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98年时写的关于老子的一段东西
性别:未知-离线 轮回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2
功绩 385
帖子 9205
编号 941
注册 2003-9-21


发表于 2004-7-10 16: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98年时写的关于老子的一段东西

读《老子》

孔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曾。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由龙邪?”也许正是因为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包罗万相,对仅仅五千余字的《老子》一书自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道,可道,非恒道。”能够被直接表达出来的思想就不会是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永恒存在的思想。作为老子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所要表述的绝非是如转瞬即逝流星的短智,而是能包罗万象的大道。《老子》一书中的许多语句至今为人们所称道,然而“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这些语句不过是老子用来表达思想的载体,是老子博大思想的一部分推论。如果说老子的思想是一株参天大树,那么这些推论只能是大树的枝叶,或者说是由大树枝桠所作成的种种器物,却非大树本身。此后的庄子和后世的佛教徒把种种深刻的哲理融入具体的寓言故事的方法,与此可谓异曲同工。任何哲理都来源于具体的事物,只有把哲理还原于具体的事物才达到反朴归真;任何哲理都要用语言来表达,只有把哲理融入种种推论才能达到无边无际的永恒?庄子的寓言似乎是在用电影(较为具体的形象)来阐述哲理,使读者多了几分直观少了几分想象的空间;老子的推论则似乎是在用小说(较为抽象的形象)来阐述哲理,使读者少了几分直观却多了很多的想象余地。作为具体的推论而言都有其适用范围,有的适用范围广些,有的适用范围小些。在适用范围之内是真理,超出适用范围就是谬误。故此读《老子》不应执著于某些词句,沉迷于某些推论及其适用范围,而应当通过这些词句与推论来领会产生这些推论的思想。

老子为人们所议论最多,推崇最多也非议最多的大概要算“无为”二字了。多数见解以为无为就是不为,不去做,随遇而安以至于听天由命。以这样的理解为基础,也就难怪避世厌世者推其为理论依据,一些积极入世者斥之为消极开倒车。其实,老子几乎在每说一句“无为”之后,都要补上一句“无不为”,也就是说“无为”是手段,达到“无不为”的境界才是最终目的。无为的本意在于不去刻意而为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客观规律之上,而要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老子 第二十五章》的结尾写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自然”当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与内在发展趋势,在老子眼中自然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连被他称之为“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道”也要取法之。承认自然也就是事物本身固有属性与发展趋势的绝对存在,是无为的存在基础,也是老子思想的基础之一。由此看来无为非但不是保守后退,相反是要人积极进取,大有作为,达到无不可为的境界。

历来中国的兵家、法家莫不祖述黄老。称黄,因黄帝最古,相传为百业之祖;称老,一方面固然有以之为托的意思,另一方面老子思想确也称得上是种种权谋变化的基础。首先我们来看看其中一条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主线——恒与衡,儒家称之为中庸的思想。中庸与无为都是最伟大、最精深,也是最难以言传、最容易被曲解的思想。古人对中庸的注解是:“不偏谓之中;不变谓之庸”。在这些先哲眼中,世界是均衡的,在纷纷纭纭光怪陆离的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平衡点,平衡点不可以为具体的空间和时间所完全描述,是一种由具体事物所决定并随着空间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点,平衡点就是中,万般变化的基础。平衡点虽然是不断在变化的,但是它的一个性质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绝对存在,万变之不变就是庸,只有肯定了万变之不变,才有了把握万变之变的可能。《老子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用:”正揭示了万变之源——对平衡点的背离是事物产生变化的原动力。所谓反,可解释为“返”即对平衡点的回归。“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理论基础就是来自于此。非但政治上的权术 ,兵法上的诡计均体现了衡与恒的概念,世上的万事万物无不如此。当我们的手欲抓住一件东西时手指先要张开,飞鸟要直冲九霄时双翅要先行下击......关于衡与恒的概念贯穿《老子》一书的始终,在此暂且不加详述。
另一重要的思想与儒家也有相通之处。那就是关于“本”, “本”是指事物的存在条件或者产生原因。孔子说:“本立则道生”,在儒家看来“本”是固定的,故此要把本明确,维持本的存在。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明确事物的存在条件产生原因是必要的。但《老子》一书中提到“本”字的唯有第三十九章一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倒与儒家的“民为邦本”相表里。其实老子对“本”认识的高明之处也就在此,须知“本”(存在条件与产生原因)也是事物,也一样有其存在范围产生原因,决非能够永恒不变。本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是可以转化的。也就是说在务本之外,还有转化本“为之于未有”,消除本的方法。儒家强调自身,而老子强调宇宙之中万事万物的相互影响,故在此问题上侧重点不同。
以上是对《老子》一书大体的看法,要真正去领会其思想,还要从具体的章节谈起。试想老子之学本就是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要是可以用文字完全表达阐述,老子自己早已作了。这里不过是谈谈自己对老子思想的一些体会与猜测,希望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只要是被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道”的本意是道路,引申为贯通、规律和道理。不只是抽象的规律有其适用范围,受时间和空间以及其他因素地限制,世间的万事万物只要存在都要受到制约。那么制约来自何方呢?首先事物本身只要作为个体存在,就有着对自身的制约。因为作为个体的存在就是要与外界有所区别,如同一扇门,门里的人把门外的人关在外面的同时也把自己关在了门内,区别同时就是对个体的限制与制约。例如在我们表述事物时要根据“我见”、“我闻”、“我想”等等,离不开一个“我”的局限,认识的事物就都不会是绝对全面的,也不会是能永远正确的。另外任何事物作为个体存在都要与其它个体相互作用、制约。
由此可以想见,作为以人对事物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维方法“名”(也就是命名),也不会是永恒的。因为人对事物的外延和内涵的认识与概括是受自身能力的限制,故建立于其上的外在形式"名"也就只能是相对正确的、片面的。
“妙”是奥妙的意思,“徼”是边际的事物存在就有它们的共同点,也存在它们的不同点。事物有了比较才有了不同,其中相同是绝对的,而不同是相对的。
事物存在就有它们的共同点,也存在它们的不同点。事物有了比较才有了不同,其中相同是绝对的,而不同是相对的。
所谓无欲,就是要放弃去区分,去人为的欲望,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事物本身的奥妙,也就是共同的规律。所谓有欲就是有意识的去区分,去探求就能够了解到事物一定的表象,一定的区别。
“妙”和“徼”都是研究事物的方法,只不过侧重点不同,所以有所区别。本章的“名”有时还有区分的意思。这两种方法都是认识事物固有规律的手段,只有把两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知道万物的奥妙。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这里应该是指美好的有韵律的声音)与声(这里应该是指一般的甚至是噪声),都是相对的。所以当我们发现其中一方存在时就应该认识到另一方的存在,而不应该无视。因为矛盾的双方其实是事物的两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们的存在都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种对平衡点的偏离。这种偏离是由具体的存在环境扭曲而成的,也就随着具体存在环境地变化而转化,如果脱离了具体的存在条件也就不存在善与不善。
在此之后老子引出了“无为”的概念。概因要通过此阐明无为首先在于不要执著于事物的任何一种表现形式,而要时刻明确第一章所说的“恒无”以求本质的,内在的东西。任何一种为,都是在把事物推向一个极端,而事物本身是具有偏离平衡点后回复的趋势,人所做的只应是顺应这种趋势,而不是为。至于违背这种趋势则是大错了。与之同理,言也是如此,所谓言至工不过是非,是与非都是有其存在条件的,执著于是非其实就是一种偏激。老子所说的无为和不言只是要人不要太执迷于为与言,知道为与言的本质。
万物作而弗始,因万物作之始就是在打破平衡。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是因为那只是顺应了发展趋势,况且所谓成功又是达到了某种极点,又要向平衡点回复了。中国有具古语:“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理论上只有不得到才可不失去,因为得与失也是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条件没有永恒的。要想不失去,唯有不执著。
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人们争来争去,所为的不过是一个有才能的名声而已;人们抢来抢去,所为的不过是一些难得的东西而已;使人们见不到可以争斗的东西,那么就不会造成混乱了。那么怎么使人们不见到可以争斗的东西呢?那要让人们心中没有可以争斗的东西。所以说要虚其心。如果两个人在为谁的指甲长一些而打斗我们是否会认为是可笑的呢?而为了脱离实际的虚名去争斗,和为谁的指甲长而争斗又有什么区别呢;为了所谓难得的东西争斗,和比较谁的指甲长又有什么两样呢?圣人不但要不把那些不值得让人们去争竞的东西去让他们争竞,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不该争竞的。实其腹,是让人们必需得到的东西都得到满足。该得到的都得到了自然就没有那么多欲望了。所谓不争,只是对不该争,不值得去争的东西不去争。
人们没有了欲望,那些因欲望而生的各种手段也就不会有用武之地了。那些有欲望的人也就不能靠欲望来诱惑人们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了。其实世间的骗局有哪些不是利用人们的欲望与无知呢?
这应该说是另一种无为吧,那就是消除心里不应有的欲望。消除人们心里不应有的欲望就自然天下大治了。
第四章
道冲兮而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什么呢,它是虚无飘渺的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因为它是不可以穷尽的。它想来应该是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本源与纲纪。它没有那种属于破坏力的锐气,博大而不纷乱,弥漫如普照的阳光,细小普通如同尘埃。我不知道在他之上它还有什么主宰,它应该比传说中的天帝还要伟大,还要值得尊敬。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言)数穷,不若守中。
天地无所谓仁爱,在它眼中万物都是一样的,哪怕是人们用于祭祀的用草扎的祭物在天地眼中与都人没有区别;在圣人的眼中,每个人与万物也应该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别,更无什么特别的人。因为要研究真正的普遍规律,就首先要承认万物的共性,庄子说:“道在矢溺。”。没有齐物的出发点是不可能有正确的思维的,佛教讲究众生平等,试想如果你在判别一个人之前就先把他归于卑贱,那还怎么去判别呢?名称,出身,容貌,声音,地位等等,原只是外在的表象与差异,并不是什么至理。
天地之道象风箱一样么,里面是虚无的,外面却是有形而固定的,没有外力作用时它是静止的,外力越是作用于它,它产生的越多,盖因它产出的都顺应于外力来源于外力。用孙子的观点来说,风箱的外面是形,里面是势。
再多的见闻也都是有限的,不可因此而自满自恃。要知道最博大的方法是不断去接受,就象容纳万川的大海一样使自己的心永远是空虚可以继续充实的。这里的“中”应该通“盅”。满其实也是矛盾的一方,也是相对存在的,根据矛盾的极端都有向平衡点发展的趋势,满就是在向不满发展。如果人为的阻止这种发展趋势就会事与愿违。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生生不息,是自然的法则,天地的至理。因为时间与空间以及其它一些外界因素地不断变化,具体的事物都不可能存在绝对永恒,而是要通过自身的一定变化来适应外界的变化,正如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所说:“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的原因,是因为天地没有刻意地去保持绝对的长久。所以圣人把自己置身于事物之外才能高于事物之上地明悉事物的发展规律与方向;把自己的身体看成和身体以外的事物一样的才能明悉自身的规律与发展方向,进而把握自己。盖因人如果不摆脱出自身所在角度来思考的话,思考的方面就是不全面的,狭窄的,乃至错误的。宋苏轼有诗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原身在此山中。”似若得道。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是故无尤。
最好是象水一样吗?水的特点在于利万物而不去争竞,总是处于众人所不愿意呆的地方。利万物就是说为众人之所好,处所恶就是说处于众人都不会与之争竞的位置。所以说水几于道,但还没有就是道。因为众人之所好不尽相同,满足众人之所好的代价也不同;人们不愿意呆的地方也不一定就是自己能呆下去,适合自己的地方。人的特点上又是与水不同的。
那么人应该怎么办呢?居,要在自己合适的位置,所谓合适就是能胜任且符合自己的特点的位置,当然不要忘了切不可是千夫所指的地方,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心,要是能容纳的,不自满,且深远不可测的。给予,要选择对象,恩惠要给值得给的人,惩罚要给应该给的人,要始终保持符合仁。说话,要说能够做到的话,能够实现的话。做事,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所行动,要符合时机,不可违时而动。
总而言之要想没有祸患,就要不处于祸患之地。不处于祸患之地就在于无人要与你争竞,要如此一是不与人争,二是不处人所争,三是用其它保证令人不能与之争。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对待那些好的东西拿在手里握紧不如放开的好,利器再加以磨砺使之锋利也不可以长久的保持,把金玉塞满仓库却不能保有。为什么呢?因为一切都有其存在的规律,物质上的一切都不可能是永恒的,得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失的根源。
既然金玉都是不能被长久保有,地位也不可能是永恒的,那么以此为存在条件的富贵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何况富贵人人想要,以此而骄人更使人嫉恨。《易经》上说:“以上下下,其道大光,大得民也。”一个富贵的人如果要采取谦逊的方式去与人交往,富贵就是他更容易被人接受的资本,反之就是被人敌视的理由。就如同高山是阳刚的,它采取阴柔的形式静止就坚固雄伟,要是它采取阳刚的形式动荡它就只有崩摧。这之中同样有着平衡的哲学,当一个事物已处于相对的极端时,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从相反的一类加以一定的补充,以求达到某种均衡,所谓物极必反。
现流行的《老子》版本中多在功成后有“名遂”二字,据汉墓帛书甲,乙本以及往弼注本中均无此二字。其实名遂之后若要抽身而退恐怕甚难,老子不会不知道。他深知功成之后就又是动荡的开始,自然早抽身为妙,只怕功将成就要走了。
第十章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集中精神能够使精神和肉体不分离吗?静心养气以求柔和能如婴儿那样吗?清除杂念,心里能一点瑕疵都没有吗?治理天下能做到无为吗?感官开阖能做到生生不息吗?通晓一切能不用智力吗?
大道在于生之而不占有,做而不恃为自己的功劳,管理而不独断。其实治理天下何偿不如此。几千年来不止是中国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是把管理天下的人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那不过是一种社会职业罢了。不应是统治者要天下怎样而是天下要统治者怎样。所以孟子问齐王四境不治时应把大王怎样时,齐王就没了说把州县治理不好的官吏免之那样潇洒而是顾左右而言他了。不是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民,而是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国家,老子所以说要小国寡民,不是打算回到原始社会,而是如果一个国家让他的人民连生存都不能实现,它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机械本是为使人轻松,可要是使人更烦劳,它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就如道本是要让人幸福可是要是让人烦恼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老子不是不要国家,不要机械,不要智慧,而是说事得其反的,不如不要。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延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在车轮中心的圆孔上因为圆孔是空虚的才有了轮子的作用。在有与有之间只有用无来联接才符合平衡的观点,才能使有与有结合发挥新的功用。
把黏土抟为器皿因为它是空虚的才有了容器的作用。此意义与第五章有相通之处,造物的形是为势服务的。
造房子因为有了窗户之类虚空之处才有了房屋的作用。孙子说:“围师必缺”盖凡事不可求其极。就如一个笑话说有人要发明可以溶化一切的药水,他忘了用什么去存放这种药水呢?求极就会忽略事物都有其存在条件。
所以说有所以有作用是因为无存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目盲是通过看不见五色表现出来的,耳聋是通过听不到五音表现出来的,味觉失灵是通过辨不出五味表现出来的。可以说如果不通过五色,五音以及五味作为外在表现形式来检验的话,人们又通过知道什么是盲,聋,爽呢?然而五色五音五味都只是一种检验手段,一种表现形式,是以上那些情况的表象而非本体。那么通过表象来认识本体的同时不可以把表象作为本体本身,手段不可以成为目的。人们打猎本是为了放松身心,一旦成为为打猎而打猎全然忘却了打猎本身的目的,忽略了其存在条件,反而使自己的身心受到损害;人们求取难得的宝贝本是为了自己过得好些,但一旦成为了目的,轻则劳心费力事得其反,重则连作为基本存在条件的性命都不要了。
所以说圣人追求的是事物的本质而非表象,把握其内在忽略其外在。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可托天下。
要知道为什么会宠辱若惊,就要首先知道什么是宠,辱。所谓宠就是感到被宠爱,宠本就是一种上对下的施舍,心里有了被宠之念就是把自己的地位看得比对方低贱;所谓辱,就是觉得对方把自己看得轻了,反而言之就是把自己看得高了。事实上这两种看法都是有背于齐物论,所谓高下只是具体条件下的高下,所谓优劣也是具体情况下的优劣,没有永恒的优,也无不变的劣。
人常常为自己有祸患而忧虑,但是因为始终有自身的局限,每每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去考虑,自然把握不到世界变化的规律,所行的自然也就不可能是正确的,结局也多是遭受祸患,甚至不如那些不去想的遭受的祸患少。因后者是听天由命,遭受祸患的机率远少于思考错误者的机率。然而思考本身是没有错误的,只是具体环节上需要注意,不可以把自己置于客观事物之外成为一种特例。虽然在把握客观世界变化的实质之后可以集中考虑自身,并作出一定的选择,但是绝对不可以在判断时加入主观的因素。
所以说重视自身而把自身看得和天下一样,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珍惜自身而把天下看得跟自身一样的,可以把天下交给他。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而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至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者为虚无之物故不可见,不可名也就是限制,不可执因为其只有在具体的事物上才起作用。道同时又是没有高低不存在贵贱,不受具体环境限制的。
执古之道是指从以往的事物中发现其普遍规律来对现在的事加以判断。
知道并把握事物发展的原动力是道的本来目的。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释,敦兮其若朴,浑兮其若浊,旷兮其若谷。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欲不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善于把握道的人自然是见解精微奥妙,行为深不可测。所以要描述这种境界是勉强的,不全面的,只能说这种人总是小心谨慎的因为他知道周围的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身处世间就在矛盾之中,就要受到周围各种因素的制约;心始终俨然如同作客因为要与周围保持一定距离;对待各种诱惑和威胁如同将要融化的冰一样洒脱不加牵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始终就象未经任何雕琢的木材一样可以随需要变成任何形状那样与世推移;他看起来应浑厚如浊水那般深不可测时刻用外物来掩饰自己的内心,心就是水并非外物那样可以污染,外物是尘,是浑浊的本体,庄子说“心如止水”是指心象如镜的止水般映出的只是观察他的外物本身与此同意;虚旷如山谷故可以容纳。
怎么使自己的心不浑浊呢,保持一片宁静;怎么使自己得到长久的平安呢,要随时而动,随事而化,就象物理学上的相对静止。保此道的人是不求完美的,不待不得不变化了再去变化而变之以适,所以长能代旧以新,生生不息。
第十六章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名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要使自己的心灵达到虚无保持一种宁静的境界。世间的万事万物变化不止,生生不息,由此我可以从中看到道,因为道是永恒不变的,永远存在的,在事物的循环往复中那些一承不变的东西就是道。芸芸万物,都存在他们的本原,存在他们的共性。本原就是不因动荡而动荡的静,静之于具体就是所谓的常,与外界的变化相对恒定的,在种种变化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常。知道事物的常就可以说是明了。但应该注意到所谓的常并不同于永恒,因为它即使对于同一事物也毕竟是依赖于具体环境的。如同休谟说的那两只被杀的公鸡,它们把握了相对的常:敲栅栏门意味着主人要喂食物,却不知道有时是为了杀鸡,而照常抢先把脑袋伸了出去,结果是抢先送死。敲门是现象而非本质,常是现象也非本质,二者都不过仅仅有是较大的概率而已。真正的得道者是在于通过现象考察本质,推求产生变化的原动力,然后在以此对具体的事物加以具体分析判断,从而不但能把握事物的常,更能推出事物的无常。能够说出一个人一般的行为是贤,能够料到一个人一般不做的事才是圣。
一切对事物的判断都是以其常为根基的,欲超越什么就必须先达到什么,连事物的常都不知道而轻举妄动,必然遭受祸患。
真正地认识到万物之常,万物之共性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包容一切,其实不是包容万物而是与万物同,同万物之所欲。相同之后就无所谓私之与公,是谓大公无私。“王”字之意为三横象征天地人,中间一竖一以贯之,意为混同天地人万物之道。“天”之本意为头顶,引为至高无上。二句并联意指同天下之所欲,为天下所共欲为至高之术,符合自然的法则。统制者只需要真的如此又何必用威吓作伪的方法呢?又何必担心别人会反对自己呢?故曰此道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再次,畏之;其次,辱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哉。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垂拱而治是中国对统治的最高评价也是对政治的最高理想,虽然这一理想从未能真正实现过。这之中存在着一种对政治的深刻理解,对群体和个人的重要理念。作为统制者,是在行使天道,还是在行使个人的意志?群体是个人的群体,还是个人是群体的个人?群体的设立并不是为群体而群体,而应该是为个体而群体。因为实践使人们认识到个体的才能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才能上不可能有全知全能,就算有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完成不同的事情。这就需要建立群体利用多个个体来解决时间与空间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矛盾。同样每个个体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适于的工作,所谓“骅骝骐骥,一日千里,使之捕鼠,不若小狸。”政治是对群体而言的概念。其目的不是让个体为群体服务,而是让群体为个体提供充分发挥其能力的条件。所以商纣与隋帝虽都是“才足以拒谏,辞足以饰非”就个体而言俱是佼佼者,奋其私智,终为天下笑。贤明的统治者都是以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而著称。儒家的理想社会也是“选贤与能,人尽其才”的大同世界。所以说,力精图治,事必躬亲的不是最好的统治者,最好的政治是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垂拱而治。故老子说,最好的统治者是人们根本忽略了他的存在,其次是交口称誉,然后是怕当然还有恨,最差是蔑视再加上恨。
不是人民不信统治者,是他不让人信任,一是他所行的不让人信任;二是人们不理解他而不知道教育,启发民智。
发号施令要少,以顺从民意,采纳民言为主。
让百姓们做的事情成功百姓们说:“这正是我们想做的事!”他才是真正的圣人。
第十八章
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合,[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忠臣。
“安”字唯帛书《老子》上有,唯甲本作“安”,乙本作“案”。笔者以为此字有无具可,然可相表里。概老子所言意谓仁义之存因有卑劣在,大伪之露因有可识愚者在,孝慈存因有忤逆暴虐在,忠臣彰因有奸佞在;卑劣在则大道已废,识愚者有则智慧已出,忤暴有则六亲已不合,奸佞横行则国家已昏乱。大道不废,何需倡仁义?智慧有,何畏大伪?六亲既合,何讲孝慈?国家圣明,何求忠臣?此盖舍本而逐末。 魏征有言:“请为陛下良臣,勿为忠臣。”晏子有语:“听其言而行何得灭国?不听其言,死之何义?”所以说统治者提倡愚忠未免可悲,世称忠臣未免可笑。使史可法有田单谢安之才何用死节?齐桓公四境俱治百姓殷富何用解衣授寒老?见末而忘本,可笑乎?可悲乎?与朝三暮四之獠何异?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去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此章与上一章意思基本相同。概要阐明解决矛盾不应只试图从矛盾的一方面入手,而应该去寻找产生矛盾的原动力,矛盾的存在条件。好比外力使桌子倾斜,解决的方法应该是消除外力,而不应该是把桌子的另两条腿锯短。这要求解决矛盾者能够了解矛盾的本质是一种现象,是由于同一因素介入一本已相对平衡的系统引起的不同形式的变化,消除矛盾的一方所做的不应是继续使产生矛盾另一方的同一因素继续介入,而应设法消除此因素。所以老子提出了绝圣去智的推论。而绝圣去智只是一种手段,或是一种同时带来的结果。根本的目的则是要消除人们心里面的不应有的欲望,不恰当的私心,达到治本的目的。
第二十章
唯之与诃,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屯屯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都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寥兮其若无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 16 页 共 19页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4 20:38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8 11:1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52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