇一样,脑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杀   戮,三是享乐。

  

  石虎发男女十六万,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时逢暴雨,漳水水涨,死者数万人;他已有多处宫殿,还不满足,又驱汉丁四十余万营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修林苑甲兵,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血 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减少,土地的大量荒芜,傍之虎狼等野兽成群出现繁殖。石虎将邯郸(一说临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创全人类有史以来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规定汉人不得向野兽投一块石子者,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汉人的地位竟连野兽都不如。住在“富丽唐皇”宫殿里的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

  

  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西晋灭亡后的317年北方汉族人口总数不到1000万。以下是各族当时的分布情况:

  

  陕西一带羌、氐、匈奴有80万之众,而当地的汉族人口因战乱、逃亡也只有80万;

  

  山西则是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天下,他们有80万之多,残留在当地的汉族只有100万人;

  

  河北的鲜卑人应该有80万,丁零人十五万,当地汉族人口不过150万人;

  

  至于河南-山东一带主要是汉族人,人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要靠汉人每户上交的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

  

  甘肃东部一带为鲜卑、羌、氐族。汉人约占五分之二;

  

  宁夏、内蒙古则基本上是鲜卑人天下,人数操过120万;

  

  辽西鲜卑人汉人各占一半,各20到30万;

  

  辽东汉人100万左右,高丽人50万;

  

  河西走廊-敦煌-新缰天山以南一带多是中原流亡的汉族和当地汉族,人数二百万,在以后的汉人的大反击中大量回迁中原。

  

  冉 闵起义成功后,河北南部,山西,河南,山东四省的匈奴、羯、鲜卑、羌、氐人在冉 闵组    织的汉人的大反击中被全部树清.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杀的白奴(凶奴分化为白奴和黄奴,黄奴自称夏后依,白奴被冉 闵和各路山西义军杀绝)多达六十万之多,其中四十万被闵闵正规军杀绝。两次屠羯达三十二万之众,羯族从此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冉 闵是五胡乱华时中原地区汉人起义首领之一,后被推为国主。当时有羯胡在河北暴孽,残害汉民,先有驱数十万汉丁修林苑甲兵,死伤遍野。后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又有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汉儿冉 闵立誓扫中原,恢复中华河山,一朝得机起兵,旦夕间尽灭羯胡。后又以扫清中原为号召,扬言要六胡退出中土,否则将其统统杀绝。这就是有名的杀胡令。北方各地汉人群起响应,各胡深惧其下场将如同羯族与白奴人,而遭到群胡连番围攻:

  

  (1)其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凶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凶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于邺城以一二千刚组    织的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

  

  (7)七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经过数场战争下来,冉 闵手下的汉军越打越少,却又得不到有效的补充。五胡中的四胡在种族仇杀中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统治今天外蒙内蒙和中国北部的鲜卑却进入极盛时期。这个时后东晋王朝却打着正统的身份要到北方接受失地,乘冉 闵与众胡大战时“接收”山东河南二省,又图河北和山西.使的冉 闵大努,而一努之下,在部将的拥护下作出了称帝的主张。冉 闵举大事有一半靠的是李农,一位深受汉人义军----乞活军爱戴的将领。然而冉 闵在称帝后却因有人告其谋反杀了他。而使的几万乞活军分离出了冉 闵的军队。关中有汉人武装不下五万人筑垒自守,对抗胡人,等待冉 闵大军到来。辽东也有约十万汉人武装响应。冉 闵都没能任用合适的人去加以联络。却在这时称帝,不仅没得到东晋王朝的支持,反而使的东晋王朝与鲜卑人对他来了个南北夹击。

  

  冉 闵建立的国家史称冉魏,冉魏后期,汉族流民从各地拥入邺城及其附近,加上长年征战.农业生产欠收,城中粮食供应不足。冉 闵将城中粮草分发给白姓后,带领一万兵(大部份是步兵)去今天的河北定州征粮。原住在蒙中高原的现屯兵边界的鲜卑人得到这一消息,急调二十万鲜卑骑兵南下,想座收渔人之利的消灭因刚扫清中原而元气未复的冉魏政权。冉 闵对鲜卑兵的行动却浑然不知,后被鲜卑人的十四万先头骑兵部队在常山包围冉军,却给个个奋勇的冉军再加上天神下凡般的大将冉 闵打得十战十败!!要不是最后想出了拐子马铁浮图的阴险鬼计。

  

  与鲜卑人的廉台决战中,中计被困的冉 闵骑朱龙马,持矛戟,于十余万鲜卑铁骑军中,手刃三百余鲜卑强兵悍将,及至战马受伤倒地被俘,面对鲜卑国主质问仍大呼:“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你们这些禽兽一样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们堂堂中华英雄呢!)其后拒降被鲜卑王慕容俊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直至于十二月。慕容俊惧之,祭祀冉 闵,追谥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即大雪过膝(晋史有载,绝非道听途说,活着可怕,死也也可怕,呵呵!)

  

  冉 闵战死了,河北山西二省被鲜卑占据。但冉英雄收复的河南,山东二地民众向南归复南朝汉人.这使的当时北伐每每失败的南朝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光复了河南,山东二地.这是祖逊北伐后南朝政府第二次控制这一地区.比祖逊收复的还多!(可惜东晋没有保有多久,就被鲜卑人夺去,鲜卑军队一直打到长江边,因为无船过江,东晋才又苟安了一段时间)

  

  另一方面冉 闵爱民如子,从异族豪强和统治者哪解放二十多万汉人妇女,并帮自已的士兵找到失散的家人.当冉 闵放羯人石虎强抢的六七万汉族少女回家时,她们中的大多数却没有走。因为已经无家可归了,冉魏灭亡时,恶运又一次降临她们的头上。在冉 闵被擒杀,鲜卑南下她们尽给残忍的充作了军粮。
     愿提华夏三千骑,踏破东瀛弹丸地。愿学白起坑赵举。不学孔孟空仁义.

[ 本帖最后由 人杰鬼雄 于 2007-3-16 13:5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7-3-16 13: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爱民如子--呵呵,你拿这个词形容嬴政都行,冉闵就算了吧!

火星帖了,不想再浪费时间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3-16 14: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07-3-16 13:57 发表
爱民如子--呵呵,你拿这个词形容嬴政都行,冉闵就算了吧!

火星帖了,不想再浪费时间了!

你真是太有才了。

套用一句李世民评曹操的话:冉闵一将之勇有余,人君之度不足。不是成大事的人。

他如果不杀李农,内部何至离心?他不恃勇出战,何至兵败身死?

不知恤下,不纳忠言,负勇轻出,残暴桀骜,冉闵之败,正是其咎由自取。

不过,当时汉人受尽石虎暴政和胡人欺压的痛苦,汉胡矛盾已经达到了最高点,冉闵杀胡的行为,其实是汉人对胡人积怨的一次总爆发,因此才得到了许多汉人的支持。

话说回来,冉魏灭亡时,大臣多有殉国自杀者。秦汉魏晋以来,从无大臣因亡国而自杀的,因亡国而自杀,自冉魏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妖刀村正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1
编号 44092
注册 2005-7-2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7-3-16 16: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帖,不顶不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衲子兼炎黄的时候也屠过此帖几次了。
今日又见,就拿一段说两句。

QUOTE:
西元304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

晋书 王沈传附子浚传
(王)浚密严兵,与(乌丸)单于围(和)演。演持白幡诣浚降,遂斩之,自领幽州。大营器械,召务勿尘,率胡晋合二万人,进军讨(司马)颖。以主溥祁弘为前锋,遇颖将石超于平棘,击败之。浚乘胜遂克邺城,士众暴掠,死者甚多。鲜卑大略妇女,浚命敢有挟藏者斩,于是沉于易水者八千人。黔庶荼毒,自此始也。


王沈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魏主曹髦亲自讨伐司马昭前,曾召见过他和王经、王业,听了皇帝的计划,王经劝阻,王沈、王业二人奔告司马昭,是当时还未建立之大晋国大大之忠臣。
王沈的这位儿子,和袁术有相同的兴趣,他认为大晋朝前忠臣老爸的字“处道”,应了“当涂高”的谶语,很有些不臣之心。司马伦篡位时,司马颍等三王兴兵讨伐,“浚拥众挟两端,遏绝檄书,使其境内士庶不得赴义”。料理了司马伦之后,司马颍就派和演任幽州刺史,要他寻机做掉王浚。但第一谋杀因天气问题未果,和演找的合作伙伴乌丸人很迷信,认为老天帮着王浚,就和转头和王浚合作去了。于是出现了上面晋书中的情节。
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鲜卑务勿尘是王浚的女婿。他不是“慕容鲜卑”,他的后代是姓“段”的,他的儿子段匹(石单)被称为堪比苏武的晋室忠臣。
王浚“率胡晋合二万人”“暴掠”邺城,“死者甚多”。“大略妇女”,至少也是他默许的“犒赏”,而易水八千冤魂,也是因为他这位老泰山“准玩不准带“的军令如山。鲜卑吃人之说,不知语出何典了,若真是一时吃不了,不能带走慢慢吃么?

这位王浚掌握幽州期间,“为政苛暴,将吏又贪残,并广占山泽,引水灌田,渍陷冢墓,调发殷烦,下不堪命,多叛入鲜卑。”“百姓馁乏,积粟五十万斛而不振给。”治下汉人的日子,只怕还大大不如在羯王石勒治下的同胞。

胡也罢,汉也罢,嗜权贪暴,好乱喜战者皆黎民之祸主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7-3-16 17: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还是圈圈比较厉害!

借问下圈圈,文中所说的当时北方汉人四五百万,南方晋国汉人两千万是否准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7-3-16 17:58 发表
还是圈圈比较厉害!

借问下圈圈,文中所说的当时北方汉人四五百万,南方晋国汉人两千万是否准确?

您指的是这句话罢。

QUOTE:
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人口2000万)

西晋人口两千万左右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晋志·地理志》记载太康元年(280年)时,“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在《三国志·陈群传》裴注中记载:“案《晋太康三年地记》,晋户有三百七十七万,吴、蜀不能居半。”如果每户人口相当,为6.57人(这个每户人数算很高的了),太康三年的人口统计结果应该近2500万。

后赵亡国是351年,那段时间的人口数不太好考究,我们先看另一个时期的人口:
520年(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北魏孝明帝神龟三年)中国人口5240万,其中南朝800万,北朝汉族3200万,混血儿640万,鲜卑杂胡600万。
东晋的人口应该是不少于六百万,即使按最少的数据算,也不少于三百万,算六百万是增长了三分之一,算三百万则多了1.7倍的人口。
520年南朝人口和北方汉人的比例是1:4,假设人口增长速度相当,东晋时,北方汉人多则两千四百万以上,最少也在一千二百万以上。
如果说北方确实曾经有过汉人人口四百万的低谷,那只能说明北方汉人在胡人的统治下日子奔小康,多生少夭折,少病多长寿,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南朝了。

ps:苻坚统一北方后统计的人口是一千六百万,其时北方胡人约四五百万,有人说这四五百万胡人不在“编户”之列,故而没有算进去,有人默然是算进去的,那汉人也得有一千二百万之数。这基本上是北方汉人人口的低限数了。另,狭义的“中原”也就是今河南省一带,一省四百万汉人,倒是也不少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2 07: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88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