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重修“清史”,不过是翻案[ZT]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1-12 00: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首先,LZ对于中国的民族成分了解实在是不够,才有了满汉有别的思想,进而对重修产生了偏见……

其次,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概念混淆,顺治所说的敌国是明,这个指代的是汉人的王朝,所以他们不能忘记自己是满人,建立的是满人的王朝。康熙对于国学很有研究,知道这么一个说法是存在缺陷的,因为这很容易引起民族矛盾(元朝不就是这么灭亡的么?),进而天下大乱,于是提出了满汉一家这个史学观念,来应对日益激烈的民族矛盾,所以光就这一点来说,康熙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明君。康熙之后的雍正在这个问题上却已经无法如同康熙那样处理,为什么呢?自康熙颁布“滋生人口,永不加赋”的政令后,武备废弛,以至于雍正不得不用汉军打仗,而把满族人撂下,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此时如果汉人要夺回江山,满人能拦的住么?显然不行。基于这样的忧患心理,雍正才只能,也不得不违背康熙的意思,但是又不能说的太明了,所以才有了《大义觉迷录》那样的说法。乾隆时期正是反清复明运动比较高涨的时期,比起父亲,乾隆也只有一边重新拾起顺治的那套东西来时时刻刻的给那些脑满肠肥的八旗子弟敲木鱼,一边用汉人来剿灭反抗者,所以乾隆及不上康熙(稍微跑点题)……

再次,对于什么是分裂也不甚了解,更不用说正义了。清的多元式统治的目的在于什么?各个力量之间的相互钳制与平衡。如果没有这个,那么无疑的,一个满洲人组成的朝廷就无法统治汉人的江山(又要提元朝了)。很显然,统治者本身是不会想要去分裂自己的政权的吧?所以相对于此,盘踞台湾的郑氏却让我想到了蒋某人。这里的一个要点在于当时汉人的政权统治少数民族的时间太长了,而主要反对清统治的正是汉人,所以当时如果说想要打破这种多元式统治根本就是做梦……

综上,我们看历史不能用我们现在的眼光去看,更不能用结果来衡量,因为历史有其形成的特定条件,只有在看清楚这些条件的前提下去看历史才能有所收获,不然就只不过是在说空话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1-12 12: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麻烦请对中国的民族成分讲的详细一点,我们也好明白,怎么从此推出的:“才有了满汉有别的思想,进而对重修产生了偏见”?”
——要不怎么会说“只不过是翻案”?

“便是明君?似乎贯彻这一概念远比提出这一概念更重要,请详细阐述一下康熙如何贯彻的这一观念,谢谢!”
——要你写一篇文章是写第一句话难还是写下去难?不要想当然。好好想想“满汉全席”是怎么来的……

“是谁的责任? 这个责任却要其他民族来负,这是乾隆加强思想控制,加深民族矛盾的正当理由么?”
——你的思想很偏激,而且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如果这个责任让统治者承担,那无疑的,他们的统治是错误的,统一也是错误的,既然什么都是错误的,那么继续打内战好了,何必统一?是不是要他们主动退出关外,双手献上自己的头颅你才觉得快意呢?

“清兵是怎么对待郑成功他老娘的? 这样做比喻小心毛泽东同志找你麻烦哦”
——对于清而言,郑氏就是分裂者。但是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安定而言,郑氏又是汉人的民族英雄……

“历朝历代,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和清朝对其他民族的政策是一样的?”
——你不会现在才知道吧?只不过时间相对来说比较久远了,记得某人曾经说过:“吾乃蛮夷。”于是此人还真被当作是蛮夷了,人家居然还要讨伐之,这就是汉人的政策……

“原来辛亥革命没成功?我们都在做梦呢”
——成功有成功的道理,但并不是说能成功的都是对的,这是典型的结果论。辛亥革命的成功有着诸多的因素所左右,而且这些因素还缺一不可。晚清时期的局势非常复杂,接连的战乱背后,统治者已经无力持续统治,好好看看象“义和团”这样的农民运动吧,放在康熙或者雍正,乾隆的时期能行的通么?要我说的话,辛亥革命其实只不过是浑水摸鱼罢了,当然,结果也证明了这条鱼摸丢了……

“这段话到底说明了什么”
维护和平稳定及统一才是我们国家历朝历代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当然,由于时代所限,他们做的并不是十分出色。但是他们的失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却不能为我们所忘记,如果一味的强调是非,那么究竟谁才是,谁才非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1-14 22: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89 changboboT_T 的帖子

那么现在这个商业社会的根本是什么?
任何社会的根本都是食物,无论是游牧也好,农耕也罢,没有食物其他的就无从谈起,古人很清楚这个,所以对农业非常的重视,理所当然的就将商业当作附属品来看。说白了,我们反其道而行的结果恐怕非常不容乐观……
至于法理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有一个秩序而已,这是鉴于人口的关系。人口密集的地方,人均资源少,分配不均的情况下使用一定的方法限制人的行为以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这本来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方法,但是忽略了人性,在实施过程中,人为的破坏逐渐使这个方法失去了原有的效用。所以无论哪个朝代,包括元朝,在建立初期的政治都是比较清明的,而到中后期就显得乌烟瘴气就是因为法理被限制无法有效的实施造成的……
现在的社会比较倾向于商业,但是最终还是会回到农业上来,毕竟人是要吃饭的,即便没有汽油,没有电,终归还是要解决觅食的问题……

个人觉得清朝可以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想想之前的元朝),只不过由于鸦片战争和其后的一系列战争打输了而突然死亡,后来的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于是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后人唾骂的权柄,这是十分可笑的——光就那时候的经济水平,现在的那些骂者就应该好好的抽自己的耳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1-15 12: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92 谭文山 的帖子

“横向比较一下,汉朝时,唐朝时,宋朝时跟当时国际上的其他国家人均经济水平比一下,再把满清跟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人均经济水平比一下,便知端倪。”

这就是割裂历史继承性的问题了,汉唐时期的经济文化为宋继承,问题是宋的经济文化呢?继承者在什么地方?我们所看到的元朝是个什么样子的?这样去比较根本就不具备可比性,所谓“关公战秦琼”就是指的这么一种情况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1-15 12:4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93 武之圣者 的帖子

“那些吹捧清朝经济发达的人眼里能看到纵向?
   其实就算把清朝跟汉,唐,明比,也毫无优势可言,要知道汉唐中国总人口大约是6000万左右(平均),清人口是这个数值的3倍(到末年还要翻倍),有什么可比性?”

不当家焉知柴米贵?
而且纵向比较也不是这么个比法,尤其是在忽略的历史的继承性之后就更加不具备可比性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om4xwj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7
编号 96378
注册 2006-12-20


发表于 2007-1-15 13:0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94 changboboT_T 的帖子

现在的社会对农业的态度就和古代社会对商业的态度一样,但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这种态度迟早是要转变的,毕竟人口越来越多所造成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如此的结果就是分到每一个人碗里的粮食减少。我是这个意思,而不是说要回到农耕社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6 06:2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78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