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446
15/15
|‹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 转自天涯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21
发表于 2015-8-3 09: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平卢王师范 三
在王师范之前,只有李克用、杨行密、王建三大强藩对李茂贞版的圣旨做出过反应,中、小藩镇则一个出手的都没有(保大李茂勋之类,本来就是李茂贞集团的一部份,非独立势力的不算)。
而且,李克用与杨行密之所以动手,绝不是因为他们相信圣旨的内容,出自天子的真意,而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已经结成了反朱温同盟,朱温的强大直接威胁着他们的切身利益。一时还受不到朱温威胁的王建,更是别有用心,把圣旨当成玩物罢了。总之,每一个智商正常的藩镇节帅,都不应该这么容易就受骗上当吧?
要解开这些谜题,还是让我们摸索着,先从平卢和王师范的来龙去脉开始寻找答案吧。
在大唐的诸多藩镇中,平卢是资格最老,且有过辉煌历史的百年老店之一。早在玄宗开元年间,它就出现了,是最早的“天宝十节度”之一。不过,当时的平卢总部设在营州(今辽宁朝阳),位于大唐的东北边陲,也就是十六国时代著名的慕容部兴起的地方,与后来的平卢镇辖区毫无重叠之处。
大名鼎鼎的安禄山在造反前,职务就是范阳(即后来的卢龙)、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不过有职务是一回事,实际的支配力是另一回事,所以等安大胖子造反后,多数平卢军人不愿随从他反唐,于是发动兵变,重新反正归唐。
不久,在安禄山派出大军的强力反击下,孤立无援的平卢军民二万余人,在首领侯希逸率领下,放弃原驻地南撤,乘船渡过渤海海海峡,集体搬家到达山东半岛。唐朝为表彰忠义,遂在山东设置淄青镇以安置平卢军,不过因为人还是平卢的人,大家更习惯使用平卢这个老名称。
代宗永泰年间,出身高句丽移民后裔的将领李正己发动兵变,驱逐了自己的表哥侯希逸,平卢从此走上割据自雄的道路。通过种种阴谋与武力手段,李正己将平卢的辖区扩大到十五个州(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曹、濮、徐、兗、郓),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全省,另加河南、河北、江苏的各一小块,成为大唐当时的第一号强藩,并将这一冠军地位保持了四十多年,传了四代(李正己,子李纳,孙李师古、李师道)。元和年间,宪宗锐意削藩,动员诸道之兵共讨平卢,李师道在屡败后为部下所杀。
附注:由于李正己的高句丽人身份,在旷世奇书《大朝鲜帝国史》中,将李氏四代执掌平卢的这段时间算作是他们历史上的一个地方政权:齐国(李纳在四镇之乱时曾自称齐王),从而“证据确凿”地证明了咱们的山东省曾经是韩国领土的一部分。不过这种理论要成立的话,不知道箕子、卫满是哪国人?那个半岛的大部份更应该算哪国领土才对?
为避免过于强大的平卢重新割据,唐中央在收回平卢之后,对它动了大手术,割郓、濮、曹三州设天平镇,割兖、密、沂、海四州设兖海镇(后来的泰宁),割徐州归武宁(后来的感化),割棣州归横海(后来的义昌)。
这次拆分对平卢镇打击巨大,不但地方缩小为原来三分之一,而且赖以割据的地方军人集团也受到重创,从此,它再也没有成为过强藩,虽然它一度比魏博、成德甚至卢龙都要强大,但却连“河朔三镇”的名单都没能挤进去。直到黄巢起事将天下搅乱之前,平卢节度使都是由朝廷任命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22
发表于 2015-8-3 09: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经过演变,到王师范执掌平卢时,平卢的地盘有五个州,共二十四个县,接近今天的山东省北半部。下为网友制作的王师范时代的平卢地图:
图片附件
:
216859010.jpg
(2015-8-3 09:36, 101.05 K)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23
发表于 2015-8-3 09: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平卢王师范 四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平卢大将王敬武,乘着天下大乱,手握兵权的机会,发动兵变,驱逐节度使安师儒,平卢重新进入割据状态。不过,在强手如林的唐末军阀中,王敬武只属于本事不太大,不过运气还算不坏,几乎没有机会上新闻头版的那一类。他在前文中唯一一次出场,是朱温派朱珍到他的地盘上征兵,他气不愤,出兵阻拦,结果却让朱珍带着兵甲不全的新兵给狠扁了一顿,从此只好低声下气地给朱温装孙子。
大概也是因为这一战的结果,让朱温认为平卢军不堪一击,对自己的威胁极小,所以他虽然将王敬武身边的朱瑄、朱瑾、时溥都给吞了,却一直没有动平卢。
龙纪元年(公元889年),王敬武病逝,他的儿子,也就是咱们这一章节的临时主角王师范才十六岁(虚岁),平卢军中很多实力派都看不起这个半大孩子,纷纷想取而代之。棣州(今山东惠民东南,此时已重新归并平卢)刺史张蟾首先表示不服,并特意上疏,表示愿意服从中央。那时昭宗李晔也正好刚刚登位,还处在削平藩镇,中兴大唐的幻想之中,他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立即表示不承认王师范对平卢的继承权,任命太子少师兼侍中崔安潜为平卢节度使。
张蟾马上将崔安潜接到棣州,拉到了朝廷这面大旗作虎皮,让平卢内部反王行范的一派势力声势大振。
少年王师范对待这份肯定出自李晔本意的圣旨,可远远不像后来对待那道李茂贞版圣旨时那么恭顺,他公然拒绝接受,并且派都指挥使卢弘(也有的史书上记为卢宏)统率军马,进攻朝廷大员已经进驻的棣州,连投鼠忌器的感觉都没有。
但没想到,卢弘也生出了异心,兵权到手后,他不但不进攻棣州,反而与同事张蟾、朝廷大员崔安潜接上了关系,表示接受中央的指挥,返身杀回青州。
王师范得知卢弘也造了他的反,急忙派出使者前去见卢弘,一面送上笔的贿赂,一面在信中可怜惜惜地哀求说:“我只是因为先父的关系,得到众人的推举,才居于今天的位置,这并非我的本意。您也知道,我年纪幼小,什么事也干不好,卢公您如果还记念与先父的情意,不让王家断绝后祀,那就是您的大仁大义了;如果您认为我不适合继续在位,那我也情愿让位,把军府的事都交给您来主持,只求您不要杀我,让我能为先人守灵就行了。”
卢弘一见此信,不由大喜,没想到平卢的大权这么容易就可以落到自己手里,要不赶快伸手接住,那都对不起老妈留给自己的聪明脑袋。卢弘决定马上进城接收权力,至于朝廷来的崔侍中么,就让他等着吧,让别人让节度使哪有自己当节度使舒服啊?什么,会不会有诈?怎么可能呢!一个孩子,在危急关头怕死,这不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吗?
可卢弘真正没有想到的是:在把使者送出城之后,那个在他看来胆小怕死的孩子,就秘密叫来了手下一个叫刘鄩小军官,吩咐说:“你如果能帮我干掉卢弘,我就提拨你当大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24
发表于 2015-8-3 09: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平卢王师范 五
刘鄩,祖籍密州安丘县,出生于一个地方小官僚之家,祖父刘绶是密州一个统计户口的小公务员,父亲刘融稍有进步,当过安丘县令,不过,他们在死后都“大富大贵”了,刘绶被追赠左散骑常侍,刘融被追赠工部尚书。不用说大家也应该想到了吧,这种死后的升官,是因为刘鄩后来发达了。
据史书上说,刘鄩自幼便胸怀大志,好论兵法,喜读史传,其人又非常聪明,颇能融会贯通,非赵括那类死读书的尖子生。日后刘鄩果然成长为一代名将,其用兵好设奇谋,善于用出敌不意来取胜,有“一步百计”之美誉,是唐末五代时可与淮南李神福并称的智将,只可惜运气似乎要差一点儿。而王师范年纪轻轻,便能慧眼识才,将其提拔出来委以重任,也算不简单了。
很明显,要论玩心眼的话,卢弘对王师范都是完败,更不说对刘鄩了。结果,他兴冲冲进城自投罗网,然后就在自己的座席上,干净利落地被刘鄩取掉了脑袋。
杀掉卢弘及其几个心腹后,王师范急驰出城至城外军营中,宣布了卢弘的罪状,展示其首级,同时发下重誓,保证不株连他人,又给士兵们个个重赏。就这样,王师范用超出其年龄的老辣,玩了一手漂亮的恩威并施,成功赢得了大多数平卢士卒对他的效忠。
随后,王师范以刘鄩为副手,亲自统率这支军队回头再进攻棣州,一举克城,生擒张赡并将其斩首。李晔派来的平卢节度使崔安潜当然再也没有上任的可能性,只好悄悄逃走,王师范也不想彻底和朝廷撕破面子,装作没看见,放他逃回长安。不久后,李晔也只好承认失败,撤销对崔安潜的任命,同意王师范继任平卢节度使。
坐稳了平卢节度使的位子,王师范便收回了他在保卫自己继承权时那付强硬和咄咄逼人的面孔,变得温和爱民,执法严明,颇有谦谦君子之风。他还非常好学,是位大藏书家,收集书籍过万卷。
有一次,王师范有个舅舅,在喝醉酒后借酒闹事,犯下了人命案子。王师范得知后,准备了一大笔钱,向死者家属赔利道歉,问能不能私了。但死者家属不干,一定要王师范给他们个公道,于是,王师范叹道:“我不敢徇私乱法!”当即命舅舅给死者偿命。
王师范的母亲原以为儿子当节度使,那兄弟杀个平民有什么大不了?对这样的结果毫无心理准备,因而大怒,等王师范来给母亲请安赔罪,她关起门来,整整三年不同儿子见面。可王师范是个孝子,仍坚持每天都来请安,甚至一天来三、四次,进不了门就在中庭对着母亲的居处下拜,无论寒暑,从不懈怠。
除此表现自己的公正与孝顺之外,王师范还常常会做些标新立异的秀。比如说,每次有新的益都(平卢总部青州治所在县)县令上任,王师范总要带着仪仗卫队前往县衙拜谒。小小的县令见到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当然要吓得侍立一旁,王师范就一面命令左右将县令强按在大堂的主座上,一面自称“百姓王师范”在庭院中下拜。这么一为,连王师范的手下也觉得太过份了,究竟谁大谁小啊?主公您可管着二十四个县令呐!但王师范不以为然,说我家本出出身于民,恭敬父母官,就是要教育子孙不可忘本。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25
发表于 2015-8-3 09: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平卢王师范 六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王师范的这种表演,如果说依法杀舅还让人佩服的话,那向并非有什么特殊功绩的部下的部下下拜,就给人觉得太做作了。
好吧,根据以上简介,我们大致可以为王师范这个人做出几点小结了:
首先,王师范绝对不是一个脑残。恰恰相反,他非常聪明,在少年时已显示出超过常人的勇气与才智。否则在缺少河朔传统的平卢,依河朔惯例子承父业,不是件容易的事。十六岁的王师范在自身威望不著,手下人心不服,朝廷不承认,以至部下打着中央的名义反叛的困难处境下,靠施展诈术,迅速清除各种反对力量,夺过并掌稳了大权,其难度明显要高过后世与他同岁的玄烨除鳌拜,至少玄烨拥有王师范根本不具备的大义名分。
其次,王师范其人确实比较有正义感和忠义观念,也有一些理想主义的倾向,但他一出道就与天子诏书对着干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理想主义并没有战胜他的理性。他绝不是那种“君要臣死”,就会认为“臣不得不死”的傻忠。
第三,王师范喜欢在人前作秀,喜欢扮演道德楷模,他说的不少话,目的是在塑造一位贤良方正的忠臣义士形像,而非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平卢曾经强大过,但早已风光不在,王师范拥有的实力已完全不可能单独抗衡朱温。结合以上三点,一个既不是脑残,也不是傻忠,并且喜欢作秀的平卢节度使,他有可能为了一道破绽百出的“圣旨”,和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忠义”,就押上自己的所有一切,去参与一次几乎必败的赌局吗?
个人以为,只能有一个解释:按王师范的计划,平卢绝不是单独与朱温翻脸,他一定事先在幕后,至少得到了一个强大势力的暗中支持与怂恿(只有名气没有实力的张浚是担当不了这个角色的),认为一旦开战,将形成对朱温的强大统一战线,自己承担的,大概只是次要责任。只不过,王师范可能是被一个比他更聪明的人给忽悠了,后来的局势并没有按他设想的发展。
那么,谁会是那只隐藏在幕后的那只大手呢?由于年代久远,又事关机密,我们很难在史料中找到直接的证据,只好使用排除法来进行一番推测了。
在下认为,虽然史书上说,王师范是在看到李茂贞、韩全诲从凤翔发出的诏书,与张浚的来信后才决定动手的,而且他起兵时,也是打着援救凤翔城中的李晔的旗号,但李茂贞其实是第一个可以排除的嫌疑人。
这是因为:一,王师范起兵时,李茂贞已经被打残了,根本无力为平卢提供任何安全保障;二,从凤翔到平卢路途遥远,且隔着庞大的朱温辖区,彼此要联系协调极为不便;三,从发给杨行密的诏书看,李茂贞根本就没想到王师范是他可以争取的力量,他与王师范之间很可能毫无来往。
去掉了李茂贞,那么此时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抗朱温的嫌疑人只剩三位:蜀中王建、河东李克用、淮南杨行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26
发表于 2015-8-3 09: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平卢王师范 七
这三位都是咱们的老熟人了,想来朋友们对他们各自的崛起之路,及为人处事的风格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那咱们就先以三人的性格为线索开始探索吧。
在朋友们看来,这三位老大中,谁最言而无信,最喜欢放人鸽子呢?我想答案应该是一致的:王建。放眼唐末的所有大军阀,在脸厚心黑,撕盟约如撕手纸等方面的造诣,能与朱温一争高下的,也就只有王建了。那么,鼓动王师范起兵的人会是王建吗?
可惜,以在下看,阻止这一假设成为事实的障碍太多,故这种可能性很小,基本可以排除。
最直观的障碍与李茂贞的第一、二项理由相同:蜀中距离平卢,比李茂贞的凤翔距离平卢更加遥远,道路更加崎岖,联系更加困难。距离也同样减少了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假如王建与王师范确有秘密盟约,那么在平卢有难之时,远在巴蜀的王建即使忠于盟约(且不说此人的信用度早就是负数了),也极难对王师范提供有效援助。
除了距离这个客观因素外,还有个更重要的主观因素:王建缺少挑动讨伐朱温的动机。这倒不是因为朱三与王八太相似,有什么惺惺相惜之情,而是王建似乎已经满足于自己取得的成就,对主动去招惹是非的兴趣不大。
证据,就发生在王师范起兵的五个月之前。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八月(即武勇都之乱暴发的同月)底,刚刚率军北伐李茂贞,拿下兴元,就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的蜀军头号战将王宗涤(华洪),突然被王建召回成都,随后被立即处决!
就唐末而言,王宗涤并不是第一个被自己主君杀死的名将,在他之前有李存孝,有朱珍,之后有氏叔琮。但李存孝谋反在先,本来就已犯下了死罪;朱珍是露出了跋扈的苗头,擅杀大将,让老大感到不安全;氏步琮则是代人受过,替老大背骂名。不管合不合理吧,他们被杀都有说得过去的罪名。唯独王宗涤是被赤裸裸地冤杀。
王宗涤有勇有谋,深得军心,但他为人小心慬慎,与杨行密集团的田頵可谓走两个极端。当初王建平定东川,他因为功居第一,被王建任命为东川节度使,成为王建集团中位高权重的二号人物,自己就感到了极度的不安。于是,王宗涤上任不久,就提出东川地盘太大,请求划出五个州另外成立一镇,以便主动削弱自己的实力。这样还不算,在东川任上干了三年,王宗涤又主动提出:自己身体不好,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王建应允,给他加了一个同平章事的名誉宰相衔,召回到成都,稍后又命他统军北伐李茂贞,再后来就被毫无理由地杀掉了。
那王建为什么要杀自己最能干的部下呢?这据说是因为王建在成都重修的节度使衙门,因为大门表面刷有朱漆,不知怎么的,民间就给这幢建筑取了个绰号:“画红楼”。画红,正王宗涤的原名华洪谐音,这让王建产生了不好的联想,担心这是谶语,将来会应验,故决心将其提前除掉。
不过,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王宗涤在知道自己必死时说得那句话:“三蜀(即东川、西川、山南西道)大致平定,大王要听信谗言来杀功臣,正是时候!”这就是当初越王勾贱杀文种的理由,所谓狡兔已死,走狗当烹!不然,王建干嘛选择刚刚拿下兴元就立即动手?
巴蜀是古代汉文明核心区域中,比较特点鲜明的一块。它的四周天险重重,一旦占据三川,这种环境就能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不像朱温的宣武那种四战之地,除非一统北方,否则始终谈不上安全)。它又足够的富庶,即使关起门的小日子,也能过得比较滋润。这两点共同作用,使得古代割据于蜀地的政权,除了背负着兴复汉室理念的蜀汉外,都缺乏向外发展的进取心。
王建显然也没有例外,更明显的证据发生在一年后,王建乘成汭败亡之机,取得荆南地盘的大部份,但随后王建集团研究认为:瞿唐峡是蜀地东面门户,瞿唐以东的土地不便防守,便主动放弃了归、峡二州。
总之,王建如果遇上进取中原的好机会,我相信他是会动手的,但如果要他自己费力谋划去创造那样的机会,那他已经没有那个动力。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27
发表于 2015-8-3 09: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平卢王师范 八
既然从人格角度推测出的结果不那么可靠,那么我们不妨换一个视角,看看谁最有挑动王师范起事的动机?
如果让王师范起兵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倒朱温的话,那么最痛恨朱温的李克用,似乎嫌疑最大。
事实上,王师范在其起兵的当月,便派遣了使者秘密前往太原晋见了李克用,并向他详细告知自己袭击朱温的战况,这场面是不是很像是一位接受指示的下级,向发出指示的上级报告工作完成情况?以此来看,李克用事先很可能与王师范早有联系,他十有八九是知情人。听到朱温受攻击的消息,李克用当然也很高兴,马上回信,高度赞扬了王师范的见义勇为。
据说在张承业的劝告下,李克用也决定要再次出兵南下,进攻朱温。然而,这次李克用出兵的认真程度,可能是自他出道以来最敷衍了事的一回:一支主将不详,兵力也不详的晋军南攻晋州(今山西临汾),还没有到达,因听说朱温已经制服李茂贞,李晔已离开凤翔返回长安,然后晋军就班师了。一仗没打,只搞了一次短距离的武装游行,至于已经起兵的王师范怎么办?则完全没有考虑。
当然,李克用此时还处在大败之后的恢复期,力不从心也情有可原,但如果李克用是策动王师范的主谋,那么他这样做不是白白浪费了王师范这支奇兵,与打倒宿敌朱温的目的背道而驰吗?
另外,有些细节,也与李克用是主谋的假设有冲突。史书上说,促使王师范起兵的两大动因,是李茂贞版的天子诏书和张浚的书信。其中,李茂贞版的诏书我怀疑有伪造的嫌疑,理由已见前述。李克用是个缺少城府的直肠子,伪造诏书之类的事估计他干不了。而张浚与李克用结仇甚深,李克用要低下头来说服张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写那封信,估计难度也不小。综合上述,在下估计:李克用在鼓动王师范起兵这件事上,他有可能是知情人,事先也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秘密协议,但他不会是主谋。
那么主谋会是谁呢?好像已经没有别的选项,只剩下淮南杨行密了。
仔细一找,很容易发现有很多间接证据,都能将主谋指向杨行密:
一、杨行密与王师范之间,拥有除朱温外,所有强藩中最便利的联系条件,淮南与平卢相距较近,而且如通过海路交往,朱温的人几乎无法拦截。凭借这一便利,杨行密要事先察觉王师范可以争取也比其他强藩更容易些;
二、在王师范起兵后,杨行密是给过平卢实质性援助的唯一强藩,一些史料也记载双方曾缔结了盟约;
三、张浚的儿子李俨正在淮南,通过这一层关系,杨行密要弄一封张浚的书信,比李克用方便的多;
四、李俨是带着让杨行密便宜行事的诏书来到淮南的,出于权变,他与杨行密联手伪造一份给王师范的诏书,这种的可能性我认为是存在的;
五、杨行密与李克用原先就存在反朱温的同盟关系,彼此间一直联系,有杨行密穿针引线,可以让王师范感到有吴王和晋王这两大强藩站在自己一边,实力不见得比朱温弱,那起兵的合理性就高得多了。
但可能有朋友要提出反驳了:在王师范起兵后,杨行密虽对他有支持,但力度太小,那你刚才论证李克用不会是主谋的一大理由不也同样成立:“白白浪费了王师范这支奇兵,与打倒宿敌朱温的目的背道而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是的,这也曾是让在下迷惑的地方,但我后来想到另外一些问题:此时杨行密与李克用最大的不同点在什么地方?如果杨行密是主谋,那他也许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打倒朱温呢?顺着这条思路,我发现此时一些难以理解的事件,似乎就都能找到合乎逻辑的解释了,一些初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关的事件,也许同时在服务于一个庞大的计划……
好了,在开始下一章之前,在想下再声明一遍:本文接下来的内容,是个人以零星史料为依据提出的假说,它可能比传统的记载更接近事实,也可能是更远离,所以它只供朋友们参考,如能激发朋友们的思索,想出更好的解释,则不胜荣幸。
现在,就让在下沿着这一思索的轨迹,带朋友们去解读一下谜一般的天复三年那些事儿吧。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28
发表于 2015-8-3 09: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一
在下要说的故事,也许可以从天复三年(公元903年)的某个月(应在二月之后,但具体时间不详),一位大才子求见朱温讲起。
话说在晚唐诗坛,有一位与“诗圣”杜甫并称,号称“小杜”的大诗人杜牧,他有一个小儿子,名叫杜荀鹤。可能因为那方面的遗传基因比较优良的缘故,杜荀鹤也很善于作诗,其文辞切理,颇有其父杜牧之遗风,在当时的文坛很有声誉。
大顺二年(公元891年),杜荀鹤中了进士举,以第八名及第,正好有个叫张曙的人与杜荀鹤一同去赶考,也得高中,两人都比较自负,文人相轻,便相互打趣。张曙说:“杜十四你是多么幸运啊,竟然能与张五十郎同年!”杜荀鹤答道:“哪里哪里,我看还是张五十郎更幸运,竟然能与杜荀鹤同年!”真是一个比一个傲。
不过,你如果因为看到这句似曾相识的语言,而以为杜荀鹤是罗隐第二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杜十四的傲骨只是针对同行的,一旦碰上权大势大的大人物,那一身骨骼,马上就能由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就比如这一次晋见朱温,正好碰上出着太阳下雨的天气,杜荀鹤顿时文思如涌,当即写下了一首著名的马屁大作《无云雨诗》:
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
若教阴阳都相似,争表梁王造化功!
(注:朱温在天复三年二月,以迎驾还都之功由东平王晋爵为梁王)
当然了,如果杜荀鹤见朱温这一面,就为了溜一溜须拍一拍马,那还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以朱温现在的身份,每天听到的马屁,估计出本期刊也是绰绰有余,不缺这一首诗。之所以在下要提一下这件事,是因为杜荀鹤此时还有一个重要身份:他是田頵的首席谋士!
这次,杜荀鹤受田頵之命,悄悄离开宣州,并不是直奔汴州来的,他还先去过寿州(今安徽寿县)一趟,那里是淮南著名的猛将,杨行密的小舅子,黑云都指挥使朱延寿的驻地。
据说在此前不久,杨行密与众人开了次玩笑,拿自己这位小舅子开涮,让朱延寿感觉自己大大的丢了面子。大家还记得在下在前文中的交待吧,朱延寿可是个出名的坏脾气,果于杀戮,沾火就着。有时杨行密既想杀掉某些罪犯,又想保持自己为人宽大的良好形像,就常常先表面赦免,然后巧妙设局让朱延寿下手,替自己背黑锅。这一来二去,朱延寿认为自己对于姐夫实在仁至义尽了,既劳苦,又功高,还负责挡脏水,咱都做到这份儿上了,你凭什么还讥讽我?真是太不地道了!
这事不知怎么让田頵知道了,田頵便派心腹杜荀鹤来到寿州,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竟成功地将朱延寿拉进了由田頵与安仁义组成造反预备阵营,朱延寿当即表示:“公有所为,我愿执鞭。”
然后,杜荀鹤才来晋见朱温,显然,他的主要任务不是来作诗,而是向朱温报告:田、安阵营在反杨行密秘密计划中取得的最新进展,以及请求朱温在即将爆发的淮南内战中予以援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29
发表于 2015-8-3 09: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二
鉴于杜荀鹤在田頵手下的重要地位,以及田頵原本是杨行密部下的这一事实,在下认为他不可能是田頵派来见朱温的第一拨使节,之前肯定派过地位低一些的使节先进行了试探性接触,确认了大家是有共同语言的,才会进行下一步更深入的谈判。
这就有点儿像中美建交,最早来的是乒乓球队,然后是基辛格,最后才是尼克松。且古代受制于交通与通讯手段的落后,为防止突发事件,一把手可以带着重兵远征或巡游,但无法带重兵的出访,就极少发生。田頵派出杜荀鹤,差不多已经可以视作当时的最高规格了。
如果要判断田頵这些外交努力的起始时间,我认为最迟不超过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十二月初,武勇都之乱结束时,认定自己与杨老大必将翻脸的田頵,为弥补自身实力的不足,已经开始向朱温暗通款曲,并同时在同属杨行密部下的老同事中,寻找同盟伙伴了。
那么对于田老二与朱三秘密接近这种情况,杨行密究竟知不知情呢?我想,即使杨行密什么证据也没有抓到,就凭着他在群雄逐鹿在大棋盘中,纵横捭阖这二十余年,在派使节强迫田頵从杭州撤军时,就应该猜到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了吧?
在两浙第一次武勇都之乱后,田頵与杨行密这对曾经的生死兄弟已经完全撕破了脸,田頵要造反已经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起事的问题。
众所周知,一颗炸弹在其当量一定的前提下,所造成的破坏大小,起决于它被引爆的时间和地点。所以,如何在对自己最有利的时刻,引爆田頵这颗炸弹,便成为朱温与杨行密在这一阶段博弈的中心命题。
对朱温最好,或者说对杨行密最糟的情况,就是在朱温的其他方面没有大的战事,将大军调至淮南时,田頵、安仁义等突然起兵。那么杨行密面临的处境,将比武勇都之乱时的钱镠更加恶劣。毕竟钱镠有难,还可以请杨行密牵制田頵,杨行密如果落到同样的困境,能请谁来制衡朱温?那样一来,淮南集团的灭顶之灾,也许就难以避免了!
更让杨行密不安的是:从天复二年年底的天下大势来看,对朱温有利的引爆点试乎即将到来。杨行密最大的盟友李克用,遭受多次重创之后,短期内只能收兵自保,甚至面对刘仁恭上蹿下跳的挑衅,都采取了忍让的态度,更别说出师与朱温争锋了。王建更不用说,根本不靠谱。而李茂贞屡败之下,无论军力还是财力都已濒临绝境,已经不可能再与朱温长期对抗下去。
事实上,此时朱温如果有意,那他再努一把力,一劳永逸地灭掉李茂贞也并不是办不到的事,但他却似乎将天子夺到手就行了,汴军对凤翔的攻击行动已经基本停止。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正月二日,李晔派使节出城至汴营,调解朱温与李茂贞之间的矛盾。正月四日(注意这个时间点,此时朱温尚未得知王师范的行动),李茂贞的使节郭启期出城,正式代表李茂贞与朱温缔结了和解盟约。
之前李茂贞借李晔之手,给朱温下过无数道诏书,朱温的态度是不予理睬,随手扔进废纸篓,现在怎么会变得这么好说话呢?无疑,朱温是个极狡猾的人,他现在这么急于从凤翔收手,其内心的算计,会与淮南的最新变化毫无关系吗?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30
发表于 2015-8-3 09: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三
那么,杨行密要怎样规避这一迫在眉睫的巨大危险呢?简单来说,如果你有不止一个敌人,而且这些敌人的力量之和远远超过你,那你就应该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与多个敌人同时开打。
至于怎样具体操作,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一代世界级枭雄斯大林,就做出一个经典范本:他通过策动和调停西安事变,尽全力促使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使抗战及早爆发。随后又向中国派出援华空军,出钱、出物、出人,在一段时期内,让苏联成为中国最大的外援国,且其援助条件比之前的德国援华,和之后的美国援华都要优惠,对中国抗战给予了巨大帮助。
不过,等到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渐渐进入持久战泥塘1941年4月(苏德战争爆发前两个月),斯大林又适时中止了对中国的援助,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此后甚至还承认满洲帝国的独立,似乎与之前的对华政策急转一百八十度。
其实,不管前面的大力援华,或是后面的中止援华,承认伪满洲国,斯大林的政策一直是一贯的,连续的,目的就是给日本制造敌人,要拴住日军的手脚,以便在苏德开战时,东部边境不受日本的威胁(当然,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没能呼应盟友对苏实施东西夹击,其原因不完全在中国,但将中国抗战列为诸多原因中的最重要原因,当不为过)。前面的做法不是因为正义,后面的做法也不是因为背弃了正义。
我在反复揣摩天复三年发生的那些事之后,突然意识到,斯大林的这些手法,比他早得多的杨行密,就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了。
自然,被杨行密选择用来拴住朱温手脚的势力,就是王师范。选择王师范的原因,应该首先和斯大林选中中国差不多,那就是王师范有一定能力,手下还有刘鄩这样的良将,虽然比朱温弱很多,但至少不会马上被朱温打垮,起得到牵制朱温的作用。
其次,王师范与朱温之间,似乎早已存在着隐藏矛盾,且其人有君子之风,喜欢以忠义自居,有被利用的现实可能性。
关于前者,据一些零星的,不连贯的史料记载,王师范的下属州县似乎发生过一次叛乱,倒向朱温,杨行密曾予以援助,对他有过恩惠。以恩公的身份,当然要好说话一些,但仅凭这点,肯定还不足以让一位聪明理性的年青人去为自己抛头颅洒热血。
一般说来,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要让别人为自己的利益去赴汤蹈火,多数时候可不能靠实话实说,而是要将真实的目的包装在一个冠冕堂皇的,虚幻的目标里,才是煽动热血青年起来战斗的不二法门。
于是,为了让王师范站出来挑战朱温,从而达成自己一个不能直接说出口的绝密谋划,杨行密最大限度地运用了自己的政治资本,施展出多种手段。
首先,要弄一道天子诏书。如果只考虑当事人的动机,这一条应该比较容易做到,天子在李茂贞手中时,只要是以对付朱温为主旨的提案,圣旨要多少有多少,而且全是原装正版。但李茂贞不是仗打得很不顺,已经被围死在凤翔城中了吗?当时又是个没有电话,没有电报,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为避免夜长梦多贻误时机,仿照手中的诏书制作一份山寨版也是很有可能的。
光有天子的圣旨当然也是不够的,否则李茂贞早就该集结起庞大的“勤王”联军了。如今这年月,诏书贬值已久,对王建、刘仁恭之类寡廉鲜耻之辈已等同于手纸,就算对于王师范这种标榜忠义的藩镇节帅,其效能也不宜估计过高。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31
发表于 2015-8-3 09: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四
但杨行密毕竟比李茂贞高明的多了,手法不会那么单调,所以第二招也同时使出:利用李俨的关系,秘密与退休在家的张浚接上关系,让老宰相写封密信,劝王师范起兵。
此前张浚留给世人的印象,一直是朱温在朝中的同党,确少自知之明,不过挺擅长于见风使舵。因为交情深厚,朱温最近的几次军事行动,都曾特地请张浚同行,连给自己的名义舅父王重荣重新立碑,都是请张浚撰写的碑文,看上去就是一对好基友。
可谁知道,也许正因为接触的机会太多,张浚早早看清了朱温那忠臣画皮下的奸雄本质,已知其绝对不可能忠于皇室,一旦得志,早晚会弑君篡位!
张浚此人,虽然已经在史书上留下了很多缺点,但作为深受国恩一介文臣,一生的功名荣辱都系于李唐皇朝,对李家天子还是有忠义之心的。现在,他终于有机会展示他的另一面了。
有朱温的老朋友现身说法,来指出朱温的奸恶,那对于王师范这种道德观念比较强的人,其说服力可能就比李茂贞作坊里制作的圣旨要高得多。
不过,还有比张浚书信更重要的东西。杨行密向王师范提供情报,暗示目前的大好形势:朱温野战部队的主力大部份正集结于关中对付李茂贞,小部份驻于晋州(氏叔琮部)、邢州(葛从周部)等地防御李克用,中原腹地兵力空虚(这大部份是真的)。再顺便展示一下杨行密——李克用联盟的强大实力和反朱的坚定决心(这一条也是真的),并且即将有大的行动(这一条就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水中月了)!
问题是王师范会相信吗?我想,如果是王建、刘仁恭这类损友说出来的,王师范恐怕不敢信,因为他们已有的信用纪录太差了。但这些话是在唐末诸强藩中,最有忠厚长者之名的杨行密(如在前文《武勇都之乱》一节中,作过杨军俘虏的顾全武,竟然都直接向钱镠称赞敌方老大杨行密行事光明磊落,是真正的大丈夫)说的,再加上李克用的诚信纪录也不错,有这两位担保,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吗?
只是,年青的王师范还是没有看透一点:对于打天下的人来说,诚信终究只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假如客观形势有迫切需要,那他们是不会为了诚信而诚信的。
就这样,围绕着让王师范讨伐朱温这个大目标,杨行密把该考虑的都考虑到了。诏书提供了行动合法性,让平卢军师出有名;张浚的书信提供了行动的合理性,颇能打动在王师范心中份量很重的正义感;杨行密串联李克用表达的加盟意向,又为这个行动提供了可行性,使它看起来不那么像自杀。
于是,兼有理性与理想主义的王师范被说服了,他决心为了拯救大唐,为了弘扬忠义,在杨行密最需要的时候(而不是李茂贞最需要的时候,虽然这一点王师范未必完全清楚),毅然出手,向强大的,自己也曾经去拜过码头的汴梁朱温,发起挑战!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32
发表于 2015-8-3 09: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五
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正月初四(也就是朱温与李茂贞缔结和解盟约的同一天)凌晨,一支五百人的平卢军小部队,在王师范最能干的部将刘鄩率领下,正乘着夜色的掩护,无声无息地来到黝黑高大的兖州城墙下。
由于在事先,刘鄩已经派人化妆成油贩踩过点,他们非常准确地找到了城中用于排污的隐密水门,从这里钻了进去,经下水道进入城内。接下来,这支精锐的小部队乘大部份毫无防备的守军还在梦乡畅游,以极高的效率控制了城内的节度使衙门(兖州是泰宁镇总部所在地)及四面城门,进而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全城。
话说这兖州城理论上的守将,可是朱温任命的泰宁节度使葛从周,那位人称“无事莫挑拨”的“山东一条葛”,一生战功累累,威名赫赫,这次怎么会这样容易地不但让刘鄩给“挑拨”了,还把重镇丢得这么麻利呢?
原来,虽然葛从周与王师范的职务名称一样,但两者的职务性质还是大不相同的,葛从周即使当上节度使,本质上仍然只是朱温的部将,并未成为一方诸侯。朱温那里需要,葛从周就得像镙丝钉一样地钉到那里去。所以像兖州这种安全的大后方(此前多数人包括朱温都是这样认为的),不是你老葛应该呆的地方。这不,他现在正率军驻扎于邢州,监视与防备李克用,根本就不在泰宁镇的地界上。
葛从周不在的结果,就是让刘鄩打了这一次极漂亮的袭城战,等到天明时分,兖州城中的居民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劳作时,大多数人还没有发现他们的城市已经易主了。
葛从周的老母和妻儿当然不属于这大多数,她们住在节度使府衙中,天未明时就被平卢军俘虏,渡过了惊慌恐惧的一晚。但当她们见到这群敌人的主将刘鄩时,又感到了意外的惊喜:来的这员将军彬彬有礼,在面见葛从周的老母时,甚至下拜叩头,如同见到自己的母亲一样。刘鄩还给葛从周的妻儿另外安排了住处,吩咐士兵不得打扰,待遇从优。葛从周的其他亲属,以及城中的绝大部份居民,则原来干什么的,现在还干什么,一切照旧,就像没有发生过战争一样。
刘鄩第一次担任主将,就作到了真正的秋毫无犯,在这暴虐乱世,初显难能可贵的仁将之风。
王师范的袭击目标远不止一个兖州,比如,另一员平卢将领张居厚,就在在刘鄩得手的同一天,也率领着一支二百人的精锐小分队,化妆成商贩,推着小车,来到支持朱温一方的大唐临时中央所在地:华州。显然,如果他们能把这个地方拿下,将给华州版的中央政府来个一锅端,那对朱温政治合法性上的打击力度,无疑将大大超过刘鄩攻陷兖州。
不过,接下来城门口发生的事,让平卢军的美好设想永远化为了幻想。曾在长安保卫过崔胤等朝廷公卿的朱温部将,现任华州的代理长官(知州事)娄敬思见这群商贩个个虎背熊腰,一点儿不像生意人的样子,便勒令他们停车接受检查。
张居厚一行人的车上,装的可都是武器之类的违禁品,哪里能老老实实让汴军查看?于是他们突然发难,当场格杀娄敬思,然后大声呐喊着冲进城中。这样一来,张居厚虽然斩杀了汴军一将,可奇袭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城中的最高长官,华州中央的首脑崔胤只好站出来,当一只被赶上架的鸭子,临时指挥城中部队抵抗。虽然打仗对崔相国来说,专业有些不对口,但张居厚的奇袭部队人数毕竟太少了,一番苦斗之后被崔胤指挥的华州守军给赶出城,被迫向南逃亡,在逃至商州时,被追兵追上,全军覆没!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33
发表于 2015-8-3 09: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六
但这还远远不是全部,据史书记载,除了刘鄩和张居厚外,王师范此前至少还派出了另外至少十一支精锐的特种攻击分队,他们或伪装成使者,或伪装成商贩,分别前往汴州、徐州、郓州(今山东东平)、齐州(今山东济南)、沂州(今山东临沂)、孟州(今河南孟州)、滑州(今河南滑县)、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虢州(今河南临宝)、洛阳、河中(今山西永济),在正月四日这一天同时发难,点向朱温集团的周身大穴!
如果在地图上对这些“穴位”进行一下简单分析,那它们似乎可以分成两类:齐、郓、兖、沂、徐五州为第一类,它们都在平卢周边,拿下它们可以扩大平卢的安全缓冲区,并与杨行密的地盘实现接壤;汴、滑、孟、陕、虢、洛阳、河中等属于第二类,它们都处在黄河或汴水、渭水边上,也是朱温集团辖区内交通大动脉的主要节点,如果能拿下一个,就能严重影响朱温军队的调动及后勤的供给。
我不知道这个行动计划是王师范自己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还是有其他什么人替他制定的,但不得不说:相对于同时期,我们已经介绍过的任何一次军事行动,这个袭击计划实在是太超前,太标新立异!
在开战的第一时间内,就同时对敌境内多个纵深目标实施打击,打乱其组织结构,使敌陷于混乱,从而失击从容反击的能力,这样的战术完全不是古代战争的打法,反而很有现代闪击战的某些特征。我们可以从后世如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或以色列的“六、五战争”等经典战例中,发现似乎与此有些相似的战术运用。
不过,这是否能证明:王师范(或他身边某位没留下姓名的参谋人员)是位超越时代的大军事家呢?不好意思,以在下愚见,战术运用一旦“先进”到脱离了时代赋予的客观条件,那它就不再高明,而变成一种愚蠢了(可能有些穿越小说不同意这种观点)。
用多支小股精锐来突袭敌关键性纵深据点,这初看起来很像今天的特种空降部队,但我们知道,他们并不具备今天的通讯与交通条件。他们一旦出动,彼此间基本上就无法联系了,更谈不上配合作战,实际上变成了一颗颗孤立无助小沙粒。朱温的地盘可是一个州一个州打下来的,军队都是百战余生,虽说主力被调到关中,中原相对空虚,可要迅速集中一、两万人也是易如反掌的事,岂是这些小沙粒就能撼动的?一句话,成功那是侥幸,失败才是正常。
事实也证明,剩下那至少十一支攻击小分队,不用说向刘鄩看齐了,就连张居厚那样的战果都没有得到,就全部输得干干净净!白白浪费了一大批军中骨干。
其实,就算他们侥幸成功,又能怎么样?被袭击的目标大多距离平卢非常遥远,除去距离平卢本部比较近的攻击部队外,即使得手,也不可能指望自身主力部队的后续支援(按史料记载,王师范只向最近的齐州、兖州派出过后续部队),不可能支持下去。
比方说,假如在1944年6月6日早上,天气突变,使在诺曼底的登陆行动被迫中止,那不用说,已经降落到德军腹地82空降师与101突击师,不管他们表现再如何英勇顽强,也必然会成为美军战史上最悲催的师级番号。
从以上的分析,和实际作战结果来看,虽然由于刘鄩的表现比较优秀,使平卢军拿下了一个兖州,但这一白遮不住百丑,这仍然是一个十足蹩脚的半调子计划,似乎是某位赵括型的纸上军事家,闭门造车弄出来的大作。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34
发表于 2015-8-3 09: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七
不过我也有些怀疑,真相也许还有另一种解释,如果这次袭击计划不为求胜,而是别有深意呢?
通过前文想必大家已经知道,在李茂贞即将服软的时候,最需要王师范起兵的人就是杨行密。那么对杨行密而言,让平卢军在朱温的后背捅刀子,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一刀把朱温捅死?这当然是很理想的目标,不过那太不切实际了,人不能靠幻想活着,不是吗?
所以目标得订得现实一点:让王师范尽最大可能地触怒朱温,迫使朱温为了天下第一强藩的面子,为了保持在各小藩镇面前发号施令的威信,必须暂时撇开其他对手,以全力压服平卢,从而为自己解决田頵、安仁义小集团赢得战机。
要让公牛发狂,那斗牛士手中的红布自然是越鲜明越醒目越好。这次袭击的据点包括了朱温的大本营汴州,临时中央所在地华州,大唐的东都洛阳,以及朱温直接控制下的十九个藩镇(宣武、天平、泰宁、佑国、忠武、感化、保大、保塞、昭义、河中、静难、戎昭、保义、河阳、邢洺、宣义、镇国、匡国、奉国)中九个的总部所在地!虽然在多数地方的战果不怎么样,但这种超饱和攻击所带来的骇人气势,已经能带给朱温足够的震惊和愤怒了。
还有一点,大家可能容易忽视的,这个计划具有不可逆的特性。平卢军要袭击的各个目标,与青州(今山东益都,平卢总部)的距离相差悬殊(青州到其中最近的齐州,直线距离约一百二十里,到最远的华州,直线距离约一千六百里,真实路程肯定要远得多),显然,他们不可能是一齐出发的,必须分成分成多个批次隐密出动,一旦离开平卢,他们就无法再保持与与总部的联系。
也就是说,当第一批突袭小队(可能就是张居厚那支)派出后,虽然那时距离行动正式开始的时间——天复三年正月四日还很久(估计不会少于一个月),但王师范已经无法更改计划了。假如他曾对自己的一时冲动感到后悔,或者后来对计划的可行性有怀疑,都不再有刹车可踩,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综合以上两点,如果从杨行密的需要来看,这个计划完全达到了目的,是很不错的。
好了,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来作出总结:制定这个计划的人,如果不是没有脑子的话,那就一定是太有脑子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过于紧张,还是不够自信,王师范还做了件有些画蛇添足的事。他派了一个信使去汴州,表面任务是重申一下平卢与宣武之间的传统友谊,表示对朱温“勤王”事业的支持,其实是借机窥探一下汴州的动静,看看朱温方面是否对自己的计划有所察觉。
可惜,王师范显然对情报工作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对特工人员的选拨标准定得实在是太低了!留守在汴州的宣武判官裴迪接见的平卢的信使,双方礼节性的寒喧了几句后,裴迪随口问起王师范最近在干什么,就发现这名叫苗公立的信使竟紧张地脸色大变,说话也变得前言不搭后语。
裴迪这个名字在本书中虽然还是第一次出场,但他其实已经是朱温的老部下了,号称“为人明敏,善治财赋,精于簿书”,他长期留守汴州,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负责管理钱粮收支,为朱温大军的四出征战提供补给;二是负责汴州的刑狱诉讼,审犯断案。
在这样经验丰富的老警官面前,苗公立的不正常表现当然逃不脱他的法眼。于是,裴迪屏去左右,使出平日审案的技巧,厉声讯问,还没等动大刑,苗公立就腿一软,什么都招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35
发表于 2015-8-3 09: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八
突然间得知了王师范起兵的惊天爆料,裴迪大吃了一惊,军情紧急,如果按常规处理,先报告千里之外的朱温,请示方略再行事,则必误大事!只是裴迪不是司马懿,手里没兵,于是他迅速告知了刚刚回到汴州的朱友宁,请其便宜行事。朱友宁也当机立断,一面带上手头的一万人马,东巡兖、郓;一面迅速遣人通知邢州的葛从周,请他马上回师泰宁。
值得提一句的是,在《旧五代史.朱友宁传》中,有这么一句话:“青帅王师范构乱,以关东诸镇兵悉在岐、陇,欲乘虚窃发,自齐、鲁至于华下,罗布奸党,皆诈以委输贡奉为名,阴与淮夷、并门结好。”
上文中的“淮夷”就是杨行密,“并门”就是李克用,可见裴迪和朱友宁对王师范起兵原因的判断,和在下的猜测基本一致:这是与杨行密和李克用协调过的行动,没有提到刘仁恭或其他藩镇。只是这个判断的依据,是来自苗公立的供词,还是对其他情报的综合分析,我们今天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除此之外,真还有其他情报也将幕后操纵者指向杨行密和李克用吗?事实上是有的,即使在一千多年后,也不是毫无迹象可寻,只是粗略看上去,它们的联系似乎不那么紧密而已。
按在下的推断,至迟不超过天复二年冬,杨行密(可能还有李克用)已经与王师范达成了协议:淮南、河东的军队将与平卢的奇袭部队在同一月发兵,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朱战争,不会让你们平卢军独挡大敌的!
如果推测属实,那也不是完全的忽悠,因为李克用与杨行密也确实都在天复三年的正月,对朱温及其盟友发起了军事行动,算是对王师范行动的配合。
李克用的行动前文已经简单说过,就是前往晋州方向武装巡游了一个来回,一战没打。没开打的借口,说是听说皇帝已经离开凤翔,咱们去晚了。但这算得上理由吗?天子被劫就不勤王了?就把小盟友晾一边了?就这样,王师范被以前一直很讲信用的李克用放了鸽子。
与之相比,杨行密的军事行动似乎更有诚意一点儿,至少吴军是真正开打了,不过他们也同样是剑走偏锋,没有冲着朱温去,而是冲着朱温的小盟友——武昌节度使杜洪,威风凛凛地亮起了刀子。自然,这样即使一刀子捅下去,朱温也不会太疼,也就不会喧宾夺主,把朱温的主要注意力吸引过来。
如果仅从刀子的刃口来看,还是比较锋利的:吴军主帅是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至今未尝败绩的江淮第一名将李神福,副手舒州(今安徽潜山)团练使刘存,也是员号称“骁悍,善用兵”的猛将。不过刀子并不太大,据《十国春秋》记载约为一万人,全部是水师(怀疑其主力就是投降的冯弘铎所部),乘坐着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
另外,以李俨带来的李茂贞版圣旨为依据,杨行密还“合法”地代行天子职权,任命朱瑾为东南诸道行营副都统,统军作为李神福的后援。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36
发表于 2015-8-3 09: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九
杨行密想干什么呢?是为了呼应王师范的行动?还是另有图谋?在下觉得,这应该是杨行密在深思熟虑后下出的一招险棋,也可以说是一记妙手。其目的有三:一是兑现对小盟友王师范的承诺,不过这是最次要的原因;二是在试朱温的应手,判断王师范起兵的效力;三是最重要的,他在引诱田頵谋反。
三国时的刘备曾有一段名言:“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在唐末各强藩中,为人个性与刘备最接近的杨行密,显然也是这样的认为的。另外,杨行密在其集团内部的权威,不像朱温、李克用那么说一不二,很多“三十六英雄”的老兄弟只把他当成了带头大哥,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君。
因此,杨行密行事总以忠信、宽大示人,不为祸始,不先做对不起人的事,以赢服人心。假如需要要除掉谋人,也要设法让他先对不起自己,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如春秋时的郑庄公姬寤生对付弟弟共叔段。
现在,朱温面临的老热点李茂贞问题还没解决,王师范创造的新热点又将朱温的关东诸军都吸引了过去,田頵如果在这个时候造反的话,他不可能得到朱温的有力支持。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引爆田頵这枚埋藏在卧榻之侧的定时炸弹,对杨行密的伤害最低。
问题是,在你希望鸟叫唤的时候,这鸟偏偏不叫,怎么办?
据说著名的日本战国的三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有一次齐聚醍醐寺饮酒,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信长的答案是:不叫的鸟就宰了它!秀吉的答案是:不叫可以逗它叫。家康的答案是:不叫可以等它叫。
虽然在这三位中,家康成了最后的成功者,他的忍功也因此备受后世推崇,但很显然,杨行密是不可采用家康式方案的。不管李茂贞还是王师范,他们都不可能始终有效地拴住朱温主力,等朱温把那两位都解决了,田頵再起兵,会是什么结果?而且大家也知道,田頵与朱温之间其实已经有了秘密联系,朱温肯定会和田頵打招呼,叫其稍安勿燥,等待最佳时机。毫无疑问,朱温与田頵的最佳时机,肯定是杨行密的最差时机。
不过仔细想想,朱温的最佳时机其实也并不等于田頵的最佳时机。毕竟朱温的目的,是要利用杨行密与田頵鹤蚌相争,让他自己渔翁得利,进而一举吞并淮南。而田頵的目的,则是要取杨大哥而代之,自立为淮南之主,可不是去做他人的嫁衣裳。
有了这个差别,也就为杨行密采用秀吉式方案“逗它叫”,提供了可能性。
在杨行密麾下众将中,要找一个最能让田頵有所畏惧的人,无疑就是李神福。当初杨行密之所以把李神福安置在昇州(今江苏南京),安置在田頵与安仁义的中间,就是把他当成了安全筏,让田頵与安仁义不敢轻举妄动。现在有意命李神福西征,将其调离昇州,就是要给田、安二人一个最明显的暗示:千载难逢的良机到了!即使没有朱温帮忙,你们也有机会突袭扬州,夺取淮南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37
发表于 2015-8-3 09: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
然而,田頵也不是这么容易上当的,李神福的水军逆流而上,看上去是挺花时间的,似乎也走了很远,但要一转身顺流而下杀回来,所需要的时间就会短得多。于是,田頵忍住了眼前的诱惑,依旧引而不发,按兵不动。
这个子不动,大棋盘上的其他棋子却不会因此而停顿下来,棋局看起来正向着总体有利于朱温的方向运行:
正月初四,王师范对朱温发起大规模特种袭击,只取得了不到7.7%的成功率,朱温的大部份控制区仍稳如泰山。数日后,得到急报的朱温迅速抽调部份军队东归,并正式命令由朱友宁统一指挥对王师范的战争,同时加快了与李茂贞的谈判,以期尽早从关中抽身;
正月二十二日,经过一轮紧张激烈地讨价还价,著名的大绑匪李茂贞,在得到自身势力的安全保证,以及让自己的儿子娶了李晔之女平原公主为妻之后,正式认输了,将名义皇帝兼资深人质李晔送出凤翔,送入城外汴军的大营,移交给下一位大绑匪朱温。
不过,由于泼朱三的演技高超,远非“火龙子”李茂贞可比,所以移交人质的这一幕初看起来非常拨乱反正,非常光明忠义,完全掩盖了它黑吃黑的实质。
只见大道旁,天下实力的第一人朱温,穿上文官朝服首次朝见了天下名义的第一人李晔。远远望见天子,朱温立刻叩头下拜,哭得泣不成声,表现他对天子此番蒙尘的由衷难过。可能到此时仍然幻想着朱温会是忠臣的李晔大为感动,也禁不住泪下沾衣,哽咽着赞道:“大唐的宗庙社稷,都由爱卿奋力再造!朕与皇室宗亲,也都靠着爱卿的功绩才得以重生!”然后解下自己所佩的玉带,赐与朱温。休息片刻后,皇帝一行人踏上返回长安的路途,朱温则亲自单人匹马,为天子开道,做足了忠臣秀。
正月二十七日,李晔回到阔别了一年多的长安,但从本质上看,这里的产权人已经变成了朱温,管理员则是朱温的侄儿,朱友宁的弟弟朱友伦。长安已不再是大唐朝廷最后残留的宅居地,只是他们借住出租屋而已。
天子已在掌握中,但朱温还要更进一步,痛打落水狗,清除朝中已不成气候的竞争对手。正月二十八日,朱温与崔胤一同登殿晋见李晔,借崔胤之口,要求尽诛天下宦官!这样强有力的要求,李晔当然只能盖章同意。
当天,大唐朝廷最后的数百名宦官被集体驱赶到内侍省,除了三十名年纪幼小地位低微的小童得以幸存外,其他人全部遭到屠杀。稍后,朱温与崔胤的意志变成一道道圣旨,发往天下各藩镇,继续杀戮散落在各藩镇的监军宦官。最后,除了河东监军张承业、卢龙监军张居翰、西川监军鱼全禋,再加上逃到扬州的清海监军陈匡柔、已隐居青城山的严遵美等五人,因得到不甩朱温的强藩李克用、杨行密、王建、刘仁恭四人保护,而幸免于难外,各地的宦官也全被杀光。
至此,曾称霸大唐朝堂一百多年的宦官集团至此完全覆灭,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宦官时代终结。原先由宦官处理的宫中杂务改由宫女完成,原先由宦官指挥的,不堪一击的中央禁军改由崔胤统率。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38
发表于 2015-8-3 09: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一
这当然不算完,二月一日,李晔被迫下旨,宣布所有在凤翔发布的与人事相关的诏书统统作废,然后以此为契机,继清除宦官之后,朱温开始飞扬跋扈地横行朝中,对群臣进行大清洗,将所有对自己不完全顺从的大臣一一下手,几乎是在最短时间内,就撕掉了自己描绘多年的忠良画皮。
二月三日,宰相(同平章事)陆扆因为给李茂贞说话,被免职,贬为王傅,发往洛阳;二月五日,工部侍郎兼同平章事苏检,与吏部侍郎卢光启被勒令自杀;二月六日,中书侍郎兼同平章事王溥被免职,贬为太子宾客。
短短几天,四位宰相就被一下子去掉了三人,只剩下一个崔胤。但一人独相是不符合唐朝惯例的,李晔一时没有弄清楚自己的真实处境,就打算乘着这个机会,任命在凤翔与自己患难与共,相知最深,也最信任的韩偓为相。韩偓是聪明人,知道这个宰相可不是好当的,为避嫌,他推辞掉皇帝给他的任命,改而向皇帝推荐御史大夫赵崇与兵部侍郎王赞二人担当相位。
李晔与韩偓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此举已经极大地触怒了朱温与崔胤。你以为他们一口气拿下这么多宰相,会是为了让天子安排自己中意的人吗?更何况在不久前的一次朝会上,韩偓没有像朝中多数大臣那样,对朱温溜须拍马,就已经让朱温很不爽了。
于是,朱温新帐老帐一起算,他怒气冲冲地进宫,当着李晔的面,强辞夺理地高声训斥道:“赵崇轻薄浮华,王赞是无能鼠辈,韩偓竟然推荐这样的人当宰相,他同样有罪!”
李晔在朱温的怒吼声下大惊失色,他这才发现:与现在比起来,原来在凤翔的日子,并不像原先以为的那么差!
李晔不敢替自己此时唯一的朋友申辩,只是几次悄悄向在一旁的崔胤使眼色:你和韩偓是老朋友了,又与朱温关系密切,不该出言一救吗?但李晔失望了,他不知崔胤也早看韩偓不顺眼了,所以始终装作没看见,就这么若无其事地站着。
本来按朱温的本意,是打算杀掉韩偓,以儆效尤,幸而崔胤虽然不说话,还是有别的大臣提醒朱温说:“韩偓的名声不错,这么急急忙忙地杀掉,有损朱公您的光辉形像。”这样朱温才决定暂时饶过韩偓一命!
二月十二日,万般无奈的李晔被迫将韩偓贬为濮州司马,逐出长安。韩偓临行前,李晔悄悄躲开朱温眼线的监视,来与他见了最后一面。李晔叹道:“今后朕身边再也没有人了!”韩偓答道:“这个人(指朱温)已经不是我们以前以为的那个人了,臣能够被贬谪出朝,死在远方,实属万幸,因为臣实不忍心看到大唐被篡夺,陛下受尽屈辱最终被弑杀的那一天啊!”
然后,这对终于完全醒悟过来的君臣兼挚友,触景伤情,为他们已经预见到,但无法改变的悲惨结局相对而泣……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39
发表于 2015-8-3 09: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二
历来奖励和提拔自己人,都是和打击排斥异己同样重要的事,朱温当然也不例外。
首先,朱温及其手下的有功人员都得赐各种荣誉称号,它们的意义近似于后世的勋章。最高荣誉获得者自然是朱温本人,称“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在大唐历史上,真正对大唐有过再造之功的郭子仪、李晟都不曾有过如此牛叉的称号;敬翔等文职幕僚受二等奖,称“迎銮协赞功臣”;朱友宁的武将受三等奖,称“迎銮果毅功臣”;都头以下的军官们享受四等奖,称“四镇靖难功臣”。
稍后,李晔加授朱温为太尉,进封梁王。又依照郭子仪曾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的先例,设置诸道兵马元帅,以朱温任副元帅,成为理论上大唐所有军队的合法统帅。当然,这直接意义并不太大,比如李克用、杨行密这些人,就决不会甩这位副元帅的帐,但在间接的声势上有所助益。
可能有朋友会问:既然朱温只是副元帅,那么元帅呢?按唐朝中期以来的惯例,这种元帅由皇子担任,挂个名而已,副职才是真的。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这“元帅”的含金量:李晔最初希望让自己的长子德王李裕来当元帅,但被副元帅一票否决,只好改由年幼的第七子辉王李祚来担任。
二月二十一日,朱温长子朱友裕被任命为镇国节度使,坐镇华州。二月二十四日,朱温的侄子朱友伦任左军宿卫都指挥使,部将张廷范任宫苑使,王殷任皇城使,蒋玄晖任充街使等等。总之,朱温就是将长安及其周边,包括皇宫到每条大街小巷都纳入自己的武力监控之下,可以随时清除朝廷中的一切不利于自己的异动。
办完这些事,朱温觉得大唐朝廷的傀儡化工作也干得差不多了,遂以二月二十七日向李晔告辞,起程东返,去收拾胆敢冒犯他的王师范。临行前,皇帝在寿春殿和延喜楼两度设宴为朱温饯行,席间朱温情深意切地向李晔禀奏道:“我与晋王李克用本无深仇大恨,双方失和只缘于一点儿小小的误会,陛下应该对格外厚待,派重臣去抚慰解释,让他明白我愿与他和好,共同效力王室的真心!”
我不知道李晔有没有被朱温的这段鬼话骗信(估计不会了吧),反正李克用知道后是一点儿也不信,大家都这么熟了,你骗谁啊?李克用一针见血,点出朱温的本意:“这个蟊贼想去对付平卢,怕我在这个时候拖他的后腿罢了!”不过话虽如此说,道理也明白,李克用却没有出兵救王师范的意思,沙陀人的飞虎子已经伤痕累累,不再是昔日那个助人为乐的军事活雷锋了。
三月十七日,朱温回到汴梁,开始调集四方兵力,准备对平卢痛下杀手,他已经决定,暂时置杨行密与李克用这两个大敌于不顾,将集团的战略重心正式从关中东移至齐鲁。至此,不管你王师范是求仁得仁也罢,还是弄巧成拙也罢,总之,你摊上事了,你摊上大事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40
发表于 2015-8-15 17: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三
差不多就在朱温返回汴州期间,朱友宁先后在齐州击破王师范的弟弟王师鲁,接着又在兖州城外打退了王师范派给刘寻的援军,断绝了兖州与青州之间的联系,使其沦为一座孤城(刘鄩投降时,手下有兵五千,大大超过了五百人的别动队规模,可能在此之前,已至少有一批平卢援军进入兖州)。
稍后,邢州的葛从周部赶到,朱友宁便将围攻兖州的行动移交给他,自己则移兵东向,攻入平卢本土。
三月二十七日,仅仅经过十天的筹备,朱温就以很高的效率调集了十万大军,显示了朱温集团此时无人能及的强大动员力。这十万大军里面包括朱温直辖的宣武、宣义、天平、泰宁四镇的野战军,不过更多的是从小弟罗绍威那里征调来的魏博军队,大军集结完毕后,开赴平卢前线,增援朱友宁。
由于援军主力来自魏博,朱友宁移兵北上与援军会合,然后分出一支偏师进攻棣州,主力则继续推进,兵锋直抵青州西北只有约一百二十里的博昌(今山东博兴)。
梁军大兵压境,感到危机临近的王师范不得不遣使前往淮南,向杨行密紧急求救:您那条打武昌的间接路线已经不赶趟了,还是直接出兵来青州吧!
要说杨行密,还真是很珍惜自己诚实守信的好名声,虽然他的醉翁之意并不在酒,却显得比李克用更有诚意,没有见死不救,而是立即又出动了两支军队渡淮北伐,投入对朱温的军事行动。
其中间接支援平卢的西路吴军兵力有数万人,主将没有记载,据在下猜测可能是朱延寿,他们渡过淮河向宿州方向推进。据在下推断,田頵派杜荀鹤出使寿州联络朱延寿,再出使汴梁联络朱温的那次外交行动,极有可能就发生在此时。
如果这两个猜测属实,那接下来发生的事就顺理成章了:杨行密做假动作,让朱延寿避免硬仗,他得为预计中的平叛战争保留黑云都这支生力军;朱延寿已对姐夫怀有二心,故将计就计,也做个假动作,摆出北伐的姿态;朱温心中大喜,但一时力不从心,同样做假动作,调大将康怀贞进驻宿州,表面防御吴军,其实为朱延寿将来的反叛预做声援。既然大家都不是真的要打,几万吴军自然不战而退,雷声挺响,一滴雨也没下。
与之相比,负责直接支援平卢的东路吴军,兵力约两万,由于他们的任务类似于苏联在卫国战争前的援华航空队,是用来坚定王师范抵抗决心的,行动自然就要积极有力得多。
与西路不同,东路军的主将记载明确,有战功卓著的淮南老将张训(大家还记得吧,清口之战前,杨行密用于防守淮河防线的两员大将就是朱延寿和张训),还有一位刚刚被杨行密提拔为大将的新人,王茂章。
王茂章,庐州合肥人,是杨行密的小同乡兼资深粉丝,从童年时起就追随在杨行密左右,是淮南军中的童子军,有点儿类似太平天国的陈玉成之类。渐渐成年的王茂章,骁勇果敢,身材魁伟,但缺少大将威仪,每临敌阵,总是身先士卒,颇得杨行密赏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41
发表于 2015-8-15 17: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四
四月底,张训、王茂章率军出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攻向密州(今山东诸城),以便打通杨行密与王师范辖区之间的通道。此刻的王师范望救兵如盼甘霖,连忙派弟弟莱州刺史王师诲出兵南下,与吴军会师于密州城下,以期尽快打通这条救命通道。
要说这时喊救命的人可不止一个王师范,正被吴军攻击的武昌节度使杜洪也正向朱温拼命求救。数月前,李神福轻取鱼米之乡永兴县(今湖北阳新),使鄂州(今湖北武昌)粮食供应紧张了很多。与此相对,原先常驻南线援助杜洪的梁军朱友恭部,现在却被朱温调往徐州,参与平卢方向的作战行动去了。这两件事加在一起,让杜洪的心更加七上八下,只好派出一拨接一拨的使者,请求朱温拉小弟一把。
但形势已经越来越明朗:与杨行密预测的一样,朱温现在显然并不愿意为援救杜洪投入太大的力量。不过,要说他就不管杜洪的死活,那也不准确。在朱温看来,既然自己目前有这么多小弟,你们单个实力不及杨行密,但合起来力量还是非常可观的。老大不便出手的时候,你们相互帮助一下,不就行了?如果能把李神福拴在鄂州,那就更理想了。
此时,在荆襄之地有五大势力并存,他们分别是:以襄阳为中心的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以鄂州为中心的武昌节度使杜洪,以江陵(今湖北荆州)为中心的荆南节度使成汭,以朗州(今湖南常德)的武贞节度使雷彥威,还有以潭州(今湖南长沙)为中心的武安节度使马殷。以这一刻的实力而言,大致是成汭最强,马殷、赵匡凝次之,杜洪、雷彦威较弱。
自朱温打残凤翔,挟持天子之后,这五大势力都已承认朱温是他们的带头大哥,不管这里面有几成真心几成假意,大敌当前,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们应该还是明白的吧?基于这一判断,朱温决定只派偏将孔勍率万人进驻滠口(今湖北黄陂县南)摆摆样子,把救援杜洪的重点放在另一边:派出使节,征调荆南成汭、武贞雷彦威、武安马殷三镇兵马,请他们共同出兵,援救武昌(我不知道为什么里边没有赵匡凝,可能是他曾依附杨行密,让朱温觉得不可靠吧)。
但朱温想到的,杨行密也早就想到了,而且措施采取得比朱温更早。据《通鉴》记载,杨行密在派出两支援军救援王师范的同月,派遣了一名使节来到潭州,晋见马殷,表答淮南方面的和好诚意。使节表示:朱温蛮横跋扈,是天下公害,依附于他迟早受害,所以请马殷与他断绝关系,那样则杨行密愿与马殷结为兄弟。
马殷手下的大将许德勋反对说:“朱温虽然不是个好东西,但他已挟天子令诸侯,大帅您一向高举拥护朝廷的旗帜,怎么能轻易与其断交呢?”于是,马殷谢绝了杨行密的好意,将淮南使节礼送出境。
没有史料记载过,杨行密是否也对雷彦威、成汭等发起过外交攻势,但以常理推断,他既然连对恶战多年的宿敌马殷都能放下架子,主动示好,更没理由对本无宿怨的雷、成等藩无动于衷了。估计只是由于马家后来独立建国,所以与其相关的记载比别人详细罢了。
那么杨行密的外交努力究竟有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呢?仅从直接记载来看,似乎对马殷的外交行动就完全失败了。但真是这样吗?很多时候,本质都是被掩盖在现象之后,如果把眼光稍稍放远,看看荆襄局势稍后的演变,几乎可以说是杨行密的大胜,朱温的全败!你还能断言杨行密的外交没有效果吗?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42
发表于 2015-8-15 17: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五
在荆襄五镇中,对朱温的指令响应最积极的,是目前看来军力最强大的成汭。这倒不是因为成汭对朱温有什么好感,而是他在与王建争东川失利后,心有不甘,想乘着这个背靠大树的机会,确立自己在荆襄地区的霸权。次要原因是,杨行密这家伙也确实有些讨厌。
早先,成汭有一次过生日,杨行密派人来祝贺,礼物中竟有一本当时儿童用的启蒙教材《初学记》。成汭手下的第一号笔杆子郑准大为不平,对成汭说:“《初学记》这本书,是用来训导无知小童的,现在敌国交聘,竟然用它当贺礼,分明是瞧不起大帅!我们应该还以颜色!(比如像钱镠那样,他敢‘穿钱眼’,我就敢‘砍杨头’)”
但不知什么原因,员工急领导不急,成汭并没有接受(也许是当时他正忙着与王建较劲,不想在东边再竖一个强敌吧)。郑准见领导的表现这么怂,认为跟着他混肯定成不了什么事,便一怒之下,辞职不干,准备跳槽。可是,你真以为人才市场,双向选择,想不干就能不干啊?哪有这么轻松的!
自从把老兄弟许存逼反之后,成汭的脾气是越来越坏,经常歇斯底里大发作,正向着重度精神病患者的方向稳步推进。一次,成汭在盛怒之下,甚至把自己的儿子也杀个精光,自己给自己绝了后!对这样的上司,你还去激怒他,不是往刀口上撞吗?于是,郑准就在回家的路上,被领导派来的刺客给一刀毙命!
虽然人是自己杀的,但以成汭现在的心理健康程度,把这笔帐算在杨行密头上,好像也不算冤枉。
其实,为了东进与杨行密一争高下的这一天,成汭已经准备很久了。所以在接到朱温的书函之后,他感到时机成熟,立即检点兵马,倾巢出动,水陆大军竟达十万之众,浩浩荡荡,顺江而下。
用来运载这支大军的船队,阵荣更是豪华的让人过目难忘,这是成汭投入巨资,用了三年时间,加班加点赶出来的。旗舰是一艘巨大的楼船,上面的房间之多,足够把荆州的全套领导班子都搬上去办公,故定大名为“和州载”号。其余稍小一点儿的战船,命名为“齐山”、“截海”、“劈浪”等等,据说均可载千人,光听听名号都牛叉地一榻糊涂。
不过,它们的活动范围,毕竟是在水域面积有限的长江中段,船只过大过沉不会影响它的机动性吗?
果不其然,掌书记李珽就对主帅的用兵方略提出了质疑,他建议道:“咱们的每艘战船可以装载士卒千人(估计挤得和利比亚偷渡船差不多了),装载稻米的船载重量还要加倍!船身过于沉重,要遇到紧急情况,根本没法迅速应对。而吴兵一向以剽悍、迅捷著称,咱们如与其交战,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怎么与其争胜?而且武陵(雷彦威)、长沙(马殷)表面上是我们现在的盟友,实则一直是我们的敌人,我军全力东下,把老家空出来,怎能不提防他们生出二心?以我看,不如派一员勇将进驻巴陵(岳州治所所在,此时的岳州名义上归杜洪管辖,实际控制在小军阀邓进忠手中),大帅则将主力停留在长江北岸,做为杜洪的声援,严守营垒,不与吴军交战,不出一月,吴军军粮不济,自然会撤退,鄂州的包围也就能解除。”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43
发表于 2015-8-15 17: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六
为什么要驻兵于岳州呢?其实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岳州正好控制着从洞庭湖进入长江的咽喉要道——荆江口,如果雷彦威或马殷,真的想乘成汭离开大本营的机会奇袭江陵的话,这里将是他们的必经之地(两镇的主力都是水军,如从陆路进军则是弃长就短,且荆州一带水道湖泊众多,陆路行军十分不便)。换句话说,李珽的方案主要是用来防备“盟友”的,至于杜洪的死活,已经被放在次要位置了。
其实成汭也不怎么在乎杜洪的死活,但他这次砸锅卖铁下这么大的注,为的是扩张领土,成就一番霸业!不积极进取,那我们出来干什么?这世上哪有才出房门就躲在院门口的霸主啊?
至于马殷、雷彥威,他们都已经表示要出兵救杜洪了,他们岂敢不听朱温的号令?
再说了,所谓“不出一月,吴军军粮不济”的说法也不太靠得住,毕竟他的人比李神福多得多,每天消耗的粮食自然也多得多,就这么耗下去,到底谁先军粮不济还难说吧?
综合上述,只要积极进军,此次行动的风险是极小的,成功概率是极大的!刚愎自用的成汭,自认为已经算清了利害得失,便一口否决了李珽的提案,荆南大军顺江而下,很快就越过了荆江口,越过了自家的防盗门,没有哪怕分一支偏师驻守于此,将它看好。
可成汭没有想到,在这件事上,算错的是自己,李珽才是对的。看到隔壁的富翁成汭不关门就带着全家人出行,他的邻居雷彦威和马殷已经在食指大动。
自雷一代阿满割据武贞以来,外出掳掠,打家劫舍,就一直是雷家军的主营业务,其作为更像一伙大土匪(其他如李克用的沙陀军之类,虽然也精通打劫,但那毕竟是兼职,主营业务还是打仗)。雷二代彦威是其父的肖子,完美地继承了父亲的强项,就算成汭留在江陵,他都会三天两头跑到荆南院子里偷菜,同时憧憬着有一天,能冲进那华丽的大房子里洗劫一番。你说,现在这实现梦想的大门,已经向他敞开,他还会扭扭捏捏吗?
实力比雷彦威强大得多的马殷,想法不像雷二代那么简单直接,虽然他的人马以前也是以奸淫掳掠滥杀无辜驰名天下的,但在他当头后已经改得多了,抢点儿钱对他没有太大诱惑力。但马殷也有主导荆襄的野心,在本地区最大的障碍,当然就是成汭。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大家还记得吧,前文中也提到,马殷初入主潭州,就将成汭视为自己最大的威胁之一,现在有机会消除这个威胁,又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杨行密是否在里面穿针引线,扇风点火?我只能说可能性很大,但缺少史料佐证。不管如何,利益当前,马殷和雷彦威这两位脾气、禀性、作风没有丝毫相似之处的老大,不约而同地将朱温给他们的指令扔进了掷纸篓,然后协起手来,一同将刀子插进了“盟友”的后背。
五月上旬,在成汭大军越过荆江口之后,马殷的大将许德勋率水军一万人,与雷彦威部将欧阳思所率的水军三千人,在荆江口秘密会师,然后逆江而上,乘虚袭击江陵!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44
发表于 2015-8-15 17: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七
五月十日,马殷与雷彦威的联军突进至江陵城(今湖北荆州)下,然后轻而易举地将其拿下。
虽然事先马、雷两位老板事先已经协商好,打下的荆南州县归雷彦威所有(马殷的地盘与荆南不直接相连,防守不便),但当惯了土匪的雷家军显然没有一丁点主人翁的思想,他们马上与马殷的部队合作,将已经属于自己的城市洗劫一空!如果细分一下,那抢到大头的,还正是人数比较少,又已经成为江陵主人的雷家军!彥威啊,叫我说你什么好呢?
江陵城中,几乎所有的财物都变更了主人,所有居民则像牲口一样,与财物一道都被装船运走。这座曾遭秦宗权军破坏,后由成汭兢兢业业经营了十五年才初步恢复繁荣的华中名城,再次变成了一座鬼城!
六百八十四年前,驻守江陵的三国名将关羽,轻率地出动全部主力北伐,结果让吴将吕蒙乘虚而入,为后世留下了“大意失荆州”的典故。不想这几百年后,几乎相同的情节,又在相同的地方,被大意的成汭重演了一遍。正应了杜牧那句的名言:后人哀之而不鉴,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接下来的故事,继续与三国雷同:正在向鄂州进发的成汭大军,突然得知:他们已经家破人亡了!顿时军心大乱,人人思归,再无战意。这支外表庞大的军队,就像当年关羽围攻樊城的大军一样,战斗力在很短的时间内直线下降,实际上已濒临崩溃!
再说这时,听说成汭军逼近鄂州的吴军主将李神福,为探明敌情,亲自乘座一条轻快小船,对成汭军的具体情况进行抵近侦察。回来后,李神福对众部将说:“成汭的军队、战船虽然不少,但彼此之间的协调配合很差,只要我们主动发起一次迅猛攻击,成汭也将成为我们的俘虏!”
看穿了成汭大军的虚弱本质,艺高人胆大的李神福只抽出数千精锐水师,就逆流而上,迎着成汭的十万大军杀了过去!
成汭此时似乎方才已乱,他不敢再向鄂州前进,紧急回师,但也没有回江陵,而是经荆江口进入洞庭湖。他这么做,可能是要掉转枪头,找雷彦威或马殷的麻烦,好报仇雪恨吧。
五月十二日,到达君山(当时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后来因为洞庭湖水面不断缩小,现在已经与大陆相连)成汭水军,被李神福的水军追上。李珽给成汭指出的,大船行动迟缓缺点暴露无余:在情况不利的条件下,想避战都做不到!
两军立即开战,表面弱小的李神福军积极进击,压得表面强大的成汭大军节节后退。正好此时的风向对吴军有利,吴军将领秦裴、杨戎乘势顺风放火,行动不便的“和州载”、 “齐山”、“截海”、“劈浪”什么的,再也截不了海,劈不了浪,只无奈地化为了湖面上一个个燃烧着的大火炬,成汭大军终于彻底崩溃!
死之将至,不知成汭是否有机会回顾自己这一生?还记得当年任侠杀人的少年意气吗?还记得脱离秦宗权、据归州、招流亡的创业艰辛吗?还记得好兄弟许存的千里来相投吗?还记得抚辑凋残,训农通商,惠养百姓,让世人传颂的“南成北韩”吗?对于赶走结义兄弟、滥杀三子、不听李珽谏言,你现在后悔了吗?
成汭不可能回答我们了,不过有一点我们是知道的:他比较自觉,没有等着被吴军俘虏,让李神福的预言应验,或是按唐末惯例,被自己的属下砍掉脑袋,而是纵身一跃,投入了万顷碧波的洞庭湖,葬身鱼腹……
后来有人说,“汭”字拆开,就是“水之内”,可见他的命运,早已注定。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宇文铭
敦煌郡公
永兴军节度使
★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1186
帖子
5767
编号
8853
注册
2004-7-3
家族
梁山泊
#445
发表于 2015-8-15 17: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氏连环计 十八
吴军在君山大获全胜后,没有在此停留,又收兵回到鄂州外围继续围攻早已半死不活的杜洪。驻扎于滠口的梁将韩勍,见李神福的军队去而复返,又得知成汭已兵败身亡,大惊,急忙撤走,杜洪的外援完全断绝。
再说吴军离开君山,刚刚让杜洪的名义部下,岳州刺史邓进忠稍稍松了一口气。谁知吴军的前脚刚走,马殷的大将许德勋又从江陵回师,来到了已经没有老大罩着的岳州(今湖南岳阳),而且不仅仅是路过,因为他们停下不走了!
邓进忠慌了神,自知不是对手,忙大开城门,亲自出迎,并备下牛羊美酒,犒赏马家军队,想将他们礼送出境。问题是许德勋到这里,可不是为了吃顿饭来了,为的就是他邓进忠的岳州。于是,许德勋在重兵围绕之下,给邓进忠上了一堂耐心细致的时事政治课。下课之后,邓同学不敢对许老师的教导稍有违备,便带上全家老小,移居长沙,将岳州当在大礼包让给了马殷,马殷遂任命许德勋为岳州刺史,镇守住这湖南的北大门。
至此,朱温在荆襄地区发动的这次代理人战争输了个干干净净,这暴露出他对众多名义小盟友的控制力,其实并不比李晔的诏书强多少。不过,作为赢家的杨行密,因为他最重要的目的还没有达到,田頵还没有反!这就决定他绝不能让李神福的军队长期滞留在荆襄,所以仗打赢之后不能扩大战果,得利其实也不多。这样一来,多少好处就落到两大棋手之外。
仗着动手早,雷彦威拨得了头筹,可笑的最早的人,通常都不是笑的最好的。雷彦威没有能力顺势拿下荆南所属各州,多数州县暂时仍控制在成汭余部手中。其中,成汭有一个部将叫侯矩,在君山之战中死里逃生,回到夔州(今重庆奉节),他在成汭各支余部中实力最强,如同盟主。
稍后,得知成汭已死的王建没有错过这个好机会,连忙派大将王宗本兵发三峡,来抢摘这枚熟透的桃子。由于原成汭军的主力已损失殆尽,故蜀军受到的抵抗微弱,进展神速,连克忠、万、施三州,兵临夔州城下。侯矩没有抵抗,主动投降,被王建收为义子,改名王宗矩。有了这示范效应,原成汭除江陵以外各州县几乎全部向王建投降,王建真正实现了对蜀地的一统。
本来以此破竹之势,王建要全取荆南也不难了,雷彦威是挡不住的,但蜀中众谋士一致认为:瞿唐峡是连接荆蜀的最大天险,瞿唐以东的州县,得之易,守之难,不如集中军扼守瞿唐,可保蜀中常安。于是王建放弃了归、峡二州,将自己的东部边界锁定在夔州。
蜀军刚刚停步,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的军队,也像食腐动物一样,杀向成汭留下的残存遗产。荆南再次告急,雷彦威只得离开老家朗州(今湖南常德),前往江陵督战,他估计太过焦虑,没有注意到老弟雷彥恭的不轨目光。
原来雷彦恭已经秘密与赵匡凝约定好:让赵匡凝出兵攻荆南,老哥必然得去抵御,自己再里应外合,把老哥干掉或者赶跑,由自己取而代之,多好啊!事成之后,再把从江陵抢得的财物分一半给赵匡凝。
应该说,雷彦恭计划的前半段执行得很成功,雷彦威被逐走,此后下落不明(据五代十国吧的一位高人考证,雷彦威可能逃去投奔了战友马殷,直到五十年后郭威称帝时,他还在一个小州任刺史)。但后半段计划就不那么完美了,赵匡凝并没有因为雷家老大换人,就此收手,而是继续用兵,全取归、峡、江陵,直到把雷彦恭赶回朗州了事。这样,成汭留下的遗产,最终被王建与赵匡凝瓜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zeloti
(狂战士)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446
发表于 2018-7-31 01: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留名再看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446
15/15
|‹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1 22: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91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